天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天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天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大型动物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首先通过对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生理特点认识出发,进而引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临床研究,对疾病的病性、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和变化,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从多方面总结出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些诊治方法和注意要点。 关键词:消化系统诊治疾病

目录 1 序言- 2 - 1.1研究背景- 2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 - 2 消化系统组成及机理- 2 - 2.1消化系统组成- 2 - 2.2消化系统的机理功能- 3 - 3 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的诊治及预防- 3 - 3.1口部常见疾病- 3 - 3.2咽部常见疾病- 4 - 3.3食道常见疾病- 4 - 3.4胃部常见疾病- 4 - 3.4.1 胃溃疡- 4 - 3.4.2 胃肠炎- 5 - 3.5简述常见伴有呕吐和腹泻的病因- 6 - 3.6疾病防治- 6 - 3.6.1加强饲养卫生管理,严格消毒及疫苗接种制度- 6 - 3.6.2发病及时治疗,必要时进行隔离等措施- 7 - 3.6.3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7 - 4 总结- 7 - 后记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8 -

1 序言 1.1研究背景 消化系统疾病属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范围广、病种多、易复发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不管是在动物身上,还是在人身上,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位,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则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一直相当普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免疫学、酶学等的空前进展,以及许多新尖精细技术的建立,使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消化系统病理学已是内科学中一门日臻完善的分支学科。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过去的时间里,虽然在系统疾病的诊治和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次选取该该题目作为毕业论文题目,也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好好深入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来龙去脉,对消化系统有个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规范化的研究,这对丰富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途径,推动动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消化系统组成及机理 2.1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到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其中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助导管,将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张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标准 (1)症状减轻。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病变有所改善。 【出院标准】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证候规律研究、辨证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为了系统整理、总结当代中医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经验,深入开展消化性溃疡现代科学研究,客观评价中医药诊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在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颁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消化性溃疡》、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持撰写的《消化性溃疡中医共识意见(2017)》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持编写的《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西安)》[3]等相关共识意见或指南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以指导基层医生的使用。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引用标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表示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需引用标准的各类标准和有关法律,其他需引用标准的文件亦应参照执行,适用对象为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医方剂大辞典》2002年版一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2017年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ZYYXH/T 473-20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 术语及定义 消化性溃疡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3]。故本指南所涉及的诊断及治疗主要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型溃疡。流行病学特征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异。欧美文献报道患病率约为6%~15%[4]。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3]。消化性溃疡的自然复发率较高,1年的自然复发率为60%~80%[5-6],经成功幽门螺杆菌(Hp)根治后,复发率可降为3%~7%,如Hp根治失败,则溃疡的复发率可达到60%~95%[7-9]。发病常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冬、冬春之交发病。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随着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Hp药的应用,本病能够迅速的愈合,但是高复发率以及西药的不良反应又时刻困扰着我们。因此,运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能够促进

中医优势病种消化系统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消化系统专科) 一、吐酸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尚无对 应固定中医病名。根据主证归属于“吐酸”、“食管瘅”等范畴。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三亚)。 (1 )临床症状 当患者出现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暧气等典型症状,或同时出现咽喉不适、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时,可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如能证实存在食管黏膜炎症和/或反流,则能明确诊断。 (2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食管(B日。 RE的分级参照199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订的LA分类法。 A级: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小于5mm B级: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m但破损间无融合现象; C级:超过2个皱襞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 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范围累积至少75 %的食管周径。 BE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远端有明显的柱状上皮化生并得到 病理学检查证实时,即可诊断为BE= (二)证候诊断 1 ?肝胃郁热证: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暧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脉弦。 2 ?胆热犯胃证:口苦咽干,烧心,脘胁胀痛,胸痛背痛,反酸,暧气反流,心烦失眠,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3 ?中虚气逆证:反酸或泛吐清水,暧气反流,胃脘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 4 ?瘀血阻络证:胸骨后灼痛或刺痛,后背痛,呕血或黑便,烧心、反酸,暧气,胃脘隐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5 ?气郁痰阻证: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暧气或反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半夜呛咳,舌 苔白腻,脉弦滑。 以上主症必备,加次症两项以上即可诊断。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治疗Word版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治疗(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and the drugs) 掌握: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胆汁返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 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 药物:复方氢氧化铝、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乳酶生、颠茄、山莨菪碱、阿托品、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定义及发病情况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得名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其他部位,食道、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袢及Meckel憩室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化性溃疡男:女比例3.9~8.5:1 DU:GU比例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发病年龄较 发病机制-损害和防御因素胃溃疡-防御因素减弱十二指肠溃疡-损害因素增强 损害因素Hp 胃酸胃蛋白酶胆盐 NSAIDs 乙醇吸烟炎症因子自由基 防御因素黏液碳酸盐磷脂黏膜屏障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 EGF 病因和发病机制溃疡病致病机理的现代概念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没有Hp感染就没有溃疡复发有好的胃黏膜屏障就没有溃疡形成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症状 典型PU疼痛特点复发性、周期性、节律性、诱因、缓解 其它胃肠道症状没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厌食 NSAIDs溃疡特点较大、多发多无痛,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50-80%) 体征相当于溃疡部位压痛 DU 偏右上腹 GU 偏左上腹 取决于有无并发症幽门梗阻:胃型及胃蠕动波穿孔: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 特殊类型的溃疡 诊断诊断-胃镜及分期胃镜检查:最直接、最理想 活动期(A期) A1期:溃疡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白苔,常有出血,周围潮红,有炎症和水肿 A2期:溃疡面覆黄或白苔,无出血,周围无炎症和水肿 愈合期(H期) H1期:溃疡周边肿胀消失,周围可见星芒状放射,粘膜红色,但红润皱襞<溃疡面 H2期:溃疡变小,可见明显的星芒状集中,粘膜皱褶,红润皱襞大于溃疡面 疤痕期(S期) S1期:溃疡消失,出现新生的红色粘膜—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消失,红色→白色—白色瘢痕期 PU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PU治疗分一般措施和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一般措施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者应予开导,必要时给予镇静药。原则上需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过咸及浓茶、咖啡。牛奶和豆浆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多饮。如有烟酒嗜好而确认与溃疡的发病有关者,应戒除。服用NSAID者,尽可能停服。 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 壁细胞通过受体(M3、H2受体、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和H+-K+-ATP酶三个环节来分泌胃酸。 当今的治疗主要着眼于减少胃酸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分类 1、抗酸分泌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习题及答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单选题 1.从腹腔取出的液体具有如下特征:高比重,静置时凝固,混浊且呈黄色,含纤维蛋白原,是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 A.门静脉高压 B.右心衰竭 C.腹膜炎 D.饥饿或蛋白丧失 E.以上都不是 2.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隆起型 B.表浅型 C.表浅凹陷型 D.表浅平坦型 E.凹陷型 3.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营养缺乏 C.毒物中毒 D.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4.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坏死多为 A.碎片状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桥接坏死 D.大片坏死 E.点状坏死 5.下列哪项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 A.穿孔 B.出血 C.反复发作 D.癌变 E.幽门狭窄 6.krukenberg氏瘤是指 A.卵巢的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B.卵巢腺癌 C.卵巢粘液性腺囊癌 D.腺癌伴广泛转移 E.卵巢的转移性粘液腺癌 7.胃溃疡病的好发部位是: A.胃小弯

B.幽门 C.胃窦部 D.胃大弯 E.胃底 8.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A.脾大 B.肝大 C.食道静脉曲张 D.痔核形成[华慧医学教育频道搜集整理] E.腹水 9.胃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小弯近幽门处 B.胃大弯近幽门处 C.胃小弯 D.胃大弯 E.胃体部 10.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 A.尚未侵犯粘膜下层 B.未突破基底膜 C.未侵犯到浆膜层 D.浸润到粘膜肌层 E.未浸润到肌层 11.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只限于粘膜内 B.未侵犯肌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无淋巴结转移 E.未侵犯粘膜下层 12.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气球样变 B.嗜酸性变 C.肝细胞再生 D.结缔组织增生 E.溶解性坏死 13.胃溃疡病变部位最常见于: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及胃底 D.胃小弯近贲门处 E.胃小弯近幽门处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肝、胆、胰、腹膜等器官组织,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有很大不同,治疗亦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一般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三大方面,下面就一些临床共性的问题作简要的提示。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营养消化系统是食物摄取、转运、消化、吸收及代谢的重要场所,消化系统病变影响上述生理功能,而不当的饮食又会加重疾病过程,因此饮食和营养在治疗中占相当重要地位。应视疾病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限制饮食甚至禁食,有梗阻病变的还要给予胃肠减压。由疾病引起的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吸收不良,再加上饮食限制,会导致营养障碍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支持疗法相当重要,注意给予高营养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补液及补充营养物质,甚至全胃肠外营养或全胃肠内营养(要素饮食)。烟、酒、某些刺激性食物、某些引起过敏的食物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在一些疾病中应避免之。 2.生活安排与精神心理治疗一方面因为功能性胃肠病相当常见;另一方面不少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在疾病过程中亦会引起功能性症状,而精神紧张或生活紊乱又会诱发或加重器受性疾病,因此,精神心理治疗相当重要.措施包括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予心理治疗,适当使用镇静药等。还要教育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 (二)药物治疗 1.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有明确病因的消化系统疾病多为感染性疾病如细菌引起的胃肠道炎症、胆系炎症、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等,这类疾病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多可被彻底治愈。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病因未明,治疗上主要针对发病的不同环节,打断病情发展的恶性循环,促进病情缓解、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抑酸药物或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抑酸药或黏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抑制炎症反应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早期肝硬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这类治疗有两个要点应予注意,一是由于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涉及多方面,因此强调综合治疗及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合理选择;二是由于病因未被根本去除,因此缓解期往往需要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2.对症治疗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不但令患者经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会导致机体功能及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加剧病情发展,因此在基础治疗未发挥作用时往往要考虑予以对症治疗。镇痛药、止吐药、止泻药及抗胆碱能药物是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但应注意,药物使用应权衡利弊,酌情使用,否则会影响基础治疗,如过强的止泻药用于急性胃肠感染会影响肠道有毒物质的排泄,在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时会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还要注意对症治疗有时因掩盖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影响临床判断,甚至延误治疗,如急腹症病因诊断未明者用强力镇痛药、结肠癌用止泻药等可能导致漏诊。 (三)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疗效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疾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常常是疾病治疗的根本办法或最终途径,如肿瘤应及早切除,合并穿孔、严重大出血不止、器质性梗阻的消化道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各种晚期肝病可考虑肝移植等。手术指征的掌握,应从病情出发,结合患者手术耐受的能力,考虑手术可能引起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风险,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近年在消化内镜下进行的“治疗内镜”技术发展迅速,涉及食管狭窄扩张术及食管支架放置、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止血(硬化剂注射及皮圈套扎术)以及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局部药物喷洒、

奶羊几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案

1奶羊过食谷物中毒 发病原因:奶羊过食原粮谷物引起消化不良,导致急性死亡,屡见不鲜,死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人为饲喂含淀粉(糖类)或碳水化物较多的红薯、玉米、小麦、水稻、谷子及豆类,或者是富含麸皮和糟粕饲料所引起。其二是奶羊偷吃原粮和面粉等(脱疆或越圈),引起急性瘤胃酸中毒或瘤胃膨气。 发病机理:当奶羊采食过多原粮和面类后,在瘤胃内液化成碳水化合物,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在胃内缺氧的情况下,乳酸菌、淀粉链球菌大量繁殖并产生乳酸,使胃内酸度急剧增高,pH值下降,由于胃内容物分解液化,浓度升高渗透压上升,并超过组织间的渗透压,从而机体水分通过胃壁进入瘤胃中引起组织脱水,当胃中pH值降至5以下时,纤毛虫和其他细菌崩解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导致机体出现乳酸中毒和内毒素中毒同时发生,出现血液浓缩,碱贮下降。 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瘤胃臌气,嗳气酸臭,口流黏涎,四肢凉感,可视黏膜发绀,四蹄疼痛、难以负重,出现跛行(蹄叶炎),排尿排粪停止。严重时眼眶下陷,口干,渴欲增加。触诊瘤胃有金属音,卧地不起,很快衰弱而死。 治疗方法:若已知采食大量原粮时,唯一有效办法是尽早行瘤胃切开术,掏出瘤胃中2/3内容物;鱼石脂10g,酒精500mL,小苏打20g溶化后1次灌服;苯海拉明25mg,小苏打10g1次内服,2次·d-1,连服2d。10%氯化钠50mL,5%小苏打20mL,1次静脉注射;禁止饮水2d,每天灌服苏打20g。 2肠性消化不良 本病通称肠卡他是肠道黏膜浆液性炎症,以腹泻和肠痉挛、肚痛为特征。主要因长途运输,受寒凉刺激,采食冰冷草、发霉草,以及肠道寄生虫、肝片吸虫等因素引发。 临床症状:长期顽固性腹泻、口色苍白,口腔酸臭、生长停滞、逐渐消瘦、经常流口水。 治疗方法1:首先用泻剂清除肠中异物,可用硫酸钠50~100g、生姜20g、酒精50mL1次内服。然后内服中 药:苍术30g、川朴20g、陈皮10g、党参15g、甘草20g 煎服,1次·d-1,连服3d。方法2:痢特灵按每千克体重3~ 5mg计算,腐植酸钠20g1次内服,1次·d-1,连服3d。方法3:为了止泻,可用老鹳草(土名牵巴巴),全草阴干,研碎,混入饲料中喂,每天50g,连服7d。方法4:老柿树皮焙干、研末,每次30g口服。3肠痉挛 本病俗称“脾气痛”,实际是肠功能性急腹症,以剧烈性腹痛为本病特征。如果奶羊急渴时猛饮冷水,卧冰冷水泥地板过久,寒冷着凉,天气忽冷等应激反应即可刺激发病。 临床症状:突然出现肚痛不安,急起急卧,站立时甩头摇尾,拱腰凹腰,后肢蹴腹,这种表现有明显间歇性,每隔10~20min发作1次,每次疼痛持续1~2min。羔羊患本病还会连声呜叫,猛向空中跳起欲直立样,不时做转圈运动或直线疾跑。 治疗方法1:30%安乃近5mL1次肌内注射,内服鱼石脂5g,酒精50mL,颠茄酊1mL加水300mL1次内服,或姜酊30mL,复方樟脑酊10mL1次内服。方法2:吴茱萸树叶20g,洋金花叶10g煎水,1次口服。 4胃肠变位 在病因作用下真胃和肠道易改变自然位置,出现病态,如扭转、套叠等,以出现急性腹痛、肚胀为特征。当剪毛和药浴时不正确翻羊体,互相争斗,突然惊吓,滚坡,严重肠痉挛均可引起胃肠变位。 临床症状:突然发现持续性肚痛,摇头摆尾,拱腰凹腰,急起急卧,奔走无常,眼结膜充血,食欲反刍停止,当给镇痛剂后也不能缓解。排粪排尿次数多而量少,且带有血便,放腹水时,可见红色腹水。 治疗:药物治疗多无济于事,只有采取整复治疗。①腹外整复法:将患羊左侧卧,平放在小桌子上,术者站患羊背侧,右手握住两后肢系部,左手握住两前肢系关节处。然后双手同时提起羊四肢,使腹部向上,反复提起放下2~3次,然后将患羊突然由左侧卧翻转为右侧卧,放开四肢让羊自立地上即可。片刻后若羊肚痛仍不停时,可照上法重复操作1~2次。②开腹整复法:按照手术常规准备,在右侧腰部切开腹壁,打开腹腔,寻找病变部,调整复位,缝合切开口即可。 5肠闭结 本病由于肠管蠕动缓慢,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形成干硬粪便下行困难的疾病,以腹痛、腹胀、排粪困难为特征。长途运输、饮喂失时,饥渴交困,也有采食纤维多的半湿不干的秧藤类如花生秧、红薯秧以及吃进头发、羊毛等,均可引起真胃和十二指肠堵塞,出现肠闭结。 临床症状:初期食欲减少,表现苦闷,反刍停止,胃肠蠕动音弱,排粪费力,仅排出量少而干的黑色粪便,口色红,眼结膜充血,严重时腹围增大。触诊有金属音,有时起卧,腹疼不安,后期出现脱水和衰竭、卧地不起。 治疗方法1:硫酸镁60g、芦荟15g、姜粉20g,1次灌服,同时用肥皂水反复灌肠。方法2:若属真胃和十二指肠阻塞,则需手术治疗。 奶羊几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案 张衍昊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69)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7)11-0048-01 收稿日期:2017-10-15 作者简介:张衍昊(1980-),男,山东梁山人,兽医师,主要 从事兽医工作。 养殖顾问Breeding Consultant 48 饲料博览2017年第11期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陈长连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张敏 一.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特点 1.消化系统面广,疾病多: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 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2.与外界接触多:开口于外,病从口入;3.肿瘤多:十大肿瘤中占了五成:功能性疾病和气质性疾病区别不易。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酸、反食、烧心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伤); 2.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主要由Hp感染引起); 3.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不是指发生在消化道的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乙状结肠炎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间断性加重与缓解交替出现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 4.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状群,有持续或反复的上腹部疼痛、早饱、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其它有关的上消化道状至少持续4周或超过12周,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气质性疾病);5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常见严重肝病,死亡率高);6.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并发症多,且严重,甚至死亡);7.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在短期内上消化道失血量大于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等。 三.治疗消化性疾病药物分类 药物的肝脏代谢:药物代谢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药物代谢靠酶系完成,存在于肝脏有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分类如下:1.调节胃肠动力药(兴奋性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伊莎比利、提沙比利、氯波比利、普卡比利等、昂丹司琼、红霉素类、新斯的明、生长抑素类似物等;抑制性药物:654-2,、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匹维溴胺等解痉松弛调节类药物;双向调节药物,如曲美布丁等)。2.抗酸药;此类药,为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中和胃酸,减少对消化道粘膜的侵蚀及刺激;升高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合有害物质,保护粘膜。常用药物有;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镁、三硅酸镁等。3.抑制胃酸分泌药。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受多种因素调节,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包括: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哌仑西平、654-2等);胃泌素受体药(丙谷胺);H+-K+-ATP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来米诺拉唑等。4.胃黏膜保护药。胃粘膜有屏障(细胞屏障和粘液—HCO3盐屏障等,具有抵抗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作用,当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溃疡。黏膜保护剂有:前列腺素衍生物(前列腺素E及前列环素)、硫糖铝、枸橼酸必钾等。可消除或减少损害因素对胃粘膜的损害,如酒精、阿司匹林、应激等;增加粘膜屏障作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5.胃肠解痉药。解痉药可分为,抗胆碱能药,非选着性阻断M受体,解除平滑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用药

消化系统疾病及用药 一、定义: 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和消化腺(肝脏、胰脏、唾液腺)组成。 二、疾病症状: 1.浅表性胃炎持续隐隐作痛,反复发作,常有惧食,反酸。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进食——缓解。 胃溃疡进食——疼痛——缓解 胃寒者喜温喜按,温热缓解 胃热者口气较重,清热缓解。 2.肠炎腹部隐隐作痛,有慢性黏液样便。 慢性结肠炎腹痛呈反复发作性 结肠性肠炎无痛性血便 细菌性肠炎有不洁饮食史,急性起病,泻粘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 肠梗阻腹胀,腹部剧痛。 二、疾病与用药 胃: 1.抗酸药a中和胃酸(小苏打、胃舒平) b H-2受拮抗剂,抑制腺体分泌,但对肝脏毒性 大,对肝脏功能不全者慎用。(西咪替叮、法 莫替叮)。 C 其他类通过与胃蛋白酶结合直接保护胃黏 膜。(洛赛克、蓝索拉唑)。散寒止痛,温胃 健脾(保胃胶囊、胃苏颗粒、陈香露白露)

2杆菌药大环类酯类:克拉酶素。B-内酰胺类:阿莫西 林。抗厌氧菌药: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3.解除胃肠平滑肌痉蛮、止痛。(阿托品、654-2、颠茄制剂、含有延胡索成分的中成药) 4.助消化药多酶片、健胃消食片、消食顺气片。 5.促进溃疡愈合药含白及成分的中成药药制剂+制酸药。 6.促进胃动力药西沙必利片、吗丁啉。 7.胃萎缩药维酶素。 肠: 1.急性胃肠炎可口服淡盐水补充水分,同时给予解毒止泻药物(黄连素、香连片、解毒止泻胶囊)。抗炎 药(左氧氟沙星、氟派酸)。654-2止痛。 2.菌痢庆大酶素+低脂肪、蛋白质饮食+喹诺酮类+清热解毒止泻药。 3.结肠炎溃疡型(柳氮磺胺吡啶);普通型(安肠止泻胶囊)。 三、药品别名: 胃舒平——氢氧化铝西咪替叮——甲青咪瓜、泰胃美 法莫替叮——信法丁奥美拉唑——洛赛克 消旋山莨菪碱——654-2 甲氧氯普胺——胃腹安、灭吐灵 雷尼替叮——兰白幸多潘立酮——吗丁啉 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 乳酶生——表飞明马来酸曲美布汀——诺为 丽珠得乐—枸橼酸铋钾颗丽珠肠乐—口服双歧杆菌活性制剂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胶囊谷参肠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答案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有关胃溃疡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夜间痛醒史 ? B.进餐后疼痛可缓解 ? C.疼痛发生于进食后30~60分钟 ? D.疼痛规律是疼痛→进食→缓解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半衰期最长的药物是() ? A.西咪替丁 ? B.雷尼替丁 ? C.法莫替丁 ? D.磷酸铝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不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 ? A.奥美拉唑 ? B.克拉霉素 ? C.甲硝唑 ? D.甲氧氯普胺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西米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是() ? A.质子泵阻滞剂 ? B.H2受体拮抗剂 ? C.延缓胃排空 ? D.加速胃排空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5 . 有关十二指肠溃疡病症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夜间痛醒史 ? B.进餐后疼痛可缓解 ? C.疼痛发生于进食后30~60分钟 ? D.疼痛规律是疼痛→进食→缓解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阿托品类药物禁用于下列哪种疾病() ? A.虹膜睫状体炎 ? B.胃肠道绞痛 ? C.青光眼 ? D.感染中毒性休克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常用于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药物是() ? A.奥美拉唑 ? B.阿托品 ? C.维拉帕米 ? D.东莨菪碱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在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损害性因素中,占主导的是()? A.幽门螺杆菌感染 ? B.饮食失调 ? C.吸烟 ? D.胃酸、胃蛋白酶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有止吐作用的药物是() ? A.胰酶片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 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42 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 5 年余,近 3 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 1 / 3

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 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 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 法半夏、佛手各 10 克,黄连 6 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 克,穿山甲 5 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 4 克。 患者服药 14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 3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

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治疗常规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营养诊疗常规(一)急、慢性胃炎 1. 急性胃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1)去除致病因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禁食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大量呕吐及腹痛剧烈者应暂禁食。 (2)补充水分因呕吐腹泻、失水量较多,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和钠,有利毒素排泄;若有失水、酸中毒应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及碳酸氢钠溶液。 (3)选择合理的膳食种类 ①流质膳食急性发作最好用清流质,如米汤、藕粉、薄面汤等;以咸食为主,症状缓解后,渐增加牛奶、蒸蛋羹等。然后再用少渣清淡半流质,继之用少渣软饭。若伴有肠炎、腹泻、腹胀,应尽量少用含脂肪多及易产气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②半流质和软食病情好转后可给予少渣半流,继而软饭。伴肠炎和腹泻时应减少脂肪,少用或不用易产气食品,如牛奶、豆浆、蔗糖等易产气的食物。少量多餐,每天5~7餐,每餐宜少于300毫升。 ③明显糜烂、出血者或呕吐频繁者,应在24~48小时禁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者可采用胃肠外营养。 ④胃黏膜充血水肿者,应给予低脂、低盐、无渣、适当增加蛋白质的膳食。 ⑤餐次:为了减轻胃肠负担,每日应安排进食4~5餐,每餐约200~300毫升。 ⑥食物禁忌:粗杂粮和高纤维蔬菜;。各种蔬菜、生水果以及煎炸熏制食品,减少脂肪用量;。刺激性调味品:各种酒及含酒精饮料、产气饮料及辛辣调味品,如汽水、汽酒、辣椒、咖喱、椒粉、芥末等;。未发酵的面食。 2. 慢性胃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1)非萎缩性胃炎 1)根据病情,临床膳食医嘱是少渣软食、或低脂少渣软食或少渣半流。 2)按平衡膳食配制。 3)疼痛发作期给予与少渣半流或软食。 4)禁用粗纤维、的,坚硬、的,多肌腱的及油煎炸食物。 5)为减少胃酸分泌,脂肪占总能量在20%~25%。 6)应减少食盐用量。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146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张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标准 (1)症状减轻。 (2)内镜或(及)X线检查粘膜病变有所改善。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病情稳定者可出院。(吕静)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pdf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 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 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 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 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 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 便――200ml,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 垂体后叶素 0."3- 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 0."1- 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 A、PPI、立止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