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 硝酸 硫酸 导学案

氨 硝酸 硫酸 导学案
氨 硝酸 硫酸 导学案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1课时 氨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NH 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2.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 +4的检验方法。

一 氨

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

(2)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 气体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HCl===NH 4Cl 。

4.NH 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 的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归纳总结 1.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O

NH 3·H 2O 。

(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H +===NH +4。 (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2.氨水的性质

(1)氨溶于水,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 3·H 2O 。NH 3·H 2O 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H 2O=====△

NH 3↑+H 2O 。

(2)氨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 3·H 2O NH +4+OH -,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 3++3NH 3·H 2O===Al(OH)3↓+3NH +4。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 3·H 2O 少量电离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答案 B

解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 3·H 2O),NH 3·H 2O 少

部分电离成NH +4和OH -,因此氨水呈弱碱性。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也不显碱性。

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 3(除水外)

D.1 mol·L -1

的氨水指在1 L 溶液中含NH 3、NH 3·H 2O 、NH +

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答案 D

解析 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 3·H 2O ,所以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 3·H 2O ;NH 3·H 2O 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中共含有

六种粒子,分别是H 2O 、NH 3、NH 3·H 2O 、NH +4、OH -和少量的H +,是一种混合物,液氨

是纯净物。

二 铵盐及氨气的制取

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 4HCO 3、(NH 4)2SO 4、NH 4NO 3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是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HCO 3=====△

NH 3↑+H 2O +CO 2↑。

(2)铵盐与碱反应

NH 4NO 3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NH 4NO 3=====△

NH 3↑+NaNO 3+H 2O 。 2.氨的实验室制法

答案 ①向下排空气法 ②防止NH 3与空气对流,提高NH 3的纯度和收集速度,浸湿后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③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归纳总结

1.铵盐的检验方法(有两种)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 +4。

(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 +4。 2.实验室制取氨气

(1)试剂的选择:考虑操作方便、安全,铵盐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 ,因为后者易潮解,成本高。

(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来检验产生的氨气。用碱石灰(CaO 和NaOH)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CaCl 2(因为可生成CaCl 2·8NH 3)干燥氨气。

(3)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 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

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 4Cl 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③错误;在浓氨水中加入CaO ,CaO 与水反应使溶液中c (OH -)增大,消耗了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使NH 3·H 2O 分解放出氨气,②正确;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④正确;①是错误的,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 3与HCl 冷却后又生成NH 4Cl ,不能得到NH 3。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 均呈-3价

C.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

=====△

NH 3↑+H 2O

D.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答案 C

解析 A 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 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 4Cl 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1.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NH 3·H 2O 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 4Cl 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D.NH 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答案 A

解析 NH 3与HCl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因NH 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 3用NH 4Cl 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 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 项错误。

2.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答案 C

解析 从图可知甲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小,乙中的气体摩尔质量较大,又由于浓H 2SO 4不能挥发出气体来,故C 正确。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 +

4+OH -

=====△

NH 3↑+H 2O

B.NaOH 浓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 NH +

4+OH -

=====△

NH 3·H 2O C.氨水中加盐酸:

NH 3·H 2O +H +

===NH +

4+H 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Fe 3+

+3OH -

===Fe(OH)3↓

答案 C

解析 NH 4Cl 和Ca(OH)2固体加热,不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存在离子浓度的变化,不属于离子反应,A 项不正确;NaOH 浓溶液和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放出NH 3,不能写成NH 3·H 2O ,B 项不正确;氨水与酸或盐反应,实质是NH 3·H 2O 电离出的OH -参与反应,NH 3·H 2O 为弱碱应写成分子形式,故C 项正确,D 项不正确。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色的有( )

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 4HCO 3固体

C.加热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

D.加热NH 4Cl 晶体 答案 D

解析 A 、B 、C 中均有NH 3生成,D 中NH 4Cl 分解生成的NH 3和HCl 气体在试管口又凝结为NH 4Cl 晶体。 5.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A 为正盐。

(1)推断A 、B 、C 、D 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4)2CO 3 NH 3 BaCO 3 CO 2

(2)①Ba 2+

+CO 2-

3===BaCO 3,NH +

4+OH -

=====△

NH 3+H 2O ②BaCO 3+2H +

===Ba 2

+CO 2+

H 2O

解析 由溶液与NaOH 溶液加热生成气体B ,且气体B 遇HCl 冒白烟,可知B 为NH 3,A 中含有NH +4,

气体D 为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为CO 2,逆推C 为BaCO 3,可知A 中含有CO 2-3或HCO -3,但A 为正盐,可知A 为(NH 4)2CO 3。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 4HCO 3固体可用NH 4Cl 固体代替,你认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 (1)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3)乙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 (5)丙 不能

解析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故答案为乙。(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 3·H 2O ,电离出OH -,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只用氯化铵制备氨气。

40分钟课时作业 [经典基础题]

题组一 氨气的性质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 D.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答案 A

2.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氨水呈碱性

B.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C.氨气易液化

D.NH 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 答案 B

解析 氨之所以能做成喷泉实验,是由于胶头滴管挤入的少量水可使烧瓶内的氨气迅速溶解,烧瓶内外形成了压强差。

3.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A.2NH 3+3CuO===3Cu +N 2+3H 2O B.8NH 3+3Cl 2===6NH 4Cl +N 2 C.4NH 3+6NO=====催化剂

△5N 2+6H 2O D.NH 3+HCl===NH 4Cl 答案 B

解析 NH 3表现碱性时,NH 3→铵盐,NH 3表现还原性时,N -3

H 3→含N 元素物质,N 元素的价态高于-3价。A 项,NH 3→N 2,N 元素化合价升高,无铵盐生成,NH 3只表现还原性;B 项,2NH 3→N 2,6NH 3→6NH 4Cl ,NH 3表现还原性和碱性;C 项,4NH 3→2N 2,无铵盐生成,NH 3只表现还原性;D 项,NH 3→NH 4Cl ,N 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铵盐,NH 3只表现碱性。 题组二 喷泉实验

4.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看到喷泉现象的是( )

A.HCl(H 2O)

B.CO 2(H 2O)

C.SO 2(NaOH 溶液)

D.NH 3(KCl 溶液)

答案 B

5.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NH 3、HCl 和NO 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

里,充分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内液体未扩散到水槽里)( ) A.1∶1∶1 B.2∶2∶3 C.3∶3∶2 D.2∶2∶1 答案 A

解析 设标准状况下三个烧瓶的体积均为V L , NH 3:V (溶液)=V L ,n (NH 3)=V L 22.4 L·mol -1

故c (NH 3)=1

22.4

mol·L -1;

HCl :同NH 3,c (HCl)=1

22.4 mol·L -1,

NO 2:V (溶液)=23V L ,n (HNO 3)=23×V

22.4 mol ,

故c (HNO 3)=

1

22.4

mol·L -1,故选A 。 题组三 铵盐的性质

6.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B.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NH 3 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答案 A

解析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一定生成NH 3,如NH 4NO 3;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NH 3,有些铵盐也能与酸反应,如NH 4HCO 3;铵盐中,N

元素化合价不一定都是-3价,如NH 4NO 3中的NO -3

中的N 元素是+5价。 7.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 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NH 4HCO 3 B.NH 4Cl C.(NH 4)2CO 3

D.NH 4NO 3

答案 A

题组四 氨气的制备

8.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气体M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 是( )

A.氨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氯化氢

答案 A

9.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 B

解析①装置NH4Cl加热分解生成HCl和NH3,在试管口处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收集不到NH3,A不正确;③装置用浓氨水和CaO或NaOH固体反应,可制得NH3,B正确;②装置,防倒吸装置中漏斗口与液面应接触,但插入液面之下不能防止倒吸,C不正确;收集NH3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为防止空气对流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D不正确。

10.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

解析A项收集NH3装置口无棉花,错误;B项NH3通入CCl4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产生倒吸,逸出的NH3又可被稀硫酸吸收,正确;C项向长颈漏斗中加一定量水,没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一定量的水,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正确;D项,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NH3,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正确。

[能力提升题]

11.实验室采用下列方法制取NH3:

①固体Ca(OH)2与NH4Cl共热。

②NH4HCO3固体中加NaOH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NH3;装置如图甲。

③NaOH固体中加入浓氨水。

④NH4Cl浓溶液中加生石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③方法制取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此法不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下面的仪器中选择④方法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_(写字母,要求使用仪器最少、合理)。

写出用NH4Cl浓溶液与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收集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气的原理是向下排空气法 B.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当烧杯中的水变红时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D.该装置会形成红色喷泉

答案 (1)NH 4HCO 3+2NaOH===Na 2CO 3+NH 3↑+2H 2O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加入NaOH 固体,吸水放热,使氨气溶解度减小,且NH 3·H 2O 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3)D CaO +H 2O===Ca(OH)2,消耗水并放热,Ca(OH)2和NH 4Cl 受热发生反应:Ca(OH)2+2NH 4Cl=====△

CaCl 2+2NH 3↑+2H 2O (4)D

12.已知氨可以与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N 2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固体NH 4Cl 和Ca(OH)2

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 3中的水蒸气

(3)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 2NH 3+3CuO=====△

N 2+3Cu +3H 2O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 3存在(也可以用蘸有

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 3存在;用无水CuSO 4,若变蓝则说明有水存在)

解析 (1)由题中信息知A 装置为制取NH 3的装置,故A 中加入的物质是NH 4Cl 和Ca(OH)2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NH 3,所用药品为碱石灰(或CaO)。(3)装置C 中发生反应为2NH 3+3CuO=====△

N 2+3Cu +3H 2O ,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4)D 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却,得到无色溶液氨水。若检验NH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 3存在;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 3存在。若检验H 2O 的存在,则用无水CuSO 4,若变蓝则说明有水存在。

13.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 、C 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X 可以是__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G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4)2CO 3或NH 4HCO 3 NH 3 NO 2 HNO 3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解析 X 与碱反应放出无色气体,证明X 为铵盐,C 为NH 3,NH 3与D 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E ,证明D 是O 2,E 是NO 。X 受热分解生成NH 3和无色气体A 及B ,A 与Na 2O 2反应生成气体D(O 2),证明A 为CO 2,故X 为(NH 4)2CO 3或NH 4HCO 3,B 为H 2O 。进一步推知F 为NO 2,G 为HNO 3。

14.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制取氨气―→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管―→装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测定生成氮气的体积

实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

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2NH 3+3CuO=====△

N 2+3Cu +3H 2O)。下图A 、B 、C 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 1 g 、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 2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1 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 的质量m 3 g 、洗气后装置D 的质量m 4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2 L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 的名称:________。

(2)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4)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圆底烧瓶

(2)①(NH 4)2SO 4+Ca(OH)2=====△

2NH 3↑+2H 2O +CaSO 4 ②B

(3)5V 1∶7(m 1-m 2)

(4)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含量偏高

解析 (1)仪器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2)①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SO 4+Ca(OH)2=====△

2NH 3↑+2H 2O +CaSO 4;②浓氨水是液体,

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3)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 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 g,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为[(m1-m2)/16]N A;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个数为[(m1-m2)/16]×2N A,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L,则氮气中氮原子的个数为(2V1/22.4)N A;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2V1/22.4)N

∶{[(m1-m2)/16]×2N A}=5V1∶7(m1-m2)。(4)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

A

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硫酸硝酸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它们分别是氨、硝酸、硫酸,这些知识虽然在课标中都是了解的内容,但仍然需要3节课来完成。教科书所介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1)氮的固定;(2)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水的成份;(3)氨盐的性质,氨的合成、实验室制法和氨的用途;(4)硝酸的工业制法及强化性;(5)浓硫酸的氧化性,及用途。虽然,这些内容仅仅被安排为一节,但其知识点基本上包络了原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氨、硝酸及硫酸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既要把握其要求在了解层次,还要注意相关知识又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 2.认识喷泉实验及实验室制氨气、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 3.了解铵盐、浓硫酸、硝酸等物质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的性质与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氧化性。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生基础不错。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应适当拓宽加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方法】 1.情景激学法:通过图片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探究实验教学法: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课前准备】 学生猜测性质→提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浓硫酸的特性

第三课时 《硝酸》导学案

高一化学 HX-2010-01-00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三课时《硝酸》导学案 编写人:苗海军审核人:编写时间:2010-1-12【学习目标】 1、认识硝酸的重要性质;理解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了解硝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差异加深对“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通过实验研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锻炼自己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学法指导】 实验探究、比较推理、讨论归纳 【知识链接】 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硝酸的一些知识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什么是酸? 初中学过的酸通常有哪些通性? 1 通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 , 质量分数98%的硝酸叫做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和等. 思考:浓度很大的浓硝酸称“发烟硝酸”,“发烟硝酸”是烟还是雾?怎么形成的?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①遇石蕊试液显_____________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不稳定性 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瓶中,应保存放置于_____________处。 思考:为什么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3)强氧化性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是指硝酸分子中氮显价(N的最高价态),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如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反应 a、硝酸和金属单质的反应 [探究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棉花堵住试管口 Cu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Cu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性和性 注意: ①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 ②常温下,Fe、Al在浓HNO3中由于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____”。 ③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放出H2。 ④硝酸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 [讨论]:铁与稀硝酸反应是是否会因为铁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硝酸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C + HNO3(浓)= S + HNO3(浓)= P + HNO3(浓)= [思考]阅读课本102页,说说王水是如何配制的?有什么性质?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 四、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 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氨硝酸硫酸相关知识点

氨硝酸硫酸 一、氨 (1)氮的固定 a :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b .分类: ①自然固氮:高能固氮:N 2+O 2====2NO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②人工固氮:2N 2+3H 2 2NH 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 (2)氨的分子式NH 3,结构式,电子式,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易液化。 (4)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醮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产生白烟,将浓盐酸改为 浓硝酸还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5)氨的化学性质 A 氨跟水的反应 氨溶于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H 3+H 2O=NH 3?H 2O =NH 4++OH -,氨水的成份有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由于NH 3·H 2O 发生微弱电离,使氨水显碱性。 B 氨跟酸的反应 NH 3+ HCl= NH 4Cl 2NH 3+H 2SO 4= (NH 4)2SO 4 NH 3+HNO 3= NH 4 NO 3 C 氨的氧化反应 4NH 3+O 2=======4NO+6H 2O 二、铵盐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 (1)NH 4+的电子式。 催化剂 加热 放电

结构式,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2)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3)铵盐受热都易分解, ①NH4Cl △ NH3↑+HCl↑。 ②NH4HCO3△ NH3↑+H2O+CO2↑。 (4)铵盐与碱反应,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和NH4Cl+NaOH=NH3?H2O+NaCl。 ②NH4Cl固体与熟石灰共热Ca(OH)2(s)+2NH4Cl(s)=====2NH3↑+2H2O+CaCl2(实验室制氨气)。 三、氨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2N 2 +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 2、实验室制法 (1)原理:Ca(OH)2(s)+2NH4Cl(s)△ 2NH3↑+2H2O+CaCl2 (2)药品:NH4Cl固体与熟石灰(Ca(OH)2) (3)装置:∵固+固气 ∴使用大试管、单孔胶塞、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4)净化干燥:使用碱石灰,不能用CaCl2 (5)收集:NH3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用向下排空气法。 (6)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 (7)处尾: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 四、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为1.5027 g/cm3沸点为83℃。常用的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硝酸能与谁以任意比互溶。(2)硝酸的化学性质: 加热 △

重庆市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全套教案

4.4 氨硝酸硫酸——氨 教学目的 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品 PPT 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教学过程

-NH 32NH NH 2 剂。 的循环,讨论氨的用途和自然界 中氮的循环。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氨的制法,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

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课本P103——1、2、4、5 第三节硫酸、硝酸和氨(第1课时) 三、氨气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碱性:NH3+HCl=NH4Cl 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32NH Cl 2

-NH 参考资料氨对人体的危害 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溶解度极高,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四、硫酸、硝酸和氨——硫酸 教学目标 1.复习硫酸的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的氧化性。 2.通过学习浓、稀硫酸性质的比较,引导学生从量变引起质变角度,加深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特性。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如何通过 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1.展示一瓶浓硫酸。

高中化学 4_4 硝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硝酸)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2、使学生掌握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学会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课前预学案】 三、硝酸 1、回顾前面学习过稀硝酸的性质,尝试归纳出硝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酸的通性,归纳出稀硝酸的酸的通性,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结合课本第100页思考与交流学习硝酸的性质,对比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性质 4、类比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和硝酸的性质比较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1〗 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的白雾是什么物质?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合作探究2〗 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都不产生 .........H.2.。分别写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产物,指出反应中HNO3起了什么作用?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合作探究3〗 (1)在一盛有3mL 浓硝酸的试管中放入过量铜片,HNO3能反应完吗?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此情况下,当反应完全停止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H2SO4,又有气体产生,这又是什么气体?为什么? (2)用Cu制Cu(NO3)2有那些途径?那些途径好?那些途径不好?为什么? 〖课堂小结〗1. 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和用途;2. 硝酸的化学性质。 〖课内练习案〗 1、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 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可能是() A.Na2SO4 B.NaCl C.NaNO3 D.Na3PO4

氨、硫酸和硝酸教学设计

4.4【氨、硫酸和硝酸】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材内容特点:浓硫酸、硝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氨的主干知识是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容易与酸反应生成盐。教科书对于这些主干知识采用实验进行建构,用图示进行加深,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强化。而对其他一些基本知识,则采用“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等形式来呈现。此外,教材还重视环境教育,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以往是用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反应不能随意停止,过多的SO 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改用铜丝与 2 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自然浓硫酸反应,反应一会儿后,拉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SO 2 界中氮的循环,教科书采用图片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教材前后联系: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氨也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所具有的性质,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惟一气体,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因此,将它们归为一节进行学习。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稀硫酸、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也做过浓硫酸吸水的实验。本节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然后引出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实验室制取氨的方法;知道氨的用途。 2. 通过浓硫酸与铜和碳的反应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 通过浓硝酸与铜和碳、稀硝酸与铜的反应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喷泉实验尝试分析产生某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2.通过浓硫酸和硝酸相似的强氧化性初步学会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并加以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硫酸、硝酸以及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氮氧化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硫酸学案及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3课时硫酸 【学习目标】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预习导航】 一、硫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H 2SO4是具有难挥发性、高沸点的二元强酸?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98%的浓 H2SO4,密度为1.84 g ? cm-3),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现象?因此,浓H2SO4稀释时只能将浓H2SO4沿玻璃棒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散执? 八、、■ 2. 化学性质 (1)不挥发性(用于制挥发性酸) H2SO4(浓)+NaCI H 2SO4(浓)+NaNO 3 ⑵强酸性 Ca3(PO 4)2+3H 2SO4(浓)= (3)吸水性 浓H2SO4能吸附物质中湿存的水分: H2SO4(浓)+nH2O= H 2SO4 ? nH 2O 利用此性质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干燥一些不与浓H2SO4反应的气体,通常用于洗气装置?如用浓 H2SO4 可干燥 O2、H2、CO2、CI 2、HCl、SO2?CO、 CH 4、C2H4?C2H2 等气体? (4)脱水性 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数2:1 的比例脱去水的性质?如: C12H22O11 浓H2S0 4 12C+11H 2O C2H5OH 浓H2S°4 C2H4f +H 2O ⑸强氧化性170° 冷的浓H2SO4,如遇铁?铝等金属产生钝化作用 ?但热的浓硫酸氧化性较强,可将许多金属、非金属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氧化?如: Cu 2H2SC4(浓) -------- C uSQ SQ 2H2O C 2H2SO4(浓) _______ CO2 2SQ 2H2O 2HI H2SO4 (B )= I2 SO2 2H2O 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SO2? 【合作探究】 【例1】硫酸的性质有:A .高沸点;B .强酸性; C .吸水性; D .脱水性;E.强氧化性。在下 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 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1 )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室干燥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 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__________ ; (5)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 生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B ; (2) C ; (3) BE ; (4) E ; (5)DE (提示: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的同时,生 成的单质碳在该环境下,与浓硫酸继续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SQ 气体) 【例2】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会产生碳酸钡沉淀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D.洗气瓶中会产生亚硫酸钡沉淀 解析:碳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后 将生成

氨,硫酸,硝酸教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第1课时) 一氨气的喷泉实验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二..氨气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易液化。 ③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NH 3+H2O NH 3·H 2O NH 3·H 2O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H 2O NH3↑+H2O ①NH3极易溶于水。(1 :700) 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H2O,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2O NH3↑+ H2O 所以氨水显_碱性_____,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__红色_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__变蓝__。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 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NH3·H2O 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和OH- 所以: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 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 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 2NH3+H2SO4=(NH4)2SO4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HCl=NH4Cl 沾有浓盐酸的玻棒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3)NH3具有还原性 4NH3+5O24NO+6H2O 这个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3、氨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及制造的原料。液氨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常用作。 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硝酸吸热降低制冷剂 三.铵盐的性质 (1)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NH4Cl、(NH4)2SO4、NH4HCO3等都是铵盐。铵盐都易溶于水。 (2)铵盐的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HCO3NH3↑+CO2↑+H2O NH4Cl NH3↑+HCl↑ (3)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 NH4NO3+NaOH NH3↑+NaNO3+H2O (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N H4+的检验:如何证明某物质中含有N H4+(铵盐)? .

硫酸和硝酸学案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 学习目标:1.硫酸的性质 2.硝酸的性质 自学指导: 一.硫酸的性质 1.稀硫酸具有的通性,能使石蕊试液变,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表现出弱氧化性。稀硫酸中的主要微粒有、 . 2.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黏稠液体,能与氺以任意比例互溶,不挥发,密度大于水。浓硫酸中主要有H2SO4分子、少量水,H2SO4少量的电离(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 3.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已有的水分子,是变化。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加,浓度会变小。利用其吸水性,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如H2、CO2、SO2等,也可用浓盐酸跟浓硫酸混合来快速制取HCl气体。 (2)脱水性:浓硫酸将某些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脱出,留下碳而“炭化”,这个过程是变化。如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蔗糖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为: 浓硫酸不慎滴在皮肤或衣服上,会强烈的腐蚀或烧坏皮肤和衣服。 (3)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原因:。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加热条件下,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金、铂除外)生成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还能氧化碳、硫等非金属单质。 与铜的反应与木炭的反应 二.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质量分数为68%——70%的硝酸为浓硝酸,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2.化学性质 ①强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a、碱指示剂变色。如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铜等)发生中和反应 c、碱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钠等)反应 d、些盐(碳酸钙、碳酸钠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

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投影] 酸的通性 稀硫酸盐酸硝酸 离子方程式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 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H+ + OH-==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反应CO32-+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 [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 [生答]产生了SO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 [生答]产生了Cu2+。 [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 [生答]产生了SO2和Cu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讲解]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板书]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 2H2SO4(浓)+ Cu === CuSO4 + SO2↑+ 2H2O

硝酸学案

第四章氨硝酸硫酸(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硝酸的物理性质、保存方法及用途。 2.理解硝酸的强酸性。 3.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4.学会用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研究化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探索、思维和自学能力。 2.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 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了解硝酸实验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与浓度的关系。 【自主学习】 【资料】:硝酸的物理性质: 常用的浓硝酸质量分数63%,其密度为1.5027g/cm3。 1、纯硝酸是无、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和水混溶 3、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的现象,通常叫发烟硝酸。“发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硝酸是一种______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⑴使指示剂变色:稀硝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 ⑵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稀硝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高中化学:4.4《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氨 教材97页【实验4-8】 现象:挤压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后,烧瓶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氨气于水,其水溶液呈性 注意: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地既快又多,如NH3、HCl用水吸收,CO2、SO2、Cl2 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等。 ②装置气密性好 ③圆底烧瓶要干燥 ④少瓶内气体要充满且纯度要高 思考: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要点一:氨的物理性质 色气味气体,密度空气溶于水,且溶解速度。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液化(液态的氨称为)液化时热。液氨汽化时要的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常用作 要点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氨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能形成喷泉) 注意: Ⅰ、①由于形成NH 3.H 2 O的过程是的,NH 3 .H 2 O也可分解生成和,因此氨水常 温下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加热时更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中大部分氨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 3.H 2 O),而NH 3 .H 2 O只有一 小部分(约1%)电离出和,电离方程式为,所

以溶液中NH 3.H 2 O的浓度较,而NH 4 +和OH-的浓度较,且氨水呈性,加 入酚酞试液变 ③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离子有, 但通常把NH 3 做溶质,水做溶剂。 ⑤氨水的密度比水的要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Ⅱ、液氨与氨水的区别 2、与酸的反应(表现碱性) (1)盐酸(产生大量白烟) (2)硫酸 (3)硝酸(产生大量白烟) 注意:a、可用浓盐酸检验氨气;b、氨气与挥发性酸反应有白烟生成,遇难挥发性酸无此现象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1)CO2(工业制纯碱中的反应) (2)SO3 4、与盐反应 制取Al(OH)3 5、与氧气反应(表现还原性)(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要点三:氨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 (1)原理:①加热铵盐(如NH 4Cl)和碱【Ca(OH) 2 】的混合物

高一化学 4.4.3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仪器: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酞试液、棉花、 试管夹、NH 3、HCl、NH 4 Cl、Ca(OH) 2 教学过程: [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 二、氨 1、NH 3 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 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 3与水的反应: [分析] 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 NH 3+H 2O NH 4++OH -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 3·H 2O NH 3↑+H 2O [板书]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思考]:分析NH 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 、离子 。 [板书](2)NH 3与酸的反应: [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 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 3+HCl =NH 4Cl NH 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 3+HNO 3=NH 4NO 3、 2NH 3+H 2SO 4=(NH 4)2SO 4 [讲解] NH 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 2、NO 、NO 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3)NH 3与O 2的反应: 4NH 3+5O 2 4NO +6H 2O

《氨硝酸硫酸》导学案1.doc

《氨硝酸硫酸》学案 第一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能说出氨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懂得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懂得喷泉实验原理及引发喷泉的操作技巧。 3.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学会观察现象,分析产物。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复习与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氮的哪些氧化物?他们的性质如何? 【思考】氨作为氮的另一重要化合物,英存在有何重要意义?何为氮的固定? 一、氨 1.氨的性质:演示P97 [实验44】 实验用品是 实验原理是(S02、C02、C12能做喷泉吗?为什么?)实验操作要点是 实验现象是 实验屮体现出了氨气的哪些性质 (1)氨水的弱碱性 【思考】 1.氨水为什么显弱碱性? 2.氨水屮具有哪些分子和离子? 3.为什么氨水会挥发? (2)氨与酸的反应 演示氨与挥发性酸反应实验,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检验氨气的存在? 【思考】氨与酸反应的产物是钱盐,钱盐乂具有哪些性质呢? 自学P98-99内容,了解氨的下列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氨的分解: (4)氨的还原性: 试一试能不能写出氨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 + C12== NH3 + CuO == 完成P98【思考与交流】 【思考】结合氨的性质,请归纳出氨具有哪些重要应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工业上合成氨,其重耍应用之一就是用来制硝酸。那实验室需要氨,可通过什么方法制得呢? 自学P99图4-29 (制备氨实验)得出下列信息: 所用的仪器有 药品有 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氨气方法是 【思考】 1.能否用镀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来制备氨气?为什么? 2.分析P100图4?30,完成相关问题。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能说出硫酸、硝酸的性质与重要应用。 2.懂得硫酸的酸性、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的化学原理。 3.能写出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思考与交流:回答PlOOfuJ题 【复习思考】

硫酸学案(含答案)

硫酸学案 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指示剂显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具有酸的通性 3.能发生中和反应: 4.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5.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二、浓硫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色状的液体,浓硫酸是一种难性的强酸,易溶于水,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应。 利用其物理性质,常常有如下应用: 鉴别物质: 制取物质: 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的大多数性质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是性、性、性。 高沸点的元酸。其强氧化性体现在H2SO4分子中的+6价S上。金属与浓硫酸反应一般需,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浓硫酸一般还原为,不产生氢气,浓硫酸既表现又表现。 (1) 性 ①在胆矾上滴加浓硫酸 ②做干燥剂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 ③将浓硫酸滴加到浓盐酸中 (2) 性 ①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 ②黑面包实验(在蔗糖上滴加浓硫酸)

(3) 性 ①常温下,遇到铁、铝会 ②与铜反应 ③与足量铁反应 ④与碳反应 ⑤与硫磺反应 工业制硫酸: 3.SO42-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遇到可溶性钡盐,会生成_____色沉淀,该沉淀既不溶于______,也不溶于____。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常用方法是,先向试液中加入___________,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取上层清夜,继续滴加,如果同样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液中有SO42- ;若没有沉淀则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带测液中有SO42- 4.重要的硫酸盐: 石膏熟石膏重晶石 绿矾蓝矾明矾 【课堂练习】:硫酸在下列反应及用途中体现的是硫酸的的哪方面的性质? H2SO4 1、Ca3(PO4)2→ H3PO4 H2SO4 2、 NaCl → HCl 3、常用于干燥(H2、SO2、Cl2等)气体 4、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H2SO4) 5、酸洗镀件 6、浓硫酸遇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

化学必修.《氨硝酸硫酸》教学导案.docx

化学必修. 《氨- 硝酸- 硫酸》教案

作者:日期:

三、氨硝酸硫酸——氨 教学目的 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用品 PPT 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 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 1. 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相对分子质 量推导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 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是否溶于 水? 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总结氨的物理性 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4.8 。回答上述思考与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 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 么? 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性质有 什么认识? 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 瓶内溶液呈红色。 a. 氨极易溶于水。 b. 氨水显碱性。原因:当 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 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 到烧瓶,形成喷泉。 a.干燥的烧瓶; b. 瓶内压强减小 应用提高 上述实验,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 泉实验? 你可否设计一个可以产生喷泉的其他装置? 广开言论交流,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可行 性。老师给予肯定。 自学释疑 阅读课本P97~99 页有关内容,读完后, 请向大家介绍你对氨气(NH3)这种物质的认 识? 阐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阅读,讨论,交流。

(完整版)《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盐酸D.浓硝酸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3.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A. CO2 B.NH3C. SO2D. HC1 4.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5.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 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6.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 干燥的有() A.SO2、O2、N2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7.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8.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9.m 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的第二部分《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本节知识用时一课时。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上普通班的学生。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氮、硫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将它放在了经过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不少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对于氮和硫的氧化物的污染问题也留有深刻印象。初中学生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已从物质分类角度了解了酸的通性。对于氢前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规律非常熟悉。这为研究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知识支持。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硫酸及硝酸的强氧化性,进而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对以前所学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巩固《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必修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教学重点:硫酸及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硫酸及硝酸的氧化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浓硫酸与硝酸的物理性质,在这儿只需让学生在课前复习即可。 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稀硫酸,但是本节所介绍的浓硫酸的一些性质与稀硫酸还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可与铜,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表现在氢离子上,与活泼的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因此,在此应慢慢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并予以区别。 高一学生,在学这节时已经具备了一些鉴别物质的能力,所以对于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鉴别产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实验能力。 对于硝酸在这节要讲的氧化性,学生是陌生的。做好相关实验以及与硫酸的对比学习,还有浓稀硝酸的对比学习是突破的重点。

(完整版)课题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导学案

“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 一、自主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懂得实验事故的急救和处理常识。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徜徉书海活动探究 模块(一)酸碱指示剂 1、问题情境导学: (1)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列举实验室、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酸味的物质以及哪些物质属于碱? (2)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发生变化呢? 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1)实验探究(一)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 【实验结论】食醋、盐酸属于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属于溶液。 (2)酸碱指示剂 ①概念: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②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色,遇碱溶液变成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遇碱溶液变成色。 (3)实验探究(二)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①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

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③试验指示剂在上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某些植物的 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3、想一想议一议: 现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模块(二)常见的酸 1、问题情境导学: (1)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过一段时间后,二者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各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浓硫酸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事故,必须及时处理,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2、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2)常见的的酸: 实验室中的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生活中的酸:食醋、白醋、汽水、雪碧、酸菜汁、洁厕灵、果酸等 (3)浓硫酸的特性 ①实验探究(二)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作用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 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 ,生成 。 ②实验探究(三)浓硫酸的稀释 【实验操作】: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