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怎样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怎样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怎样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和纪律性

浏览次数:1304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1-4-19 10:35 |提问者:feivscui

最佳答案

在小企业中,一个普遍现象是老板日理万机,员工得过且过;老板对所有事情负全责,下属无责一身轻;老板大事小情亲自处理,下属旁观配合。

小企业中的中层也是如此,无论事大事小,老板说行才行,不说行即是不行。所以有时候即便是有好的想法,只要老板不点头,提了等于白提,几次之后,心灰意冷,索性不动脑,等指令,这样既安全又没有责任。

一个小企业只有一二十人,也许一个领导还忙得过来,尚能面面俱到而无闪失。一旦企业经历快速发展,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可是员工由等指令到自动自发不会自然发生,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个负责的问题。所以老板如果等自己忙不过来,管不过来再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早已为时晚矣。

企业的强大要靠拥有强大能力的组织,而团队意识是组织智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通过参与可被培养出来的,部门中或部门间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群策群力,自动自发的解决问题的现象。由于人各有所长,所以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的有效组合可以让组织拥有强大的创造力。

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是它在推动着企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很明显,小企业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拥有的人材不多,素质相对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团队合作意识来提高企业的效率、产能。那么在小企业里,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员工较快的拥有团队意识呢?

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团队合作气氛的营造

老板应该学会营造团队合作的气氛。老板将任务压给各中层经理,将资源分配下去,将权力也授权下去。让中层先各司其职,在这个小圈子里先有合作的概念。让他们之间身体力行的行动来影响其下的员工。

鼓励他们彼此协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都由自己来仲裁。对于自己不动脑子,为图省事事事上报的下属给予指导:出现一个问题,你采取了什么措施,听取了哪些人的意见,现在解决到哪一步?真的非要我帮你解决吗?我很欣赏有一幅漫画里是这样讲这件事:一个下属满头大汗跑去找老板,出大事了,您给我拿个主

意吧。老板四平八稳的坐在椅子上,微笑着说:如果我有办法而你没有办法,那你就不好办了。

中国的老板普遍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事事自己做主,时时有人汇报工作。其实领导天天把这个活揽在身上,还有什么时间思考战略,还有什么时间做决策。做老板该做的事情,该放手的就放手。

二.对员工进行团队合作的培训

既然是团队合作,每个人都在其中,是大家的事,而不是组织中较优秀成员的事情。当然优秀成员的带头作用不容低估,但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结果很可能有两个:要么他一如既往,其他人按部就班;要么他被组织中其它成员同化。很少有一个人之力能改掉组织惯性的。所以从领导到中层对员工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就迫在眉捷。

中小企业员工普遍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远大志向,对金钱也没有太大奢望,加上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小一半抱着混日子的思想。抱着一种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过得去就行了的心态工作。所以对他们的培训要做精心的准备,根据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及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准备培训方案,多安排案例讲解,少提理论;多让他们参与,少故弄玄虚;多一些笑声,少一点严肃。或者请职业培训机构的人来做培训,这样效果好一些。

中层要在员工身上花时间,了解他们的喜好,特长,关注点。让大家能够取长补短。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中层经理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强调团队合作的观念,鼓励团队意识。一个好的团队是不需要命令的,当有问题发生时,他们也会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研究一下,哪里出了问题,怎么解决最合适。而这时可能已经下班了。在遇到问题时充分引导大家提出意见,并积极全面的考虑大家的意见,让每个员工都有参与的感觉,都有被重视的感觉。久而久之,大家便会养成一种团队合作的习惯。

三.成立临时问题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有的问题需要跨部门协作才能解决。这时成立临时问题小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问题涉及的各部门均派出代表来组成临时小组,大家背景不同,专业不同,经验各异。大家一起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各个环节,排除各种干扰,确定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小组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模型,对产生的原因,表现出的现象,分析的过程,解决的方案及避免再次发生的建议归纳成文,并标准化为操作手册。让个别问题成为一类问题,有标准化的解决手段。

第三步,将操作手册在送各相关部门学习、传阅、存档。部门经理进行必要的讲解与贯彻,做到此类事件从根本上杜绝。

四.设定优秀团队奖励制度

对优秀团队设定奖励制度是对团队成绩的一种肯定,会激起团队成员的满足感、成就感与归属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团队合作意识的普及速度,从而使企业内部潜能得以尽快的挖掘。

日本人何以有那么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我们看看日本企业是怎么做的。在日本的企业中,要有奖金大家统统都有,要没有就都没有。组织中有人有有人没有,就表示组织中有人不良,有人优秀。不良的人会没有面子,优秀的人也没有面子。这样大家就感觉不再平等,怎么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所以日本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一份子,出去打仗大家都要有贡献,一个人搞不定就上一个团队。所以日本企业的凝聚力那么高,员工在一个企业通常会工作一生。

我们未必要做到这种程度,我们只要把企业内部的潜力挖掘出来,就会做出了不起的成就。想想我们只是在为员工的双手支付报酬,而不是大脑。小企业常常抱怨庙小力薄,其实他们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个充满创造力的个体,而任其将智慧深埋心底。

任何企业能够成功,首先归功于有合适的人材在合适的岗位上。但光有了人材彼此间不合作也是枉然。有的小企业老板抱怨,我不是没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只是我没钱做培训,也没这个精力做这件事。似乎是理由充分,其实是懒惰和不负责任。你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却不去做,是不负责任;你觉得做不到的事便不去做,是懒惰的原因使然。除非有哪个老板说,我赚的已经够多了,不想再赚了,否则这种想法是不值得原谅的。因为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别忘了自己对员工的责任。

本文对小企业如何培养团队意识做了分析,其实适用于各种企业。之所以冠以小企业做定语,是小企业中普遍不太重视团队合作意识的建立,而由于自身财务的条件等等种种原因,让老板不太重视员工培训的实施。这已经成为阻碍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人自身都有局限性,到了临界点,必须要再学习。老板也是如此,管理一个上亿规模的公司所需的能力与管理一千万规模的公司是不一样的。只有员工随着企业的成长不断成长,企业才有活力、有能力、有实力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迈上新台。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取决于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在一个小企业里,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都大不相同,当然质量意识也就相差甚远了。那么要想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对质量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改善我们薄弱的质量意识: 一、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一些技能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并具备一定的知识,且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也就比较容易些了。 二、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A.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近几个月,车间员工的流动率逐步增加,虽然也在不断引进新员工,但由于对新员工的关心度不够,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缺少重视,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员工在刚进入公司就有了退缩的想法。我把新员工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刚步入社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另一种是经历丰富的前辈们,他们是在社会上经历了许多风吹雨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 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四个阶段”: 1、首先是入职培训,在新员工正式报到时,向员工介绍公司一些发展及主要产品,让员工对公司有 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PCB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车间规章制度、厂规厂纪、相关法律法规等。 2、其次就是岗前培训,上岗之前对员工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PCB的认知度较低,必须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上岗之前让员工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操作方法,而我们部门主管也需评价员工是否真的具备在该岗位作业的能力。 3、然后是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员工具备了在该岗位作业的能力,但我们仍要持续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产品的品质。据我观察,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认为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操作技能

怎样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怎样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首先,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新上手的工作各方面都比较陌生,上岗前就要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么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本职工作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2. 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不合格者进行换岗。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3.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4、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杠杆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质量,有人问你出了质量问题是谁的责任?大部分人肯定会说是质量部没有检验好!检验员没有把好关!其实,这样的回答是片面的。质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人是管理机械、合理使用材料、正确执行产品工艺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机械、材料决定质量。在企业管理中质量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出来的!因此,应该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自身工作素质,把产品质量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严把质量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记得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木桶所能盛的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我们提供给顾客的是一批批合格的物料,每一批物料都要经过操作者认真操作,我们就是那一块一块木板。我们的工艺技术水平决定了产品的质量评价。我们每一道工序中为什么要自检、互检?为什么还要跟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互相沟通?因为我们都是公司这个木桶的一块木板,我们互相镶嵌,构成了整个木桶并且决定了木桶所能盛水的高度。只有一道工序好不是真好,每一道工序都好才是真好。只有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只要每一位员工踏踏实实的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完成好自己的每一道工序,杜绝自扫门前雪,注重协作精神,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积极听取下一道工序的意见,及时的更正自己的错误,加强技术水平,就能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质量在员工心中,强调的是人的责任。如果发生了质量问题人人都推开,那么,质量如何控制?企业怎么生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是人的通病。

一个有责任的管理者和员工,应该为事情的结果负责。无数的事实证明,勇于认识错误不但能推动事情的发展,更有助于解决问题。然而事实上,我们似乎更不愿意认错。因为在潜意识里,认错就意味着失败,认错就意味着接受处罚。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质量就代表着诚信,质量就是一个品牌!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根本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工作,企业提供我们懒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假如我们不用心工作,将是自毁长城,自挖墙角,自断后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我们个人的命运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把握质量就是给企业添砖加瓦,就是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每一位员工都要视责任如泰山,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细节在精益求精中,真诚在每一道工序中,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观点用心溶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我们加工的产品精益完美,让时间磨损不了优良的质量,让企业因为质量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 我们每个岗位上的员工就像是一个个的零部件,只有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才能保证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行,才能够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但是如何才能让大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动力,为企业奋力工作呢?也许工作时我们常常把“责任”挂在嘴边,但是一旦有了困难,有了问题,“责任”又常常被我们抛之脑后。像一些员工干活时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把图纸看懂读透就盲目动刀,结果把活加工报废。还有一些员工只顾干自己的工序,既不管下道工序留量够不够,装卡方不方便也不愿交流工作技巧,导致加工过程费时费力……凡此种种都是责任心不足造成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更离不开员工的“责任”。尽管“质量”与“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是辨证统一的。没有“责任”就没有“质量”,责任心越强,产品质量就越好。所以,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推荐)如何提高员工品质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 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

如何控制质量和提高员工意识

如何控制质量和提高员工工作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来分析,员工质量意识的好坏,是其中决定汽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在实际生产中: 一、培养员工的自检、互检、专检意识和汽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减少不合格汽车的产生和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1、自检意识,我们的汽车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在汽车的制程过程中,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下工序要为上工序服务的质量意识从而为下工序提供优质的装配,要求员工对自己岗位的装配零件进行自检,确认是装配合格时才可以流入下工序;发现不合格零件时,要做好标识并单独存放,通过自检可以及时发现本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减少不合格的数量和杜绝不合格的装配流入下工序。 2、互检意识,对于上工序流过来的,我们员工应仔细检验,认为合格才可以进行本工位装配等。如果查到上工序流下来的装配零件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上工序或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坚决做到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接收不合格产品、不传递不合格产品。例如:在汽车装配过程中,零件自身明显存在不合格等缺陷时,员工盲目地装配、专检人员未及时发现,流入下工序后装配出来为废品、大量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3、专检意识,通过员工的自检和互检后,作为专职的检验人员,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汽车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发现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尽量杜绝不合格汽车流入下工序,造成汽车的报废及返工处理,产生重复检验和二次的加工时间。 增强汽车质量,离不开员工在汽车的装配过程中对汽车的全过程控制,首先是首检控制,在原材料上线前,应仔细对零件仔细检验、确认无误后方可装配,在装配时必须进行自我检验,确认装配是否到位,不合格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能让其流入下工序才发现不合格,再进行整改,造成大批量的返修。 其次是巡检控制,在汽车装配过程中,汽车专职检验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及时对汽车进行抽检、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用大多数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易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的几点意见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二、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1.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最近几年,车间每年在不断为机组引进新员工,他们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现场生产工作经验。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机组生产的认知度较低,上岗前就要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精整机组的基本知识、常见缺陷分析、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等。 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么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机组生产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2.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目前,员工的培训基本利用周质量会活动时间,但往往培训效果不好,对员工的触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学习流于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针对常见质量问题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提升公司员工质量意识的报告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如同空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要素一样,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订单及前景发展,我公司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各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其中质量管理也在不断的完善,且能看到成效,但按着标准质量管理衡量尚有许多欠缺,还存在有诸多问题: 1,基层组长无绩效考核机制,做好做坏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定标准. 2,部分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注重过程的控制,出了问题才设法弥补,且产品质量能过就过,缺乏系统全局的观念,能看到点却看不到面. 3,员工缺乏自检意识,这与其直属上司的质量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往往基层管理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随意,例如扪皮只有当做成成品后检验时才能发现问题,这样的返工之其浪费是最大的. 4,无培训机制,员工在思想上无接受教育学习的机会,为赚钱而上班,适当培训不但能激起员工的上进心,而且更有利于管理。 5,质量提升无具体质量目标,无目标就无努力的方向,无方向就会影响激情. 6,资料不完善,每道工序无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作业不规范,所以会导致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组别生产时会出现差异. 7,中层,基层对质量的要求及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带有应付心态,部分组别对质量放手不管,完全依靠质检去推动,这样的质量管理 非常被动,认为质量控制就是质检的事,与其无关. 8,手工毛糙,我公司的产品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手工提升的余地非常大,现在员工已经习惯了这种毛糙的操作方式.需要慢慢转变,只要习惯了,做好手工速度一样,同样的产品手工不一样,其档次就不一样,给客户留下的印象也不

一样,我们用中档产品的材料,中高档的手工去抢占中高档产品的市场,其效益应该更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组长的绩效考核机制(质量),以组为单位实行组长责任制,对做好做坏有一个明显的标准。扪皮5个组,打底3个组,分开进行考评,考评以质检的报表为依据。考评每月进行一次(月底),如当月考评该组的不良率排名倒数第一,且返工率超过我们的质量目标,则对该组组长进行处罚,将其罚款金额奖励给不良率最低组别的组长,如果连续3个月都排名倒数第一,且返工率超过扪质量目标,则对该组长进行降级或辞退处理,包装不进行对比,参照每月的不良率进行考评,未达到质量目标,则罚款,如果连续3个月达不到质量目标,则对包装组长进行降级或辞退处理. 2,建立员工的品质档案,设计专门的记录表格,由质检实施记录,每月月底对员工的品质档案进行考评,小问题一个月内超过多少次怎样处罚,大问题一个月内超过多少次进行什么样的处罚,都具体化,明确化,处罚所得金额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员工,制一课员工每月小问题超过7次的,或者是大问题超过1次的进行处罚,制二课员工每月小问题超过10次,或者是大问题超过1次的进行处罚,包装与制一课相同. 3,实施责任连锁制,组长必须承担其组每月罚款总额的5%(可以设一个限度,罚款超过多少才这样实施,因为罚款必竟是免不了的),课长必须承担其课每月罚款总额的2%(也可设一个限度),这样能够完全调动组长及课长的管理积极性.这样车间管理人员才会设法去控制. 4,不断提高管理及员工的质量意识,逐级提高,先提高课长的,再提高组长的,然后再提高员工的,因为管理的言行直接影响其下属的言行,各管理层的质量意识逐级监督.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关于如何提升公司员工质量意识的报告 市场经济的三大要素是:质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如同空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要素一样,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订单及前景发展,我公司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各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其中质量管理也在不断的完善,且能看到成效,但按着标准质量管理衡量尚有许多欠缺,还存在有诸多问题: 1,基层管理人员与作业员工无品质绩效考核指标,做好做坏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定标准。 2,部分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注重过程的控制,出了问题才设法弥补,且产品质量能过就过,缺乏系统全局的观念,能看到点却看不到面。 3,员工缺乏自检意识,这与其直属上司的质量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但往往基层管理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随意。 4,无培训机制,员工在思想上无接受教育学习的机会,为赚钱而上班,适当培训不但能激起员工的上进心,而且更有利于管理。 5,质量提升无具体质量目标,无目标就无努力的方向,无方向就会影响激情。 6,资料不完善,每道工序无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作业不规范,所以会导致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作业员生产时会出现差异。 7,中层,基层对质量的要求及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带有应付心态,部分员工对质量放手不管,完全依靠质检去推动,这样的质量管理非常被动,认为质量控制就是质检的事,与其无关。 8,作业手法毛糙,而且现在员工已经习惯了这种毛糙的操作方式.需要慢慢转变,只要习惯了,做好手工速度一样,同样的产品手工不一样,其档次就不一样,

给客户留下的印象也不一样;我们现在用高中档产品的材料,如果提高作业手法,其效益应该更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基层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品质考核指标,以个人为单位实行组长责任制,对做好做坏有一个明显的标准。扪皮5个组,打底3个组,分开进行考评,考评以质检的报表为依据。考评每月进行一次(月底),如当月考评该组的不良率排名倒数第一,且返工率超过我们的质量目标,则对该组组长进行处罚,将其罚款金额奖励给不良率最低组别的组长,如果连续3个月都排名倒数第一,且返工率超过扪质量目标,则对该组长进行降级或辞退处理,包装不进行对比,参照每月的不良率进行考评,未达到质量目标,则罚款,如果连续3个月达不到质量目标,则对包装组长进行降级或辞退处理. 2,建立员工的品质档案,设计专门的记录表格,由质检实施记录,每月月底对员工的品质档案进行考评,小问题一个月内超过多少次怎样处罚,大问题一个月内超过多少次进行什么样的处罚,都具体化,明确化,处罚所得金额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员工,制一课员工每月小问题超过7次的,或者是大问题超过1次的进行处罚,制二课员工每月小问题超过10次,或者是大问题超过1次的进行处罚,包装与制一课相同. 3,实施责任连锁制,组长必须承担其组每月罚款总额的5%(可以设一个限度,罚款超过多少才这样实施,因为罚款必竟是免不了的),课长必须承担其课每月罚款总额的2%(也可设一个限度),这样能够完全调动组长及课长的管理积极性.这样车间管理人员才会设法去控制. 4,不断提高管理及员工的质量意识,逐级提高,先提高课长的,再提高组长的,然后再提高员工的,因为管理的言行直接影响其下属的言行,各管理层的质量意识逐级监督.

提高产品质量需从提高员工品质意识做起

怎样提高产品质量及员工的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

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关于如何提升公司员工质量意识的规划针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稳步提升产品的质量,首要是提高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 1、完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质量), 将现行的考核方案完善,以组为单位实行组长责任制, 对做好做坏有一个明显的标准。前期阶段多鼓励,考评一班组位单位考评以质检的报表为依据。 2、借质量月活动的契机。每月持续的进行“质量标兵” ,“优秀质量团队(挂红旗)”的评比活动,但是涉及到奖励的方式需要探讨:从绩效体现还是直接从公司争取资源? 3、不断提高管理及员工的质量意识,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QE(QE主管)对车间主任,领班对应班长,QC员对应生产一线的员工,逐级提高,先提高车间主任的,再提高组长的,然后再提高员工的, 因为管理的言行直接影响其下属的言行, 管理对下属的要求会直接影响下属的工作方向和重点的偏移?每名QC员每1周,或者2周对1名生产人员进行质量知识的交流,首先是关键岗位人员(产品调试人员),然后是关键工序,主要先对思想积极的员工进行质量知识培训,交流。先让一部分人的意识提高起来。 4、健全培训方法, 必须要做到持续的跟进,明确员工在不同的阶段的质量知识的侧重点,员工刚入厂时的质量培训应该尽量是宣贯我司的质量目标方针,大的方面的东西,进入岗位前SOP的学习,在员工工作2周(员工对一些产品及做事有了简单的了解)左右后进行现场的程序文件的学习(让他们知道我们要做事,而且要知道我们该按照什么程序,规范来操作),后阶段可以进行质量工具(七大手法等)的培训。对于所有出现的不合格,品质有义务向操作者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为什么不合格,对于员工不懂的地方,品质有义务跟进相关部门或者自行对员工进行培训、讲解,让员工感觉品质在帮助他学习,在各车间都进行培训,将质量意识、思想植入员工头脑, 每次1、5小时以内, 让员工觉得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促进其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QC的后备人才. 5、对于生产过程中品质于生产之间存在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求每个QC员的心态要保持良好:我们是为生产服务的,大家只是公司内部工作的分工不同而已。没有上下之分,对生产人员应互相尊重,绝对禁止将个人恩怨带入工作中,自己无法处理时一定要向上级汇报,出现辱骂、打架、威胁情况时一律退回人力资源。 6、设立具体的质量目标, 品质部内部各班组及个人都应设置对应的质量目标,以及协助生产各班组设立他们的质量目标。 7、生产班组长必须推动组内质量活动的开展, 对一些不良行为及时追查, 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 品质起好监督作用,将现场品质异常及时反馈给组长, 对于问题的处理,一定 是协助生产解决,帮他们解决问题。对于生产反馈的问题,我们一定给予支持和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鼓励,帮他们分析,不管怎样要给予明确的答复,每月进行汇总,鼓励他们提合理化建议,而且可以引

(完整版)关于提高一线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能的建议

关于提高一线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能的 建议方案 一、建议方案名称 提高一线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能 二、建议方案的具体内容 实施时间:长期 实施范围:所有车间一线员工 实施方法:持续培训、适时认可和正确激励(必须及时、公正、公平、公开,以正激励强化为主) 实施人员:QA及QC、生产管理人员(车间主管) 三、提出建议的依据 首先,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于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这里,我们并不否认QA和QC的重要性。 事实上QA的职责决定了它只能依据ISO9001标准和GMP规范确定公司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案,组织编写能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控制程序和(或)标准操作规程(SOP), 这些工作固然十分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只是务虚的,是属于事前的预防范畴;只能间接决定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同样,QC尽管按其职责依据质量控制程序和检验操作规范以及检测技术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过程后进行了务实的监控,但其实质只是对合格与否做了判定,属于事中控制和事后验尸,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质量水平的高低,其作用只是防止了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和市场,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相反,包括称量、配料、烘干、粉碎、压片、包衣、铝塑直至装盒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在内的生产环节则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承担这些工作的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则直接决定着各个工序的质量,是改进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其次、生产现场的GMP达标水平也决定于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如前所述,产品质量是通过一线员工实现的。具体而言,就是看他们是否依据生产现场GMP规范要求达到了如下三点过程工艺参数的要求: 按时,是工作成果在时限上的要求。要求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无超前或滞后。 保质,是工作成果在品质上的要求。要求工作必须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无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保量,是工作成果在数量上的要求。要求工作必须按规定的数量标准完成,无偷工减料、缺斤短两。 其前提,就是一线员工是否认识到了按时、保质和保量的重要性(这属于质量意识的范畴),是否有能力做到按时、保质和保量(这有属于质量能力的范畴)。所以,仅从GMP 达标来看,提高一线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也十分重要。 四、可行性分析 上述建议,只需召开15~30分钟班前会,由相关人员合理安排本职工作即可完成。 关于提议的持续培训:可由生产管理人员邀请QA及QC 人员每天确定一个质量主题(可结合上个班次或其他单位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危害信息分享和不合格原因分析,并通过相关的知识培训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相关的程序文件、操作规程和检查记录; 关于提议的适时认可和正确激励:可由生产管理人员邀请QA及QC 人员定期(建议每月)结和员工实际操作技能、质检合格率、质量记录填写、质量事件报告、质量原因分

浅谈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浅谈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苏永强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一个优秀企业的产品,为了不断适应用户需求的提高和变化,要赶上和超过竞争对手,必须就在产品、服务和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上开展持续和有组织的改进活动。而质量管理的改进,涉及的人很多、影响因素面广、难度较大,在短期内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往往不会引起大多数人员的重视,但只要坚持持续改进,尤其在基础性工作方面,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提高全员质量责任心,对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和长远影响。 面对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这一永久性的质量管理话题,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视质量,能说出一大堆产品质量得不到顾客满意的各种原因,类似的如人员素质和能力、设备、原材料、零部件、检测手段、管理内外部因素等等问题造成的,而从来没有人从自身的本职工作出发找找原因。却大多数人误解认为,在一个企业里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检验人员,产品质量的好坏与提高应该就是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就形成了质量与经营的脱节。 本文主要从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和认识方面,介绍了如何开展和促进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的一些参考思路,以促进全过程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最终促进产品实物质量的提升。 1、认知质量管理 谈到认知质量管理的话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和思考如下的几个问题,如“什么是质量”、“什么是高质量、低质量”、“高质量有什么好处”、“如何获得高质量”、“如何才能达到质量目标”、“什么是大质量“等问题。

思考和明白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首先就要把握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是制造过程综合保证的结果。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识别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将“偶发因素”(偶然出现,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可以消除的影响因素,如:不熟练的员工上岗操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等)消除,将“普通因素”(自然存在,通过管理可以控制其波动,但不能消除的影响因素,如:生产的现场的温度、湿度变化,及其设备的转速波动等)控制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从而消除不合格品的产生,控制合格产品的一致性。而对产品的测量和检验不仅是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方法,更是对制造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一种衡量。 2、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众所周知,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但质量也是制造出来的。控制质量不良的发生原因是制造或服务过程的第一要务。而质量管理的核心职能也就是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零缺陷。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又分为过程控制和事后检验两种方式,过程控制是降低产品质量特性的离散度,提高精品率的主要手段。事后检验是验证过程保证能力,及时发现不合格品,避免“顾客投诉”的主要手段。而一般情况下,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质量不良问题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原因:员工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不够、操作方法不良、工艺执行不良、物料不良、质量检测与控制不良。 针对类似的一些质量不良问题,质量管理的核心和本质正是设定发现问题的系统,是对不良问题的管理,防止错误的发生和尽快消除错误带给我们的影响,进而制定彻底根除问题的系统。并且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针对预防生产制造过程产生不良的主要原因,应遵循“三不”原则:不制造不合格品、不转移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合格品。因此,要采取一定预防措施,质

全面提高全员质量意识_心得体会

全面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学习心得体会 质量意识是一个公司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公司生产交付顾客所需求产品的质量,在执行过程中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思想意识和意志力。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一般包括: a.产品的功能性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结构上易于维修、方便调整、具有互换性;操作是否方便;外观、保证是否符合客户要求等。 b.产品的使用寿命:指产品的正常使用时间设计任务书应有要求 c.产品的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e.产品的安全性:包括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是否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f.产品的经济性:包括:产品制造成本、寿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如维修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 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转变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将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 公司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公司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

施加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有质量意识的领导层和员工,不局限于客户的质量要求,而是不断的关注产品质量。且提出改善意见,促进质量的提高。加强管理者质量意识是关键。“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部门员工是按照领导者的要求和指明的方向,加上员工自觉的工作意识,通过集体的努力工作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我们对出现的一些违规现象和差错失误,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理、不教育、不规范,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和差错失误就会不断增加。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员工的质量意识的强弱管理者是关键。 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是通过组织内各职能各层级人员参与产品实现及支持过程来实施的。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公司各级人员的意识、能力和主动精神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分别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并把其转化为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使顾客满意 (2)领导作用;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取决于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在一个小企业里,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都大不相同,当然质量意识也就相差甚远了。那么要想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对质量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改善我们薄弱的质量意识: 一、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一些技能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并具备一定的知识,且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也就比较容易些了。 二、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A.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近几个月,车间员工的流动率逐步增加,虽然也在不断引进新员工,但由于对新员工的关心度不够,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缺少重视,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员工在刚进入公司就有了退缩的想法。我把新员工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刚步入社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另一种是经历丰富的前辈们,他们是在社会上经历了许多风吹雨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四个阶段”: 1、首先是入职培训,在新员工正式报到时,向员工介绍公司一些发展及主要产品,让员工对公司 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PCB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车间规章制度、厂规厂纪、相关法律法规等。 2、其次就是岗前培训,上岗之前对员工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 对PCB的认知度较低,必须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上岗之前让员工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操作方法,而我们部门主管也需评价员工是否真的具备在该岗位作业的能力。 3、然后是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员工具备了在该岗位作业的能力,但我们 仍要持续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产品的品质。据我观察,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我认为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二、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1.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最近几年,车间员工的流动性逐步增加,每年也在不断引进新员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员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空调加工的认知度较低,上岗前就要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家用空调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 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么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空调加工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2.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以前,员工的培训也不少,但往往培训效果不好,对员工的触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时聊天、睡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不合格者进行换岗。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3.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班组长是生产车间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可以发现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班前或班后进行通报,让员工理解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产品质量状况,也要及时告知员工,当发生不合格时,或许员工会提出许多管理人员不知晓的现象或好的建议,这有助于分析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三、管理者加强质量意识是关键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如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把好入门关,提高员工素质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1. 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2. 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3. 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管理者加强质量意识是关键 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杠杆的作用更具有势。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好干坏没什么差别,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转变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将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