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练到胎息的

我是怎样练到胎息的
我是怎样练到胎息的

我是怎样练到胎息的

文:映雪长弓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亲,希望他们能够健康长寿。

自序

作者在未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莫明的驱动力来驱使作者写作此书,总有一些想法想要表达出来,所以有了此书的写作。

电脑网络的发展为个人的言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可能。每一个人,只要他有想表达的话语,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可以极方便的方法表达出来。网络总可以利用它的优势来使这种可能形成为现实。自从我触网以来,就一直被网络的魅力所迷。网络很方便地使人有了话语权。

我不是一个职业的作家或者网络写手,每天被生活的压力所迫,没有大量的时间来堆砌文字,只能在业余的时间表达我的一些想法,况且,我堆砌的不是文字,尽量堆砌的是思想,尽管这思想很凌乱。我相信:思想的点滴可以聚成水流,水流可以聚成河溪,河溪可以冲涤人世间的污浊。

因此,本书的写作带有一些自我娱乐的性质,是自我表达,是自我实现的尝试。事实上,这个写作的过程乃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但如果在自我娱乐之余能够对他人有所启发,那将是我的荣幸。

由于我的水平以及参考的资料所限制,文章不可避免的带有大量的硬伤、破绽,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带有天马行空的形式,即我想写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并且,我并没有正规的大数量的看过哲学的经典著作,在引用的时候有可能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错误,请一并原谅。如果您看出了什么地方不对,请到气功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83416873.html,)指出,或者发电子邮件(Email:webmaster@https://www.360docs.net/doc/c83416873.html,)给本文作者,我们可以讨论这些问题——关于人世间的生死、幸福、价值这些被现代的人所遗忘的问题。

这本书乃是一本气功学的文章。关于什么是气功学,我试图加以阐明,但也有可能读者在看了之后更加糊涂。并且我更加试图阐明的是:气功学是跟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气功学并不是无关痛痒的,她跟每一个人的福祉有关联。本文在写作的时候,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训练气功而出现的一些过程,二乃是气功的理论,三是气功的一些简短的历史,四是对未来气功学的一些展望。每一部分的写作都有可能以失败而结束。第一部分,这个过程提纲挈领地来写,千把个字就结束了,这个过程并不复杂。第二部分,实践必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方有意义。否则的话,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而不能上升到理论。但是对于气功学来说,单个人的实践能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呢?回答是否定的,单个人的实践并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不能看见一只天鹅是白色的,就说天下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我必须在看见许多案例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朝理论的高度上升。但遗憾的是,在现在的条件之下,我无法来观测许多气功训练的案例。这就势所必然地要从宗教来援引一些现成的理论。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气功学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光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对气功学有着种种的误解呢?这种误解之深,对于气功学的发

展几乎是致命的。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宗教来的气功理论说明。由于气功学的来源是由宗教孕育,更具体来说,中华的气功其外围就是中国传统的道教和佛教。个人的看法,就宗教而言,东方的宗教其理性要优于西方的宗教。因宗教都强调于信仰,但西方的宗教更加强调的是信仰人格化的神,而东方宗教抨击这些,东方宗教更像科学化了的宗教。所以气功只能是从东方宗教中孕育出来。道家以及佛家气功它的理论根基是宗教类型的,其理论无法与现代人的大脑无缝的结合起来,也就难以被人理解。现代人要横跨一条沟去理解对面的风景,就会受到人本来思想的顽固抵制,更加抵制宗教中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我在堆砌理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是用我的想法去堆砌,而我尽量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角度。这个工作的难度太大了,在写作的时候,总抱着一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态度,未免他人被我的“错误理论”所误导。第三部分,我是一个业余的气功训练爱好者,对气功的历史并没有亲身其中,因此来源只能是文献资料。由于资料的缺失与不完整,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地会不全面。第四,对未来的展望,只能是想象,没有任何实践的根基,想当然的错误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遇到语言表达的问题。语言乃是日常生活的语言,在表达气功学,这一经常需要自我体验的方式时,语言不可避免地匮乏了,我很难将我一些主观的经验表达给未经历这些体验的人听,他人在阅读这些体验的时候,会不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我很担心。

但我不得不冒这样的风险。这四部分正是浑然而成的也是必须的,第一部分,这个过程必须阐明,它乃是我理解的根源,也是理论阐述的根源。书店里大量充斥着佛家道教的书,其中很大部分写作的根据仅仅是依靠文献,并没有任何自身的实践参入,因此值得怀疑其究竟有多大的意义。第二部分,必须上升到理论高度。如果没有理论作指导,那么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瞎子,难免有走偏走错的危险,我个人的经验也不能被他人所参照。第三部分,人乃是历史中的人,本文作者也不例外,事实上,我在气功训练上走过一些弯路,为什么要走过这么一段弯路,气功界的大环境造成了如此。笔者没有任何气功训练的教师,所依据的方法正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所以只有大环境没有小环境。从个人的经历来反思这段历史就尤其显得必要。第四部分,反思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正值气功的低潮之际,尤其需要有人为她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气功学的未来是为了整个人类出谋划策。

我写作这四个部分,力求突出两点:一是现象,希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现象本身就已经展开了,她允许人的思维进入这一敞亮之地。有一部分的现象来源于作者训练气功的经验,这是作者实际理解的根源,希望能将本文的主题阐释清楚。二是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大的势态之中,即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说到底乃是一个天道的文化。我不能回到古人那里用古人的思态来理解天道。因为古人有古人的“看到的世界”,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古人与我们处在不同历史、文化、社会个人环境等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将古人的“世界”完全复制过来,也不可能脱离我们的“世界”,纯粹回到古人那里去。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世界”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正因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读者也许不以为然地认为:西方文化中也有气功学么?回答没有。但气功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如果没有气功学参与的人学将是空洞的无聊的人学,而无人学的气功学也是盲目的,偏离方向的,朝宗教发展而去。气功炼于人,人练气功。最初、最终也只是人来参与这一活动,而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人的活动。要知道:天道就是人道。气功学的意义也在于将宗教中的一些合理的要素从天上拉到人间来,所以说是人学。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处在这样一个中西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西方文化中的人道主义传统并不逊于东方。

我相信:“人”是不可以被任何东西所推动的,而只能由“人”来推动世间的任何东西。“人”自身就是目的。我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一些启迪。如果因为您看了本书,而觉得对您有所帮助的话,那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第一章写在前面

第一节:关于气功最高境界的讨论

优游的鱼是笔者网络上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气功爱好者,我们常在一起讨论气功学的研究。优游的鱼问:什么是气功学的最高境界?按您的说法,气功学是通达“纯粹思想”的方式,而“纯粹思想”就是人生在世的终极意义。或者这么来问,什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果我能回答您的这个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我已经达到气功学的最高境界了。很显然,我没有。所以,对于您的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一半,我回答的这一半纯粹现象以及逻辑上来进行推论。

一个人存在于世界,有很多的现象。我要生存,毋庸置疑,生存建立在一定的消耗物质的基础之上,越来越精密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密,为了效率更高,我生产一定的物质,并与他人进行交换或者我提供一定的服务与他们交换物质。物质的需要首先保障我的生存在世,并且,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需要发挥我的影响力,影响力即是一种权力,来实现我的权利。而且,我并有情感的需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情感联系我们在一起,不至于使人与人的关系过于冷漠。我还有探索研究的需要,我非常好奇,我需要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人存在世间是如此复杂的一个存在,有如此多的现象。我们每天吃饭、学习、工作、娱乐,如此等等。

但在人存在于世间的所有现象中,有一个现象最具有根本性、本原性、排它性,也是人的存在的终极,这个终极就是“死亡”。死亡才是人存在于人世间最大的根本现象,因为只要其人一死亡,其它的任何现象对于他来说,就都已不存在了。在“死亡”面前,一切现实的东西、人已取得的东西都变得失去其价值,变得消失不见。所以死亡相对于其它的现象具有本原性质的意义。人无缘无故地出生,并且又违背自己的意志去死亡。“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死亡之后又到哪里去?”,这成了人类一直探求的最终的疑问。死亡是一个永远、根本而又永恒的问题,多少哲人在死亡的面前获得人生的感悟,他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常人从他人的死亡这一现实,在观念上推测自己必有一死。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听到和看到他人死亡的这一现实,这个或那个亲近自己或疏远自己的人死了,这个事实触人心弦,并且死者的葬礼仪式更使“某人死了”这一事实变得哀伤。而自己是他人的“翻版”,常人也会禁不住问自己:自己难道能超越他人

吗?回答不能。所以自己也必有一死。但是常人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去死,死于什么原因。或许是明天,也或许是在享尽天年之后。所以完整地补充常人对于死亡的模糊概念是:我总有一死,但现在还没有,死亡没有遭遇我。常人在情感上拒绝自己死亡,这更加剧了这种模糊性。

这种模糊态度决定了常人在死亡面前的逃避,存在在常人面前遮蔽了死亡的真相。有所掩藏而在死亡面前逃避,这种情况顽强地统治着常人。常人理所当然地对人之死亡采取一种“淡然”的态度,对他人的死亡,常人尽快地抚平自己,不让“死亡”这一概念来与自己照面。常人将死亡这一概念踢出大脑,而忙于应付存在的其它问题——感情、职业、权力,而忽视着人的根本的问题——死亡。

所以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推断:这个被常人忽视的最大的根本现象必有其最高的智慧存在。学习死亡的艺术,领会死亡带给人的启示,彻底领悟死亡的奥秘乃是最高的智慧。在人死亡的刹那之间,一切现象都不可以依靠,唯有最高的智慧。在常人死亡的那一刻,常人必定后悔,此生所做的一切,就算富可敌国又或者权倾天下,又有什么用?一切都变得不可依恃,唯有最高智慧。

人的体验为人实际理解的根源。一个天生的盲者任他人如何解说都是不明白太阳的颜色的,唯有让他睁开眼睛,他才明白太阳的颜色究竟是什么?一个人可以达到此最高境界么?似乎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但问题恰恰在于,对于死亡,造物主实际上已经安排了一个悖论。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不再是“人”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存在物——尸体,就跟花草树木差不多。一个死亡的人已经没有实际理解的根源了。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达到此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经历过死亡的人就不是人了。所以这是一个悖论。那正在死去的人呢?死亡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资格同步丧失的过程,所以也没有实际理解的根源。

但这个悖论又不是悖论,因为存在一定会安排一条完美的解决方案,天道一定会维系天意在人间。这个解决的方案就是一个人可以在生存的时候经历死亡的现象而人不会死去,而且这种经验是可以重复的,我们把这种能够经历这种现象而不会死去的人称为“本真的人”。

我们谁又能在生存的时候经历死亡?从死亡的角度来看气功学,那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行为。在气功现象学来说,气功的一步步的境界深入正是在逐步经历死亡,学习死亡,但是人不会死去。

某人死了,另一个人是如何来根据他的外部特征检测他的死亡?一说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立刻闪现一个图象,他人用手去探测一下他有没有呼吸,再去听听他有没有心跳,其三翻开他的眼皮,看他的瞳孔。如果此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瞳孔收缩对光的反应消失。那么,他人就认为此人已经死亡了。这也就是传统医学和社会上的共同概念——所谓“死亡的三大条件”。那么,这三个条件上是平行的?抑或是逐次深入的?“所谓生命是生命现象的集合”。生命现象的代表性集合,可以列举出:兴奋、肌肉收缩、感觉、反射、运动、物质代谢、呼吸、

液体循环、分泌、排泄、生殖、成长、遗传、适应等。当这些生命现象表现过程中,其个体被视为“正在生存”,反之,当这些生命现象完全消失,其个体被视为“已经死亡”。人的躯体大约有60兆的细胞组成,正是这些细胞协力而表现为生命现象。毫无疑问,个体的生命现象应该以全部细胞的死亡而消灭。根据传统的“死亡三大条件”宣布死亡,并不是各个细胞、内脏器官、组织或者整体都死亡。比如:精子等细胞,在个体死亡之后的相当时间内仍然存活着。

其中脑死亡势必先行于细胞之死而被宣布死亡。死者双目瞳收缩对光的反应消失,因其中枢位于脑干,被视为脑死亡的外部特征,脑死的内部特征一般有脑波平坦化、脑无反应(意识消失)、对光反应消失等等。脑死可以被认为具有优先性,其二心脏停止跳动比呼吸停止具有优先性。因其人呼吸停止而心脏未必停止跳动,而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则必然停止。由此,我们可以排列出“死亡三大条件”的依次顺序,即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脑死亡。

而气功学的训练正是一步步的在经历死亡,而人不会死去。从气功学的训练程序来说,气功学的第一步是打基础。第二步则是呼吸停止,而人的内在“元气”开始运动。而呼吸的停止正是用来界定死亡的一种方式。第三步,由于“元气”开始沉寂,“气者血之帅,血者气之母”,心脏正是主司血的运行,元气的停止运动,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心脏停止跳动正是界定死亡的一种更深入的方式。第四步,人的思想停止了,大脑不运作了,表现为脑波运动平坦化,这更被认为是界定死亡的根本方式。但奇妙的是,气功学状态下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不会死去,而显现为纯粹的意识。

从气功现象学上来说,人是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经历死亡的,最妙的是人在经历了死亡现象之后,不会死去,所以说是最高境界。本文作者所要阐述的胎息也可以理解为人的一个存在的现象——呼吸的“死亡”而给人的体验。

第二节:标题之“胎息”之阐释

“胎息”是中华道教养生术、内丹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术语,这个术语要从道教之中拉到气功学中来。胎儿在母腹中是没有呼吸的,所有的养分以及氧气要靠母体的脐带来提供,道家的养生家们注意观察到一个现象,即人可以受一些特殊但简单的训练来使自己在一定的状态之下停止人的呼吸,而使自己处在一个类似婴儿无呼吸的状态。道家把这种状态命名为“胎息”,取其与胎儿在母体内的相似性。

胎息实现的第一特征,就是外在的口鼻呼吸停止,但常人也可以通过“憋气”的方式来暂时的停止自己的呼吸。所以胎息的第二特征是:人在胎息状态下,虽然口鼻呼吸停止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口鼻呼吸的需要,相反,有一种宁静轻松的感受,这种宁静轻松的感受正是由于内在某种力量的发动,而且也必须有此内在力量的发动。但是偶然进入这种状态,我们不能说该训练者已经达到胎息的程度。所以胎息的第三个特征是可以重复性、可以操作性,气功训练者可以重复地进入

这种状态,才可以说到达胎息的程度。科学之所以乃是科学,其一个特征就是实验对象的可以重复性,如果一件事情可以重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性的,那么这件事情才具有科学实验的依据。关于胎息状态下的人是不是可以真正的断绝与外界的空气联系,这些问题是需要科学家来研究解释的。但遗憾的是,现在的科学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关于此,一个比较有力度的说法是在胎息状态下,人体本身的耗能减低,减少了对氧气的需求量,其二就是人体本身的口鼻停止了呼吸,但是人体的细微毛孔打开了,使自己实现与外界的空气联系,即胎息其实是一种“体呼吸”。

当我们提出“胎息”这个词汇的时候,即认同“胎息”与胎儿在母体胎中有某种相似性的联系,这种提法就暗示且揭示了一种真相:胎息是人体本已经存在的状态,是“我”早已经经历过的状态,至少我们在胎儿时期是处在这个状态之中。只不过“我”已经从这种状态之中脱离出来了,婴儿呱呱落地,及至长大成人,将这种方式遗忘了,常人正是由于遮蔽了这种状态而不得彰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常人也有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例如,喝醉酒、极度疲劳、睡觉、生命在遭到威胁时等特殊情况下进入特殊的状态,这些特殊的状态乃是不同层次的气功态,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结果。常人通常忽略掉这些现象,但仍有一些较为敏锐的人会注意到。法国哲学家福柯说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乃是在一次被汽车撞了后有那么一段时间处在生死的边缘,感觉自己处在一个特殊的状态。又如哲学家蒙田,有一次被马撞倒生命垂危之际,有一段时间处在宁静而又轻松的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上述两位哲学家由于生命突然遭到严重威胁,从而使自我意识暂时脱落,由于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机制,而自动进入一种特殊的气功态。笔者在上高中还没有正式习练静坐气功前,有一次,强力的采用拉风箱式的呼吸方式呼吸了二十次,然后的下一次则是闭住呼吸,因前面采用了强烈的呼吸,所以这一次的闭气时间比较长,我观照全身,慢慢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突然之间,大脑非常清醒,但是一点思想杂念都没有,感觉身体内部全是白色的光芒,只觉得自己非常轻松愉快,持续一会后。这个时候,大脑中闪出一个微弱的意念:我这是怎么了?再接着,从这种状态之中退了出来,身体内的白光消失殆尽,自己感到一阵强烈的呼吸需要。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个事实:胎息乃至于更高层次的气功态,是人体已经存在的一种状态,只是被我们所遗忘。所以我们必须循着一定的程序回忆起这种状态,并且让这种状态成为可重复的可操纵的。只有经过适合的训练,我们才能够回忆起曾经见到的拥有过的东西,回忆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的过程,不过是把我们遗忘的东西回忆起来而已。

循着一定的程序回忆起胎息的状态,我们把这样的过程叫做“演绎”。说到“演

绎”,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演绎法乃是一种认知上的逻辑推理方式。比较熟悉地有亚里氏多德的三段论,即根据大前提、小前提,从而得出结论。例:凡是人都有一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得出结论,苏格拉底必死。但这里所说的“演绎”,是事物在时间中的运动演绎。乃是根据人的一定的状态,并且有了一定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到达下一个状态。人与其说是参与者,毋如说是看护者,看护着这一过程。

演绎之所以可能,并且认知上的演绎法逻辑方式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宇宙本身是演绎的。我们现在知道,宇宙乃是有一个初始的状态,其它任何状态都是从这一初始的状态演变过来,其中演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假如我们知道了某一初始状态,并且知道了这个演变的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宇宙在其它时候的状态。并且,宇宙在这个时间处在这个状态,假设时间可以回流,那么到这个时间的时候,宇宙还是处在这个状态,不会有第二个结果。之所以这样,因为宇宙是唯一的,规律是一定的。所以说,宇宙乃是一个“演绎”的系统,就是因为宇宙是惟一的,并且是运动的,所以是演绎的。

宇宙乃是演绎的,作为宇宙的精灵——人——他的状态也是可以演绎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小宇宙。

第三节:胎息之利益

训练者在训练至胎息的过程,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的过程,使之更加优化。实践证明,气功学对于治疗疾病、健身、整合人格、改变性格、增加智力等等皆俱有较大的作用。

在把“胎息”这个词汇从道教拉到气功学中的时候,我们需要检查一下与之相关的一些话语,这些话语简短精练但含义丰富有其道教哲学的背景,因而流传,如下列两句,“命功有限,性功无限”、“小周天通,百病俱消”,将这些话语进行一些阐释是非常必要的。

道教养生学家们认为,胎息乃是“命功”--即生理锻炼的--极致。所谓“命功有限,性功无限”,命功有限就有限在胎息。他们认为,胎息对于延长人的寿命,定有把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手段。在道家养生学中,这么认为,寿命是天定的,在父母阴阳交媾之时,其时是一个虚空状态,宇宙中有先天一炁遂入归其中,成为吾人之先天之气,父母阴阳之力强,则吸引到的先天之炁也多,反之则弱。所以世人有先天禀赋强,有人弱。待之人出生,只渐渐消耗此先天之气,而不知道如何补充,所以生命渐渐消磨殆尽,而唯有修炼至胎息状态,回归虚空状态而能吸引此先天之炁,则是根本的补充生命的方法。对于“在胎息状态下,可以补充此先天之炁”此种说法,笔者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但胎息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则是无疑义的。

我们通常认为一般的保健手段和医疗手段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辆汽车在出厂前,设计师就已经决定了这辆汽车的寿命,无论通过何种保养手段,都

不能够延长这辆汽车的寿命而只能无限制的接近这辆汽车的设计寿命。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更新这辆汽车的零部件来无限制的延长汽车的寿命,来使汽车永远的跑下去,但是这辆汽车的外延和内涵都已经改变,不在讨论之列。

笔者这里用了汽车来作比喻,因为我们个人的情况和汽车的情况有些相似,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由于父母交合时候的身体的状况、父母亲的体质、父母在什么时间交合、胎儿在母亲体内的发育等等状况就已经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天然寿命长短。有的人天然寿命长,而有的人天然寿命短,任何的保健手段以及疗养手段都只能接近这个寿命而不能延长,如果保养不当,那么距离这个天然的寿命还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就夭折了。但如果保养得当,也不会超过这个天然的寿命。

假设一辆汽车永不停歇的开动,设计师设计汽车的最终行驶路程是一定的,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较慢,那么汽车就会有较大的年限。如果汽车行驶速度快,那么汽车燃料的燃烧也跟着加快,零部件的磨损也会跟着加大,汽车的年限就小,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同理,造物主在设计我们个人的生命的时候,也是根据“生命的燃烧”来设计的,因此我们的寿命不应该用“年”来计算,而是根据我们“生命的燃烧”——呼吸——来计算。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造物主就规定了我们有多少次的呼吸。一种延长寿命的方法就跟着出现了,那就是缓慢的呼吸。正常人的呼吸大约每分钟16——18次,而胎息训练有素者的呼吸在日常状态下要比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慢得多,所以胎息是一种根本的延长寿命的方式。在自然界中,呼吸缓慢的生物通常都有较长的寿命,通常俗知的龟鳖都属于此类。

我们再来看一看“小周天通,百病俱消”这句话语。“小周天”乃是道教养生的一个术语,训练者只有在此“小周天通”后才能达到胎息。因此,这句话可以转换为训练者在达到胎息程度后,可以“百病俱消”。“百病”是一个泛指,究竟意味着是泛指一切疾病?还是意味着指很多疾病?这些疾病又是指哪些疾病?哪些疾病达到胎息状态下仍然不能治疗?对于此,笔者只能存疑,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对于气功学方方面面的研究仍然不够,这个的研究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机构。

①注释:之所以称“炁”者,这个字有丰富的含义,虽然现在的字典上把炁都用气这个字代替。炁,上面是一个“无”字,下面是四点水,四点代表了盛极必返,水的对立面是火,四点水也代表“火”的意思。无火即为炁,人的思想杂念以及烦躁的性情都是虚假的火,如果消除掉这些虚假的火,即可以是炁。

《先天一炁功》修炼之法

本人根据先辈的启示,经过长期的,反反复复的研究探索和千百次的试验验证,找到了一种简易安全的,适合现代人修炼的接通先天一炁法。具体介绍如下: 先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放下,让自己的心神和形体都松静下来。待心平气和后,慢慢地,轻轻地移神脐外离皮肉不远的虚空处;其要领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这样能尽快进入静状,而且比其它方法更容易产生胎息。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感到呼吸十分轻微,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无口鼻呼吸存在,很快进入胎息初成状态。 在练功初期,可能仅有丹田温热,气机微动等等感觉。但时间一长,功景效验就大不一样了。正如黄元吉先生所云:“丹田之气滚滚辘辘,浑浑沦沦,悠扬活泼之机,一出一入,真气与天之元气两相通于无间,生精生气生神即在此处。”再炼下去,整个丹田内外就会形成一个大气团,感到有两个极点,一个是脐外,一个在命门外,这两个极点都有很强的聚气感。再继续往下炼,这个气团会慢慢扩大至全身,心神也随之进入恍惚幽冥的状态。只觉得人在气中,气在人中,混混沌沌,妙不可言。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全身一震,周身经脉关窍都在大震中开合。就在这突然大震的一瞬间,你即会切切实实体察到那种似曾相识又说不清在哪里见过的神秘力量;虽然谁也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它,但自己心中明白。正所谓“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时遍体酥软、清纯、舒适。此乃先天炁施化己身,真阳熏蒸人体之验。要及时采摄、收积。所谓采收,也是不采自采,不收自收,保持功态,对境无心,不生一念,不加一意即可。接着就会有丹田热气团沿着督脉上升作周天运行之验产生,进入神气合炼阶段。 如此修炼,少则二月三月,多则一年半载,百会、命门和会阴三点一线就会有反应。特别是头顶百会穴,几乎二十四小时有气动感,进出感。人体经气已足,故无论你注意哪一个点,其他两个点都会立即有反应,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气机会自行发动、运行。

返还功沈岳武

返还功沈岳武 返还功 沈岳武 返还功是古代道家功法,具有强身延年的功效,由湖南浏阳县中知院沈岳武老中医继承下来。练功只需一席平坦场地,以空气新鲜、洁静之处为宜。靠山水花木之处更好。早晚面向规定方向。排除杂念,须无为中求有为,立正,两目直观。以意回光返照,以目内视,意守祖窍(脐内三寸,亦称天根,俗称三叉路口、地产),独自练功。 返还功分动功与静功,动静功法均以意守和调整呼吸为关键。 (一)动功 动功分八个动作(每个动作反复四次)。 (1)一气三清: 诗曰: 一气三清透顶门,任其百脉自调匀。 周身辗转舒经络,气在先天法自通。 保持立正姿势;两足与肩平开,足趾作抓地状。两手自然垂直,气沉丹田,意守祖窍。中正安舒,两手向前如托东西一样,掌心向天,缓缓伸直向头顶,让气从足趾伸到顶尖(头顶)后,再缓缓以意降下,手缓缓向下归还原状。 (2)横担日月:

诗曰: 横担日月向前推,吐纳绵绵着急催。 齿落发颁空叹息,快把长生法奋追。 保持立正姿势:两足与肩平开,气沉丹田,两手向前伸平,掌心向上,两手平开如一字,掌心向左右,气随动作均匀吸入,气吸足时,再两手回归,向前伸平(掌心向下)。再作辘轳式(立圈式)将手收缩平耳,又如推球一样运出,缓缓归还原式,气随动作徐徐呼出。 (3)霸王举鼎: 诗曰: 霸王举鼎练缠功,内练功夫无止境。 柔中刚化引虚门,彼此之中动中静。 保持立正姿势: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徐徐下降,吸气,腹向后(命门)收回,动作做完,吸气止。左脚向左踏开一步两手向左抱圈状,目视两手圈中,气徐徐胸放腹,左右反复四次。 (4)FL常转: 诗曰: FL常转象圆周,守法殷勤靠自修。 洗髓九年除色相,左右盘旋万事休。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我练了几年气功, 一直没有打通a小周天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通法”与武立波先生“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 颇有启发, 并按他们所说的方法练习, 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打通小周天的关键是在意守丹田上下功夫, 通过腹式呼吸, 培植丹田内气, 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乒乓球大小。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说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回复到鸭蛋大小。大约1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到达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贯通督脉。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因为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所以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 待气足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 “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充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 往复不止。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好像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有意识地呼气,好像怎么也呼不完, 呼完了再吸, 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 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 张延生 何谓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径庭,“通“的功法层出不穷。然大道至简,兹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 热量。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情况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当液体续续受到压缩的时候,它就继 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千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下去。与 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这时候你再把这些“蒸气”,吸收起来。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殊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甘露”降下以后,再往下走,再继续 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栗米”:丹。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外膨胀。周围是腹肌,硬肌等肌肉群。这些肌肉有反弹力。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及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形成了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助续增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

胎息养生法(已经成功)

胎息养生法(已经成功) 我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早产,先天不足。所以平时挺关注气功养生方面的知识。 其中,就有“胎息”一说。有人把它形容的很神奇,据说要气功修到一定的境界才会出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下载了《胎息养生法》一书。阅读完之后,发现“胎息”启动并没有那么神秘,甚至没有多少气功基础的人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后就可以成功启动。前几天,我就开始尝试着练习。都是在晚上上床之后练习,练到自然睡着。到了今天第四天。居然初步启动了胎息。很感兴奋。 现将练法列举如下: l.闭息起伏法:稍稍收气后闭气不出,用真空力将腹部提向胸腔,使腹部凹陷,然后再用真空力将腹腔隆起,如此起伏若干次,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荡,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2.闭息隆腹法:收气闭气不出,腹部微微向上隆起,并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荡,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3.闭息凹腹法:呼气呼尽后闭息,腹部自然下凹,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元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我的练法是从第一种练起,第一种练几遍,第二种练几遍,然后重点练第三种。(我通过比较这三种练法,发现我本人练第三种感觉反应要明显些,所以我就重点练第三种。有兴趣的人,可以每种都试下,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种,着重练习。) 练习时,注意不要刻意去追求胎息,水到自然成,可能每个人胎息启动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我就是在恍惚之间,突然启动的,事先没有什么预兆。我启动时的感觉是:闭气时,腹部自然向中间(肚脐)收缩,同时腹部向下凹陷,就好像肚子通过肚脐吸气一样;当一口气憋不住时,呼气,肚子又恢复原状。(当胎息启动后,你用上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练习时,都能够启动胎息,而且不同的方法启动胎息的感觉不一样。) 呵呵,是不是对胎息这么简单就可以启动感到不可思议拉?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我的QQ:1541794171 伊妹儿:zwj3323139@https://www.360docs.net/doc/c83416873.html, 想要《胎息养生法》一书的,可以给我发伊妹儿,我给你传一份。如果练习了的,可以加我的QQ。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习练者QQ:195505646 ,可以加我的QQ。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内丹胎息体验

内丹胎息体验 《气功》杂志1991年7月号内发表张有光先生《练成胎息谈体验》一文,我阅读之后,觉得自己练内丹功出现的胎息,体验有些不一样。故将自己的练法和实践,整理成文,供给同道们探讨和验证。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 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

胎息诀

胎息诀 修炼原则和目标:清静自然,恬淡虚无,神气相抱,结为玄胎。人之始胎,不饮不啄,故无出入息,即元气复,元气复,即长生之道机也。所以然者,谓元气在丹田中,诸脏不隔,周流和布,无所不通,以其外不入,内不出,全元气守真一,是谓内真之胎息也。凡胎息服气,气成即清气凝为胎,浊气而出,胎成即万疾自遣,渐通仙灵。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于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 胎息之根,呼吸之祖。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离形去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元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凡胎息用功后,关节开通,毛发疏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从四肢百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切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纳气,亦不流散矣。真玄真牝,自呼自吸。引以为戒春治鱼,如百虫蛰。浩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返本还原,是真胎息。 天门常开,地户须闭。息息绵绵,勿令暂忘私。吸至于根,呼至于蒂。子谓之神,母谓之气。如鸡抱卵,似鱼在水。结就圣胎,自然蝉蜕。胎息妙凝之时,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本体共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去胎息。 胎息状态是不能主观追求的,越是主观追求,就越是达一到,反会离开更远。在修习丹功过程中,经过调身、调息、调心所谓“三调”阶段,心神静定下来,接着便看重在调整呼吸、澄清杂念方面下功夫。当呼吸达到静细之后,可以不去管它,但系心于丹田的止念要求,胎息的关键,从根本上说还在“止念”这种努力上。当心底十分澄清之时,会忽然感到知觉渐渐泯灭,自我意识下沉到一种坐忘红尘世界的地步。这时,并不觉得自己身体的存在,而暂时生活在虚幻的环境中。尽管出现此种感觉,也许时间非常短暂,但已觉得不需要再呼吸了。尽管气息出入已相当轻微,此时却忽然中断了。明知没有呼吸的自我运动,却不感到气闷、气短,相反却飘飘然,十分舒适。 元气即是道气,即是生命的源头和动力,人如果能服元气,就可以长生。何为元气?元气相当于现代物理学中的统一场,以两种形态存在,即弥散态和聚集态。弥散态是元气散而未聚,未成形质,无形无相,能量密度低的本然状态;聚集态则是元气聚而成形,有形有象,能量密度高的能量激发态或能力聚集区。”从这个理论上看,道教神仙“聚则成象,散则为气”的说法是成立的。而胎息家即是要通过一定的步骤、方式,吸纳元气进入自己的体内,修补身体的衰老,而达到长生的地步。故胎息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刘玉贤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两大派。本文总结前贤的创见并结合中医学理沦,将道教养生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浅述之。 一、养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虽然并不相同,但道教始终以道家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墓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道教继承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以“清静无为,离境高坐”为其主要特征。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n}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魏晋时在上层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上清派,创建了较为系统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把在《灭惑论》中将“清静无为”列为道教养生的最上乘等。但最为系统地论述道教养神之道的代表作,还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据《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颜回“坐忘观”而撰写的《坐忘论》一书。 《坐忘论》认为,养神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强调欲养生则须心诚德正。(2)“断缘”。此即要求“去物欲,简尘事”,与一切有为俗事相隔绝,除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觉、感觉及思维意识的存在,欲长生则必“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4)“简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欲之余好,非

关窍调息启动胎息诀

关窍调息启动胎息诀(公开让大家验证)(2012-05-20 19:02:48)转载▼标签:内丹术武功宋体下丹田散盘分类:教学信息 任何气功门派、功夫拳种,下手功法都是属于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东西,学会下手,等于学会了50%。不要以为是入门东西而轻视之。 不论是中国功夫、韩国跆拳道、印度瑜珈,传统功夫都是十分重视打坐的内练作用,只有现代体育没有。所以,无论你是想健身,还是追求武功高强,如果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打坐方法,不妨试试此法。 学习此下手法后,不学后面内容也可以,只练此法就行。 练此功可出胎息,可快速补充内气、可健肾、无偏差。 一切气血不和之症,练此功可立即纠正,例如气血不和引起的失眠,可立即消失。 一切练硬功上火情况,练此功可立即纠正。 佛家养生功体系是佛道相融的功夫,主体是道家内丹功,下手法又名筑基功,功效是多方面的,无法一一描述。 下手法 练习者,请认真遵守,我们讲的每个细节,以保证功效。 1、姿势:散盘静坐,左脚在内,右脚在外。散盘更易入静,坐的时间能更长。 2、手势:左手在内,右手在外重叠,掌心向内,抱在脐下丹田, 丹田的位置在脐下一寸,"一寸"指本人的中指中间一骨节的长度, 2、调息:全身放松,用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气挺腹,腹部的收放,以脐下丹田部位为中心,静心而坐,静心而调息即可。 吸气尽量缓慢,越慢越好,功深后可以一分钟只呼吸一次,呼气时是自然呼出,比吸气稍快一点,即所谓的“慢吸快呼”。 3、意念:吸气时意念有一个兵乓球大小的气团,自脐下丹田向后吸到命门处,呼气时回到脐下丹田部位,不要呼出体外,如此反复不断,绵绵息息。 4、收功:无须收功,结束调息,即可结束,然后伸直酸麻的双腿,伸展一腰腿即可,也可擦一擦脸,做一做干洗头,即可起身随便活动一下,舒导一气血即可。 5、练功时间:每天至少半小时,最好不少于一个小时。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三、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中田;存守一会儿,再转左升右降进阳36周,左降右升退阴24周,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胎息小周天贯通法-张延生 何为通周天,近十几年来,有通意念周天,通经络周天,通丹道周天诸说,其“通”的标准五花八门,通的方式大相庭径,通的功法层出不穷,然大道至简,此将自己十几年修炼的技术诀窍和盘托出,供同道参考。 你注意到你的丹田——小腹,你的气就从四面八方都向这个地方压缩了(都往丹田这里来)。大家知道热力学定理有个特点:当空气的体积被压缩缩小的时候,会放出热量。所以意守丹田时,不断地往里面压缩气体的时候,就会感到里面有热感。空气经过一定的压缩,热能失掉到一定的时候,压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就不是气体了,变成液体了,如液氧液氮等。当液体继续受到压缩的时侯,它就继续放出热量,最后凝结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等。 那么你练功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过程,你就向下丹田压气吧,压到一定情况下,就产生了精,再压到一定程度,把这个精调上来(肾水调上来),心火调小去。与此同时,身体还存在着水气向下行,火气向上炎的过程,二气上下一交合,成了“蒸气”。这时候你再把“蒸气 ”吸收起来。吸收起来,到一定时候一冷却,又凝成水珠降下来,这就是“甘露”下降,甘露降下以

后,再往下走,在继续压缩这些东西,,结成固体的东西,即咱们常说的“玉粟粟米”——丹,这道理与大自然的一般空气压缩的概念是一样的。 所以你在意守丹田,往里面压气的时候,气体体积变小了,就会释放出热量。因此你意守丹田就会感到热。当你将气压缩到一定程度,气要向四处膨胀。外面是腹肌、腰肌等肌肉群。这些肌肉有反弹力,气被反弹压回来以后,四面八方往丹田返回的反弹力的合力点就是你的丹田所在的位置。因为每个人全身的肌肉是根据每个人的身躯、生理结构,或每个人的体重、运动等情况来构成的,分布和弹性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合力点位置多少有点差异。所以说每个人下丹田的位置是有差异的。 你继续将气往丹田压缩时,你就会感到中间有一个集中点开始有点紧或有点跳,或者收缩,甚至感到收紧,形成了这么个合力点。压力如果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体内突然出现一个包。形成这个“包”以后,这个“包”内的压力就很大了。这个包内的压力大了,它还要往外膨胀。根据一般气体的特性,它是要冲破薄弱环节的。这团气就会首先冲破阻力小的地方进入到经络通道中间,这就如高压锅有个保险阀。当主阀被堵住了以后,锅内压力再继续曾得很大的时候,为了防止锅受压爆炸,那么人为有意地形成了这么个薄弱环节。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锅中的

如何由呼吸功快速启动胎息_

如何由呼吸功快速启动胎息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 [查看原文]如何由呼吸功快速启动胎息 轩辕风 曾经在传授一部功时反复说过,睡丹功一部功是高层次的功法,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不仅松通功有它的妙用,甚至简单的呼吸功也可以迅速的启动胎息,达到气功修行的高级境界。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先天的胎息是生命的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外能量的连接。 进入胎息,就如同在体内建造了一个生命能量加工厂,生命之气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不足的补充(损耗的内气能量),多余的去掉(体内的各种病气和疾病隐患)。 元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生命的本根返归,人体的免疫能力随之增强,抵抗疾病,战胜绝症,保持青春,开发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开启了生命能源,就好象在体内虚设了一个保健设备,每当不舒服,它就会自动帮助调节,胎息是人生最根本的保险。 只有达到胎息才能开发人体潜能。自我创造生命之能源,支撑肉体生命长存不坏进入胎息是

通往生命之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在上乘修炼中,胎息的另一个作用是“胎息养胎神”,无胎息则阳神不得发育,更无从出“神”。 正因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为古代圣人的专利,成为道家千古不传之秘,千古高人为之折腰,历代高人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无形的高山横卧在生与死之间,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开它、达不到它。 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启动“开关”进行“充电”更多的时候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常在人们最为疲倦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启动胎息就好象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向长寿运行。更进一步讲,不是你在炼胎息,而是胎息在炼你。 胎息还是人类返老还童的桥梁,是中国古代修炼学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过去知此密法者寥寥无几,上等根器能修成者一般需经过五年以上的时间,中等根器者修成者需要十几年,下等根器修成者多须三十几年的时间。千百年来,多少人想寻求胎息的快速启动之法,但都难以如愿。而如今,我将此法和盘托出,希望有缘分之人能善待之,珍藏之。 传统的胎息修炼法有很多种,最正统的修法就是由丹道入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到了一定阶段,凡息自然停止,胎息启动。这是把后天的身体逐渐炼化,重返先天,是一种高级境界。但其过程相当漫长,需要经年累月不间断的修行,才有可能成功。我们这里所启动的胎息不是由此入手。而是一条迅捷之法。 先说呼吸功,有朋友问我,呼吸功是坐着练好啊,还是躺着练好。我告诉他,必须坐着练。为什么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呼吸功既可以坐着练,也可以躺着练,但我了解他,他还是一个初学者,只能坐着练。我们知道,躺下时,尤其是平躺,由于重力的原因,胸部不能有效自然的起伏,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呼吸,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就会不顺畅。而只有通过坐着练习,使呼吸时胸部基本不起伏而腹部起伏时,才能躺着练。

陈伟:天山派丹道周天功

陈伟:天山派丹道周天功 *导读:天山派丹道周天功--第一节胎息功1.含义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 天山派丹道周天功--第一节胎息功 1.含义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 丹鼎派师祖葛洪说:“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仙之门亦如此。”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之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眠和坐忘之境界。 胎息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葛洪师祖在《抱朴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而久之“行气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

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自然站立;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服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 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百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开始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跳动在肚脐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吸会越来越缓,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

内丹功九层十法窍诀直指

第四节内丹功九层十法窍诀直指 一安全预防,养生康复法 食饮当有节,起居要知常。 形劳即消耗,作息自度量。 虚邪与贼风,应该及时防。 饮酒尽量少,最好烟莫尝。 醉后入房帏,纵欲精倍伤。 耗丧时容易,填补费时长。 治病于未病,杜渐把微防。 福兮祸所倚,恩里害潜藏。 虚极与静笃,真气从我行。 垂帘观妙窍,身体自康强。 补漏筑丹基,化作鲲鹏翔。 此身还乾健,岂仅寿元长! 注解: 1、《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谓不大渴大饮,大饥大食,恣食厚味,及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老子说:“知常明,不知常,妄作凶。” 2、对于“生命在于运动”要有正确理解。就已衰、已老、已积劳成疾者及养生修真者而言,应该如广成子所说的“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劳形即是消耗。你已衰、已老、已积劳成病,体力已很有限,此时是继续顺行外耗,还是逆向返还再生?何去何从,请自度之。 3、指暴风雨及四时不正之气。 4、酒色财气,人称“四害”,而以酒为首,以其易乱性而导致妄为,故以饮极少为好。烟之危害咸知,不可明知故犯。 5、《内经》:“酒后入房帏,欲竭精倍伤。” 6、耗丧:外向顺行则易,填补点滴积累则难,故多入不敷出,致未老先衰。

7、《内经》说:“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战而铸锥,渴而掘井,不亦晚乎?”故中医以治未病为上工,而治未病首在防微杜渐。 8、福兮祸倚,此老子所谈,知之者颇多;“害生于恩”,此《外经》岐伯逻辑,如不知此,则难免不未老先衰也。 9、“致虚极,守静笃”是老子语。它是内功首要,必如是才能使真气听从我的支配以内守。 10、老子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能观窍妙,则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11、练内功欲深造到炼丹,则必须填补已破漏之体以筑基,即性命已得双修的“结丹”。所结之“丹”又名“阴精”而不同凡精,已可作长寿种子,还不是“灵根”,故必“炼精化气”以“还丹”。当阴精与命气会合后,庄子喻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而精化为气即“鲲”化为“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曰翔,盖去以填离也。 12、取坎填离之后,此身将逐渐返还于受胎成形时的乾健之体。 二垂帘守窍,一正三辅法(初层) 一正:在床上正规坐功诀 盘脚叩手垂帘,空身空心守窍。 回光返照两眼间,痒动响开真妙。 出现木紧偏重,勿忘勿助为要。 搓手擦脸缓收功,辩证论治勿躁。 三辅:站坐卧三式辅助功诀 三辅说的三辅,是即站坐与卧。 三者仅是形不同,功法与正无异。 只为提高利用,以便造福万民。 须臾不离大可为,集体练功更妙。 注解: 1、盘脚:男左脚在外,女右脚在外,两脚交叉,自然盘坐。 叩手:男左女右,以大指尖置于无名指的内关节处(十二时辰这里属子),再将四指附合中空,成为筒状;然后将另手大指插入筒内余四指附合,共成为一枚“太极手印”,投在怀中。盘坐叩手安置,总以舒适为宜。 垂帘:盘坐叩手、心平气和后,自然地放下眼帘,作到不紧闭、不留缝,不外视。垂帘的目

一种胎息疗法

说明书摘要 一种胎息疗法,有胎息发生器及杯体;其中:所述胎息发生器由负压泵通过可调频电路与控制阀门连接;所述的阀门通过管道与杯体连接;胎息发生器中的负压泵产生负压,通过控制阀门作用于杯体,达到一吸一放的频率,负压通过可调频电路来控制杯体中压力的吸放的时间长短,达到长吸短放、深吸浅放的频率;本发明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平衡,防病治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胎息疗法,有胎息发生器及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息 发生器由负压泵通过可调频电路与控制阀门连接;所述的阀门通过管道与杯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息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 调频电路由LC调频振荡器、缓冲隔离级、功率激励级与末级功放依次连接而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 1).LC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0=5MHz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最大频偏Δfm=10kHz,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 2).缓冲隔离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当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谐振阻抗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使波形产生失真或减小振荡器的输出电压; 3).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 4).末级功放:将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负载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息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 道采用软胶材料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息疗法,其特征在于:胎息发生 器中的负压泵产生负压,通过控制阀门作用于杯体,达到一吸

一放的频率,负压通过可调频电路来控制杯体中压力的吸放的时间长短,达到长吸短放、深吸浅放的频率。

关于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关于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道家龙门派老前辈张苏辰的修炼体悟: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 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 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

胎息口诀

胎息口诀 凡欲胎息,先须于静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脚搭右脚上,解缓衣带,徐徐按捺支节,两手握固于两腿上,即吐纳三、五过,令无结滞,涤虑清闲,虚心实腹,左右徐徐摇身,令脏叶舒展,讫,还,徐徐放着实,即鸣天鼓三十六通,漱满华池。 然后存头戴朱雀、脚履玄武、左肩有青龙、右肩有白虎,然后想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却入两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丹田宫(注一),宫中有神人,长二寸、戴青冠、披朱褐、执绛简。 次存中丹田(注二),中有神人,亦披朱褐。 次存下丹田(注三),中有神人,亦披朱褐。 次存五脏,从心起首,遍存五脏六腑(注四)。 存五脏中,各出本方,气及三丹田中,素云合为一气,于项中出,焕焕分光九色,上腾可达三丈余,想身在其中,此时即口鼻俱闭。 心存气海中,胎气出入,喘息只在脐中,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息,顺气平还,依前用心为之,以汗出为一通,亦不限过数,如体热闷,即心存气,遍身出如饭□(注五)中气,此名满息,久久行之,入玄寂中,出妙默中,再明洞观形中五脏六腑及大小腹胃,受膏散如黄土色,脾长一尺二寸,在胃上前后磨动不停,停则不和,饭食不消,即是不磨矣,当须闭气以手摩腹一百下,即自然转磨矣。 次存心,心似红莲,华未开,下垂长三寸,上有九窍,二窍在后、正面有黑毛,七叶,长二寸半。 次存肺,肺似白莲,华开五叶,下垂,上有白□(注六)膜在心上覆心。 次存肝,肝在心后,七叶,紫苍色,上有黄□(如注六)膜,从左边第三叶下,胆在此也,其胆色青黄,长二寸半。 次存肾,肾状如覆柸,黑色,却着脊去脐三寸,上小下大,左为上,右为下。 遍观一形三十六位及三百六十骨节,皆有筋缠,骨青白如玉色,筋色黄,白髓若冰雪,有三百六十穴,穴穴之中,皆有鲜血,如江河池潭也。 及见左脚中指第二节,是血液上源,其中涌出,通流一日一夜,绕身三万六千匝(注七),至右脚中指第二节,则化尽,所以人若睡必须侧卧拳局,阴魄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