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死?如何爱?

A13

文化·

读工场2012.10.21星期日

责编李立美编温延庆责校郭升涛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

学奖,在之前的众多猜测中,除了村上春树之外,爱尔兰文学元老威廉·特雷弗也是呼声甚高的一位候选人。作为爱尔兰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威廉·特雷弗也是《纽约客》有史以来发表短篇小说最多的作家。他常被拿来与契诃夫比较,素有“爱尔兰的契诃夫”之称。几十年来,特雷弗创作了大量作品,获得了各种最具声誉的文学奖项。他的大多数作品关注的都是小人物内心丰富而隐秘的悲哀。《雨后》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终于也乘着诺贝尔的东风引入国内。

何时死?如何爱?

编辑荐书

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8月版39.50元

上海季风

1.季风白鹿原

2.男人和女人

3.永远和三秒半

4.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5.蛙

6.偶遇琐记作家索莱尔斯

7.舌战中国

8.苏联那些人那些事9.倒转“红轮”10.自控力

北京单向街1.以赛亚·伯林书信集2.倒转红轮3.自由的思想4.印度:受伤的文明5.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6.护生画集

7.不合理的行为8.波兰斯基传9.光影之忆10.江南

排行榜

我不知道后面的人写爱情,该如何去超越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对爱情这个主题的探讨,他们几乎已经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包括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拥有的情感强度。

多年前就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但没有读完,前不久才知道之前的版本其实都应该算非法出版,重读这本书,让我萌生诸多感慨。很多时候,爱情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利——结了婚还谈论什么爱情?七老八十还谈论什么爱情?但马尔克斯不屈服于这样的常态,他为一个老男人设计了一场爱情的盛宴:年轻时候经历傻乎乎的初恋,刻骨铭心的失恋,然后一路淫荡,与无数女人狂欢,最后在晚年时候去收割最初的那场爱情。这太完美了,灵魂之爱与肉体之爱,他都经历了,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呢?而这场野心十足的爱情,却是在无限悲悯之中被施行的。

“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费尔明娜·达萨这样拒绝阿里萨。我一直主张女人不要太晚结婚,最好是在对爱情还有幻觉的时候结婚,再之后越来越清醒,就越来越难去接受另一个人。爱情就是一种幻觉,或者说只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虚构和幻想——你虚构了一个对象,并且爱上她,就这样,脆弱而又别无选择。幻觉的觉醒之后的拒绝,这种拒绝清醒地开启了另一种痛苦,或者厌倦。

但马尔克斯的追问不仅仅是超越婚姻,他的野心更大,在他眼中,真正的爱情不但超越了婚姻和性,甚至应该超越死亡。阿里萨内心最强烈的念头是要活得比医生好,他远离楼梯,生怕翻一次身就将自己和这个世界维持联系的发丝扯断。这种小心翼翼的背后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完成爱情完整性的恐惧:“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

是不能为爱而死。”正是因为爱情,什么时候

死变得如此重要。

这世上的人可以分为会勾搭与不会勾搭的,这世上的人的爱的能力也可以分为生来就有与生来就没有。“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只有超越了利害的心境中可以产生爱情。但我们超越得了吗?更多的人超越不了。郁达夫致王映霞的信中这么看待爱情:“真正的爱,是不容有利害的打算存在于其间的。所以我觉得这一次我对你感到的,的确是很纯正、很热烈的爱情。这一种爱情的保持,是要日日见面,日日谈心,才可以使它长成,使它洁化,使它长存于天地之间。”看完这样的表述你是相信时间阻隔中有另一种真爱的形式是如此的,还是相信这样“日日见面,日日谈心”的爱情只是一种虚构或者是善意的愿望?是的,更多的人会选择相信爱情只是瞬间发生的事情,不再相信爱情可以是一种持续的一以贯之的情感,而相信每个人仅仅在某个瞬间,感觉自己依然爱着。义无反顾的爱情终究会在现实的消磨中变得稳重而且符合常理,盲目的美丽也逐渐不再存在。岁月让持续的狂热成为记忆,于是,我们会说,瞬间即是永恒。

在诺贝尔获奖演说中,马尔克斯说道:“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这个倔强的老头相信爱情以及其他一切的坚韧都暗藏在生活的悲苦之中。我也是后来才渐渐明白,上帝交给我们爱情,就是要我们去爱一种不完美,爱绝望和灰烬。爱和生活,都是一种修行。无论对与错,生活中自有我的劫数,也是我此生必经的磨练。即使有一天我死掉了,我也不会后悔脚下的路,因为每一条路都如此相似。假如能在生活的巨流之下出现超越生死的爱,那只能说是中了彩票,那是奇迹。马尔克斯的最大能耐,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奇迹,这比毛毯飞上天空可要来得更为艰难。

某种意义上,《量子江湖》的主人公周远就是武林中的草根。虽然有着不为自己人晓和自知的显赫的出身,但除了“满腹经纶”,从未得到行为上的修炼。然而,最终实现乌鸦变凤凰蜕变的,却就是这么个原本不为人看好的草根。为了佐证武侠理论的重要性,本书试图以极富时代感的笔触,归纳总结金庸笔下的那些武侠精髓。于是,武功在这里不再是幻想,而是可以理论化、量化、实验化的科学产物——支撑武学的理论基础就是“黄裳—张三丰理论体系”,但又存在着三个无法解释的强大武功:降龙掌法、六脉神剑与凌波微步。

以在天涯注册的“chencheng1976”ID 推测,作者陈怅如果是1976年生人氏,那么金庸、梁羽生等武侠作家作品在内地大紫大热之时,亦当是作者苦度寒窗之日。作为同龄人,对那个时代印象最深的武侠作品不计其数,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萍踪侠影录》等。

百炼成钢,这是最为公众熟知、异议甚少的通识性励志逻辑。所以,早期的武侠作品中,为突出武功的深厚与来之不易,主人公往往离不开长年累月的艰苦历练。有的甚至遁入深山野岭,与世隔绝,隐居数载,这在金庸、梁羽生等大侠笔下的作品中极其常见。这也表明,至少在这些武侠作品创作时期,无论是创作者本人,还是作为受众的读者,都无法接受一步登天的武功传奇逻辑。

上世纪八十年代,武侠作品之所以在内地迅速飚红,固然离不开金庸等人创作时的全情投入,同时也折射社会对奋斗梦想的强烈渴望,许多人幻想自己拥有类似侠客般的强大力量,以便努力抵达成功的彼岸。虽然这个时期的许多武侠作品已经

出现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迹象,但情节发展逻辑仍旧努力与现实生活保持着相对较为密切的联系,比如弥漫于社会的隐忍情绪,还比如崇尚辛勤与努力的简单奋斗逻辑。

没有无缘无故的江湖,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每一部武侠作品里,倾注着作者个人的美好遐想。每一部受欢迎的武侠作品,往往也是那个时代读者内心的折射,毕竟,每一个读者,均希望从作品尤其是主人公身上,要么看到自己的某些投影,要么读到自己未来渴望拥有的目标。

无疑,猎奇永远是类型作品粗放式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武侠小说包括影视作品的迅速走红跟风直至泛滥,读者的阅读胃口迅速膨胀,神乎其神、玄乎其玄,随心所欲悖离地心引力学和生理学的武侠作品一时充斥书架。过犹不及,缺乏健全武侠理论逻辑的作品,终于招来许多人辛辣的讽刺——有此神功,何须费尽公帑制造那么多的钢枪巨炮!。

从无到有,从有升华到公众能够接受认同的合理化想象,这是文化产品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也就是讲,万变不能远离其宗,否则,就会令人感觉突兀,缺少章法。在这方面,好莱坞成功发展为一种独特类型的僵尸片、科幻片堪称镜鉴。同理,武侠作品要想出类拔萃,同样需要具有共识意义的理论作为创作根基。而一种理论能否为公众普遍理解并认同,不是雕词琢句、天花乱坠就轻易实现得了的,根本一点还在于合理锲入时代化的元素。

就本书而言,作者以“金大侠”系列武侠小说为创作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张三丰理论”、“量子理论”等一系列武侠理论,既为公众熟知,读来又饶有趣味。想必,这正是《量子江湖》之所以受网民热捧的原因所在。

江湖武侠理论史

56.00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的作者是一群GEEK,他们用比科学家还专业的精神,帮你解答所有人都不屑于回答的问题。他们决不负责回答“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问题,也不回答“怎么样动心脏手术”这样的专业问题,也不会回答“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旧问题,它要解

决的——是来自我们身处的这

个时空中的所有蛋疼问题。

《偶发空缺》被看做是J.K.罗琳的转型之作,因此有书评人指出该书虽然不是什么经典名著,但该书是经典名著常常描述的那一个范畴,罗琳的文学造诣虽然比不上前辈作家,但在当代作家中,其功力还属上乘。从故事的趣味性和阅读的流畅性,该书难比哈利波特系列,如果抱着读一本畅销小说、类型小说的态度去购买去阅读,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但如果一开始就针对这本小说的特点而进行有意识的消费和阅读,

其感受会非常不一样。

威廉·特雷弗(爱尔兰)著管舒宁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35.00元

《雨后》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

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

友们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32.00元

《偶发空缺》

J.K.罗琳(英)著任战向丁丁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57.00元

且东

禾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