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6课时

第一章第5,6课时
第一章第5,6课时

1.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3.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一、 新知学习,合作探究:

1、分四组对比记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表

1()()=2()()=3()sin ()=4()cos ()=

5()()=(0)

6()()=7()log ()=(0,1)

8()ln ()=

x

x a f x c f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x a f x a f x e f x f x x f x a a f x x f x αα*'=???'=∈??'=???'=??'?=>??'=??'=>≠???'=??、,则、(Q ),则、,则、,则、,则、,则、,则且、,则

2、记忆导数的运算法则,比较积法则与商法则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0)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

推论:[]'

()cf x =

提示:积法则,商法则,都是前导后不导, 前不导后导,但积法则中间是加号,商法则中间是减号.

二、 新知运用,能力提升

问题1 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2y x =与2x y = (2)3x

y =与3log y x =

问题2根据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43423y x x x =+-+ (2)n x y x e =?; (3)cos sin x

y x

=;

三、 新知归纳,课堂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①1

1

-+=x x y ②33cos y x x =-

2、已知函数2()1382f x x x =-+,且0()4f x '=,求0x .

四、 新知巩固,课后作业

1、已知函数ln y x x =.(1)求这个函数的导数;(2)求这个函数的图象在点1x =处的切线方程.

2、求曲线sin x

y x

=在点(,0)M π处的切线方程.

1.3.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导数判别方法;

2.掌握根据由导数的方法来求函数的单调敬意或进行有关证明; 3.培训数形结合思想与认识事物相联的辩证观。

一、 新知学习,合作探究:

1、高台跳水高度上h 随时间变化的函数,2() 4.9 6.510h t t t =-++, 由'()h 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h 随t 的增加而________,h(t)是增函数,()'()0v t h t =>; (2)运动员从最高点到入水,h 随t 的增加而________,h(t)是_______,()'()v t h t =_____. 2、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

(1)在某个区间(,)a b ,如果函数()f x 的导数'()0f x >, 则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2)在某个区间(,)a b ,如果函数()f x 的导数_______, 则函数在这个区间内__________。

3、函数的图象与导数的关系:

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一范围内导数绝对值较大,说明函数在此范围内变化快,这时图象陡峭,反之,函数图象平缓。

二、 新知运用,能力提升

问题1 教材例1(P24):当14x <<时,'()0f x >;当4x >或1x <时,'()0f x <;当4

x =或1x =时,'()0f x =。试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问题2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

①3

()3f x x x =+ ②2

()3ln f x x x =-

总结方法:用导数法求单调区间的步骤:一求f(x)定义域,二求导数'()f x ,三解不等式

'()0'()0f x f x ><或得出相应的区间上的单调性。

问题3见教材例3(P25) 三、 新知归纳,课堂练习

①2

23y x x =--; ②sin ,(0,)y x x x π=-∈;

四、 新知巩固,课后作业

1、已知函数2

()24f x x x =-+,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函数x

y e x =-,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3

2

()23241f x x x x =+-+的单调区间。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第六课时精品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说,读,写,复习字母(Oo-Tt)和本单元的食物单词。 2. 正确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作业,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通过本课歌谣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 4. 能通过图片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 复习本单元知识,做听力练习;学习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3. 歌谣的学习以韵律为主,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和磁带、单词卡 2. 教师准备一份餐厅场景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播放录音师生共同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引领学生跟唱。可将8种食物在歌词里逐一替换,复习表示食物的单词。唱歌的同时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歌曲。在复习食物单词的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2. 教师呈现一幅餐厅场景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教师指 食物图片,学生答出食物名称。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Find and say ①引导学生圈出字母。 ②要求学生数出字母的个数,并说出大写还是小写。 ③让学生用句子表达I see R, t, q…. (2)Read and count ①引导学生读出图片上的食物单词。 ②数一数对应的单词的个数,并标出来。 2. Let’s check (1)Listen and tick ①先让学生观察四组图片,猜一猜对话应该是什么内容。 ②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请几个同学校对答案。 ③播放录音第二遍,让学生一句一句跟读,争取做到能听懂,能跟读出每一个句子。 (2)Look and match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除法的含义选择算法,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教材中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能力 本节课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根据除法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应该体现的。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感受平均分,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关于这些的内容,你都知道了些什

么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师:看,这里有一些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蚕中的数学问题。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借助这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问题探究 【 (1)解决每份是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下图) 师:谁能把这题读一读 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如果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意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先画15只蚕,再画3个盒子,然后分一分,连一连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师:很有想法。要求的问题怎么显示 > 师:(课件出示)这幅图你看懂了吗谁能解释一下,图中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师:图中的大括号上标注的是有15只蚕宝宝,3个盒子表示的是平均分成3份,在每个盒子下面画上问号,表示求每个盒子放几只 师:这道题就是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综合与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至少”“最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情境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圈一圈,再填空。 (1)9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 (2)1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还剩()个。 ◆◆◆◆◆◆◆◆◆◆◆◆◆◆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2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坐4人,至少要租()条船。 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2里有几个4 用除法计算。 22÷4=5(条)……2(人)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谈话: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4条船,还余下2人。那么4条船够吗?剩下的2人怎么办? 提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追问:题目中的“至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至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有5条船,能坐下22名学生吗?”“为什么要多准备1条船?” 那么至少要准备5条,还是6条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现在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讨论情况? 学生回答分析结果。 教师读学生的分析做出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师:生活中碰到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所得的答案“进一”。 2.检验。 让学生小组交流,进行检验。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出示各种面包的价钱。 (1)初始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算式。 口述:能卖3个,余下1元。 谈话:那么,他最多能买多少个?这里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买3个后剩下的1元购买1个面包吗?(不够) 最多只能卖多少个?(3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求“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学生列式。 讨论,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剩下的3箱怎么办?(还要运一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2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3.解决问题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 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 学生交流。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 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三、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 会听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1)-优质教案.doc

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 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学习重难点: 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一.前提测评: 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15页例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30.6 2 肉26.5 0.8 10 1 鸡蛋 20 1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元; 一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元,2袋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元,0.8千克超过()元;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 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够吗? 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元一箱的苹果,9.6元一箱的梨子,22.8元一箱的香蕉,100元够吗? 四.整理学案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时练

14、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语。 辩斗:以: 日中: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第二课时 1.辩斗:争辩,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汝:你。 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 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 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 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六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六课时教案 Period 5 Let's spell Read and write Learning aims(学习目标) 1. 能拼读含有字母组合wh的单词。 2. 能理解Read and write 部分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重难点) 1. 掌握字母组合wh的发音。 2. 理解和读Read and write 部分。 导学探究 Step1 : 预习温故 1. T: Whose ruler is this ? S: It’s mine. T: Whose schoolbag is that ? S: It’s hers . T: What is she doing? S: She is reading a book. T: What are they doing? S: They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 2. Spell these words :chicken, shirt, shorts, sing, pink. library, grapes.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 1. Teach letters wh pronunciation /w/ /h/ 2. Spell some words : what when where whose who 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read it. 4. Teach these sentences: What are you saying ? 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cooking? (理解这些句子,并知道如何回答) Step 3. 合作交流,师生共建 1. Spell words: what / white wait / when weather / whose who / wall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shùn ténɡmōɡuāfēn xīwán qiánɡqīn shí ()()()() zhuóyǒu chénɡxiào rónɡyùzhuóyuèchēn diàn ()()()() píjuàn dàn bóliǎn páng zhuāng zhòng ()()()() 二、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侵()伦()捐()衔()蚀() 浸()论()绢()街()浊() 狂()缭()蛟()析()蕾() 矿()燎()效()沂()镭() 三、我能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居里夫人()大夫拥有过三克镭,()她从来没有想到为自己谋取利益。 2.()居里夫人拥有一克镭,她()能够设计一个镭研究院。 3.()居里夫人有着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说她有着伟大的人格。 四、我能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 2.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 3.她是科学殿堂里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 五、我能读句子,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1.这点漂亮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漂亮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一辈子意义的发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觉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差不多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专门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找出文中说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3.文中“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如何明白得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6课时 简单应用-学习文档

第6课时简单应用(二)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提示 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我国及世界森林覆盖率数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森林覆盖率的实际问题。 3.了解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差距,培养关心国家大事和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植树造林问题,经历了解数据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 难点 对植树造林的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下图。 师:图中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生:在植树。 师:对,每年春季我国都有许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外,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那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统计资料。(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图) 师:请根据资料中的数据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平方千米? (2)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千米? (3)照上面的情况估计,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要多少年的时间? 学生独立解答,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生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增加的面积大约有960X(20.36%—16.55%)=36.576(万平方千米)≈37万平方千米=370000平方千米。 生2:平均每年增加370000÷10=37000(平方千米)。 生3: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需要960X(30%一20.36%)÷3.7=25(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正确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咱们再来看这样一道题目。(出示教材第38页例4图片) 师:对我国的森林覆盖问题,你有何感想? 生1: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使我认识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生2:我们每年都要多植树造林,任务还十分艰巨。 生3: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去。 师: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一定会达到甚至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这道题的两个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六单元 第5-6课时 同步练习(2课时+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6.5 两位数加三位数 一、按要求做题 1.算一算。 2.改正下列竖式中的错误。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5+308= 84+361= 152+408= 256+518= 4.一台平板电脑多少元? 5.李阿姨带的钱可以任意买两件不同的玩具。你知道李阿姨最少带了多少元吗?

6.填一填。 6.6 两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一、按要求做题 1.算一算。 2.改正下列竖式中的错误。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68+56= 89+821= 478+965= 4.后3分钟录入了多少个字? 5.马小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数个位上的9看成了6,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算出的和是596,原来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第5课时 一、 1. 2. 3. 523;445;560;774 (竖式、验算略) 4. 536+227=763(元) 答:一台平板电脑763元。 5. 171+268=439(元)答:李阿姨最少带了439元。6. 第6课时三位数加法的笔算(2) 1. 2. 3. 624;910;1443 (竖式、验算略) 4. 208+96=304(个)答:后3分钟录入了304个字。5.方法一:86-39=47 596-47=549 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549。 方法二:596-50=546 546+3=549

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549。 解析:方法一:马小虎往计算时将39看成了86.得出得数596,86-39=47.就是得数596多加的数。596 -47= 549,就是原来正确的得数。方法二:根据题意倒推,十位上的3看成了8,可知多了5个十,即50,所以596-50=546。个位上的9看成了6.可知少了3个一,即3.所以546+3= 549。

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凸现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三个情境:“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学习探索。 “我学会了吗?”进一步承接环保主题设置生活用水的各个调查数据,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自主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 3.继续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 谈话:同学们,最近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想一想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a.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知识点:通分,公分母,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引导学生复习: (1)什么是通分,通分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不明确的其他学生作补充。明确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做加减法都需要用到通分。

教师小结:通分很有用,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又可以帮我们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分别板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只有通分这一种方法吗?学生举例说明还有那些方法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2和1/3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借助中间分数为参照进行比较等等。 (3)哪位同学可以说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算式?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算式或是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师挑一道典型性题目请学生说明:这道题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补充,小组间相互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导,全面地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二、创设情景,整理知识。 谈话: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堆积、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学们提出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生活用水的数字材料: 1.出示课本上的情景图,提出问题。 a.做饭,洗衣服,洗澡哪一项用水量大? b.做饭和洗衣服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c.做饭,洗衣服和洗澡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总量的几分之几? …… 学生没提到的主要问题教师提示补充。(问题要包含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2.选择喜欢的问题探究解决。 a.小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并列式解答。 b.汇报。投影展示,一人主讲,全班订正。教师选主要的知识点板书。 3.看板书,师生小结。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这部分知识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手拉手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手拉手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44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总第 46 课时)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物品练习本铅笔盒《数学家故事》 单价/元 2.8 6.1 7.2 教师出示情境图,谈话引入新课。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主题情景图,在老师的主题情景图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一: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3、小组展示成果。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2.8﹢6.1)×3 =8.9×3 =26.7(元) 方法三:2.8×3﹢6.1×3 =8.4﹢18.3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4、讨论上面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6、问题二: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方法一: 2.8×5+7.2×5 方法二: 2.8×5+7.2×5 =14+36 =(2.8+7.2)×5 =50(元) =10×5 =50(元) 答:一共要花50元。 7、引导学生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若两数相加得到整数时,再算乘法,会使计算简便。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四、点拨升华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人教版四年级上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商是一位数的除法(3)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学会“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 难点:运用“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笔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四”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 3.教材“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独立练习,在教材上完成后,选择两道,

如: 提问:你是怎样试商的? 4.设问:如果除数的个位上是8,又该怎样试商呢?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例4。 1.读题后列式: 197÷28= 2.除数“28”的个位上是8,应该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呢?试着算一算。 小组内先试算。试商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讨论交流后再算,再交流检查。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3.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指名说说除法的验算方法,学生再独立验算。 4.巩固练习。

教材第77页“做一做”。 小组分工完成练习,每题各选两道组织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5.小结。 刚才完成的几道题,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作多少来试商?如果商小了怎么办?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五入”试商法。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十四”第11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小组内完成,交流检查。 3.教材“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小组内分工完成,再集体订正。 4.教材“练习十四”第14题。 学生读题后,提醒学生注意:求的是“可以放满几块展板”,先算出来,看该怎样回答。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教案 Unit5第六课时 Section B(3a-Self check)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第六课时写作课Section B 3a-Self Check P30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一、话题:Animals 二、功能:1. Describe animals 2. Express preferences 三、语法:1. Review What, Why and Where questions and answer. 2. Be able to use the adjectives of quality correctly. 四、词汇和常用表达: kind of, friendly, cute, beautiful…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五、学习策略:Guid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riting skill of imitating. 六、文化:Know about all kinds of animals all over the wor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otect the animal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eps: Pre-writing activities写前活动 StepⅠ: Teaching Aims Tell the students the learning aims: Talk about animals and learn how to write animal reviews. StepⅡ: Lead in:Talk about animals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的使用更加清楚明了的总结了本单元的重点。) 1.Review 单元话题复习 爸爸去哪儿电影版DVDscr片源01_21_49-01_22_54.wmv T: Is the acrobatic performance excellent? Ss: Yes. T: Do you know them? Ss: Yes. They are Stone, Angela, Cindy, Tiantian and Kimi. T: Well, 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now? Ss: No. T: They’re in Xiang Jiang wild animal world. Welcome to the zoo. The animals of performance are from here. There will be a live recruitmen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精选).doc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十三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学会解答问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系统地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这一单元即将结束,你知道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吗? 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混合运算和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 这节课我们要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和复习 1.混合运算。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混合运算?(同一级的加减或乘除,两级的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有小括号的。) 你会算了吗?同桌互相出两道本单元的综合算式,交换解答。 同桌把结果算出来后,请对方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由你来检查。 教师筹集到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说说计算顺序。 2.完成教材第57页第2题。 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康乃馨每枝3元,百合每枝5元。)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要多少钱?)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思考的,你会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独立解决小红提出的问题:我带了10元钱,两种花各买了1枝,还剩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计算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观察算式和得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照样子出题,再出几组这样的算式。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独立解答。 指名在班上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说思考过程,再让想法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谈话: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各自思考,并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师指名回答。 4.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题。(思考题) 认真读题,小组讨论,说说小明错在哪里,怎样求出正确的得数。 提示:根据错的答案寻找原来的数,再求出正确的得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式题,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还能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棒! 【板书设计】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混合运算 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式题。

六英下 第6单元教案 5课时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The 1st period 一、教学内容: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find out, magazine, kangaroo, koala, sport-lover, Australian, football, exciting, Sydney 2.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I will… He will… 3.能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能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 5.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其他国家,了解世界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find out, magazine, kangaroo, koala, sport-lover, Australian, football, exciting, Sydney 2.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I will… He will… 3.能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能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 3.能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能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 5.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其他国家,了解世界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教学光盘 六、教学过程: Step One: Warming up. 1. Greetings.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iss Xu.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2. Free talk 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s Wednesday. T: What is the date today? Ss: It’s the 29th of April. T: May Day is co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May Day? S1: I’m going to go shopping/ have a picnic /fly a kite / visit my grandparents. T: I’m going to travel. I will go to different places. (将要,教will) Step Two:Pre-reading 1. 出示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句型:I will go to…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三)》 人教版

设计说明 “工程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实际问题,但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解决形形色色的“工程问题”,而是要借助此例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应注重以下两点:1.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题。但就其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而言,它同整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一脉相承,仍然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复习引导中,应重视复习题与例题之间的比较,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是精心设计导学的步骤,有意识地展示学习过程;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加以总结归纳,或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适当地指点,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的统一。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提高了学生从媒体上获取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修一条长1400米的道路,第一小队每天能修150米,第二小队每天能修200米,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修完? 2.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3.请同学说说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用除法计算,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2页例题1例题2、第93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九的第1~4题。整理与复习本册内容。 教学提示 第1题整理减法表是整理活动的重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经历、探索、感悟20以内的加减法表的整理方法。 2、观察发现加减法表达的一些规律。 3、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进一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师将前面上课时积累的学生学习时的照片做成ppt、减法表磁性卡片。 学生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导入 师将前面上课时积累的学生学习时的照片做成ppt准备放映。

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我给大家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照片,想看看吗? 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解释照片上的场景、故事。(比如:这是xx同学发言时的情境,他说的很完整,声音很响亮;这是xx同学在黑板上做题的情境,你看他写得多工整、得数也很对……) 这节课我们来把最近学习的内容整理复习一下,让大家对这段时间学的内容掌握得更牢固、计算速度更快,同时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表现。 板书: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用孩子们上课时的照片来引入本课,效果很好。首先照片上是孩子们照片,让学生感觉到是主角,感觉到亲切、有趣,再次是照片上的是学生们学习的各种场景,比如发言、板书、做练习等,可以指导学生怎么认真上课,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其次,照片上有的学生,会很开心,更一步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信心,对其他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最后,这些照片上的场景也是一些教学场景(比如11减几、12减几的教学场景),学生也回顾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到一举几得的非常好的效果。 探求新知 1.教学例题1。 师出示20以内磁性口算卡片。“这里有很多卡片,请你们帮助老师把这些卡片有规律地在黑板上排列起来。” 指名说怎么排,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去排列。学生观察,评议。 (让学生先排减数是9的,再排减数是8的……) 排完后,师让学生找表中规律。 师:请亮起你的小眼睛,看看这表里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竖着看,减数不变,被减数依次增加1,结果也依次增加1;横着看,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减少1,结果依次增加1。)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智慧广场—列举法》教案

智慧广场——列举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5-3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列举法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形成运用列举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增长聪明才智,发展智力。 3.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会读也会写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数数、写数的游戏。 游戏一:数数 师:从30数到50你会数吗?你想怎样数?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还可以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引导学生数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数方法) 游戏二:写数 思考: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多少个9?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多少个9?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温馨提示: 1.小组合作“数一数、写一写、看一看”一共写了多少个9。

2.借助百数表来找到答案。 3.观察百数表,从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百数表。 师:你知道这张表为什么叫百数表吗?百数表是从数字几到数字几? 谁愿意说一说在这100个数中一共写了多少个9吗? 预设: 生:先圈出个位上的“9”,数了数共有10个“9”再圈出十位上的“9”,数了数也有10个“9”,因此从1到100,一共要写10+10=20个“9”。 2.写一写 师:把个位是9和十位是9的数分别写出来。 交流:个位上是“9”的依次写出来有:9、19、29、39、49、59、69、79、89、99共10个“9”. 十位上是9的依次写出来有:90、91、92、93、94、95、96、97、98、99 共写了10个“9”,合起来一共是20个“9”。 质疑:回顾前面的探索过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9”呢? 学生讨论 师小结:先把个位上有9的数从小到大列举出来,再将十位上有9的数从小到大写出来,重复的只写一次,这样就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