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达标检测35(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达标检测35(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达标检测35(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课后达标检测35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这表明了( )

A .原子核外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转

B .原子核外的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可忽略

C .原子核里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

D .原子核太小,α粒子打中原子核的概率非常小

3.(2014·嘉兴测试卷)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 a 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 b 的圆轨道上,r a >r b ,在此过程中( )

A .原子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 .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 .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D .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4.(2012·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5.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

,其中n =2,3,….用h 表示普

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3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6.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条谱线,且ν3>ν2>ν1,则( )

A .ν0<ν1

B .ν3=ν2+ν1

C .ν0=ν1+ν2+ν3

D .11=12+13

二、不定项选择题

7.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核结构的道路

D .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有局限性的

8.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 )

A .α粒子的动量最大

B .α粒子的动能最小

C .α粒子受到的斥力最小

D .α粒子的电势能最大

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 ~3.11 eV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10.(2014·金华一中高三质检)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三、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则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__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________,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________eV.

12.在研究原子物理时,科学家经常借用宏观模型进行模拟.在玻尔原子模型中,完全可用卫星绕行星运动来模拟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当然这时的向心力不是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忽略不计),而是粒子的静电力.设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的带电荷量大小都是e =1.60×10-19C,电子在第1、2可能轨道运行时,其运动半径分别为r1=0.53×10-10m,r2=4r1,据此求:

(1)电子分别在第一、二可能轨道运行时的动能(以eV为单位).

(2)当电子从第一可能轨道跃迁到第二可能轨道时,原子还需吸收10.2 eV的光子,那么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多少?(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

详解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C.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的粒子性,伦琴射线的发现说明X 射线是一种比光波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氢原子光谱的发现促进了氢原子模型的提出.故C 正确.

2.[解析]选D.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这是由于原子核太小,α粒子打中原子核的概率非常小.

3.[解析]选D.因r a >r b ,则能级E a >E b ,故电子向低能级轨道跃迁而发出光子,又因电子是直接跃迁,故只能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4.[解析]选C.由hν=h c λ

=E 初-E 末可知该原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越大,对应光线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由题图知a 对应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c 次之,而b 对应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故C 正确.

5.[解析]选C.依题意可知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 2=E 1/22,要将其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

为ΔE =0-E 2=hν,根据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c =νλ,联立解得最大波长λ=-4h c E 1

,C 正确.

6.[解析]选B.大量氢原子发生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说明氢原子受激发跃迁到n =3的激发态,然后从n =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三个频率的光谱,根据能量守恒有:hν0=hν3=hν2+hν1,解得:ν0=ν3=ν2+ν1,故选项B 正确.

7.[解析]选B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设想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A 错;C 项中不是探索原子核结构,而是原子结构,故C 错,选项B 正确.玻尔理论有局限性,D 正确.

8.[解析]选BD .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受库仑斥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而电势能增大,而库仑斥力则随α粒子与原子核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9.[解析]选D.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由N =C 2n 可知,共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故选D ,不选C.n =3能级的能量为-1.51 e V ,因紫外线能量大于1.51 e V ,故紫外线可使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故A 项不选.从高能级跃迁到n =3能级释放能量最多为1.51 e V <1.62 e V ,此光为红外线具有显著热效应,故B 项不选.故选D.

10.[解析]选CD.最容易发生衍射的应是波长最长而频率最小、能量最低的光波,hν=h c λ

=E n -E m ,对应跃迁中能级差最小的应为n =4能级到n =3能级,故A 、B 错误.由C 2n 可知n =4能级上的氢原子共可辐射出C 24=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C 正确.根据hν=E 2-E 1

及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hν≥W 0可知D 正确.

11.[解析](1)N =n (n -1)2=3×(3-1)2

=3(条),能发出3条频率不同的光.(2)由n =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3)光子的最大能量E =E 3-E 1=-1.51 e V -(-13.6 e V )=12.09 e V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E -W 0=12.09 e V -2.49 e V =9.6 e V .

[答案]3 短 9.6 12.[解析](1)电子所受静电力提供向心力k e 2r 2=m v 2r

故E k =12m v 2=ke 2

2r

E k 1=9.0×109×(1.60×10-19)2

2×0.53×10-10

J =13.6 e V E k 2=14

E k 1=3.4 e V . (2)根据能量守恒,ΔE p =ΔE +(E k 1-E k 2)

故ΔE p =20.4 e V .

[答案](1)13.6 e V 3.4 e V (2)20.4 e V

2015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

---------------- 密 ★启用前 本卷 g 取 9.8 牛/千克 __ __ __ _号 卷 __ 生 _ 考 __ __ __ 上 --------------------顿 B .欧姆 C .安培 D .奥斯特 __ _ __ __ 名 __ 姓 __ _ 答 __ __ _ -------------------- A .起子 B .镊子 C .钢丝钳 D .订书机 一、选 ( B .电 ------------- 绝 在 -------------------- 上海市 2015 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物 理 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 的a 、b 、c 三条图线中,乙的s -t 图 ( ) A .一定是图线 a B .一定是图线 b C .可能是图线 b D .可能是图线 c __() __ __A . 0℃B . 10℃C . 40℃D .100℃ __ 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_ _ ( ) _ _ _ _ ( ) _ _ _ _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原子 _ __ __ __ _ 题 校 学 业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从断开到闭合时, 毕 本试卷满分 9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此 _ --------------------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A .牛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5.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电路中 (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无 --------------------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

高考物理考前押题卷十

湖南某重点中学高考物理考前押题卷十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 得0分 1.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曾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场,而非存在“以太”。后来人们用电荷在场空间受力的实验证明了法拉第观点的正确性,所用方法叫做“转换法”。下面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的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牛顿通过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认识 C.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奥斯特通过放在通电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得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 2.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推力 F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A.(F-mg)sinθ B.(mg-F)sinθ C.μ(mg-F)cosθ D.μ(F-mg)cosθ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从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 B.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土阻力所做的功小于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 C.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H+h) D.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 1( h H mg+ 4.如图甲所示的空间存在一匀强磁场,其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的右边界为MN,在MN右侧有一矩形金属线圈abcd,ab边与MN重合。现使线圈以ab边为轴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若电流从a到b为正,则从图乙中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5.一同学为探月宇航员估算环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小周期,想出了一种方法: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 v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假设物体只受月球引力作用,又已知该月球的直径为d,则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H h 地面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3 Fe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1 4 0.1molgL MgSO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20—2021年最新高考理综(物理)考前押题卷及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考前押题卷(三)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的两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水平轨 道上以某一初速度向右冲上倾角为 θ的倾斜轨道,两轨道通过一小段圆弧平滑连接.若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接触,不计摩擦阻力及弯道处的能量损失,在倾斜轨道上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球机械能的差值为( ) A.0 B.mgRsin θ C.2mgRsin θ D.2mgR 15.一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 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 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外力F,F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斜劈仍静止,物体加速下滑,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16.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闭合开关S,则( )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减小 C.输电线上交流电的频率减小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1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对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都造成了潜在威胁。NASA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两颗完整在轨卫星相撞事故。新闻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表示,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据今已经废弃了10年。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

2014届高考物理 15-2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领航规范训练

2014届高考物理领航规范训练:15-2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1.(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的粒子性,伦琴射线的发现说明X射线是一种比光波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氢原子光谱的发现促进了氢原子模型的提出.故C正确. 答案:C 2.关于巴耳末公式1 λ=R? ? ?? ? 1 22 - 1 n2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可由巴耳末公式求出 B.公式中n可取任意值,故氢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C.公式中n只能取不小于3的整数值,故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D.公式不但适用于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也适用于其他原子光谱的分析 解析:巴耳末公式是经验公式,只适用于氢原子光谱,公式中n只能取n≥3的整数,故C正确. 答案:C 3.(2012·高考北京卷)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解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从高能级n=3向低能级n=2跃迁时,将以光子形式放出能量,放出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少,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4.(2012·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 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解析:由h ν=h c λ=E 初-E 末可知该原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越大,对应光线的能量越大, 波长越短.由图知a 对应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c 次之,而b 对应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故C 正确. 答案:C 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越大.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原子的能量减少,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显然,选项B 、D 正确. 答案:BD 6.(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 ,其中n = 2,3,….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3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解析:依题意可知第一激发态能量为E 2=E 1 22,要将其电离,需要的能量至少为ΔE =0 -E 2=h ν,根据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c =νλ,联立解得最大波长λ=-4hc E 1 ,C 正确. 答案:C 7.(2012·高考四川卷)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 原 子( ) A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从n =5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比从n =5能级跃迁到n =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详解版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 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 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qvB= 得:R=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 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 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要明确洛伦兹力始终不做功,洛伦兹力只是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还 要熟练的掌握半径公式R=和周期公式等.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2015年高考真题——物理(上海卷)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X 射线 A .不是电磁波 B .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C .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D .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2.如图,P 为桥墩,A 为靠近桥墩浮出水面的叶片,波源S 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 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 A .提高波源频率 B .降低波源频率 C .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D .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 .1F B .2F C .3F D .4F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A .分子平均势能减小 B .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 C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 .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 .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 .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6.23290Th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82Pb ,则20882Pb 比23290Th 少 A .16个中子,8个质子 B .8个中子,16个质子

C .24个中子,8个质子 D .8个中子,24个质子 7.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 A .电量太小 B .速度太小 C .体积太小 D .质量太小 8.两个正、负点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 、Q 为电场中两点,则 A .正电荷由P 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 B .正电荷在P 的加速度小于在Q 的加速度 C .负电荷在P 的电势能高于在Q 的电势能 D .负电荷从P 移动到Q ,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如图,长为h 的水银柱将上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气体分割成两部分,A 处管内外水银面相平。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升H 高度(管下端未离开水银面),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发生变化分别为1p ?和2p ?,体积变化分别为1V ?和2V ?。已知水银密度为ρ,玻璃管截面积为S ,则 A .2p ?一定等于1p ? B .2V ?一定等于1V ? C .2p ?与1p ?之差为gh ρ D .2V ?与1V ?之和为HS 10.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高考物理一轮能力提升 19-1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公式考点+重点+方法

第十九章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本章概览 1.本章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重点内容是: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公式;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核反应方程的书写;结合能和质量亏损。从考试大纲可以看到全部是I级要求。 2.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特点是命题热点分散,偏重于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多以每部分内容单独命题,多为定性分析,“考课本”,“不回避陈题”是本专题考查的最大特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几乎在每年高考中占一个小题。 3.本单元内容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题目较多,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课时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公式

【教学要求】 1.了解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2.掌握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 3.理解玻尔模型的三条假设 【知识再现】 一、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思维线索 气体放电的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1897 年,汤姆生)→汤姆生的“枣糕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α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光谱的研究玻尔模型(轨道量子化模型)。 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 做法:用质量是电子7300倍的a 粒子轰击薄金箔。 结果:绝大多数 ,少数 ,极少数 ,有的甚至 。 2.原子的核式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 3.实验数据估算: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10-15-10-14m ,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 三、玻尔的原子理论——三条假设 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 2.“跃迁假设”: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辐射电磁波,但电子在两个不同定态间发生跃迁时,却要辐射(吸收)电磁波(光子),其频率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值决定hv=E 2-E 1。 3.“轨道量子化假设”:由于能量状态的不连续,因此电子绕核转动的轨道半径也不能任意取值,必须满足)3,2,1(2 ==n nh mvr π 四、氢原子能级及氢光谱 1.氢原子能级:原子各个定态对应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 2.氢原子的能级图 3.氢光谱 在氢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 n=3,4,5,6向n=2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 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 n=5,6,7,8……向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线系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 考点剖析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

2015年理综 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 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 。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υ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υ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 D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考前押题20道

高考物理实验考前押题20题 1.某小组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在抛出点O的正前方,竖直放置一块毛玻璃.他们利用不同的频闪光源,在小球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光源闪光,会在毛玻璃上出现小球的投影点,在毛玻璃右边用照相机进行多次曝光,拍摄小球在毛玻璃上的投影照片如图1,小明在O点左侧用水平的平行光源照射,得到的照片如图3;如图2,小红将一个点光源放在O点照射重新实验,得到的照片如图4已知光源的闪光频率均为31Hz,光源到玻璃的距离L=1.2m,两次实验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根据上述实验可求出:(结果 均保留两位小数) (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m/s2,投影点经过图3中M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m/s (2)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m/s 2.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1)某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小车在拉力作用下的加速。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测出小车静止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为x,光电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光门的时间是t,则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2)该同学继续用此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他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成倍增加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时要求小车都由静止释放. ①如果每次实验时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功w与t的关系,则下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

A.B. C.D. ②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________ A.保持小车(包括遮光条)和重物的质量不变 B.必须保证小车由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C.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3.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图甲电路进行测量实验。 (1)根据图甲电路,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________。(2)实验小组同学操作正确,记录下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坐标系内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测得E测和r测,则 E 测______E 真 ;r测______r真(选填“>”、“=”、“<”)。 (3)为了克服系统误差,同学们又根据图丁电路进行测量。同样作出U-I图象,如图戊所示。经过讨论发现,利用图丙和图戊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

2017年高考物理氢原子光谱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物理氢原子光谱知识点总结 1、发射光谱:物质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 从实际观察到的物质发光的发射光谱可分为连续谱和线状谱。 (1)连续谱:连续分布着的包含着从红光到紫光的各种色光的光谱。 产生:是由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发光而产生的。 (2)线状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线状谱中的亮线叫谱线。 产生: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即处于游离态下的原子)发光而产生的,观察稀薄气体放电用光谱管,观察金属蒸气发光可把含有该金属原子的物质放到煤气灯上燃烧,即可使它们汽化后发光。 2、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后,某些波长的光波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 产生:由炽热物体(或高压气体)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气体后产生。 例如:让弧光灯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的钠气,可以看到钠的吸收光谱。 若将某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线状谱比较可以发现:各种原子吸收光谱的暗线和线状谱和亮线相对应,即表明某种原子发出的光和吸收的光的频率是特定的,故吸收光谱和线状谱中的暗线比线状谱中的亮线要少一些。 3、光谱分析

各种元素的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如果在某种物质的线状谱或吸收谱中出现了若干种元素的特征谱线,表明该物质中含有这种元素的成分,这种对物质进行化学组成的分析和鉴别的方法称为光谱分析。 其优点:灵敏、快捷、检查的最低量是10-10克光谱分析的应用 (1)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测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高纯度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 (2)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例如,铷和铯就是人们通过分析光谱中的特征谱线而发现的。 (3)利用光谱分析可以研究天体的物质成分,19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人们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暗线,并把它们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4)光谱分析还能鉴定食品的优劣。例如,通过分析茶叶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其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就可以鉴定茶叶的优劣、级别、真假以及品种等。 (5)用光谱分析还可以鉴定文物,例如:1978年在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们挖掘出一件木质漆碗,器壁外涂有一层朱红色的涂料,且微有光泽,借助光谱分析,鉴定出这种涂料与马王堆出土的漆皮类似,因此漆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四)(含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四)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1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 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并发射出来的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质子流,它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 g氡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3.8天后,需取走0.5 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θ=30°,质量为M的直角三角形斜劈的底端,现通过一质量不计的细绳给滑块施加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大小为mg,使滑块沿斜面匀速上滑,整个过程中斜劈处于静止状态,若斜劈与滑块、斜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斜劈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斜劈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为mg C.动摩擦因数μ=0.5 D.水平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1 2mg 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 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63讲氢原子光谱原子能级讲义

第63讲氢原子光谱原子能级 知识整合 一、电子的发现 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了电子.引发了对原子中正负电荷如何分布的研究. 二、氢原子光谱 1.光谱 (1)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________(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光谱分类 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______,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________,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谱. 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 λ =________,(n=3,4,5,…), 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m-1,n为量子数. 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但是,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又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三、玻尔理论

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及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1)轨道量子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当半径的大小符合一定条件时,这样的轨道才是可能的.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 (2)能量量子化:当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因此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________.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_.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________,其他的状态叫做________.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和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保持稳定状态. (3)跃迁频率条件: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________.(h 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 四、氢原子的能级、半径公式 1.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1)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 =E 1 n 2(n =1,2,3,…),其中E 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 1=- 13.6 eV . (2)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 =n 2 r 1(n =1,2,3,…),其中r 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 其数值为r 1=0.53×10-10 m . 方法技巧考点 能级跃迁与光谱线 1.对氢原子的能级图的理解 氢原子能级图的意义: (1)能级图中的横线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态——定态.相邻横线间的距离不相等,表示相邻的能级差不等,量子数越大,相邻的能级差越小. (2)横线左端的数字“1,2,3…”表示量子数,右端的数字“-13.6,-3.4…”表示氢原子的能级. (3)带箭头的竖线表示原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原子跃迁条件为:h ν=E m -E n . 2.关于能级跃迁的五点说明 (1)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 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 ,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2)电子动能: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 r =m v 2 r ,所以E k n =k e 2 2r n , 随r 增大而减小. (3)电势能:当轨道半径减小时,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势能增加. (4)原子能量:E n =E p n +E k n =E 1 n 2,随n 增大而增大,其中E 1=-13.6 eV . (5)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N =C 2 n =n (n -1) 2 . 3.原子跃迁的两种类型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 v qvB m R =, 轨道半径mv R qB = ,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 R ω= 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 【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 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Q φφ=, M N φφ>,选项A 错,B 对。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 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

上海市2015高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第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X射线 (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2.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 (A)提高波源频率(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F1(B)F2(C)F3(D)F4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6.232 90 Th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 82 Pb,则208 82 Pb比232 90 Th少 (A)16个中子,8个质子(B)8个中子,l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D)8个中子,24个质子 7.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电量太小(B)速度太小(C)体积太小(D)质量太小 8.两个正、负点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为电场中两点,则 (A)正电荷由P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 (B)正电荷在P的加速度小于在Q的加速度 (C)负电荷在P的电势能高于在Q的电势能 (D)负电荷从P移动到Q,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如图,长为h的水银柱将上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气体分隔成两部分,A处管内外水银面相平。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升H高度(管下端未离开水银面),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变化分别为△p1和△p2,体积变化分别为△V1和△V2。已知水银密度为ρ,玻璃管截面积为S,则 (A)△p2一定等于△p1(B)△V2一定等于△V1 (C)△p2与△p1之差为ρgh(D)△V2与△V1之和为HS 10.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A)光的本质是波(B)光的本质是粒子 (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七)(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七) 理科综合·物理 (考试时间:55分钟试卷满分:11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 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已知从n =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四条谱线中Hδ的波长一定小于656 nm B.用623 nm的光照射也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 级 C.一个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 种谱线 D.如果Hγ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光的强度足够大,Hα也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 【解析】频率最大的光子对应的能量最大,即跃迁时能量差最大,故从n=6跃迁到n=2的频率最大,波长最小,选项A正确;原子跃迁过程中,吸收光子的能量应刚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选项B错误;从n =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是从4→3、3→2、2→1,即最多发生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选项C错误;光电效应与光照的时间无关,Hα、Hβ、都比Hγ光子的能量小,故Hα、Hβ光子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x处有一竖直挡板,AB 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O点处并放着AB两个物体,在A的左侧距A距离为

(最新)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63讲 氢原子光谱原子能级讲义

第63讲氢原子光谱原子能级 考查内容考纲要求考查年份考查详情能力要求氢原子光谱氢原子 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弱项清单轨道跃迁时电子动能、电势能的变化关系,及一群与一个的区别. 知识整合 一、电子的发现 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了电子.引发了对原子中正负电荷如何分布的研究. 二、氢原子光谱 1.光谱 (1)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________(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 (2)光谱分类 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______,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________,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谱. 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 λ =________,(n=3,4,5,…), 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m-1,n为量子数. 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但是,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又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三、玻尔理论

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及氢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 (1)轨道量子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当半径的大小符合一定条件时,这样的轨道才是可能的.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射. (2)能量量子化:当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因此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________.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________.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________,其他的状态叫做________.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和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保持稳定状态. (3)跃迁频率条件: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________.(h 是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 四、氢原子的能级、半径公式 1.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1)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 n =E 1 n 2(n =1,2,3,…),其中E 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 1=- 13.6 eV . (2)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 n =n 2 r 1(n =1,2,3,…),其中r 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 其数值为r 1=0.53×10-10 m . 方法技巧考点 能级跃迁与光谱线 1.对氢原子的能级图的理解 氢原子能级图的意义: (1)能级图中的横线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态——定态.相邻横线间的距离不相等,表示相邻的能级差不等,量子数越大,相邻的能级差越小. (2)横线左端的数字“1,2,3…”表示量子数,右端的数字“-13.6,-3.4…”表示氢原子的能级. (3)带箭头的竖线表示原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原子跃迁条件为:hν=E m -E n . 2.关于能级跃迁的五点说明 (1)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 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 ,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2)电子动能: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 e 2 r 2=m v 2 r ,所以E k n =k e 2 2r n , 随r 增大而减小. (3)电势能:当轨道半径减小时,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势能增加. (4)原子能量:E n =E p n +E k n =E 1 n 2,随n 增大而增大,其中E 1=-13.6 eV . (5)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N =C 2 n =n (n -1) 2 . 3.原子跃迁的两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