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

第 1 页 共 3 页

化学平衡状态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

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 ,同时生成3n mol 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 2.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3υ正(N 2)=υ正(H 2) B . υ正(N 2)=υ逆(NH 3) C . 2υ正(H 2)=3υ逆(NH 3) D . υ正(N 2)=3υ逆(H 2)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 )+B 2(g )2AB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的A 2同时生成n mol 的AB

B . 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的AB 同时生成n mol 的B 2

D .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的A 2同时生成n mol 的B 2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 (g )+3Y (g )2Z (g )达到平衡的标志

A . Z 生成的速率与Z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 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 ,同时生成3a mol Y

C . X 、Y 、Z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X 、Y 、Z 的分子数比为1∶3∶2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

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 ,同时生成3n mol 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 化学平衡移动 1.某温度下,反应N 2O 4

(g) 2NO 2(g)-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 2O 4,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三南92.20) 2.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 ) A . 2NH 3(g )N 2(g )+3H 2(g ) B . 2NO (g )N 2(g )+O 2(g ) C . 2N 2O 5(g )4NO 2(g )+O 2(g ) D . 2NO 2(g )2NO (g )+O 2(g )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 (g )+Y (g )2Z (g )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 A .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4

D.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反应2A (g )2B (g )+C (g )-Q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度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E的浓度 D. 降温4 6.某温度下,反应ClF(g)+F 2

(g) ClF 3(g)+268 kJ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 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 3产率提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 2转化率降低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的转化率 ( )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 8.可逆反应:3A(g) 3B(?)+C(?)-Q ,随着温度升高,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和

C 可能都是固体 B . B 和C 一定都是气体

C . 若C 为固体,则B 一定是气体

D . B 和C 可能都是气体 9.对于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 A . 2体积SO 2和足量O 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2SO 3 B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 平衡时,SO 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 2生成速率的两倍 D . 平衡时,SO 2浓度必定等于O 2浓度的两倍 10.在一密闭容器,a A (g )b B (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a >b 11

2(g)+I 2(g) 2HI(g) B. 3H 2(g)+N 2(g)

3(g) 2(g)+O 2(g) 3(g) D. C(s)+CO 2(g) 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 (g )+

B (g )2

C (g )达到平衡时,A 、B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2 mol 和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 均减半 B . 均加倍 C . 均增加1 mol

D . 均减少1 mol 13、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 2(g )N 2O 4(g )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 2,又达到平衡时,N 2O 4的体积分数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4.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 2(g) ClF 3(g)+268 kJ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 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 3产率提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 2转化率降低 15.某温度下,反应N 2O 4(g) 2NO 2(g)-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 2O 4,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16.对于反应2SO 2+O 2 2SO 3,下列判断正确的 A . 2体积SO 2和足量O 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2SO 3 B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 平衡时,SO 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 2生成速率的两倍 D . 平衡时,SO 2浓度必定等于O 2浓度的两倍

17.已知氯水有如下平衡:Cl 2+H 2O HCl +HClO

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 mL 的针筒里吸入40 mL 氯气后,再吸进10 mL

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 试用平衡观点加以解释 。 18. (1) 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 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将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ClO H 2O +NH 2Cl(一氯氨),NH 2Cl 较HClO 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

9.当化学反应PCl 5(g) PCl 3(g)+Cl 2(g) 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

一种37Cl 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 3中所含37Cl

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三南91.41)

20.某化学反应2A B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 的浓度(mol / L )随反应时间(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 / (L·min)。(2)在实验2,A 的初始浓度c 2= mol / L ,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υ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 υ1(填>、=、<=,且c 3 1.0 mol / L (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勒沙特列原理

9

20

=

c

=

a

c

1.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多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C.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选择适宜条件

1.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

(g) N2O4(g)+Q 在测定NO2的相对

分子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105 Pa

B.温度25℃、压强1.01×105 Pa

C.温度130℃、压强5.05×104 Pa

D.温度0℃、压强5.05×104 Pa

化学平衡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 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

关系是。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

方向是。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放热或吸热)。

2.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

(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

质的量为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

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mol,y=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

是。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

的量分数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

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

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3.如图所示,温度不变时某容器分隔A、B两部分,A容积固定不

变,B有可移动的活塞,现有A中充入2

SO

mol

2和

2

O

mol

1,

在B中充入)

(g

SO

mol

2

3

和2

N

mol

1,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

逆反应:2

2

O

2SO

+)

(g

2SO

3

根据下列要求填写空白:

(1)若固定活塞位置在右侧的3处不动,达到平衡时,设A中压强

为A

P,B中压强为

B

P,则

A

P与

B

P的关系是

A

P_________

B

P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要使A中与B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

________处.

(3)若活塞右移到5处,达到平衡后,B中)

(g

SO

3

为x mol,A

中)

(g

SO

3

为y mol,则x和y的关系是y________x(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温度为830 K时,下列可逆反应及其平衡具有某些特殊性

O

H

CO

2

+CO

H

2

+,若起始浓度[CO]为

1

L

m o l

2-

?、[O

H

2

]为

1

L

m o l

3-

?,反应达平衡时,

1

2

L

mol

1.2

]

[H-

?

=;如果[CO]不变而将O

H

2

的起始浓

度加大到

1

L

mol

6-

?.则平衡时1L

mol

0.5

[CO]-

?

=.请注

意上述有关数据,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填写以下空白:

设830 K时,起始浓度[CO]为

1

L

mol-

?

a,[O

H

2

]为

1

L

mol-

?

b,反应达平衡时[

2

H]为1

L

mol-

?

c

①当b不变,a减小,重新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O

H

2

的转化率________(均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②当a=5,时,b=________;

③当a=b时,________;

④当b=4,c =2时,a =_________.

⑤用以表示a、b、c之间关系的代数式为:_________.

5.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尿素.已知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

反应产生2

H和

2

CO.

2

H是合成氨的原料,

2

CO供合成尿素用.若从充

分利用原料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___(填序号)物质作原料较好.

A.CO B.石脑油(12

5

H

C、

14

6

H

C)C.

4

CH D.焦炭

(2)3

BiCl水解生成BiOCl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3

BiCl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医药上把BiOCl叫做交氯酸铋,分析这种名称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3

BiCl溶于浓NaCl溶液中或溶于含有少量盐酸的水中都得到澄清

溶液,试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平衡状态

1AC 2C 3C 4AC 5AC

第 2 页共3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1=+

b c a c c b a 111=+a

a

-2化学平衡移动

1B 2A 3C 4BC 5D 6 A 7B 8 CD 9BC

答. 气体体积缩小,溶液呈浅黄绿色;气体体积进一步缩小,气体和溶液均变成无色;氯水中的平衡:Cl 2+H 2

O HCl +HClO 由于HClO 逐渐分解(HClO → HCl +

2

1

O 2)而不断地向右移动,最终Cl 2耗尽全部转化为O 2,导致

气体体积减小和黄绿色消退。 18

答. (1) CaO +SO 2=CaSO 3 (2分), 2CaSO 3+O 2=2CaSO 4(1分)

(2) 加液氨后,使HClO 部分转化为较稳定的NH 2Cl 。当HClO 开始消耗后,上述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 起杀菌作用. 19答:加入37Cl 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 5中37Cl 含量增加,

虽未重新建立平衡,但这些含37

Cl 较多的PCl 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 3中含37Cl 的百分比也会增加。 20答.(1)0.013 (2)1.0;催化剂 (3)>;>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

1BD

选择适宜条件

C

化学平衡练习

1.(1)m+n

(2)固或液 (3)逆反应方向

(4)吸热

2.(1)(1-a ) (2)3a (3)2 3-3a 丁 若3a >1,B 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 ;若13=a

,B 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 若3a <1,B 的物质的量

大于2mol (4)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 >b 。 3.(1)< (2)右侧的3处

(3)< B 相当于减压了,减压后平衡向3SO 分解的方向移动,使B 中3SO 的量减少了.

4.①提高,降低;②b =4;③50.a

c =;④ 或 或ac +

bc =ab

5.(1)B .根据反应:223H N

+32NH ,

3

22NH CO

+O H )CO(NH 222+,若要充分利用原料,显然要求原料与O H 2反应产生的2H 和2CO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或接近于3∶1,

上述反应趋于恰好反应,原料得以充分利用.

)1(22H CO O 2H C :222++

)1(1H CO O

H CO :222++

)

1(44H CO O 2H CH :2224++

)12.(316H 5CO O 10H H C :222125++

(2)①O

H BiCl 23

+2HCl BiOCl + ②不合理.因为BiOCl 中,Cl 的化合价为-1价.③浓NaOH 溶液中,-

Cl 抑制3BiCl 的溶解,使+3Bi 的浓度减小,盐酸中+H 抑制+3Bi 的水解.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 2- 27 2- 4 c(Cr O) c(CrO) _____(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 (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 是否加入 Fe2(SO4)3 否否加入5g否 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极为石墨, 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 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 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高三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一、近年高考原题 【2010年广东】31.(16分)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⑴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 + 6H2O = 2H3BO3 + __________。 ⑵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 3BO3 + 3CH3OH B(OCH3)3 + 3H2O中,H3BO3的转化率(α)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 ①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⑶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 3BO3(aq) + H2O(l) [B(OH)4]-(aq)+ H+(aq) 已知0.70mol·L-1 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 c平衡(H+)=2.0×10-5mol·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 离可忽略不计 ..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 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1年广东】31、(15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 4产量随光照时 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⑴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 大到小的顺序为;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 下,收集的CH4最多。 ⑵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 应:CH 4(g)+ H2O(g)CO(g)+ 3H2(g),该反应的△H= +206 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 △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化学反应原理部分高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 .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 .25℃时,0.1mol·L -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 .0.1 mol AgCl 和0.1mol AgI 混合后加入1L 水中,所得溶液中c (Cl -)=c (I -) 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3.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 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D .当0lg V 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 ()(++R c M c 增大 4.室温下,将0.05 mol Na 2CO 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 加入的物质 结论 A 50mL 1 mol·L -1H 2SO 4 反应结束后,c(Na +)=c(SO 42-) B 0.05molCaO 溶液中 增大 C 50mL H 2O 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不变 D 0.1molNaHSO 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 减小,c(Na +)不变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3 2 O2(g)=C3H3N(g)+3H2O(g) ΔH=-515kJ/mol ①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 (氨)/n(丙烯)约为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________。 【答案】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1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方向可知,两个反应均放热量大,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大,因此热力学趋势大;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需要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即低于460℃时,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应该是下降的,但实际曲线是上升的,因此判断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产率降低主要从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3)根据图像可知,当n(氨)/n(丙烯)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梳理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

2017-2019化学高考真题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 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 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 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 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1)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1)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x 242y Fe C O zH O ?????,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已知224H C O 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 步骤二:称取黄色产物0.844g n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n ℃。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 步骤三: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 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 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 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 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10.00mL n 。 (1)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n ℃的理由是________,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三盛装4KMnO 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该滴定管为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过滤 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 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25.00mL 酸式 232425Fe MnO 8H 5Fe Mn 4H O +-+++++=++ 减小 ()4242Fe C O 5?10H O 【解析】 【详解】 (1)固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水浴加热可加快固体溶解,控制温度7085?C n ~可防止草酸分解; ()x 242Fe C O y?zH O ????中的铁元素可能含有2Fe +,2Fe +与4KMnO 反应,高锰酸钾滴定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反应原理全国卷一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反应原理 (2013年全国卷1)28.(15分)二甲醚(CH 3OCH 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 2、CO 和少量CO 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下列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 )CO(g)+2H 2(g)=CH 3OH(g) △H 1=-90.1 kJ/mol (ii )CO 2(g)+3H 2(g)=CH 3OH(g)+H 2O △H 2=-40.9 kJ/mol 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 )CO(g)+H 2O(g)= CO 2(g)+H 2(g) △H 3=-41.1 kJ/mol 二甲醚合成反应: (iv )2CH 3OH(g)= CH 3OCH 3(g)+H 2O △H 4=-24.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Al 2O 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高纯度Al 2O 3的主要 工艺流程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 )对CO 转化率的影响 。 (3)由H 2和CO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的影响 。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 -Zn -Al -O 、Al 2O 3)、压强在5.0Mpa 条件下,由H 2和CO 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CO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 kW·h·kg - 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 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理论输出电压为 1.20V ,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 28.答案:(1)Al 2O 3+2NaOH+3H 2O=2NaAl(OH)4 NaAl(OH)4+CO 2=Al(OH)3+NaHCO 3、2 Al(OH)3Al 2O 3+3H 2O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i )平衡向右移,CO 转化率增大:生成的水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iii )消耗部分CO 。 (3)2CO(g)+4H 2(g)=CH 3OCH 3(g)+H 2O △H=-204.7 kJ/mol ;该反应分子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 和H 2转化率增大,CH 3OCH 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 和H 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5)CH 3OCH 3+3H 2O=2CO 2+12H ++12e - ;12; 1 1161 1 39.8)106.3(1965001246100020.1-----??=???÷?????kg h kW h kW J kg mol C mol g g V (2014年全国卷1)、27、(15 分) 次磷酸(H 3PO 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 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2) H 3PO 2及 NaH 2PO 2均可将溶液中的 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 H 3PO 2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利用 H 3PO 2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 物为 (填化学式)。 ③ NaH 2PO 2 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 (填“弱 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3) H 3PO 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 PH 3气体和 Ba(H 2PO 3) 2,后者再与 H 2SO 4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