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课件整理

文献学课件整理
文献学课件整理

绪论

一、什么叫“文献”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道:“文,典籍也。献,贤也。”

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什么是“文献学”呢?

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

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

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的学科

对我们而言,它还是:

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课(版本学)

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

一种方法论

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三、文献学发展过程

(一)元典时期:先秦

产生文献

孔子:述而不作

诸子:述而作

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

(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

文献整理:司马迁

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

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

《尚书》:[汉]孔安国傅

《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

《周礼》:[汉]郑玄注

《仪礼》:[汉]郑玄注

《礼记》:[汉]郑玄注

《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

《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

《孝经》:[汉]郑玄注

《论语》:[魏]何宴集解

《孟子》:[汉]赵岐注

《尔雅》:[晋]郭璞注

(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

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

2文献学理论探讨:刘知几《史通》等

3综合文献的编订:

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

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4金石学始兴

5目录学兴起

(四)明清:总结

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

2汉学大兴

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

(五)近代:多难兴邦

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

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

敦煌文獻

?敦煌文獻,又称敦煌遺書、敦煌文书、敦煌寫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最早的前秦苻坚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

?发现:

?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圓箓在清理第16窟時,發現墻壁後面有一個密室,洞內滿是各種佛教經卷等文物,總數量約5萬余件。

?流失: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到敦煌,以14块马蹄银取走24箱遺書﹑遺畫及5大箱其它文物。?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用大量銀子換取了6000余件寫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畫與絲織品。伯希和还在第464窟发现一批元代回鹘文遗书。

?1905年俄国人奥布鲁切夫,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1914年俄國人鄂登堡,美國人華爾納等人,先後從莫高窟買走了大量的經卷。這些文物至今流散至海外的達3.5萬件,約佔所有文物的

三分之二。

目前英国国家图书馆藏13000余件,占三分之一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10800余件,亦占三分之一強;其他還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5700余件。

搜集:

1910年,朝廷命新疆巡抚何彦升將敦煌遗书運至北京。押运官傅某至北京後不直接向学部復命。暗中把车队赶进何震彝私宅私分。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另三件分别为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

所有文献基本上全是手写的,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

文献内容:

(1) 敦煌文献五千多种佛经,一部分传世文献已亡佚,今却由敦煌文献中发现。最重要是发现《六祖坛经》。

(2)历史研究,吐鲁番文书,唐安始之乱以后藩政资料、王粲的《晋纪》、虞世南的《帝王概论》、孔衍的《春秋后语》。

(3)法制研究,中国古代民法刑法不分,但敦煌文献中发现唐律、令之格式是分开的,另户籍数据,标记得非常详细,使均田制实行得以证明。

(4)地理学的研究,《寿昌志》记录山川河流及少数民族的治理情况。

(5)文学研究,变文、歌辞、俗赋、白话诗、话本,唐代诗人韦庄的长诗《秦妇吟》,不曾收录在《全唐诗》中,除汉文还有吐鲁番西夏等少数民族之文字,其中有些民族按其自己的发音,而造出许多形声字。

(6)科技方面研究,有天文历法及医学之研究。

(7)中外交流记录,有梵文本《心经》,慧超《往天竺传》。

(8)经典研究,十三经中敦煌存九经,《论语》郑玄注已失传,在敦煌发现一部分。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文献载体

1.甲骨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如:刘鹗《铁云藏龟》,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金石:金指的是金属器皿,以钟鼎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大盂鼎、毛公鼎。

石比较复杂,分为摩崖石刻、石经、碑铭。

如:牛首山石刻石鼓,东汉熹平石经,魏正始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密县旧县衙廉政石碑

3.竹木

如:马王堆汉简、里耶秦简、居延汉简、清华简、汉代木牍。

出土实物统计数字表明,不同卷册,简的长度都不相同,大都在23—27厘米之间。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五经长二尺四寸(55厘米左右)为定制,武威汉简《仪礼》长50—55厘米,医简长23厘米,说明其它书仍无定制,约定俗成之习惯而已注意:中国并不存在完全的刻写时代!

4.帛书

如: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帛书一般卷前接一块素,叫做“首”,又叫“褾(音裱)”,现在书画卷称“护首”。多用红笔写标题目录。栏线又叫界行,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有划的,也有织成的,称“朱丝栏”,“乌丝栏”。5.纸张

纸张用于书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进步。纸张的发明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最开始的纸张并不是用于书写。

如:金关纸与灞桥纸;2006年8月22《人民日报》敦煌发现西汉有字麻纸,早蔡伦113年。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你对“洛阳纸贵”怎么看?

6.古今其他古籍形式

如:埃及草纸、古巴比伦泥版、陶器、木版等。

中国古典文献产生可以分为甲骨文时代、金石时代、笺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

一般趋势:从坚硬、厚重走向柔软、轻薄,从缓慢笨重走向迅速轻便;从固定有形走向多变无形。越古老的越经久耐用,信息量越少,越近的轻便易损,信息量越大。

第二节文献类型

一、按照文献产生的方式

原始文献(作者直接记载自己的思想成果而产生

的,如作品、专利)

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后产生的文献,如科研论文)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产生的文献,如年鉴、综述)。

二、按照文献性质与作用:记录、抄写、编纂、著作。

三、按照题材:总集、别集、类书、丛书、图谱、方志、政书、史书等。

1. 总集

总集: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最早应该是《诗经》,但它被列入经部,所以《楚辞》被成为“总集之始”。

它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以及时代审美倾向,如《文选》、《唐文粹》

它可以反映某一文体或题材的整体发展,如《历代赋汇》、《玉台新咏》

它可以反映某一时代某一文体的整体发展,《全唐诗》、《全唐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反映特定地域、群体的创作,《西昆酬唱集》、《花间集》、《建安七子集》

2. 别集

别集:反映一个人部分或全部的创作的文献

*别集的文献价值:

A了解作家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工具

B了解时代、文学思潮、其他作家的工具

C编订总集的基础

*别集的编订

自编:自己编订

如唐孙樵《孙可之文集》

他编:门生、好友、后人、仰慕者搜集编订

如《韩昌黎集》、《陶渊明集》、《李贺集》

自编他编结合:

如谢铎与徐祯卿的别集

体例:分类、分体、编年三种。

分类按照内容:纪行、述怀、咏史等

分体按照体制:古诗(五古、七古、杂体)、律体(五律、七律、排律)、赋、文

编年按照创作时间先后

3. 丛书

丛书: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和体例编纂,冠以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有丛刊、丛编、类编、和刻、汇抄、全书等名目。

综合性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学习丛书最根本的是《中国丛书综录》。4. 工具书

工具书:为解决读书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而用来翻检、引用的文献。

书目、索引,如《十三经索引》、《史记索引》等。

字典,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词源》、《中华大词典》等。

类书(分类的资料汇编),如《北堂书抄》、《艺文类聚》、《初学记》、《册府元龟》。

“十通”:唐代杜佑《通典》、宋代郑樵《通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以上被称为“三通”)、清代编《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上合称“九通”)、晚清刘锦藻编《清续文献通考》。

地方志:如《中国地方志集成》

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最直接的资源;了解历史名人的辅助工具。

第二章版本学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编而卷、而册,有手抄而刻板、而活字,其经过不知若干岁,缮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有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

第一节版本的发展

版本最初指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书本,以区别于抄本、写本。后指:一书经过多次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本子,内涵包括书写、印刷的年代、形式、版次、字体、行款、纸墨、装订、内容的增删以及在其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藏书印、题识、批校)。

研究版本特征与差异、鉴定真伪、优劣的学问叫版本学。

一、版本早期形态:简牍

二、写本时代

唐前纸书基本是手写本,后世一些规模庞大不便印刷的也采用写本。写本又分手稿本、稿本、抄本。*写本的装帧

卷轴装:六朝到唐代的主要装帧形式。

纸一般画格分行,由右向左书写,再由左向右卷起。左端安轴,右端粘一块作“褾”的纸(或绢),褾后系以丝带,若干卷集在一起,用书衣包上,称为“帙”。为了便于识别,轴头挂块牌子,上写书名、卷次或其他记号,称为“签”。有签的一端露在外面,用时抽出来,还时插进去,称为“插架”。

旋风装:以一长条卷纸作底,以每叶右边无字空条处逐叶粘裱在卷底上,从首至尾卷起,俗称龙鳞装、旋风装。

贝叶经与梵夹装:印度佛经用贝多树叶作纸,上下用木板夹起来,打孔穿绳贯串称贝编,又称贝叶经。唐人受此启发,把卷子折成长方形折子,前后加上两张硬纸作封面,经折装,多用于佛经的装帧。

梵夹装:写好的纸用两块与纸张大小相同的木板将纸夹住,中间穿孔,或在两端靠里的位置上各穿一孔,用绳穿孔绕捆夹板。

三、刻本时代:版本之名即起于雕版

3.版式:版面、栏线、行款、版心*雕版书籍装帧

1.蝴蝶装即把书叶从中间对折,以折迹集中的右边为书脊,戳齐,然后逐叶彼此相粘连,一叶一叶重迭成册。

2.包背装是将书叶对折,折边右向,戳齐,沿书脊竖行凿孔五个,用线横索竖穿,然后以一张比整个书叶略宽的纸对折,粘于书脊作前后封面。四、线装书: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包背装用整张纸裹背,而线装书是前后加护页。

如毛装、金镶玉

*雕版印刷简史

(一)早期雕版印刷:

八世纪长安已经有书坊印书。唐写本《新集备急灸经》题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

(二)晚唐、五代的旧监本、蜀本

旧监本:后唐宰相冯道建议政府国子监依据开成石经(唐文宗太和四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刻《九经》等,宋人称为“旧监本”

后蜀宰相毋昭裔于蜀印《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又请后蜀主孟昶印《九经》,后世称之为蜀本。

(三)两宋是我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北宋监本和南宋监本。这些书版被元朝统治者运到北京,明朝又将其运到南京,历经三朝,故称“三朝版”。

宋代地方刻书事业发达,故在版本学领域又有浙本、蜀本、闽本,按照地方有可细分杭本、越本、眉山本、麻沙本、建本。

刻本异名: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覆刻本(依照原样翻刻,除字体外均不可改动)、影刻本(完全照原样翻刻)、修补本、重修本(旧本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刻印书籍)、递修本、三朝本(历次修补为递修本,如经宋、元、明三朝修补的成为三朝本或三朝递修本)、百纳本、配补本(利用不同版本进行补配)

*百衲本二十四史

·按照出资:官刻本(内府本、藩刻本、监本、殿本、局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郡斋本、广成局本、行中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另外还有坊刻本、私刻本、家刻本、自刻本。

·按照版本形态:大字本、小字本、巾箱本、书帕本、插图本、批校本

·按照技术:墨印、朱印、蓝印、套印

如:解放区的蓝印《解放日报》、明代的双色套印

“善本”最初就是通过精校细勘,无讹文脱字的古籍版本。因此,张之洞认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阙之本也。”

他提出具体“善本”的三个条件:

“善本之义有三:①足本(无阙卷,未删削);

②精本(精校、精注);③旧本(旧刻、旧抄)。”

聚珍本:用活字排印的书籍因为印出的书籍不甚美观,故多用在民间历书、通俗读物的印刷上。*版本鉴别

(一)版本造伪:

1.内容、著者造伪

2.以残充全

3.伪该书名、作者以充罕见之书

4.增删牌记以充珍本

5.增删年款以充珍本

6.伪造名家藏书印抬高版本

7.染纸造蛀以充古旧

8.挖改删换序跋以充善本

(二)版本鉴别

1.依风格

宋版书极为珍稀,其特征是:多讳字、蝴蝶装。前期多白口,单边,后期多左右双边,南宋中期后少有细黑口。上鱼尾上多刻本版字数,中间刻简化书名、卷次、页码。版口下刻刊工姓名。字体多欧、柳。

浙刻:多欧体,字体长方,书写认真,秀丽。多白口,多上单鱼,双鱼偶见,左右多双栏。

建本:多柳体,亦有瘦金体,方正,纸张粗劣。早期多左右双栏,细黑口,后多四周双栏,粗黑口。

蜀本:多柳体,字划肥,版本疏朗,多白口,左右双栏,纸张白皙,校勘精到。

江西本:多四周双栏,颜体、柳体并用。

元版:黑口、赵字、无讳字,多有简体。版式近宋版,字大行疏,多四周双栏,多耳子

明本:正德前赵字,版式仿元;嘉靖至万历白口方字仿宋;天启之后白口长字多讳。

如:嘉靖刻本与崇祯刻本

2.依据牌记

3.考刻工:一般在版面的中缝。

如:何槐昌《宋元明刻工表》

4.考序跋

5.依讳字:陈垣《史讳举例》。古书用讳两宋严、元无讳、明清之际严,康熙之后亦严。

6.考地理沿革

7.考官职

8.考官衔、尊称、谥号

9.依冠词

10.依藏书印

第三章目录学

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

一、目录

目:条目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录是对书的内容、著作事迹、写作、出版等情况的说明,也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称序录或书录。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 “華陽梁州地也,紀漢以來巴蜀人物。吕微仲跋云:漢至晉初四百載間,士女可書四百人,亦可謂盛矣。復自晉至周顯徳,僅七百嵗而史所紀者無幾人,忠魂義骨與塵埃同沒,何可勝數,豈不重可歎哉。”——见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目录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目(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介绍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姚名达界定目录学为:“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中国目录学史》)

二、古典目录形态

1.一书目录

我国最早的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也是《史记》的目录。

太史公自序:

“救人於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稽列不流世俗,不争埶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唐以前,目录一般是放在书尾的,以对各篇加以说明。唐初,为了检阅的方便,便将目放在书前,而录则省略,变成有目无录,且不反映页码,只反映卷数。

2.群书目录

群书目录基本要素为:书名、叙录、类序。

但有些仅有书名,如《文渊阁书目》

有些有类序和书名,如《隋书经籍志》

有的则全部包括,如《四库全书总目》

群书目录出现是文献大量出现的结果,所以它不仅是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一种文献管理方法,而且经常伴随其他文献工作,如校勘。

《隋书·经籍志》:“每一书就,(刘)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

第二节群书目录分类

1.六分法

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校书的分工是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来进行。刘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汉书·艺文志》)

《七略》的成果最终体现在《汉书·艺文志》中。

《汉书·艺文志》: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原赋二十家、陆贾赋二十一家、孙卿赋二十五家、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鬼、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认为读书当以六种书为纲:

《史记》明史源,《淮南子》知议论之要,《论衡》开广才智,《说文解字》识古字,《汉书艺文志》溯学术之流派,明目录之体。

《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我子》一篇。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2.四分法

魏晋时期,图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经过汉魏之际的动乱,图书经历了聚散,需要重新整理编目,二是有些图书状况发生了变化,史籍增多,原来附目地位很难适应,必须加以调整。所以六分法开始出现向四分法转变的迹象。

四分法始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

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相当于《汉志》的“六艺略”;

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相当于《汉志》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丙部纪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相当于后来的史部;出自“六艺”之“春秋”

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汉志》的“诗赋略”。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改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丙部记子书,丁部记集书。经史子集的次序从此决定下来。

*四库全书(见备注)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此为《四库全书》编订契机。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用近三年的时间,抄写三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后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

文源阁(圆明园)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被焚毁

文宗(镇江)、文汇(扬州)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

文澜阁(杭州)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

家丁氏兄弟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现补齐藏浙江省图书馆。

文渊阁(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溯阁(沈阳),现藏甘肃省图书馆,

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毁禁3100多种,全毁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

*目录学的功用

王鸣盛:“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章学诚《校雠通义序》)

*目录的用途:

A.学习的工具:快速掌握大量信息、了解学术源流、指示治学门径。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王鸣盛《十七史商榷》B.工作的工具

面对复杂的工作,不知主干,不明方向:

1.搜集材料,准备建立目录。

2.随着材料的丰富,目录逐渐丰富。

3.合并、调整目录,找出主干。

或者已知工作方向、任务:

1.尽可能详细地预设目录。

2.有目的搜集材料,及时调整目录。

3.更为广泛搜集材料,建立对比目录。

4.找出主干。

*私藏目录

1.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3.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

4. 明高儒:《百川书志》;

5. 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

6. 清毛扆(yǐ):《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7. 清钱曾:《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

8. 清徐乾学:《传是楼书目》

9. 民国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

*专科目录

·集部书目:

1. 元钟嗣成:《录鬼簿》;

2. 王国维:《曲录》;

3. 黄文阳:《曲海总目提要》;

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5.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6. 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

7. 一粟(周绍良、朱南铣):《红楼梦书录》;

8.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崔富章:《楚辞书目五种续编》);

9. 万曼:《唐集叙录》;10.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11. 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文集总目》。·举要目录: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丛书目录:1.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

2.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

3.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

·知见目录:1.清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经邵章增订为《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经眼目录。与知见目录不同,此类书在于全是亲眼所见。主要有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2.孙殿起:《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

禁毁目录:1.清姚觐元编、邓实增补、商务印书馆补遗:《清代禁毁书目》,收禁书3011种;2. 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收禁书1400余种。

推荐读物:

1《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编、范希曾补正

2《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

第四章校勘学

一、校勘学的定义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

“校雠”与“校勘”意义相同。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清代学术概论》)

二、文献错误与校勘功用

(一)文献存在的错误

(1)脱(原有今缺,脱字、脱简、脱页)。

今本《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唐代《初学记·果木部》、《白氏六帖》九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

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2)衍(原无今有)。

《后汉书·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ān)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3)倒(原文颠倒)。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

《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4)讹(文字错误,但异写、俗字不是)。

讹文,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晋代葛洪说: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江南本《汉书·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gài) ”。《广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自”。

②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造成误字。

如,《荀子·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为“谲(jué) ”之讹误。因“谲”、“决”古音通,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韩非子·有度》:“攻尽陶魏之地。”

顾千里指出,“魏”当为“卫”。《韩非子·饰邪》:“魏数年东向攻陶卫”,可为佐证。于鬯(chàng)又加以补正,列举《吕氏春秋·应言览》:“魏举陶削卫。”《战国策·魏策》:“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列。”(5)标点错误。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怎样发现文献的错误:有碍理解时注意查证、通过不同版本的对照、熟悉古代文献的一般特征等等。

(二)校勘学的功用

1、校勘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的文献。

2、校勘是鉴定现存文献是否符合或接近原稿的方法。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三、校勘的方法

1、本校法

本校法,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掌握本书的文法句例、韵例,目录与正文可以互校,注文与正文可以互校。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卷5《史籀(zhòu)篇证序》。据《观堂集林目录》,此篇当作《史籀篇疏证序》,脱“疏”字,可据目录校补。

邝露《猛虎行》

饮不尽三湘水,游不尽百蛮天。百蛮厌珍丽,哲士丁屯邅。抟风赴大翼,控景入幽燕。宁分猛虎食,无惊黄雀弦。倾金筑台观,厥价徒空县。雁风驱砂砾,狼烟树彊边。未贵洛阳纸,谁分云梦田?燕然未磨勒,周南滞归旋。羁怀何郁悒,开匣视龙泉。

广东人民出版社《邝露诗选》本诗注有“凄凄二句”

本校对校对一书内部失误很有用处,但较为简单、机械。

2、对校法

对校法,就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读,发现差异和错误就标示出来。

《旧唐书·李白传》明嘉靖闻人诠刻本:“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yǎn)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南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因此,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

对校的关键是找到各种不同的版本,版本越多,可以参考的范围就越广。其优势在于发现不同,难处在于判断正误。

3、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

北宋曾纮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

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认为“形夭無千歲”应为“刑天舞干戚”,因字形相近而误。

他校可以取材的范围很广泛。难度在于怎样从庞杂的材料中搜寻到有用的校勘内容。

《元典章》有“纳尖尖”、“纳失失”何意?有误否?

《元史·祭祀志·国俗旧礼》:“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

《元史·舆服·志冕服》:“玉环绶,制以钠石失”

4、理校法

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主要是从语言、体例、史实三个方面着手的。

理校要留意语言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注意体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九月,晋惠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

注意史实

《文心雕龙·时序》:“及明帝叠耀,崇爱儒术”

遇到复杂问题要综合考虑

《四部丛刊》《张司业集赠王建》: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自君”《全唐诗》作“白君”

《古逸丛书》本作“于君”

孰是?

练习:

1.《新唐书·艺文志》伪史“萧方《三十国春秋》”

2.“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是《孔雀东南飞》原句吗?

3.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橘黄甘此地无”,“此”一作“北”

4.《列子·仲尼》“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5.皮日休、陆龟蒙联句“烟重回蕉扇,轻风抚桂帷”

*常用校勘用语

某,某本作某。

某本某字下有(无)某(某某)字。

某当(疑当、或当)作某。

某本某某互乙。

某本某句在某句下。某句于某本作某某。

*校对图例

*读懂校勘记:

曹旭《诗品集注》例言:

底本:元延佑七年圆沙书院刊宋章如墨《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

校本:《吟窗杂录》本、《格致丛书》本、《诗法综录》本、《硃评词府灵蛇》本、《龙威秘书》本等。

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①“序曰”,《吟窗》、《格致》、《诗法》、《词府》同,其它诸本均无。

②“性情”,《吟窗》、《格致》、《诗法》、《词府》诸本作“情性”。〇“舞咏”,《龙威》本作“歌咏”。案,作“舞咏”是,“歌咏”或联想而误。

*论文写作校勘原则:

引用文献前一定要对所引文献进行校勘,以免引用错误文献。

引文文献一定要用所引原文献进行校对。

转引文献不必校对原始文献,用文献源校对即可。

《宋略》曰:文帝元嘉二十年三月,皇太子劭释奠于国学。

《宋书·礼志》(一)记:“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晋故事,官有其注。祭毕,太祖亲临学宴会,太子以下悉豫。”《礼志》(四)亦云:“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四月,皇太子讲《孝经》通,释奠国子学,如晋故事。”

著名戏剧学家王季思在《集评校注西厢记》一书中说道:同样是封建道德,但这两种道德应该区别开来。一种是显亲扬名的道路,是完全维护封建

社会和封建制度的,和封建统治者是结合在一起

的;另外一种道路是希望在家做一个悠闲的、老老

实实的人,供养父母。蔡伯喈选择的是第二条道路,他的本意就是呆在父母身边做一个孝子”。①

①王季思《集评校注西厢记》第283页,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古人云:“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8]

[8]转引自《试论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荣小

措撰.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

第五章文献检索

检索方法

A分段检索:适用于某一问题高峰时期文献搜索

B回溯检索:从当前往后推,便于较短时间掌握最新科技

C时序检索:按照时间先后顺时检索,便于了解研究发展历程

D引文扩检法:快捷把握核心文献

网络检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cf77293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f7729384.html,

*四角号码查字法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块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1、取角顺序:(1)左上(2)右上(3)左下(4)右?2、取角方法:

?(1)一笔可分角取号。例“以”,上取为2,下取为7。

?(2)一笔的上下两段和别笔构成两种笔形的,分两角取号。例“水”上取1,下取9。?(3)下角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缺角作0。例:妒右下角缺,取为0。

?(4)凡外围是“口、门(门)”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面的笔形。例:田=6040。

(5)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0。例:王

左上角为一横,取1,右上角因为前面已经用过,

所以取0。一、现存古籍查找

1.《四库全书》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凡批评清王朝统治内容,含有反礼教、反传统或宣传异端倾向,“未越群流”的平庸之书、“归于小

道”的无谓之书、“难以考信”的伪托之书,以及著作

时代切近者、重复之书均列为存目,共6793种。

1992至1997年,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整理影印

4508部存目古籍,由齐鲁书社出版。

3.《丛书集成初编、续编》

《丛书集成初编》凡4107种,4000册,王云五主编。于1935-1937年陆续印出3467册。未出

者533册。1985年起中华书局用上海商务印书馆本

影印,未出者亦补齐,共4000册。现代文献分法。

上海书店1994年6月影印出版的《丛书集成续编》,选取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丛书100部,删除

各丛书相重复以及与《丛书集成初编》相重复的书,共收古籍3200余种。四部分法。

4.《续修四库全书》

《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开始,到2002年4月完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1800册 5213种。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着述的续选。

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建国后古籍整理新成果:

《古籍整理图书目录》(中华书局1949-1991)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岳麓书社,1949 至200 3)

《全国总书目》(中国现行国家书目。年刊。

1949~1955年各年度由新华书店总店编辑,主要反

映新华书店发行和经销的图书,仅选录部分私营书

店图书。1956年度以后改由版本图书馆编辑,1966

中断,1971年恢复,出版了1970年度《全国总书目》,以后陆续出版1972~1982年各年度的《全国总书

目》,1987年出版1966~1969年各年度《全国总书

目》,1988年出版1971年度《全国总书目》。)

*查一书的著录与流变:

《中国历代书目丛刊》(许逸民,常振国编,现代出版社, 1987 )

《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原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书中将《汉

书·艺文志》等二十种史传《艺文志(经籍志)》以

及清代《禁书总目》等汇编成索引,以书名和作者

姓名为条目,书前有笔画索引。)

?二、查篇名、作者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者篇名索引》

《全唐诗索引》

《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一些总集类书往往附有索引:《全宋诗》《全宋文》《全金元词》《全元散曲》等。

*小说类检索文献:

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收五代前小说450中);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社科院1990,收唐至清末通俗白话小说1160部)

?三、查人物

《中国人名大词典》(上海辞书1989,古代部分收录1949年10月1日前去世人物14000,现代

部分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去世的和在任

的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以及各领域、各

部门的著名人物17970余人。每人都有较为详尽的

介绍。)

《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1921,1958年重印,共收人名四万多个。起自太古,止于清末。

每个人名下面注明朝代、籍贯、生平事迹。书后附

有补遗、姓氏考略、异名表、四角号码人名索引。)《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编,所收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民初,凡6851人。除历代文学家外,

凡有诗、文著述者,也都列目作了介绍。每个条目大

致有生卒年代、籍贯、仕迹、生平事迹举要、著述

情况及其评价。)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华书局1992起分卷出版,所收较谭本更广泛。所收止于1919年。)《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1989,收录1840年至1988年九月30日期间逝世

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有一定影

响的人物10750个,包括外国人物846个)

*查人物字号、别名、笔名

《室名别号索引》(陈乃乾,中华书局1957年。收录先秦至清末有关人物的室名别号17000余条。)

《古今人物别名索引》(陈德芸编,岭南大学图书馆1937年刊行,上海书店1982影印。收录人物40000余个,别名70000余条。)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上海古籍2002年,收23000 余人,其字号、室名、别称合计50000余条。)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原书于八十年代出版,共收入三万六千多人,十万三千余条。增补本不仅纠正原书百余条错误,同时又增补了三千多人,一万多条。

《唐人行第录》(岑仲勉,中华书局1962年。)《五四以来历史人物笔名别名录》(张静庐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徐乃翔,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所收作者达六千余人,笔名达三万余个)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索引》(苗士心编)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本名笔名索引》(周锦编)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笔名录》(上下)(朱宝梁)四、近现代图书出版查询

《民国时期总书目》(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997年陆续出版。以北图、上图、重庆图书馆的馆藏为基础编撰,收录了1911年至1949年9月间中国出版的中文图书124000余种。)《(生活)全国总书目》(李平心,收录1912~1935年间中国全国书店、学术机关、文化团体、图书馆、政府机关、研究学会的出版物及私家出版单位的出版物约2万种。荒诞、迷信、低级趣味者一概不收。革命文献较多)

《抗战时期出版图书书目》(重庆图书馆1958,主要收重庆、上海、武汉、昆明等大城市出版中文书籍)

《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人大图书馆1989,收1937-1949年间解放区根据地出版图书)近代文献可以查《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图,1979,1982年出索引),此书没有收录禁书,可配合查《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张静庐,中华书局1954)

港台地区图书查询

《中华民国出版图书目录汇编》,收1949-1963

年台湾出版图书

《中华民国出版图书目录》(台北图书馆,1960年起每年出版)

五、论文检索

《全国报刊索引》(月刊,按照全国报刊资料分类法)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双月刊)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索引》(1857-1918)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1915-1949,收相关期刊657种)

《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续编》(王大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4、1986年)《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收录《新青年》(月刊,1915年9月-1922年7月)、《每周评论》、《共产党》、《先驱》、《向导》、《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1924年12月)、《前锋》、《中国工人》(1924年10月-1925年5月)、《新青年》(1925年4月-1926年7月)、《政治周报》、《农民运动》、《布尔什维克》、《无产青年》、《中国工人》(1928年12月-1929年5月)、《实话》、《群众》、《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工人》(1940年2月-1941年3月)等19种革命期刊上的论文资料。)

《二十六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国革命博物馆资料室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收录《星期评论》、《少年中国》、《新社会》、《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26种革命期刊上的全部篇目。)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两编,1900-1980,商务印书)

《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1981-1985,吉林图书馆)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2年后每两年出版一次)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49-1966,1979-1982)

六、字词查询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对外汉语教学很好的参考书)

《宋元语言词典》(龙潜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收宋元流行语1.1万余条)

《戏曲词语汇释》《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上海古籍1981、1979,收戏文、小说、方言、黑话、行话等)

《古书典故辞典》(杭州大学中文系,江西人民1984)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共收释古今汉语成语18,000余条)

《甲骨文字典》王本兴

《诗经词典》向熹

《红楼梦辞典》冯其庸、李希凡

七、查地理沿革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戴均良,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是建国后编纂的第一部、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古今地名工具书。全书6万余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时限截至1949年9月底)《历代地理沿革表》

《四库全书总目》

(一)经部:

1.易类

2.书类

3.诗类

4.礼类(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仪、杂礼书)

5.春秋类

6.孝经类

7.五经总义类

8.四书类

9.乐类10.小学类(训诂、字书、韵书)

(二)史部:

1.正史:纪传体正史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编年: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3.纪念本末: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通鉴纪事本末》

4.别史:旁出正史之外,纪一代史实。《东观汉记》《大金国志》《契丹国志》

5.杂记:具一事始末,非一代全编;述一时之见闻,记一家之私记。遗文旧事,足以存掌故,资考证。《国语》《战国策》

6.诏令奏议:右史之事情。

7.传记:一《圣贤》,《孔子编年》《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二《名人》,《魏郑公谏录》。三《总录》,如《列女传》《唐才子传》《百越先贤志》。四《杂录》,如《骖鸾路》之类。

8.史钞:取诸众史而成书。

9.载记:割据政权史。《吴越春秋》。

10.时令:记述时令风俗,《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

11.地理:宫殿、总志(一统志)、都会郡县(地方志)、河防(水利)、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纪(记外国地理风物)。《岭海舆图》《广东通志》《水注经》《洛阳伽蓝记》《岭表录异》《六朝事迹编类》《岭南风物纪》《徐霞客游记》。

12.职官:古今职官变迁史实。《唐六典》。

13.政书: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通典》《唐会要》《文献通考》。

14.目录:经籍、金石。《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

15.史评:评论性史料,《通史》。

(三)子部:

1.儒家:除已经列入经部的《论语》《孟子》之外的儒家著作,《孔子家语》《荀子》。

2.兵家:原兵家著作。

3.法家:原法家著作。

4.农家:农书。

5.医家:医术。

6.天文算法:天文著作,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7.术数: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

8.艺术:书画、琴谱、篆刻、杂记(音乐、棋)

9.谱录:器物(《香谱》《古今刀剑录》)、食谱(《茶经》《北山酒经》)、草木鱼虫(《洛阳牡丹记》《蟹谱》)。

10.杂家:立说者谓之杂学(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如《墨子》《鬼谷子》;

辩证者谓之杂考,《白虎通义》《容斋随笔》;

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论衡》《梦溪笔谈》;

旁究物理、胪陈纤索者谓之杂品;

类辑旧文,途兼众轨者谓之杂纂,《意林》;

合刻诸书、不名一体者谓之杂编。

11.类书: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

12.小说家:述杂事,《西京杂记》、《世说新语》、《大唐新语》:记异闻,《山海经》、《穆天子传》:缀辑琐语,《博物志》《酉阳杂俎》。

别教

1.释家:佛教典籍

2.道家:道家典籍,道教典籍,服食、符录、房中、神异。

(四)集部

1.楚辞

2.别集

3.总集:《御定全唐诗》、《御定全金诗》、《御定历代赋汇》。

4.诗文评

5.词曲:词为五类:曰别集,曰总集,曰词话,曰词谱、词韵。曲则惟录品题论断之词,及《中原音韵》,而曲文则不录焉。王圻《续文献通考》以《西厢记》、《琵琶记》俱入经籍类中,全失论撰之体裁,不可训也。

(五)其他分类法

五分法为梁祖暅(xuan)所立,其《五部书目》看似五部,其实只是在四部之外增加了“术数”部而已,这与他是一文天文学家有关。

七分法是南朝齐代王俭《七志》所创,分为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录传)、诸子志、文翰志(诗赋)、军书志、阴阳志(阴阳图纬)、术艺志(方技)、图谱志(地理书与族谱),并附见道经、佛经二部。名为七分,实为九分。

古典文献学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文献学 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完整word版)2020复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真题等汇总,推荐文档

一、2020-2021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考研研究方向: 07中国文献学史 08古文字学 09古文献与古文字 10文字学 11敦煌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④810目录版本学(07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07古汉语与上古史 ④812古文字学(08、09、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35敦煌文献学; ④891古代汉语(11方向) 二、2020-2021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官网不公布参考书目,以下书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用的是袁行霈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外国文学是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配套崇文书局出的外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现当代文学就是以三十年、洪子诚和陈思和老师的当代文学史 文学理论的东西: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文学理论 大量复旦老师的专著论文 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新中国文学史 复旦出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分体文学史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辞海》文学卷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老师的《古代汉语》 ps:欢迎后台留言补充书目~ 三、复旦大学2016古籍所【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702+803真题回忆

702 文史知识 一、填空:2分×11个 1、对联:__________,青山无古今。 2、明代唐寅字____号____。 3、明天启七年干支丁卯,则天启辛酉是天启____年。清乾隆五年干支庚申,则乾隆五十五年干支____年。 4、《瓯北诗话》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元丰类稿》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 二、名解:6分×8个 1、等因奉此 2、歌行体 3、朴学 4、会稽 5、光禄寺 6、《通鉴纪事本末》 7、燕行使 8、南怀仁 三、问答:40分×2个 1、4选1作答,用浅近文言,写500字左右提要: 《史记评林》《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石渠宝笈》 2、阅读文本:(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首阳山采薇那一段,好像以前看过,哭,考试时紧张的忘记出处了,还好不用答出处,百度了一下,是《史记·伯夷列传》,原文:简体,横排,左-右) 夫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1)简转繁,标点(包括专名号); (2)运用学过的文史知识,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对短文写1000字左右札记————然后我可耻的只会大作文+对联干支…丢人啊~选了《世说新语》竟然没写完五百字~———— 803 古籍校读 一、选段:(原文:繁体,横排,左-右,有标点,标点正误夹杂) 是书首有自序云凡三十篇为二十卷今自忠志至肉攫部凡二十九篇尚阙其一考语资篇后有云客徵鼠虱事余戏摭作破虱录今无所谓破虱录者盖脱其一篇独存其篇首引语缀前篇之末耳至其续集六篇十卷合前集为三十卷诸史志及诸家书目并同而胡应麟笔丛云酉阳杂俎世有二本皆二十卷无所谓续者近於太平广记中抄出续记不及十卷而前集漏轶者甚多悉抄入续记中为十卷俟好事者刻之又似乎其书已佚应麟复为抄合者然不知应麟何以得其篇目岂以意为之耶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徵引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其曰酉阳杂俎者盖取梁元帝赋访酉阳之逸典语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转)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转) 一、阅读书目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 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 以上为古典文献学学科综论,可认真阅读,明确本学科的性质、内容、涉及范围等。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 校雠学史蒋元卿 目录学发微余嘉锡 古典目录学来新夏 校勘学大纲倪其心 中国古籍版本概要施廷镛 古书版本常谈毛春翔 中国古籍印刷史魏隐儒 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 古书通例余嘉锡 古籍索引概论潘树广 中国古代的类书胡道静 书林清话叶德辉 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范希增 以上为学科史和方法论以及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论著,重点学习古典文献学学科发展史,以及目

录、版本、校勘及古书体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 汉书艺文志总序、小序 隋书经籍志总序、小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序、类序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校雠通义通释王重民 文史通义校注叶瑛 以上为文献学理论及学术思想论著。 困学纪闻王应麟 日知录顾炎武 读书杂志王念孙 经义述闻王引之 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 陔馀丛考赵翼 观堂集林王国维 管锥编钱钟书 以上各书,用通读或选读方式,重点学习文史考据的方法。 小学考谢启昆 国学讲演集、小学述略章太炎

文字声韵训话笔记黄侃、黄焯 字诂义府合按黄生、黄承吉 义府续貂蒋礼鸿 各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杨树达 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沈兼士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 诗词曲语话汇释张相 问学集周祖谟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俞樾等 古书读法略例孙德谦 标点古书评议吕叔湘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一~~五)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编 古书句读释例杨树达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阮元等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 注释学纲要汪耀楠 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 以上各书,用通览或选读方式,重点学习文字、音韵、训诂研究以及古书辞例,句读、注释和校勘实践等。 与青年朋友谈治学中华书局编 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编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来源:李士彪柘人的日志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据说是北师大教授郭英德推荐的书目。不是很多,但看完这些也就够了。) 通用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古籍编纂学书目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古籍版本学书目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古籍校勘学书目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古籍目录学书目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补:《古籍整理学》,刘琳、吴洪泽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他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气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宋学者注疏时都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或贤人言论。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取名为《文献通考》。在《自叙》中他解释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言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从孔子到马端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特别是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贤者的言谈高见很容易见诸笔

端,各种口头传说和议论也逐渐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典籍而轻视传闻,相应地“文献”也由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逐渐向偏义复合词的方向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端临将文献的内容区分为“叙事”和“论事”两大类,并且将两者并重,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文献有记注和撰述之别,记注即历史记录,而撰述要有史识。,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这是带有片面性的。 今人对“文献”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文史学界的文献概念,如郑鹤声、郑鹤春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王欣夫认为:“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 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他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气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宋学者注疏时都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或贤人言论。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取名为《文献通考》。在《自叙》中他解释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言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从孔子到马端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特别是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贤者的言谈高见很容

易见诸笔端,各种口头传说和议论也逐渐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典籍而轻视传闻,相应地?文献?也由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逐渐向偏义复合词的方向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端临将文献的内容区分为?叙事?和?论事?两大类,并且将两者并重,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文献有记注和撰述之别,记注即历史记录,而撰述要有史识。,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这是带有片面性的。今人对?文献?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文史学界的文献概念,如郑鹤声、郑鹤春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王欣夫认为:?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 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

202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

2020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报录比本文将系统的对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情况,专业介绍,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录比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及复旦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新祥旭考研聂老师xxx-nls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 一、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情况: 专业代码050104 专业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 (学术学位) 招生人数 5 研究方向07中国文献学史08古文字学 09古文献与古文字10文字学 11敦煌学 考试科目 07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 德语;③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④810目录版本学 08-10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 德语;③707古汉语与上古史;④812古文字学 11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 德语;③735敦煌文献学;④891古代汉语 备注 含“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3人,其招生方向为08-1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 生3人。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 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1.古籍整理、2.古籍专书研究、3.中国学术史专题、4.目录版本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文献学史、2.中古文献研究、3.中国学术史专题 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全唐文补编》、《唐代文学丛考》、《全唐诗补编》、《唐诗书目》。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国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文史考据方法、中国文学史料学、唐代文学史料学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新闻单位及各级机关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图书文物的鉴定与研究、书刊报纸的出版与编辑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分数线 年份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 2018 55 90 345 2017 55 90 340 2016 60 90 350 四、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报录比 年份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其中推荐免试人数报录比2017 32 9 2 3.56 2016 17 7 3 2.43 2015 23 7 4 3.29

传播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传统与符号学传统都是通过符号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2、传播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传播学还要研究: 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㈠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信息共享活动。 ㈡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㈢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 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双方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㈤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学 1、符号 符号的特征:①符号是在特定指代关系中产生的②符号在形式上可以独立存在③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④传播以符号为介质,但本质的意义的交流和互动 二、体态符号

1、符号的功能:①表述和说明②传递与传达③引发思维 2、信号的特征:①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的自然的因果性②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3、象征符的特征:①象征符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象征符除了表达事物,还能表达抽象概念③象征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来使用④象征符不需要和所指对象有必然联系 1)象征符的自由和随意性:一种象征符可表达多种事物一种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达 2)象征符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同一种象征符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变迁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例:美女、帅哥、同志、红卫兵三、意义 1、意义的定义 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绝对精神的产物。 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2、意义的特征: 一、广义性:包含一切精神内容 二、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三、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 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暗示性 外延→内涵 指示性→区别性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①传者的意义:未必能正确表达本意②受者的意义:理解存在差异③情境的意义: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

传播学课件

?第一章大众传播 ?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理论》P10:大众传播: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人类传播理论》P 352:“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且将其传输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和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 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异质的、匿名的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下的一些新的特征 新的媒介环境?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3:―我们似乎正在快速进入一个用户主动和多媒体传播的新的媒介环境。‖―新的媒介环境有一个特征,即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目前学界关键词:Media Convergence——用来描述互联网、电视、有线和无线电话等服务的合并,以前其界限是分明的,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原因之一。 1、《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鲍德温龙耘译华夏出版社(2000)(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得勒明安香译华夏(2000) 3、《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美)约瑟夫罗伯特清华(2004) 描述―媒体资讯革命‖(informedia revolution)(信息革命)社会各方面状况: 1、(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1990)(2000.) 2、(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和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3、(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006) 4、(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006) 5、(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千年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006) 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2001)Convergence有6种不同涵义(宋昭勋,2006): ?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 of Ownership) ?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 of Media Tactics) ?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of Media Organization)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 of News Storytelling) 目前中国学界很混乱 熊澄宇:媒介整合孟建、蔡雯:媒介融合王翰东:媒介敛聚汇流汇聚(彭兰) 对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媒介融合与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全球性的前沿课题,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