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性小结

《如何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中期阶段性小结

李树梅

一、课题进展情况

我们申报的课题在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就开始行动起来,购买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开始准备工作,根据我们的环境状况和我国的环保情况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于是,我们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当地情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校园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指出:可供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如果遭到了毁坏,不但人类要自食其果,而且还将殃及子孙后代,人类是否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及保护好人类的家园,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繁衍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1992年,我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教育是教育战线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学生如果不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近几年来,环境知识普及教育的课程已陆续在全国各类学校开设,国家已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从幼儿园、中小学抓起。旨在通过基础的社会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并自觉地参与到对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为此,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我们的课题申请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的准备,上网查阅各地和国外的环保资料,订阅购买相关的书籍,制定了实施计划。学校召开了科研课题开题会议,大家在各自分工的领域开始了研究工作,并确定三年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研究方案的制定

子课题立项后,我们课题组着手设计并制定研究方案,我们初步决定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预计用一学期的时间,根据我区的环境状况和我国及世界发达国家环保情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形成对环境需要保护的意识。

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预计用三学期的时间,探索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的时间,空间及程序,初步建立小学生环保教育的目标体系。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预计用一学期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模式,以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形式,书面总结小学生环保教育的实验研究成果。

我们预期的目标是通过对整个过程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成果: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小学生环保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小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的意见;

3、制定在小学生中实施环保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小学生各学科环保教育的教学基本理论;

5、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五、学校对课题的管理

校长多次强调:学校对课题研究将在多方面给予支持,承担各个课题的教师要保证充足的研究时间,要不断的积累第一手资料,做好平时的研究记录,要求全体研究人员参加的课题研讨活动和课题小结。每一阶段结束后,写出高质量的阶段性总结。

六、在学校课程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过程

1、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求各学科的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利用教材的内容及时告诉学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垃圾给地球母亲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了解这个家,爱护这个家,因为地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再讲耕地在呼唤时告诉学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就会被打破,如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的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传递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如发生在日本的水俣事件。在讲述食品卫生时,告诉学生发展绿色食

品,既有助于健康,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告诫同学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结合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今年我校进行了校舍改造,过去陈旧的校舍一改旧貌换新颜,学校更加重视了对校园校貌的环境保护。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安排每位学生写一份保护学校环境的计划,还指导学生写了一封致全校师生的公开信,信中提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响应和支持,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爱护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应自觉遵守的原则和应尽的义务,使每位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保教育。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科学老师指导学生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还通过STS(科学技术社会)讨论了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并组织学生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统一管理。在暑假里还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周围和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咨询。结合本地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分析了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环境保护日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中我还通过一些环境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每年的2月2日世界湿地日,教育学生要爱护湿地,保护好地球的肾。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教育学生要保护好森林,要青山常在,才能永续

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教育学生我国是一个淡水缺乏的国家,要珍惜每一滴水,不要使我们已很匮乏的水资源再受到污染。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5月31日,教育学生,印尼的森林大火,使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又严重污染了环境。6月5日世界环境日,教育学生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我还通过新闻报道的有关污染环境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青岛崂山海滩、海南博鳌海滩、降旗后的天安门广场,垃圾遍地,一片狼藉,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环境,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中,往往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从人类的开始诞生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就出现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为了少走弯路,为了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全社会一定要进行环境保护,这就要从青少年的教育抓起。也就是说,我们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充分认识污染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才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

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必须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正确或合理的课程理念,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去。

3、确定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4、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

5、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形成较科学的体系和实践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来,为进一步开发

和实施作参考或有利于推广,遵循“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

6、开展评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探索的实践研究过程,成功与失败并存。评估既重视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目的各异,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统一考试

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总之,经过多年来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是,毕竟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事情还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实践,其中肯定也会有一定的曲折,但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认真去做,我们学校的校本开发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小课题:初中体育实践课男女生分组教学的探究立项后,我如期按计划实施,现将我在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况做如下总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直以来体育课都是男女生一起参与、一起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上体育课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参与了也没有认真、尽力去练习,只是应付着去完成。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实行男女生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实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的最好途径,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的最好方法。首先,从思想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 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是有别的,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 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其次,从心理方面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意识上表现为畏难、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男生喜欢的内容女生不喜欢,女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又不喜欢,会造成男生“吃不饱”,而女生“吃不了”的现象存在。因此,初中阶段体育实践课有必要对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键词:初中、实践课、分组教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学生。实践课:将体育课划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实践课是在室外操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活动。分组教学:是将学生按照不同属性划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本课题按照性别属性将学生分成

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5篇

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5篇 篇一:小学语文课题阶段总结 《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已初具规模。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和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课题组教师连续两年全部参加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人讲一节研讨课,开一节示范课。组内教师随时听,及时交流、共同研究。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学期老师们还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例如每学期的教师论坛,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受益匪浅。通过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具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具体内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本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的习惯。 2、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共同探讨“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关键词句在句段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积累文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的有效教学方法。 3、继续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三、本阶段实验做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在本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任务,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1、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培训。由课题组负责人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举办了专题讲座,并邀请校外专家为老师们开讲座,解读新课标。明确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了多篇以阅读教学有效模式行动研究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 2、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多场研讨活动。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二十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会上,上课的老师说构思与感想,听课的老师谈看法与建议,总结成功之点,找出不足之处。有时,一堂课试上几次,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在“磨课”中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发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四、积极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学年来,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 在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尝试的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知”。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候,繁琐的语句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感知语言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导写探究”的研究课题实验.在欧阳正平老师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半年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保障有力 自我校申报“现代文导读导写探究”的研究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欧阳正平为组长的实验课题研究课题小组,由苏海英、幸沧粟、汤育林、黄建峰、李兵、杨若雯、邹月英等八位实验教师组成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课题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顺利实施本课题的有力保障,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 1、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自学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应该作为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

先学后教:教学的规律 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自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而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针对性:教学的法宝 2、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 生活化:教学的根本 3、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奥苏伯尔说得好:“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方式.当然,学生的实际不仅仅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包括学习经验、背景知识和学习方法等.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一

附件一: 《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 整合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努力的方向 武威十中语文课题组 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实验,现将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果: 1.建成并逐步完善了教学资源库。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我们在局域网上建成了一些适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文件,收集了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料,快捷方便,种类多,阅读方便,形式自由,另外,我们还整合了北京四中网校“同步课程”的资源,这样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研究。 现在,语文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来上课更是经常的事,他们精心制作了很多课件,为了让这些课件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我们在教研网上创建了课件下载中心,方便大家学习交流。语文沙龙是教师们讨论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最佳的方式。 2.配合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该课题的实验研究,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对因特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并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对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优化了学生学习方式。 实验证明,在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后,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创新型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情境,优化了教学结构,学生自主探索,勤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研究,协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了信息时代的自学能力,优了了学习方式,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我们在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科研素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和专著。 我们课题组抽调最好的语文老师充实到课题组中来,定期或利用教研室语文组活动的机会集中理论学习和研讨,课题组分工安排这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有关网络环境下课堂教育教学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体会的整理,坚持写教育随笔,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2)定期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交流。2009年9月份以来课题组以党玉芬、张全祥教师为代表作了《三峡》、《桃花源记》信息技术交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始终困扰着每位数学教师,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说:“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总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是把加法当减法,把乘法当除法等的错误;更有在作业本上有时用橡皮擦擦了一次又一次,用涂改液涂了一次又一次……”因此我们就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本学年教研工作的重点。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计算课的教学。 以前,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计算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计算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上述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教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马虎,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做题一定要仔细,做完认真检查……”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自从我们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之后,老师们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讨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修共组织的两大活动,首先是全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在四月份完成了,此次活动展示了每位教师计算课的教学情况;其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在五月份中旬开始,六月初结束,通过这一轮的集体备课,既优化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 在为期将近三个多月的分散研修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

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每位教师不断探寻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现在全组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统一模式:上好计算课——反思调整——日常口算练习——计算练习综合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三、教研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每位教师的计算课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数学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总之,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自己认真的研究有更多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XX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高中文言虚词学习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成果形成,提炼价值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实际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在充分论证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在充分学习实施课题深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把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从最初的接近到现在的走进,对高中文言虚词学习对策的研究,每一步坚实而有力,体现在教师轻松教和学生快乐学的转变上。应该说,本阶段的研究很有成效,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研究情况 (一)、整体情况 1、在调研、总结、论证的基础上,课题组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并能够针对性地实施,保证课题的质量和实效。课题第二阶段小结。 2、加强课题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对我校高中学生文言虚词的学习有深入地了解,并通过培训、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掌握一定研究策略,确保研究的方向、力度。 3、加强调研,通过问卷等形式取得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真实情况分析、综合,形成新的意向,进一步调整、完善方案。 4、以课堂实验为主,成功开设精心准备的研讨课, 在过程 中注重分析,初步形成案例,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更 明确的方向。 (二)文言虚词学习目的的兴趣指导

70%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态度表现为一般,他 们认为文言文的学习从来就是为了通过考试的。实际学习中,80%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习惯也相对较差,这些都无形中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狭窄。在恶性循环下,学生既无法对课本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也难于主动将已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对文言学习的厌倦、疲惫与排斥。 1、积极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的多样性,带给了课堂活跃的气息。以《游褒禅山记》的阅读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式,以便学生加深对文段内容的印象。因为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对文章能够有较多的接触与认识,从而有利于后期对文本展开进一 步地学习。 2、对话式的授课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学方法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予以反对。他认为这种方法不符合儿童的天性。在他看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即“运动的中心”。他认为对话的方式,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 握知识; 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因此, 课堂中注意“对话”形式的灵活运用,将对推动文本的理解。 3、多媒体的广泛运用 随着现在教学设施的完善,多媒体已经为教学手段 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载体。 比如,在讲解《鸿门宴》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鸿门宴》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文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解《滕王阁序》时,可以让学生享有一段视觉冲击后,对文本描写的景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瑰丽,以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性小结

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性小结

《如何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中期阶段性小结 李树梅 一、课题进展情况 我们申报的课题在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就开始行动起来,购买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开始准备工作,根据我们的环境状况和我国的环保情况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于是,我们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当地情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校园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中指出:可供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如果遭到了毁坏,不但人类要自食其果,而且还将殃及子孙后代,人类是否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及保护好人类的家园,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繁衍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1992年,我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教育是教育战线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学生如果不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近几年来,环境知识普及教育的课程已陆续在全国各类学校开设,国家已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从幼儿园、中小学抓起。旨在通过基础的社会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并自觉地参与到对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为此,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我们的课题申请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的准备,上网查阅各地和国外的环保资料,订阅购买相关的书籍,制定了实施计划。学校召开了科研课题开题会议,大家在各自分工的领域开始了研究工作,并确定三年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研究方案的制定 子课题立项后,我们课题组着手设计并制定研究方案,我们初步决定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预计用一学期的时间,根据我区的环境状况和我国及世界发达国家环保情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形成对环境需要保护的意识。 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预计用三学期的时间,探索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的时间,空间及程序,初步建立小学生环保教育的目标体系。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预计用一学期的时间,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模式,以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形式,书面总结小学生环保教育的实验研究成果。 我们预期的目标是通过对整个过程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成果: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平梁小学肖玉琼 时间来去匆匆,一晃又是一个学期。本学期,课题组围绕习作指导的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习了作文课标 通过作文课标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各年级段关于“写作”的要求。我任教四年级,因此就特别留意了三、四年级的习作要求。对于三、四年级的习作,小语课标有这样的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也经常指导学生不拘形式的进行写作训练。学校集会后,我引导学生将集会的场面描写下来。有一次,因为学校临时开了个短会,我进教室晚了两分钟的时间。老远就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一进教室,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我本来准备上课的,临时改变了主意,我让孩子们拿出笔和习作本,以“上课铃响了……”开头写话,要求孩子们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下子,孩子们兴奋了,根本停不下笔,将上课铃响了到老师走进教室两分钟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上课铃响了,我们快速走进教室,拿出语文书,放在桌子上,安静地等

老师来上课。可左等右等都不见老师,咦,这是怎么了?以前老师都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只要铃声一响,就会开始给我们上课。今天,铃声早就响结束了,却还不见她的身影。同学们有的已经坐不住了,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东张西望,还有胆子大一些的,干脆跑到教室门口去偷偷看看。老师还没有来,大家都没事可做,我想:老师会不会忘了这节是语文课?要不要去找找她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坐在门口的同学回过头来提醒我们:老师来了!我引导她可以继续写,写一写老师来到教室时的动作、表情、语言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直以来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的提高始终困扰着每位数学教师,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说:“上课时,学生总是不愿意发言,就是勉强说了,也大不到点子上,上课时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专门等着老师说,学生只是负责听。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解题思路非常欠缺,答不到点子上”因此我们就把“培养学生课堂说算能力,提高学生自信”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本学年教研工作的重点。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表达。 以前,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说话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学生的表达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不回答问题的情况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上述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教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不懂,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认真回答问题不要紧,要大胆的说……”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自从我们把“培养学生课堂说算能力,提高学生自信”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之后,老师们对于培养学生的说算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数学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讨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修共组织的两大活动,首先是全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此次活动展示了每位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其次是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一轮的集体备课,既优化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 在为期将近两个多月的分散研修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每位教师不断探寻提高学生课堂说算能力的方法,现在全组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统一模式:上好课——反思调整——日常练习——展示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三、教研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敢于大胆举手回答问题,能够说明白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一定提高。很多学生能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课题,能够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详细讲解,并且每节课学习完之后,孩子们能够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说出这部分内容的重要应用,并能够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建立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多措并举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领导 ①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由徐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高新美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②实行“课题骨干教师交流制度”。精挑细选养成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2、健全制度 学校领导制定了《课题研究奖惩制度》、《课题研究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并将教师的课题研究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 3、重视培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别重视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经验聚焦两大方面。理论方面重点学习的是著名教育专家林格主编的《怎样培养习惯》一书;经验聚焦方面,我们一是学习前辈在习惯养成方面的经验做法,二是通过网络搜集其他学校的借鉴性经验做法;三是通过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引导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实践活动,潜移默化育习惯 1、努力培植丰富的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的隐形阵地,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营造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教学楼内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大厅用醒目大字雕刻着“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教学楼道内有“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每个班级根据自身不同的特色构想建起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诗词长廊、成语长廊、对联长廊等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②营造习惯培养的精神环境。我们的做法是: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讲习惯养成的意义、方法等;二是各班每月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三是建立“好习惯积累卡”,广泛开展“我的好习惯”记事活动。通过以上方法,激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强化自律,逐渐形成好习惯。 2、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①举行“好习惯我能行誓师大会暨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题会”。誓师大会鼓舞了大家的信心,为整个课题研究的成功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②开展“十个基本行为习惯我知道”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了解“十个基本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③开辟“周行为导航语”专栏。每周各班结合本班实际,确定一个小的习惯养成主题,然后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具体化,写在“周行为导航语”专栏里,用以提醒同学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④开展“寻找身边的十大陋习”活动。我们发放了“寻找身边的不良习惯”调查问卷,引导学生去寻找反省自身或他人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使其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 ⑤编写行为习惯“八荣八耻”歌和一日常规三字歌。内容包括:进校、升国旗、课前准备等方面。 ⑥编写校本课程,开设礼仪课堂。我们编写了《文明礼仪在身边》读本,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区礼仪四个方面,利用每周1节的校本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学习。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5篇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5篇 伊旗乌兰木伦小学英语组 小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xx.1.6李雪梅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xx年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 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 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质疑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小学生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市九原区沙河第六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本课题2017年5月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美荣老师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7年5月举行开题仪式,2018年1月到3月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九原区教研室王伟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

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与东河区公园路小学进行了手拉手校际联手共促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周我校派出两名教师去参加公园路小学的教研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我们除了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外,这学期还举行了一次课题沙龙活动。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困惑,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研究的成效分析 1、学生方面 (1)、学生“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你在课堂上或生活中给别人提出过数学问题吗?你在课堂上质疑过别人的结论吗?

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及反思

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及反思 本学期我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及个人计划进行了实验,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在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感觉自己在慢慢的成长”;现将本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1、配合课题组的领导完成了“以主题教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的有关内容。 因为教学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所以积极参加教师教学活动,合理制订研讨目标,首先深入教师课堂教学,然后再去研究教师教法。本学期我主要完成了对刘泽民老师的“初中历史趣味教学策略探究”及熊成秀老师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在不同班级的教法研究”;并根据教研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2、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论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把不同的观点作了一定的整理。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及案例分析。通过听课、评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3、坚持以写作主阵地。 课题研究离不开写作,于是在听完课之后课后我就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了平时工作中多观察与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研讨,并且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及时写下来,记录下来。做好积累工作。不管是成功和失败,积

累这些经验,也是我平时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 4、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存在的不足) (1)、自己的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我在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很多停留在交流讨论上,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3)、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自己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利用课堂资源的资料。 总之短短的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自主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原则,合作是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校以普陀区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提升每一位学生学习和生活品质”为核心理念,以“科研兴校,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行动目标,申报的县级课题《自主学习三步走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于2012年4月被批准为县教育科研一般课题。 课题正式立项后,学校立即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首先成立了课题核心组,对课题的实施进行研讨;对课题的有关研究信息开展了文献研究,形成了本课题的“文献综述”文本;撰写并反复讨论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研究框架基本形成后,在校内进行宣传,吸引很多教师主动参与;于2012年9月底举行了开题仪式,完成了课题研究实施步骤的第一阶段工作。 一、前阶段研究工作回顾 从2012年10月起,课题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一年来,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计划,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激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原来科研的基础比较薄弱。学校经过调研和反复讨论,认为学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应该围绕具体的教学实践产生的问题来开展教育科研的工作,教师只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丰富学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因此,我们选取本课题开展研究,既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又容易上手,易于操作。通过本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为了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探究乃至形成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课题开题以后,为避免课题研究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课题核心小组乘热打铁,在行政会和教工大会上通报了课题开题活动的情况,传达教育局和县科研室对学校课题的关注信息,强调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施要求,由此激发教师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组织课题研究队伍,提出研究要求和任务 课题核心组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推进课题研究,即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推动课题求真务实实施,其实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前期宣传效应,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很多,局限于课题组成员的名额限制,12年底学校组织了“优秀案例评选”,并把主动参与评比的老师组织为课题组成员预选名单(有20名),进行了培训,对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进行讲解指导,强调了“宽进严出”的原则。课题开题后后课题组成员基本在20名左右,按照学科分成了四个组。目前坚持参与课题组各项活动的课题组成员16名,按相近学科分三个组。 (三)加强理论和研究方法学习,做好实施研究的铺垫 课题组成员相对稳定以后,就如何开展研究活动,校长(主持人)要求,研究要校本化,因此本课题核心组的另一任务是“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校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我个人今年的小课题研究即将进入尾声,为了使下一次的课题研究能更好的开展,并取得更好的、更有效的研究成果,现将本次小课题研究总结如下: 一、本次小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下面就分阶段小结如下: (一)研究准备阶段: 结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课题,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实施阶段: 1.根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通过上网、书刊阅读查找初中数学课堂的设计、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己学习,逐步理解、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2、通过自己课堂中的一些实验,及阅读《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收集并初步整理出了一些设计与操作的案例。 3、将学到的、理解到的理论知识、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了一些教学随笔、教学设计反思,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4、结合前一阶段研究实施的情况撰写了课题实施的中期报告,详细记录了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总结阶段

1、将搜集到理论知识进行整理,理论知识集锦。 2.整理研究中撰写的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案例等。 3、撰写结题申请、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第一次做课题研究,经验、时间、精力有限,还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收集的还不够全面、丰富, 2、由于教学工作忙,一些教学案例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并写出反思。 3、由于对收集整理的理论理解的不够深刻,我个人运用所学到的理论方法,比较少. 4、在研究中还产生了新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将此课题研究下去,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使这一课题的理论知识更全面、更丰富 2、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扎实地使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并从中不断的反思、提炼更有用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反思、记录。

最新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 【研究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 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计算的基础,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 三、预计的突破。 学年的数学教师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与加强。 【研究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能够认真书写; 2、能够看清计算符号,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 二、终极目标。 1、利用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掌握算理算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3、初步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研究步骤】 1、对数学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现状; 2、小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3、了解教师所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4、典型口算试题及学生出现错误的一般性分析; 5、优秀教师经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