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税收平滑定理比较研究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税收平滑定理比较研究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税收平滑定理比较研究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税收平滑定理比较研究

白彦锋,李贞2010-08-09

摘要: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在效应上没有任何区别,即国债和税收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够准确预见到未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国债而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因此,从本质上讲,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定理,认为选择课税还是发债来为政府支出融资,对于居民消费和资本形成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巨额财政支出的筹资工具主要依赖税收还是债务呢?本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和税收平滑定理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正确评价税收和国债--政府的这两种主要筹资工具的不同效应。

关键词:李嘉图等价,税收平滑,发行国债,财政支出

一、引言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地方债务的急剧累积和快速增长也成了我国财政的一个重要隐患,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并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

2009年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2000亿元债券期限为3年。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显然有助于在经济下滑、财政收入紧张时期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同时将地方财政运行中长期存在的隐性债务问题显性化、推进地方财政体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但问题是,当财政支出的压力空前高涨--如战争和经济大萧条时,应当通过增加税收还是发行公债来筹集收入呢?如果选定其中的任何一项--增加课税抑或发行公债,那么,就相当于否定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即通过增加税收和发行公债来为政府融资,两者的效应是不同的;那么,应当如何看待财政学中的经典理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平滑(Tax Smoothing)定理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定理对于我国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何启示?这是

本文试图分析探讨的问题。

二、李嘉图等价定理:看上去很美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早在19世纪初,就表达了政府课税与举债两者在经济影响上相同的看法。1974年,巴罗发表了《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通过深奥的数学推理,复兴了李嘉图债务与税收效应等价的这种古老思想。1976年,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这篇评论文章中,首次使用了”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这一术语。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在效应上没有任何区别,即国债和税收等价。李嘉图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国债只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国债本息将来最终要依靠增加课税来偿还,而且将来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够准确预见到未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国债而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因此,从本质上讲,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定理,认为选择课税还是发债来为政府支出融资,对于居民消费和资本形成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政策含义在于,如果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成立的,那么,现在发债未来政府就要增加课税,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未雨绸缪,现在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备政府将来的课税。因此,政府通过发债所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是无效的。

(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驳斥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了驳斥。首先,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命题--理性预期是不成立的。人们通常并不会完全预见到无限的未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短视的,通常不会因为若干年之后的增税而增加现在的储蓄。第二,政府的债务偿还通常并不是通过增加课税来完成的,更为常见的渠道是“借新债、还旧债”。而这样累积的结果就是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扩大。文末所附表中,除了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等少数国家,1991年以来的近20年间,多数国家债务负担率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提高就说明了这一点。其中,日本和意大利的债务负担率甚至超过了100%。因此,未来的债务偿还和现在的纳税人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第三,当政府债台高筑、扩大支出的回旋余地较小时,政府往往倾向于采用消费券等形式,引导消费者在指定的时间、对指定的商品进行消费,这就使政府扩张需求的目的更易达到,而不会出现反而减少消费的问题。

三、税收平滑定理:更为实证的分析

(一)英国和美国战后不同的选择

“二战”及战后初期,受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影响,英国主要通过大幅提高所得税尤其是资本收入的所得税税率,来为战争融资。当然后来也发行了一定的公债来补充财政收入,但其主要融资方式是增加课税。英国当时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以下考虑:1、凯恩斯当时认为,投资对资本收入所得税并不敏感,征税不会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2、凯恩斯认为,发行公债使政府负债,不利于实现财政平衡,进而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失衡;3、战争期间,消费品市场供不应求,不管是增税还是发行公债,都有利于转移民间过剩的购买力,避免出现“一战”期间的通货膨胀情景。

然而,战后英国经济长期增长乏力以至逐渐沦为二流国家,使凯恩斯大跌眼镜。这表明,对财政赤字要有辩证的眼光:长期的财政盈余不一定意味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暂时的财政赤字也未必-定意味着经济状况的糟糕。反观美国,当时很多追随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也主张美国效仿英国,大幅提高所得税税率来为政

府支出融资。战争旷日持久、支出很大,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议会提出了类似凯恩斯的加税政策。但美国国会考虑到加税对美国高收入人群的影响,没有完全接受罗斯福的建议,一直采取相对温和的税收政策,主要通过发行债券来为战争融资,战后待经济好转、政府税收增加之后再逐步偿还。

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乃至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融资方式的正确抉择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之所以会作出与英国不同的决策,与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英国作为单一制国家,威斯敏斯特传统源远流长,作为议会民主政治的代表,英国议会对作为行政部门的政府的制约能力相对较弱。

美国则不然。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先有各个殖民地,最后组成了合众国。在联邦层面,国会、总统、司法之间的三权分立是相当明显的。1787年颁布的美国宪法规定,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而在这种战后主要通过何种方式融资的重大决策当中,权力的制衡体现出了它的优势,更为美国战后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奥海宁(Ohanian)指出:如果当时美国墨守成规,坚持通过增税以保持财政平衡,很难想象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

(二)税收平滑定理

税收平滑定理(Tax Smoothing Theorem)否定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因为,对资本课税之后,无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陷入如下的恶性循环之中:对资本收入征税--资本投资回报降低--生产性投资减少--经济增长下降。可见,税收平滑定理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政府面临巨额支出压力时,发债比课税对经济的效应要好。发债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提供了缓冲的余地,从而使经济得以休养生息,最终实现重新复苏。

但与课税相比,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政府筹资方式,而且,政府投资的效率一般是低于市场私人投资的,不应对发债的效应过于美化和夸大。

四、正确认识税收与国债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国家

税收在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都超过了90%。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才将现代国家称为“税收国家”,而不是“公债国家”、“规费国家”或者“国有资产收益国家”。可见,税收国家是在财政国家的模式下从收入层面对国家进行的定位。

“税收国家”理念的提出,要追溯到德国财政学者鲁道夫·戈尔沙伊德(Rudolf Goldscheild)于1917年发表的《国家社会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当时,恰逢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巨额的战争债务使德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戈尔沙伊德认为,对于史无前例的战争债务,国家无法依赖传统的税收手段归还,必须有计划地进入私人经济领域,转而依赖营利性收入。

由于戈尔沙伊德的主张客观上威胁到了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体制,在当时西方反社会主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纷纷站在抵制公有制这一意识形态的高度对其展开反驳,其中以熊彼特(Joseph Schmpeter)于1918年发表的《税收国家危机》一文最具代表性。

熊彼特认为,税收国家是与现代国家同时诞生并一起发展的,它们都存在于保障个人利益有效运作的私人经济基础之上。国家财政支出越多,越需要发挥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驱动力.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同时,由于税收只对企业的剩余课征,因而不会对企业活动乃至私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一句话,在现

代经济条件下,税收国家是可以与私人经济、市场经济和谐共存的。

自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税收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国家都高达90%以上,这一事实使“税收国家”的称谓早已摆脱了意识形态的色彩,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税收作为政府的主要筹资方式,是无法替代的。只是当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空前严重的冲击时,国债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也只是将巨额课税的效应向更长的时期做了分散,从而缓冲了短时间巨额课税对经济造成的压力。可见,尽管在政府的财政收入体系当中只是一个“配角”,但作为一种缓冲工具,国债的作用同样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将国债的长期效应等同于课税的短期效应的李嘉图等价定理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它抹煞了国债作为一种缓冲手段的作用。那么,在运用国债这种政策手段使经济走出困境之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二)走出“庞氏骗局”

如附表所示,从一个较长期间来看,政府偿债的主要方式几乎都是“借新债、还旧债”,从而导致政府的债务累积规模不断膨胀和扩大。这就是所谓“庞氏骗局”(Ponzi Game)。

如何看待庞氏骗局?首先,国债作为一种筹资工具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具有其独特作用。因而,它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具有长期化和常态化的倾向。或者说,国债作为一种筹资的信用方式,本质上和货币、银行存款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期限更长,甚至是无期的。18世纪时,英国就曾发行过一种无期债券、永久国债(Consols,ConsolidatedAnnuities),不规定到期时间,持有人无权要求清偿,但可以按期取得利息。其次,国债存在可以常态化,但不能扩大化。作为一种调控经济的方式,当经济好转之后,政府应当积极地通过增加课税来减少债务规模。只有这样,当经济的寒冬再次来临时,政府才有发债的余地和空间从而调控经济。在这方面,一是要严格贯彻财经纪律,例如,国债累积额占GDP的比重不应超过60%.以免发生债务危机;

二是要着力提高政府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对民营部门产生“挤出效应”。

五、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对税收和国债政策的灵活运用

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曾实施过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10年之后,面对更加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再次被赋予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攻手”的重任。但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债务融资不同,2009年,在国债发行规模达到1.6万亿元的同时,我国不仅没有增税,反而实施了大约5000亿元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强化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而且,从长期来看,更好地发挥了待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以后逐步增税的“平滑效应”,避免了在财政压力空前的情况下大幅增税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冲击,否定了所谓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应当看到,2009年财政政策之所以能够做到减税与发债并举,是以我国财政实力的增强为基础的。1998年,税收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10.98%,当时我国并不具备减税的可能性。而到了2008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8%,税收收入在这10年间的累积为实施减税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2008年,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只有1?.?%,距离60%的国际警戒线水平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说,税收收入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的累积.不仅为偿还国民经济发展困难时期的欠债提供了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税收的长期“平滑作用”,还为日后再次实施减税和举债政策奠定了基础。可见,在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税收政策和国债政策之间初步实现了良性互动,为今后财政政策的灵活运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表:OECD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情况(单位:%)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习题详解(13-17章)【圣才出品】

第13章消费与储蓄 一、概念题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等价)(Barro ricardo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ricardian equivalence)) 答: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2.政府储蓄(government saving) 答:政府储蓄亦称“公共储蓄”,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盈余为正储蓄,如果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赤字为负储蓄,但一般说政府储蓄时指的是正储蓄。政府储蓄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手段来实现,但从目前大多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么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着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 这一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这时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政府采取债务融资方法,在债务融资的情况下,私人部门和公众将购买政府债券视为财富的一部分。其财富增加了需求就应扩大。但是政府当年发行的债务必须在下一个年度或者未来年度偿还。偿还债务时政府又不得不增税。这样,前期的减税和后期的增税对私人部门和公众来说并没有影响其持久收入,也即不会影响其需求。当减税时,人们把削减的税收即个人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以便将来支付更高的税收。所以前期的减税和后期的增税对总需求的净作用为零。债务融资不过是延迟了增税。总的看来,前期减税和后期增税对总需求影响是等价的。发行债券为赤字融资,与增税偿还债务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等价的。 例如: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俩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政府债券的期限为N年,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可以一手从政府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但是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前提条件是:1不但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而且还必须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2支撑等价定理的假设是政府对每个消费者减少税负的数额相同,并且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3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依赖于“一次性总付税”的假定,因此才会有税收总额的变化可由公债数量的变化来替代的分析。在现实中并不能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均为正值或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过于严苛的前提条件已经导致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而在中国,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是很使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以连年发行国债来换取减税让利的改革道路,国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局面。债的上升,的确使公众当期承受的税负减轻,客观上促成了总消费支出的膨胀。除少数年份,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的增加额仍有80%左右转化为消费。但是近年来,消费需求的膨胀与财政以国债发行支持减税让利不无联系。连年的国债不致造成了通货膨胀,而且导致企业和个人明显减少交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并加大了贫富差距。

李嘉图等价问题

征税和发行公债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两种主要方式。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第17章中表述了这样的论点:政府无论选用一次性总赋税(lump-sum tax),还是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消费和投资。20世纪70年代,这一原理重新被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J. Barro)所揭示。他发表于1974年的著名论文《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理论因而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嘉图等价的核心观点是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公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和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即假定能预见未来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通过发行公债而不是征税为政府支出筹资,并没有减少消费者生命周期内的总的税收负担,惟一改变的是推迟了征税的时间。 【第十七章农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税】 一国为战争之目的或为政府一般开支所征收的税,还有主要用于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生活的税,都取自于该国的生产性行业。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当中。如果为筹集一年的战争经费,通过贷款得到2000万,那么这2000万就是从改过的生产性资本中抽取的。每年为偿付这笔贷款利息而征收的100万税款只不过是从支付这100万税款的人转移到接收这100万税款的人手中,从纳税人转移到国家债权人身上。实际支出是2000万,而不是2000万税款的利息。 (梅伦说:“公债是右手欠左手的债务,对身体并无损害。欠债付息无疑不会减少公共财富。股息是从纳税人转移到公债债权人的价值。我想究竟是公债债权人还是纳税人来积累或消费这种价值,对社会都无关紧要,但欠债的本金会怎样了呢?它已经化为乌有。用借款产生的消费已经消费掉一笔资本,这笔资本无法再产生收入。社会被剥夺的不是那笔利息,因为利息只不过是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而已,而被剥夺的是一笔已被消费掉的资本的收入。如果把资本借给政府的人把它用于实际生产,就会同样给他一笔收入,但这笔收入来自于实际生产,而非来自于同胞的钱袋。”见萨伊《政治经济学》,第二卷,第357页。这段话的想法和表达都符合科学精神。) 利息支付与否,该国都不会因此而增富或变穷。政府很快便会以税收形式得到这2000万英镑。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论文关键词:李嘉图等价:举债:征税论文摘要:在研究举债和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西方经济学家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因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但却提供了一个估计财政政策效果的有用框架。正确理解李嘉图公债理论,对于研究政府举债与征税的关系及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研究政府财政政策的选择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和公债的财富效应 1974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其发表的《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著名论文中,采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视角,通过深奥的数学推理发现,赤字融资的补偿陆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在政府支出既定的条件下,发债和征税的经济效应是一样的。发债实质上是延期征税,理性消费者会预期到:在政府支出既定时,目前由于赤字融资而导致的税收减少,会使未来的税收更高,而且未来税收增加额的现值会等于目前税收的减少,居民不会因为购买公债而增加消费。强调了政府筹资是通过征税还是举债的方式,对消费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思想的政策含义极为深远,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人债务的任何增加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国内总储蓄不变。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挤出也不会发生,当然未来的一代人也就不会承担由于举债而使资本减少的负担。经济活动同政府预算平衡时完全相同。这样,巴罗的思想就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举债在短期内影响总需求,长期内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影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巴罗的以上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其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首次将巴罗的上述观点命名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关于上述税收和公债等价的思想,最初应该归功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李嘉图认为政府举债和征税对经济影响的性质是相同的,即两者都会减少国家的生产资本。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7章中说:“一个国家为筹划战争费用或政府一般支出而课征的税,都是从该国的生产性劳动中取得的。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是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之中。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2000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00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课征的100万镑,只不过是由付这100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100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开支的是那2000万镑,而不是为那2000万镑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一次征收2000万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每年课征100万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这段话可以概括为:(1)政府举债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2)公债利息是以税收支付。这种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国家的财富不会由此而发生变化;(3)政府征税也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但征税后不存在利息支付问题;(4)政府举债与征税对经济的影响性质相同,即二者都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 李嘉图等价的核心观点是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公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即假定能预见未来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通过发行公债而不是征税为政府支出筹资,并没有减少消费者生命周期内的总的税收负担,惟一改变的是推迟了征税的时间。根据李嘉图等价的观点,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准确地预见到无限的未来,他们的消费安排不仅根据他们现期收入,而且根据他们预期的未来收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公债而将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现时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从本质上说,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原理: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公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的消费和资本形成(国

财政学—论文—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思考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又称为债务中性理论。其中心思想是: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的举债行为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经济决策,由于消费者能够了解到政府举债与未来税收的替代关系,政府增加发债只会使储蓄增加,而消费不会改变,总需求亦不会改变,因而政府举债的经济影响是中性的。 其实质是:政府公共收入形式的选择,不会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换句话说,无论政府是以课税方式来弥补公共支出,还是以举债方式来弥补公共支出,其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无差别的。 如同历史上某些著名的经济定理一样,李嘉图等价定理也是由后人总结归纳的。他在分析国家筹划战争费用(纯粹消费性政府支出)是应当通过征税还是举债时,阐述了举债的本金、利息支付负担的分布及其对私人消费、储蓄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影响。他写道:“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征集二千万英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二千万英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课征的一百万英镑,只不过由付这一百万英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一百万英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的开支是那二千万英镑,而不是为那二千万英镑所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利息都不会使国家变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二千万英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每年课征一百万英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一个人虽无需每年支付一百万英镑,却可能必须一次付清二千英镑。对他来说,与其从自己资金中一次付清二千英镑,倒不如向别人借二千英镑,然后每年给雇主付息一百英镑更为方便。” 这个例子表面看来,以税收筹资和债务筹资是不同的:政府增加税收减少了个人的财富,而出售相当于税收价值的债券给同一个人,之后连同利息偿还,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个人的财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均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由赤字支持的减税导致未来更多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一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时的情况一样,消费支出没有改变,总需求不受影响。 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债券流动性的偏好,李嘉图本人并不认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们会遵照“等价”的理性思维来处理债务和未来税收问题。 二、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但是,他的继承者美国经济学家巴罗对此则深信不疑。巴罗通过利用无限生命周期模型和“利他主义学说”,对李嘉图上述关于债务融资与税收融资的比较、债务利息支付与人们未来纳税额变化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论述了公债引发的眼前减税与未来纳税之间的关系,公债引起的消费在现在与将来间的替代关系,以及对储蓄率的影响。 他认为:如果个人和家庭是理性的,就能够认识和预期到政府财政在债务和税收上不同选择的博弈规则及其后果,未来予以偿还的国债本息总额的现在值,应等于因借债而产生的即期减税额,因而由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减税,会被家庭和个人完全转化为储蓄。由此,政府储蓄的减少便被家庭和个人的储蓄增加所抵消,国民经济的总储蓄并没有因为政府是举债还是征税而变化,消费也未发生变化,政府举债的经济影响是中性的。这就是被称为“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内容。 三、传统凯恩斯理论v.s. 李嘉图等价定理 传统凯恩斯理论认为,如果政府支出的资金是通过公债筹得,则政府支出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居民消费。而与之相反的是,李嘉图等价定理却认为:政府无论选用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公债,来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私人消费和投资。显然,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表达了这么一种推测: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以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 1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 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债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政府债券的期限为N年,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可以一手从政府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2核心思想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仍然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 3前提条件 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与条件。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 四个重要假设: 1. 在经济的两时期模型中,当税收变化时,其变化数量在当期和未来对所有消费者都一样。 2.政府发行的债券在政府举债时活着的人的有生之年内偿还。 3.税收是一次总付税。 4.存在完全信贷市场。

868经济学

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试大纲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部分各占比二分之一参考教材 经济学(含宏观、微观) 网上提供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九版)哈尔?R.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15年(主要参考书);《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多恩布什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 《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罗伯特?J.巴罗,,格致出版社2008年。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理论 1.偏好和预算约束 (1)偏好的假设 (2)预算线的变化 (3)边际替代率 2.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1)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 3.消费选择 (1)最优选择条件 (2)消费者需求 (3)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3)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4)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 (5)普通商品和吉芬商品 4.显示偏好 (1)显示偏好的概念 (2)恢复偏好 (3)显示偏好弱公理和强公理(4)指数和价格指数 5.斯勒茨基方程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需求法则 (3)斯勒茨基分解及其应用(4)希克斯分解和补偿需求曲线

(5)带禀赋的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及其应用 6.理解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及各自的特征 7.马歇尔需求和希克斯需求 二、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和供给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 2.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2)弹性与销售收入 (3)弹性域边际收益 (4)供给弹性 3.市场需求 4.市场均衡 5.消费者剩余、等价变化和补偿变化的概念及其计算 6.生产者剩余 三、生产者理论 1.技术 (1)描述技术和技术的假设 (2)边际产量和技术替代率 (3)长期和短期 (4)规模报酬 (5)主要的生产函数 2.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 (1)短期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2)利润最大化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3)等利润线 (4)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 (5)显示盈利能力的含义及其应用 (6)利润最大化弱公理 3.成本最小化 (1)各类成本和利润的概念 (2)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3)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 (4)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5)成本函数及其特征 (6)理解条件要素需求函数的含义 (7)掌握谢泼德引理及其应用 (8)理解显示成本最小化及其应用 (9)成本最小化弱公理。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周玉乐 浙江财经学院2009级西方经济学 摘 要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在世界范围内业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历代大经济学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李嘉图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经济思想,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了高峰,这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等价原理也对我国在国债与税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李嘉图 中国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等价原理 一、李嘉图其人 李嘉图是斯密之后把英国古典经济学继续推向高峰的传奇经济学家,他是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独特代表。他是犹太人,14岁时就随父亲在交易所工作,却又不愿继承父业,且背叛犹太教而随妻皈依教友派,于是和父亲闹翻。离家后,先从事银行业工作,21岁时开始独立经营,很快发了大财。成为百万富翁后,他开始专心致学。他虽然只有中专学历,可先后自学和研究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矿学、地质学等众多学科,涉猎面广且均有不俗建树,跻身科学殿堂。27岁时在读了亚当 斯密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后,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99年,英国因与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作战,滥发银行券并停止兑现黄金,导致价格上涨,他研究了黄金高价现象,并开始发表一系列关于货币与物价的论文,主张收回多发的纸币,以稳定物价,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黄金的高价 一书,也于1810年出版。战争结束后,英国颁布新的谷物法,规定国内谷物价格在不超过一定水平时,外国的廉价谷物不得进口。他在1815年发表 论谷物价格低廉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反对新 谷物法 ,主张进口国外廉价谷物,以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和地租,从而提高利润。这两大项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经济问题,也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此外,他还开拓研究经济学其它领域并形成体系。1817年出版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著,使他名声大振。 二、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的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于1817年4月问世,在其中李嘉图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经济学思想,将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高峰,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是有借鉴意义,有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做参考,下面我们将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李嘉图等价原理两方面进行探讨。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提出了 绝对优势理论 ,即指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所产生的优势。然而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解释当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生的大量双向贸易时出现了困境,可以概括为:一国在封闭条件下生产某种产品时有绝对低生产成本,然而在开放条件下,通过产品国际价格以及国内要素价格的竞争,其成本未必绝对低。针对斯密的困境,李嘉图在其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之一。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概括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于别国较低,则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的国际贸易可使世界生产效率提高,并使各个国家都受益。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获利创汇。但目前的状况却是,发达国家牢牢把握研发、营销环节,控制核心技术和市场资源,而我国仅是进行加工制造环节的 世界工厂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压力较大,产业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比较缓慢,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 难道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不适用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价值低,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变为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在国家贸易中还处于竞争劣势地位。我们更需要通过政府的作用,即便在相当长时间里不可能取得全面的竞争优势,也要争取在某些行业取得局部的竞争优势,选定一些重要的行业或部门,给与一定的政府干预,对其进行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帮助,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用,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同时,从本国资源出发,选择好主攻方向,取得成本优势与规模效应。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各国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技术与技能方面也占有较大优势,近十年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比较优势学说又有了新的内容,除了劳动、资本等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外,信息、人力资本等新因素也成为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的重要资产年过部分,因此,我国还应加快贸易的转型升级和重视信息、人力资本的发展。从而,改善我国在贸易中的地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李嘉图等价定理其实是巴罗根据李嘉图所著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的思想重新提出的,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发表的题为 巴夏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 的评论中。其主要内容是:如果政府支出的路径不变,是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国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即不会影响居民消费,也不会影响国民储蓄,即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定理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成立的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具备,首先,等价定理的成立,不但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而且还必须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富并不总是正值,并且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利他动机。其次,支撑等价定理的假设是政府对每个消费者减少的税负相同,并且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而现实生活中对每个消费者来说,税收减少的数额不可能相同,并且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致使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李嘉图等价定理也是难以成立的,主要原因为:(1)我国国债形成过程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不符,我国国债主要是政府支出迅猛增长的结果,这与政府支出不变,通过发行国债为减税形成的赤字融资的情况不同;(2)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债务致使延迟了的税收,即如果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纳税并没减少,而只是被推迟到了未来,那么私人储蓄的增加额将与国债的发行额相等,而事实证明,我国居民的私人储蓄额与国债的发行额并 51 理论探讨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MPA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 M P A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课程:公共经济学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帕累托最优 2. 税收资本化 3. 财政赤字 4. 赤字依存度 5. 勒纳效应 二、简述题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4.李嘉图等价定理。 三、论述题 1.试分析,经济体系中哪些状况出现时需要政府干预? 2.试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说明财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着力点及其支持方式。 3.什么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其运用的主要载体?试分析2008年以来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运用的得失。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30分) 1.帕累托最优 2. 寻租 3. 财政平衡 4. 税收归宿 5. 勒纳效应 二、简述题(40分) 1.“瓦格纳法则”的主要内容

2.公共支出成本收益分析的主要步骤。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 4.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其运用的主要载体? 三、论述题(30分) 1.马斯格雷夫关于公共支出结构变化的主要观点。 2.试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说明财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着力点及其支持方式。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30分) 1.帕累托最优 2. 寻租 3. 财政赤字 4. 税收转嫁 5. 置换效应 二、简述题(40分) 1.决定公共支出规模的“边际效用理论”的主要思想。 2.李嘉图等价定理。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 4.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三、论述题(30分) 1.马斯格雷夫关于公共支出结构变化的主要观点。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

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 论文关键词:李嘉图等价:举债:征税 论文摘要:在研究举债和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西方经济学家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因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但却提供了一个估计财政政策效果的有用框架。正确理解李嘉图公债理论,对于研究政府举债与征税的关系及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研究政府财政政策的选择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和公债的财富效应 1974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其发表的《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着名论文中,采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视角,通过深奥的数学推理发现,赤字融资的补偿陆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在政府支出既定的条件下,发债和征税的经济效应是一样的。发债实质上是延期征税,理性消费者会预期到:在政府支出既定时,目前由于赤字融资而导致的税收减少,会使未来的税收更高,而且未来税收增加额的现值会等于目前税收的减少,居民不会因为购买公债而增加消费。强调了政府筹资是通过征税还是举债的方式,对消费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思想的政策含义极为深远,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人债务的任何增加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国内总储蓄不变。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挤出也不会发生,当然未来的一代人也就不会承担由于举债而使资本减少的负担。经济活动同政府预算平衡时完全相同。这样,巴罗的思想就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举债在短期内影响总需求,长期内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影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巴罗的以上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其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首次将巴罗的上述观点命名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关于上述税收和公债等价的思想,最初应该归功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李嘉图认为政府举债和征税对经济影响的性质是相同的,即两者都会减少国家的生产资本。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7章中说:“一个国家为筹划战争费用或政府一般支出而课征的税,都是从该国的生产性劳动中取得的。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是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之中。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20XX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XX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原理

关于“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思考 张鑫会计一班32013040007 引言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早在19世纪初,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即在财政支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是通过征税(一次总付税)还是发行债务来融资,对经济的影响是 等价的,都会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主张自由放任的主流经济学失去 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效力,以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需求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按照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大规模失业时,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由此引起的财政赤字则由政府发行公债筹措资金来弥补。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结束,各国纷纷陷入滞胀的困境。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遭到各种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攻击和批判。其中,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巴罗在70年代中期通过复活古老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全面否定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由此引起了一场激烈的经济学争论。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影响。李嘉图等价定理要求人们能够认识到政府预算与未来税收的关系,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预见到今天政府债务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意味着以后税收的增加。根据希腊经济学家达马格斯的观点,在以举债取代征税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行为取决于每个人准确获得税收负担信息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含三方面 第一,税收可见度的成本。税制的可见性越低,人们越难以预测其纳税负担。第二,税收征收时间的成本未来纳税义务的间隔时间越长,人们越有可能淡化其实际税收负担,从而引起减税的幻觉。第三税制复杂性程度的成本。税制复杂性程度越高人们越难以估计他们真实的税收负担。这样,若实践中存在的税制包含这三方面的特征将会使得消费者难以获得他们的真实税收负担,从而无法准确地确定减税部分的储蓄数额以备将来的纳税义务。目前我国税制是以间接税性质的流转税为主体的,以个人和家庭收入为对象的所得税所占比例较低。因此,人们对政府税收增减的直接感应并不明显,也不会形成政府支出与个人财富增减变动的相应预期人们的储蓄并不因国债的增加而增加,其消费和储蓄更多的是受到个人当期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以及预期支出的影响。 从国债与投资和资本形成的关系看。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应以非竞争性公共项目投资为基本用途,这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我国,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1990年后,财政 投资性支出逐步减少了对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入转到了具有外部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与 科教研究等有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项目上。尤其是19年中央财政增发1 000亿元专项国债,全部用于增加公共投资,政府关于这批债务资金运用的首要原则就是“只能选择基础设施项目,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1998年以后的全部债务资金也被有意安排用于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项目上。这种公共投资不仅增加了公共物质资本积累,也增强了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的积累;这不仅有利于短期内刺激总需求,也有利于增强长时期经济增长的能力。这种情况下的政府投资不仅不会对民间私人投资产生不良挤出影响反而是对民间投资的补充,会产生促进私人资本形成的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国债利息即使是由未来税收增加偿付,也不会对未来形成“净负担”。由此,国债发行对经济增长就具有正效应,李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认为,预算赤字和减税的效果是相同的,现期的赤字和减税将导致未来的高税收预期,从而家庭在现期会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的高税收,消费不发生变化。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的形式,还是以公债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 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俩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政府债券的期限为N年,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政府债券的持有者可以一手从政府手中获得债券利息,另一手又将这些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用以支付为偿还债券本息而征收的更高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代税收,不会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是成立的。 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和条件的,其成立的的首要条件及是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以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然这些理论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行的论证。 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分析 托宾(Tobin,J.)在其著作《财产积累与经济活动》一书中,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失效,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等价定理的成立,不但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而且还必须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具有利他动机的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富并不总是正值。比如,虽然消费者关心其后代的效用,但如果后代比他本人更富裕,他便会认为即使从后代那里获得财富,也不会影响后代的效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留给后代的财富就不一定会是正值,这并不改变消费者的利他属性。 实际上,消费者也许并没有遗赠动机,因为可能他们没有子女,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他人的福利。因而,当政府采用公债替代征税时,消费者便不会将债券留给后代,让其用于应付未来税负的增加。相反,由于偿还公债本息所需增加的税收要在他死后才开征,因而他所要承担的税负的现值下降,财富会增加,因而消费者当期的消费支出完全可能会随之而增加。 其次,支撑等价定理的假设是政府对每个消费者减少税负的数额相同,并且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这一假设很容易遭到攻击,因为现实生活中一次性总付的人头税并不存在,政府的财政政策常常会造成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对每个消费者来说,税收减少的数额不可能相同,并且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为了方便说明,假定政府减税政策的受益者为消费者人数的一半,受益者当期税负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消费与储蓄【圣才出品】

第14章消费与储蓄 一、概念题 1.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李嘉图等价)[Barro ricardo equivalence proposition (ricardian equivalence)] 答:李嘉图等价命题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鼓励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2.政府储蓄(government saving) 答:政府储蓄亦称“公共储蓄”,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盈余为正储蓄,如果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赤字为负储蓄,但一

般说政府储蓄时指的是正储蓄。政府储蓄可以通过增收、节支的手段来实现,但从目前大多数国家情况看,节支与增收均较困难,财政多呈现赤字,政府没有储蓄,反而需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弥补财政赤字。 3.缺乏远见(myopia) 答:缺乏远见指家庭关于未来收入流的短视眼光,不能正确认识到未来的真正收入。消费对当前收入的敏感性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消费者缺乏远见,这在实际上难以和流动性约束假说区别开。例如,联邦储备理事会的大卫·威尔科克斯已表明,社会保障福利金即将增加(这总是在变动之前至少六个星期发布)的公告,并不会引起消费的变动,一直要到福利金的增加被实际支付时,消费才会改变。一旦增加的福利金支付出去,接受者肯定会调整他们的支出——主要是对耐用品的支出。这种消费调整的延迟可能是由于接受者在收到较高的支付之前,缺乏能使其调整支出的资产(流动性约束),或者是由于他们没有注意到这项公告(缺乏远见),也可能是他们不相信这项公告。 4.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答: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阿、R·布伦伯格和A·安东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该假说指出,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代表消费,代表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代表劳动收入,代表实际 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代表实际财产。

14第十四章 公共债务

第十四章公共债务 第一节公债的规模和分类 第二节公债的代际负担 第三节李嘉图等价定理 第四节公债的发行及还本付息 第一节公债规模与分类 一、公债的功能 二、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三、公债的分类 一、公债的功能 1、定义 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2、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的联系与区别(260页) 3、功能 (1)最早的筹措战争经费的方式 (2)弥补财政赤字 (3)筹集建设资金 (4)调节经济 二、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一般用以下四个指标衡量: 1、公债依存度 公债的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明财政对公债的依赖程度,一般不能超过20%。 2、公债负担率 即一定时期公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不超过 45%,反映公债总的规模。 二、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3、公债偿债率 即公债的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为10%左右。 4、公债偿还率 即公债余额占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一般不超过6% 我国公债的发行 ●第一个阶段为1980—1985年,为经济改革初期。这一阶段公债发行额占同期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大,年发行额都在40亿元~60亿 元之间。 ●第二个阶段为1986—1993年,为改革全面深入时期。这一阶段公债规模迅速扩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48%,比上一阶段增加 12.36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为1994—1997年。除了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建设需要外,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和GDP的年均增长 速度。 ●第四个阶段为1998年至今。进入1998年,为了拉动内需,中央政府采取了扩大国债发行、增加财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 国债年发行额连创新高,至2002年已突破5000亿元。 三、公债分类 按照标准不同,可以进行6种不同的分类: 1、按照发行的地域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简称内债和外债. 1)内债的债权人是本国的公民或法人,公债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一般以本国货币为计量单位;2)外债的债权人是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银行、外国企业和个人,公债的发行和还本付息基本上以外币计量。 2、按照举债主体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简称为国债和地方债.中央政府公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使用和管理的公债。地方政府公债由地方政府发行、使用和管理的公债。 三、公债分类 3、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4、按举债方式的不同分类 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三公债分类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 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2、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3、外部效应: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 4、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如何通过政府财政的有效安排,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5、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6、累进税: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 7、公共产品: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有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8、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是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9、税收中性: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尽可能不给纳税人带来额外损失。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10、财政支出边际增长倾向:以MGP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11、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12、黄宗羲定律:每次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原先改革的反面。 13、公共定价: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14、收支两条线:主要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15、财政: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的方式。财是指政府收支,而政则是治理,所以,财政就是政府收支及其治理。 16、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给予弥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