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实施

党建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实施

发布时间:2009-03-24 04:08 点击: 442 次来源:【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案例教学作为兴起于哈佛,最初运用于医学的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必须与中国国情、文化以及教学要求相适应历本土化、民族化、学科化的过程,方能克服“水土不服”,真正生根开花。党建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更有极大的性。党建案例教学,既要把握案例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党建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从编写、组织研讨、点评总结三个环节谈谈党建课案例教学的特点与实施。一、党建案例教学担负着解决价值理性与工性的双重任务,而首先是提升价值理性,为此编写案例要注重思想内涵编写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必须服从教学和教学目的。通常认为,案例教学的效果要体现在提高学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问题在于对“能力”的理解要细校学员是领导干部,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如,怎样理解党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如何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变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政策和工作决策;如何认识党的政策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动员组织群众完成党的任务;等等。这里当然有操作性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思想方法的问题。即使是操作性问题,也常常与思想性问题有关,不可能离开思想问题孤立地解决。这就是说,党建案例教学解决工具理性问题,也要解决价值理性问题,而首要的是提升学员的价值理性。在通过学习解决三个“w”方面,首先是“做什么”(what);接着是明确“为什么”(why);最后才是知道“怎样做”(how)。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律的,也是案例教学的逻辑。党建案例课程不注意解决操作性问题、不提高执行力是不对的,但不能忽视价值理性这本基础。据此,我们在编写党建案例时特别注意思想内涵,反映现实中带有普遍性的矛盾。以民主集中制的案例教学民主集中制不是任何政党都认同和奉行的一般原则,而是工人阶级政党特有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与党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紧密相连,渗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也不单纯是技术性、程序性问题涉及的局部与整体、纪律与自由、党性与个性、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等问题,实质还是个价值判断问题。离开价值基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现实生活中执行民主集中制遇到的问题,既有具体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思想意识和利益驱动造成的障碍。我们编写的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案例,不是简单地通过案例说明几条规则,也不是绘个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施工图”,而是通过案例,反映民主集中制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使学员通过分析这题和矛盾,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认识,从而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程序和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几年,我们编写的案例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和民主集中制题材为主,其中涉及操作性问题,但更价值理性分析,反映的是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党内民主和群众路线等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认识。学员反映样的案例比单纯反映操作规则的案例更耐人寻味,更引发深度思考。为突出案例的思想内涵和启发性,我们在编写时了这样几点:1、坚持“真实是案例的生命”,广泛搜集素材,选取同类题材中矛盾冲突比较尖锐的典型事例,在深入调础上编写。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反映事物矛盾的典型事例是很多的,重要的是及时捕捉信息,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党

家改革发展的走向,这是编写案例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叙述事件时突出思想性,既要大体讲清楚事情全貌,又防入烦琐的细节描述中,删繁就简,详略适当,使内容相对集中。3、案例的思想性是通过事件本身反映出来的,要客观事件,防止用评价性、倾向性语言。4、案例正文突出主要问题,控制篇幅,有些背景材料、相关政策规定等写在附二、党建教学要体现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在组织研讨时把学员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案例教学的根本特点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可以说,能不能把学员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成功与否。然而,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决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案例教学的研讨不是“恳谈会”,不是“学术沙龙”,而教师指导下实施的有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对党建课来说,其固有的政治党性更是需要通过解放思想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在研讨中,学员自始至终唱主角,主体作用十分明显;教师的主导类似“导演”,是主导而不是“主刀”,其引导作用体现在把握方向、紧扣主题、控制情绪、掌握时间等方面。教师在组织时要有鲜明的教育意识,这是党校党建教师的职责使然,应理直气壮地坚持;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淡化教彩,唯此,方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一般应把握这样几个环节:1、研讨前的准备(即让学员“热身”)。案例教学重在研讨的成功取决于学员的参与程度,而能否参与,又与学员是否做了充分准备有关。每次研讨前,我们都要求学员认读案例,开动脑筋、敞开思想。我们特别说明,案例研讨没有标准答案,要克服怕讲错话、怕丢面子等思想障碍,勇真话;着重说明,党内允许讲错话(当然不提倡讲错话),但不允许讲假话,不要讲违心的话;同时说明,鼓励讲真等于赞成情绪化,而是提倡理性化,使真话包含更多的真知灼见。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摆脱就事论事,从理论层面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既运用个人工作经验、调动过去的知识积累,又跳出局部经验,防止经验主义,探索新问题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又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吸收有益成分,换位思考,多角度地解剖案例。2、确定主持人。教学实明,由学员而不是教师做主持人更容易调动广大学员的情绪,效果比较好。教师要事先和主持人沟通,精心设计研讨通过主持人的主持、引导体现教学意图,这是组织好研讨的关键性步骤。3、为使研讨活跃热烈而不离主题,要围绕设立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思考题实际是考虑问题的“路径”,它大体规定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讨论一旦进入“路径”式思维就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反腐倡廉的案例教学时,我们设立的思考题实际引导学员通过分析案例认识腐败的危害性、腐败产生根源的复杂性、反腐败的长期性、腐败治理的综合性以及党组织腐败斗争中的作用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思考讨论,可以得出积极的结论,坚定反腐败的信心。4、为了让讨论更深有些案例可以让学员模拟不同的角色去思考。例如,在进行“如何看待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案例教学时,我们让学员分拟当地群众、当地干部、上级组织部官员、专家学者四种角色,从四个角度去评价这个领导干部的政绩,这样使学员考更深入、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引发不同看法的交流。5、在研讨过程中,为使学员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教般不发言,集中精力听,只是在严重偏离主题或出现极端情绪化意见干扰讨论时才加以控制和引导。控制引导要讲究运用教育学中的“教育机智”灵活处理问题,控制局面,避免和学员形成对立。三、党的建设面临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在点评总结时着重从研究方法上加以提示研讨结束后的点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学效果好坏、学员收小,往往取决于点评能否有“点睛”之效。当然,作为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的点评总结不宜对研讨中的具体问题做肯定定的结论,教师不应充当争论的评判员。争论双方可能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存在片面性,研讨是个深入思考、抒发己

过程,又是向人学习、充实自己的过程。特别是典型案例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矛盾,涉及的大都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新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往往见仁见智,不可能给出一个人人都满意的标准答案,是与非终究要由实践来检验是,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点评总结使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有所深入,认识有所提升,这才符合党建案例教学的要求和目的们认为,点评总结除了用案例教学的一般标准如参与程度、对主题的把握、发言技巧等评价研讨外,重要的是让学员和掌握研究党建新问题的科学方法,即“授人以渔”而不是“给人以鱼”。学员在认识问题方法上的提升是“一本万利”的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收获远远大于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结论。我们在点评总结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介绍案例发景,强调把案例放在特定条件下考察,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止片面性,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剖案例,注意宏观与微观、过程与趋势、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主观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关系等,从而引起学员的深入思考。2、对于研讨时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不简单评非,而是挖掘其中的共同之处和合理成分,特别是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这样有助于提高学员认识,并形成共识。3于引用学员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教师似乎没有讲自己的话,实际上是将学员发言时的“亮点”合理取舍隐含于教师点之中,既是肯定又是引导,这样讲,给人以亲切感,更容易被学员接受。4、对明显错误或偏颇的发言一般也不直明,而是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是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5、最后,表明自己是以参加者的身份与学员平等发表的是“一家之言”。要强调案例课与一般的讲授课不同,案例教学的终端不是答案,往往是引发新问题的起点,而新的产生标志着认识的深入,思考空间的拓宽,希望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回答课堂上没有能够回答的问题。的教学实践表明,讲到这里,常常是“言有尽意无穷”,一节课结束了,学员讨论的余兴不止,案例引发的思考还在更高次、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做到这一步,案例教学就取得了成功。(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北京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摘自学习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