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党卫军四大精锐



以元首命名的师团——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警卫旗队”装甲师(LSSAH)
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警卫旗队”装甲师(LSSAH)是最早组建的武装党卫队部队之一,其前身是约瑟夫(塞普)迪特里希领导的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最初只是专门负责保护纳粹党魁阿道夫·希特勒,大多数人也只是将他看成是类似“御林军”式的花瓶角色,只适合在阅兵场上作展示和充当保镖。
二战爆发后,除了其警卫部队继续负责守卫柏林和贝希特斯加登外,警卫旗队参加了德军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一直马不停蹄地转战于东西两线,再也没有回过大本营。在战场上,这支被人看作是仅具“观赏性”的部队的实际表现却出人意料,他们因部队的特殊称谓而具有极强的荣誉感,作战勇猛不怕牺牲,以残忍高效而著称。警卫旗队立下的赫赫战功奠定了他一流王牌师的地位,但是枪杀战俘和滥杀无辜的劣迹玷污了其声誉。
该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
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接下来武装党卫队各装甲师开始大量换装新研制的“虎”式及“黑豹”式坦克,并参加了库尔斯克作战,后在南乌克兰地区遭苏军包围,元气大伤。
1944年6月6日,盟军大举登陆诺曼底,该师虽然受命阻击盟军,却由于盟军激烈的空中攻击而再次蒙受惨重的损失。
诺曼底之战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从比利时撤到安亨(即:阿纳姆)地区,并在那里参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场—花园战役),结果重创英军空降部队。随后,该师又于1944年12月16日参加了争夺西线主动权的阿登战役。此战结束后,希特勒火速将遭受重创的武装党卫队各师团加以整编,并派到匈牙利境内以解救布达佩斯的德军守备队。这次作战成为阿道夫-希特勒师团的最后一战。在苏军强大的压力下德军已是筋疲力尽,几经惨败后不得不撤退。希特勒为此非常震怒,认为他最心爱的武装党卫队已经背叛他,于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们的袖标,正式宣告希特勒与武装党卫队的决裂。其后阿道夫-希特勒师团和其他的武装党卫队一起退到奥地利,终

于在史泰尔地区向美军投降,部分后卫部队被苏军俘虏。

武装党卫军四大精锐之第二帝国师

法国陷落后,帝国师一直集结在法国进行两栖作战训练,为入侵英国作准备。“海狮计划”无限期推迟后,该师被运至罗马尼亚。1941年3月,德军进攻南斯拉夫。帝国德国党卫军帝国师师首战告捷,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克林根伯格(Klingenberg)于4月攻占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德军占领南斯拉夫以后,“帝国”师被调往奥地利北部的林兹(Linz)进行短期休整。随后该师被派往波兰“驻防”。在那里,帝国师得到一个突击炮营的加强,并划归第46装甲军,由冯·波克元帅(vonBock)中央集团军群中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团军节制。

“巴巴罗萨”突袭一开始,帝国师所在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势如破竹般杀入苏联境内。该师参加了对比亚里斯托克(Bialystock)苏军实施的包围,夺取了高尔基(Gorki)。在叶里尼亚(Yelna),该师击毁了50辆苏军坦克,俘敌一千一百人。但苏军的抵抗变得越来越坚决。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随即受命向西南的戈梅利(Gomel)前进,以配合霍斯的第二集团军形成一个对苏军的巨大包围圈。在前进过程中该师夺取了由四个苏军师防守的罗斯拉沃(Roslavl)。此后,该师负责防守叶里尼亚突出部,受到11个苏军师(包括2个坦克师)的攻击,最终不得不撤出至斯摩棱斯克东南部休整了一个月后重返第二装甲集团军。8月23日,帝国师所属第二装甲集团军受命从戈梅利-斯塔罗杜布一线出发,向杰斯纳河实施突击。与此同时,其右翼向切尔尼戈夫推进,企图截住红军第五集团军正在撤退的部队,使德第六集团军顺利渡过第聂伯河。8月24日,古德里安下令第二装甲集团军次日以第24摩托化军为右翼、第47摩托化军为左翼,向南发起进攻。目标是一举渡过杰斯纳河和谢伊姆河,向巴赫马奇-科诺托普-别洛波利德国党卫军帝国师耶铁路实施突击。8月25日凌晨5时,第二装甲集群由行进间向南发起进攻,。




9月初,“帝国”师攻下罗姆内(Romny)。9月4日5时,帝国师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向敌强大阵地发起进攻。由于苏军火力十分强大,第一次进攻受挫,第二次、第三次进攻也均告失利。他们又发起第四次进攻。这一次,由一级突击队中队长哈尔梅尔指挥的“元首”团第二营成功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此后,该营不顾两翼的敌人,继续向前冲击,追击逃跑之敌,并于当天下午突然强渡了乌别德河,攻占了敌人的一个师司令部。苏军未出驻地就作了俘虏。另外,该营还缴获了20门野战榴弹炮

。“元首”团第二营突击也为黄昏前到达乌别德河畔的“元首”团第三营(一级突击队中队长林内尔)创造了有利条件。帝国师所属各部队逐渐汇集到一起,不停顿地向西南方向突击,古德里安亲眼看到了苏军在该师的迅猛突击面前仓惶而逃。9月6日拂晓,帝国师冒雨继续进攻。“元首”团第一营作为先头部队在姆耶纳斯附近楔入敌军纵队,并将敌人击溃。这样,通往杰斯纳河畔的马科斯欣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苏军两个重型坦克排企图在这里掩护部队撤过60米宽的河流。“帝国”师被迫停止进攻,请求航空兵支援。但是,所期待的俯冲轰炸机一直没来。此时正在元首团指挥所里的古德里安仍命令部队于14时发起进攻。摩托大队急驰向前,士兵们奋勇当先,他们突入马科斯欣城,并将顽强抵抗的敌人一步一步赶出城外。14时30分,俯冲轰炸机飞来,对马科斯欣城进行了俯冲轰炸。德军和苏军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但由于苏军损失了坦克排,火力大减,被迫放弃了抵抗。

元首团第14连连长、三级突击队中队长弗兰克和党卫军第二高炮营第二连连长、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伦特罗普趁这个机会,带领4名士兵穿过这座燃烧着的城市,扑向铁路桥,排除了炸丨药包,接着占领了杰斯纳河南岸。在这同一瞬间,苏军也认识到,如果党卫军夺取了桥头堡,他们将陷入险境。于是,使用重炮和迫击炮一齐向大桥开火。德军的其他各班无法跟上,只有这么几个孤立无援地呆在南岸。他德国党卫军帝国师们身体紧贴地面,坚持待援。直到夜幕降临,两门突击炮和几名摩托车兵才得以通过大桥。帝国师终于粉碎了敌人在马科斯欣附近的顽抗,正面以大德意志团、元首团和摩托大队在普拉奇附近实施突击。

当日,梅纳地区的苏军由于陷入由东向西进攻的党卫军“帝国”师和第35军级司令部的钳形突击之中。苏军放弃抵抗,于9月7日继续南撤。从9月9日起,帝国师沿马科斯欣-巴赫马奇公路前进。其所属各团交替前进,9月10日拂晓,由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库姆指挥的“元首”团便攻入巴赫马奇。同日,古德里安受命率第2装甲集团军攻向洛赫维察,9月15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基辅会战开始了。9月16日,帝国师攻占了乌代河畔的普里基,从而堵死了苏军从这里撤退的道路。随后,该师被从业已缩短的战线中抽出,派到了东面的罗姆内地段实施防御。与此同时,为避免部队被围歼的命运,“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官基尔波诺斯上将于17日清晨下令实施总突围。苏联最高统帅部发现“西南方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后,也竭力想从外部突破

德军的合围圈。为了割裂罗姆内-克列缅楚格一线东面的德军战线,为其被围部队突围打开一条通道,斯大林从后方调来了所有能动用的作战部队。当发现罗姆内地区的北部战线德军兵力最为薄弱后,苏军向这里投入了坦克、骑兵和步兵部队,向第2装甲集团军的阵地发起了攻击。9月18日,苏军集结了两个满员师,以重型KV坦克、中型T-34坦克为先导,在空军支援下向“帝国”师发起解围攻势。当时德军缺乏抵抗这些新式坦克的武器德国党卫军帝国师,88毫米高射炮是唯一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武器。至22日,仅国防军第11高炮团第2营就在罗姆内东部摧毁苏军战斗车辆20辆、火炮23门。在近似疯狂的进攻面前,“帝国”师死守不退,5天后终于和国防军第四装甲师建立联丨系并重新发起攻势。


与此同时,9月19日,基辅陷落,苏“西南方面军”作为建制军团已不复存在。9月22日,基尔波诺斯上将在突围中阵亡。
在这次会战中,德军共俘苏军66万5千人,缴获和摧毁装甲战斗车辆884辆,火炮3718门,其中“帝国”师仅“元首”团就在扫尾作战中俘敌1万5千人!

帝国师和大德意志团及其他四个装甲师被指派为先锋参加莫斯科战役。在10月6日,“帝国”师切断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公路,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

10月9日,德意志团攻下吉兹哈斯克(Gzhatsk)。当日元首团也夺取两个重重设防的小村,苏军对此的回应是对该师不断投入预备队和强击机群,这导致元首团的重大伤亡。

武装党卫军四大精锐之第三骷髅师
波兰战役后,新建了一些武装党卫队师团。第3武装党卫队师由一些参加过波兰战役的“骷髅”单位和国内“骷髅”组织的后备队加上其他一些武装党卫队辅助部队而组成。其中一些来自武装党卫队“Heimwehr Danzig”部队,它原先是武装党卫队骷髅营“Gotze”,经过扩编后改名为武装党卫队“Heimwehr Danzig”部队,规模在营与团之间。这个部队在陆军指挥下参加了波兰战役,之后一些部队被调出以作为新成丨立的“骷髅”师的骨干。“骷髅”师在Dachau附近的武装党卫队训练基地编成,随后在Wurttemberg和T丨ruppen Ubungsplatz Obermunsingen接受进一步培训。当培训结束后,正式任命了Theodor Eicke为该师师长,他原先是国内“骷髅”组织的总指挥。
1943年2月,该师回到东线加入南方集团军群。随后参加了对苏军冬季攻势(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歼灭了第六集团军)的反击。在第二次哈尔科夫会战中,它加入了南线反击部队,为重夺哈尔科夫立下了战功。在这期间,该师师长Eicke战死。那以后,它参加了库尔斯克

会战,在南线与党卫队兄弟部队一起参与了几场最重要和最血腥的战斗(包括了在Prochorovka的坦克大战)。会战结束后,“骷髅”师担当起了东线的预备队(消防队),转战东线南部和中部近一年之久。在这期间,1943年10月它被改编成了装甲师,名字也改为:第3武装党卫队“骷髅”装甲师。
1944年,整个东线的情况变得非常糟,苏军在每个地段都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中央战线,苏军在一场可能是二战中最大的攻势里打垮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两周内向前推进了超过三百公里。当攻势停止时,他们已经渡过维斯瓦河,站在华沙的大门口了。为配合苏军的挺进,华沙城内爆发了起义,“骷髅”师和其他部队一起紧急赶往华沙地区,制止了苏军的前进并镇丨压了起义(除开道义因素,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军事成就,后方不稳,面对强敌,很不容易)。近两个苏联集团军被“骷髅”装甲师和“维京师”以及陆军第19装甲师一起击退,被迫回撤至维斯瓦河对岸。
随后,该师被派往南方参加布达佩斯解围战。为了解救被围的45,000德军,“骷髅”师一直打到了布达佩斯机场,但迫于苏军的强大兵力和资源优势,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战史上也有争论,因为该师被从机场附近撤回,在布达佩斯北面发起攻势,希望能包围和摧毁一些苏联部队,但未达目的。如果从机场继续攻击,有可能为被围部队打开一条通路,但这是后话了。)
从那以后,随后该师在布达佩斯以西进行防御作战,一直退到维也纳附近。该师于1945年5月9日向美军投降,但作为战俘被移交给了苏军。

武装党卫军四大精锐之第五维京师
维京师”第一次作战是在1941年6月29日作为南方集团军群的一部分在加里西亚(Galacia)附近向特洛普(Tarnopol)进攻。1941年8月,“维京师”在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为夺取桥头堡而战。很快,他们穿过了第聂伯罗夫斯克(Dnepropetrovsk),奔向罗斯托夫(Rostov)。1941年冬天,这个师撤至米乌斯河Mius River一线并在那里渡过了冬天的几个月。
当1942年春天和夏天德军发起攻势时,“维京师”推进至高加索地区,是到过德军推进极限的部队之一。他们在高加索一直战斗到1943年春天,由于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不得不回撤。
“维京师”和其他师一样,编成部队经常发生变动。“诺德兰”(Nordland)步兵团被撤编,以和其他一些包含有斯堪的那位亚(Scandinavian)人员的单位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武装党卫队师。同样,“纳瓦”(Narwa),一个爱沙尼亚(Estonian)单位,在1944年加入维京师,但又在同年撤编。
1943年10月,“维京师”的名称变为第5武装党卫队“维京

”装甲师,成为又一个武装党卫队的装甲师。在1943年夏秋期间,这个师在哈尔科夫(Kharkov)和第聂伯河地区进行防御作战,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当苏军在1944年6月发起他们旨在冲向德国边界、消灭中央集团军群的大攻势时,“维京师”是许多被包围师团中的一个。他们被包围在“切卡西口袋(Cherkassy Pockets)”,而且是包围圈中唯一的装甲部队,担当起了突围时的“装甲矛头”。那时,另一个外籍部队单位“沃伦涅”(Wallonien)(说法语的比利时人)也划归该师指挥。尽管整个部队最后还是设法冲出了包围圈,但损失了全部装甲部队和大量的人员和装备。
残存的人员和装备被临时编成一个战斗群,很快被送到波兰以组建新的第5武装党卫队“维京”装甲师。在整编的同时,苏军已经推进到维斯瓦河畔(Vistula River)和波兰的华沙地区。“维京师”和第3武装党卫队“骷髅”装甲师以及陆军第19装甲师一起进行了阻止苏军前进的拼死努力,将苏军制止在华沙城下,使其回撤过维斯瓦河,并将战线的僵持一直维持到了1945年1月。
“维京师”于1944年12月从华沙前线撤下,立刻被运去南方参加布达佩斯解围战。为了解救被围的45,000德军,“维京师”向前推进了两周,但由于苏军的强大兵力和资源优势,始终未能达到目的。随后该师在布达佩斯以西进行防御作战,逐步退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直至1945年5月向苏军投降。

“维京”装甲师(5th SS Panzer Division “Wiking”)大概是党卫军38个师里最奇特的一支部队。首先这是公认的党卫军王牌师,该师官兵总共获得55枚骑士铁十字勋章,仅次于帝国师的69枚。在东线的四年血战中,维京师成为最令苏军胆寒的对手之一。当苏军指挥官得知对面德军是维京师时,往往会强烈要求增援。苏军战报三次宣称将维京师全歼,而维京师即使撤退之时也能屡次重创苏军。其次,维京师是党卫军最早建立的“外籍军团”,三分之二的士兵是外国人。这样一支来自五湖四海,语言不通、习俗各异的部队能够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战斗力,首任师长斯坦纳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