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鬼类分类分析

《聊斋志异》鬼类分类分析
《聊斋志异》鬼类分类分析

《聊斋志异》之鬼类形象分类分析

摘要:《聊斋志异》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其中有大量的篇幅塑造了超现实的他界,超现实的

他界有三种,包括神界和神仙形象、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妖界和妖魔形象。在此,本文着重分析的是他界中的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其中,鬼类按照性别可以分为男鬼和女鬼。男鬼依据本性又可分为行善的男鬼、作恶的男鬼以及在阴间做事的隶鬼等类型;依据同样的标准,女鬼也可分为多种类型。当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依据其本身的特点进行进一步分类,如,女鬼中有的忠于爱情,有的擅长琴棋书画,还有反封建意识强烈,敢于冲破封建桎梏的“新女性”等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分类;善良;作恶

《聊斋志异》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对《聊斋志异》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虽然近三十年来,在《聊斋志异》的评点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清楚地看到,现有的研究中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甚至有待于突破。在《聊斋志异》中,有大量的篇幅塑造了超现实的他界,超现实的他界有三种,包括神界和神仙形象、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妖界和妖魔形象。而如今的研究现状表明,妖界和妖魔形象是很多人热衷于研究的形象,也使得这一形象的研究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研,特别是狐妖与书生的爱情故事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然而,本文要着重研究的对象则是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当然,在现有的研究程度看来,鬼类分析也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不过,目前对鬼类进行深入分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下面,我将按照一定的依据,对《聊斋志异》中的幽冥界和鬼类形象做出一个较为简略的划分,并对之加以分析。

幽冥界和鬼说白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死后的魂魄,这些魂魄有的在阴间做事,有的在人间飘荡。如果我们按照鬼类的性别划分,那门归类形象首先可以划分为男鬼形象和女鬼形象。当然,这只是一个最浅层次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依据一些更为精确的条件,对这些鬼类形象作出进一步的划分。

一、男鬼形象

在《聊斋志异》当中,有相当多的篇目描绘男鬼形象,这些男鬼形象各异,种类繁多,比如在阴间做事的,意外死亡而化为鬼的等等,具体划分如下:

(一).长期在阴间做事的男鬼。

有一些鬼魂始终都在幽冥界做事,这些鬼大部分为男性形象。与人间相类似的是,在阴间也有等级权贵之分,甚至有时还要通过“科考”才能得到一定的职位。在《聊斋志异》中,有很多这类形象。依据职位大小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阎王:

阎王这一形象在《聊斋志异》中有着多重性格这一明显特征。如在《僧孽》、《三生》、《某公》、《林四娘》、《阎王》、《考弊司》、《阎罗薨》、《阎罗宴》、《席方平》、《汪可受》、《元少先生》这些篇目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阎王这一形象,有的表现了阎王的无情,有的讽刺了阎王的卑鄙,还有的则彰显了阎王的公正的一面。

2.小官吏:

小官吏这一形象多半是伴随着阎王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如在《考城隍》、《僧孽》、《三生》、《王兰》、《珠儿》、《某公》、《李伯言》、《谕鬼》、《布客》、《阎王》、《马介甫》、《考弊司》、《阎罗薨》、《陈锡九》、《于去恶》、《席方平》、《鬼隶》、《王十》、《刘全》这些篇目中,很多小鬼都是为阎王做事的。在他们当中,有刚正不阿的,

有贪图钱财的,还有知恩图报的。作者赋予了他们人情世故,使这个看似阴冷的阴间也有了世态炎凉,世俗百态。

(二).因意外死去的男鬼,如梦中或是病中死去化为男鬼。

有一些人在梦中或者病中,被鬼隶带到阴间,但大部分都可以返回到人间。这些鬼当中有的到了阴间往往能看到人世间的美丑,从而再返回人间后重新做人。而有些因为饮酒过度或是失足落水的鬼,大都化为鬼魂,他们有的帮助善良的人,有的则是在人间作恶。依据他们的死因,可以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在梦中被鬼隶带走的男鬼:

如《考城隍》中的宋焘、《阎罗薨》中的巡抚、《续黄粱》中的姓曾的举人,他们都是在梦中跟随者鬼隶来到阴间的。

2.在病中被鬼隶带走的男鬼:

如《僧孽》中的姓张的人和他的哥哥、《庚十八》中的庚十八、《李伯言》中的书生李伯言、《司考弊》中的闻人生、《刘全》中的牛医侯某、《监生》中的保定监生、《叶生》中的书生叶生、《连成》中的乔生、《席方平》中到阴间去为父亲打官司的席方平。这几篇都讲述了男主人公在病中发生的事。

3.醉死鬼:

如《酒狂》中的贡生缪永定、《湘裙》中的晏殊,他们两个是因为变成了喝醉了酒而变成了鬼,自己却还不知道。

4.溺死鬼:

如《王六郎》中的少年王六郎,因为喝多了酒不慎失足落水,心地善良且乐于助人。(三).其他孤魂野鬼中的男鬼形象。

1.作恶多端型:

《耳中人》中的两个小人、《瞳人语》中的两个小人、《山魈》中的大鬼、《妖术》中的算卦人、《泥鬼》中的泥鬼、《魁星》中的鬼、《司札吏》中的鬼,这些故事中讲述了一些作恶多端的鬼,他们并不刻意害人,当人们做错了事或是得罪了他们的时候,他们便会采用一些可怕的手段去惩罚那些无知的人们。

2. 吃人型男鬼:

《荍中怪》中的大鬼、《江中》中古战场留下的鬼,这些鬼都会害人甚至是吃人,他们的出现多半会对人造成伤害,也是人们最为惧怕的一类鬼。

3.冤魂不散型男鬼:

《鬼哭》中的被杀的贼子、《王兰》中的被错抓的王兰、《水莽草》中误吃了水莽草死去的祝生、《棋鬼》中的养马仆役马成、《土偶》中的姓马的人、《司考弊》中的秀才、《聂政》中见义勇为的聂政、《牛成章》中的江西布商牛成章、《鬼令》中商人在庙里遇到的的展先生、《司文郎》中帮助王秀才的宋生、《陈锡九》中周女的父亲周某、《爱奴》中姓施的老者、《湘裙》中的梁生、《张飞相公》中的戴生、季生和其他众鬼、《晚霞》中的阿瑞、《汪可受》中的黄梅县人汪可受、《王大》中的李信、王大和冯九,在这些鬼当中,有的是被鬼错抓过去的,有的是被陷害而死的,他们的灵魂往往挥之不去,因而变成了鬼魂留在人间。

二、女鬼形象

(一).蛇蝎心肠,杀人不眨眼的恶鬼

1.害人型:

《尸变》中的害人女尸、《咬鬼》中的穿着丧服的女子、《画皮》中的传人皮的狰狞恶鬼、《庙鬼》中的妇人、《鬼津》中的丑妇人、《商妇》中暴死的漂亮女子、《水莽草》中的三娘,这几个女鬼都是以害人这一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尤其以《画皮》中的女鬼为例,告诉人们不要贪图美貌,否则害人害己。

2.怪异型:

《喷水》中的喷水老婆子、《缢鬼》中上吊死去的少妇、《美人首》中的女子的、《冯木匠》中的少女,这几个女鬼并不害人,她们的形象也显得较为奇特,如《缢鬼》中的少妇,本身就是死去的鬼,还有重复上吊这一过程,让人觉得很新奇。

(二).善良贤惠型:

如《新郎》中的鬼新娘、《巧娘》中的女鬼巧娘、《吕无病》中的吕无病、《湘君》中的湘君等,这些女鬼都是善良贤惠型的,她们忠于丈夫或爱人,能够用一颗善良的心面对生活。

(三).多才多艺型:《林四娘》中遭难而死的宫女林四娘,擅长作诗吟咏、《连琐》中擅于吟诗作赋弹琵琶的女子、《小谢》中小谢和秋容、《宦娘》中的奇女子赵宦娘、《晚霞》中能歌善舞的晚霞,这些女鬼都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形象,她们擅长琴棋书画,通常有着超出常人的才华,又与书生相爱,因而形象更为生动、鲜明。

(四).敢爱敢恨型:《聂小倩》中的聂小倩、《连城》中史举人的女儿连城、《嘉平公子》中的温姬,这些女鬼性格刚毅,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如《连城》中的连城,知恩图报,为爱生死;特别是《嘉平公子》中的温姬,爱的时候轰轰烈烈,当得知自己心爱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完美的时候,毅然选择了离开。

(五).阴魂不散型:《珠儿》中的小惠、《莲香》中的李女、《鲁公女》中为爱而生而死的鲁公女、《霍生》中冤死的严妻、《公孙九娘》中自杀的九娘、《章阿瑞》中的女鬼章阿瑞、《伍秋月》中早死的女鬼伍秋月、《梅女》中的吊死鬼梅女、《鬼妻》中泰安人聂鹏云的妻子、《陈锡九》中陈锡九的母亲、《爱奴》中的爱奴,这些女鬼形象较为冗杂,她们多半是化为女鬼后留恋人间情爱,比如《莲香》中的李女,她们为了爱情和亲情留在人间,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过着类似于常人的生活。

在《聊斋志异》中,女鬼形象较男鬼形象更为丰富。且多以女鬼与书生的爱情故事为经典。以上便是我对于《聊斋志异》中鬼类形象的分类分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宋记远.《玩?聊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

[2]汪玢玲.《鬼狐风情》[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

[3]潘知常.《说<聊斋>》[M].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8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初中版9篇(全新篇目)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初中版九篇 盗户 顺治间,滕、峄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①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②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③焉。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曰:“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 (选自《聊斋志异》)注:①别:另立户头的意思。②曲意左袒:有意袒护。③稽籍:查看户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盖恐其复叛也盖:_______ ②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辄:_______ ③适官署多狐适:_______ ④而怨家则力攻其伪劣力:_______ 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邑宰别之.为“盗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而先以.盗之真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反复相.苦/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D、宰有女为.所惑/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请将文中划线的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巧用曲笔,用“狐”事妙接“盗户”事,深具讽意,既体现了志怪的特点,又含蓄地表现了主题。文中使“狐”事和“盗户”事有机结合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因为②就,总是③适逢④竭力 2、A 3、(术士)用符(把狐狸)捉进瓶中,将要用为烧(它)。 4、“我盗户也!” 耳中人 蒲松龄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9、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的) B、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他) C、小人闻之.,意甚张皇。(声音) D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地方) 10、文中“行之数月,若有所得”,谭晋玄最想得到的是。(用文中的两个字

柳氏子——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柳氏子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杀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众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俟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见。”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何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与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选自《聊斋志异·柳氏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便问逆旅主人姓名旅舍,客舍 B.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询问,追问 C.趋进笑言催促 D.曩见公子,情神冷落先前,从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厌旦俟之.久之.曰 B.杀骡以.进众以.柳对 C.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既而.子来 D.柳如其.言察其.词色,可见则出 7.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项是()(3分) A.言者何人B.何不一归省侍 C.彼是我何父D.在此何作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西川四十余岁,生了个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骡杀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聊斋志异》中女性鬼狐形象二重性分析

高青芝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聊斋志异》中有众多特色鲜明的女性鬼狐形象,她们身上集中表现为二重性:既是落魄才子心目中的红颜知己,又最终逃脱不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最终宿命;既有丰富而又真实可信的“人性”,但最终又回归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理性;既至情至性又至善至孝。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鬼狐;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54-02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以志怪形式记述人情世态、阐述世理人心。《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90余篇,多通过花妖狐魅和人间男子的恋爱故事,表现作者理想的爱情,塑造理想的女性形象。其爱情故事突破了此前小说中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强调知己之爱,表现并赞美了超越生死的爱情力量。其中的女性鬼狐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成为世间男子热切盼望的红颜知己。这些女性鬼狐形象清晰可爱、生动且极富人情味,但其身上也充满了二重性。 一、红颜知己与女性宿命的冲突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多以女性鬼狐为故事发展的主线,赋予她们绝对主导的地位。爱情故事中,男性多文弱,总是需要女性的帮助,问题解决,女性的地位却一落千丈。由此可见,在理法森严的封建社会,部分女性即便有选择爱人、追求爱情的可能,但其地位却与男性相差甚大。 《小翠》中,小翠为了替母报恩,嫁与痴儿王元丰。当王太常困于官场遭人陷害而束手无策时,聪明机敏的小翠却在玩乐中消此灾祸于无形。“嫣然展笑,真仙品也”8字即写出了小翠的出众容貌,“女又甚慧”,“夫人往责女,女首微笑,以手刓床。既退,憨跳如故”,①单纯、童心未泯之小儿女情态尽显。小翠容貌绝丽,头脑聪慧,性格单纯。小翠从未曾嫌弃元丰痴傻,反日日与他蹴鞠为乐。经历种种波折后,治好元丰痴病,给王家带来了欢乐,消解了许多灾祸。可是却因失手堕碎玉瓶,即遭王太常夫妇“交口呵骂”。最后因“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请娶妇于家,旦晚侍翁姑”②而退出王家。由此可知,不管小翠如何美貌聪慧、单纯善良,如何一心为王家,地位终不如一“价累千金”的玉瓶,心意相交的红颜知己也终敌不过生儿育女的女性宿命。 《莲香》中,莲香为狐,李氏为鬼。李氏“殚袖垂髫,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③俨然一温柔灵秀之佳女,犹如林妹妹一般,有一种病态之美,令桑生眷恋不已。但因情爱无节制,险害桑生丧命。莲香屡劝不止,无奈心中又无法释然,故而“别后采药三山”,终在危难关头救桑生于病榻之上。其行为颠覆了人们对狐的传统定性。她们虽身为鬼狐,但与桑生真挚的爱情着实打动人心。而最后,蒲松龄让她们成为人间女子后,两美共一夫,可见红颜知己也不过如此,终是顺应了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的大潮。同时结局亦有尊人抑鬼狐之嫌,可见蒲松龄骨子里依然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无法真正把鬼狐与人等同。尽管如此,和此前的一些小说相比,才子佳人的幻想世界已比维护封建伦理教条浪漫千倍。 《聊斋》中最为天真可爱、俏皮的女鬼形象便是小谢、秋容。二女在女鬼中实属罕见,一出场便以捉弄人的形象出现。秋容“翘一足踹生腹”,小谢则掩嘴而笑,以左手挼其胡须,而右手轻拍其脸颊,明显就是贪玩的妙龄女子。后来二女鬼在受到陶生的诸番教导之后,变得勤奋好学。在3人日常相处的过程中,情愫日渐滋长。当陶生参加科考被诬入狱时,小谢、秋容则千方百计、不辞辛苦为之奔走。其真情感人至深。鬼女与陶生相交也没有任何不良意图,她们从未想过为满足个人情欲而伤人身体,甚至为救陶生而受伤受辱也在所不惜。但最后,秋荣和小谢经由借尸还魂变为人间凡女子后,最终落了个两美共一夫的封建大结局。 蒲松龄在狐鬼花妖中寻见的佳女,自由洒脱、灵秀不凡,亦不被书生见弃,但她们却为自己的异类身份伤感,不愿以异类身份存于天地之间,千方百计想要修炼成人。她们不仅要得到

佟客——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佟客 董生,徐州人,好击剑,每慷慨自负。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与之语,谈吐豪迈;诘其姓字,云辽阳佟姓;问何往,曰:“余出门二十年,适自海外归耳。”董曰:“君遨游四海,阅人綦②多,曾见异人否?”佟问异人何等,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佟曰:“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董又奋然自许,即出佩剑,弹之而歌;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董授之。展玩一过,曰:“此甲铁所铸,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仆虽未闻剑术,然有一剑颇可用。”遂于衣底出短刃尺许,以削董剑,脆如瓜瓠,应手斜断如马蹄。董骇极,亦请过手,再三拂拭而后返之。邀佟至家,坚留信宿。叩以剑法,谢不知。董按膝雄谈,惟敬听而已。 更既深,忽闻隔院纷挐③。隔院为生父居,心惊疑,近壁凝听,但闻人作怒声曰:“教汝子速出即刑便赦汝。”少顷,似加榜掠,呻吟不绝者真其父也,生捉戈欲往,佟止之曰:“此去恐无生理,宜审万全。”生皇然请教,佟曰:“盗坐名相索,必将甘心焉。君无他骨肉,宜嘱后事于妻子;我启户为君警厮仆。”生诺,入告其妻,妻牵衣泣。生壮念顿消,遂共登楼上,寻弓觅矢,以备盗攻。仓皇未已,闻佟在楼檐上笑曰:“贼幸去矣。”烛之已杳。逡巡出,则见翁赴邻饮,笼烛方归,惟庭前多编管遗灰焉。乃知佟异人也。 异史氏曰:“忠孝,人之血性;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昔解缙与方孝儒相约以死,而卒食其言;安知矢约归后,不听床头人呜泣哉?” 邑有快役某,每数日不归,妻遂与里中无赖通。一日归,值少年自房中出,大疑,苦诘妻。妻不服。既于床头得少年遗物,妻窘无词,惟长跪哀乞。某怒甚,掷以绳,逼令自缢。妻请妆服而死,许之。妻乃入室理妆;某自酌以待之,呵叱频催。俄妻炫服出,含涕拜曰:“君果忍令奴死耶?”某盛气咄之,妻返走入房,方将结带,某掷盏呼曰:“咍,返矣!一顶绿头巾,或不能压人死耳。”遂为夫妇如初。此亦大绅者类也,一笑。(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跨蹇(jiǎn):骑着毛驴。②綦(qi):很。③拏(ná):纷乱。④坐名相索:点名要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慷慨自负每:常常B.适.自海外归耳适:刚刚 C.烛.之已杳烛:点燃D.乃.知佟异人也乃:才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董生“慷慨自负”的一组是(3分) ①董又毅然自许②君遨游四海,阅人綦多,曾见异人否? ③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④邀佟至家,坚留信宿⑤董按膝雄谈⑥自酌以待之,呵叱频催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生有狂妄白大的缺点,既不白知,也不知人。遇到佟客,夸耀自己的宝剑何其锋利,然而其剑根本无法与佟客削铁如泥的利刃相提并论。 B.父亲被盗贼拷打时,董生壮气冲天,寻弓觅矢,要与盗贼拼命,其行为恰恰印证了他是一个孝子,最终还是佟客仗义出手,帮其退贼。 C.蒲松龄认为,想要尽忠孝,是人人都具有的基本品质,然而,最终是成为义士还是懦夫,往往就在一转念之间。 D.某快役发现妻子与人私通之事,十分恼怒,强令妻子自缢以谢罪,可最终还是没能忍下心。 9.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 (2)叩以剑法,谢不知。

《聊斋志异》狐形象解析

《聊斋志异》狐形象解析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一经问世,便成为“风行天下,万口传诵”的经典小说。对这一经典的研究,无论是古之大家的点评, 还是时下学者的专著研究,都成果硕然。其研究意义与价值也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历久弥新。其中对狐精故事、狐形象的研究,亦是这一经典研究的魅力之一。狐精故事、狐形象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到了蒲松龄笔下才真正实现人形、人情和人性的完美结合。笔者通过文本细读,以数量统计为手段,得出:《聊斋志异》中狐精故事共计84篇,占全部篇目的1/6。故本文拟从这些狐精故事中的狐形象一途入手,先以历史发展为依据,总结出《聊斋志异》之前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的四大特点,即:祥瑞之狐、妖魅之狐、祭坛之狐以及人性之狐。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整理出《聊斋志异》狐精形象对前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在:善幻化、善蛊媚、能预知、初显人情方面的继承;以及在:人性特征的融入、人类情感的凸显、人狐关系的改造三个方面对以往狐精形象予以的突破。在继承和创造的基础上,蒲松龄笔下的狐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人性化、情感化、个性化特征,还体现了人情、人性、人狐关系的复杂性。以人形、人情、人性为基础,笔者从爱情、友情、侠义、才智、作祟五个层面解读了《聊斋志异》中狐精形象:使狐形象具有了敢爱敢恨之情、肝胆相照之谊,对人情予以张扬;划分了厚德仁行的侠狐、作祟害人的恶狐,对世间善恶予以评判;蕴含了足智多谋之才华,博采众长之学识,儒雅而才通古今,反映 了作家朴实的文学态度。结合历史文献,进而探究作者在这一作品中

生动塑造狐形象的内在原因,挖掘其形象背后作者矛盾、孤愤、治世的独特的创作心态,既是作者深邃情感的寄托,也是自我生活状态的呈现,更是文人情怀的表达。这不仅完成了深入挖掘蒲松龄与狐形象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对狐形象的深刻解读,以至于通过狐精形象来读透,乃至读懂蒲松龄。

谈《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谈《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创作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它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书中描写了一系列花妖鬼狐形象,但是书生这一形象也是不可小觑的,书中的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条件划分为好几个类别。本文从书生形象这个角度对《聊斋志异》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大家对《聊斋志异》有更好的理解。 标签:《聊斋志异》;书生;科举制度;人性 《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名著,书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花妖鬼狐形象。与此同时,书生形象也在这部巨作中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书生是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在书中,花妖鬼狐多与书生有接触,而书生性格各异,形象万千,在蒲松龄的笔下栩栩如生。这些书生有着坚定的科举情怀和传统的儒家精神,但是部分书生在道德上有所动摇。作者蒲松龄也是一位书生,他的生平经历,他的理想抱负,都通过书中的书生形象折射了出来,结合对蒲松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书生形象。 一、《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家境及外在表现的不同 (一)家境贫寒 《聊斋志异》中,大部分书生的生活状况是不好的,他们家境贫寒,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衣食温饱都成问题。这与蒲松龄本身的遭遇类似。蒲松龄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生活清苦,却热衷科举,所以在他的笔下,书中的书生即使再贫困也要读书。在那个时代,中下层的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有可能摆脱困境,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蒲松龄一生追求科举的最终目的。这样的时代造就了一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他们大多不谙世事,自命清高,手无缚鸡之力。 1.劳有所获,精诚所至 在他们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后,部分人获得了成功。成功之后,书生表现出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是被利欲冲昏了头脑,抛弃了原有的淳朴本质。《聊斋志异》中部分书生科举成功后丧失了人性,长期以来的贫困压抑、突如其来的富贵奢华、周围人的阿谀奉承,自己文人骨子里的自命清高急速增长,这些书生自我膨胀,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从而开始“飘飘然”。《成仙》中,周生大怒骂道:“黄家牧猪奴而取尔!其先世为大父服役,促得志,乃无人耶!”从侧面写出了一个忘恩负义的书生形象(黄吏部)。《王兰》中,贺才“饮赌不事生业,其贫如乞”,在张姓书生给予金钱后肆意挥霍,周而复始地向他人索要钱财,贪婪而又无耻;张姓书生也在被捕后无视约定出卖了王生。这两个人在利益的面前都抛弃了自己的尊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 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 的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D.《聊斋志异》中主人公黄生与牡丹花妖相恋,黄生病逝后,化为一株无花牡丹,陪伴在 花妖左右。这个故事的篇名是《香玉》。 2.《聊斋志异》中虽然有许多鬼狐神怪,但并非表明蒲松龄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实际上, 蒲松龄笔下的神鬼世界,不过是对社会现实的暗喻,从各个角度去揭露人性的丑陋与人生 世事不尽如人意之处。以下各篇与揭示的主题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梅女》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 B.《叶生》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 C.《画皮》颂扬了爱情的坚贞与纯洁。 D.《王六郎》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歌颂。 3.从题材和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品? 4.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谈谈你对此语的理 解。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两狼—两狼穷追—两狼逼人—两狼。文中 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志异”就是“记录奇异的故事”。可见,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 成一个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故事“奇” 在哪里? (3)狼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狼持什么态度?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摘要:《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说中是较为少见的。在这一群人物中,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由她们引发的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这些女性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几乎个个美得令人眩目。除了外表美,最可贵的是她们有着美丽的心灵,她们或温柔或聪慧,或天真或无邪,或行侠仗义。在《聊斋志异》描写女性的篇章中,既体现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才能,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本文选取数位耳熟能详的女性人物加以分析。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浅析性格特点 追求爱情的女性人物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同时。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 (一)敢爱敢恨的狐妇 《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不得好死,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不难看出,这些被侮辱的女性她们虽然普遍命运悲惨,都是为男子所遗弃所侮辱,但是她们都有坚决的反抗精神,最终都惩罚了那些负心汉。 (二)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 乔女在丈夫穆生死后,志不二嫁。后来孟生不嫌其“黑丑”,欲要迎娶,乔女不嫁,然而她却认为孟生不嫌自己丑陋,是自己的知己,所以孟生死后,她为了酬报知己挺身而出,急其家难,抚其遗孤,撑其门户,增殖其产,自己却廉洁自守贫贱以终,表现出“士为知己而死”的美德。仇大娘则是在娘家面临破产时,挺身而出担起重担使家庭得以重新振兴。作者在这里着重肯定的是传统女性那种善于治家的天性。不畏困难、勇挑重担是她们所共有的美德。 (三)要独立,只要婚姻实质而不要名分的侠女 侠者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人,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侠女》中的侠女却是大家闺秀,但她同样具有“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特点。主要是为报父仇。更为特别的是她为报答顾生的养母之德,甘心情愿地未婚生子,给顾家传宗接代却不接受明媒正娶。侠女的婚姻观在讲贞节,讲究婚姻是“终身大事”的社会中,像她这样只讲求婚姻实质,而不讲表面的礼法和名分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其解放的思想。 更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但敢于主动追求爱情,而且当爱情遭到背叛时能果断采取行动,毅然离开曾爱过的人,去寻找新的真正的爱情。《云翠仙》中的云翠仙母女为梁有才的苦苦追求和百般表白所打动,应允了他的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论文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 中文摘要: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极富想象力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后一个高峰。在这部小说集中,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鬼魅狐妖形象。这些形象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即这些幻想中的形象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在他们身上既有作者虚构的要素,又有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影子。二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即这些鬼狐在奇幻的外表下都裹藏着一颗常人之心,他们或多或少都还保留着一些幻化为人形之前的特点,同时他们又有着类似常人的性情姿态和思维逻辑。蒲松龄塑造这些鬼狐形象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借鬼狐之事表现社会现实,蒲松龄一方面借鬼狐之事来表现封建社会中官场的黑暗;另一方面也借鬼狐之说记录下许多重要的历史真实。二是慰藉心灵,蒲松龄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一生热衷科举却屡不得志,这使他的精神处于严重的困顿之中,蒲松龄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鬼狐身上,以慰藉自己困顿已久的心灵。三是寄托思想情感,蒲松龄在这些鬼狐身上寄托着自己追求善良人性、追求自由爱情、追求自由婚姻的思想情感。穿梭于这些形态各异、生动灵活的鬼狐形象之间,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蒲松龄刻画人物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字:聊斋志异鬼狐形象特点意义

目录 一、《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特点 (3) (一)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3) (二)物性与人性的统一 (5) 二、蒲松龄塑造鬼狐形象的意义 (7) (一)借鬼狐表现现实 (7) (二)慰藉心灵 (9) (三)寄托思想情感 (10) 参考文献 (12)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 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被称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最后的一个高峰,这是一部志怪文言小说集,描写花妖狐魅,叙述鬼怪异事,以志怪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同时,《聊斋志异》也是一部想象力极丰富的著作,作者运用自己超人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将常人想象不到的情节、意象,通过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旖旎绚丽、异彩纷呈。在这部文言小说集中,蒲松龄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记的鬼怪狐妖形象,这一类形象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许多文人研究的对象。本篇论文主要从鬼狐形象的特点和蒲松龄塑造这些形象的意义两个方面对《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进行了探究。 一、《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的特点 《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中所塑造的各类鬼狐形象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小翠,莲香、小倩等。这一类鬼狐形象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蒲松龄是一个刻画人物的高手,他运用虚实结合的浪漫主义手法为文学画廊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鬼怪狐妖形象。世间本没有鬼神狐仙,这是众所周知的,《聊斋志异》中的那些个性鲜明的鬼狐形象是作者吸取民间传说的精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文学形象。同时,蒲松龄也是一位对现实有深刻认识的作家,他苦心孤诣的通过鬼狐形象铸造出人世间的情状,因此那些穿梭于文学人物走廊的鬼狐形象并不是作者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作者的想象力与现实结合的产物。那些鬼狐,有许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十分相似的地方,这些形象具有虚幻与现实兼具的特点。比如《狐嫁女》一篇中,蒲松龄为我们虚构了一户“狐人家”: (殷天宫)坐良久,更无少异,窃笑传言之讹。席地枕石,卧看牛女。一更向尽,恍惚欲寐。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 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他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

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概述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膩,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多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

席方平——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席方平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日:“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日:“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顷,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司。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投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日:“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犹未信。 席状告甚急,亦尽罹刑罚苦难矣。然不改初心,遂欲告之于玉帝。会逢二郎,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刻,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颇不直席直:对着 B.逆旅主人告日逆旅:旅店 C.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官廨:官署 D.而羊氏子孙微矣微:衰落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 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人城隍庙为父亲申冤。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 B.席方平偷偷跑到阎王府,控告郡司、城隍的贪赃枉法。席方平因为告状太急迫,因此受尽了各种刑罚,吃尽了苦难。 C.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狱,分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那狱吏、城隍、冥王正是现实社会中大小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 D.席方平的申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他这种反

《聊斋志异》中狐鬼精魅形象所寄托的社会理想

《聊斋志异》中狐鬼精魅形象所寄托的社会理想 《聊斋志异》中鬼狐精魅”多具人情”,并独具痴绝、义绝、妙绝的特性,从而流露出至真至善至美以至非常真实的人性。蒲松龄之所以如此偏爱这些鬼狐精魅,赋予他们如此美好的韵味,更多的在于这些狐鬼精魅承载着蒲松龄强烈的批判和进步的思想,以至于完美的人格。在狐鬼形象塑造中不仅揭露了黑暗,也歌颂了光明,表现了希望。蒲松龄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一批理想人物,这是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另一社会的人。现实社会中”正人君子”们披戴着人的衣冠,干的却是豹虎鬼蜮的勾当;而在异类的妖魅仙鬼中却大有光明正大者。他们敢于向恶势力抗争;他们主动地帮助别人去战胜困难;他们不受礼教束缚,自由地恋爱结婚,建立美满家庭。正是这些形象才显示出蒲松龄所寄托的对社会、人生的理想。 在人世间,社会黑暗,人们备受压迫而无力反抗。但在《聊斋志异》中却许许多多富于反抗的鬼狐精魅。《伍秋月》中力杀阴间两皂隶的王鼎,《聂政》中惩罚怀庆潞王强掠民女的聂政幽灵;《向杲》中身化猛虎咬碎仇人头颅的向杲等等,作者借以人物来寄托反抗希望,并给反抗斗争以鼓舞。 《聊斋志异》中塑造大量主动帮助别人战胜困难的花妖狐鬼形象,于他们身上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封建伦理道德本质上都是害人的,吃人的,没有帮助人的意思在里边,尤其是没有帮助弱者的意味。蒲松龄多少从冷酷的现实中感到了这一点,所以格外热情的描写了一批与封建社会道德伦理相对立的助人为乐的艺术形象,在冷酷的社会中投下一点光明和温暖。 《红玉》中,狐狸精红玉主动帮助贫士冯相如娶了妻子卫氏。后一个虬髯丈夫杀死了打伤冯相如、打死冯父、抢走卫氏的宋御史父子,帮冯相如报了仇,冯却被捕入狱,抱中小儿被弃在山间。冯相如出狱后”翁无升斗,孤影对四壁”,在这十分困难时候,红玉带其儿子出现,使他们父子团聚,自己也留下来帮助冯生重整家园。在冯相如被害得走投无路时,是狐精伸手救了他们,其精神甚为感人。难怪篇末的”异史氏曰”一段里说:”其子贤,其父德,故其报之也侠。非特人侠,狐亦侠也,遇亦奇矣!”这几句,不能简单抽象以因果报应思想视之。联系作品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人侠”惩恶,杀死为非作歹的豪绅,给滥官以警告;”狐侠”救助良善,为遭到家破人亡之惨祸的穷书生重整家业,并日益兴旺。官府黑暗,公道不彰,作者愤而寄希望于来去无踪的”人侠”和异类幻化的狐女,让他们出现在人间除暴安良,虽不实际,但毕竟表达出一种善良愿望。《封三娘》中那个慷慨帮助女友的封三娘也令人叹服。她热情帮助好友范十一娘择婿,缔结婚约。范被逼自缢表示反抗时,冯三娘让孟生发墓破棺,取出范的尸体,亲自用药水把范救活,使他们成婚。这种帮助显示其慷慨无私,当然,《聊斋志异》中写助人为乐的鬼狐精魅并不仅仅止于此,《娇娜》、《秦生》、《武孝廉》、《阿绣》、《小翠》、《小梅》等作品中帮助人的狐狸精也令人难忘,除外《宦娘》、《章阿端》中助人的女鬼也不逊色。 现实中,蒲松龄深深感到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在男尊女卑的世界中,女性逆来顺受。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热情支持男女青年打破礼教的规范,自由地恋爱、结婚,建立美满的家庭。在这,作者往往用浪漫手法,通过花妖狐魅和人恋爱,

三生——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甚畏挞楚,见鞭则惧而逸。主人骑,必覆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以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乃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鞫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当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三生》,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玷:缺陷 B.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稽:核查 C.责其规避,剥其皮革避:逃避 D.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缘:因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了刘孝廉对前身为人时“行多玷”的悔改的一组是(3分)() ①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②主人怒,杖杀之③缘壁而上,穴屋而出 ④遂矢志不残生类⑤饥吞木实⑥害人而死又不可 A.②③⑤B.①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孝廉一世为士大夫,但行为多有不端,死后到了阎王殿里,阎王倒茶给他喝,但他看见自己杯子里的茶水浑浊得像胶,于是他偷偷地倒掉了。 B.阎王查知刘孝廉生前的恶行,大怒,罚他托生为马。过了几年,小马长得高大健壮,主人和奴仆们骑它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它非常痛苦。 C.刘孝廉托生为狗后,常常愤恨得想死,又怕罚期不到再罪加一等。于是故意咬主人,使主人皮破露骨。主人非常愤怒,就把狗杀了。 D.阎王后来又罚刘孝廉托生为蛇,从此,刘孝廉下决心不残害生灵。后来故意让车轮轧死,阎王认为它这是无罪被杀,宽恕了它,准它服罪期满复生为人。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3分)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

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故事,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聊斋》里的鬼狐迷人,花妖可爱。作者塑造了许多人性美的女性形象,突破传统世俗观念,从人性角度展现出了女性前所未有的风貌,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关怀和人文关照。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人文关照 《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数百个人物形象。在这一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中,又以多彩多样的女性形象占大多数。由她们引发的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令人感动又发人深思的部分。在《聊斋志异》描写女性的篇章中,没有把女性仅仅限制于狭小的传统世俗观念,而是从人性展现,才能发挥,精神反抗等多方面的展现出女性前所未有的风貌。这当然与明中期以来资本主义萌芽所带来的浪漫主义及伤感思潮有关,也和作者进步的女性观念密不可分。读者可以看到蒲松龄先生对女性存在的人文主义观照,可以想见作者是以怎样的情怀面对他笔下可爱可叹可怜可悲的女性形象。 如果我们对《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归纳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分为以下三类: 1、“不是凡间人,却有世间情”的女性。显而易见,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先生是以写人的手法写妖。《聊斋志异》中的女鬼与以往民间传说中的妖女不同,她们较以前传奇中的同种类型人物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人的心理和特征。以前的志怪小说,传奇中的女性总是妖味多于人性,她们缺少女性的特质而显得生硬死板,这与男权社会的女性意识薄弱不无关系。而在《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突破了以往志怪传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单一、简单乏味的瓶颈,塑造的更加具有人情味。《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是从“人”的角度着手,即使本体还有妖怪的特性,但其温柔体贴,从而更具有女性气息,栩

栩如生。蒲松龄先生用富于文采的笔墨作为媒介,拉近了虚幻中的鬼怪与现实读者之间的距离。对于这样具有人性化的美丽形象,通过作者饱含爱怜激赏之情的笔触,读者对她们愈加怜爱。《婴宁》中的婴宁爱笑,她让冷漠的封建社会多了点人情味儿,多了些许暖色。她俨然一个未涉世的婴儿,脸上总是挂着美丽的笑容。家里仆人偶有犯错,只要她在场一笑,马上令紧张气氛烟消云散。婴宁爱花如命,即使婚后也不改本性,一旦遇到珍奇花卉,哪怕变卖首饰也在所不惜。这时的婴宁是真与美的化身,她不受人间污浊,天真烂漫,犹如美玉无暇,令人怜爱不已。《莲香》一文中的女主人公拥有典型的女性味道。《莲香》大意是狐精莲香和女鬼李氏因情根深种,同时爱慕桑生的疏狂与静穆而主动趋献的故事。李氏因其“阴气太盛”而使桑生病重危殆,她深感惭愧主动告别了桑生,但李氏的魂魄为情所隔,居然“尔日抑郁无聊,徒以身为异物,自觉形秽,别后愤不归幕,随风飘荡,每见生人则羡之,昼凭草木,夜则信足浮沉。偶至章家,见少女卧床上,未知遂能活也”,竟不自觉的借尸还魂。当她看见自己还魂后相貌丑陋,竟然不如做鬼时美,更觉得无颜再见桑生,“七日不食”,使得身体浮肿,消肿后“皮尽脱”,从而“眉目颐颊,宛肖平生”,最后喜嫁桑生。莲香听说李氏的故事感叹不已,居然“我自乐死”,希望能够托生为女人,与桑生接着前世的情缘,最后也如愿以偿。一个女鬼为情所困,借尸还魂后依然对桑生念念不忘,一个狐精为续前缘,竟不惜自杀托生为女子,结局是圆满的,两人得其心愿。女性的情感竟然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令后世读者嗟叹不已。上面分析的两位女性不论是性情宛然,还是为情而死,她们都已经超出了妖精本身固有的含义,在蒲松龄先生的笔下,她们虽然形体非人,却更得到了后人的敬重和喜爱。 2、才能、胆识不输于男儿的奇女子。古语云: “巾帼不让须眉。”在《聊斋志异》中描写的这些女性,表面看似柔弱,但她们的才能胆识,足令庸碌的男子望尘莫及。其中一类女子虽容貌不善但是心灵美丽,以才德自居; 而另一类则成为家庭的经济来源,彻底颠覆了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