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感受延安精神

2009年11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再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王家坪。1950年7月成立。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馆址在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院内,1951年2月,文物陈列室正式对外展出。1952年纪念馆迁到城内凤凰山麓,并改为现名。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

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已制成标本)为该馆的独藏。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并免费向广大游客开放。作为“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的主体,从2006年10月10日起,总投资5亿多人民币,历时近3年重建完成。它主体建筑气势恢宏,主题广场视野开阔。整个陈列面积为10677平方米,展线长达1600米,其中基本陈列7030平方米,序厅1008平方米,半景画630平方米,临时陈列面积2009平方米。整个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品以及灯箱、图标、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半景画、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延安革命史陈列分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主题。第一单元《红军长征落脚点》展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中国革命奠基西北的史实。第二单元《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面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过程。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表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包括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第四单元《延安精神的发祥地》采取原生态表现的形式,将延安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做了具体介绍。第五单元《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反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六单元《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包括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夺取全国胜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看着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禁使人感慨万分:是什么样的力量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仅有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在陕北黄土高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但站稳脚跟,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那就是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肘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

“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这里,人民发自内心唱出了“东方红”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最为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今天我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延安精神,就是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以延安精神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要以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只有牢记延安精神,不断保持和发扬延安精神,才能战胜我们面前的各种困难,与时俱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完成我们的既定工作目标,使我们的学校在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中取得新的成绩。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参观心得体会 单位组织我们到延安参观学习,6月18日-6月20日,这难忘的3 天旅程,感慨多多,深有体会。 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参观了延安纪念馆,随后到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

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延安之行归来,使我深深认识到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3篇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3篇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1 7月9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局在延安市委党校举办的干部培训班, 通过现场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王家坪、枣园、杨家岭、抗大等革命旧址,现场聆听延安市委党校老师的详细讲解和专题讲课,在革命烈士张思德塑像前集体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参观延安新区建设和梁家河村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浅,我对革命圣地延安对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励我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自觉用延安精神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实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在延安的十三年,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就不会有新中国。 在延安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展示着这样一段话:“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它的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 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 劳模精神等,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把延安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升华; 各个原生形态精神又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延安精神永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反复研读这段话,我不仅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同时又联想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浦东精神、航天精神等许 许多多党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的支撑,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每一种精神都有它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毛主席说:延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2019年5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在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小河会议议址备受关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

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游革命圣地延安有感2010年5月11日,我们医院党支委,团支委一行24人,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感受延安精神。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革命旧址。早就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想探寻先辈的足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这次来到延安感受伟人留下的延安精神,使我心灵得到了深深地震撼。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它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延安,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

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也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不利方面,而且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弘扬沂蒙精神奉献鲁阳事业 滔滔沂河,巍巍蒙山,沂蒙精神,永世流传。6月28日,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二周年,身为公司党员一份子,有幸来到沂南和蒙阴两片红色的沃土,参加鲁阳公司统一组织的红色之旅活动。天气虽热,但心中的激情更加火热。一天时间,我同其他党员一道,先后参观了沂南县马牧池乡红色教育基地、竹泉村、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拜了革命英烈,重温了入党誓词。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村落遗址和真实的场景,沂蒙红嫂和革命先烈的身影似乎浮现在眼前,我的内心深处受到强烈震撼,感觉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 首先参观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的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真切的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气氛。据解说员介绍,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红嫂革命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的历史风貌。一座座房屋,一件件工具,谱写着沂蒙军民鱼水之情,也诉说着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这是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在探望沂蒙红嫂明德英时的亲笔题词。历史的丰碑记载着这位红嫂的英勇和感人事迹,也深深的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来访者和参观者。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同行人员交流讨论,要将沂蒙精神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带回到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通过自身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学习这种坚韧和不屈、大忠和大爱的沂蒙精神,不断发扬沂蒙精神,传承沂蒙精神,将沂蒙精神与鲁阳精神相结合,融会贯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岗敬业、无

私奉献、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磨炼,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沂蒙精神却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在红色影视基地看到的一切不仅仅是战争时期遗留下的旧址,更是沂蒙精神的历史见证。数十年来,沂蒙精神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山东儿女和中华儿女,激励他们不断向前。 感悟沂蒙精神,激发工作干劲。弘扬沂蒙精神,奉献鲁阳事业。鲁阳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我们每一位鲁阳人艰苦奋斗,主动践行沂蒙精神和鲁阳精神,让弘扬沂蒙精神不再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将沂蒙精神和鲁阳精神扎根于个人灵魂,融入到个人品质,展现到工作行动,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工作业绩,推动鲁阳事业向前高速发展。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天的红色之旅很快接近尾声,参观人员依依不舍的踏上了返回的汽车。尽管这次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是,新的红色征程才刚刚开始。返回的路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沂蒙红嫂和革命先烈的身影,心中体味着她们的英雄事迹。那一刻顿悟,沂蒙精神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和鲁阳精神一起,必将对公司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鲁阳新的发展史上书写出壮丽辉煌的篇章。 轻质耐火砖分厂 张宽心 2013年7月4日

参观革命纪念馆旧址有感

参观革命纪念馆旧址有感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用过的一些用具——简陋而粗糙,使人想到当时生活的艰苦,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在馆内,我们仔细的观看展出的珍贵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认真的聆听讲解员讲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图片上挑着扁担、推着小车艰难行进的支前大军、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班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线标注的作战地图以及毛泽东推过的碾子骑过的白马、周恩来雨夜救乡亲的马灯、刘志丹穿过的棉衣……这些珍贵的文物、感人的故事,昭示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忠诚,为我们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真实情景。 在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当解说员讲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大家被一幅巨大的照片吸引住,在看什么?在找什么?啊,看见了,看见了我们的第一任老院长任虹!当年任虹老院长参加了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在照片前合影留念。 回顾历史,曾在这里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当年革命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这种延安革命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延安革命旧址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革命的艰辛,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伟大。 同样,延安革命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革命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篇一: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延安红色之旅考察心得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旅集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于6月20日至6月21日赴延安开展“回顾党的历史,弘扬曲江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活动,此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

游竹沟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游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庆贺党90岁生日6月17日,在党90岁生日到来之际,公司领导为更好的让我们过一个有意 义的节日,组织大家到有“小延安”之称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及嵖岈山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和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现在和平岁月的可贵和先烈为我们付出的牺牲和努力的艰辛,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并为祖国现在的强盛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走在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内,崇敬之情悠然而生,目睹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当时所使用的实物,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岁月。据馆内讲解员介绍,早在1926年,在竹沟就建立了党的组织。1927年4月,为了配合北华军进军豫南,在周恩来的关怀指导下,杨靖宇、张家铎等同志带领确山5万民众举行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当时竹沟的党员李畔林、赵子乐率竹沟一带3000民众参加这次暴动,并在石滚河赵子乐家建立了竹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主力长征后,组建豫鄂边省委,创建红军游击队,开辟以竹沟为中心的桐柏山区根据地,成为南方八省十四处游击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竹沟逐渐成为河南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193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设立,刘少奇、李先念等从延安来到竹沟,领导豫、鄂、皖、苏地区党的工作,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竹沟是中原地区革命的摇篮,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劲夫、张爱萍、张震、方毅、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在竹沟创刊的我党著名报刊《拂晓报》、《小消息报》, 宣传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抗日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刘少奇的著名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辗转中原,抵达竹沟后修订的。中原局、河南省委还在竹沟举办教导队和党训班等, 培育党政军干部1400 余人。竹沟又是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五师的发祥地和三师、七师部分骨干力量的出发地,竹沟被誉为“小延安”。 参观完展厅后,我又到革命旧址实地行进的体验,手摸着经历岁月的磨砺的老式建筑,目睹这里的一草一木,它仿佛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我将永远铭记党的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用自己鲜血绘就了新中国的版图,使我又一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冲击和洗礼。 在参观竹沟革命纪念馆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到达了嵖岈山,在党旗的引领下,在青山秀水间大家你追我赶,相互帮助,经过三个多小时努力攀登,终于完成了从嵖岈山南门到东门的行程,虽然累得热汗直淌,但大家心情是舒畅的,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不遵守约定的集合时间,真正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即将成为党员的我更要坚定政治立场,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进,争取早日成为共产党员得一份子。 张鹏 2011-6-24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阳光明媚的五月,晴空万里,苍山县财政局组织我们前往红色之旅瞻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址。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加这次特殊的活动。 经过几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非浅,感出最深,体会如下几点: 一、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时期,又是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必胜如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险阻,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后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延安,在中国来说,实属弹丸之地,却经受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军事包围如经济封锁。当时的中共中央就凭着必胜的信心,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致,开展生产自救,垦荒种地,纺纱织布,一边生产,一边练兵,既保卫了革命根据地的安全,又“把一个处处是荒山野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正是那个年代,全国各地许多爱国青年和有志之士,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而向往着延安,千方百计地、千辛万苦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奔赴延安,其目的是寻找对祖国的信心和希望。当时人们把那种挑着地追求,称之为“朝圣”,延安早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二、此次红色旅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昔日建党初期,我们党走过的艰难旅程及无数先烈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深感来之不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继续保持党的青春活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只有处处为广大群众、为广大劳苦人民服务,才能不被人民所唾弃。苏联共产党的解体、印度同人党和墨西哥人民党退出执政党的地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借鉴。 三、最后我们来到宝塔区后家构村观感学习,重点是“学习延安精神,学会做人”他们民风淳朴,村民个个朴实无华。在后家构村,我们参观了苹果园,这片果园由原先区区几亩十地发展成现在的448亩。由原来每户年收入几千元发展到每户年收入20万元,他们村干部带头生产,靠着上上下下,万众一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富强。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懂得今天的来之不易,为了明天,沿着先烈们开创的道路,克服各种困难,接受新的挑战,为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第 1 页共9 页

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7月1日,在局党委的组织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学习,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黄河文化壶口瀑布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 第 2 页共 9 页

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去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尔林兔中学:毛俊平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我校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到革命圣地延安接收传统的再教育,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参观了杨家岭,枣庄,宝塔山等地方,天下来,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心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心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心领导的故

居和中心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线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赴延安参观考察心得体会

赴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初秋九月,榴果飘香,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根据单位统一安排,x月x日,自己有幸随全委成员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参观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延安革命遗址,回顾延安革命史和聆听讲解,重温了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收获颇丰。 一、延安之行的整体感受 在延安短短两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七大会址等重要党史发生地,瞻仰了、听取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学习了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到了延安精神是的党的先进性重要体现。在整个参观期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毛泽东故居前,全委党员干部一起大声共念“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讲演,让我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触动。一位默默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普通一员,视群众为亲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种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的革命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 二、对延安精神的感悟 通过参观学习,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感触最强烈的有三点。

(一)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经过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产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形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正式形成,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正式写进党章,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是延安精神的伟大气概。在党中央发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的指导下,解放区军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不仅使边区实现了丰衣足食的目标,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革命精神。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从1941年5月开始,历时四年,我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反对教条主义。通过整风运动,在全党确立了一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几十年来,这一思想一直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脚踏实地,正确前行,无私奉献。 三、学习延安精神,践行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理解,学习领会延安精神内涵,关键就是要践行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就必须扎实做好基层和群众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只有怀着感情对待基层和群众, - 2 -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09-11-04 14:04:18 点击: 2547次 【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副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当时,为了战胜解放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有名的南泥湾等地,被大生产运动洗礼的良田富饶,粮食达到了自己有余,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榜样,工业也在运动中发展迅速,能自己炼铁、炼油、修造机器等,轻工业也取得长足发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是大生产运动的口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运动改变了当时解放区的面貌,克服了根据地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改善了军民的生活,为将来积累了经验。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7月上旬,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

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酿造而成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我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了最凶残的日军,并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时期;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伟大革命实践的结

晶,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经过千辛万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抵延安时,人民军队的主力不足三万余人,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我党几乎陷入绝境。紧接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了空前残酷的阶段:一方面,日寇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蚕食”、“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图缩小以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降日寇后,大肆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解放区的封锁,企图把解放区军民“困死”。同时,华北连续发生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八年抗战,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无数有志的热血青年,毁家纾难,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时期,经过斗争的严峻考验,通过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及各级分

延安革命英烈纪念馆项目建议书

延安革命英烈纪念馆工程项目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设单位:延安市文物局 编制日期:二零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三、市场需求预测 四、项目选址 五、建设规模 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八、社会效益 九、结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延安革命英烈纪念馆 (二)建设单位简介 延安市文物局 (三)编制依据 1、延安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2、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3、延安革命纪念地旧址总体保护规划 4、延安市旅游“十二五”专项规划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SWOT分析) (一)项目背景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又是开展武装斗争较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这块神秘而神圣沃土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开辟了这块土地革命仅存和红军长征的落脚地,以热血浇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强基础,以崇高的理想信念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因此,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时段,涵盖陕北籍的、外籍在陕北牺牲的、在延安工作过牺牲在外地的革命英烈,据不完全统计有3万余人。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是我们延安人的骄傲,他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延安市作为红色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 项目位于延安北大门户高速公路出口约1公里处,与四·八烈士陵遥相呼应,交通便捷,同时位于延安市西北旅游线路中段,在枣园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中间又增加一个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延安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取了现在幸福的生活,但延安目前还没有大型纪念革命先烈的场馆,急需修建供人们瞻仰和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馆。 2、劣势分析 革命英烈纪念馆作为后人瞻仰和祭奠的场所,目前用地紧促,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该项目与四八烈士陵园被延靖公路相隔,被分为两个部分。3、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了战略层次,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应当把握机遇,拓展文化产业。 随着延安十大景区规划实施,延安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事业将会呈快速发展趋势。

2020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2020年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2020年8月1日,在十堰市市委统战部、组织部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了5天的党性教育学习。几天课堂包含了理论讲解和革命旧址实地参观,让人认识深刻、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这里的山川土地、每一个窑洞都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这次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较为系统地了解了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知识,懂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家信仰的力量、艰苦奋斗的作风。 延安革命根据地杨家岭、枣园等旧址,就是在这些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35年至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十三年,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中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自救运动,在这段国家陷入危机、人民陷入动乱的困境时期,以延安为主的陕甘宁边区肩负使命,努力战胜困难,自己动手展开大生产运动。在延安之旅实地考察参观过程中,一座座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雕像,让人印象深刻。智慧英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战士,勤劳耕作的人民群众,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在一栋栋伟人旧居前,我们心中涌动着一股热血,仿佛身临其境,朴素的黄土砖,简陋的门窗,简朴的衣着,给人一种安居乐业的和谐之感,使中国中产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如今见证了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排排窑洞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遗迹,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所流传的是怎样一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给后人以警醒与力量。在当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老一辈共产党人都能够艰苦奋斗,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现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5篇 篇一:参观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参观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单位策划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久居张家口,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 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希奇,可是久居于窑洞的那些老区人民啊,却受到地理状况等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饱受缺水之苦。据说,延安住窑洞的百姓,一年到头竟然只能洗一次澡,这 着实让我们瞠目结舌――老区人民生活之艰苦深深地楸动着我们每一位的心! 我们,参观的非常多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 革命先辈,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 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样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 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 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 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我将把这次“红色旅游”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翼实际行动,继承先 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篇二: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上师大四附中高二(2)班钱如岑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 学校 开展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享受多了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已经知道是去延安提要前辈们的抗日之苦,却还是 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副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

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当时,为了战胜解放区财政和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有名的南泥湾等地,被大生产运动洗礼的良田富饶,粮食达到了自己有余,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榜样,工业也在运动中发展迅速,能自己炼铁、炼油、修造机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