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_王振中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_王振中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_王振中

2002年第6期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王振中 裴小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目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

图否定该理论的学术价值;另一个是一些人将该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

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该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本文从3

个方面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并通过实证分析当今发达国家企业生产和分配

制度安排的4种变化,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剩余价值 学术价值 发展依据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理论所体现的学术价值

自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发表以来,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影响力。我们看到,长期以来在国外经济学界,不管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存有多大的偏见,他们都不能忽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存在价值和影响力。因此,无论是20世纪40年代熊彼特(Schumpeter,J.A.)在撰写《经济分析史》时,还是20世纪70年代斯皮格尔(Spiegel,H.W.)在编写《经济思想的成长》时,他们都要专门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做一番主观的评价。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在《经济学》一书中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同许多其他主要学派一样,它的观点和关于它的争论不断发展”。(斯蒂格利茨,1998,第187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曾被恩格斯誉为是建立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根据之一(恩格斯,中译本, 1972,第3卷,第42—43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存在和发展的学术价值。概括来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在以下3个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

(一)剩余价值术语的运用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形见绌

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是马克思首创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中译本,1975,第34页)在马克思之前,威廉·配第、理查·康替龙、弗朗斯瓦·魁奈、安·罗伯特·雅克·杜尔阁和亚当·斯密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问题研究出发,已经开始运用了利润和地租的概念,并且不同程度地知道了利润和地租都只不过是劳动者向自己雇主提供的无酬产品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被恩格斯称为是3个“从来没有”的缺陷:第一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超出工商业生活上流行的关于利润和地租的概念狭小范围的约束;第二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把产品的无酬部分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后的价值分配的规律有一个清楚的理解。①而《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劳动力、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基本范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是否合理的学说,是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及其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的学说。要理解剩余价值,就必须理解价值。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尽管价值只能附着于商品之中,即使用价值之中;价值的载体是使用价值,但是不能把价值理解为是物,理解为是使用价值;价值的实质是通过商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中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不创造价值。在商品交换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是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观点相违背的。其中之一是要素创造价值论,其关键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实际上是要素创造财富(使用价值)论;其中之二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其关键是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总之,这些论点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把劳动力拟物化,而且把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等同于创造价值的过程,这样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雇佣劳动的本质。

与上述理论不同,剩余价值理论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适应人类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偶然的巧合,物本身不会按照人的愿望自动给人类提供财富。从这意义上讲,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对财富的创造没有贡献。这就突出了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提出了超过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问题。显然,与剩余价值概念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是剥削。马克思利用剥削这个词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剩余劳动的榨取。阶级社会的特点是,统治阶级控制着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使被统治阶级必须用部分劳动时间为统治阶级生产必需品。因此,阶级社会内的分工必须以榨取剩余劳动,即超过劳动阶级本身生产必需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为中心。事实上,正是被统治阶级在为统治阶级的再生产而劳动着,从而也就是为最终实现他们被统治的再生产条件而劳动着。所以,作为对剩余劳动榨取意义上的剥削,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具有上述一般属性。它是一种阶级社会,其中资本家阶级的统治建立在对大量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控制基础之上。工人阶级的生产资料被完全剥夺,他们一无所有,不得不依靠为资本家阶级劳动而生活。但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几乎完全被商品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盖。乍看起来,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易是完全公平的。前者出卖劳动力,后者付给一定的工资,双方同意后就成交了。但这一阶段完成后,我们所看到的就不是自由和公平,而是进入了“生产的秘密角落”,这里隐藏着人们现在已经熟悉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历史功绩在于,“不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或是社会主义者都企图对这个问题作出有科学根据的答复,但都徒劳无功,直到最后才由马克思作出了解答。”(恩格斯,中译本,1972,第3卷,第42页)

(二)“雇佣8个工人”数量假设揭示了资本的历史演变轨迹

为说明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的存在条件,马克思假设过一个关于“雇佣8个工人”的例子,并用这个例子说明典型的资本主义剥削要有一定的雇工规模才能进行。这个例子的具体内容是,假设有一个工人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并且满足于工人的生活,那么他每天只需要用8小时的劳动时间再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即可。但是后来他花了较少资本雇了两个工人,各让他们每人每天干活12小时,这样,雇工就一共干了12×2=24(小时),结果两个雇工各用8小时(共16个小时)的劳

2002年第6期

动时间养活自己,剩余的8小时的劳动产品使原来的那个雇主过着和雇工一样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雇主进行生产的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还不是增加财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剥削是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而且资本家的生活要比工人好,就需用全部时间用于剥削活动,所以为了进行典型的资本主义剥削,上面提到的那个雇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资本,来购置追加的生产资料和雇佣更多的工人,这样他的生活水平才可能比工人好一倍,并且把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于是,他就最少要有可以雇8个人的资本,即:12×8=96(小时),其中的8×8=64(小时)用于8个工人自己养活自己,这时已成为资本家的人得到96-64=32(小时)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其中的一半16小时的剩余劳动使资本家的生活比工人好一倍,其中的另一半16小时的剩余劳动用于投资,再转化为资本去追求更多的财富。

应该明确的是,马克思所用的这个假设,并不是随意的,①而是依据历史事实所做出的。经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这个假设,是参照西欧行会制的历史事实提出的。据史料记载,西欧行会制对每个行会会员数和每个会员作坊的雇工人数都曾有严格的规定,会员作坊除行东外,一般规定可以雇帮工1—2人,学徒2—3人,即可以雇3—5人,行东师父对所雇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剥削。这种制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经济停滞的12—13世纪。对内,行会严防自由竞争,限制劳动力的扩充,禁止业主任意增加资本;为使会员有平等的营业机会,禁止私卖廉价商品争取顾客;并监督会员不得使用欺诈行为,以确保商品质量谋求全体利益。对外,行会要求绝对独占:为维持对外特权,限制外地人在本地经商,或其他非会员从事手工业,并设监守官监督会员非法交易。虽然行会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经营信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严重限制了个人之间的竞争和企业的扩张,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各国的行会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于16—19世纪之间逐渐解体了。(宋则行和樊亢主编,1998;瞿宁武,1989)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用雇佣8个人的假设想说明的问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货币或商品的所有者,只有当他在生产上预付的最低限额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最高限额时,才真正变为资本家”。其结果,马克思证明了象在自然科学上一样的量变转化为质变规律的正确性。在此,值得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马克思在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假设后所做出的其他的重要观点。例如,他曾明确地告诉人们,“单个的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蛹化为资本家而必须握有的最低限度价值额,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内,也由于它们的特殊的生产条件而各不相同。”(详见马克思,中译本,1975,第9章)再例如,马克思还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由于某些生产部门所需的最低资本额很难在单个人手中找到,所以出现了两种现象:一个是国家对私人的补助,另一个是在工商业部门出现了现代股份公司的先驱,即享有合法垄断权的公司。无疑,马克思的这些观点和其研究的结果在经济科学领域都清楚地显示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揭示出了在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扮演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剩余价值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因此可以说,这种理论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界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抱有偏见,所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中,重“物”轻“人”也就显得理所当然,其中他们所宣扬的三要素论是十分典型的。按照这种理论架构,企业使用资

①恩格斯1868年在《民主周报》上为《资本论》第1卷写的书评中曾经两次提醒人们,类似的假设并不是随意的,“在这里,主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制造产品,并按计算出来的对总产品所增加的贡献(即边际产品)向每一要素付酬。如果一切进行正常,所付出的酬金总数则刚好等于企业实际获得的净收入。在这种过程中,资本获得利润,劳动获得工资,土地获得地租,这些收益都是它们提供的服务报酬,各种生产要素谁也不会剥削谁。

这种理论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将物的贡献和人的贡献等同起来,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可是,从剩余价值论的角度却可以看到,就劳动者来说,他的收入可以被看作是他的劳动力的价格和工作时间的函数,他所得的收入可以说是来自他所付出劳动的贡献。但对于资本和土地所有者来说,他们之所以在分配中能够得到相当数量的收入,并不是由于他们在生产中付出了劳动(如果将他们的经营等劳动收入归入工资的话),而是由于他们握有资本、土地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因此,谈论三要素在分配中的收入是否合理时,仅研究这些物对财富的贡献是不够的,还要研究人们对这些物的占有和利用是否合理。而在这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恰恰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研究。事实上,由于人们在出生前无法选择家庭,个人天赋存在差异,市场外部性的存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市场有多方面的影响,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人们对物的占有和利用也会存在很多不合理。如果有这种不合理存在,又怎么能把物的贡献和人的贡献等同起来,说按物的贡献得到的收入是合理的呢?

如果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描述的那样,不考虑他们各自的实际劳动贡献,完全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分配产出的成果,是不可能使对生产力发展贡献最大的“人”得到最多的激励,必然使社会出现过多的食利者阶层,进而妨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实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推行了利润分享机制、劳资集体谈判机制、保护劳工立法机制、累进式的所得税机制、遗产税和土地税机制、社会福利和补贴机制、政府干预机制等,这些都表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都没有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例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舒尔茨通过研究美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就发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美国农场主们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根本原因是在美国的国民收入中,地租收入份额从1900—1909年的9%大幅下降到1970年的3%。也就是说,与土地原始所有权相对应的地租已在美国国民收入中占有极小的一部分。第二个现象是劳动收入所占份额在上升,资本所占份额在下降。1970年时,在美国的国民收入中大约有34是雇员报酬,剩下的14则归为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净利息以及公司利润等。据当时一项保守的估计,与人力相关的总收入在1970年占到美国国民收入的45。(舒尔茨,中译本,2001,第83—84页)事实证明,在实际经济运行的制度安排方面,不仅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且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我国台湾省也没有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例如,在农作物的收成方面,如果把土地具有的自然力和农民的劳动力相比,在某种情况下,土地本身的自然质量要比农民的劳动力的质量对农作物收成的贡献可能更有制约力,但我国的台湾省在1949年成功的“三七五减租”活动中,却将地租强制地减到主要作物产量的37.5%。这个做法显然并没有遵循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但历史却证明这种政策却促进了台湾省经济的发展。

这些都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中,同物的作用相比,人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同时也说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论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生产力发展的途径。从这种理论可以看出,为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纯市场交换机制导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团的平等协商和政府干预等其他机制作补充的。

二、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发展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以19世纪的英国为研究对象的,它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和

2002年第6期

的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人与人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社会科学,所以它必然要随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在当代,人与人的生产和分配关系变化的一个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由于劳动者力量的加强、纯食利者地位的下降,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劳资之间的分配关系方面逐步出现了利益分享的局面。有关研究表明,其中4种制度安排的出现令人关注(何传启,2001),已成为当前分析生产和分配关系时不能不重视的现象。

(一)企业利润分享制度安排的发展

企业利润分享制是指企业所有者和企业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一种企业收入分配模式。实行企业利润分享制的企业,定期按一定比例将企业利润分配给企业职工。这种收入分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根据盈利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利润分享、利润分享的比例和分配方法,有利润时就进行利润分享,没有利润时可以不进行利润分享。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企业利润分享制在某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在法国,1975年时参加企业利润分享制的人数为475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5%,(Lesley Baddon,1989,p25.)但到1990年时参加企业利润分享制的人数则达到了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而且据统计,从1987年到1999年间,在《财富》杂志评选的1000家企业中,采用利润分享制和其他以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性工资方案的企业,从26%上升到50%以上(胡国成、韦伟、王荣军,2002,第33页)。

企业利润分享的制度安排给现代资本主义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在早期资本主义的纯工资体制下,工人不可能参加企业利润的分享,工人与企业的利益处于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状态,劳资冲突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这种经常性的冲突导致过两种后果:第一,在资方占上风的情况下,会导致工资被压低到维持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的水平。从企业角度看,工人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不愿意对工人进行教育培训,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因缺乏人力资本投资而长期停滞不前。从社会角度看,由于工人的收入和消费需求被压到极低水平,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主要来自富人,而富人的投资倾向和消费倾向都比较低,于是经济因缺乏有效需求而停滞不前。第二,在劳方占上风的情况下,会导致利润被压到过低水平。从企业看,企业会因缺乏投资特别是研发投资而缺乏竞争力,规模很难扩大,技术水平很难提高。从社会看,因很多人不干活也能拿到很多收入,投资和干活也多得不了多少利益,极易患上战后的所谓“英国病”、“瑞典病”那样的高福利病,经济也因人们不愿投资、不愿工作而停滞。企业利润分享制的出现有可能使职工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追求共同利益的动机,从而缓解上述两个方面的弊病,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二)企业价值分享制度安排的发展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总值。企业价值分享制的特点是:公司将本公司股票授予职工,职工和公司其他股东一起分享公司市场价值增加(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和股息,同时也承担股票价格下降的风险;持股职工关注的重点是股票增值的收入,而不是公司所有权。价值分享制兼有利润分享和所有权分享的一些特点。相对于利润分享制,参加企业价值分享的职工要承担股票价格风险,参加此类分享的企业则可以减少现金支付,职工和企业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相对于所有权分享制,参加企业价值分享的职工较少考虑公司所有权,一般不承担公司亏损或债务,而参加此类分享的企业则可以减少管理成本。企业价值分享制尤其适用于已经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和计划上市的公司。据美国分享数据公司对电子工业企业的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 1992年授予全部职工股票期权的企业只占30%,而1994年则达到54%。①在大型上市公司中,价值分享制的扩散也在加快。例如1995年《财富》杂志评选的1000家大公司中,只有13%的公司授予公司60%以上的职工以股票期权,但1997年时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职工以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股票期权(Lesley Baddon,1989,pp.31—32)。

从以上的数据中,有两个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实施企业价值分享制度安排的企业数量增长很快,另一个是由偏好实施部分职工持有股票期权转变为偏好全部职工持有股票期权。应该说,在企业价值分享制度安排的框架内,虽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但在激励劳动者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为,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只有工资一种收入,离开资本家就意味着失去全部收入。现在,工人在分享到企业的价值收入以后,不仅收入来源比过去有所增加,而且这部分收入的多寡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和股票市场的机遇,所以,通过价值分享这种制度安排,工人在关心公司业绩和股票风险的过程中,就会大大降低劳资关系之间的摩擦程度,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所有权分享制度安排的发展

企业所有权分享制是指企业职工通过持有企业一定份额或全部的股份,同时以职工身份参加企业一般收入分配和以股东身份参加企业利润收入分配的一种企业收入分配模式。企业所有权分享制的特点是,职工既是企业的员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或是呈现企业股东的角色,或是显露企业所有者的影子;持股职工和企业其他股东一起,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共同分享经营收入;企业和法律对职工持有股份有许多规定,职工股份一般只能在企业职工内部进行买卖。根据美国国家职工所有权中心提供的数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所有权分享制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个是职工持股计划(ESPO),另一个是401(K)退休计划。美国直接持有股票的人数占全国成年人口的比重,由1953年的4.2%,上升到1995年的31%;如果加上间接持股者(指用经纪人名义登记与持股),则1996年时全美持股者占成年人口的比重是43%。(李达昌等,2000,第49-50页)在1999年,美国约有11500个职工持股计划(Andre w Pendland,2001,p.4),而且这种分配方式还在迅速扩大。(胡国成、韦伟、王荣军2002,第34页。)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及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压力,我们认为值得认真研究的是国人所不熟悉的美国401(K)退休计划的制度安排。美国401(K)退休计划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参加这个计划的企业,可以选择将现金或公司股票存入职工退休账户,如果职工和企业都选择存入现金,那么就与利润分享制相似。如果存入或匹配公司股票,那么就是企业所有权分享。美国劳动部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1998年全国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实行401(K)计划的企业就有54500个,比1994年的28623个增长了92.5%,占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总数的71.5%。①另据1998年美国利润分享理事会对660个公司的调查发现,大约52%的实行401(K)计划的公司匹配公司股权,实行企业所有权分享。②实行401(K)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大约60%的公司匹配公司股权,实行企业所有权分享。③

应该承认,在企业所有权分享制的安排内,每个职工所能掌握的只可能是很少一点股票,似乎对每一个职工来说都无法试图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这种制度安排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因为,在当代发达国家分配制度的安排中,存在着真正起作用的工人组织和劳资之间的集体谈判,在这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实施所有权分享制的企业给一个职工的股票虽然可能很少,但把它们加到一起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有了这部分所有权,工人集体谈判的力量显然可以增强。而且,如果其他一切不变,对于工人的社会地位来说,有一部分企业所有权总和没有不一样,有一部分财产总和没有不一样。所以,企业所有权分享应视为当代发达国家改善劳资关系的一个积极变化。

PSCA.,401(K)plan s pons orship growth1994—1998,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069111.html,

②PSCA.,42nd annual survey of profit s haring and401(K)plans.1998.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069111.html,

2002年第6期

(四)企业管理权分享制度安排的发展

企业管理权分享制是指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又名职工参与制。由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必然就会对企业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同时可以改善劳资关系。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投资者(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所有权包括资产权、管理权等。如果职工不是企业股东,就没有企业所有权,也没有管理权。所以没有管理权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有者与职工分享管理权。管理权分享制与所谓的“经理革命”是不同的。经理革命是指在股份公司里,在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背景下,没有企业所有权的职业经理成为企业管理权的实际控制者。但是,应该明确的是,职业经理的管理权来自董事会的授权,即来自所有者的授权,而不是职业经理与企业所有者分享管理权。职业经理尽管可以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必须先满足股东的利益,否则就可能被公司董事会解雇。而且,职业经理一般并不代表全体职工的利益。管理权分享制则是,职工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参与企业管理,代表全体职工利益。职工的“管理权”来自法规、习惯或惯例的力量,而不是来自企业所有权或所有者的授权。

在国际上,德国是实行企业管理权分享制的典型。目前,德国有职工2200多万人,其中共有1860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占职工总数的85%。(李维安和武立东编著,2002,第431页)尽管近年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安排在德国遇到了失业增加的冲击,具体的参与方式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总体制和总原则,却并未受到挑战。(Michael Gold and Manfred Weiss, eds,1999,pp.84—85)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从德国实行企业管理权分享制的方式来看,职工参与管理主要发生在两个层面。其一,选派职工代表进入公司领导机构,如监事会和理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董事会,理事会是公司的日常管理机构。其二,选举职工委员会,通过职工委员会参与管理。从德国实行企业管理权分享制的规制来看,职工参与管理的权利是逐步得到了法律保障。例如,德国先是制订了《煤钢行业参与决定法》,接着颁布了《企业组织法》,然后又颁布了《参与决定法》。也就是说,大约经过了30年的时间,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才在各行各业逐步得到了推广和认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人数越多,职工的权利就越受到法律的关注。例如,根据德国的有关法律规定,职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必须设立“企业职工委员会”;职工在500人以上的公司,监事会成员的1/3必须由职工代表担任;职工在2000人以上的公司,监事会由劳资双方的代表组成,比例为各占50%。职工代表的参与决定权包括:监督关于职工利益的法律和劳资协议的执行情况,在工资和福利问题上享有与资方对等的参与决定权,享有企业经营知情权和咨询权。因此,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安排被视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永杰主编,1997,第167—168页)

总之,企业管理权分享制的存在表明,马克思笔下的资本所有者独揽企业一切权力的局面,在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中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传统式的资本雇佣劳动方式所造成的两极激烈对立的格局,在很多企业已让位于由职业企业家为中介的多元主体的多层合约关系,以及劳资之间的集体协商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演变下,剩余价值到底是如何分配的,显然需要我们进行新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可以预感到,所有上述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不仅为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说明劳动的作用、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分享劳动剩余的合理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简短的结论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已经有了将近140年的历史,但它的理论影响力至今仍不减当年,其基本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露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存在着雇佣劳动制度,只要存在着剥削现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会发挥威力。因此我们对于联合国在2000年所发出的“体面工作,远离剥削”的宗旨就不会感到惊奇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译本,2001)

参考文献

何传启,2001:《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国成、韦伟、王荣军,2002:《21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

李维安和武立东编著,2002:《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永杰主编,1997:《国外股份经济100年》,广州出版社。

李达昌等,2000:《战后西方国家股份制的新变化》,商务印书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19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

瞿宁武,1989:《西欧行会制》,《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宋则行和樊亢主编,1998:《世界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舒尔茨,2001:《报酬递增的源泉》,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1998:《〈经济学〉小品和案例》,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ndre w Pendland,2001,Employee Owne rs hip,Partici pation and Gove rnanc e,Routl edge.

Les ley Baddon,1989,pe ople's capitalis m:a c ritical analysis of pr ofit-s haring and empl oye e s hare ow ne rs hip.London:R outl edge.

Michael Gold and Manfred Weiss,eds,1999,Empl oyment and Indus trial Rel ations in Europe,Kl uwer Law International,Nettherland.

(责任编辑:晓峰)(校对:子璇)

征 订 启 事

《经济研究》(1955—2000年)全文数据光盘

《经济研究》数据光盘每套(两张盘)150元(含邮费)。请订户在汇款单上务必写明购《经济研究》(1955—2000)数据光盘套数、订户姓名、详细地址,以便准确及时寄送(要正式发票者请在汇款单上注明)。

邮购汇款地址为: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经济研究》编辑部戴凌收。银行信汇:北京工商银行阜外大街分理处;账号:0200049209024900744;户名:经济研究杂志社。联系电话:(010)68034153;传真:(010)68032260;邮编:100836。

《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

全书58万字,每本定价48元,另加邮挂费7元(以15%计),共55元。需购买者,请通过以下方式汇款:

(1)邮局汇款:《经济研究》编辑部戴凌收。(2)银行汇款:北京工商银行阜外大街分理处;户名:经济研究杂志社;账号:0200049209024900744。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七辑

《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七辑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共34.1万字,每本25元(含15%邮费)。另有《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一辑22元;第二辑20元;第三辑22元;第四辑20元;第五辑24元;第六辑25元;全套合计158元(以上均含邮费)。

欲购者可汇款至: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经济管理出版社发行部。电话:68016603张第先

Brief Expounding the Academic Value and Developing

Basis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Wang Zhenzhong&Pei Xiaoge

(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t present,Marx's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faces challenges from t wo aspects:One is that some scholars are trying to den y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theory,another is that some scholars treat the theory as the theories of natural sciences which need not develop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obstructing the theory's developing road.Therefore,being d irected against above challeng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from three respects,and elucidates current foun-d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ing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 by positively analyzing the chan ges i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nterprises in modern developed countries.

Key Wo rds:surplus value;academic value;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JEL Classification:A000,B140,B240,B510

The Scope of Public Expenditure:Analysis and Definition

Liu Sh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for fiscal Science,Minsitry of finance)

The scope of public expenditure has been a problem in China.That res ults a s ubstitute market,obstacle to social justice,and problem of s 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real reason is that we have a latent assu mption:govern ment has a natural rationale to distribute resources.The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had been set up based on such an assu mption.Achieve-ment in reform to market economy is cons iderable,though govern ment takes considerat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from this assumption unconsciously,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ers unlimited responsibility and risk on expenditure.We have to make a new theoretic assumption:the rationale of government existence is to prevent from and resolve public risk.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points:one is that public risk determines public expenditure,another is that the miss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is to prevent from and resolve public risk.Then,the paper provides two basic measures to define the scope of public expenditure———risk destination analysis and reverse assumption analysis.

Key Wo rds:Public expenditure;Public Risk

JEL Classification:H500,P240

The Positive Study of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Peasant Household

Guo Min&Qu Yanfang

(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from peasant household is a key problem to the develop ment of agriculture at present and in future.There' s a strong significance in this analyze of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peasant household.This paper provides a positive study about some key factors how to influence the investment from peasant household.These key factors include,the income of peasant house-hold,the profit from land,the scale of land,the loan for agriculture,the time limit of contract.How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in-vest ment from peasant household is explain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vestment from peasant household and the key in fluent factors.

Key Words:household investment;household income;profit from land;scale of land;loan for agriculture;time limit of contract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 (重定向自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编辑]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编辑] 剩余价值的存在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不

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编辑]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 第一种,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 “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从价值的载体而言 指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这两种含义,一个是言人所创造的价值状况,另一个则是言物品本身的价值状况,名同而实异。由此而观其适用范围,便可看出: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

2016马原答案第四章

习题题目总数:21答题正确:20答题错误:1待回答:0锁定:1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o使用价值 o价格 o交换价值 o价值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o创造新价值 o创造必要价值 o创造使用价值 o创造剩余价值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o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o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o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o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o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o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o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o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o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o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o剩余劳动 o商品的生产形式 o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o具体劳动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o劳动二重性学说 o平均利润学说 o资本有机构成学 o剩余价值学说 ?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o它具有计量单位 o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o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o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o产品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 o质量好的产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o产品质量决定其产品价值大小 o质量好的产品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 ?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思考 胡楠无21 2012011244 【摘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即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劳动力价值价值增值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自由的劳动者”。正是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才真正转化成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才成为资本家。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所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由于剩余价值是价值,价值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因而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是不会有限度的,多多益善。无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的本性。他活着就要攫取剩余价值,这种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剩余价值无非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而剩余价值率,即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揭示了劳动力受资本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计算题

计算题(考试以选择题形式出题)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1.答案:M'=m'×n =100%×1/4 =0.25×100%=25%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2.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 3.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 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4.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1+20%) 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 5.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9797.22(元) 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6.答案:P'=m/(c+v)=200/(200+800)=20% 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7.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 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 8.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第4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 1848-1849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离开了祖国,几经周折,于1849年下半年先后抵达伦敦。历史再次使马克思从社会革命的前台退回书房,重新进行因革命而中断了的经济研究工作。制定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五六十年代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直至与世长辞,他还在呕心沥血、日夜不停地为无产阶级锻造这一革命的锐利武器。 第一节揭示革命的经济根源,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准备 革命的失败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审查自己的理论,特别是要求他们结合1848年革命的实践,具体地阐明革命的经济根源、社会基础、革命的动力和革命失败的原因和革命的前途。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当然只能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中寻找。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抵达伦敦后,立即着手准备进行经济研究工作的根本原因。 不过,马克思最初预料革命将会很快重新开始。所以,他并未立即着手写大部头的经济学著作,而只是想筹办一份名为《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杂志,以便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说明正在进行斗争的各政党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政党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 但是,革命并没有象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快地到来。这就使他有可能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段时间,他几乎整天都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内研究经济学著作,读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富拉尔顿的《论通货的调整》、托伦斯的《罗·皮尔爵士法案原理》及其他人的著作;同时还研究了近十年的经济史,读了图克的《价格史》、雷登的《文化的比较统计学》。从1850年10月份起,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货币理论方面的著作。其中有布莱克的《论调节交换过程的原理》、吉尔巴特的《银行论》、加尔汉的《货币史》,1851年3月马克思阅读了李嘉图的《金银条块价格高昂》及图克的《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等著作。他在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中,做了详细的摘录。从1850年8月到1853年6月足足写了厚厚的二十四本笔记,并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做了约十四厚本摘录。此外,马克思还特别注意研究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经济状况,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笔记、摘录、资料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经济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紧张的研究工作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于1851年1月7日和同年2月3日分别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已完成了对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及货币数量论的批判,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恩格斯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这些理论成就。 正当马克思加倍努力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自己的经济研究工作时,波拿巴政变、重病以及为了糊口而不得不给报纸撰写的大量稿件,再次打断了他的研究。直到1856年春,由于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才又恢复了他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为了给自己未来的经济学著作做准备,而从以前的札记中摘录了许多引文;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视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发展,并为报纸写有关经济危机的评论文章。从1856年9月26日至11月21比在不到两个月的短期内,他为《纽约每日论坛报》连续写了《欧洲的危机》、《欧洲的金融危机》等六篇文章,没有惊人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是无法完成的。 二、《导言》中的政治经济学 1857年8月末,马克思为自己尚未动手的经济学著作写了一篇《导言》。它虽不是最后的定稿,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独立的科学价值。在这篇《导言》中,马克思极其准确地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阐明了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完全正确地强调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导言》还特别详细地阐明了如何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应用于研究和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各基本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 一、概述 1865年6月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上,马克思通过《工资、价格和利润》报 告首次公开发表剩余价值理论,也即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在报告中,马克思指出,资本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手段,迫使工人进行合约工资以外的超额劳动,并无偿地占有这部分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完成资本的增殖。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揭露了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为‘劳动的价值’的假象,论证了劳动者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又是以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为基础的。”1 可以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得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2 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点理解 1.从剩余价值理论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 从剩余价值规律中,我们不难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且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方面,生产资料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即工人生产出的商品具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活的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即剩余价值的生产。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于是,存在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包含着生产关系,它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而社会主义生产又如何呢?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公有资本主要是掌握在国家和与人民集体的手里,资本增殖后带来的剩余价值也是公有剩余价值,占社会总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并主要由国家或集体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来掌握和支配。这部分公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如,剩余价值中约有一半作为税金上缴国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事业、科教文卫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等;另一半作为税后利润留给企业,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由于这些企业的投资者不是国家和集体而是个人,由这些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归资本所有者占有,这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剩余价值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产建立了与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 1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余陶生,(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

(完整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练习题

(A)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答: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答: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再者,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切忌拿来主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B)简答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此外,作为检验理论是非实践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追本溯源。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对实践检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 最后,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C)一、思考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答:这段话引自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开篇,其观点从整体上颇显片面,首先人存在是有价值的,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明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而非像动物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2. 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答:题中所阐述的主要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实现的。 其中,第一句话说明的是人的感觉意识的存在,是要以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来说明抽象的感觉存在。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是要通过它的具体对象而表现出它的存在,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第二句则是从五官感觉跟实践的关系出发,这里讲的感觉应该是社会中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它是人类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是以往所有实践的总结和积累。 二、案例题: 1. 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答:空想社会的灭亡及苏联解体等都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D)一、概念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而言是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则是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这样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1.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来解释。 答: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三)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领域。按照这个科学的理论,政治、精神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摘要]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探究其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否依然有指导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来源现实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

练习题精选及 答案

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一、绪论练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指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他在科学上对人类的两大贡献。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若干与马克思的观点及其诠释不同的看法,并发表了一些论着。从近年国内出版的一些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的论着和教材来看,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介绍和讲解没有什么创新,相关专家似乎不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什么疑问,或者虽然注意到某些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究竟是否存在疑问?存在哪些疑问?怎样通过这些疑问的研究促进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提出和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向国内外专家求解。 一、为什么劳动力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没有转移给产品?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以纺纱为例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假设生产 20 磅棉纱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 24 先令,劳动力日价值为 3 先令,这一日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 6先令新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生产资料的 24 先令价值转移给产品,劳动力的 3 先令价值却不转移,而由工人先劳动一段时间把它再生产出来,然后延长劳动时间,生产 3 先令剩余价值:“投入劳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总和是 27 先令。棉纱的价值是 30 先令。…… 27 先令转化为 30 先令,带来了 3先令的剩余价值。” 疑问在于,投入劳动过程的劳动力的 3先令价值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转移,而要由工人劳动把它再生产出来。国内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劳动力的价值已经支付给工人,被工人用于维持生活和赡养家属,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上去。” 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因为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因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进入劳动者手中即转化为他的收入,已被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要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新价值来补偿这部分资本。” 按照这种逻辑推论,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已经支付给它的卖者,同样会转化为它的卖者的收入,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被用于生活消费,为什么又能够转移给产品呢?如果这些解释能够成立,那么由马克思阐明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就需要重新研究,其中一些基本结论要么被颠覆,

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概括: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题库第四章 测试与练习

第四章测试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商品是 A.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B.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重性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D.费用和效用 3、劳动二重性是指 A.死劳动和活劳动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C.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D.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物质资料 B. 私有制 C.生产剩余价值 D.劳动力买卖 6、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的是 A.资本集中 B.生产集中 C.企业集中 D.经济集中 7、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A. 私有制 B. 社会分工 C. 分工和交换 D. 其他 8、剩余价值来源于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的生产力 C. 大自然的恩赐 D. 资本家或工人的节俭 9、可变资本是 A. 劳动力 B. 工资 C. 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 D. 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10、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对全部资本之比B.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全部劳动D.三种说法都对 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 剥削率不变 B. 延长工作日长度 C.劳动生产率不变 D. 工资率可变 1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 A. 基础 B. 内容 C. 转化形式 D. 初级形式 13、剩余价值是由()创造的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剩余价值生产力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依然有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字: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内容当代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内容,是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剩余价值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可贵品质,也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要求我们准确而完整地把握剩余价值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理论,赋予剩余价值理论时代的新内涵,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 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劳动力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剩余价值成为劳动力商品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劳动力进入劳动过程进行消费,耗费了体力和智力,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而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即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劳动力耗费体力和智力形成的商品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和本质,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所使用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通过延长工作日榨取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通过劳动力的智力耗费,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资本家间进行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和平发展 D.资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书烈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