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

六 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
六 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

六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防治

㈠非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用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药物非常多,目前临床比较常用或研究有一定苗头的主要有:皮质激素类药物、多肽生长因子、抗自由基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甲酸类、酶类、抗组织胺类以及中药制剂等。

⑴皮质激素类:去炎松-A(Triamcinolone Acetonide)又名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其商品名为康宁克通(Kenalog),是目前常用于病损内注射的皮质激素类药物。注入增生性瘢痕组织或瘢痕疙瘩后,一方面通过使成纤维细胞的mRNA下调,抑制胶原的合成及GAG产生,减少ECM的过度堆积; 另一方面使胶原酶抑制剂-α巨球蛋白的量减少,胶原酶的活性增强,加速胶原的分解,导致瘢痕组织的表皮层变薄,真皮乳头变平,基质被吸收,胶原纤维间隙变小,产生治疗效果。常用的方法:去炎松-A行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内注射,每次用量10~40mg, 分多点注入病损内, 每周一次,4~8次为一个疗程。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尤其是瘢痕疙瘩病变。用量过大要防止激素的副作用。操作时需要加压才能将药物注入,最好用无针头注射器注药。为减轻疼痛,往往要加入适量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

⑵维甲酸(retinoic acid)类(16):是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 是维生素A类相关药物,它包括维甲酸、维胺酸、维胺酯。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减少胶原合成,使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减少,抑制细胞生长。维甲酸类药物浓度越大,抑制生长作用越明显。减轻局部炎症。维甲酸能使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前胶原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Daly等用维甲酸乳膏治疗14例瘢痕疙瘩病者,3个月观察有一定疗效。与去炎松合用效果更佳。

⑶腐胺(丁二胺)(fibrostart)(putrescine)(17) :通过抑制组织胺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在Ⅲ型胶原交联过程中的用,抑制胶原的连接合成,使胶原产生减少。国外报道局部应用治疗增生性瘢痕病变43例,有较好疗效。

⑷中医中药(18):中医认为瘢痕与瘢痕疙瘩是气血壅滞,属疽症,是经络痹疽,邪毒与体内浊气、瘀血、痰湿搏结的病症。因而防治的对策是五步法:一是穿凿肿物,二是软坚散结,三是疏通气血,四是排出邪浊,五是修复肌肤。内服通脉灵片对胶原合成有抑制效应。外用黑布膏、复方艾叶煎浸剂、鸦胆子软膏等均有一定疗效。山东省医院外用黑布膏结合内服中药治疗30例瘢痕病变,症状消失者占70%,另30% 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为揭示中药治疗瘢痕性病变的机理,我们对丹参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发现丹参有良好的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其疗效是通过: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效应, 丹参可使成纤维细胞发生球形变,使其分泌胶原的能力降低;②丹参的活血化瘀功能使瘢痕组织血液循环改善,消除了缺氧、乳酸增多等引起瘢痕增生的因素;③通过增加病损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加强对自由基的清除,消除自由基的促瘢痕增生效应。用丹参配制的抗瘢痕软化膏经临床病例观察取得良好的疗效。

⑸异搏定(verapamil)(19) 异搏定是一种抗心率失常的药物, 是钙离子通道阻制剂。Arena(1955)注射异搏定治疗纤维海绵体炎;1988年有人用于治疗硬皮病;Repheal(1990)发现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异搏定对人成纤维细胞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Lee等将盐酸异搏定按瘢痕组织的容量,用0.1~0.5mMOL/L局部注射,间隔3周注射一次, 共用 3 次,效果良好。钙通道阻滞剂防治瘢痕增生的机理是: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调节细胞内的钙浓度,进而影响细胞周期mRNA的合成。Sichinidt 认为钙通道阻滞剂可使皮肤成纤维细胞仃滞在G1 期,Kim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TGF-β1、FN、I、III型前胶原等

的mRNA的合成。异搏定还有类似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的作用,使成纤维细胞发生球形变,减弱其产生与分泌胶原的能力,还能促进胶原酶增加, 加强胶原的分解,导致瘢痕消退。

⑹别嘌呤醇(allopurino)(20):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的药物,又名痛风平。这是一种次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对前者的竟争性抑制而阻制自由基产生,对抗自由基的致瘢痕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用于防治瘢痕病变药物的资料,如:竹红菌素甲

(hypocrellin A),青霉胺,乙基氰胺,秋水仙碱,肉桂氨回酸(tranilast), 5氟尿嘧啶,异丙秦,利多卡因等。

2压迫疗法(21) 压迫疗法是通过对增生性瘢痕区施加压力,使局部血流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使胶原酶抑制因子-α巨球蛋白减少,胶原酶活性增强,造成胶原产生少而胶原分解多,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虽然大家都十分熟悉,但要产生实效必需做到:要早治疗,对于可能出现瘢痕增生的病例如烧伤患者,在创面上皮化后即使用适当的弹力套之类的压迫材料,对早期增生性瘢痕效果较好,病程过长的病变压迫疗法难以奏效;要长期治疗,压迫疗法必需坚持3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每天停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断断续续的做法效果不佳;第三是要有足够适度的压力,那种象征性的包扎式的“压迫”往往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据Xamaguchi等测试,下肢环绕压力如果高于50mmHg(6. 6kPa)会降低外周循环的血流量,甚至引起组织的损害;但是压力低于30mmHg(4.okPa)就不能产生治疗效果。由于不同部位所需的压力不可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压力保持在25~30mmHg(3.3~4.0kPa) 是治疗有效压力。定期更换所用压迫材料,保持有效的压力是保证压迫疗法产生实效的关键。

3硅凝胶膜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聚硅酮(silicone)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对人体无剌激性、无抗原性、无致癌与致畸性,使这类制品如:硅油、硅凝胶、硅橡胶等在医学领域内得以广泛应用。如:人工器官、组织支持物、软组织代用品-心瓣膜、乳房假体、组织扩张器等。

1982年,Perkins偶然发现硅胶膜可使增生性瘢痕软化,经过多次临床资料验证,硅凝胶膜治疗HS的有效率可达80%以上。Quinn对125例(129处) HS病变用硅胶膜治疗,随诊92例坚持2个月以上治疗者,75例疗效明显。樊东力等对国产新型硅胶( NSGS) 进行改造后用于临床,发现用硅胶膜组瘢痕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组织内Ⅲ型前胶原含量增加,透明质酸增加,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的功能受抑制,胶原沉积量减少。

关于硅凝胶膜治疗瘢痕的机制,目前倾向于“水合作用”学说。Quinn(22)

发现用硅胶后,瘢痕表面水分蒸发率只是正常皮肤的1/2。国内资料表明,用改良的硅胶膜后,瘢痕表面水分蒸发量为3.29g/m2/h,而正常皮肤则为8.5g/m2/h。硅胶膜使水分蒸发减少,皮肤内水分转移到角质层,使间质内水溶性蛋白及许多低分子水溶性混合物向表面扩散,间质水溶性物质减少,流体力学压力下降,瘢痕组织因而软化。上述解释只是一种说法,要完全回答硅胶对瘢痕作用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硅油在其中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地查明。

目前国外的硅胶制品瘢痕敌(cica-care)、国产的瘢痕贴等已用于临床。使用时要求严密与病损面贴附,每天贴附时间越长越好,连续治疗至少2个月以上才可产生疗效。

4放射治疗用浅层X射线照射早期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可产生一定的疗效。所需X射线量为红斑量(约450R)的90%,间隔5~6周照射一次,4~6次为一个疗程。放射治疗只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增生性瘢痕,对瘢痕疙瘩更为适用。国内报道252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伤口愈合后开始用浅层X线局部照射,间隔20天一次,共3次。经2年随访,211例(88.2%)痊愈,11例部分治愈,无效者20例,无效率为7.5%。用32P贴敷瘢痕处, 通过释放β射线使成纤维细胞停止分裂而产生治疗作用。一组579例瘢痕疙瘩病例用32P贴敷治疗,剂量为0.6~0.7MBQ/cm2,每次贴敷70~80h,3个月重复一次,总有效率达100%(23)。锶90(90Sr)放出的高能β射线可深及组织11mm, 但其有效治疗深度仅2mm。据明斯特大学对166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用锶90照射的报道, 每次照射剂量为3GY, 总剂量为12~15GY,追踪观察96例,无复发者占79.1%。国内报道144 例瘢痕疙瘩,其中102例为手术切除病变后,用锶90-钇

90(90Sr-90 Y)敷贴器进行治疗,每日一次, 每次剂量为3GY,连续10次。结果:未行手术的照射组有效率69.1%; 手术后照射组为92.1%(24)。

应用X线治疗瘢痕引起癌变问题要加以重视!Malbee报道因放射性烧伤引起瘢痕癌变者12例,其中11例是为美容行X线照射所致。Riutable报道因良性疾病应用放射治疗引起瘢痕癌变者37例。国内报道6例瘢痕癌(25),其中一例是小腿多毛症行X线照射引起的,另一例是掌跖角化症行X线照射所致。这类病例虽属少见,但在选用放射治疗时要提高警惕!

5激光治疗用ND-AG激光可以使瘢痕成纤维细的生长与功能受阻, 临床疗效为80%。国内报道23例(49处)瘢痕疙瘩病变用Co2激光烧灼,让创面自行愈合,2~3 周伤口上皮化后,在创基注射去炎松、透明质酸和塞替哌。结果:临床治愈32处(65.3%), 有效15处(30.6%),2例无效,总有效率这95.2%。国外有学者采用切除瘢痕疙瘩病变后让创面自行愈合的治疗方法,获得瘢痕疙瘩不再复发的效果。Stucker 用这种方法处理37例瘢痕疙瘩,3年随诊无复发者(26)。Alster(27)用585nm 闪光泵浦染料激光治疗14例增生性瘢痕,疗效为83%。

随着新型激光治疗仪的出现,激光在美容外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8)。新型激光利用瞬间的高能量作用,使组织产生气化或者使色素细胞发生爆破,既消除病变又不造成周围组织的烧伤,还能使胶原纤维变得平顺紧密,故而产生美容效果。在瘢痕的治疗中,对于某些表浅性瘢痕有一定效果,Apfelber(29)用Co2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13例,创面愈合天数平均为7.3天,红斑消退平均需7.8周。Alster治疗重度痤疮后萎缩性瘢痕,有效率81.4%,有36%的病者术后出现色素沉着与红斑,一般2个月左右可以消失。

6生物活性因子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在创伤修复与瘢痕增生的过程中,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参与并影响其进程。关系更为密切的多肽生长因子有:TGF-β、bFGF、PDGF、EGF、IGF-1、TNF、IL-1等。其中TGF-β、bFGF、EGF、PDGF、IGF-1等因子在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有促瘢痕增生的作用;而TNF、IL-1、IFN- γ等则有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⑴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是促进瘢痕增生作用最强的多肽生长因子。其中TGF-β1,2促瘢痕形成,而TGF-β3则与前二者作用相反,是抑制瘢痕形成的因子。可以采取多种途径,通过对抗TGF-β1,2来防止其致瘢痕的效应:①用TGF- β 1、TGF-β2抗体来阻断TGF致瘢痕效应;②用TGF-β3 拮抗TGF-β1,2 的表达; ③用蛋白聚糖Biglycan,Decrin与TGF-β结合,消除其作用;④用外源性TGF- β受体或受体拮抗剂阻断TGF-β的作用; ⑤用反义寡核苷酸来抑制TGF-β的基因表达; ⑥用皮质激素对抗TGF-β1,2的作用。

⑵干扰素(Interferon,IFN)(30):干扰素是由白细胞、主要是单核/ 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产生的,有IFN-α、IFH-β、及IFN-γ三种类型。其作用是抑制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并且能抑制胶原合成所需的脯氨酸羟化酶的产生。联合应用IFN-α和IFN-γ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能完全抑制TGF-β引起的成纤维细胞α2(Ⅰ)胶原启动子的活化,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bFGF, 达到抑制胶原合成, 阻止瘢痕增生的效果。

Harrop(30)等在培养5例烧伤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时,加入IFN-γ(1000u/ml)12小时后,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水平分别下降55%、36%;48小时后, 羟脯氨酸值下降34%;5天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51%。

Granstein(31)等用IFN-γ注射于10例瘢痕疙瘩病损内,用量为0.1mg或

0.01mg/次,3 次/ 周, 共8 周。结果:6例病变明显缩小,两种用量的疗效无明显差异。Lababec等,用IFN-γ(0.1mg或0.01mg/次)注入10例瘢痕增生组织内,每周1次,共10次。所有病变区均有缩小变平改变,其中5例病变缩小50%以上。

7基因治疗在瘢痕治疗中的前景基因疗法是在基因水平通过基因转移方法,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某类患者的特定细胞内,使导入基因表达,以补充缺失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蛋白质,或者抑制体内某种基因过量的表达,达到基因替代(gene

replacement)、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或基因增强( gene augmentation),最终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转移技术是基因治疗的基本手段。目前主要有通过非病毒介导和通过病毒介导两种途径,将目的基因转入靶细胞内。前者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介导;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如电穿孔法-细胞受脉冲放电,胞膜出现可逆性穿孔,使1~2Kb基因片段能直接进入细胞内。还有高分子DNA或纯化基因的磷酸钙微量沉淀法,以及通显微注射技术将50Kb基因直接注入细胞内等方法。非病毒介导法转移基因数量有限,转移后基因表达水平不很高,因而效果不理想。

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是利用有复制缺陷的逆转录病毒为载体,这类病毒没有自我复制能力,它是依赖于包装细胞才能复制。由于属于小的单股DNA病毒,转染率可高达100%,转入的基因可以与靶细胞基因随机整合,进而使目的基因高表达。不过它只能使分裂期细胞转染,对静止期细胞无效,而且感染后不耐纯化、浓缩等处置,加之还有潜在性致癌的危险,因此使用时要慎重!腺病毒(adenovirus,A V) 是38kb左右的双链DNA病毒,它可将目的基因转染到分裂期与静止期的细胞内, 转染率高, 比较安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双股螺旋DNA病毒, 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是常用者。

基因治疗是Nirenberg于1967年提出的,目前主要是在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开展,而恶性黑色素瘤是肿瘤基因治疗最先应用者,它的成功为基因治疗的开展打开了局面。在整形外科领域,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容易接受基因转移的靶器官。上皮与真皮细胞易于获取,易于转基因操作,也容易把转染基因后的细胞回植到皮肤,因此是开展基因治疗的好埸所(32)。利用皮肤进行基因治疗,主要是将一定的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到角朊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使之大量表达,利用高表达的生长因子对创伤愈合与瘢痕形成过程发挥影响,达到促进愈合、抑制瘢痕产生的效果。成纤维细胞来源丰富,易于被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回植后不被排斥。加之成纤维细胞不再分化,免除了基因突变的弊病,因此是基因治疗很好的靶器官。如果在成纤维细胞中引入“自杀基因”,从基因水平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的功能,进而从基因水平控制HS,K发生是可能的。

基因治疗为从根本上防治瘢痕增生性病变提供了新的希望!

㈡瘢痕的手术治疗(33,34)

在各种非手术疗法对瘢痕的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今天, 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重要手段。

1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并非所有瘢痕性病变都需要手术治疗,也不是一出现瘢痕病变就适合手术。对于影响功能、破坏容貌、甚至有恶性变可能的瘢痕增生性病变当然必需手术治疗;虽不属于上述范围但病人要求切除的病变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对于非功能非暴露部位的大面积的增生性瘢痕病变,如果以出现新的创面为代价来进行手术治疗,就不是正确的选择。

瘢痕性病变的手术时机,要遵循瘢痕发展的规律来确定。一般增生性瘢痕大体在创伤后6~8周开始增殖,3~6个月是胶原沉积的高峰期,然后瘢痕的增殖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多数瘢痕性病变在一年以后开始消退,但这一过程可能会持续2~3年甚至更久。

在瘢痕增生的高峰期行手术操作,有诱发瘢痕增生的可能,因此应选择瘢痕稳定期进行手术。一般认为半年甚至1年后手术治疗比较合适,但对于某些严重影响功能部位的病变,如:眼睑外翻、口角歪斜、颏颈粘连、爪形手、关节挛缩等则宜及早手术。

2瘢痕增生性病变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⑴增生性瘢痕手术原则:彻底切除瘢痕病变,最大可能地解除瘢痕引起的功能障碍,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修复创面,用可靠的固定保证创面一期愈合并防止畸形的再发,是瘢痕病变手术治疗的基本要点。

表浅性瘢痕或小范围的各类瘢痕:往往是为美容目的而要求治疗,目前新型激光对于诸如痤疮后的萎缩性瘢痕已经取得良好疗效。对于小块的各类瘢痕,切除缝合是首选方法,切口选择要注意皮纹走向,使伤口充分松解,将深层组织对位缝合,必要时用Z成形术或局部皮瓣转移术等技术保证术后功能与外貌的良好恢复,是基本要求。对凹陷性瘢痕面积较小而表浅者,可用局部瘢痕组织充垫法,即只切除瘢痕的表皮,保留深层的瘢痕组织,再将两侧的皮下组织充分游离,对位缝合,即可消除凹陷畸形。对较深的凹陷性瘢痕,可用真皮、筋膜、软骨、骨或用其它充填物如硅胶等充填,也可用真皮脂肪瓣、肌瓣转移术修复。

较大范围或有明显功能障碍的瘢痕性病变:这类病变往往切除瘢痕后会产生较大的创面,可以用皮肤移植、皮瓣等加以覆盖。中厚皮片移植一直是经常选用的方法,对于消除大面积创面仍然可以采用,但供区往往留下一片可能发生瘢痕增生的新的病损区。全厚皮肤移植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不仅成活后质量较好,供区一般也不致发生明显的增生瘢痕。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皮肤移植对某些需要较厚层覆盖的创面可以选用,必要时皮瓣、游离皮瓣甚至肌皮瓣也可选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瘢痕手术中的应用:在瘢痕手术中扩张术可以为供皮源缺少者提供更大的供皮区;可以为缺少正常皮肤者提供耳、鼻再造的软组织;可以为瘢痕性秃发者提供有毛发的修复皮瓣;在外露部位、特别是面部提供颜色与质地近似的修复材料,达到功能与美容都比较满意的恢复。

⑵瘢痕挛缩的治疗: 瘢痕挛缩( contracture) 是病理性瘢痕过度收缩

(contraction)造成的病理畸形-关节挛缩、爪形手、颈颏粘连等。对此类病变的治疗要依情而定。其基本原则是以最大限度地解除挛缩造成的畸形,用有利于防止术后畸形再度产生的方法(包括修复材料及制动固定的措施等)来进行治疗。某些情况下不一定追求瘢痕组织的完全切除,只要将瘢痕切开,完全松解即可。对于线状或蹼状瘢痕可用Z成形术加以解除,对于严重的颏颈、颏胸粘连,不论是用皮肤移植、还是用各类皮瓣修复,关键是要将对抗再度挛缩的修复组织置于挛缩轴线的中心区,其两端的瘢痕如果面积过大,不必强求切除,如果有创面,用一般皮肤移植即可。这种方式对诸如腋窝、关节等处均适用。对于某些大的关节部位的挛缩畸形如膝关节的严重屈曲畸形,由于可能伴有肌肉、神经、血管的短缩甚至关节的软组织及关节的破坏,单靠松解皮肤瘢痕无法解除病变。采用瘢痕切开松解加持续牵引的方法可获良好效果。具体作法是:四肢病变在止血带下进行,作与挛缩纵轴垂直的切开,尽可能地松解瘢痕性粘连,边松解边牵引复位,必要时行肌腱延长,关节囊切开,关节韧带切除。对上述措施无法达到理想复位者,可先对创面用人工皮或凡士林纱布暂时敷盖包扎,同时行骨牵引,小儿也可用皮牵引,逐渐增加牵引重量,经4-8周,较严重的关节挛缩也能伸展至165-175度左右。此时创面再行植皮敷盖,改用石膏固定。创面愈合后,白天加强功能锻练,晚上适当固定,可以使严重挛缩畸形者获得良好的功能复。

瘢痕挛缩的动力源来自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创面覆盖物的厚度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皮瓣并不一定比皮肤移植有更强的抗挛缩能力,因此,手术后对抗挛缩的措施为有效的固定、及早的体疗及其它有效的抗挛缩治疗必需加以配合。

⑶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由于切除后容易复发,手术治疗往往要与非手术疗法加以配合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供选择的方法:①手术切除,伤口愈合后即开始放射治疗。

②Stucker等(26)用Co2激光切除病灶,创面任其自愈,待上皮化后在病损处注射康宁克通(Kenolog)及透明质酸等,37例瘢痕疙瘩随诊2年,有效率84% 。国内用类似方法治疗23例(49处病变),临床治愈32处

(65.3%),有效15例,2例无效。③耳垂部的瘢痕疙瘩难以根治,往往以耳垂丧失而告终。Lawrence 采取切除病变后,7-14天内局部注射异博定(verapamil)

0.2~2ml/(2.5mg/ml), 同时局部加压6个月。随诊28个月,无再发者16人(55%)、22处(55%)。

七瘢痕癌及其治疗

早在公元一世纪,Celsus就注意到烧伤瘢痕的癌变现象。1828年,Marjolin 详细描述了瘢痕溃疡恶性变的特征,并称这种病变为马氏溃疡(Marjolin's ulcer)。瘢痕癌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Treves与Pake统计1091例鳞状上皮癌, 其中烧伤瘢痕癌变者占2%,基底细胞癌源于烧伤瘢痕者0.3%;鲁开化等报道1260例烧伤瘢痕病例, 癌变率为1.7%(21例)。还有报道更高的发生率者。瘢痕癌不仅见于烧伤病变,Lee(35)曾报道3例肺瘢痕癌。Auerbach在7629例尸检标本中,有肺癌病变者1186个, 其中肺瘢痕癌竟有82个。

瘢痕癌绝大多数是鳞状细胞癌,而且多数为分化良好的癌变,少数为腺癌或隆状肉瘤,还有个别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报道。Lowrence 报道93例烧伤瘢痕癌, 其中鳞癌80例,基底细胞癌13例。国内张兆祥报道37例烧伤瘢痕癌,其中70.3% 为Ⅰ级鳞癌,21.6%为Ⅱ级鳞癌,3例为Ⅲ级鳞癌(36) 瘢痕癌的潜伏期较长,从烧伤到确定为瘢痕癌平均35年(2~63年),另一资为平均42年(2~67年),一年内发病者亟少,只偶见于某些化学烧伤及放射性损伤的病例。发病年龄国外资料为平均53.5岁(12~74岁), 国内平均42.7岁(21~64岁)。而化学烧伤所引起的瘢痕癌不仅百分比高,而且潜伏期甚短,最短者只有数月。

发病部位,据国内105例资料,下肢及臀部74例(70.47%),头面部13例(12.39%),上肢10例(9.52%),躯干8例(7.62%)。()男女发生的比例各家报道差别很大:如1.85:1、4.25:1,一般认为是3~4:1。

关于瘢痕发生癌变的原因:慢性剌激是重要原因之一,瘢痕处于受压或经常磨擦的部位、瘢痕破溃久不愈者发病率高。北方地区因睡热坑,某些部位长期处于慢性热力剌激下引起“炕癌”就是实例。有的学者认为烧伤组织中存在致癌性潜在物质。据统计Ⅲ度烧伤的瘢痕癌变率高,一组37例瘢痕癌者,来自深Ⅱ0者6例; 而31例为Ⅲ0烧伤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治疗有引起癌变的可能,Malbee报道12 例放射性烧伤引起的瘢痕癌,其中11 例是为美容性放射治疗而引起的。Riutaba 报道良性疾病进行放射治疗而引起的瘢痕癌37例。国内报道6例瘢痕癌,其中1例因小腿多毛症接受X线照射,另1例是掌跖角化症行X线治疗者。病者多为长期小剂量分次治疗者,对此,要提高警惕!

关于瘢痕癌的预防与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病变进行适当的治疗,特别是对易受磨擦及破溃反复不愈者要积极处理。对于确诊或可疑癌变者,手术切除病灶是最佳选择。是否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目前看法还不尽一致。Broune提出: Ⅰ级癌未触及可疑淋巴结者,不予清扫,Ⅱ级癌行预防性清扫,Ⅲ~Ⅳ级癌则常规施行淋巴清扫术。

关于瘢痕癌的预后:一般来说瘢痕癌预后较好,但是由于潜伏期很长,认为癌的转移出现比较迟,往往使人失去警惕性。有文献报道,烧伤瘢痕癌有较高的转移倾向。国外报道6例瘢痕癌,局部切除后6个月均复发,并且因淋巴转移而死亡(37) 。Aron则统计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致死率为75%(11/15),分析其原因认为:术前由于瘢痕组织包绕了瘤体,瘤体的特异性抗原不易穿过周围瘢痕组织到达淋巴区,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一旦手术解除了瘢痕的包围,肿瘤细胞容易转移而又缺乏有力的免疫保护,因此产生不良的预后。这些资料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我们有2例瘢痕癌病例,只作了单纯的病灶切除,1例瘤体大至12cmX15cm;另1例系局部复发再行局部切除,随诊10~14月均存活良好,并无复发的及转移征象。

瘢痕疙瘩注射治疗方法

瘢痕疙瘩注射治疗方法 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导致自己的身上遭受一些伤害 留下伤口,有的人就算很浅的伤口都会留下疤痕,这就是疤痕体质在作怪,疤痕体质很容易留疤所以护理方法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瘢痕疙瘩需要选用注射治疗的方法来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瘢痕的药物非常多,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皮质激素类药物。此外,还有多肽生长因子、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自由基制剂、维甲酸类、抗组织胺类以及抗肿瘤药物等。应当认识到,药物治疗只是瘢痕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有机的环节,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尤其是对于瘢痕疙瘩的患者来说,更是如 此。 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等几类,其中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等功能,并且具有明显的抗组织纤维化的作用;目前,抗瘢痕增生最为有效的一种糖皮质激素是去炎松-A(triamcinolone

acetonide,其它常见的翻译名称还有曲安舒松、曲安奈德、去炎舒松、康力克通-A等),商品制剂名为康宁克通(Kenacort),是目前最常用的瘢痕内注射的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般认为,去炎松-A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胶原蛋白的降解、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治疗瘢痕的作用。 曲安奈德(康宁克通A )用曲安奈德1ml(40mg),加2%利多卡因2ml ,患处消毒后,从瘢痕边缘以近乎与周围皮肤表面平行的方向进针,将药物均匀、缓慢注射于皮损内直至肿胀发白,约0.3ml/ cm2 ,如瘢痕面积较大1支药不够注射全部瘢痕则对瘢痕进行分次治疗。最初每2周注射1 次,以后间隔时间适当延长,4次为1 个疗程。治疗满1个疗程后2~4周判定疗效,并随访半年。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糖尿病、溃疡病、结核病及有感染倾向者禁用。 治疗前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凡有发热、结核、抵抗力下降的不应注射以免引起感染扩散。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除了不要将药液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瘢痕疙瘩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8-04-25T14:40:57.9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李卫卫 [导读] 围绕手术切除展开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辽宁大连 116031)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根治技术。方法:选择40例不同部位的瘢痕疙瘩进行以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诊12个月—22个月,无复发。其中,5例放疗后2个月出现切口处色素沉着,半年后减轻;4例1个月后出现切口缘瘢痕增生,经早期局部注射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的干预,4个月后消退。随访期内未发生皮肤萎缩或恶性肿瘤。结论:采用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控制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11-0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2017年共收治瘢痕疙瘩患者40例。其中,耳部瘢痕疙瘩8例;前胸瘢痕疙瘩15例;肩部瘢痕疙瘩10例;背部瘢痕疙瘩7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病程5~10年。 1.2 治疗方法 术前注射:术前2个月开始进行瘢痕疙瘩内多点注射曲安奈德(40㎎曲安奈德+2%利多卡因2ml,使局部变白为止),每月一次。目的使瘢痕疙瘩缩小、软化,增加组织的可塑性。 手术切除: (1)对于较小的瘢痕疙瘩(宽度小于2㎝,周围皮肤组织比较松弛)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继发缺损直接拉拢缝合。注意事项:①根据瘢痕的形状、皮纹的走向在瘢痕组织外数㎜处设计切口线,以便能将瘢痕组织一次性切除(切除瘢痕后的继发缺损比实际瘢痕面积增大30%)。②缝合前必须将皮下脂肪层从深筋膜上作广泛的潜行分离,以减少缝合后的张力,应分层缝合。先缝合深筋膜减张,再缝合真皮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线头埋入组织深部而不向外凸出,最后缝合皮肤。 (2)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瘢痕内切除。将瘢痕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分层次对位缝合。一般分2~3次才能彻底切除,两次手术间隔为6个月。注意事项:①瘢痕四周也须有足够的松弛组织,否则在拉拢缝合时可使邻近组织器官移位,造成畸形。②前几次手术切口应设计于瘢痕范围内,以免在正常皮肤上形成新的瘢痕。③较大的瘢痕行分次切除时,也可先切除一侧瘢痕,这样在缝合时创缘一侧为正常皮肤,愈合好,不致术后发生切口开裂。 术后放疗:术前请放疗科会诊,取得放疗科的认同。术后18~24小时内进行首次放疗,照射部位以缝合切口为中心向外扩大0.5~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放疗的方案:400cGy一日一次,连续4天;500cGy一日一次,连续3天; 800cGy一次。术后处置:观察是否出现皮肤急性反应,伤口有无感染,切口是否延迟愈合;7天后拆线,术后常规局部外用硅酮类抗瘢痕药物,随诊一个月一次。 2.结果 40例患者随诊12个月~22个月,无一复发。 3.讨论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愈合,其侵袭性生长和永生性类似于肿瘤,常以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值和胶原大量合成为特征,表现为局部皮肤纤维组织增生,并蔓延至伤口外。发病通常出现在局部损伤后1年左右,诱因包括外科手术、撕裂伤、纹身、烧伤、注射、动物咬伤、疫苗接种、粉刺及异物反应等,许多患者的原发病史可能被忘记。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一般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的皮面、超出原损伤部位的持续性生长的肿块,触之较硬,弹性差,局部痒、痛症状明显,早期表面呈粉红色或紫红色,晚期多呈苍白色,有时有色素沉着,与周围正常的皮肤有明显的界限。病变范围大小不一,从2~3㎜丘疹到大的片状。其形态呈多样性,可以是较为平坦的、有规则边缘的对称性突起,也可以是不平坦的、具有不规则突起的高低不平的团块,有时像螃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又称蟹足肿)。其表面为萎缩的表皮,但耳垂内瘢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皮肤。大多数病例为单发,少数病例呈多发性。瘢痕疙瘩出现后,可以持续性、连续地、迅速地生长,也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无自性消退、软化现象。瘢痕疙瘩一般不发生挛缩,病变内可因残存的毛囊、腺体而产生炎性坏死,或因中央部出血而导致液化性坏死,恶性变曾有报道,但发生率很低。它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引起明显的瘙痒和疼痛,病程较长多伴随终身,好发于耳垂、前胸、肩峰、上背及面部有胡须处等部位,以妇女胸前部最为常见,少见于眼睑、前额、手掌、外生殖器等部位,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是正处于皮肤张力强、代谢旺盛、激素分泌活跃的年龄段。瘢痕疙瘩的治疗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有许多共性,然而又有许多不相同的特性,某些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中效果却很不理想。临床上曾沿用瘢痕增生的治疗方式来治疗瘢痕疙瘩,如外用抗瘢痕药物、局部加压、注射、激光照射、放射治疗、冷冻治疗等,疗效不太明显;而对于瘢痕增生来说立竿见影的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竟高达50%~100%,且复发病变范围更大、生长更快,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医学界对瘢痕疙瘩的手术治疗有投鼠忌器之感,故不积极主张手术治疗,因此瘢痕疙瘩的治疗成了摆在整形医生眼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们科室近几年对40例瘢痕疙瘩患者实施以术前注射+手术切除+术后放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并坚持术后随诊观察,采用动态治疗的指导思想,防治结合,经1年至近2年的观察无1例复发。围绕手术切除展开的多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实用,治疗路径可控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荟元,鲁开化,郭树忠,主编.新编瘢痕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15-19、34-37. [2]蔡景龙,主编.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3:432-438、758.

瘢痕疙瘩病理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瘢痕疙瘩病理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瘢痕疙瘩是继发于皮肤损伤后,导致机体纤维母细胞增殖、凋亡平衡被打破,导致胶原过度沉积在真皮及皮下组织。目前,临床上对于K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知晓,多与细胞和细胞、细胞与细胞因子及不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有关,上述平衡中任何一项被打破了均会引起KD形成。患者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过度生长,侵犯临近组织,并且患者发病后呈瘤样增生,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瘢痕疙瘩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见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伯雷霉素等、放疗及激光治疗等。本文将以瘢痕疙瘩病理机制为起点,分析临床瘢痕疙瘩常用的治疗方法、优缺点等,为临床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方法,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1 病理机制 瘢痕是皮肤损伤后进行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属于是一种不具有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功能的异常组织。当人体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fribroblast,FB)分泌胶原蛋白的能力将会短暂性丧失,临床表现为合成能力的提升,降解能力的下降,导致胶原蛋白呈现出一种病态趋势发展,增加了病理性瘢痕发生率,即: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s,HS)或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在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具有种族差异性、瘤样增生,单身不会引起退行性变化,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同时,瘢痕疙瘩多发生在青年人群中,多为瘢痕体质,并且该疾病发病部位缺乏规律性,多发生在前胸、背部、肩部、耳垂等。文献报道显示:瘢痕疙瘩患者发病早期,瘢痕疙瘩为粉红或紫红色,发病晚期则表现为苍白色,与周围正常皮肤存在明显的界限。疤痕疙瘩发病机制复杂,诱因较多,多与机体内分泌紊乱、患者年龄、好发部位等有关,多数患者伴有外伤、皮肤疾病等,不仅会影响功能障碍、外观破坏,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瘢痕疙瘩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学对瘢痕疙瘩的病理机制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1.1 遗传学机制 流行学调查研究显示:瘢痕疙瘩在不同种族、不同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有色人群发生率为1/5,白色人种发病率为1/15。同时,瘢痕疙瘩多为单发性的,部分患者为多发性的,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国外学者研究显示:瘢痕疙瘩的

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

找了一些中药治疗疤痕的偏方,有需要的朋友进来看看 2009-04-14 上午 10:41 下面是找的药方,用前先咨询一下中医 1夏氏遵前人观点主张瘢痕主要为淤血阻滞,治以水蛭活血汤:水蛭9g~15g,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三棱、莪术、伸筋草、炙山甲、威灵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蝎、蜈蚣、并强调加水蛭为方中主药,缺之难以获效 2史氏等对瘢痕进行辨证分型,分为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自拟“消积排通汤”消积排浊,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红花、榔片、荆芥等。。 3赵氏以内服消瘢汤(丹参30g~60g,陈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羌活、独活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加减,共治疗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对瘢痕的发病机理提出“实证是基本,虚证是其标”的新理论,运用消积排通汤(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红花、荆芥等)内服, 5刘氏认为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瘢,方选《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加味:当归、生地、赤芍、金银花、川芎、红花、陈皮、赤苓、黄芩、丹皮、三棱、莪术、大黄、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7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8茄子消瘢剂: 颜面或身体受伤青肿,可用老黄茄子极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为未。欲卧时温酒调服7.5克。古人称应用此方,“一夜消尽且无痕迹”。出处:《胜金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瘢痕疙瘩偏方大全

瘢痕疙瘩偏方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结缔组织增殖和透明变性引起的间叶性肿瘤,是常见的损容性疾病。本病中医学称为“蟹足肿”、“锯痕症”等。多因先天素质不足,或因外伤、热毒入侵肌肤,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滞经络而成。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大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内服方剂治疗瘢痕疙瘩 1.大黄虫丸 【资料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蒸)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杏仁、虻虫、蛴螬各l00克,芍药120克,干地黄300克,干漆30克,水蛭100枚,?虫50克。 【制法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5丸,温酒送下,每日3次。 【功效】活血祛瘀。 2.五灵脂丸 【资料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药物组成】五灵脂1500克。 【制法用法】研细末,炼蜜丸,每丸3克。每次0.5~1.5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功效】活血化瘀。 3.化瘢方 【资料来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药物组成】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制法用法】先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人余药,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行气活血散结。 4.软皮丸 【资料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药物组成】川芎、炮姜、桂枝、丹参、桃仁、木香、当归各等份。 【制法用法】研细末,炼蜜丸,每丸重9克。每服l丸,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活血通络。 5.活血逐瘀汤 【资料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药物组成】丹参15克,乌药6克,白僵蚕、三棱、莪术、自芥子、厚朴、橘红、土贝母各9克,沉香1.5克。 【制法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 6.桃红四物汤加减 【资料来源】《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青皮、归尾各6克,赤芍、党参各l0克,三棱、莪术各4.5克。黄芪、皂刺、茯苓各12克,甲珠、枳壳、广木香各4.5克,土鳖虫9克。 【辩证加减】瘢痕初起,色泽鲜红,病浅加茜草、鬼箭羽、忍冬藤、石楠藤,瘢痕色泽暗红,病甚加水蛭、全蝎、猪牙皂角、土贝母、煅牡蛎。 【制法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理气,解毒软坚。 【疗效参考】治疗大面积烧伤愈合后早期瘢痕瘙痒《中国临床康复》(2004,32:7214)治疗

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转自王氏中医 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1.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 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

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 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2.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3.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4.中医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

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转自xx中医 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1.生肌化瘀方: 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 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 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2.xx丸: 组成: xx1500xx。功效:

复发性瘢痕疙瘩两种疗法的比较

复发性瘢痕疙瘩两种疗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5-08-20T11:33:10.680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2期作者:王斌胡银娥瞿伟 [导读]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皮肤科美容中心河南开封 475000 手术切除+术中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早期放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皮肤科美容中心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结合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55例复发性瘢痕疙瘩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55处瘢痕疙瘩(手术+ 曲安奈德注射+ 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放疗,连续5天;对照组:20例31处瘢痕疙瘩(手术+ 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连续5天。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45%、77.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早期放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放疗;曲安奈德 瘢痕疙瘩是皮肤组织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所引起,常超出原有损害范围。瘢痕疙瘩的复发问题已成为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一个难题。我们采用术中注射曲安奈德加术后早期放疗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 取得很好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复发性瘢痕疙瘩患者55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瘢痕疙瘩术中曲安奈德注射加放疗组(实验组)和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组(对照组)。实验组35例55处病损,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4-69岁;病损大小约1cm*1.2cm-4cm*9cm;对照组20例31处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16-67岁;病损大小约0.5cm*0.5cm-3cm*11cm。 1.2 治疗方法均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瘢痕疙瘩病灶边缘外约0.3cm切开皮肤至皮下脂肪层切除病灶,沿皮下脂肪层游离切口周围皮肤组织,达到减张目的,5-O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5-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组织。实验组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 从切口真皮处多点进针, 边进针边注药至切口周围皮肤苍白,每次最大不超过40mg,术后每周1次,共4-8次。两组均于术后24小时内行放疗,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照射范围自切口向外放1cm,照射剂量: 连续5天,每天1次,4Gy/次,总量20Gy。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痛痒症状消失,瘢痕皮损处全部变平、变软,肤色正常,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者;显效:痛痒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瘢痕处皮损软化60%-70%,皮肤变平,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无效:自觉症状改善或未改善,瘢痕外观、质地未见明显改善,或治疗达标后1年内复发者。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治愈38处,显效9处,无效8处;痊愈率69.09%, 有效率85.45%;无效率14.55%,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8处,无效7处;痊愈率51.61%, 有效率77.42%,无效率22.58%;实验组组的痊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瘢痕疙瘩(keloi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的活性增加致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同时细胞外基质(EMC)中存在大量异常的蛋白多糖引起胶原结构紊乱而形成瘢痕增生[1]。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约在45%-100%[2],术后行放疗已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损伤后24小时内, 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最活跃, 此时行放疗使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明显受抑制, 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疤痕形成受抑制;射线还可以促进胶原纤维的成熟,并加快其分解,使瘢痕得以变平变软, 从而能控制瘢痕疙瘩的复发。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分析原因如下: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时,切口边缘的皮肤内注射曲安奈德就是为了减轻切口处的炎症反应,抑制炎症细胞向伤口部位趋化,减少局部促纤维化细胞因子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降低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抑制肉芽组织生长,还能稳定肥大细胞浆颗粒膜,减少组织胺等炎症递质释放,减轻变态反应,从而抑制瘢痕再生[3];另外曲安奈德能使瘢痕疙瘩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供减少;同时曲安奈德对成纤维母细胞DNA合成起直接抑制作用,能促进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应答,加速胶原分解,起到软化平复瘢痕的作用,并且可以较长时间维持疗效[4]。有报告指出术中联合应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肯定[5]。 综上所述,瘢痕疙瘩通过手术切除,术中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放疗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并对患者随访1年以上, 认为此方法在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方面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Al-Attar A, Mess S, Thomassen JM, et al. Keloi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 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1):286-300. 2.Lutgendorf MA,Adriano EM,Taylor BJ.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loid scars [J].Obstet Gynecol,2011,118(2Pt 1):351-356. 3.Leventhal D, Furr M, Reiter D.Treatment of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6,8(6):362-368. 4.王伟丽, 蔡丽敏.得宝松局部治疗瘢痕疙瘩的开放性研究[ J] .中国麻风病皮肤病杂志, 2003 , 20(20):86 -89 . 5.白冰,张玉龙,张米娜.手术切除联合注射曲安奈德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 22 (20 ):2015-2017.

瘢痕疙瘩术后的放疗进展

瘢痕疙瘩术后的放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6-06-16T15:39:17.9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作者:谭清隽1,杨娥2,张恒术3 [导读]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真皮纤维增生性良性皮肤病,系皮肤在创伤修复过程中。 谭清隽1,杨娥2,张恒术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 1. 谭清隽(1990-)男,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杨娥(1986-)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就职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医疗美容科 3.张恒术(1965-)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就职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医疗美容科 【摘要】瘢痕疙瘩为常见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单一的方法其治疗结果不尽人意,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疗效显著,但尚无统一的治疗剂量、时机及个性化调整标准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真皮纤维增生性良性皮肤病,系皮肤在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分裂增殖、大量分布紊乱的胶原纤维及细胞间质在局部沉积所致。其与增生性瘢痕构成了病理性瘢痕的主要类型,可表现为皮肤局限充血性隆起,常超出原发病灶的边缘,伴有瘙痒、灼热及针刺样不适,天气变化或运动时可加重【1】。因其具有分裂快、浸润性生长、高复发及耐药等生物学特点,学者将其列入肿瘤性疾病研究【2】。创伤、溃疡、感染、手术及烧伤诱因等可致瘢痕疙瘩产生,但瘢痕体质仅轻微皮损即可较为明显。就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瘢痕疙瘩治疗方法的现状 瘢痕疙瘩治疗手段较多,包括:1、压力疗法:持续压力使瘢痕内血管变窄、血流减少,缺血缺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机械力转导为胞内生化信号而调控基因表达并诱导其凋亡,虽疗效较好,但依从性不佳;2、硅凝胶:经密合水化角质层,软化瘢痕抑制其生长,可修复受损水屏障,因无创、简便有较大优势及预防性作用;3、灶内注射:常用的有曲安奈德等糖皮质类激素,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维拉帕米、干扰素等;4、冷冻治疗:超低温使组织坏死,需多次,一般适于较小瘢痕;5、手术治疗:移除瘢痕疙瘩病灶本身,但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达45%-100%;6、放射治疗:具有较多的放射性副反应;7、激光:可用于瘢痕疙瘩表浅残留的毛细血管扩张,或者色沉;8、基因、干细胞治疗正处研究阶段。单一的方法其治疗结果不尽人意。【3,4】 二、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基础及现状 Sequeria于1909年首次提出放射疗法用于瘢痕疙瘩的治疗【5】。国内外治疗射线来源常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低能X射线,电子线,以及32P、90Sr或192Ir等核素。Stadelmann等【6】发现胶原纤维大多数分泌于成纤维细胞,血管是瘢痕疙瘩形成的主导因素,放射线通过电离辐射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减少胶原沉积、抑制血管再生。机体可吸收辐射能量,产生的自由基及其连锁反应可引起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等生物损害效应,一定程度上预防瘢痕疙瘩复发。X线通过延长G0/G1期、阻断细胞周期而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成熟细胞衰亡。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衰变释放出β射线,使细胞活力迟钝、繁殖力下调、生长受限、凋亡,阻碍前胶原分泌及胞外基质沉积,加速胶原成熟和分解,其能量随穿透组织深度增加而衰减,对深度组织无明显影响。 瘢痕疙瘩的放射治疗可大致划分为单独放射和联合放疗,后者主要指手术联合放疗,现还有手术及激光联合放疗、手术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放疗等方法,均较单独放疗或手术联合效果显著。 三、放疗的时机选择 目前暂无针对术后联合放疗启动时间的标准化指南,常见的为切除后24h、切除后24-72h、切除后4-7d或切除后7-10d,大部分研究者推荐术后24小时及时治疗,认为此时切缘即有部分幼稚纤维母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合成对射线较敏感的不稳定胶原,且Meta分析支持术后1-3天疗效优于术后7-10天,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的免疫反应及其诱导纤维母细胞增生有关。 四、放疗的剂量设计 放疗的剂量需要个性化设计,要考虑到不同患者的放射敏感性,过高可引起明显的放射性皮炎、萎缩等不良反应,并且过低反而刺激瘢痕生长及复发。由于放射性治疗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多数研究者主张预定总剂量、分次大分割辐照,推荐总剂量控制在10-20Gy,每次1-4Gy,可有效控制瘢痕疙瘩并预防复发。但SONG等用6MeV直线加速器产生的10Gy电子束72h内一次性辐照,控制率高达100%,无一例复发。临床上暂无统一的剂量准则,根据每次患者的局部反应酌情调整剂量及治疗次数间隔,以期达到最佳的改善及较低的复发。各研究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 文章目录*一、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1.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 法有脂肪注射法2.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化学去皮法3. 疤 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打孔凿切除法4.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激光擦皮法5. 疤痕疙瘩治疗还可以使用偏方治疗*二、疤痕疙瘩产生的几个过程1. 渗出阶段2. 胶原阶段3. 成熟阶段*三、疤痕疙瘩的预防方法 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 1、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脂肪注射法由脂肪损失而造成 的很深的疤痕可以通过脂肪注射法进行治愈。有时候称之为脂注射。在进行这种治疗时,脂肪通过外科手术由身体的另一部位取得,冲洗干净后,注入疤痕处,使疤痕的脂肪增长。这种治愈的效 果通常可持续6至12个月。 2、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化学去皮法轻度或者表面去皮——只是轻轻除去皮肤细胞的最上层——用三氯乙酸或者a-羟 基酸处理。对于很严重的粉刺,医生们使用苯酚去皮法,这通常要由整容外科医生实施全身麻醉。对于一般的疤痕,你可以让医生 进行三氯乙酸去皮法处理。这些去皮对于坑状疤痕的治愈效果是很好的。 3、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打孔凿切除法这种治疗方法对

于生有窄而深的“碎冰锥”状疤痕是非常有效的。医生使用一个圆形的包干成型切割刀状的凿子将疤痕切除,然后将边缘缝合在一起。 4、疤痕疙瘩治疗的好方法有激光擦皮法这种治疗方法是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打磨皮肤。与擦皮法不同,激光擦皮是一种相对来说不会出血的皮肤磨光方法。但是与擦皮法相同,激光治疗也有它的缺点——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新的疤痕,或者不均匀色斑。 5、疤痕疙瘩治疗还可以使用偏方治疗 5.1、疤痕疙瘩如果不治疗最后会变的很硬,所以一些偏方会让疙瘩变软,然后最终消失。用五灵脂若干,把它磨成粉末,然后用蜂蜜和成丸状,每天吃两次,活血化瘀的效果特别好,同时也能软化疤痕。 5.2、柴胡、川芎、香附、穿山甲各九克,当归和熟地各需要十二克,赤芍九克,枯草十五克,梨树根五十克,在一起熬,直到汤汁浓郁为止,每天喝两次,会让人感觉很舒畅,气血顺了,疤痕也会慢慢消退。 5.3、有些人的疤痕疙瘩的地方会很痒很痛,可以用丹皮和三七粉,还有石膏、防风、丹参等在一起研磨,制成药膏,直接擦在疙瘩上,可以让疙瘩变的软一些,还会抑制疙瘩继续长大,更有止

瘢痕疙瘩及其诊断标准

瘢痕疙瘩及其诊断标准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在中医上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凡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或多条均可确诊: (1)病程超过9个月而无自发消退征象。 (2)皮肤损害超过原有损伤范围并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 (3)以前作过手术切除或冷冻、激光、激素封闭或放疗等而又复发者。 瘢痕疙瘩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 瘢痕疙瘩总体上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瘢痕疙瘩,原发型瘢痕疙瘩多数在胸前或肩背部,初起小红点伴痒感,逐渐由小变大,由软变硬,色红或暗红,有圆形、条索形、蝴蝶形等,继发型瘢痕疙瘩(也叫增生型瘢痕疙瘩)多因烧伤、烫伤、手术、创伤、痤疮感染、水肿、异物刺激等因素损伤真皮而引起皮下结缔组织过度增生,部分有明显的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机体任何深及真皮的损伤均可形成瘢痕,但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瘢痕疙瘩的发生情况是不同的,如四肢处的发生率较前胸后背的发生率低。 造成这种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疤痕体质及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这种体质多属家族遗传,多数是交叉遗传,但不传染;外因主要是各类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哪怕是轻微外伤,如蚊虫叮咬、预防接种、打耳孔、纹眉、针刺伤等。 瘢痕疙瘩的癌变及其简易诊断和预防 瘢痕癌变的发生率很低,所以患者不要因此而过份担心,但应注意预防及及早发现。 慢性刺激如经久不愈的创面和不稳定性瘢痕在瘢痕癌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患者平时尽量减少对患处的机械、化学、热力的刺激,内衣最好穿纯棉制品,尽量避免反复牵拉、磨擦、溃破、感染的发生。瘢痕癌变的潜伏期较长,其恶变几乎无不经过创面反复溃疡,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阶段,如果瘢痕区过敏和奇痒,反复溃破经久不愈,且溃疡分泌物多、恶臭,触之易出血,外观如火山样或菜花样,伴明显的坏死,感染等要及时作病理检查(但需与溃疡感染相区别) 目前国外内治疗瘢痕疙瘩的常用方法 瘢痕疙瘩是个较难治愈的顽症,目前国内外治疗此病多采用激光、冷冻、手术切除(植皮)、放疗或用激素局部封闭等方法,但实践证明,疗效均不理想,不但易复发,反而激刺瘢痕使之增生得更大,特别是痤疮型的瘢痕疙瘩,如果采用激素局封,最终会导致生长出更多的痤疮及瘢痕疙瘩,且激素副作用很大,组织学研究证实,激素类药物并不能减少胶原纤维的数量,即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瘢痕疙瘩,不恰当的刺激只会引起报复性的增生,所以患者在采用以上方法治疗进应十分慎重。

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终审稿)

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 方法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成人最大剂量80mg,6~12岁儿童最大剂量40mg,15~20d注射1次,注射1~10次不等。注射频率与次数视瘢痕的具体情况和患者自身反应而定。结果本组282例患者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共404处瘢痕均不同程度变平软,疼痛瘙痒减轻或消除,其中388处瘢痕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处瘢痕明显好转,所有患者随访1年瘢痕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关键词】瘢痕疙瘩;曲安奈德 瘢痕疙瘩是由于人体深达真皮至皮下组织的创伤在修复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最终导致胶原大量堆积而形成[1]。瘢痕疙瘩好发于年轻人,尤其在青春期和妊娠期[2]。大多数表现为高出周围正常皮肤,超过原皮损范围的,质硬,色粉红或紫红,并常伴瘙痒、疼痛的可持续生长肿块。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可大致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类,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较高,不易采用;非手术治疗中如加压、激光、冷冻、硅胶膜等疗效均不理想。我科自2000年8月至今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共282例患者,404处瘢痕,均不同程度变平软,疼痛瘙痒减轻或消除,随访1年,无复发者,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282例患者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共404处瘢痕,其中面颈部96例,耳部8例,胸部154例,腹部27例,肩背部59例,四肢55例,腋下5例,患者年龄6~58岁,均因瘢痕疙瘩瘙痒、疼痛,或是严重影响美观导致生活不便而前来就诊要求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前需排除使用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检查瘢痕表面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溃、异常分泌,如无明显感染征象,即可行注射治疗。 1.2.2 常规消毒后将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按1∶1ml配伍摇匀,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入瘢痕疙瘩内,使瘢痕发白即可。注射剂量、次数、频率根据患者年龄、瘢痕面积、增生程度以及自身反应的不同而作相应调整。6~12岁儿童最大用量40mg,成人单次注射最大剂量80mg,对瘢痕面积较大的患者可采用多处进针包围式注射。每15~20d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对于疗程结束仍未愈,但确有好转的患者可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直至瘢痕变平软。 1.2.3 疗效判定治愈:疼痛、瘙痒症状消失,瘢痕变平软,不高出皮肤表面,触之无硬结及条索状肿物,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自觉疼痛、瘙痒症状消失,但瘢痕仍未平软;无效:疼痛、瘙痒症状未消失,瘢痕疙瘩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282例患者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共404处瘢痕均不同程度变平软,疼痛瘙痒减轻或消除,其中388处瘢痕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处

瘢痕疙瘩偏方

【转】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 用三七粉加醋治疗疤痕疙瘩的偏方后,抱着试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几天,没有什么感觉,又买了一并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就见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但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这时我想到上网查查,看到这个贴子说要用米醋加三七粉,于是又买了一并九度的白色米醋,续继上药,由于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化脓了,我又用盐水将脓洗去,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显扁平,颜色也明显变浅了。我要告诉大家,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1.生肌化瘀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黄芪45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生地黄15 g。化瘀方:丹参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这个实验里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里面的药物也比较常见,所以值得推荐.川芎,我 自己买了一些,准备做实验用.丹参是个不错的药物,这两味中药的提取物,在心 血管科室里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医化的理论解释,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强的抗凝血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纤维化有不错的效果,共同作用,软化疤痕,防止纤维交连变硬.西医方面,外用的药膏以肝素钠为代表,就是个典 型的抗凝血药物.还有硅类防止纤维增生.所以治疗疤痕,中西医大部分还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纤维过度生长.个人认为,喝这个药的最好时机就是疤痕已经长稳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过程中.而不再有变化的旧 疤痕,效果不会很明显,细胞的改建活动已经不太活跃了. 2.五灵脂丸:组成:五灵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软坚化滞。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温开水送下。 3.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功效:调和营卫,舒畅气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用法: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4.中医强调通过内服中药调理机体阴阳以治其本,中医的内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内服防风、荆芥、丹参、白鲜皮等的“清热解毒、疏风散表、止痒法”;其二、内服党参、淮山药、生地、熟地等的“养阴易气、养血润燥法”;其三、内服桃仁、藏红花、浙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法”。中医治病不仅强调治本,也重视治标. 5.近年来经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治疗瘢痕疙瘩的偏方

治疗瘢痕疙瘩的偏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治疗瘢痕疙瘩的偏方》的内容,具体内容:瘢痕疙会在人的皮肤上留下难看的疤痕,所以患有瘢痕疙要尽快接受治疗呢,比如一些偏方治疗。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偏方治瘢痕疙1、偏方治瘢痕疙1.1、芦... 瘢痕疙会在人的皮肤上留下难看的疤痕,所以患有瘢痕疙要尽快接受治疗呢,比如一些偏方治疗。下面我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偏方治瘢痕疙 1、偏方治瘢痕疙 1.1、芦荟:芦荟对皮肤非常有益,因此可用于治疗疤痕疙瘩。在疤痕上使用新鲜芦荟凝胶,每天两次。使用芦荟凝胶之前,有必要用微温的水适当清洁该区域。该疗法可以减少炎症和疼痛,保持皮肤滋润,修复受损皮肤。这也将防止进一步的皮肤感染。 1.2、苹果醋:另一个治疗疤痕疙瘩极好的家庭疗法是苹果醋。将一些苹果醋直接用在患部,并轻轻按摩,使醋被适当吸收到皮肤。使苹果醋干燥几分钟,然后再次重复这个过程,以加快愈合过程。如果苹果醋会导致皮肤刺激,你可以加水稀释。每天重复该疗法几次,以达到最大成果。 1.3、柠檬汁:柠檬汁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在治疗皮肤疤痕、疤痕疙瘩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取鲜柠檬,提取其汁液,然后汁液用于患部。半小时后用温水清洗皮肤。重复该过程,每天至少一次。在几周内,你可以看到疤痕颜色、质地、外观和弹性的显着改善。

2、什么是瘢痕疙 瘢痕疙瘩,俗称疤痕疙瘩,是皮肤伤口愈合或不明原因所致皮肤损伤愈合后所形成的过度生长的异常瘢痕组织,目前学术界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瘢痕如具有以下特点,可诊断为瘢痕疙瘩: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呈持续性生长;③高起皮肤表面、质硬韧、颜色发红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 3、瘢痕疙的并发症 3.1、瘢痕表面浸渍:多发生于弹力带固定或未成熟的瘢痕,由于摩擦所致,可缩短配戴时间加以避免,也提示最好在创面愈合后6~8周开始治疗,不宜太迟。 3.2、汗疹:多由于局部不洁所致,可有奇痒症状,清洁局部及硅凝胶膜后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 瘢痕疙瘩的症状有哪些 1、浅表性瘢痕:皮肤受轻度擦伤,或由于浅二度烧伤,或皮肤受表浅感染后所形成,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保定市第五医院烧伤整形科刘根立。 临床表现:表面粗糙,有时有色素改变。局部平坦`柔软,有时与周边正常皮肤界限不清。 2、增生性瘢痕:凡损伤累及真皮深层,如深二度烧伤`切割伤`感染`切取中厚皮片后的供皮区等,均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 临床表现:瘢痕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在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红。在此期,痒和痛为主要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