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同课异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同课异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由一节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教学思考

引言

为了优化校本教研模式,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我校在探讨校本教研模式中尝试了一条新路——“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让教师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由于每位教师教学经验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所面对的学生也不同,所以每一堂“同课异构”课都有各自的亮点,听课教师听同一内容的课,但是得到的启迪却是多元化的。

背景

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同事)学到更多;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这种策略与风格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自己共同营造的“教师文化”。同课异构课为我校探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了新路,也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捷径。

关键词:生活情景教学活动教学设备教学评价

2013年5月15日在我校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校本研修活动,由马香娥和张淑敏两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的同课异构课。《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这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三角形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后应用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生活中的测距离问题。下面就从这节同课异构课说起:(马香娥老师的课称为案例甲,张淑敏老师的课称为案例乙)

1、捕捉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事件回放1:(案例甲)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作三角形,现在我设计了下面3道作图题,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卡,同桌两人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尺规作图在学案卡上做出所给图形的全等图形,你有几种画法?

(教师利用ppt课件展示学案卡内容)请你在图中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一个三角

形,使它与△ABC全等,比比看谁快!

生:同桌两人快速的根据作三角形的方法分别设计出了图形,并举手要求展示.

师:现在我就同学们设计的结果用投影机展示,大家观察他的做法与你有什么不同,有不同的请来补充,并说明这样做图的依据.教师拿了2位学生的学案卡放在投影机上.

(大家积极地分析这两份学案卡,老师叫学生甲、乙分别谈图1、图3的做

法)。

生1: “在BC、AC延长线上分别截取EC=BC,CD=AC、利用SAS定理证明两三

角形全等”。

生2:“在AB、CB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D=AB、BE=CB,利用SAS定理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话音刚落,这时学生丙快速的举手并站起来补充,说出图3的另一种作图方法。

生3:“在CB的延长线截取BE=CB,过E作CE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D,利用ASA定理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师:以上三位同学的作图有理有据,那么你能就同学甲和乙的作图结果观察归纳出他们的作图语言吗?

生:齐声回答 :“在***的延长线上分别截取**=**, **=**”. 师:观察所画的图形与原图形,他们的形状与哪个英文字母相同?

生:英文字母X.

师:刚才我们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棒,大家还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呢?(利用PPT课件出示问题2:)

走进生活:五一放假期间,小明和爸爸游览风景区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池塘。他们想知道最远两点A、B之间的距离,但没有船不能直接去测,手里只有一根绳子和一把尺子,小明怎样才能测出A和B之间的距离呢?请你帮小明设计出测量方案,并在图上画出来,与你的同伴交流,看看谁的方案最简捷。

A B

生:学生们4人为小组在1分钟内拿出了各组的设计方案,并且很准确的用语言描述了方案:“在池塘外的地面上选一点C,延长AC到D使CD=AC ;延长BC到E,使CE=BC,连接DE.用尺子量出ED的长就是AB两点的距离.”

案例乙:(教师利用PPT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师: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炸毁与我军阵地隔河相望的日本鬼子的碉堡,需要测出我军阵地到鬼子碉堡的距离。由于没有任何测量工具,我八路军战士为此绞尽脑汁,这时一位聪明的八路军战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为成功炸毁碉堡立了一功。这位聪明的八路军战士的方法如下:战士面向碉堡的方向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势,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的距离。你觉得他测的距离准确吗?(如图示)

生:学生们陷入沉思中,4人一个小组进行积极地讨论,大家都在寻找CD=BC的理由. 1分钟过去了,2分钟过去了…就这样还没有人举手.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性质,能不能证出BC=CD?

(教师的引导后,教室里再次出现小组激烈讨论的学习情景。2分钟后分别有4-5个小组代表举手示意他们讨论有了结果。3分钟过后教师提问。)

师:下面我请王维同学站起来,说说他的想法.

生:王维高兴地站起来,声音洪亮的讲述他的看法: “因为战士站在地面上所以他与地面垂直, 战士‘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势’从这句话可以得出战士与帽沿所成的角前后保持相等,利用ASA证明两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BC=CD,所以战士的测量准确".话音刚落教室里面响起了掌声,大家纷纷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评析:从两位教师的导课看,都设计了生活情景问题进行导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甲教师在导课环节中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巧妙地利用复习作三角形全等问题为新课教学做铺垫,充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始终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做到水到渠成,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步一步被问题激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乙教师利用讲述战争故事的导课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新课环节,也收到了好的效果。从这两节课的对比看,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组合,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不断地在学习中去应用数学;同时也会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代教学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甲:本节课中设计的学生活动框架为:复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和性质,采用单独提问的形式,设计学案卡让学生画图采用同桌2人讨论完成画图,并讲解画图的根据,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画图的技能;出示小明周末出游测池塘距离的问题让学生4人为小组再次进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案例乙:教师向学生讲述战士测炸毁碉堡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战士测自己到碉堡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所给的文字画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利用所画出的几何图形有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及每一步的依据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的表达。

评析:两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及不同的问题设计出了不同的课堂活动,但他们对于学生能力目标的落实是一样的从而体现了“异构”中的相同,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仅是知识的载体。

3、使用多样性化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甲: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学案卡、3次利用投影机把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学案卡上的画图、方案的设计图及证明过程、检测卷),ppt课件出示问题及检测习题增加课堂的容量,丰富课堂形式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各类器官,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同时不断进行数学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案例乙:利用ppt课件展示战士炸碉堡测距离的方法情景,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直观地分析画出几何图形为提高学生想象和理解能力。

分析:对比以上两位教师的媒体使用,不难看出甲教师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手段实施比较到位。学案卡罗列问题分析思路,使学生有章可循;投影机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成果形成课堂竞争局势,学生洋溢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ppt课件图文并茂,色彩亮丽使学生沉浸在欣赏美的乐趣中。而乙教师在创设多样的教学氛围方面就逊色了许多,但乙教师能利用ppt的动画视频功能把一个复杂抽象的生活问题再现于课堂,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数学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总之,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仅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加课堂的容量和趣味性是很难实现的。在交互式多媒体进课堂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如何找准各种媒体的切换点,如何让各种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只有不断地去尝试,才能取得更加的效果,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4、落实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区”发展。

事件回放2:(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环节)

案例甲

师:前面我们通过几道生活问题研究了测距离问题,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体会.

生1: 这节课我从知识上获得了:“构造x形图设计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性质测出不可到达物体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有他的收获吗?

生2:有,它仅仅是知识的收获,这节课我还收获了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几何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生3:我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是美的.

师:以上三位同学谈了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你觉得他们谈得地怎么样?

生4:我觉得生1说地好,他声音洪亮,语言表达准确,把一个抽象的方案设计问题用一句很简单的”构造X型图,利用全等测出距离”形象的进行总结,他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生5:我认为生3比较细心,他从数学与于生活的关系谈自己的体会,从而使我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用,更重要的是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问.

师:以上几位同学都谈地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同学们也谈到了在这节课上值得自己借鉴的学习经验.不论是言语表达还是思考问题的角度都告诉我, 你们是最优秀的,老师欣赏你们的才华.但是你们还应该注意到这节课中我们不仅仅有学习方法和知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小组交流合作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我认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留心,善于动脑,敢于创新,自信为伴,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功就在你的眼前,让我们师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提高。”

生:这时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激动的齐声说到“我能行,我最棒!”

案例乙: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教师出示PPT课件罗列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测,还学会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已有的条件和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越越准确越好。学生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生:齐声进行填空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很好,声音再大一点会更棒.

评析:对比以上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你不难看出方案乙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进行了评价,但学生没有收到来自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的评价,没有机会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教学内容以外的优异一面,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缺失。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评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评价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相反地甲教师在落实课堂评价方面能从互评和师评两方面进行,从教师的评价语言看甲教师的语言比乙教师更丰富,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赞赏和鼓励,效果好。

通过这节同课异构课的深入剖析,使我们再次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使我深刻体会到:要上好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去研究教材和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联系生活因材施教,为每位学生量体裁衣,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区”得到发展;我们的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

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教学案例:

由一节同课异构课引发的教学思考

学校:高陵县泾渭中学

姓名:马香娥

时间:2013年6月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图文稿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的成长 沈宁霖 所谓磨课,就是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精心探索教学规律,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着力打造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反思活动。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磨课,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们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一、磨课是教师个人和集体发展的需要。 古人谓“磨”为研磨之意,即得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斟酌。方能研制成可用器皿或打造成上等美玉。“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上好一堂课,在于“磨”出一堂“样板课”、“精品课”,而是让教师经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从“磨”中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建构。“磨”课是为了使教师在预设和应对“活”的教学活动中变得更聪明,更胸有成竹。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这话大概是说同一个教材,某位教师在每一回和不同的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常常能捕捉到不同的生成,把这些不同有意识地积累起来并再加以整理,就能内化成一个教师日渐见长的专业技能。出色的教师的成长过程,都是经历了数次的磨课才成就了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精品课堂。由此看来,教师多磨磨课,这教学能力肯定是能日益见长。 一堂好课就需要仔细的去雕琢,去打磨。在雕琢打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集体和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这是把群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经验提升有机结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1)发展性: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不成熟性。(2)差异性。(3)主动性: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4)独立性:学生是独立的权利主体;享受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等权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

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有的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完全专业阶段;也有将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造与试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还有一种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涯包括下列五个阶段:师范生、初任教师、发展中教师、实践教师、资深教师;金树人的教师发展四段论包括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 归纳另外一些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可发现: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是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成长的人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需要多方的帮助。例如“职业挫折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到怀疑。这时也意味着“重新估价期”的到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的课堂生活或者连续不断的改革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可表现为职业生涯道路中的一场危机。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

微课培训总结

微课培训总结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学习方式,它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学习的内容。微课短小精悍又图文并茂,伴着优美的音乐,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我校微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预计对教师进行了5个学时的微课培训。我校把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在全体教师会议上,通过我校微信平台,把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传达给了老师,让老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培训学习阶段,对全体老师进行集中培训,将相关的学习内容传达给老师;三是考核总结阶段,挑选优秀作品放入校资源库。 本次培训旨在带领老师们走进微课,帮助老师们从视角到思维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培训活动由杨峰主席负责主持,信息技术教师周炜老师负责主讲。培训开始前,周老师播放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微课,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随后就“什么是微课程、教师如何设计微课程、微课程的设计技巧”等几个方面,周老师提出了相关问题,并结合微课实例给全校老师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解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拉近了老师们与“微课程”的距离,让老师们对“微课程”制作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教师们领悟到了微课不仅仅是简单

的“PPT”技术,它拥有愉快的形式、清晰的思路、创新的题材、明确的主题、丰富的内涵等特点。同时,也使老师们对微课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后期制作提供了理论引领与技术支持。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师都按时参加了集中培训,并且按时上交了微课作品。 微课正在快速发展,它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提升教师的效率,减轻幼儿的负担,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帮助幼儿充分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我校希望用微课这种方式打破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帮助教师突破自我,不断创新,为打造信息化学校的真实课堂、活力课堂再添新的动力。 逸夫回民小学 2016.10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今年秋天,安徽省成为新一批进入课程改革的省份。进入8月底以来,随着我市各高级中学相继开学,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一教材陆续与广阔高一新生及其家长见面。新教材让人耳目一新,但也让许多家长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否习惯这一巨大变化充满疑虑。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成员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同时参加了今年暑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现仅就广阔家长和社会普遍存在的疑虑和困惑,择要回答有关咨询题,希翼经过我们的解答可以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新学期到来时,许多家长面对新教材既有一种新奇感又有一丝丝隐忧,他们担心的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否习惯这一巨大变化,在缓慢的习惯过程中,学生的成绩以及今后的高考是否会受到妨碍。仅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教材改革有必要吗?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演变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历史教材存在两大咨询题,一是深受苏联妨碍,二是存在的严峻“左” 倾错误。改革开放未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一纲一本、编审合一、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化的教科书制度。上面两个阶段的教科书都存在一定的咨询题。如为了强调思想性,突出政治方面的功能,一些历史史实“失真”,并且,过分重视政治斗争史,而忽略经济史、文化史;教材写的空洞,空论、议论、说教较多,标题严肃、呆板,常常令学生望而生畏;中学教科书几乎成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抽象的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别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国家教委(后为教育部)下大力气改革包括中学历史学科在内的各科教材,制定颁布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大纲,它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更加全面,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得到拓展,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并且,大纲还注意了汲取最新研究成果,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2002年春,教育部进一步修改了大纲,制定了更新的课程标准,组织历史学界专家学者编写了四套历史新教材。我们如今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简称“人教版”)即是其中之一。由此看来,历史教材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别改不好。今年秋季使用的历史新教材是严格按照新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那么,那个历史课程标准要紧有哪些特点呢?新历史课程标准颁布未来,我们进行了仔细学习和研究。我个人认为那个历史课程标准要紧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由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②在课程结构上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③在课程内容上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的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进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④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探索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咨询题、解决咨询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⑤在课程评价上,探究符合课改精神的公正、合理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执教的老师依然学生的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只关注考试的分数即学习的最终结果。这种评价体系关于中上等的学生来说真的具有一定的鼓舞性质,但关于向来处于中下等的来说,学习带给他们的算是一次次失败。对名次、等级的关注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关注,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全然目的。请咨询武老师,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评价方面有哪些变化呢?旧的历史教学大纲与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评价方面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别同点在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与评价办法。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差异,我能够断言:这是两种彻底别同的评价体系!第一,评价内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内容有两个方面与历史教学大纲彻底别同,这算是“过程与办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者,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解释为:对学生的评价别仅要关注其学习的最终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别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尝试、所用的学习办法和策略以及妨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后者,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解释为:历史学习内容中包含着特别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

(完整版)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英语磨课案例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黄玲鲜 前言: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我校近两三年的教研活动重点放在学科年级组集体备课上,每次教研活动时,英语组的各位老师对下周计划要上的课程的“导学案”(假期全组教师分工编制下学期所有课时的导学案)进行第一次集体磨课,主要围绕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科学,自主学习问题的设置和练习学生是否够得着,课堂学习步骤是否体现循序渐进,是否有足够的输入为输出做好准备,课堂练习的设计是否反映本节课的重难点等等。第二次磨课往往就是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大练兵,每个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组内其余老师都要参加听课和评课,评课采取“2+2”评课制,即每个听课老师至少有两个亮点和两条建议写在评课表上,并在教研活动评课时与授课者互动。这项活动可以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磨课还有一种形式是同一节内容的课上多次,每上完一次就进行反思,完善下一次授课的方式方法,可以通过自己看录像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也可以找有经验同事帮听课,找不足,提建议。笔者这次的磨课是同一节内容的课上三次。 课题:外延版七上M8 Choosing presents Unit 1 I always like birthday parties. 执教教师:黄玲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话题是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内容涉及到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如何过生日。教材的重点是表达邀请。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语境,让学生练习如何正确地发出邀请,还可以结合“Around the world”了解国外的生日文化,让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爱弥儿》有感 谢宛臻 近期,我读了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正在为教育孩子而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本书具体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爱弥儿》果然是一本不平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尽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从观念上就错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孩子,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起结果是误入歧途。”我感受颇深。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卢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著书立说,其目的是为了有益

人类,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识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一切出往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公道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例如: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节拍和韵调;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演唱。如果他要唱歌,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大人的鼓掌,真是汗颜啊!

教师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整理了教师微课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师微课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4月17、18日两天,我在井冈山接受了省电教馆组织的"微课程培训",该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主讲。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一、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这里,黎教授提出了注意力十分钟法则,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是最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微课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超过了十分钟,人的精神出现怠倦,不愿意再仔细看下去,那么微课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其次,微课程力求在十分钟里说清楚一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宜过多过杂。黎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微课程的实例,无一例外的,每一个微课程都短小精悍,知识点明确清晰,且创意十足,让人看一遍就能记住视频中教授的知识点,非常的有意思。 微课的概念充斥着网络,给我们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让我们很困惑。什么不是微课呢?

1、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以50分钟-1小时为单位的传统国家网络精品课程。 2、微课程不等于课堂实况录像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堂的局部片段、微课程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鉴别、欣赏、评价、应用等;即使是单纯的语言的表达,也饱含了施教者的情绪、爱好、兴趣、激情、信念、承诺等情感价值观的东西,最终一起通过施教者的身体活动呈现出来,与纯粹的知识一起影响、感染受教育者,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微课程的制作 这次黎教授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制作微课的方法,用手机录制。手机人人都有,且录制视频非常的方便,比起复杂的录屏软件而言,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1、规划微课内容 a、分析学生、教材、重难点和易错点 b、设计内容结构、表述方式和视觉效果 c、制作微课、后期加工、字幕、版权 d、应用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 e、评价教学效果 2、制作微课 黎教授的团队授课,更多的倾向于学员自己动手,这也让我们的培训脱离了沉闷的教学,整个课堂沉浸在自己动手的欢乐中。我和来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新课改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先将我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在教学观念上,新课改真正把教学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的潜力,就如潘小明教授说的,要尊重学生,多表扬学生,缩小课堂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去,达到了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向老师挑战,让学生在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条件下,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敢于标新立异,愿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数学故事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在培养学生个性、主体性上下功夫的教学思想。 在教材的运用问题上,新课程主张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即在大纲精神的指导下,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基础,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可以从报纸、广播、电视、周围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等多方面收集数据资料,编辑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出生动的数学智力活动,改变“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过于划意的要求和过于僵化的教学,使教学焕发生机,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面的创造性。课程资源多样化了,课堂变活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教师将从一个“教书匠”变成实施课程的“研究者”。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问题上,以独立思考、小组研讨为主,辅以全体教研和大半讲解的组织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研讨和自主活动时间至少达到50%。在教学方法上,以探索式和讨论式为主,逐步引导学生向小学者一样去主动提出问题,制定方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领会课标,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孩子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孩子,多赏识孩子,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 业成长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副校长罗太亮 在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每人每期上一节教研课,课后评课多是“蜻蜓点水”,优点多,缺点少,而提出的缺点不是“虚”就是“小”。这样教研活动实效少,教研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制约着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为了切实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助推我校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课堂,达到“人人爱‘双百’,人人会‘双百’”的课改目标,我校举行了每学科每周推出一节“双百”课堂在全校进行比赛的活动,评出金牌、银牌、铜牌三个等级奖(没有名额限制)。各学科教研组为了在每周的赛课中获得金牌,由原来的“研课”变为赛前学科教师团队的集体“磨课”。这样把整个教研组的教师“捆绑”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为磨好一堂课出谋划策。 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是对课程的引入、课中问题的预设、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可能的问题以及教师应对策略等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过程。磨课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可磨课却能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在磨课的过程中,汇聚了教师的群体力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学科教师在一次次赛课后的研讨中都能知无不言,相互磋商,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以寻求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一次的磨课活动,都已不再是个体的展示,而是团队的研究行为。通过教师的合作与互助,磨出了一堂堂优质课,磨出了一批批优秀教师,授课者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磨课中专业逐渐成长,团队磨课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磨课磨的是一种思考习惯 通过“讨论——再讨论、修改——再修改、上课——再上课”,在磨课中教师们穷追不舍,穷追不舍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独立思考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去粗取精磨去的是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长久以往,就使教师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二、磨课磨的是一种教育实践智慧 磨课非常注重教研团队智慧的发挥,大家都真实参与教研,在参与中释放团队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不断贮存每位团队成员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教师微课培训总结5篇

教师微课培训总结5篇 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下面是的教师微课培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微时代,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微视频、微课等开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课程录制软件普遍应用,微课作为重点微产物中的一种,日益成为众多个层次、各年龄段学习者,尤其是低段学生所青睐的一种学习方式。 微课的特点普遍认为可用短小精悍或短小精趣来概括,使用手写板加录屏软件录制微课要遵循以下原则: 适合的微课题材,选择适合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时控制微课时间的前提。 精巧的微课教学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这样的微课学生才能愿意看,喜欢看。 瘦身的微课,微课容量要小,这样才有利于手机、Ipad等设备随即随地进行观看学习。

时间原则是必须要保证的,不管多精彩的微课,时间过长,都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 微课的制作,微课在教学中可以用来讲解重点、难点、用来解答习题,用来演示实验等等,无论哪种微课,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以保证制作出的微课统一、规范、完整。微课的制作包含教学设计、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录制和微课的后期处理四步。 微课的教学设计。制作微课就像拍电影,精巧的教学设计可以引人入胜。这需要教师在选择好要录制的内容后精心设计微课的每一个教学内容,这里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 微课的制作是一个将教学内容生动化的过程,是做出一个优质微课的重要前提,同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威客的受欢迎程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微课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出现,将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家也能自主学习,意义非凡。

教师课改经验总结

教师课改经验总结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改伴我成长 自2012年我进入农村教师的队伍,课改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先后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国培,每年的暑期业务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在一次次培训和实践中我更坚定课改的方向。课改,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在课改中我得到了学习的机遇。 课改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起相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于是我对课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不再茫然,反而更充满了信心,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是课改让给了我一个不断学习的机遇。 二、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 课改的春风吹来,我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民主之风下,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样,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因为我受到了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我更深深感到家长和学生的心不断向我靠近。 三、课改使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新课程方面的书籍,了解当前课改的动向,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查找各种资料,学习多媒体教育技术在

教学中的使用。积极外出听课,从专家名师们那里我又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课改使课堂变了样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经过三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我的课堂终于变样了!可以说爆发了青春的活力。课改使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要沟通,解决冲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当然,在课改路上,我还需要"充电",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和方式方法将得以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合格的课程改革实施者。 我与课改一起成长 同善初中课改经验总结宁亚飞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的成长 沈宁霖 所谓磨课,就是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精心探索教学规律,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着力打造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反思活动。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磨课,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们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一、磨课是教师个人和集体发展的需要。 古人谓“磨”为研磨之意,即得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斟酌。方能研制成可用器皿或打造成上等美玉。“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上好一堂课,在于“磨”出一堂“样板课”、“精品课”,而是让教师经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从“磨”中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建构。“磨”课是为了使教师在预设和应对“活”的教学活动中变得更聪明,更胸有成竹。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这话大概是说同一个教材,某位教师在每一回和不同的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常常能捕捉到不同的生成,把这些不同有意识地积累起来并再加以整理,就能内化成一个教师日渐见长的专业技能。出色的教师的成长过程,都是经历了数次的磨课才成就了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精品课堂。由此看来,教师多磨磨课,这教学能力肯定是能日益见长。

一堂好课就需要仔细的去雕琢,去打磨。在雕琢打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集体和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这是把群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经验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是为了把教研活动质量与教学活动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高效教学。 在磨课中历练自己,每一次的试教,大家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完善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每一次评课后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教案。经过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执教教师的进步与不足。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执教者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 中,得到了进步、得到了成长。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二、磨课要关注形式和方法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微课培训心得感想

---------------------------------------------------------------范文最新推荐------------------------------------------------------ 微课培训心得感想 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微课培训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微课培训心得感想篇1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 1 / 15

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培训心得感想篇2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

小学教师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课改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中堡中心学校(朱坊校区) XX—XX学年第一学期课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

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 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

磨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别让磨课磨失自己——小议磨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磨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练功场,然而不少教师有赛则磨,无赛不磨,忽视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练,背离了磨课的初衷和本质,舍本逐末。磨课不仅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 关键词:磨课、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一位科研型的教师。于是磨课开始走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磨课”就是指某个教师在教研成员的协作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以达到“精品课”的标准。可以说,磨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练功场,磨课成就了许多教师的梦想。然而聚焦磨课,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所磨的课往往以“优质课、公开课”的身份展示,有赛则磨,无赛不磨,却忽视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练。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反思。如果磨课教师急功近利,缺失思考,磨出的课就易变成简单华丽的堆砌;如果磨课教师浅化思考的程度,自己就易变成磨课组的课堂傀儡,无疑就卡住了自身专业发展的咽喉,赶进了成长的死胡同!这些都背离了磨课的初衷和本质,舍本逐末。 美国卡内基大学的教授说过:“中国百花园中有很多很美的鲜花,千万不要丢掉自己而移植别人的花。”因此,我们要静下心,立足常态下的磨课,少一份追名逐利,多一份静心钻研。从本质上说,磨课不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磨课为学生,让学生可以享受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磨课为教师,让教师可以享受驾驭课堂的乐趣。“磨”的过程是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应从哪些角度来打磨才不会舍本逐末呢? 一、打磨理念,成就有“高度”的教师 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的。理念把握不准确,教学往往会出现偏差。 例如,《历史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某位教师在执教《文化的交融与选择》中为体现对话这样设计——我们以“洋快餐”——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为例。同学们去过肯德基餐厅吗? 生:去过。 师:经常会买哪些口味的产品? 生:汉堡包、鸡翅、薯条(学生回答偏离教师预设) 师:(自行举例)如老北京鸡肉卷……肯德基在中国的变化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接下来我们就来举办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专场”,全班分成四组,分别从音乐、体育、服饰、休闲娱乐四个方面举例。 生小组讨论交流,气氛不甚热闹。 师:接下来老师也为你们介绍两个精彩的专场——戏剧和舞蹈专场…… 以上片段中,课堂上左一个交流,右一个讨论,气氛看似热闹,然而在精彩热闹的背后,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发展下去,教师在思想、语言、行为上都表现出一种“强加于人”的倾向,比如片段中通过“中西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