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

住房问题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公积金管理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投资问题严重。目前全国有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606个,各地自行开发出上百套系统,单个系统投资动辄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升级维护费,浪费惊人。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已有十多年历史。近年来,媒体报道和舆论关切主要聚焦于公积金缴存覆盖面窄、提取门槛高、长期“沉睡”贬值等问题,而对公积金管理机构、管理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大量浪费关注不够。《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从一个方面提醒人们,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所在多多,须尽快完善立法、改革体制予以解决。

模拟试题:公积金管理乱象何时能休?如何保障公积金用之有道?

参考解析:各地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时代潮流而动,各自为政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几乎每个地方都把住房公积金当成专属自己支配的“私房钱”,把公积金管理系统当成“私家宅院”,这严重不利于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不利于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及预防惩治公积金浪费腐败,也与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管理信息社会运用的改革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同时,每个公积金管理机构都独立开发一套管理系统,每套系统的开发费、维修升级费用数额巨大,这些钱全部计入住房公积金管理成本,既不向社会公开,也游离于预算监督、审计监督之外,完全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对此,各地财政、审计以及有关专业机构应当依法介入,对所在地的公积金管理系统开展专项“查账”,看看每个公积金管理机构的管理系统的开发、升级维护项目是否进行了招投标,都是哪些企业中标,这些企业与公积金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是否存在利益勾连,说不定从中就能揪出“苍蝇”和“老虎”来。

要从根本上遏制愈演愈烈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乱象,必须从国家创制的高度对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一体化、标准统一化、运行制度化、监督常态化。有关部委组织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改已历时数年,至今仍未完成草案稿。无论如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任何改革,都不能偏离住房公积金的本位——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2010年和2012年,中央确定两批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先后涉及92个城市的400多个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将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保障房建设,已经突破了住房公积金法定的用途范围,出现了偏离住

房公积金本位的倾向。此外,有关方面建议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造成为“住房保障银行”,相当于把属于职工个人所有的住房公积金,变成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仍然存在着挪用职工财产、侵犯职工利益的政策风险,不可不慎。

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改革,但改革必须以保障住房公积金安全、维护职工权益为第一要义,否则改革反而可能加剧公积金管理乱象,使公积金制度陷入迷失本位、积重难返的困境。

热点概述:

“现在公积金执行超标准、超额缴纳的绝大多数是垄断国企。”南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林说。记者日前在西部某市也了解到,当地超规格缴存的一般都是保险、银行等国企,其中一家企业个人加上单位月缴存总额达1万多元。缴存额最低的是一家政府宾馆,职工个人缴存加上单位缴存每月才20元。专家称,弹性过大的制度设计、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导致公积金缴存产生巨大鸿沟,并冲击到社会公平底线。(2014年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模拟试题:

市场该如何合理调控公积金限制?

参考解析:

公积金领域的贫富不均早已显现,去年曾有新闻爆出,吉林烟草工业公司高管公积金账户每月入账最低1.4万元、最高1.8万元高福利事件被曝光后,国家烟草专卖局介入核实。据悉,当事5高管公积金账户最高110.4万余元,最低31.3万余元,平均70.04万元。住房公积金——这项为保障普通百姓住房权利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正日益沦为一些垄断企业变相发放福利的手段。

公积金管理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参加者个人收入的高低。住房公积金的现实操作中,以个人收入为依据的标准很容易导致一种住房保障上的“马太效应”,即赚得越多的人越要给他更多,赚得少的连他应得的都不给。而“贫困县”、“平均水平不足1000”,“高管月过万”这样的字眼更是不断地挑战着公众脆弱的神经。这种“济富不济贫”的操作,最终导致的只能是有限的资源无法被分配给最需要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效率十分低下的保障形式。

从目前各行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水平来看,月缴存水平较高的行业有银行、电力、烟草等垄断行业。正如广西南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林所指,“现在执行超标准、超额缴

纳的大多是垄断行业国企,他们缴纳的钱实际是国有资产,如果不设置上限,就变成私分国有财产和腐败分肥的渠道。”在政策和资源被垄断的局面下,要打破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公,首要任务是根除垄断利益、破除垄断格局,实现更大的市场化。否则,收入分配不公将直接导致社会保障不公,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很难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已成为民众最期盼解决的民生热点。住房公积金“超发”现象之所以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相关部门没有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等部门早在2006年就明确规定,作为缴存基数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由此看来,要想让住房公积金发挥应有的住房保障作用,一方面,需要让已有的制度约束严肃起来,若违规发放就要付出相当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具有发放处理冲动的人群,应该有明确的限高,而对于那些相对弱势的人群则应该限低,才能让住房公积金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发挥其住房保障应有的作用。

热点概述: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中表示:逐步推进房产税。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勇表示,现在开征的话,条件尚不具备;而强制征收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住房每套均租金2792元/月,同比上涨18.5%左右。虽然北京住宅租金近日略有下调,但难改上半年涨势。同样,5、6月以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房租也纷纷上涨明显。

国家和一些地方连续出台抑制高房价的政策措施,直接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其力度和针对对象的明确程度前所未见;预计短期内,它们将对房价过快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从长期看,还需要采取一些彻底的改革措施来治本。

模拟试题:对于这些种种住房市场,政府的出手调控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解析:

一、租房问题

近期房屋租金价格快速上涨有其客观原因。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促使租赁需求上涨,链家地产市场分析师张月说,2010年至少新增了12万人左右的租赁需求。应届毕业生产生的新增租赁需求同比增加。据统计,2010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21.9万人,预计新增

住房需求就达8万余人,这加剧了近期市场租赁需求的增长和价格上涨。随着市场对新政的不断消化,由买转租的人群将逐渐稳定,高校毕业生的集中租房需求也将在三季度逐渐减弱,租赁市场不会再出现近期这种集中放量、价格快速上涨的景象,无论是租金涨幅还是市场表现都将变得更加温和。

当前租金非理性上涨起因于种种具体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调控制度缺失。可以说,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租赁合同可有可无,业主可以随意涨价,甚至租期之内涨价、单方违约、赶走租客屡屡发生。这种状态使许多人在租赁房屋时缺乏安全感,转而投向住房买卖市场,扩大了房屋的市场需求。

有效遏制商品房价格的再度上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同,“公租房”供给对象是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也即通常所说的“夹心层”。《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意味着住房保障范围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该项措施能够尽快落实到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即引入行政问责机制与市场化的规范运作。其一,必须要强化地方行政部门职责,一方面中央财政要扩大相关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另一方面对于地方行政部门拖延公租房建设的行为,须明确建立问责机制。其二,海外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经验表明,政府提供并不意味着政府建设,通过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效率,从而尽快解决供给规模不足的问题。

二、买房问题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因此,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影响居民住房福利水平、影响到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改善,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住房的民生问题比住房的支柱产业问题更为重要,前者是首位,后者同则是由前者衍生出来的。因此,遏制过快的房价上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保证中国金融安全、保证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保证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破解高房价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彻底改革。

把改善民生与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紧密结合,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进而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比例。同时要加快制订、完善全国统一的保障性住房配售条件、流转、管理等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严格依法管理,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腐败问题,杜绝保障性住房的完全市场化开发和商业化投资炒作。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房地产业退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序列。房地产业相对IT、生物制药等行业,技术含量低,对国力增强的综合推动作用有限;而且这一行业的兴盛是以资源损耗为代价的,因为土地是越用越少的资源。国家的实力提升,不可能靠房地产业暴利来实现。

构建类似调控通胀的全国统一的房地产价格指标体系和调控机制。必须尽快落实各级政府调控房价的责任部门和考核机制,把有效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

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不少政府机关推出了咨询电话、热线电话等便民服务,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这样和那样问题,以至于“便民电话不便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便民电话本是为了方便百姓咨询相关政务开设的项惠民工程,然而这样的民心工程却在现实中屡受诟病,打不通、听不懂、推诿等一些列的问题使得我们当前某些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服务质量令人感到失望。

这“一问三不知”的便民电话显然完全没有起到“便民”的作用,还空占席位,严重阻塞了传递民意的通道,并且损害了政府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悖于当前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引起反思。

说到底便民电话不便民说到底还是机关作风问题,没有将实践群众路线落实到实处,没有从思想上真正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这样敷衍群众,毫无作用的便民电话怎能是民心工程,根本就是“伤民心工程”。

之所以出现如上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机关单位工作作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没有切实从思想上重视群众,没能自觉地将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导致了工作中疲于应付、形式主义。便民电话正如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善恶美丑,照出政府的工作效率与公信形象。

其次,便民电话设立后,其实际工作中的运作、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人专管,没有形成固定的工作形式,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没能将主管干部的绩效考核与便民电话的服务水平相挂钩,缺少监督就缺乏动力,缺少约束机制就不能形成有力措施。

此外,一些机关编制的限制导致人员紧缺问题,相关人员素质不过硬,无法做到一岗多能,不能从人力和智力上保证热线电话的有效运行。

但正所谓“办法总比困难多”,虽说存在着诸多客观制约因素,如果叫起真来,这些难题却并非不可解决。所以,解决便民电话不便民的问题,需要多处着手、多措并举:第一,抓作风建设要“三严三实”,狠抓作风建设,从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加强学习,提高对于服务群众和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认识,这是治疗“便民电话不便民”第一步。有关部门必须从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视,不能只把其当成一道充门面

的摆设。摆正心态,避免便民热线沦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作祟的产物。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中认认真真“反四风”,扎扎实实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二,解决制度问责的“失灵”。要出台系列便民电话办理制度、问责制度、民意测评制度,并公开便民电话配套问责“明白账”。让各级领导心里知道成本代价,让民众拿着制度武器监督问责。也就是说,便民电话上下道路障碍都打通,“这边电话来,那边事儿办”才能成为常态,便民服务率、民众满意率才能永久性“占领高地”。

第三,要解决便民电话者的“权力”问题。因为级别低了、权力小了,说话根本没有分量,也不利于“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就要建立便民电话专管、专办、专督、专惩办公室,最好由纪委专职领导直接负责接听、专办;其次,便民电话要作为政府任务下达,这样就顺利纳入纪委问责、考核体系,各级领导就会对纪委转达的“任务”躬行到底。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使得员工的休息、加班、报酬等权利在劳动法律法规中得以体现并有法可依。

第四,加强监督和惩戒,政府如果真想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公众印象的话,就应该拿出诚意为民众服务。要提高便民电话接通率,方便民众咨询、投诉,给民众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因此,建立长效机制,给有关部门与责任人套上制度紧箍咒,对怠慢工作、冷落民众者严格问责,让他们承担便民电话不便民的成本与责任。

能不能解决“便民电话不便民”的问题,考的是能力,看的是决心。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举措,如增加人手、做好培训,建立失职问责制度,形成约束机制等,效果明显。点滴小事见作风,不光是便民电话,政府部门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只有把“为民”作为出发点,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满意。

浙江省最新修订的《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细则(试行)》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除了注重对即将录用的公务员采取高素质选拔外,更看重对德行的考核,涉及报考资格、基本素质、违规违纪、政治品德等四大方面,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古人云: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德”质考核,不仅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更透露出新阶段、新形势下,国家、政府、人民以及社会对政府公务人员选拔标准的多元化测评机制的全新调试。所以,浙江省出台的这一工作细则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修订公务员考核细则,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要领,提升国家整体精神面貌。弘扬社会正气,形成守德、爱才,德才兼备的良好社会风气,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推行。

第二,加强官德考核是对公务人员素质和质量的一大提升,代表了国家整体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第三,选拔标准的多元化使得更加优秀的人群进入公职队伍,服务于社会,以较好的行政方式,方便为民办事、沟通于民。

当然在积极肯定浙江省公务员考察细则颁布实施的同时,我们也要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以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其中可能潜在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强调对“德”的考察而轻视公务员自身理论知识的选拔和培养并非是可取的,毕竟德才兼备者才是公务员队伍所需要的新鲜血液。如果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仅仅是品德高尚也难以成就尽善尽美的公职人员。另一方面,以“德”来进行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言,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其所包含的操作性与可行性有待提升。

因此,如何能真正的选拔出优秀的公务人员需要我们政府的各部门做好更为细致的研究。

首先,对公务员的考察要更为全面,要从“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我们政府选人一定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但不能只讲德。毕竟领导干部需要带领我们的民众发家致富,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头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的各项能力要更加全面。

其次,“德”作为道德层面,不可量化的产物,实际在操作中不好用具体的标准进行考量,因此应该在考核中更加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更好地将官德考核与知识选拔高效相对接。

再次,虽然此细则要求的是对即将录用的公务员进行考核,我们也应该多关注其后续的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他们做到严格要求自身,深入学习党章、党建等工作,真正将道德品质培养融入日常工作中。

当然,我们也需要社会大众以及媒体的监督工作,只有整个社会对官员的关注更加全面,才会让我们的公务人员不敢违规。

总之,公务员选拔标准必须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以更加公正、完善、合理的选拔机制促进公务员队伍的高效化、年轻化、专业化,以便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模拟题

近日东莞政协会上小组讨论环节出现了无人发言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政协会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参政议政,对各个领域的重要问题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者其他形式,向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而在东莞政协会议上出现了二十分钟冷场的局面,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第一,对于政协委员来说,国家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要密切联系群众,能够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在会议上本应该反映群众问题,提出一定建议等,但是这些委员却一言不发,对问题的反映和解决来讲非常不利。

第二,习总书记更是说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任何一项法定职责都有着让政协委员充分作为的空间,做花瓶、当摆设显然是一个不负责任、不称职的表现。这种委员的存在,不仅挤占其他公民的政治权利,于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上更是毫无裨益。

第三,对于群众来说,政协委员没有真实反映他们的声音,对他们的利益带来了严重影响,群众不需要这样的政协委员。

而反观这件事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代表委员的产生机制可能有问题。我们选出来的代表委员应该是敢开口讲实话的委员,能够真实的反映现实问题。而该次会议上的委员有的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花瓶委员”就觉得自己只是来参与一下活动,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因此这样的委员其实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第二,相关的权力可能不明确,有的委员在会上可能出现不敢开口讲话的现象。有些代表委员可能担心话讲不好,或者讲了不该讲的话,说出来会让自己丢人。更怕有些话被某些领导听到了,引起不快,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第三,部分委员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准确的认知,没有认识到自己发言的重要性。

因此,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是从根源着手,杜绝此事的再次发生。

第一,要把好准入关,一些地方政协习惯靠明星委员打广告、协调社会各界资源,而一些人即便当花瓶也要弄个委员身份则是希望借助政协委员的光环进行政治投资,进而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各界应在推荐政协委员时附设若干限制条件,既要注重代表性,又要确保素质优良,有充分能力有效履行职责。

第二,对已经当选的政协委员,则有必要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对考评不达标者不考虑连任,以此倒逼政协委员更加积极地对人民负责,对自己的身份负责。只有这样,地方政协会议才能呈现出更健康更开放的政治文化。

第三,政协委员自身也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真实反映现实和群众的声音,促使一些实际事件的解决,才不辜负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

模拟题

据悉,《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日前已经正式下发,将正式实施。根据《意见》,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员待遇;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级待遇,正科级干

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处级待遇,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处级待遇。对此《意见》的下发实施,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待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意见》的下发实施,对中国在职公务员来说可谓福音。

根据我国现行公务员法,国家实行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换句话说,“职务晋升”成为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待遇提升的唯一路径。而基层公务员数目庞大,可是供他们升职的领导职务却极为有限,这一方面造成了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空间小、待遇得不到提高的局面,并进而使得一些基层公务员萌生退意、离开公务员队伍,造成基层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比如个别基层公务员因为晋升无望而丧失了工作干劲儿,混吃等死、消极对待工作,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政府机关整体工作的有效运转,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对于加强基层公务员对于建设、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第一,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基层公务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

第二,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有力提高长期扎根基层的公务员的待遇。意见规定,每一层级公务员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可享受其上一职级待遇。如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员待遇;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处级待遇。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长期扎根基层的公务员待遇水平过低的问题。

第三,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改变基层人才流失的现状。因为基层公务员晋升通道不畅、晋升机会少、待遇水平等,使得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建立这一制度将起到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让更多基层公务员愿意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第四,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可以提高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基层单位行政效率。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条件出来后,让基层公务员看到,即使升不到正科级,但只要好好做事,职级就可以不断提高,这样多年后还有机会拿到副县级的工资待遇。可以说这为被机遇关在门外的基层公务员打开了一扇窗,对基层公务员来说是很大的激励,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基层单位的行政效率。

第五,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畅通合理的职级上升通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现象。

可以说,《意见》的出台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也必将为我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提供强大助力。

近日,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一份新规:《关于防止干部选拔任用中“重能轻德”的若干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如果婚变、子女配偶移居国外,必须在5天内向组织书面报告。对这一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一谈到官员婚变、裸官,首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问题,近日,南京市向社会公布的《关于防止干部选拔任用中“重能轻德”的若干规定》对干部德行,尤其是涉及到婚变、子女配偶移居国外情况进行了明确监管规定,是对当下查处到的官员的一种重要腐败方式的应对,深刻迎合了国家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有其积极的意义。

首先,各地出台的规定条例,规定官员本人婚姻、家庭发生变化向组织汇报,是防治近年极为常见的裸官行为的重要方式。通过组织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止和打消官员通过此类方式转移资产和亲人,以便为腐败扫平后顾之忧的心理,从而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营造不敢腐的心理。

其次,官员婚姻、家庭情况还能体现出官员的道德品行和政治作风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素有重视德行的优秀传统美德,汉唐时期的举孝廉更是直接成为官员选拔的一种标准,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也十分重视官员的德行以及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

再次,对于官员婚变、子女移居等情况的掌握和后续的人事任用提拔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人才战略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选拔家庭和睦、道德端正、德才兼备的优秀储备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任用和淘汰机制,进而保证我国人才战略的健康正确发展。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我们为这一报告制度的出台而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不可以将这种行为转变成为一种道德捆绑,对官员自身的婚姻家庭造成困扰。

第一,要注重从总体上考察官员德才素质,不可以偏概全,不能因为家庭、婚姻的变故一棍子将一名优秀的干部打死。例如,正常的婚姻感情破裂或者官员优秀子女出国留学等行为都需要区分对待,对官员的考察也要注重从日常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多做评判,对官员的德行势必公正评判。

第二,要注重做好保密工作,注重对官员婚姻家庭的变故上报组织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知晓,而不要传的沸沸扬扬,影响到官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毕竟工作和家庭是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任何一方面的消极变化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的正常进行。

第三,在注重对官员自身考察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官员对其子女、伴侣的道德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因为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权力,使得其亲属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任性”,导致官员后院失火,走向腐败的深渊。

第四,以报告制度为契机建立起规范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从总体上规范官员的道德品行和作风,能力和素质,保证国家人才战略的有效推行,为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把好后门,保障新鲜血液的纯洁。

总之,报告制度的出台有利于预防和惩治腐败,有利于规范官员自身行为,促进道德作风建设,但也需要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演变成道德的捆绑,同时建立纵览全局,健康规范的人才战略体制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购买车票已经逐渐从熬夜排队从窗口购票转到通过网上购票回家,而日益猖獗的“黄牛党”们也从车站的随处叫卖“要票吗?”转到运用网络倒卖车票,从中获利,针对当前黄牛党升级,从线下转到线上倒卖火车票的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运时分,每年的这个时候,伴随着归心似箭的思乡情,很多人会通过各种途径购买火车票,而尽管铁道部通过各种方式以期解决一票难求的窘境,仍然遏制不了黄牛党的出现和疯狂敛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黄牛党已然从线下转到线上倒卖火车票,成为了“升级黄牛党”。

这些升级黄牛党的出现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售票秩序,损害消费者的权利,尤其会使其他乘客的合法利益受到威胁,而那些归心似箭的人更会因为买不到票而不得不选择从票贩手中购买高价票,这无疑更是助长黄牛党的嚣张气焰。

虽然2015年各地铁路局都开展了“猎鹰2015”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黄牛,并将预售期提前,但是这也无疑会助长黄牛的违法行为,因为非法成本低。与传统黄牛相比,网络“黄牛”不靠关系吃饭,只靠技术发财,主要依赖网速优势和抢票软件从事非法倒票活动。因此,面对技术升级的黄牛党,需要我们全社会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一,国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法律层面要把网络黄牛纳入依法打击的范围,必要时将非法囤票、倒票行为纳入社会征信体系,进一步加大网络“黄牛”的违法成本。

第二,铁路部门要尽快提升12306网站的技术水平,尽快完善火车售票系统与身份验证系统的对接,严密监视非正常网络抢票行为。如可以修改验证码机制,采用人工智能验证码、对利用网络身份证号生成器、网络购票软件等注册大量虚假12306账户自动抢订车票的,及时发现并对软件进行反编译,查找和修补售票系统漏洞。

第三,铁路公安一如既往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布置力量展开网上巡查,建立“数据库”,并对“黑名单”、“黑号码”、“黑账号”进行搜索排查,重拳打击倒卖火车票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网络打击倒票力度。同时加强对售票场所巡视检查,重点掌控窗口及自动售票机等重点部位,及时清理盘查大量、反复退票、改签车票的可疑人员。

第四,打击升级黄牛党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媒体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利对黄牛的现象予以曝光,我们也可以对积极提供线索并据此查破倒票案件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如春运期间北京铁路局为鼓励广大旅客监督倒卖、贩卖车票行为的人,实行有奖举报。

路漫漫其修远兮,治理升级黄牛党,整治春运归家路上的拦路虎,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有决心,只要肯用心,总能早日见到曙光。

文化问题

羊年春节,电子红包引发民众哄抢,有人认为这是新的民风民俗,另有人认为电子红包的抢夺削弱了情感沟通、降低了年味儿,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红包异军突起成为当前民众热捧,对待这个新现象我们必须理性的、一分为二的看待。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春节和春节习俗,毕竟文化总是随着物质和精神基础不断变化。羊年春节,电子红包大行其道并引发公众热捧有其内在的根源: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理性的看到,电子红包的哄抢极易引致网络红包大战的升级,随之则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

首先,红包的争夺很容易异化春节的年味儿、毁掉春节团圆。试想,游子千里归家,却被锁在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一个好的红包就这样被小小的电子红包给毁了,春节异化成了没有年味儿的喧闹。

再者,电子红包虽然给春节注入了些许娱乐性和趣味性,但其利用的是大众贪便宜、博运气的心理,也印证了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年代,使我们已忘却和忽略了红包的真义和本质此外,随着红包形式多样,参与商家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的网络红包也有些招人烦。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平台运营商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不能放过其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

对此,相关部门需加以引导。我们看好网络红包带来的这一具有移风性质的热闹,红包不在大小,在乎的是一种喜庆与欢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变得更加简单,生活的得失,不再简陋地以钱和物质的攫取数量为惟一的衡量权重。好的生活,除了有钱之外,还应该有情和有趣。电子红包应该转化成一种和谐向上、团结友爱、没有铜臭味的新年俗。

奉劝,网络红包别走太远,各大商家要在风俗人情和商业营销中找到平衡点。若网络红包大战全是商业味毫无人情味,那么热闹了一阵之后,这样的春节红包也无可回味之处。

而我们广大的居民朋友们、消费者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电子红包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是所有时间点、所有的红包活动都需要参与。娱乐为主,辅助生活,团圆祥和才是真正的春节新民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