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测试题二

第一章
1.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任务。
作物栽培学是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作物,环境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性质:农业自然科学 任务: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规律。
2.作物:广义讲,凡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从狭义讲,作物是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农业上所指的粮棉油麻,烟糖茶桑蔬果药和杂等农作物。
作物生产:是指通过人类的栽培活动,绿色植物将日光能转化为人类所需有机物质的过程,也就是田间栽种作物形成人类所需经济产品的过程。狭义的作物生产是指作物从播种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建成,直到所需产品收获的整个过程;而广义的作物生产则包括作物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初步加工贮藏过程。
3.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结合分类方法,作物分为五大部分:
(1)粮食作物 包括禾谷类,豆类,薯芋等三类作物。A:禾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 薯芋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 油类作物 糖料作物 其他作物。(3)绿肥及饲料作物。(4)药用及调味品作物。(5)再生能源作物。
4.研究作物栽培学的起源:野生植物,实质目的:(1)寻找种质资源 (2)基因库 (3)多样性,为育种研究提供帮助。
5.栽培作物与野生祖先存在哪些差异?主要表现几方面优点:生长迅速、产品器官变大、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成熟一致、种子休眠性变弱、传播手段退化
6.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
7.双低油菜指 油菜籽低芥酸, 硫甙含量。
8.提高粮食总产的途径:单产的提高、播种面积的增加、复种指数的提高。
第二章
1.简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填空)P19
营养生长:以营养体本身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的生长,如根茎叶的生长
生殖生长:与作物生殖功能有关的器官的生长,如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
①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长时间内交错在一起;③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且各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的竞争
2.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是什么?关系如何
生长: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地变化(量变)
生殖: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器官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变,从无到有)
关系: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生长为作物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发育为

作物的进一步生长创造了条件
3.作物生长的s形曲线分几个时期?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时如何运用(论述题)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生长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初始期:指数增长期,群体叶面积小,干物质生产少,而且新长出器官还需消耗大量养分,故生长缓慢,成指数增长
快速增长期:植株变大,叶面积增大,干物质积累加快,呈直线增长趋势
缓慢停滞期:随叶片变黄衰老,机能缓退,以及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转移调运,群体生长速度减慢。到成熟期,生长进入停滞状态,干物质积累停止
运用:①栽培中采取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最快生长速度到来之前,才能取得最佳结果,否则措施的作用就不理想;②S曲线可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③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S形成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发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4.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的概念是什么?
生育期:作物栽培实践中,把作物种子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①作物栽培实践中,以籽粒为播种材料又以新的籽粒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其生育期是指把作物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的总天数。②对于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生育期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货适期的天数。③需要育苗移栽的作物,生育期分为苗床(秧田)生育期和田间(本田)生育期。苗床生育期指从出苗到移栽的天数。田间生育期指移栽到成熟的天数。④棉花具有无限生长性,将播种出苗到开始吐絮为其生育期。
生育时期:作物一生中植株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5.作物的种子与植物通常指的种子有何不同(解答)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①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如豆类植物,棉花油菜花生的种子。②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种子,如禾谷类作物的稻,麦,玉米等颖果③进行无性繁殖的根茎等,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等。
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吸收作用,所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经济系数(收获系数):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7.举例比较说明单子叶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区别
单子叶:玉米。主根不明显,属须根系;茎杆为穗所充满而成实心,由许多节及节间组成;叶由叶片.叶鞘.叶环.叶舌.叶耳构成
双子叶:棉花。有明显发达

的主根,属直根系;棉花的营养枝是单轴生长,果枝的生长属于合轴生长,且分枝较强;叶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为完全叶
8.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是怎样划分的?根据作物群体结构的功能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把整个群体分为三个层次:①光和层:包括所有绿色叶片,穗和茎的一部分②支架层:包括茎杆和分枝③吸收层:在地面以下,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9.自花作物,异花作物和常异花作物(多选题)
自花授粉大麦,小麦,水稻,大豆,豌豆,花生,马铃薯。
异花授粉异交率0到0.5,玉米同株异花授粉;
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蚕豆。
10.LAI,LAD,NAR名词解释
LAI:叶面积指数,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LAD:光和势。某一生育期间或整个生育期内作物群体绿叶面积的和数,即每日叶面积的累加.单位m2.d
NAR: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干物质的数量,单位g/(m2.d)
11.子叶出土类型:①子叶出土:大豆,棉花(土质疏松)②子叶不出土:蚕豆,豌豆③子叶半出土:花生
12.作物品质:主要指作物生产目标产品的质量或其优劣,即产品的好坏,由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诸方面综合评价
第三章
1.述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及与作物生产关系:P41
一:生物因素: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因子,动物因子,微生物因子等。二: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
2.控作物生长发育的栽培措施有哪些?
①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如整枝;②直接改善作物的生活因子或通过改变某一生态因子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前者包括合理密度,施肥灌水等,后者包括中耕,除草等;③同时作用于生物体和改善作物因子的.目前生产中的栽培措施多属于第二种,及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为主。
3.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温度概念有哪些?P47
平均温度;界限温度(0℃表示土壤冻结,解冻;冬小麦停止生长与春季开始生长;5℃表示度多数树木开始生长;10℃表示高粱,大豆,玉米等喜温作物开始播种);无霜期(北边无霜期短);极端温度(0℃以上的低温危害成为冷害。0℃以下的低温危害称为冻害);三基点温度(种子萌发的三基点温度常低于营养器官生长的温度三基点,开花时对温度最为敏感;作物维持生命温度范围比较宽,生长温度范围窄一些,而发育的温度范围更窄);积温(两种表示方式: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4.生产上常见的3种土壤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⑴沙土类:由于粒间空孔隙大,毛管作用弱,故通气性好,透水性强,但保水保肥力差,施入化肥后

很容易流失到下层。表层水分蒸发快,地下水上升的可能性小,容易受旱。土温升降容易,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植西瓜薯类等作物。沙性土适耕性好,有利于耕作出苗,但后期易脱肥早衰。⑵黏土类:细土粒含量多,比表面积大,土粒间空隙主要是小孔隙,通透性差,内部排水不畅,,作物易受涝。通透性差,水多气少,土温平稳,早春回温缓慢,不利于作物早期出苗。粘土比较紧,易板结,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作费力,易耕期短,不易出苗。⑶壤土类: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较强,土温比较稳定,耕性良好,易耕期长,适合各种作物生长,激发小苗也发老苗。
5.①生态因子:作物生活空间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②生活因子:各种生态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作用程度并不相等,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日光,温度,水分,养分,空气是作物不可缺少的。
③光补偿点: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表现光合速率等于0,这时的光照强度称光补偿点。
④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后,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而增加,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代表作物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要求的底限与高限)
⑤三基点温度: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⑥积温:作物某个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时期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称为积温。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值的总和。
⑦冻害: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作物组织内部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冷害:生长季节内0℃以上的低温对作物的伤害。霜害:指秋春季节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到0℃或0℃以下,在作物叶面结霜(或者未结霜)使其受害。
⑧蒸腾系数:每生产一单位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它表示作物利用水生产物质的效率。
⑨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6.水分与作物品质的关系:水分对作物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夏季高温少雨,粮食作物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低温多雨有利于籽粒中淀粉的形成。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油料作物子实中油份的积累。而适时适量的保证水分供应,则能促进甜菜糖分的积累以及纤维作物优质韧皮和纤维的形成。土壤含水量低于最适值时,光合作用降低。
7.耐涝和抗旱作物.
抗旱:糜子,谷子,高粱,甘薯,绿豆。
耐涝:高粱,黑豆,水稻。
怕涝:棉花,甘薯,谷子(最怕涝的作物之一,抽穗前

受涝不结实,抽穗后淹水,造成植株干枯。花生在开花下针前最怕涝。芝麻最不耐涝,地面过湿极易死亡。小麦幼苗不怕水,但拔节后很怕水淹。玉米苗期及抽穗期很怕水淹,抽穗后较耐涝。
8.提高二氧化碳质量分数的有效措施:增施优质有机肥,增加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其活力,可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是一项提高空气二氧化碳质量分数的有效措施。
9.土壤酸碱度: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作物有荞麦,甘薯,烟草,花生,等;能够忍耐轻度盐碱的作物有甜菜,高粱,棉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紫花苜蓿被称作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种植水稻也是改良盐碱地的一措施。
10.日照长度与作物(多项选择题)
长日照作物: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甜菜,马铃薯,草木樨,三叶草。
短日照作物:谷子,糜子,水稻,玉米,大豆,高粱,棉花,麻,烟草,紫苏等。
中日性作物:菜豆,荞麦,黄瓜,茄子,辣椒等。
定日照作物:甘蔗的某些品种。
注意:①作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才能接受光诱变。日照长度是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必要条件;但并非作物一生都需要这样的日照长度。②长日照植物完成光周期的日长并不是越长越好,短日照植物也并不是越短越好。光周期在作物中的引种很重要,短日照植物由南向北引种,选用生育期短的植物,反之,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时,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长日照作物正好相反。
11.需水临界期:冬小麦—-孕期,开花期;玉米---大喇叭口,吐丝期。
第五章
1.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总称。包括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P90
2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栽培作物的种类、面积和配置的总称,即种植结构和配置问题 原则;(1)作物生态适应性(2)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及价值因素(3)社会发展水平
3.单作:在同一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纯种、清种、净种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在同一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区别:间作与套作区别:(1)播种适期不同(2)共生期不同,套作很短,间作播种期相同或略有差别,套种播种期不同。混作利用株与株间距,而套作没有利用
4.轮作: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既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轮换不同形式的种植方式
连作:在同一块耕地上连年重复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前者

称连作,后者称复种连作
轮作作用:(1)改变农田生态条件,防除、减轻某些杂草危害(2)协调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3)用养结合,调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养和提高地力(4)减轻土传病虫害,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不同连作作物类型:(1)忌连作的作物,如果树类作物、亚麻、红麻、甜菜、西瓜和芝麻
(2)耐短期连作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茄子、辣椒、菜豆(3)耐连作作物,主要有麦类作物、玉米、水稻、棉花、高粱、甘薯、圆葱
5.复种:同一田地上一年内连接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数: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的百分数,当种植指数超过100时,也称复种指数
复种作用:(1)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2)调节土壤肥力(3)保持水土(4)缓解作物争地、争时、争肥矛盾(5)有利于稳产
复种条件:(1)热量(2)降水量(3)肥料(4)劳蓄力、机械条件(5)技术条件
第六章 小麦
1.小麦的生育时期有哪些?
答:根据小麦一生中器官形成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可划分为出苗、分蘖、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冬小麦还有越冬和返青期。
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春化,光照的类型
答:小麦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循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开始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根据不同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将小麦分为(1)春性(2)半冬性(3)冬性 3种类型
根据小麦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分为(1)反应迟钝型(2)反应中等型(3)反应敏感型
3.小麦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以及栽培技术上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
答:①营养阶段:根、叶的生长,伴有分蘖的发生;主攻方向:穗数;措施:保苗,促进分蘖。②并进阶段:幼穗、根、叶、秆的生长发育,伴有分蘖发生;主攻方向:粒数;措施:壮杆,促进幼穗分化。③生殖阶段:穗、粒的形成与发育;主攻方向:粒重;措施:保叶
4.小麦根,茎,叶生长规律
根: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构成,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长,次生根着生于分蘖节上,又称节根,伴随分蘖的发生,在主茎分蘖节上自上而下逐节发根。开花期,次生根数达最大值,跟数量大,功能强,是根系吸收的主体部分,与高产有密切关系。
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地下3~8节,节间不伸长,密集而成分蘖节,地上4~6节,节间伸长形成茎杆。节间按节位自上而下顺序生成。强光对节间伸长有抑制作用。
叶:由叶片、叶鞘、叶耳

、叶舌、叶环构成,叶的建成历经分化、伸长和定型过程。1~3叶在种子胚中早已分化,其余叶由茎生长锥分化形成,分化出的叶原基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通过伸长过程扩大体积。
5.小麦分蘖及成穗规律
分蘖:发生在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规律:一级分蘖与主茎初叶数(N)呈N-3的对应关系,剩余同伸关系均为N-2.
成穗规律: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蘖和春生蘖成穗率低。从外部环境看,分蘖的受光状况对成穗率有很大影响,播量太多,群体过大,田间郁蔽,光照不足,常导致成穗率下降。
6.分蘖节及其功能
分蘖节:小麦分蘖发生在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发生分蘖的地下节群紧缩在一起,称为分蘖节。
功能:(1)可以产生分蘖,部分分蘖能抽穗结实形成产量 (2)发生次生根群(3)着生近根叶,越冬前贮存积累营养物质,提高抗寒能力,防止冻害(4)有再生作用,当主茎和大分蘖受害死亡后,潜伏芽能迅速发生分蘖,调节群体(5)分蘖节中有疏导组织,是整个植株地上地下各部分营养、水分调节的枢纽
7.小麦子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过程
子粒形成过程:从受精坐脐开始,历时10~12天。胚和胚乳迅速发育,胚乳细胞数目在此期决定,因而是形成籽粒潜在库容的时期。此期籽粒长度增长最快,宽度和厚度增长缓慢;籽粒含水量急剧增加,干物质增加很少,含水率达70%以上;籽粒由灰白转为灰绿,胚乳由清水状变为清乳状。当籽粒长度达最大长度的3\4时(多半仁),该过程结束。
籽粒灌浆过程:从多半仁开始到蜡熟前结束,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籽粒成熟过程:包括蜡熟期和完熟期。蜡熟期,籽粒由黄绿色变为黄色,胚乳变为蜡质状,末期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值,是生理成熟期,也是收获适期;完熟期,干物质停止积累,籽粒体积缩小,变硬。此期收获不仅容易断穗落粒,且由于呼吸消耗,籽粒干重下降。
8.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是什么?小麦的收获适期;小麦的两极分化的转折点
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收获适期:蜡熟中期到蜡熟末期
转折点:四分体期
9.简述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三条途径
(1)以分蘖穗为主达高产(2)以主茎穗与分蘖穗并重达高产(3)以主茎穗为主达高产
10.冬小麦确定适宜播期的依据
(1)冬前积温(2)品种发育特性(3)据气候、土壤肥力、地形等特点进行调整
11.简述冬小麦精拨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P189-P190
主要特点:(1)群体小、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2)依靠分蘖成穗(3)根系发达,生

活力和吸收能力强(4)群体内光照条件好,光和产物制造和积累多,分配合理(5)高效低耗、生态效应好
技术要点:(1)打好基础(2)合理利用良种,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3)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A。施足底肥B。适当深耕C.精选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大的种子做种D。适期播种E。疏苗、补苗及深耘F。肥水运筹(4)重视预防和消灭病虫和杂草等灾害
第七章 玉米
1.玉米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什么?分析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答、(1)苗期阶段 生长特点是根系发育比较快,至拔节期已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但地上部茎叶生长比较缓慢,叶及茎节已经分化完成。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丰产打基础。管理:化学除草;间苗、定苗;中耕蹲苗促壮;防治病虫害。(2) 穗期阶段 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叶片增大 茎节伸长,节根出生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促叶、壮杆、穗多穗大,既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墩时,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生产长相。管理:追肥;中耕培土;灌水;去蘖、病虫害防治。(3) 花粒期阶段 生育特点是营养体的增长基本停止,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时期,进入籽粒产量形成为中心的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保证玉米充分受精,增大粒积,扩大库容,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管理:追攻粒肥;浇灌浆水;去雄;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
2.玉米的合理密植的原则,种植方式?
原则 1、品种特性 株型紧凑、矮杆、生育期较短的早、中熟品种,可适当密些。一般株型松散、植株高大,生育较长的晚熟品种应该适当稀一些。2、土壤肥力和施肥条件一般地力较差、施肥水平较低,又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密度应低一些;反之,土壤肥力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可以增大。3,气候条件 短日照气温高,可促进发育,从出苗到抽穗所需日数就会缩短;反之,生育期会延长。因此,同一类品种中,南方的适宜密度高于北方。4,栽培方式 育苗栽培的玉米可以比直播适当增加密度。地膜玉米发育进程快而且整齐,株间的条件比较一致,可比露地栽培适当增加株数。春播玉米生育期较长,密度宜稀;夏玉米生育期短,密度宜密。
种植方式 1、等行距种植 行距相等,株距随密度而定,此方

法适宜肥力较低种植较稀时使用。其特点是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缺点后期通风透光较差。2、宽窄行种植 行距一宽一窄,株距根据密度确定。窄行可以三角错位留苗。这种种植方式密度较大,既保证了单位面积的总株数,又利于通风透光
普通玉米的高油化管理应注意生么?
答 : A 、适墒播种,提高播种品质。B、减氮、增磷、补钾,提高产量和品质。C、及时去雄,人工辅助授粉。D、预防倒伏。E、适时收获,提高籽粒产量和品质。
(1)玉米的生育时期: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成熟期
(2)运动细胞:叶片上表皮还有一些特殊的大细胞,称运动细胞。这些细胞液泡很大,有控制叶面蒸腾的作用。
(3)播种量:一般条播用种量45-60kg/hm2,点播38-54kg/hm2。
(4)圆锥花序:玉米雄穗属圆锥花序。
(5)肉穗花序:玉米雌穗为肉穗花序。
(6)灌水的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播种期,这时灌水关系到能否早出苗及苗齐、苗壮的问题,这是获取较高产量的基础;二是大喇叭口期,这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
5、玉米的分类?
(1)、按籽粒形态及结构分类 A 硬粒种 B马齿种 C半马齿种 D 蜡质种 E 甜质种 F 爆裂种 (2)、按生育期分类 分早熟种 中熟种 晚熟种
第九章 大豆栽培技术
1.大豆起源于我国何地?答:黄河流域。
2.试述大豆的结夹习性类型。
答:大豆的结夹习性一般分为有限,无限和亚有限三种。无限结荚性大豆茎杆尖削,始花期早,开花期长。主茎下部的腋芽首先分化开花,然后向上依次陆续分化开花。始花后,茎继续伸长,叶继续产生。有限结荚性一般始花期较晚,当主茎接近成株高度前不久,才在茎的中上部开花,然后向上向下逐步开花,花期集中。亚有限结荚性介于前两者之间,主茎较发达,开花顺序由下而上。主茎结荚较多,顶端有几个荚。
3.根瘤菌固氮特点。
答:(1)根瘤细胞内形成豆血红细胞,根瘤内部呈红色,此时开始具有固氮能力。(2)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大豆为根瘤供糖,根瘤菌供给寄主以氨基酸。(3)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2-3/4。说明共生固氮是打斗的重要氮源,然而单靠根瘤菌固氮是不能满足需要的。(4)开花至青粒形成阶段固氮最多,约占总固氮量的80%,在接近成熟时固氮下降。
4.茎的分类。
答:按主茎生长形态课分为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可分为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按分枝的多少及强弱可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和分枝型。
5.简述大豆

固氮和氮肥的关系。
答:大豆苗期当子叶所含的氮肥已经耗尽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尚未开始发挥的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苗的"氮素饥饿"。因此播种时施用一定数量的氮肥起到补充氮素的作用。大豆鼓粒期间,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已经衰弱,也会出现缺氮现象 ,进行花期追肥或叶面积喷施氮肥,可满足植株对氮肥的需要求。
6.为什么大豆忌重茬和迎茬。
答:据黑龙江国营农场管理局(1986)调查,重茬大豆减产11.1%-34.6%,迎茬大豆减产5%-20%。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以大豆为寄主的病害容易蔓延:危害大豆的害虫容易繁殖:土壤养分的偏消耗也会影响产量的形成;大豆根系的分泌物会抑制大豆大的生长发育,降低根瘤菌固氮能力,从而影响大豆的产量。
7.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
答: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和单粒重量四个因素构成。
8.秕粒发生的原因。
答:发生的原因是受精后未得到足够的营养 。一般先受精的先发育,粒饱满;后受精的后发育,常成秕粒。开花结荚期间阴雨连绵或天气干旱均会造成秕粒。
9.收获期。
答:大豆茎杆呈棕黄色,杂有少数棕杏黄色,有7%-10%的叶片上未落尽,是人工收获的适宜时期。豆叶全部落掉,籽粒已归圆是机械收获的适宜时期。如大豆面积过大,虽然豆叶尚未落尽,但籽粒变黄。开始归圆,是分段收获的适宜时期。
第十章 花生
花生类型的划分?开花的类型?
答:按开花型、荚果性状及其他形状分四种类型: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多粒型和中间型。开花类型有连续开花型和交迭开花型。
2花生生产国、百仁重?
答:花生主要分布在南纬40°至北纬40°主要生产国有印度、中国和美国。
百仁重在80g以上为大粒重,50g一下为小粒重,50~80为中粒重。
3开花结果的主要部位?
答:花生第一 二两条一次分枝从子叶叶腋间生出,对生,通称第一对侧枝。第三四条一次分枝由主茎上第一第二针叶叶腋生出,互生,由于节间极短,近似对生,一般亦称为第二对侧枝。这两对侧枝及其生长出的二次分枝构成花生植株的主体,到产量形成是其上的叶面积占全株的绝大部分,亦是开花结果的主要部位。
4感夜运动(睡眠运动):花生每一真叶相对的四片小叶,夜间或光强减弱时,会成对的闭合,白天或光强增加时重新张开。这种昼开夜合的现象叫感夜运动。
向阳运动:在晴天条件下,叶片在一天内随太阳辐射角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正面尽可能对着太阳运动。
贮水细胞:花生叶片的解剖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似,其特点是在下

表皮于海绵组织之间有一层大型薄壁细胞,无叶绿体,可占叶片厚度的1/3左右常称为贮水细胞。
果针:当卵细胞受精后,子房基部的一部分细胞开始分裂、伸长。在开花后4~6天,即形成明显可见的子房合成果针。
5清棵:指花生出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将幼苗周围土剖开,使子叶节直接曝光的一种作业方法。清棵的主要作用是使第一对侧枝出现就直接见光,基部节间断而粗壮,侧枝基部的二次枝早生快发。
6选膜盖膜:春播大花生应选用宽度85~90cm,厚度0.007mm地膜春播小花生和夏播花生宜选用宽度为75~80cm,厚度0.007mm地膜用膜量为60~67.5kg/hm 2地膜太薄增温保湿效果差;太厚用量大成本高影响果针入土结实。盖膜:膜前垄面要均匀喷施除草剂,采用机械或人工覆膜,均要求覆膜时土粒细碎,土壤水分充足薄膜在垄面上要摆平、伸直、拉紧、压严使膜面无空隙,平展无纹,紧贴于地面。多风地区做到垂直覆膜并每隔三四米处压一锹土覆膜。起垄方向以于风向平行的南北垄为最适宜。
7.产量构成因素:花生产量一般指单位面积的重量花生的产量是由株数、单株荚果数和果重三个基本因素构成.
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平均长度与茎高度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