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革命——太虚大师的革命思想

佛法与革命——太虚大师的革命思想
佛法与革命——太虚大师的革命思想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的佛教革命思想和他对一般意义上的革命的思考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他同情和参与政治社会革命,并在此刺激下进行佛教革命。但他对世俗革命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革命思想是中国近代历史与佛法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关键词:佛法、佛教革命、革命一前言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在不断的革命中度过的。从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到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相续不断。与革命的历史实践活动相关,鼓吹革命的理论、思想也成为思想界的主流话语。对于此一问题的反思和探讨,近些年来已有人在进行,李泽厚先生的“告别革命论”和刘小枫先生基于基督教神学所进行的思考(1)都是很有影响的。我在此文中所要叙述的是一位近代著名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的革命经历和革命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革命的深度、广度及其局限性。二、佛教革命在民国年间,太虚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物,人称“政治和尚”。“政治和尚”的称号当然含有浓重的贬意,意指太虚与政府要人来往密切,有巴结权贵之嫌。对此我们可以有两点评论:第一,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政治和尚”的说法也有些道理,在近代佛教领袖中,太虚的政治关怀确实最为强烈,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也最深,而太虚之卷入政治,既因为一般的时代因素的影响,也因为个人的一些特殊机缘。第二,太虚的参与政治,是有限度的,是谨守佛教的立场的,他始终是为了佛教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他的政治理想也始终是建设一个佛化的新世界,世俗的财富与权位在太虚的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太虚表现了20世纪佛教徒对政治现实的态度,以及对佛教与社会政治现实的关系的理解。其实,就其一生而言,太虚是一个佛教的改革家,他的大部分生命活动都是在从事中国佛教的革新与改良。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他所使用的却是激进的革命语汇。这本来不难理解,在一个革命的年代里,一切社会和文化的变革都必然会打上革命的烙印,佛教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也是如此。太虚出身贫寒,他之所以遁入佛门,一是因为羡慕寺僧优裕的生活,二是想修得神通。他的早期佛教教育是当时寺院中的老套,了然无有新意。如果不是遇到华山法师和革命僧栖云,他也许会成为一个传统的僧人,而不能成为后日那样的佛教领袖。通过华山和栖云的介绍,太虚阅读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等人的新著,获得了一个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革命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他从此走出山林,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佛教对他来说不再只是个体生命解脱的工具,他所关心的是改革佛教的积弊,振兴佛教,以之为救国救天下的工具。佛教的信仰与世界潮流、天下大势紧密融合在一起,他的旺盛的生命活力赋予了那个时代的佛教以奇情异彩。[!--empirenews.page--]庚子年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各地教育当局往往以教育经费无着为名而强占寺产,摧残佛教,日本的本愿真宗等佛教势力借机进入江浙等地。为保护中国佛教的生机,各地纷纷兴办僧教育,尤以江浙等地为发达。同时,杨文会领导的近代居士佛学运动也在开展。青年太虚亲自参加了当时的僧教育运动,也曾经在杨文会主持的祗洹精舍学习过一段时间。宣统二年,太虚到了广州,他不但在此大力宣扬佛学,而且与革命党人颇有往来,养成了他“敢以入魔,敢以入险”的勇气豪胆。太虚在广州的时间不长,但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因为他亲身见证了黄花冈事件,且为此遭到清庭的追捕,更重要的是他在广东受到的革命熏陶。他说:在那个时候,我对于佛教改进的思想,就是要怎样根据佛教的真理,适应现代的国家和社会,使衰颓的佛教复兴起来。由于此种思想的影响,随着中国维新和革命趋势,与革命党人自然而然的接近,在思想上也受了社会主义、三民主义很大的影响。(2)正是在这样一个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太虚开始了他的佛教改革事业。太虚的佛教改进运动或佛教革命事业的宗旨是革除以前在帝制环境中所养成流传下来的染习,建设一个既契合于释迦的本怀,又符合新时代之要求的新佛教。其具体内容,就是太虚在民国二年所提出的佛教三大革命。在以后三十多年的岁月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太虚也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举世闻名的高僧,但他的佛教革命的基本思想并没有变化,他不但在理论上深化了他的主张,而且以其坚苦卓绝的弘法活动和杰出的领导组织才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为新型的、具有近代性的中国

佛教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他的佛教改革运动在理论建设、僧伽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另一些方面如新的僧伽制度方面则显然是失败的。一、教理的革命。太虚认为,以往的佛教多向死后的问题上探讨,而不太注意现生的问题;过去佛教曾被帝王以鬼神祸福作愚民的工具,而不是为人类谋幸福和自由的工具。这样的佛教必须改变。他力图克服历史上的时代、地域、人种、民族的限制,创造一种融贯东西各民族文化的新佛学,作为新时代的精神及行为指南。他把这种新佛学的内容概括为“人生的佛学”、“科学的佛学”、“实证的佛学”和“世界的佛学”。这是在近代中国的生存状况中产生出来的全新的佛学理念,而又能出之以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的“人生佛学”被后人发展为“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二、教制的革命。改革僧伽的制度,革除在帝制环境中养成流传下来的恶习,建设一个以释迦佛陀的遗教为本怀,适合现代中国环境的新佛教制度。太虚认为,新制度的组织原则应该是自由信仰、感情联系、精神一致的自由组合,维持其存在有五个必要条件:“不可无自由组合之团体”、“不可无勇猛牺牲之精神”,“不可无受学求教之志愿”,“不可无实行博爱之筹备”,“不可无安心立命之修证”。太虚后来所作的《僧伽制度论》是其改革佛教制度的系统设想。该书一方面主张改革出家僧伽的集团生活,使其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成为合理化的近代组织,从而能够真正主持佛教,“真正代表佛教的精神去救世救人”。同时,组织正信会,以摄化在家信众,使佛法深入民间,使全世界的人类,都变为佛陀的信徒。[!--empirenews.page--]出家佛徒要提高其僧格和地位,能真正主持弘扬佛法,使人们崇仰为导师;在家佛徒则使其由研究信解佛法的学理,行为则以社会道德为基本,实行五戒十善之人间道德,改良社会、政治、文化、教育、风俗、习惯。这种平易近人的道德规律,最易于实行和普及人间,使人人都可以学佛,都可以做一个佛教徒。(3)三、教产的革命。关于佛教的寺院财产,要使之成为十方僧众共有,打破剃派、法派继承遗产的私有、私占恶习,以为供养有德长老,培育青年僧才,及兴办佛教各种教务之用。总之,应该实行集产制度,而非向来的宗法制度。但是,太虚的佛教革命,始终是要建立以僧寺为主体的新型佛教,而决非是佛教的世俗化。民国十六年前后,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一些受过教育的僧众也极力鼓吹佛教革命,认为佛教不革命就不能生存,非来个佛教革命不可。可是只有空论而无系统的组织行动,有人甚至背离佛教立场,走上了佛教世俗化的道路,从而革掉了整个佛教的生命力;也有人以为佛教没有办法,因而意志消沉、随着旧势力去了。太虚针对此而发表了一篇《革命僧的训辞》。他说:中国的佛教革命,决不能抛弃有二千年历史的为背景的僧寺,若抛弃了僧寺以言广泛的学术化、社会化的佛教革命,则如抛弃了民族主义而言世界革命一样危险!(4)就总体而言,太虚的佛教革命确实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正如太虚自己所说,佛教革命的失败[1][2][3]下一页一是由于“反对方面障碍力的深广”(保守势力的强大),二是由于本身的弱点,“理论有余而实行不足,启导虽巧而统率无能,故遇到实行便统率不住了。”但太虚坚信他的理论和启导确有特长,“如得实行和统率力充足的人,必可建立适应现代中国之佛教的学理和制度。”在我看来,就算有一“实行和统率力充足的人”来领导,佛教革命也是要失败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第一,在社会政治革命尚未取得明显成果的情况下,佛教革命是不会有效的。因为中国的佛教革命是在社会政治革命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没有政治革命的启示,佛教革命是不可能提出的。这与西方的宗教革命之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是完全不同的。而当时的中国革命正陷入混乱之中,一般人的革命观是反对一切宗教包括佛教的,革命浪潮威胁着佛教的生存,太虚的佛教革命却是要挽救佛教的危亡,这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二,当时的一般僧尼素质非常低下,他们对财富和名位的贪恋决不在一般俗人之下,新的佛教制度的建立肯定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所以他们对此要坚决抵制。在我看来,就算有一“实行和统率力充足的人”来领导,佛教革命也是要失败的。三、革命观在进行改革佛教的实践的同时,太虚对革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套革命理论。在近代中国革

命思想史上,太虚的革命观是非常特殊的,既不同于孙中山等人的革命观,更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观。他对革命的理解既包含了近代西方的意义,也包含了中国古代的“革命”观念,而更多地是建立在佛家思想基础上的革命观(5)。佛法与革命的关系问题,其实酝酿于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谭嗣同的思想核心即是以菩萨的精神深入世间,拯救苦难的众生,“以心挽劫”。后来的章太炎一方面鼓吹以佛法的“依自不依他”的精神激励革命志士的“勇猛无畏之气”(6),一方面又基于佛教唯识学对于近代社会做了严肃的批判,提出他独树一帜的佛教无政府主义学说。太虚的思想受到章太炎很深的影响。[!--empirenews.page--]太虚革命观的出发点,是“汤武革命”意义上的革命。在他看来,古代意义上的革命本是世俗政权的变更,但这一变更的合理性却在于“天”,至少民意的内容要披上“天命”的外衣。所以革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它不仅是政权的更迭和最高统治者的易人,而且是整个政教、礼制的革故鼎新。太虚认为,革命的“命”有两个含义:一、生命之命,继续生存之谓命;二、命令之命,使令任用之谓命。革命亦有两个含义:一、命令之革命;

二、生命之革命。前者只是新的最高统治者的更迭,而后者则是新的生存精神和新生命的诞生。这不仅适合于古代,近代革命亦然。革命之难,并不在于命令之革命,而在于生命之革命。太虚说:必生命之革命成功,命令之革命乃为有效。盖命令革命由革命党发一露布,宣一政纲,即可谓之革命。但故君故宪之政教,已成为旧势力、旧习惯继续生存之生命,盘据深植,不易摧革除断;抗而未伏,伏而未断,皆未足为已革旧生命之命也。且新君新宪之新政虽已施行,而未能深入民心,畏威爱恩,习之而安,养成为继续生存之生命,则已革之旧生命犹有乘机复活之余地,亦未足为已竟革命之功也。虽然,使命令之革命,固深合乎天时地宜人和一致要求之天命民意,加以至诚不息之精进,勇猛无畏之努力,智足以及之,仁足以守之,则必能克奏生命革命之效。若违反天时地宜人和而凭私见为命令之革命,即必不能有成;即使其智勇过人,亦为扰乱于一时而已。(7)这种革命观念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不是简单化地看待革命,即不是仅从政治权力的变更上看待革命,而是赋予了革命以基础和本原的意义,把革命的成功建立在人的革命化之上。本来,按照一般的理解,革命只是政治形态变革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的变态。太虚却进而在更广泛地非政治的意义上应用革命一词。他说:凡事物之格去故而鼎取新者,皆可赋予革命之名。若所谓宗教革命、文学革命、经济革命、心理革命等。(8)在此种意义上的革命可分两类:一、人事革命,这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法、生产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革命;二、自然革命,这是有情由不觉而正觉、由世间而出世间、由秽土而净土的革命。两类革命皆有“心”、“物”、“群”三方面的意义。思想革命即心的革命,经济革命即物的革命,政治革命即群的革命。人事革命以群的革命为宗主,自然革命以心的革命为宗主。人事革命未必涉及自然革命,自然革命则必包括人事革命。一般的革命都是假的或不彻底的,世间虽有种种政治革命、宗教革命、产业革命等,皆是于惑业苦中求,所以最终都堕于循环之因。“真正彻底之革命,除佛法以外无他事,惟佛法能真正彻底而革命也。”这是一种泛革命观,严格的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革命”。太虚认为,佛的革命方法,是从心理革命开始的。由心理而生理,由生理而物理,以至于世界之改造,使恶浊的世界成为和平安乐的世界。佛法以为,无论是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都可以改变,而其改变的主要动力即是心力,故从心理革命入手。太虚说:“革命当从革心起”,“革命是果,革心是因”。这是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阿赖耶识是整个宇宙人生的根本,即我法世界的根本,转变阿赖耶识是一切革命的根本。[!--empirenews.page--]在太虚看来,真正彻底的革命只有大乘佛法。他说:佛法之于众生,有因循者,人天乘是;有半因循半革命者,声闻、缘觉二乘是;而大乘则唯是革命而非因循。故大乘法,粗观之,似与世间政教学术诸善法相同;细按之,则大乘法乃经过重重革命,达于革命彻底之后--谓大涅槃,乃建立为法界缘起,以彰事事无碍。其革命之工具,即“二空观”是也。(9)大乘革命经历四个阶段,彻底地改变了众生的生命性质:一、革众生不定聚之命入正定聚;二、革众生异生之命入大乘圣位,三、

革众生五乘之命入唯一大乘;四、革众生命入如来位。这是由发起菩提心,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更起加行,入真见道,最终圆成大涅槃和大菩提的漫长的实践历程,用唯识学的术语说,是一个“转依”的过程。其最终的结果,是转识成智,是世界与人生的彻底净化,是真正彻底的自由。这是一切革命的终极境界。(10)太虚并不否定政治革命,事实上,他曾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鼓吹革命思想,对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都给予同情。不过,在佛法智能的观照下,他充分认识到了世俗革命的局限性,即世俗革命往往忽略了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注意改变人的生命世界,因而常常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相反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他试图以大乘佛学的智慧和精神为政治革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原则,为政治革命建立一个坚实的生命哲学的基础,以生命革命从其本源上改变世界的究竟立场为政治革命提供一个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外在的政治社会革命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政权的更迭,建立一套新的政治社会体制,却难以触动人心中的无始无明(11),这是只有佛法革命才可能做到的。太虚说:生死故,流转业系苦海中,旅进旅退,漂泊无归常主故,超出苦海流转——苦海流转即世间义及生死义——外,随缘任运,应现自在。而世间虽有种种政治革命、宗教革命、产业革命等,以求之惑业苦中故,无二空观之彻底革命,故仍堕循环之因。故修学大乘者,必有二空观之革命精神以贯彻之,不能苟安图便,妄想从众生界横达佛界。(12)太虚曾经以佛法批评社会主义运动之手段的偏谬有四条:(1)“见环境忘本身”。社会主义运动所注重的,仅只在改造环境,改造社会,而不是改造人的生命本身。这正如儒家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上一页[1][2][3]下一页”,身不修则家不齐,国不治,而社会亦无法平等。(2)“专物产而遗心德”。社会主义者以为环境之坏,是由于物产分配的不平等,遂专从物产制度上改变,而不知物产上之有阶级,也是由心上知识欲望等发达变化而来。(3)“齐现果而昧业因”。社会上之所以有各个不同的阶级,也是由先业为因所招感的,业因不同,报亦不同。如果只知从现果铲平,而不知从业因上改造,阶级分化是无法取消的。“如取消专制阶级,资本阶级,其意固善,但恶果既去,而未种善因,不转瞬间,而军阀专横,暴民专横,则亦等于换汤不换药,乌有济事哉!”(13)(4)“除我所而存我执”。社会主义者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私有财产,所以能忘其“我所有法”,但是他们的私意,是在由此可纵情享用,所以其我执之心更甚。“然我所由我执而有,我执不去,我所何可忘?结果或好逸恶劳,但用不作,百业废而仍渐复其旧”(14)。[!--empirenews.page--]太虚针对此提出了四条补救措施:(1)改造本身。人人皆持五戒,行十善,则社会之分子既良,而社会之阶级可平。佛云:平其心地,则世界平;儒云: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也。(2)究源心德。物产之变迁,推究亦由心力为源。唯识云:彼能变唯三。谓第八第七及与前六识。故知凡变化皆由人之思想知识愿望,如前之工作用手工,而近变为机器,亦由知识欲望发达而来也。如美恶好丑,大都由于心理之变现也。(3)进善业因。善因得善果,恶业受恶报,彼不知业因,故为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结果则病遍全体,而反怪药之不良。故欲治乱,必须施以五戒十善定慧之方,裕以慈悲喜舍之德,而使之正本清源,则支流自清也。(4)伏断我执。我所之不能除,以有我执,我执既甚,则争夺之事兴,利己损他之见,决不能除。(15)四、结语二十世纪可以说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中国人是否需要“告别革命”,端在于在何种意义上理解革命,赋予革命以何种内涵。一切暴力的、恐怖主义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必须终止;期望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社会革命必须终止。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渐进式的改良实实在在的成果,通过耐心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建设有成效的、符合现代潮流的制度,同时通过宗教的、教育的、艺术的手段净化人心,如此才能期望获得真正的进步。太虚是中国佛教界最早对革命进行反思的人之一(16)。二十世纪的汉语思想界对革命充满了溢美之辞。太虚尽管也是革命思潮的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但佛家智慧使他充分地看到了外在的、急功近利式的社会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虚妄性,他期望的是生命的净化和自由,因为污浊的生命不可能使政治革命带来美好的社会,依靠历史的政治行

动来建立最终理想社会的企图是注定要破产的,真正的革命要建立在真正的信仰基础上。“世界人类之所作所行,其希望皆是求善,虽有此望,而所作所行不能恰当,甚或倒行逆施,以致一着手去做,所得反较更坏。”(17)但二十世纪的大多数中国人却在摧毁信仰,这使他的革命思想显得不合时宜。在今天看来,他的革命思想却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我以为在此基础上可以创建一套新的政治佛学,即建立一套系统的佛教政治理论,说明佛教对现实社会政治形态的理解,以及佛教信众参与政治的规范与限制。比如,佛教徒的政治权利的维护,严格的非暴力主义,菩萨的政治观等等。郑颂英居士在1949年说:“佛教重在对内的自觉自强的工夫,而不大在对外的斗争上用力,所以世人每多误以为消极。不知自强正是对外致胜的先决条件,如一个腐化的集团,梦想对外斗争胜利,岂有此理?又佛教重在用教化服人的斗争,(就是现在所谓教育)而取得化敌为我的根本胜利,所以佛教的精神,在推翻不合理现状的斗争时期,是革命的原动力;而在安定建设的时期中,更是文化的泉源,理智的极则,要为安定社会的重要因素。”(18)[!--empirenews.page--]注释:(1)刘小枫:《不抱幻想,也不绝望》,《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4月版。(2)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集》第410页。(3)同上,第415——416页。(4)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集》第420页。(5)苏曼殊也曾表达过建立于佛家思想基础上的革命观。他说:“世人学佛,注重经典文字。究其实际,即心即佛。我辈读经,祈求增长智能。若贪读佛经,不行佛心,只会得到盲识,并非正慧。……我佛本来无相,看是看不见的,想通过形象来认识佛,那是办不到的。‘色’即是‘空’,‘空’亦无有。惟其能空,故对任何事物均无执着。能无执着心而后心无所恋。这就是佛经上说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一番道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可以谈到革命。”转引自李蔚《苏曼殊评传》,第115页。(6)见《答铁铮》一文。(7)太虚:《说革命》,《太虚大师全书》第44册,第1270页。(8)同上,第1273页。(9)太虚:《大乘之革命》,《太虚集》第79页。(10)据此,佛陀被描绘成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康寄遥说:“故知佛教教主,是反帝国,反封建,打破阶级,解脱家狱,倡导真正自由,究竟平等的伟大革命家。”《寂园答客问》,《弘化月刊》第102期。(11)基督教思想家R·尼布尔也认为,基督教的长处在于,它对政治领域从不抱幻想,政治领域的不平等、不公正、冲突以及强制性措施,都是人类罪孽深重的体现,任何政治秩序都不可能代表最高社会理想。刘小枫书211页。(12)同上,第80页。(13)太虚:《以佛法批评社会主义》,《太虚法师文钞》初集第二编,中华书局民国十六年版。(14)同上。(15)同上。(16)欧阳竟无曾说“革命之义出乎《公羊》”,又说“研学必革命”,惜乎所说过于简略,难知其确切含义。(17)同上。(18)郑颂英:《净意室随笔》,《弘化月刊》第102期,1949年11月5日出版。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 芄莈袂莂薆袁蒁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薈葿蒂莇肀节蒂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 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芁羆袅芀袀薂肆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肅蚇莀蚂肅羈蚈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 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芅薀膀膅蒆袈肃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 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蝿羁莅芈肇薁芅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 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蕿薅螅膇莂蒅肆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佛教道德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摘要: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但是今天佛教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也决定着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佛教道德规范社会功用 佛教从创建初到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佛教本身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死解脱为核心,但却有着浓厚的入世精神和人文关怀。其解脱论亦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等现世问题展开的,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永恒的魅力。中国佛教更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现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都可以在佛教精神的观照下合理化解。“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价值决定于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佛教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同时,佛教自身也蕴含能够为现实服务的丰富宝藏。笔者仅以佛教伦理道德为例,对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然与必然进行阐释。 一、佛教基本道德规范 (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在教内教外均广为流传,可视为佛教道德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准则。《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进一步阐释,“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笔者认为,该偈从内容上来讲可理解为世俗和超世俗两个层次。首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世俗伦理道德层次,与社会道德具有同一性,佛教藉此使人防非止恶,所以通世出、世间法,并摄一切止持和作持性戒律。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有漏善”。漏是烦恼意,因其虽讲为善去恶,但并未究竟,所以是有漏。此与儒家伦理道德“五常”“八德”等类似。其次,“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属超伦理道德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虽曾经历三武一宗的法难,但直至今日,佛教依然相当兴盛。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关键词:佛教中国影响现实意义 正文: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在印度次大陆,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冲突和融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辅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中国所发生的影响,对中国是深远而广泛的,一直到今天还在发生作用。本文就文化艺术以及道德这两方面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解析,并结合自身观点谈谈佛教对中国的现代意义。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 佛教的一大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带来大量的外来词汇,如般若,意识,禅那,摩诃,三摩地,丰富了我国汉字词汇。唐代诗人中如王维深受大乘维摩诘经的影响,田园诗富有禅意。宋朝的三苏他们的词赋洋溢着禅的味道。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对社会风尚习惯亦有潜移默化之功。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 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不报,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除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之深,实在无法估量。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可待。所以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三、佛教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入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佛教四大部洲

佛教四大部洲 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译,略称“四洲”。按阿含经所说,人间有四个天下,亦即四大部洲。一是东胜神洲,二是南瞻部洲,三是西牛贺洲,四是北俱卢洲。在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 概况 [亦名四洲形量出长阿含经] 一东胜神洲梵语弗于逮。亦云弗婆提。华言胜身。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又翻为初。谓日初从此出也。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亦云逾缮那。华言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 二南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为彼多牛。以牛为货。故名牛货。在须弥山西。其土形如满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满月。人身长十六肘。人寿五百岁。 四北郁单越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以其土胜三洲故也。在须弥山北。其土正方。犹如池沼。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长三十二肘。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 《立世阿毗昙论》中卷六记载,人道以摩奴沙为名(梵名MANUSYA),又称人间界,人道,人趣,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佛教对于人的由来,是以因缘法说明,至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中提到,地球形成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由于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以致于无法飞行,从此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等四洲。 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 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 四洲的人各具特点 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悲伤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

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https://www.360docs.net/doc/db830918.html,/ 梦的佛学解释——太虚大师谈“梦” 本文整理自太虚法师于2011年厦门大学心理学会讲座。 一、“梦”的事实存在 现在讲到“梦”,以梦为我们研究对象,所以首先要问:梦这个事实是不是存在的?梦是大家都经验到的,我们在睡眠中大概都做过梦的。中国古书上虽说“至人无梦,愚人无梦”,其实愚人并不是无梦,不过做了梦不记忆罢了;至于至人,也不过是做梦来得少些,或来得清明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梦的,可知道梦的事实的确是存在的。中国人有梦,外国人也有梦,古人有梦,今人也有梦,空间无论是中外,时间无论是古今,都有梦的事实。所以梦并不是现在才讲到的,试把古今中外的解释引来说一下。 二、中国古书的梦说 中国古书周礼六官中春官所属的太卜,所司有三种卜梦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涉。这种是沿袭、夏、商、周三代将梦的现象予以解释的;如近今流行之玉匣记等,即为此类占梦的书。在列子周穆王篇里说:梦有六种:一曰、正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曰、噩梦,惊奇异状的梦;三曰、思梦,对于某种事特别思想的梦;四曰、寤梦,清明的梦;五曰、喜梦,非常欢喜的梦;六曰’惧梦,非常惧怕的梦。又云:『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炳,阴阳俱壮则梦生杀之事』等。 中国古医书灵枢经说:『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钱之奇物』等。中国素来重「气」,就是梦也喜欢用气来解释,以为气凝聚在什么地方,即梦到什么。梦的构成原因与状况也就不同。此外还有比较有学理根据的,是汉朝王符潜夫论里所讲: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十种。王符所讲梦在将来能发生什么影响,都是心理或生理的原因所构成。 三、现代科学的梦说 甲、梦的特征 普通生活现象,在醒觉时因为神经系统组织互相联络,所以能照个人的意思去进行;到了疲痨的程度,神经失去了统治的能力,入于睡眠,即常常有梦的事实发生。这种梦,在睡眠的时候,每以为是真的,简直分不出那一件是梦的境界,那一件是醒的境界,这种梦的身心器界与醒的身心器界究竟有什么不同?梦有甚么特征?现在将多数科学者研究的结果,分五种说明如下: 第一、是化自他身: 梦中所梦到的,当然化生有自身及对象存在,但有时不但是有所梦到的自身及对象,并且还化生许多人共同活动。如梦演讲时,不但是有自己演讲,同时亦有许多听讲的人来共同活动。在所化出的天地万物里,谈笑歌哭,与醒时一样。这种现象,称做化自他身,是梦中最平常的事情。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佛教的四大危害》(最终更新) 作者:伍思源 一、态度消极、悲观、颓废,认为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了人世间的一切正面价值,使人不思进取。其实,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放入糖,它就是甜的,你放入盐,它就是咸的,这取决于你的心态:看你如何懂得发现人生的乐趣、善于忘记或坦然面对痛苦。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不开心的事情,求悲求苦求死,那么,他一辈子就真的是一个悲剧。 佛教的可恶之处就是一开始就教人认定了人生是一个悲剧(反正人都是要病、要死的,这是常识,很容易切入人的心理),然后以此为基调引人“觉悟”,其实所谓“觉悟”就是看破生死,什么事情也不干,逆来顺受(人生短暂,反正都是要死的啦,干什么最后都是死,还干来做甚?挣来做甚?吃多少穿多少都是注定的,还要进取何用?),去信佛、去念经、去成佛。成佛后就可以得“永生”、不用干活就有吃有喝还有人供养崇拜:这可是一笔人生的大买卖,须知道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还要病死在路上,而念经成佛就可以(脱离佛教设定的轮回框架)得永生,十分划算啊。 入国破国:一个群体里面的人大都信佛,不思进取,终日礼佛念经静修、混吃等死,那么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特别强调这点:没有战意、逆来顺受、坐等对方报应。尚武成风的华夏龙变成了弱质彬彬的素食兔子)、百姓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是无从谈起的,所以佛教流行的国家,都是落后愚昧、多灾多难的,后来都会很快被消灭(注:日本明治维新后已经灭佛,推崇本土的神道教;韩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中华民族,自佛教引入流行以来(晋末,古称胡教,五胡囧乱华之后始流行),就被外族灭了两次国: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更多关于佛教的祸国说明请参阅《活着是为了什么》一文。 入家破家:抛弃妻子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故事多了去了,我就不再赘述矣(身边就有出家的朋友,父母不瞻养,老婆也被劝说出家) 入身破身(身体):比如朝拜,一步一磕头,头破血流,越是受伤越是认为虔诚;自焚的,燃顶、燃指、燃臂甚至是燃身供佛的(《梵囧网菩萨戒经》、《法华经》等号称大乘佛法的经书都有明确的记载);绝食(诵经)的;素食的(不吃肉何来力气干活?不过话说回来,和尚只需念经,也不需要干什么体力活);打坐的(腿部长期静止弯曲、不运动,导致静脉曲张、各种隐疾,容易坐坏腿),凡此种种,多不胜数。越是自虐,越是认为虔诚:肉体只是累赘、痛苦的根源,精神才是永恒的(印度发源的教派大都如此)——须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入身破身(精神):有次和一佛教徒辩论,说新闻上看到的先天性疾病患儿都是前世的报应云云,然后我又问,那么汶川地震又是什么报应啊(地震当日还是农历四月初八,佛祖显世降生之日)?对方不语,次日尼泊尔八级大地震,不知道这个号称最正宗最传统佛国的子民作了什么恶要遭受如此报应?(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借口:尼泊尔的人已经改信印度教居多了,并且杀牛太多,同时蓝毗尼没有倒掉:一座距离加德满都差不多四百公里的一层建筑。注:这边一天宰猪还超过100万头呢,佛教诞生地的子民居然改信其它教...)只能说,世事无常,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合,而佛教徒就真的是人性扭曲、淡薄,甚至泯灭了。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刘延刚 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佛教各宗大意二辑第三种佛教各宗大意意

佛教各宗大意二辑第三种 —禅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绪论 第二篇此宗之此意 第三篇此宗之行果 禅宗大意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 此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以其行貌似习禅,自李唐来,通称禅宗。佛典称释迦牟尼佛,于涅槃会上,以无上正法付嘱摩诃迦叶,是为此宗之起源。展转嘱累,至达磨大师,将付法衣钵东来,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之心印。嗣得慧可,付以佛衣佛法;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慧能初从弘忍,潜行密修,后呈菩提本无树一偈,传忍衣钵,施化于南海,又于曹溪大转法轮。达磨为此土初祖,故慧能为六祖,衣钵遂止不复传,而别传之道,由此大行。道信门下,曾傍出慧融禅师一支,于牛头山别建一宗,递传数代而绝。弘忍门下,傍出神秀禅师一支,于北地大弘渐教,不久亦即消灭。慧能门下得法弟子,见于记载者四十三人,当时若荷泽神会等分传甚盛,第至唐季莫不寥落,唯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二流,独繁衍于后世,让传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下分出二家,一为黄檗希运,运传临济义玄,是为临济宗之开祖。二为沩山灵祐,祐传仰山慧寂,是为沩仰宗之开祖。思传石头希迁,迁传天皇道悟及药山惟俨。俨传云品昙成,成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是为曹洞宗。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下又分二家,一云门文偃,是为云门宗。二玄沙师备,备传罗汉桂琛,琛传法眼文益,是为法眼宗,此即禅宗五家。至宋时,临济门下,分出扬岐黄龙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所谓五宗,在宋代实只临济一宇,余宗或归绝灭,或就衰微,但曹洞一宗,绵延至宋末,忽臻隆盛。临济下黄龙一派数传即绝,仍复临济旧称,故递流及今,只有临济及曹洞二宗。 第二章此宗之经论及判释 此宗自初祖摩诃迦叶以降,脉脉传流,灯灯续焰,师资证契,单传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是故全不依经教为根据;然相传拈华一事,出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而达摩印心,则付楞迦四卷。弘忍复盛唱金刚般若,且

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产生了一系列的救世思潮。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这些思潮逐渐凝聚成“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人间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是这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汉语系佛教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 在太虚和印顺倡导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之前,人间佛教思想早已存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中说:“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南宋法云法师在编写《翻译名义集》时也强调:“天界著乐,四趣沉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但“佛出人间”的思想,不仅法云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也没有引起元明清时期高僧大德们足够的重视。相反,随着宋明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佛教在“三教合流”的时代潮流中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汉传佛教慢慢消融在往生极乐、超亡送死等个体解脱、身后关怀当中。尽管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并不缺乏信仰虔诚、修行净洁的高僧大德,但佛教参与社会的程度与方式以及佛教人间关怀的意味日益淡化。 刘成有 人间佛教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展开了所谓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就佛教而言,以“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开始着眼于佛教的现代转型,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关怀。面对当时中国佛教的衰败状况,杨文会认为“惟有开设释氏学堂,始有转机”。因为办学堂可以“兼习新法”,“如是,则佛教渐兴,新学日盛,世出世法,相辅而行”。为了佛教的振兴,杨文会谢绝曾国藩、李鸿章等政界要人的邀约,远离仕途。他舍弃家财,把家产捐给金陵刻经处永作公产。杨文会的做法及其社会影响,恰恰体现着佛教人间关怀的倾向。杨文会生前创办的祇洹精舍和后续的佛学研究会等佛学教育、研究机构,虽然仅仅持续了4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只有20几名学员,但跟随杨文会学习佛学的谭嗣同、章太炎、欧阳竟无、太虚等,大多都是20世纪中国佛教复兴过程中的重量级人物。欧阳竟无带领支那内学院的一小批同道探寻着佛教内在的“革新”价值,彰显了佛教的人间关怀;以太虚为代表的一批高僧更是直接致力于佛教的人间化工作,响亮地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到了印顺,则更加系统地诠释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内容。 太虚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说明,前后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生佛教,二是人间佛教。但从实质上看,二者差别不大。印顺认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即是太虚人生佛教的本意。太虚“真现实论”的重点,就在人生问题上。印顺认为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在“显正”方面大致相近,但在“对治”方面,实有不同。他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人在五趣中的位置,恰好是在中间。在人的上面有天堂,下面有地狱,饿鬼与畜生,可说在人间的旁边,而也可通于上下……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么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于鬼与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羡慕那天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于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 对于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具有“契理契机”的性质,以凡夫身来学菩萨行,向于佛道的,用不着标榜神奇,从平实稳健处着手做起。印顺认为人间佛教“契理”的方面在于它具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是“法与律的合一”。佛教的义理与戒律应该是统一的。二是“缘起与空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如果泛说一切缘起而落于宇宙论,则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佛法;如果泛说一切众生,则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三是“自利与利他的合一”。大乘佛教一直主张,菩萨的自利主要是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行相应。所以,凡是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做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就“契机”来说,印顺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出如下三点:一是“青年时代”。他认为当前的这个时代,少壮的青年逐渐演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因此,当前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只有青年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二是“处世时代”。与中国传统佛教的出家即出世形

佛教文化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研究课题教学设计 种一颗善的种子 遵义市第二十五中学孙永平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1. 传播佛教文化,寻找和发掘佛教文化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 引导学生对佛教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了解佛教里的“十善”。 3. 引导学生培养善的种子,做一个善良并知恩感恩的人。 4.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懂得修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设计重难点: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和“十善业”的认识理解。 三、设计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讲解法、多媒体展示法 五、设计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明白恩格斯、马克思对佛教的客观评价;解读“十善业”;对父母的善,十善孝为先,对父母的善表现为:让父母离苦得乐、知恩感恩、不给他们添麻烦,这是重点;对师长的善对自然的善;对自然的善;对国家社会的善;小结。 教学流程: 一、引出并解读话题 1. 引出话题:你喜欢一个善良的人还是喜欢一个恶行满身的人?你觉得你善良吗?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呢? 2. 学生回顾课文中带“善”的句子. PPT展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莫以恶小而不为,莫以善小而为之。------《三国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上善若水。------《易经》 3. 同学们对善的理解是什么呢?(可以讲个故事、举个例子、组个词) 说文解字:善=羊+口+喜(板书) 4. 说起善,我们不得不提到佛教中的“十善业”。 PPT展示“十善业”并简单解读: 一、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 二、不偷盗。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 中国佛教禅宗十大高僧中国十大高僧肉身不腐之谜(附图)2014-02-13 11:17 来源:佛光文化摘编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在我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现小编试选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仅供网友参考。相关阅读: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介绍一、惠能大师(638—713)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

的开悟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法,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又,天台宗荆溪湛然,自智者大师起,适当六代故亦称曰六祖大师。二、慈航法师(1893--1954)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全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萨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方立天 编者按:1961年,方立天教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今数千年,哲学家数以百计,哲学史籍汗牛充栋,难以全部究其原委。在一次教研室讨论研究重点分工的会议上,他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这一段长达700年历史的哲学史,包含了儒、道、佛三教的丰富内容,研究难度很大。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近半个世纪的孜孜以求,他由此成就为中国的佛学大家,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以这样一幅对联评价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精思穷微著作传九州”。他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对于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佛教的作用,方教授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方教授。 “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 “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 “我们应该纠正过去那种把佛教简单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方立天 应该如何看待佛教 记者:您是学哲学的,和中国哲学打交道已近半个世纪,但对佛教的研究也很深入。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呢? 方立天:1956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在北京大学,我曾经受业于汤用彤、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哲学界泰斗,他们的治学态度、方法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之所以决定研究佛教并矢志

不渝,主要是因为佛教内容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极其之大,还可以与中国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中国的佛教研究成果又极其之少。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近现代学术界有过争论,我的看法同汤一介先生是一致的,就是认为佛教包含很多哲学内容,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佛教哲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整理、研究佛教哲学,丰富中国哲学史的内涵。在上个世纪,胡适曾经写过《中国哲学史》上卷,但因为对佛学了解不深,没有办法完成《中国哲学史》下卷。哲学大师冯友兰讲解中国哲学史就把佛学中的重要概念“空”理解错了! 记者:您是老一辈的哲学家,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您仍然诚笃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长期以来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您信佛教吗?您怎么看佛教呢? 方立天: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我把自己的任务限定为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宗教的复杂现象,肯定在我看来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在我看来应该否定的东西。我对宗教研究了40余载,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我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安身立命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大,我的工作、事业取儒家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活上、名利上则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顺其自然,淡然处之。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其初衷当然是为了挣脱和解决人类千百年为之不满、为之困惑的那种不自由的现实状况。从这个背景上看待佛教和它的思想观念,形而上的玄想也就成为了人类因为追求自由解放而不断探索和创造的积极行动。这也正是宗教的以至于宗教情绪的文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所在。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者:我们知道佛教源自外来文化,但千余年同中国的本土固有文化互相影响,彼此融合。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试论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贡献_曾友和

文章编号:1003-7136(2009)06-0054-05 收稿日期:2009-10-14 试论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曾友和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摘 要: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振兴佛教。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宣传和创建佛教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探索中国佛教图书馆发展之路;二是创建了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 关键词:太虚大师;佛教图书馆;贡献中图分类号:G 258.89 文献标识码:A 太虚大师(1889 1947),俗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太虚,浙江崇德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旨在振兴佛教,利济群生。同时,他还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积极宣传和推动建立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及发展佛教图书馆事业,从而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近代佛教因受庙产兴学等风潮的影响,佛教濒于颓危。对此,太虚大师高举振兴佛教的旗帜,发起了 教理、教制、教产!改革运动。先后创立、主持过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教理院、汉藏教理院等,在这些僧伽教育实践活动中,太虚大师深刻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作用,要使佛教文化流通推广, 非推行佛教大学与图书馆之建设不可。!? 1 佛教图书馆构想及初步实践 早在武昌佛学院的经像图书馆设立之前,太虚大师就有许多设立佛教图书馆的倡议、设想,甚至有过类似佛教图书馆的实践。在1915年大虚大师完成的#整理僧伽制度论?中就包含设置佛教图书馆 的倡议。在这部巨著中,太虚大师构想中国佛教应设立一个中央机构 佛法僧园,园内设有藏书阁, 藏书阁当广收藏一切图书;昔祗园中有大书院,藏大千世界不同文书。上海有某国天主堂,藏欧文、华文书亦极繁富,所有佛书亦旨收藏。故异文、异教、异学、异道诸图书,凡可资研究者,皆当收藏,以备博览参观!。设 藏书阁知藏长一人,由大僧正择宜委任。知藏约数十人,随其来愿,欲于藏书阁阅书者,由教规堂送入,辄分任管理整饬阁中之图书!。% 从中隐约可看出,在太虚大师心中,佛教图书馆的设立雏形已基本形成,只是当时没有使用 图书馆!这一外来的新式名词罢了。对此,太虚大师将这种构想付之于实践。1920年太虚大师在众居士推动与赞助下组织 觉社!宣传佛教,先成立了三个部,即: 佛经阅览部,亦尝设置大藏经及搜集古今中外关于佛教之各种图书,而供沪人士之博观焉。!& 1921年,太虚大师在杭州接掌净慈寺,筹设永明精舍, 分设传习部、研究部、图书部、编译部之四部。各部之章程另定。! ? 1922年,太虚大师利用在汉阳归元寺讲圆觉经 54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JO URNAL O F EAST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3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 世俗化问题辨析* 唐忠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上海,200062) 摘要:“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 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 “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 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 “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 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 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 “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间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 一“世俗化”的概念史背景及其不同语境 “世俗化”(secularization )一词是当下宗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但也是颇为混乱且充满歧义的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论者在使用这一词语之前并未厘清其概念史的复杂内涵与具体语 境。首先,在西方宗教历史与社会语境中,“世俗化”一词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它最早出现于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其后,世俗化也指向教会恩准圣职人员重返世俗以及将原先由教会管辖的部分事务 交由世俗政权管辖,在此,世俗化主要指向宗教在社会、文化或政治上的隐退。 ①及至20世纪前期,“世俗化”一词逐渐发展为具有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重意义,20世纪30年代左右,马克斯· 韦伯最早将“世俗化”这个概念引进到宗教社会学上,20世纪50年代后“世俗化”作为宗教社会学的专 有名词逐渐引起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代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充满争议但却绕不过的一个 概念。 ②世俗化概念提出的初衷,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是为了说明现代性社会变迁过程中宗教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甚至被认为是洞悉现代人的精神历程和现状的秘密钥匙。当然,韦伯将这 一概念带入宗教社会学时并没有对“世俗化” 本身作出详细的解释,但可以从他的“理性化”概念中可以理解他对世俗化的立场。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宗教世俗化是理性化的必然结果。韦伯说 :“我们这7 01* ①②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DZ117)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3BZJ008)的阶段性成果。 江丕盛:《当代世俗转向对基督宗教的认知意义》,载于《基督宗教研究》(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Willanm H.Swatos ,Jr.and Kecin J.Christiano :"Secularization Theory :The Course of a Concept",in Sociology of Religion ,Vol.60,No.3(Autumn ,1999),pp.209—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