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疗法及护理

拔罐法又称拔火罐,古称“角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和用火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子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多用于痹证,刺血拔罐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1、罐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

①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体位限制,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②水煮法: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病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起罐:

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4、特殊用法:

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火罐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①走罐:亦称推罐。即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再用上述方法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以及病变部位,往返推动,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适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②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

③刺络拔罐: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

5、护理

(1)拔罐时应使病人保持舒适位置,拔罐部位须平整,肌肉较丰满处。骨骼突出、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以免损伤皮肤,或中途罐体破裂、漏气。

(3)根据需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拔罐动作需稳、准、快,点燃之棉球切勿烧烤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4)留罐期间,应为病人加盖衣被以免受凉。并应观察罐内皮肤隆起程度及皮色变化,即要防止吸力不够,火罐脱落,影响疗效,又要避免因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而出现较大水泡。

(5)拔出脓、血者,应用无菌棉球清洗干净,并覆盖无菌纱布,若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则以无菌针头刺破水泡下缘,抽出渗出液,涂以龙胆紫。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感染。

(6)凡高热抽搐、癫狂、出现疾病、皮肤过敏、溃烂处、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6、适应范围:

拔罐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痹证(如腰腿痛、肩背痛),胃肠道疾患(如胃痛、腹痛),肺部疾患(如咳嗽、哮喘)。

刺络拔罐法适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某些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

7、注意事项:

①患者体位要舒适,根据部位选用大小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较丰满,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火罐脱落。

②拔罐时火力要足,罐口靠近拔罐的部位,操作要迅速轻巧,做到稳、准、快,才能将火罐拔紧,否则影响疗效。

③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④有自发性出血和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⑤用火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后,覆盖敷料,以防感染。

8、在护理中的应用

(1)风寒性头痛:拔两侧太阳穴。

(2)虚寒性胃痛、恶心呕吐、拔中脘穴。

(3)腹痛、腹泻:拔中脘、天枢、气海。

(4)风寒湿邪所致腰背痛、腰扭伤、挫伤可拔腰背部。

(5)风寒性咳喘,拔背部俞穴。

(6)疮疡初期,毒蛇咬伤,拔患处。

拔罐的操作流程

拔火罐法的操作流程 拔罐目的: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毛巾等 操作程序 ①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告之患者,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露出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③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用罐的大小和数量,根据症状来确定,吸力也要根据患者力来 操作。 ④酒精棉球一定要拧干,不能有酒精滴出,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钳夹要夹死) ⑤医者站在患者的右侧方先拔同侧,右手持罐、左手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点燃 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3秒。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选择的拔罐部位 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拔完同侧拔对侧。适时留罐10分钟 左右,盖好毛巾。 切记: ◆火球要在床边外缘,或离患者身体10公分,防止烫伤 ◆酒精棉球不可碰到瓶口,吹灭火时要背对患者,火球上举过头顶,快速一口气吹灭; 另一手掌后挡火球,以免火星四溅。 ⑥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⑦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取罐时用一只手按住肌肤,另一只手先 拔开罐口让空气进入,然后再取罐,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使用过的火罐,每次清洗或用酒精消毒后备用。 4、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5、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工作标准化的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中医是一门易学难精的一门学科。下面为你整理了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 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更好的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于广大群众,结合我科实际现将20XX年护理人员中医培训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如:热奄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艾条灸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护士长、专业组长、主管护士三级质控体系监查力度不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20XX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护理学会在成都举办的护理管理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护理管理和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些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 些 拔罐疗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接受拔罐治疗的患者每天、每人、每次治疗至少需要10~30个火罐,特别是在针灸科和推拿科等中医特色鲜明的科室,当治疗人数较多时经常出现火罐需求数量大而不够周转的情况,如果此时消毒再不严格,火罐上污染菌落数超标,容易引起医院内感染[1]。2017年7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颁布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对于罐具的消毒有了明确规定,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清洗消毒这些材质各异的火罐,从而降低引起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呢今天就跟大家来唠一唠。 方法一、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此法一般有消毒供应中心才能实现。需有清洗消毒器(机)、水处理设备。方法:先用流动水洗净擦干,再放进清洗消毒器(机)进行清洗消毒,90℃/5min

或93℃/2.5min。要求采用经纯化的水,电导率≤15μS/cm (25℃)。最后干燥保存备用。不过,指南[2]中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方法二、手工清洗、消毒 1.手工清洗 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手工清洗流程见图1。 图1 罐具手工清洗流程图 2.消毒 2.1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洗后完全浸泡于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清洗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使其完全浸泡,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2.2 清洗后完全浸泡于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消毒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保存备用。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附件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 367-2012)》中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

(推荐)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法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工 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住酒 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 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常, 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次 ~3次 次 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拔火罐法中医操作流程

拔罐疗法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指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问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1.3 心理状况。 2、目标 2.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禁忌症 3.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告知 4.1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4.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 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4.3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5、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6、操作程序 6.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6.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6.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6.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7.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7.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7.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6 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中医护理_操作技术的拔罐疗法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拔罐疗法 2013年02月01日 拔罐疗法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代,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 拔罐疗法的西医治病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产物的消除排泄。 火罐的种类 ●角制罐 ●用牛角或羊角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口端用锯锯齐平,打磨光滑。长约10cm,罐口直径分为6cm、5cm、4cm 三种。其优点是经久耐用。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2、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 后自然消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 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3、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12、拔罐洗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口吸附情况,患者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13、20分钟到,*床,**,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给您起罐,请不要紧张。一手夹持管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取纱布清洁皮肤。 14、协助患者穿衣,躺平,整理床单位,拉开幕帘,开窗通风,消毒双手。 15、*床,**,拔罐已经完成了,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就呼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6、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洗手,签字,记录。 口诉:操作完毕。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一、耳针法(耳穴埋豆) (一)、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 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 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二、艾条灸法 (一)、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 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 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 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 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三、拔火罐法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 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 敷料

拔罐技术操作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注意事项 1.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等不宜拔罐。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 3.面部、儿童、年老体弱者拔罐的吸附力不宜过大。 4.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 5.拔罐和留罐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如有不适感,应立即起罐;严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 6.起罐后,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7.嘱患者保持体位相对固定;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操作中防止点燃后乙醇下滴烫伤皮肤;点燃乙醇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拔罐过程中注意防火。 8.闪罐:操作手法纯熟,动作轻、快、准;至少选择3个口径相同的火罐轮换使用,以免罐口烧热烫伤皮肤。 9.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施术部位应面积宽大、肌肉丰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10.留罐:儿童拔罐力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在肌肉薄弱处或吸拔力较强时,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拔火罐操作流程

拔火罐 拔火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罐的类型:玻璃罐、竹罐、陶罐 点火方法: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拔罐方法:坐罐法,又名定罐法,适用于阵痛治疗; 闪罐法,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多用于脊背、大腿等面积较大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刺血拔罐法: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min。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凝血功能情况)。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五、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六、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部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使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选定的部位(穴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一般10min。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单,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8、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罐。 七、注意事项: 1、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2、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灌口是否光滑,有误裂痕。 4、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5、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处理,擦干后备用。 6、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中医护理技术考试题

中医用药及护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甘味药的作用是( B) A、泄、燥 B、补益、和中、缓急 C、软坚、泻下 D、收敛固涩 E、渗湿、利尿 2.下列不属于为升浮药作用的是(D )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3.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反 4.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C )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5.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是(B)

A、桂枝 B、麻黄 C、香薷 D、紫苏 E、荆芥 二、是非题 1.咸味具有收敛固涩和利尿作用。(×) 2.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3.归经即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的所指部位相同 三、问答题 1.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 2.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 3.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 4.简述下法的概念及护理要点 经络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经络学说 2.十二正经

二、填空题 1.经络是和的总称。 2.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是;经脉外部,筋肉受经络支配分为,皮肤按经络的分布分为。 三、单选题 1.下列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正确的是() A、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B、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 C、阴经与阴经在四肢部交接 D、阴经与阳经在胸腹部交接 E、阳经同名经在四肢部交接 2.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太阳小肠经后的是() A、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少阳三焦经 3.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为() A、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D、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火罐技术操作流程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 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 情递减。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陶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醇棉 95%乙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7.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常用拔罐手法: (1)闪罐: 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的拔罐方法,以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症、中风后遗症或虚弱病症。 (2)走罐: 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前后推拉,或做环形旋转运动,如此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痧点为止。适用于急性热病或深部组织气血瘀滞之疼痛、外感风寒、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疼痛等。 (3)留罐: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的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的操作规程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中医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中医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仰靠坐位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

位的穴位。 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4.术前消毒 确定治疗部位以后,用热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针刺或刺络拔罐时,则必须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发,则必须剃光毛发,洗净擦干后再拔罐。 5.罐具预热 在秋冬季节或寒冷天气里拔罐,须将罐具用火烤或水烫进行预热,使罐具温度稍高于体温为宜。罐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6.观察反应 罐具全部拔上后,要不断观察受术者的反应,询问感受,及时处理和调整不适。如吸拔力太大产生疼痛,应适当放气减小吸拔力;若吸拔力太小负压不够,可起罐后再拔一次;如病人疼痛异常,头晕、恶心、心悸,或刺络拔罐出血过多,必须立即起罐检查处理。 7.拔罐时间 大型号罐具吸力强大,每次可留罐5~10分钟;中型罐吸力较强,留罐10~15分钟为宜;小型罐吸力较小,留罐

拔罐操作步骤

剑河县民族中医院 拔罐流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01号参赛选手,我的操作项目是:拔火罐,我操作前个人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用物已备齐,请问老师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双人核对医嘱:25床、王力、男30岁。病症:腰痛。治疗项目:拔火罐,取穴:腰阳关、大肠腧、肾俞,正确转抄治疗单。(七步洗手法洗手) 评估环境:环境清洁、整齐,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无对流风。 1、核对床头卡:25床王力男30岁。 2、你好,我是今天的值班护士,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王力 3、王老师:我可以核对一下您的手腕带好吗?——好的 4、25床王力男30岁。 5、王老师:这些天你的腰腿有些疼,腰部僵硬是吗?——是的,您有没有下肢麻木及走路困难这些症状呢?——有,你平时有没有轻轻磕碰皮肤就有青紫和瘀斑或出血的情况呢?——没有。那好,让我评估一下您的舌苔、脉象及腰部的皮肤情况好吗?——好的,请您像我这样张嘴“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生命体征平稳,请你侧身,背向我,您这里有感觉吗?——有,你局部皮肤完好,感觉无异常、适合此项操作。 5、是这样的,您的主管医师查房后,给您开出了拔火罐的医嘱,请问您以前接受过这项治疗吗?——没有 6、那由我给您简单的讲解一下好吗?——好的 7、首先闪罐和留罐都是拔火罐的方法,拔火罐就是以罐为工具,通过燃烧的热力驱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吸附在皮肤相应的穴位上,达到疏通经络、驱湿散寒,能够有效地减轻你腰痛的症状,在拔罐的过程中局部皮肤会有收紧发热的感觉,起罐后皮肤会留有与罐口大小相等的瘀斑,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一般3到5天就可自行消退,请您不用紧张,个别病人偶尔会出现小的水泡,可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较大我们也会进行妥善处理的,请您不用担心。您了解这些后能接受这项治疗吗?——能,好的,那您配合我一下好吗?——好的。 8、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30分钟左右,您还需要上卫生间吗?——不用。 9、好的,我协助您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请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了。——好的 10、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并检查,(治疗盘、治疗牌、火罐、火机、纱布、棉签、浴巾、止血钳、灭火瓶、95%酒精棉球)检查火罐,罐口罐体完整无破损,可以使用。用物已备齐,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 推车至床旁 核对床头卡:25床王力男30岁。 11、王老师,我可以再次核对一下您的手腕带好吗?——好的 12、王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治疗好吗?——好的 13、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14、王老师取穴需要同身寸,我量一下您手指的宽度好吗?——好的 15、请您像我这样五指并拢掌心向上,四指三寸,对折1.5寸。 16、王老师:这项治疗需取俯卧位,我协助您取适合体位好吗? ——好的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拔火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 心理状况。 【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酸软、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 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并取得合作。 2. 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已 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5.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 敷料。 6.使用过的火罐,应消毒后备用。 湿敷法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些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 毒方法有哪些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医拔罐罐具的清洗消毒方法有哪 些 拔罐疗法作为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接受拔罐治疗的患者每天、每人、每次治疗至少需要10~30个火罐,特别是在针灸科和推拿科等中医特色鲜明的科室,当治疗人数较多时经常出现火罐需求数量大而不够周转的情况,如果此时消毒再不严格,火罐上污染菌落数超标,容易引起医院内感染[1]。 2017年7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颁布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中对于罐具的消毒有了明确规定,应“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清洗消毒这些材质各异的火罐,从而降低引起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呢今天就跟大家来唠一唠。 方法一、机械清洗、湿热消毒 此法一般有消毒供应中心才能实现。需有清洗消毒器(机)、水处理设备。方法:先用流动水洗净擦

干,再放进清洗消毒器(机)进行清洗消毒, 90℃/5min或93℃/。要求采用经纯化的水,电导率≤15μS/cm (25℃)。最后干燥保存备用。不过,指南[2]中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方法二、手工清洗、消毒 1.手工清洗 罐具清洗应使用专用水池,不得与洗手池共用。有条件应与诊疗区域分开,在独立的区域清洗;应配备洗罐工具,如刷子、医用酶洗液、滤水篮筐、浸泡桶等;应配备防水围裙、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手工清洗流程见图1。 图1 罐具手工清洗流程图 2.消毒 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洗后完全浸泡于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血罐清洗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2000mg/L*),加盖使其完全浸泡,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清洗后完全浸泡于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消毒后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保存备用。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附件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WS/T 367-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12、拔罐洗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口吸附情况,患者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