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

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
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

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

的调查与分析

张媛媛(东莞市第一中学)

摘要:通过对东莞一中的高二年级120名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调查,初步分析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基本走向和制约学生兴趣发展的有关因素,旨在初步揭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并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以及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东莞一中;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

1 前言

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思想”的确立,体育兴趣的培养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早在1956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的体育教材和体育大纲均有专门论述和明确的规定,然而,调查显示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并未引起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始终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体育学习,其实真正对体育感兴趣的不是很多,不喜欢体育和对体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仍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奠定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改变来实现这一目的,虽然这很有必要但是却还远远不够。

东莞一中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东莞市的市属高级中学,升学率一直处于全市前列,为全国高校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东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揭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并提出许多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东莞一中高二年级120名学生(男女生的比例相等)。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国内部分体育期刊上有关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论文及有关的文献资料20余篇,其中引用文献资料18篇。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东莞一中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20份(男女生的比例相等),回收1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3份(男生55份,女生58份),有效回收率为93.1%。

2.2.3座谈法

在调查过程中,对有关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对学生体育兴

趣的现状的了解情况;同时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得到了他们的一些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2.2.4数据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3.1.1 学生的体育兴趣

所谓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主动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指人们主动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并试图从中获得愉快心情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根本动力之一,对学生认识和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乃至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 学生体育兴趣程度分布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很感兴趣11 20% 2 16 27.59% 5 27 23.89% 2

比较感兴趣24 43.64% 1 17 29.31% 1 41 36.28% 1

无所谓9 16.36% 3 6 10.34% 2 15 13.27% 4

不太感兴趣 6 10.91% 4 8 13.79% 4 14 12.39% 5

很不感兴趣 5 9.91% 5 11 18.97% 3 16 14.16% 3

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东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对体育运动很感兴趣的人数比例男生为20%,比较感兴趣的男生比例为43.64%,很感兴趣的女生比例为10.34%,比较感兴趣的女生比例为29.31 %。尽管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还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体育抱无所谓的态度和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总计占到了39.82%。可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3.1.2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种目的的主观原因。在体育活动方面,动机则是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动机引导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表2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

增强体质9 16.36% 2 4 6.90% 5 13 11.50% 4

休闲娱乐24 43.64% 1 13 22.41% 2 37 32.74% 1

提高运动水平 2 3.36% 6 1 1.72% 6 3 2.65% 6

学习运动技能 3 5.45% 5 1 1.72% 6 4 3.54% 5

健美体形 6 10.91% 3 21 36.21% 1 27 23.89% 2

提高学习效率 6 10.91% 3 7 12.07% 4 13 11.50% 4

通过体育达标 5 9.91% 4 11 18 .97% 3 16 14.16% 3

其他0 0 7 0 0 7 0 0 7

从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东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中,男生的前三位动机依次是:休闲娱乐,占43.64%;增强体质,占16.36%;健美体形,占10.91%。女生的前三位动机分别为:健美形体,占23.89%;休闲娱乐,占32.74%;增强体质,占11.50 %。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有较积极的、明确的体育动机,反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他们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有14.14%的女生把“通过体育达标考核”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对体育动机不明确,随众而行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较片面的认识,没能够全面理解体育运动所具备的各种功能,以致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1.3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时间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和和每次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反映学生体育兴趣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表3 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

没有参加 3 5.45% 5 7 12.07% 3 10 8.85% 4

1-2次21 38.18% 1 34 58.62% 1 55 48.67% 1

3-4次16 29.10% 2 11 18.97% 2 27 23.89% 2

5-6次10 18.19% 3 6 10.34% 4 16 14.16% 3

7次以上 5 9.91% 4 0 0 5 5 4.43% 5 表3显示,该校高二年级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仅参加2次及2次以下的多达57.53%,其中有8.85%的学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其中女生占到70%。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

表4 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

10分钟以下 2 3.36% 5 17 29.31% 2 19 16.81% 3

10-25分钟24 43.64% 1 21 36.21% 1 45 39.82% 1

26-40分钟11 20% 2 14 24.14% 3 25 22.12% 2

41-55分钟10 18.19% 3 6 10.34% 4 16 14.16% 4

55分钟以上 4 7.27% 4 0 0 5 4 3.54% 5 表4显示,该校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低于25分钟的占56.63%,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偏少,且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更少,女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低于25分钟的占65.52%。

表3与表4显示出,东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都偏低。与学生座谈时发现大多学生对自己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间感到不满足,这主要是受场地和学习压力的影响,平时时间安排的很满,周末和空闲时间还有作业安排,以致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另外上体育课时又受场地的制约而影响体育活动的参与。

3.1.4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

东莞一中是一所市属高级中学,受中小学传统的体育教学影响和学校现有的场馆设施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仍然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运动项目上,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下面就几项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例。

表5 学生所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人数百分率排位

篮球22 40% 1 6 10.34 % 3 28 24.78 % 1

排球 4 7.27% 4 5 8.62 % 4 9 7.96% 5

足球19 34.55% 2 0 0 5 21 18.58% 4

乒乓球 4 7.27 % 4 6 10.34% 3 6 5.31% 6

羽毛球 6 10.91 % 3 18 31.03 % 2 24 21.24% 2

健美操0 0 5 23 39.66 % 1 23 20.35% 3 调查显示,东莞一中高二年级男生第一、二体育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运动项目上。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当中男生占40%,喜欢足球的男生占34.55%;女生第一、第二体育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羽毛球、健美操运动项目上,喜欢羽毛球的女生占31.03%,喜欢健美操的女生占39.66%。可见,男生喜欢参加竞争性相对激烈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则喜欢娱乐性强、游戏型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健美操等。

3.2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因素

3.2.1自身需求的影响

在通过和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人对体育活动有着积极的,正确的认识,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强身健体,能够丰富生活,能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等.但是还有少数学生对体育认识不够,怕脏怕累怕受伤,甚至觉得参加体育活动是浪费时间,对体育全然没有兴趣。

3.2.2周边人群的影响

周边人群主要包括家、同学、友、老师(非体育老师)等,由于受社会遗留下来的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觉得学好文化课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参加体育活动容易受伤,以致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表6周边人群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多选题)

家长朋友和同学老师

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

非常支持30 26.55% 40 35.41% 13 11.50%

支持33 29.20% 31 27.43% 17 15.04%

无所谓27 23.89% 21 18.585 33 29.20%

反对13 11.50% 10 8.85% 23 20.35%

坚决反对10 8.85% 11 9.73% 27 23.89% 从表6可以看出,家长、朋友和同学、老师非常支持和支持的分别占55.75%、62.84%和26.54%,这说明大部分的家长、朋友和同学认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具有正面影响的。但是仍有20.35%的家长,18.58%的朋友和同学持有反对和坚决反对的态度,同样还有44.24%的老师(非体育教师)反对或坚决反对学生参

加体育活动,这无疑都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2.3体育教师的影响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而体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起着主导作用.如果一个体育教师缺乏合理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教学艺术和创新精神等,这将直接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或没有兴趣,甚至对体育课感到厌恶。

表7学生不希望教师出现的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

仪表教态差43 78.19% 51 87.93% 94 83.19%

缺少涵养50 90.91% 54 93.10% 104 92.04%

教学方法单调47 85.45% 40 68.97% 87 76.99%

课堂纪律差35 63.64% 31 53.45% 66 58.41%

态度生硬41 74.55% 44 75.86% 85 75.22%

运动技能低31 56.36% 33 56.90% 64 56.64%

不负责任47 85.45% 49 84.48% 96 84.96% 表7显示,学生最看中的是教师的涵养,92.04%的学生不能容忍教师缺少涵养,其后依次为84.96%的学生不希望教师不负责任,83.19%的学生不希望教师仪表教态差,76.99%的学生不希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其中女生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更高。

3.2.4 学习压力的影响

在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否考上大学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除了极少数的体育特长生外,体育看似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激烈的高考竞争造成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再加上一些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群体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据了解得知,东莞一中高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都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只是少部分。

3.2.5体育器材、场馆的影响

中学学生所热衷的项目往往对场地设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在群众体育方面发展滞后,同时中学的体育教学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导致了体育运动场馆分布不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活动,抑制了其体育兴趣的发展。

表8学生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

非常满意 3 5.45% 4 6.90% 7 6.19%

满意7 12.73% 6 10.34% 13 11.50%

一般21 38.18% 27 46.55% 48 42.48%

不太满意14 25.45% 10 17.24% 24 21.24%

不满意10 18.18% 11 18.97% 21 18.58% 从调查结果显示,有 43.63%的男生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太满意和不满意,36.11%的女生对体育场

馆设施建设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现在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体育项目,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设备的落后、体育器材的不足、场馆的缺少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表9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馆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13

男生女生总计

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

学校设施51 92.73% 50 86.21% 101 89.38%

公共体育设施47 85.45% 37 63.79% 84 74.34%

公园和街道21 38.18% 35 60.34% 56 49.56%

收费场馆11 20% 4 6.90% 15 13.27% 表9显示,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当中学校的体育设施是他们的首选,总计占到89.38%;其次,选择居住地附近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占74.34%;再次,选择附近的街道和公园的占49.56%。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校体育设施。通过访谈的调查得知,40%以上的男生认为在体育教师的精心组织与专业指导下,他们能够更好地参加体育运动。此外,75%左右的女生人认为缺少了体育教师的组织与技术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她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东莞一中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有着较为积极的、明确的体育动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与他们的自身需要密切相关,但是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不感兴趣,持有片面的、错误的体育动机。

4.1.2 东莞一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多在25分钟以内,一般为每周2次,在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次数上,男生均高于女生,这主要是由于男女的生理因素造成的。

4.1.3 东莞一中学生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兴趣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应试教育是问题形成的源头,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校不得不放弃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

4.1.4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态度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之一,其中包括体育教师和非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师责任心不强等;非体育教师的影响因素是不支持或反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1.5 “学校的体育设施”是东莞一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的首选,其次是居住地附近的公共体育设施,但是都存在场地器材缺乏、设备落后、场地缺少管理等问题。

4.2 建议

4.2.1 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建立积极正确的体育动机,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4.2.2 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4.2.3 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

4.2.4 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体育场馆不足、设备落后、场地缺少管理等问题,做到有计划的增置体育设备和引进新兴的体育项目设施,并制定一定的体育场馆、器材的管理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余丁友. 对浙江省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及变化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 . 3003(4);465-466 [2]王惠茹. 关于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与动机的途径. 南京教育[J] 2003(3);203

[3]严宇,王家英. 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江苏教育[J] 3003(1);85-86

[4]董杰. 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对策.内蒙古教育[J] 2004(7);28

[5]刘建武.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福建体育科技[J] 2003(5)

[6]杨勤.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湖北体育科技[J] 2003(2);252-253

如何激发小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参加组别:小学研究类型:综合研究学科分类: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摘要:兴趣是引导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学仍不同程度的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出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对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缺乏积极性,多采用应付的态度。以致现在的学生在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方面逐年持续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的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就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阐述笔者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1、研究目的 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以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做操、玩耍。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上户外课不喜欢上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以致现在的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逐年升高,体能素质逐年持续下降。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就要让学生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而不能靠教师、家长的监督。这就需要重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重视体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课题研究的方法: 2、 1调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学生体育课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结果与分析 结果发现:一类体育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集队、整理队形、跑步、学习本节课的活动内容、练习、自由活动、集队下课,有时也会加入一些游戏活动,但都是一些过去的老游戏。这类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刚开始兴趣也很浓厚,但在后半学期就会发现,自由活动时在运动场上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大大减少,大多学生要么是在运动场边上坐着聊天,要么就是在一旁看课外书。另一类教师虽然教学过程与前一类差不多,但这些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并参与学生的游戏,注意听取学生的看法,及时对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这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兴趣是引导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情绪低下,在消极无奈中联系,甚至恐惧。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平等参与机会。在愉快的气愤中,形成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自信心。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众所周知,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作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动作失调。 因此,我觉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如当他们完成动作有进步进(即使是很小很小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充分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

如何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摘要:重视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又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培养青少年优良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训练青少年心理品质兴趣 1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体育教学、训练的目标时,总是狭义地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就好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方面的培育。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现代人必备的心理品质这一问题开始受到教育界、体育界的重视。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被单独提了出来,而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少年儿童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运动学校的学生,不同项目,年龄也不相同,例如,体操运动员,较小,在6—12岁;柔道、田径等体能类的运动员年龄较大,在12—18岁。所以,培养良好的爱好和兴趣至关重要。总之,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就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少年儿童爱“玩”,会“玩”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

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爱好的培养。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就会增强。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它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非常大。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而且,要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全方面培养。 2 良好的爱好、兴趣需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品质是多元构成的,它和人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

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1 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1.1 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 1.2 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规律。虽然学生在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动作,但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较难的技术。如在一堂课中前滚翻的技术学好了,就可以在下节课中教前滚翻分腿起的教材了。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

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 1.3 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2.1 多用激励的语言。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

浅论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浅论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内容摘要: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干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兴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沿用老的教学方法及其他主客观原因导致体育课堂气愤沉闷,毫无新意可言。本文针对导致中学生体育课堂兴趣不高的内外部原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激发、诱导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从而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体育体育兴趣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已成为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 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体育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为学生提供独有的开阔的丰富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强健体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其中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一目前中学体育课堂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如是说,它不但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孔子亦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其学习和活动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兴趣呢?所谓兴趣,就是指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才会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转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第三章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 有趣 3. 乐趣 4.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 乐趣 6. 志趣 7.有趣—乐趣—志趣 8. 精神兴趣 二、单选题 1.C. 2. A. 3. B. 4. D. 5. C. 6. A. 7. C. 8. D. 9. A. 10. B. 三、多选题 1. A.B.C.D 2. A.C.D 3. A.C 4. A.D 5. C.D 6. A.B 7. A.B.C 8. A.B.D 9. A.B.D 四、匹配题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和范围有趣、乐趣和志趣 五、判断题 1.√ 2. √ 3. √ 4. × 5. √6. ×7. ×8. √9 ×10. × 六、简答题 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与运动需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

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他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该项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 2、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3、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答:(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2)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4、简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1)强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在体育学习中,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其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运动知识和技

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的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的兴趣 发表时间:2013-07-12T11:23:17.54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上供稿作者:任文太[导读]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灵倾向。 任文太 〔摘要〕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体育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培养其兴趣呢? 1 学生体育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灵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帮助,而兴趣的高低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开拓创新。当学生对此练习失去兴趣时,上课会出现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不时表现某种抵触情绪,是教学目标无法完成,还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所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运动兴趣至关重要。大量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就会把它看作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活动为学生主动追求,克服主观困难,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2 培养小学生体育的兴趣的策略 2.1 教师应实现角色转换。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关键要改教师“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双边互动关系,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2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气氛,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创设情境,其目的在于创设一定的体力、智力、心理意境条件,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对情感的体验,使教材内容寓于各种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活动中。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情景,将知识技能融于愉快的气氛之中,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富于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在情境的创设中,可配置悦耳动听的音乐伴奏。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 巧设练习,激发兴趣。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锻炼身体、发展思维,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中,我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根据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例如教学“前滚翻”时,在多数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后,我做了连续前滚翻这样难度较大的动作,有效地启发运动水平高的学生,增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练习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堂学习目标,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各种滚动”中,采用友情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采用能力分组,让好的学生更上一个层次,学得慢的学生也可巩固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2.4 丰富的教学方法激趣。 2.4.1 角色任务法。体育教学中以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在活动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通过完成游戏的角色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从中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评价,以此来认识自己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与性格。 2.4.2 逐渐增加难度的新奇游戏法。好奇是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当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好奇感,常常想亲自体验,这样在不自觉中就在学习了。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多采用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并逐渐增加活动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活动的兴趣,如“推小车”、“捕鱼”等。 2.4.3 情境设定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如:故事情境、语言情境、想象情境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各种游戏,通过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启发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观察情境,体会情境,欣赏情境,让学生感到体育课其乐无穷。 2.4.4 自由创新法。小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体育活动,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对他们的进步及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和表扬,建立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4.5 集体荣誉法。集体荣誉是一种团体精神,团体精神对团体中的每一分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分组比赛中,同学们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集体团结气氛的渲染。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以及为此做出努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对活动产生兴趣,并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2.5 鼓励性评价,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鼓励性评价是属于成功教育理论范畴,评价对学生的情感起调控作用,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恰当。尤其在学生完成某一个动作时,教师应多用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动作不正确或不够好时,教师不能责备、讽刺学生,而应加以鼓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第三完小__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课题名称】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课题概述】 喜欢体育活动、乐于运动是大多数学生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学校体育专家和从事实际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则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级越高,这种表现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运动参与’的热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呢?我想通过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探究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因素,进而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研究目标】 1、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转变厌学情绪,切实转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体育课教学经验,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主要措施】 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结合“体育新课改”的模式,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内心深刻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拥有健康体魄的愿望。同时,教师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地利用多种方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前提下,教师教得带劲,学生学得起劲,学生们掌握运动技巧、技能的欲望愈强,那么,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二、示范带动,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优美规范的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什么是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由于对新的体育课程中运动兴趣的理解角度的不同,对运动兴趣的功能、价值、内容等认识的不明确,导致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翻新,教学情景求“热闹”等表面现象上。因此,在推动体育教学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理性地审视和反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我带着这个问题,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 一、对运动兴趣的理性认识 1、运动兴趣的含义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对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且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运动需要有关。学生只要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2、学生运动兴趣的特征首先,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广泛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广度。运动兴趣的广度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兴趣十分狭窄,对大多数运动项目没有热情,只对少数甚至是个别运动项目有兴趣;而有的学生运动兴趣十分广泛,只要能接触到的运动项目都表现出及大的兴趣,总想试一试。其次,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倾向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如有的人对篮球感兴趣,有的人对武术感兴趣,有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等。 3、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功效性,也就是指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产生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思想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4、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和巩固的程度。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始终保持而且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而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但不能持久,会经常改变。

小学体育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肩负着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体育与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好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体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关键词:兴趣、体育意识、锻炼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运动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造成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校的学生。因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好的适应行动社会需要。笔者进行了许多的尝试、探索,进行总结,提供给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

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那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并不随求知欲得以满足和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有关兴趣更丰富和深化。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对相关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需要对自我的锻炼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学校如何将自我锻炼能力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相关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首先能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从而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使学生认识到长跑项目对我们自身的好处:可以使人健身、长寿、美丽、聪明……,这样学生对长跑的畏惧没有了,反而产生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内容导航】第1页: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第2页: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开题简介 本课题研究项目于2015年1月由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 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负责人:苏小军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体育课教学通过十几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全民健身计划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很少,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值得研究,体育兴趣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良好体育习惯的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由童年过渡到少年的金色年华,是形成人格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段,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成长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美国教育学家杜葳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受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的现象,使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偏项的现象,很多学生逐渐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很多学生上课懒散、练习质量不高、怕苦怕累,这种现象在小学3-6年级中尤其突出。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呢?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越来越差呢?再全面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加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肩负着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体育与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好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体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关键词:兴趣、体育意识、锻炼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运动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造成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校的学生。因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好的适应行动社会需要。笔者进行了许多的尝试、探索,进行总结,提供给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那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并不随求知欲得以满足和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有关兴趣更丰富和深化。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对相关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需要对自我的锻炼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学校如何将自我锻炼能力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相关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首先能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从而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使学生认识到长跑项目对我们自身的好处:可以使人健身、长寿、美丽、聪明……,这样学生对长跑的畏惧没有了,反而产生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锻炼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例如:在练习时有关练习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的调节、技术动作的自我纠正、活动的时间长短的安排等方面。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积极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动 记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七) 一、活动内容:快速跑辅助训练。 二、训练必要:初步让小学生发展和了解速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身体机能,为以后的更高强度,科学,合理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小步跑10米*3组。要求:步伐轻快。 3、跨步跑10米*3组。要求:步子大有远度。 4、行进间高抬腿跑10米*3组。要求:步频快。 5、扶强快速高抬腿100次*2组。要求:步频快。 6、起跑线起跑反应6—7次。 7、20米或者30米(按学校实际场地进行)快速跑6—7组。 8、放松活动。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放松活动,同学之间互相按摩肌肉,同意绕场慢跑5分钟。 9、归还器材。 10、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八) 一、活动内容:篮球基本运球,简单的三大步上篮,组织小比赛了解规则。

二、训练必要:篮球是中国三大球球之一,也是世界具有形象力的三大球之一,在中国篮球运动具有普遍性,在中小学很受欢迎,学生对篮球兴趣大,初步让学生篮球的运动的规则,参与篮球,喜欢上篮球,从而身体也得到锻炼,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训练重点: 1、集合准备活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拉伤肌肉,受伤。 2、球感联系。手指拨球。 3、原地排球练习。 4、分两组比赛运球。 5、投篮练习,分两组比赛投篮,输的受到一定的惩罚。 6、老师示范三大步上篮,学生再亲自带球上篮,老师点评。 7、组织篮球比赛,通过比赛了解篮球基本规则,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球风,球德,从小懂得体育道德风尚。 8、放松运动。绕场围绕慢跑,自己或者揉捏运动后的肌肉。 9、归还器材。 10、集合下课。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九) 一、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养成中长跑的习惯。 二、训练必要:中长跑运动可以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锻炼心肺,发展有氧耐力,锻炼意志的运动,所以我们小学生要了解和参与中长跑运动,速度和耐力共同发展,协调身体,发展身体机能。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摘要: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体育课能否成功,而学生未能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课堂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找出学生厌倦体育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改正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兴趣性主动参与 随着各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终身体育已逐渐成为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但令人费解的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要不就是故意请假躲避上课,到课外活动时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教学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新课改的实施虽然对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一线教师却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困惑:体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为什么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热情? 研究成果与分析: 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体育课能否成功,而学生未能积极参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因为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者的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对课堂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找出学生厌倦体育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改正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经过分析,学生反感体育课有以下几个因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存在“厌恶”体育课的状态,究其根源便是体育课缺乏学生所需的学习动力。经过调查取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学校场地及体育器材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体育课的真正意义。二是部分教师不注意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且责任心不强,对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掌握较少;三是有些学校管理体制及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体育教学没有考评,致使体育课成为一门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副课”,

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摘要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想要建设牢固的教育大厦,就必须从小学教育抓起。体育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抓好小学生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学生对体育兴趣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兴趣培养 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初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的因素 1、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学生由于缺乏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差,在体育课堂中老师要求完成的锻炼任务感觉很吃力,从而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自卑的心里,然后害怕或者逃避体育课。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学生的文化教育,而忽视了体育教学,认为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只要学生文化课跟得上就可以了,甚至有些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简单陈旧,只注重教考核的内容,而忽视了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内容不同,从而造成在学生眼里,老师上课内容单调,缺乏新鲜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心里,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呆板单调、索然无味的心里。 3、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起到模范作用,因此,教师本人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不高等因素都对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产生消极的影响。 4、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足 有些学校,依旧是应试教育为主导地位,只抓升学率,只抓主科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活动。不重视体育教学,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体育器材匮乏,不利于体育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营造很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导致学生缺乏兴趣,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1、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 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体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人的道德和知识技能都寄予身体之上,没有体育,也就没有了德育和智育。只有锻炼健康的体魄,搞好体育锻炼,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创新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及安排

小学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及安排 一、活动目的:通过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运动技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活动要求: 1、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操场集中。 2、体育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在操场内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做与体育学习无关的事,应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保证体育过程中的安全。 3、爱护体育设施和用品。 4、努力学习,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体育常识知识,(体育项目、体育设施、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各种田径运动项目。)。 2、以集体训练为主,以个人练习为辅,以培养技能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进行体育游戏,培养体育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5、进行体育竞赛,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体育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体育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身体素质较高、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体育活动。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三店街中心小学体育社团课外活动周安排表时间活动内容辅导教师活动场地星期二早自习田径队田径场星期二下午自习课羽毛球队羽毛球场乒乓球队乒乓球室星期四早自习田径队田径场星期四下午自习课羽毛球队羽毛球场乒乓球队乒乓球室

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

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 ——学习体育理论体会 体育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利用体育这一特殊活动方式所进 行的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沟通、传播,是人们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以多种形式展现人们在体育领域进行社会交往的生活活动和精神活动。体育教育以制度、规则、规程等为代表,规范交往参与者行为的人为的约定形式,对交往参与者具有限制和教养的作用,并在公正的基础上,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个体的伦理准则和共性,因此最集中体现体育精神,对人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的提升有强制作用和指导作用。体育运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友谊合作精神、拼搏进取精神,无不给人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对人生产生深深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体育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创造功能、娱乐功能、育才功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体质同步增长,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

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定义。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