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康复

颅脑外伤的康复
颅脑外伤的康复

《颅脑外伤的康复》教学设计

彬县职教中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杨建春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教学课题康复评估课时 2

目标群体12康复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授课教师杨建春

教材分析

本教材编写的原则是适应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及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需求,除了按一般教材编写原则进行编写外,在常见疾病的诊治中附有按疾病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范例,以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广大基层学员更适用。

教学对象

分析

我校康复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差异大,理解能力差,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都有学习的欲望,动手操作能力强于理论素养,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理解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一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角色要发生转化,教师是导演,学生变为演员,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团队的力量,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学,乐学,想学,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

GCS、GOS记分法、昏迷概念、持续性植物状态概念、外伤性脑损害的感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

1、昏迷的评定

2、颅脑外伤的康复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重视细节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昏迷的评定

2、颅脑外伤的康复

教学难点外伤性脑损害的感知认知障碍的康复训练。。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指导学习(情境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的自主学习(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

设计理念利用“创设情境,再现形象,突出实践”的教学原则及“能说会写善干”的教学目标,首先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

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最后进行评价,使他们既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教师准备好演示作品,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或图片作为作品的素材。

2、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组长、解说员、质检员、小老师、联络员、记录员、考评员。

教学流程一、展示作品,创设情境 (计划用时5分钟)

二、导入新课,提出项目(计划用时5分钟)

三、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计划用时20分钟)合作探究(计划用时10分钟)获取新知(计划用时10分钟)

四、分组参与,完成项目(计划用时35分钟任务分配(计划用时5分钟)

小组讨论(计划用时5分钟)

项目实施(计划用时25分

五、归纳小结,课后拓展(计划用时2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

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意图

组织教

学(2分

钟师生问好

组织学

清点人

班干部汇

学生到课

情况

情境教学法

展示作

品,创设

情境

(10分

钟)

展示实物作品:

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

●Ⅰ级:死亡(D);

●Ⅱ级:持续性植物状态(PVS)长

期昏迷,呈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状

态;

(病人可有睁眼、吸吮、呵欠与局部运动反应)

●Ⅲ级:重度残疾(SD)不能独立

生活,需他人照顾;

(有意识,由于认知行为或躯体上的残疾,包括构音障碍和言语障

碍,患者24小时要人照顾)教师边

播放作

品,边

进行解

说,激

发他们

对康复

护理学

兴趣,

并对正

常与异

常区

别。

学生多观

察、并思

考:“这些

这些正常

与异常之

间的连结

的关系特

点。

通过多媒体

教学光盘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欲

导入新课,提出项目(5分钟)

通过作品的展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康复医学评估。

下发任务书。康复医学评估的常用检

查方法?

巡视、

指导学

生填写

任务书

分组,并

明确各自

的任务,

为项目做

好准备。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学生围绕任

务书探究新

的知识。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25分钟)(1)掌 GCS、GOS记分法、昏迷概念、

持续性植物状态概念、握康复医学评估的

常用检查方法及评价

(2)昏迷的评定。颅脑外伤的康复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点讨

论医学评估的常用检查方法及评价

(4)发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

讨论的

基础

上,教

师进行

点拨,

并及时

讲述新

的知

识。

1、讨论正

常与异常

之间的变

化。

2、聆听新

的知识点

合作探究法

讲述法

通过学生讨

论,激起学

习兴趣,老

师趁热打铁

讲述新的知

识点。

分组参与,完成项目(30分钟) 1、分组制定实施方案

2、完成项目1、指导

学生制

定实施

方案

2、教师

巡回指

导学生

完成项

目。

1、各组组

长组织本

小组同学

阅读学材

后讨论商

量,确定

创意方

案。

2、小组确

定分工。

3、记录员

记录方案

及分工

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制

作,提高动

手操作能

力、协作能

力;教师巡

回指导,随

时发现并解

决问题;同

时培养学生

的统筹能

力、集体工

作能力。师

生共同创设

学习环境,

使师生间有

讨论、质疑、

探究、合作、

交流的机会

归纳小结,课后拓展(30分钟)

各小组派解说员上台进行展示,并对

本小组的成员、介绍,本组其他组员与其

他小组进行评价打分。

本组组长亮出自评分,他组考评员亮

出互评分。本组记录员填表登记分数并张

贴评分表

评分细则详见学材中“学生质量监控表”

1、组

织学生

进行展

示并指

导学生

掌握评

分规

则。

2、对

小组作

品以及

学生评

价。

3、到

1、各小

组解说员

进行作品

展示

2、各小

组组长给

出本组自

评分

3、考评

员亮出互

评分

学生参与评

价法

让学生自己

展示小组作

品并参与评

价,突破本

节课另一个

难点,能够

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学

习别的小组

的成果和优

点,让学生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附表:学习质量监控表(包括评分项目与评分标准)

小组自控能力

(20)学习态度

(10)

专业技能

(30)

协作精神

(20)

整体效果

(20)

总分

1 各小组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教师总结(10分钟)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8

个小组,在小组共同努力下,都出

色地完成了各项目任务。

2、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及动手能力。

3、每人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发扬

小团队的力量,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达成共识。

4、每个小组由一个口才出众、

善于表达的同学进行上台总结,其

它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完善。通过这

种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

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便于理解。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价、总

业布置

认真

听取教师

的评价,

记录下需

改进的地

方。

充分肯

定学生的作

品,进一步

让学生对本

门课学习产

生浓厚的兴

趣,,使学

生具备知识

迁移能力。

拓展学

生思维

体现分

层次教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方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法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养成良好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掌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难以超脱自我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让学生多看我练多讨论;从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自我意识;

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分组人数不宜多,分工要细致,每个人都要有任务,避免为一些同学造成懒惰的理由。

2、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课堂服务,为完成本节课任务而服务。

3、课堂容量不要太多,这样易造成任务完成不好的问题

4、学生自控力差,个别同学没有投入进去。

2 3 4 5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按颅脑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健康史,了解受伤原因、部位及程度。 2、评估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评估有无颅高压或脑疝的临床表现。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结合CT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昏迷者侧卧,休克者平卧,意识清楚、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20°。 2、遵医嘱给予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及粗纤维含量丰富的饮食。 3、保持呼吸道通畅。分泌物多者,及时抽吸并报告医师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4、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观察颅底骨折者有无脑脊液漏。 5、合并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者护理:①避免用力咳嗽,防止擤鼻涕、屏气、打喷嚏;②严禁局部冲洗填塞,勿挖耳、抠鼻,保持外耳道、鼻腔、口腔清洁,禁止从鼻腔吸痰,防止颅内逆行情感染; ③取头高、患侧卧位,头下置无菌巾;④推迟到4~5天后安放鼻饲管,避免鼻饲管插入颅内;⑤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⑥保持大便通畅,勿

用力排便;⑦每日测体温3次,直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天;⑧禁作腰穿. 6、限制入水量在2000ml/d以内,保持尿量在500ml/d以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尿失禁或尿潴留者予以导尿;下丘脑损伤引起外伤性尿崩症者按尿崩症护理常规。 7、必要时做好开颅术前准备。偏瘫、失语者协助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8、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健康指导】 1、指导偏瘫、失语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2、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者,术后3~6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1.伤情评估与准备: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抢救室和监护室内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齐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护理的关键之一,应给予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影响呼吸功能。 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4.止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防止感染: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脑脊液顺利流出来。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禁止药液滴入、禁止腰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6.心肺复苏: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①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②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③体温、呼吸、脉博、血压有明显改变。或GCS评分为3~8分者。 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 ②头痛、呕吐 ③眼部征象:包括瞳孔、眼球运动、眼底的改变 ④椎体束征 ⑤生命体征的改变 ⑥脑疝 瞳孔的观察 正常瞳孔的直径2.5~4mm,对光反应灵敏,等大等圆。 观察瞳孔可分为直接光反应和间接光反应 直接光反应:正常的现象是光照的瞳孔收缩 间接光反应:光照时另一侧瞳孔也同时缩小 肢体活动情况 肌力分级法如下: 0级:无肌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有轻度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平行移动,但不能产生运动 2- :不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2+ :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 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3- :抗引力时有部分运动幅度 3+ :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4级: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肌力正常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临床常用GCS对伤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所得总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 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9~11分为中度;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4 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6 呼唤睁眼3 回答错误4 定痛动作5 刺激睁眼2 吐词不清3 肢体回缩4 无反应 1 有音无语2 异常屈曲3 不能反映1 异常伸直2 无动作1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案例编号:102015 知识点:颅底骨折的分类;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的护理;颅内血肿的分型和病情评估;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硬脑膜外血肿。 患者,张先生,男性,51岁,高中文化,车祸致头痛头晕伴呕吐2小时入院。患者早上6:00骑电动车时不慎被货车撞伤,当时有短暂的昏迷史,醒来时感头痛头晕,恶心未吐,耳鼻流血,被送入医院。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瞳孔双侧等大,直径0.25cm,对光反应灵敏,T 37.6℃,P 52 次/分,R 18次/分,BP134/92mmHg,右侧枕后头皮挫伤,4cm×4cm瘀斑,右耳及双鼻流血,胸腔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予补液抗炎止血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者无高血压病史。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 4.87×1012 /L,HB138g/L,WBC10.2×109/L,中性粒细胞82.9%。 凝血功能检查:PT12.9秒,APTT27.4秒,TT16.4秒,INR0.95。 急诊床边B超检查:胸腔无出血,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脑挫伤,右侧膜外少量出血。 医疗诊断: 1.脑挫伤; 2.硬膜外血肿; 3.颅底骨折。

情景1 入院护理 问题1 如何评估该患者病情? 1.评估患者的健康史: (1)车祸致伤有短暂的昏迷史; (2)无高血压病史; (3)感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一次; 2.护理体检: (1)T 37.6℃,P 52 次/分,R18次/分,BP134/92mmHg; (2)右侧枕后头皮挫伤,右耳及双鼻流血; 3.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4.配合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 问题2 针对该患者病情,目前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取右侧头高卧位; 3.予氧气吸入2~4L/min,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脑缺氧,缓解疼痛; 4.注意头痛呕吐情况,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并观察脱水的效果; 6.暂禁食; 7.动态CT检查,必要时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8.保持大便通畅。 问题3 就患者的脑脊液耳漏、鼻漏,该如何处理?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头高位(30°~60°),宜患侧卧位; 3.脑脊液鼻漏耳漏者严禁堵塞鼻腔和耳道,不可用水冲洗或注入药物,局部保持清洁,用消毒酒精棉球洗外耳及外耳道;

精选-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癫痫等。 2. 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3. 合并颅底骨折者注意耳、鼻腔有无液体流出。 4. 开放性颅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3.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5.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6.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7.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四、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2.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工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3.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4.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护理措施 1. 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处皮下肿胀,及时通知医师。注意引流液颜色及量的变化。 3.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一30度),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位。4.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5.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l.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2.注意劳逸结台,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五、脑室引流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 观察有无出现头晕、呕吐、虚脱,,防止颅内压低压综合征。观察有无颅内血肿症状(外引流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下降较快,因皮质塌陷,血管拉长、断裂而易形成硬膜外血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

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脑疝的先兆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2.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头部放置冰枕,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保持病人情绪稳定。(要有效置冰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中心吸氧,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记录颜色、量及性质,且注意无菌操作。 4.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因素:进食速度不宜太快,以防呛咳,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及咳嗽。 5.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30~40d/min)给予抑制脑水肿的药物,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防止管道堵塞、脱落及扭曲,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在位。 6.做好尿道口护理,给予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每日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防止导尿管堵塞、受压。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给予每日腹部按摩2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 8.给予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促进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用气垫床,受压部位给予减压处理,预防褥疮形成,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口腔护理,给予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并认真观察口腔内的情况。 10、饮食应给予适温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硬、粗糙的食物,并观察消化情况。 11、应患者较烦躁,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可给予约束带约束在床及镇静剂使用。 12、给予床栏使用,防止意外摔伤。 13、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抱有信心,减轻焦虑感。 ÷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有关。 2、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与病人无自主活动能力及营养失调有关。 3、尿路感染:与长期导尿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量 增加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有关。 8、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9、知识缺乏:与缺乏信息来源有关。 10、潜在并发症:脑疝、坠积性肺炎、静脉炎、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消化道溃疡。

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

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目的:研究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 用随机数表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76例分为A组(38例,采取优化康复护理措施)和B组(38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A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6±4.2)分,显著高于B组的(82.9±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优化康复护理;颅脑外伤;康复期;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颅脑外伤患者约占临床创伤性疾病发生率的5%~10%,该病具有创伤大、致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此外,其患者康复难度较大、生活质量较差。研究提示,优化康复护理可针对康复过程中限制颅脑外伤后运动功能、自理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临床路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2]。为研究优化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笔者特进行本次研究。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A 组给予优化康复护理,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9~69岁,平均(34.2±2.6)岁;B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33.8±2.3)岁。所选患者入院后均经颅脑CT、脑电图、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均符合文献[3]《颅脑外伤的分类分期诊断标准》,且患者及家属对本试验内容、目的了解全面,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了急救无效死亡、具有原发性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者。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B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关注神志、瞳孔及并发症,做好生化指标监测、护理记录等)、护理操作(输液、给药、留置针、给氧、连接呼吸设备等)、专科护理(脑脊液漏液处理、约束带使用等)、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标识、清洁床铺等)、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环境介绍、简单功能练习等)、饮食和排泄护理(饮食支持、协助排尿等)。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癫痫等。 2. 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3. 合并颅底骨折者注意耳、鼻腔有无液体流出。 4. 开放性颅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3?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5 ?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6 ?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7.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 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 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 等 四、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工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3?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4?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 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处皮下肿胀,及时通知医师。注意引流液颜色 及量的变化。 3. 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 一30度),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 位。4 ?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5 ?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I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2?注意劳逸结台,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 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五、脑室引流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头晕、呕吐、虚脱,,防止颅内压低压综合征。观察有无颅内血肿症状(外引流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下降较快,因皮质塌陷,血管拉长、断裂而易形成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要密切观察头痛、意识改变等症状。 2?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4?观察脑脊液的颜色、量的变化。护理措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 【分类】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血肿②头皮裂伤③头皮撕脱伤 2、颅骨损伤:①线性骨折②凹陷性骨折 3、颅脑损伤 【护理要点】 (一)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日内,每1-2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b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坠床或损伤。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5.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标签:综合康复护理;颅脑外伤;功能恢复;影响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逐渐上升。随着重症监护和神经外科治疗技术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致残率却居高不下。患者即便是能够存活下来,但是残疾带来的诸多不便也会成为患者今后生活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逐渐应用于改善脑外伤后功能障碍中,并取得了不错的反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38.7±3.5)岁。脑伤并颅内血肿41例,脑挫裂伤23例,硬膜下血肿13例,颅内血肿伴脑疝1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其损伤程度包括重型46例,中型29例,轻型21例。全部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后均被确诊,且均有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包括对症处理、营养供给、颅内降压等。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因为手术中的创伤、脑出血、脑挫裂伤等因素使得患者脑组织不同程度受损引发偏瘫,使患者在自理能力、运动、感觉、语音等多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在早期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系统科学的护理可有效促进各方面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是一类常见创伤,发病率仅次于四肢。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外科医生首先考虑的是通过手术如何挽救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寿命。而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因为手术创伤、脑出血、脑挫裂伤、脑水肿及其他不可控因素使得脑组织不同程度受损[1],甚至引发偏瘫,使患者在自理能力、运动、感觉、语音等多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2]。不仅患者痛苦,家庭也因此承担着经济和社会等压力。因此,随着科技发展,如何在保住生命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是对一户人员的一大挑战。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合理适当系统科学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意识、生存能力、身体机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近一年来在临床上的早期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现将我科2013年0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车祸44例,跌倒伤10例,被打伤2例,肌力分级:0~Ⅰ级18例,Ⅱ~Ⅲ级23例,Ⅲ~Ⅳ10例,Ⅳ~Ⅴ4例。 1.2方法早期脑功能恢复在脑损伤发生后3个月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患者如果在48~72 h内神经系统并无进一步的损伤表征,则患者病情已进入稳定期。此时,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话则可进行康复锻炼。 2护理 2.1心理护理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脑细胞代偿功能的训练,神经系统间新联系的建立和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均有很好的促进效果。而患者由于功能障碍,对其他人和社会依赖性加大,常常会出现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患者不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护士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3]。心理护理应该贯穿康复的全过程,应多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喜好,并与家属积极配合,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加其生存意识及对生活的信心,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更好的恢复。 2.2体位护理给予正确的卧位姿势,一般将床头摇高30°,有利于头部的供

颅脑损伤护理查房

2015年ICU科第二季度业务/教学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年5月28日16:00 地点:七楼多媒体会议室 主持人:方琼訇 参加人员:详见签名单 护士长:今天由我们ICU组织的全院第二季度护理查房,今天的查房主要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损伤都占全身部位损伤总数的20%,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远远高于四肢骨折。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建筑、工矿的工伤事故,运动损伤及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因难产或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亦偶见。在我们医院以急诊病人居多,在我们ICU外科病人中颅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年中颅脑损伤的病人给我们医院带来的收入有一千多万,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首选由责任护士进行下病情介绍。 ***:由我来做下病历简介:姓名:*** 性别:男年龄:26岁床号:8床住院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多发伤,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开放性脑挫裂伤(额叶,左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顶枕部,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额颞骨,左侧;颞骨,右侧),颅底骨折,头皮挫裂伤,休克代偿期;胸部损伤:双肺肺挫裂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左肾挫裂伤,左颧弓骨折,左上颌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擦伤。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前约2小时被小车撞到(具体不详),即致人事不省,呼之不应,头面部、口鼻腔、双外耳道等多处活动性出血,呼吸深快,四肢冰冷,无呕吐,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伤后急呼我院"120",救护车送入我院,即予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持续导尿、伤口包扎、输液、气管插管等治疗,并急请神经外科、普外科会诊,予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未抽出液体,考虑病情危重,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对近5年来涉及我国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和分析总结。结论:目前我国在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干预模式、具体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各有其关注重点和干预优势,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应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审慎地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对干预模式和具体干预施措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的康复护理方案,以便切实帮助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护理中获益。 【关键词】颅脑外伤;康复;护理 1 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 2 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采用的干预模式 2.1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其干预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上。具体的干预内容和干预形式主要包括心理疏导疗法,音乐刺激疗法,肢位的合理摆放、按摩,关节的被动活动,体位平衡与变化训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等[7]。研究者[7]通过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病例中的应用研究,认为该模式以其干预形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干预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颅脑外伤病例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具备着诸多优势。 2.3 组织化医疗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预此干预模式的指导理念是,将康复护理做为颅脑外伤病例的生活或者管理方式,患者经评估后确

认其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即对该类患者施以来自于专业康复治疗师和护理工作者的针对性医护干预,并通过相关康复人员的专业帮助,为该类患者构建起利于其后期良好功能恢复和高质量生存品质的优质康复氛围与环境[10]。相关研究显示[11],组织化医疗模式康复护理组入院15d和30d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颅脑外伤病例,提示在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住院病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过程中独具价值。 3 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3 基本功能康复护理措施认知功能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采取书写、记忆、综合分析能力、计算四种训练方法来实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4],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措施的颅脑外伤病例干预四周后的MMSE评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认知功能康复组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则可分为运动性失语的康复以及感觉性失语的康复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以语音方面的康复训练为主,后者则以理解能力的康复训练为主。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措施则是指在护理人员的科学协助和指导下,帮助患者循序渐进地由他人协助到独立或借助于最少帮助来成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进一步扩展至在社区范围内完成社会活动的目的[15]。多位研究者[16]均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接受护理人员科学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措施的患者群体,干预后的相关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措施对降低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评估】 1.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定 1.1昏迷期间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患者损失程度进行评估,最低为3分,最高为15分。 1.2清醒后依据损伤后遗忘(PTA)期间长短评定损失严重程度,遗忘间期<10min为极轻型,10min—1h为轻型,1h—1d为中型,1d—1周为重型,>1周为极重型。 2.功能及预后评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 3.神经行为恢复阶段的评估 4.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及心理等评定。 【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 2.沟通交流障碍 3.排便模式的改变 4.情绪及行为异常 5.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坠积性肺炎;挛缩、癫痫 6.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跌倒、走失 【护理措施】 1.早期康复护理

1.1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昏迷患者应鼻饲充足的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定时翻身、扣背、吸痰,气管切开者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尿潴留应安置保留导尿管,做好尿管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防止压疮。抗痉挛体位保持适当的卧位姿势。 1.2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脱水剂等。 1.3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在患者急性期每天做2次,以后每天做1次,每次每个关节做3-5遍。 1.4催醒治疗:通过声音刺激、视觉刺激、深浅感觉刺激、针灸刺激、高压 氧治疗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苏醒。 2.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ADL能力训练;再就业前的训练。 3.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知觉障碍的训练。 4.言语障碍的护理:在患者神志清楚、能保持坐位后就可开始失用症训练或构音障碍训练。 5.行为障碍的护理:行为障碍的治疗分为正性行为障碍的治疗和负性行为障碍的治疗。 6.心理障碍的护理 7.大脑综合能力训练 8.并发症的护理: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急性肺炎、痉挛、癫痫等并发症及跌倒、走失等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及护理。 【健康指导】 1.康复护理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变化、认知功能障碍等,以便制定康复计划。

脑外伤的护理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3253927.html, 脑外伤的护理要点 作者:包小琴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011-01 发生在头颅部分的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跌坠或是撞击而产生的外伤。一般发生在灾难,战争或交通事故中。头脑外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伤害,一般可以分成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以及农奴那损失损伤三类,这三类损伤经常合并发生。开放性的颅脑外伤,一般是指脑部通过伤口和外界相通的一种伤害。脑部损伤因为脑组织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于颅脑外伤的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脑外伤的病因以及相关疾病 1.1 钝器伤 一般患有此类病症的伤者是由于棍棒,专锤,斧背等钝物击伤的,这类损伤会使得头皮挫裂,并且傷口的创伤面不整齐,颅骨会有粉碎性骨折的凹陷,而硬脑膜一般情况下容易被骨折片刺伤,脑组织挫伤的面积较广,有可能会有颅内血肿和脑对冲伤的现象发生,一般同时会出现异物,毛发等污染,很容易使患者发生感染。 1.2 锐器伤 一般经常出现的导致伤害的东西,有刀,斧和匕首等,这一种损伤会导致头皮创面较为整齐,而颅骨是有一个槽型的裂口或是凹陷,硬脑膜和脑组织也会出现裂口以及出血的现象。这类伤害出现对冲性脑损伤的情况较少,一般情况下,锐器伤的污染较轻,颅内很少出现异物,不容易被感染。 1.3 坠伤和跌伤 因为运动速度较快,而使头颅撞在了棱角和凸起的物体上,导致头皮出现裂口的伤害。一般情况下还会发生颅骨骨折和脑挫裂伤的现象,这种伤害中同时出现对冲性脑损伤的比较多,而且也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和感染的症状。 和颅脑外伤相关的病症有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以及颅内组织损伤等。颅内感染一般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感染的处理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使患者医疗费用增加,而且容易使患者神经受到损伤。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共31例,均采取康复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患者语言障碍评分和肢倦乏力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康复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中能促进肢体及语言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伤;偏瘫;失语;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血肿压迫、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患者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致残率非常高[1]。临床发现当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若不及时科学的进行康复锻炼,偏瘫肢体就会发生挛缩、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剧烈疼痛[2],语言无法表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本院颅脑外伤术后偏瘫、失语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后取得非常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61±4.06)岁,25例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6例出现语言障碍,所有患者均采取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气管切开术治疗。在这些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康复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康复师和医师的专业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3],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包括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家庭康复护理等。具体护理包括:①体位护理: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中体位护理很重要,体位护理即“良肢位摆放”,体位护理关系到康复预后的成败[4],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 h后开始采用体位护理,体位护理主要采用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坐位等[5],每隔2 h更换体位,尽量鼓励患者采用侧卧位,尽量减少患者仰卧位的使用。仰卧位的时间保持在1 h,时间不宜过长。侧卧位是体位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体位,能够减少患者的痉挛。健侧卧位有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患肢水肿,在健侧卧位的护理中在患者头部放置垫枕,保持患者的躯干稍微前倾,上肢与躯干呈现90~100°,在患者的背部垫上一个枕头,患者的健侧上肢可以随意。②肢体康复锻炼: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按摩、拍打患者的肢体,在按摩时先轻后重,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50%红花酒精按摩患者的背部和骶尾部,每6小时按摩1次,10 min/次,3次/d。在按摩中配合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注意动作的轻柔,3~4次/d[4]。患者意识清醒后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运动,包括握手、起坐运动等。在握手护理中帮助患者分开五指,将患者健康手拇指放置在患手拇指的下方,手不要晃动。在桥式运动时将患者放置在床上,压住双膝关节,抬高

脑外伤患者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组织查房:□护理部□科室□其他 查房形式:□床边查房□集中查房□其他 参与对象:□全体护理人员□主管护师以上□护士、护师□手术片□非手术片□实习生 病区:脑外科时间:2018、 5、10 主持:谭何晓主讲:谭娇娇职称:主管护师 查房主题:脑外伤患者护理查房学时:记录: 参与人员: 查房记录: 一、一般资料:蔡辉男60岁因高坠致伤头部及全身多处伴疼痛、左外耳道出血30分 钟入院。 二、病情介绍:患者因高坠致伤头部及全身多处伴疼痛、左外耳道出血30分钟,急诊以 脑外伤收住院,入院时症见:嗜睡,检查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左侧枕部扪及6x4cm头皮血肿,左外耳道少许活动性出血。舌红,苔薄,脉弦,入院时查:T:36.8摄氏度,P:70次/分,R:20次/分,BP[:130/74mmHg。三、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枕骨、颞骨骨折,左侧乳突骨折,颅底骨折,蛛网膜 下腔出血,ECG正常。胸部CT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 四、诊断:中医:脑外伤(气滞血瘀)西医:重型颅脑损伤。 五、中医辩证:脑外伤是因为外力致气血亏虚,导致心脑肝肾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 犯于脑,血溢于脑所致,病位在脑、颅骨,证属气滞血瘀。 六、治疗原则: 1、告病危,遵医嘱行一级护理。 2、行头部冰敷、吸氧、心电监护、导尿、脱水、护脑、抗炎、止血、护胃等对症支持 治疗。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 七、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头痛、头晕:与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头痛不适,病情需要卧床有关。 3、饮食调养的需要:与饮食调养知识缺乏有关。 4、潜在并发症:潜在感染,与正气不足,卫外部因有关。 八、中医护理措施: 1、头痛头晕 (1):静卧,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左侧,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刺激。 (3):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头痛的部位、性质及发作时间。 (4):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5):必要时配合针刺治疗。 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1):及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所需。 (2):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3、饮食调养需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助火生

脑外伤病人护理查房

脑外伤病人护理查房 姓名:孙启德病区:神经外一病区床号:19 住院号:998831 病历摘要:2015年10月30日00:20,患者孙启德,男,48岁。因“高处坠落致头、面部外伤6小时”入院。患者不慎从二楼坠落(高约4米)致头面部及全身多处外伤,伤后有短暂意识丧失,头面部多处软组织裂伤,口鼻出血,右侧眶周软组织肿胀明显,睁眼困难,伴有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血性胃内容物,查头部CT,急诊以“多发生、头部外伤、颅内出血、颅底骨折、软组织裂伤”收住院,病情危重,收入ICU。经抢救后与09:30转入我科。给予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尿管。查瞳孔左:右2:2.5,对光反射存在,自主呼吸平稳,鼻导管吸氧SPO2 98%左右,心率86次/分,窦性,NBP 130/69mmHg左右,体温:36.9℃。 〖护理评估〗 1.健康史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否认有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2.身体状况嗜睡,精神萎靡,右侧眼睑肿胀,无法检查瞳孔,左侧瞳孔约 3.0mm,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良好,四肢指令动作,肌力约4级,肌张力不高,痛觉灵敏,病理征阴性。 3.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及家属因担心脑损伤给今后生活带来影响或留下后遗症等出现焦虑、恐惧或忧虑等心里反应。 〖护理诊断〗 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外伤后脑出血有关 2.自理能力下降—与绝对卧床头疼头晕有关 3.排尿模式的改变—与留置尿管有关 4.便秘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有关 6.焦虑—与患者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8.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外伤相关知识回顾 病因: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猛击头部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