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张梦侬白清佐医案经验

名医张梦侬白清佐医案经验
名医张梦侬白清佐医案经验

名医张梦侬·白清佐医案经验

张梦侬·白清佐经验(2014-10-24 17:59:17) 郝大夫

张梦侬论病

一。藏躁(歇斯底里):由七情久郁,以致五脏气血失和,

尤以心肾受累为主。轻者用解郁剂;重者用镇静剂1解郁剂:丹栀逍遥散加香附丹参加甘麦大枣汤。以妇女多见,此方并能治疗男女一切忧思郁闷所致的疾病。2.镇静剂: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制首乌二十五克制龟版制鳖甲各六十克磁石粉阿胶各三十克龙骨牡蛎白芍炒枣仁麦冬当归甘草石斛各

十克小麦半斤大枣十个,用小麦水煎药。

二。精神分裂症:所欲不遂,忧思抑郁,久则气滞痰结,郁火勃发。解郁泻火,平肝镇逆,安神祛痰。方药用加味三一承气汤:柴胡厚朴栀子郁金枳壳甘草苦参丹参各十五克代赭石茅根各六十克大黄芒硝各三十克。生铁落半斤熬水煎上药。配服万氏牛黄清心丸(服用十天)。

三。癫痫用加味礞石滚痰丸:丹参茯苓远志龙齿粉石菖蒲陈皮白术枳实木香朴硝煅礞石黄芩酒军半夏朱砂各六十克甘

草胡黄连胆星各三十克沉香十五克煅磁石九十克为丸服用,有的患者服后大泻。

四。麻木震颤(肝风)丸药方:肝肾阴虚,首乌一百二十克玉竹女贞子龟版制鳖甲甘草白芍菟丝子川断阿胶沙菀子菊

花决明子沙参黄芪当归党参白芍煅龙骨粉各六十克为丸服用。

眩晕1肝阳挟痰眩晕:二陈汤温胆汤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减。

2.肝肾阴虚:制首乌三十克决明子玉竹沙菀子龟版白芍茯神龙骨各十五克甘草枣仁菟丝子各十克磁石三十克。

暴厥:阴虚气弱,血少阳浮,汗为心液。阴虚血少,不能翁合其阳,阳气浮越于上,故稡然昏倒。治以滋阴潜阳,养心安神。处方:首乌三十克丹参女贞子茯神磁石龙骨牡蛎麦冬甘草炒枣仁远志红参五味子各十克龟版三十克。

大厥:病发多在深夜,下床小便未完时。非癫痫,此血气并走于上,上实下虚所致。治以镇逆潜阳,调和气血。处方:制龟版鳖甲煅龙骨牡蛎茯苓各十五克生地黄柏炭知母白芍

甘草各十克桂枝各十克生姜大枣引。

不寐1痰饮不寐,形胖,脉弦滑左大,半夏陈皮甘草枳壳瓜楼玉竹竹茹茯苓薏仁高粱米生姜2惊恐不寐,主以镇静安神,

佐以祛痰涤饮:炒枣仁甘草麦冬陈皮郁李仁远志枳实半夏茯苓丹参生龙骨牡蛎猪胆皮各十五克。3梦游症:痰饮内动,神不守舍,枣仁丹参茯苓半夏陈皮甘草龙齿白术石菖蒲远志竹茹炒枳壳生姜。

暴聋:肝胆气郁,木火内燔,清窍阻塞。治以宣通升散,行气解郁,宜针药并施,师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意,用加味逍遥丸:柴胡川芎香附当归白芍地骨皮栀子龙胆草丹皮甘草石菖蒲煅磁石。

耳鸣丸药方:阴虚所致,煅磁石120克煅龙骨牡蛎山萸肉泽泻车前子沙参黄芪葫芦巴茯苓龟版各60克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为丸服用。

治盗汗方:浮小麦六十克煅龙骨牡蛎各十五克甘草炒黄柏各十克大枣七个。

胸腔积液方:葶苈子大枣鱼腥草车前子鱼腥草蜈蚣黄芪太子参炮山甲莪朮猪苓杏仁泽泻茯苓薏仁川贝沉香瓜楼。

痿痹:行走不能,肌肉萎缩,震颤,此肝肾俱虚,真阳不足,邪乘虚入而失治,累及奇经之任脉督脉及阳跷阴跷。治以大补肝肾之阴,以益命门真火,温通奇经,双补气血。汤丸并进,1首乌桑枝菟丝子威灵仙鹿角制龟版活血藤沙菀子川牛

膝狗脊苍术黄柏贯仲水煎服。2.首乌附子薏仁熟地黄芪牛膝狗脊沙菀子肉苁蓉当归菟丝子杜仲补骨脂白芍制龟版鹿角

虎骨锁阳枸杞子川断肉桂为丸服用。

张梦侬论治羊毛疔:羊毛疔又叫羊毛痧,其症状为心腹绞痛,日夜不休,尤以呕吐为特征,凡饮食药物水浆入口即吐,大便不通,颇似关格证。其病因痰水食物停于中焦,又外受寒邪所致。诊法:细看患者前胸窝上下左右汗毛孔有黑点时,先用缝衣针鼻按成凹,后用针尖轻轻挑拨,觉黑点有坚硬抵抗感者即是羊毛疔。治法1用穿上白丝线的小缝衣针一口,线尾打成双线结,从黑点低下穿过去,医者两手挽着线的两头,轻轻扯拉并向上提起即可看见羊毛样的雪白纤维,可用剪刀剪断。另有一法,把针从黑点下穿过去后不用扯提,只将丝线拉到线尾约半寸长,就打上两道结,留线半寸剪断,数日后丝线自然断落。按照以上疗法,在前胸部后背部仔细寻找,凡汗毛孔有黑点处都按以上挑法至少挑三五处,多则十余处。2.用净黄土一大块,捶细,以凉水调和如面,干湿得宜,捏成拳大泥团。先在患者前胸以及脘腹部蘸上热水,后用泥团在胸腹部连续搓滚,至泥团与皮肤有相粘感,如不相粘连,可用热湿毛巾搽胸腹部后再滚。约半小时扳开泥团,可见无数羊毛样白毛,前胸腹滚完,另用一泥团在背后,上自颈椎下至腰椎,按前法滚半小时泥团内亦可见到很多白毛,其胸脘痛呕吐自然缓解,屡用皆验。

热痹化燥(全身性关节疼痛变形):此湿热蕴结于肢体经络筋骨之间,日久不解,化燥伤津,筋骨关节失于润养,气滞血瘀,凝结不行,治拟增液润燥,养筋活络。处方:玉竹白芍石斛薏仁五加皮海桐皮各十五克茅根忍冬藤夜交藤各三十克川牛膝黄柏知母各十克鲜桑枝六十克,连服一个月。张梦侬论牙痛证治1实火牙痛(1)含漱剂:龙胆草升麻防风甘草各十克细辛五克,水煎冷漱口,名立效散。(2)内服方:生地元参地骨皮麦冬牛膝车前子白芍甘草木通龙胆草蒲公英地丁。2.虚火牙痛,下肢常发冷。肉桂1.5克熟地十五克附子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牛膝车前子各十克细辛二克元参山药各十五克。并能治疗虚火上炎所引起的慢性口疮,舌烂咽喉溃疡等久延不愈,屡服辛凉甘寒滋阴降火之药疗效不显著者,服用本方十付左右即能收效。

头痛抽搐:阴虚阳亢,处方:首乌三十克女贞子玉竹白芍菟丝子麦冬各十五克当归石斛各十克北条参太子参龟版鳖甲各三十克,连服十付。

巅顶头痛:阴虚阳亢,处方:首乌女贞子各十五克菊花黑豆皮苦丁茶白芍甘草石斛各十克制龟版鳖甲煅磁石石决明各三十克。肝阳挟痰饮巅顶痛,代赭石煅龙骨牡蛎茯苓半夏吴茱萸陈皮甘草炒黄连龙胆草生姜大枣。

脑震荡后遗头痛,治以镇逆为主,佐以消瘀活血通络,柔和之品。处方:制首乌龟版煅磁石女贞子草决明白芍龙骨牡蛎菊花苦丁茶白吉利牛膝石斛珍珠母。此方似少活血之品,不知有效否?

肝肾两虚腰痛蜜丸方:首乌120克菟丝子炒杜仲沙菀子桑葚子补骨脂巴戟天当归茯苓白术狗脊鹿角霜各60克牛膝90克。

胸腔积液:冬瓜仁薏仁茅根各三十克丝瓜络旋覆花赤茯苓滑石桔梗各十五克枳壳柴胡杏仁通草各十克芦根六十克。如干性胸膜炎则以上方去赤茯苓滑石加瓜楼杏仁元胡竹茹忍冬

藤金银花,注重止痛。

寒热错杂腹痛,我习用乌梅丸,张梦侬用藿香吴茱萸半夏干姜陈皮茯苓厚朴枳实甘草黄连泽泻川椒焦三仙,此系胃中原有伏热,更加饮食生冷或者外寒侵袭,以致寒热错杂而疼痛发作。

湿疹方:金银花土茯苓蒲公英地丁各三十克白癣皮十五克野菊花黄柏黄芩生地连翘蝉衣各十克荆芥三克。

疥疮:湿毒内蕴,血热旺盛,湿热相蕴生虫,治以清热凉血,

败毒杀虫,尤须注意卫生。处方:野菊花白癣皮蝉衣黄芩黄柏各十克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各十五克赤白芍生地百部黄芪连翘各十克。

干疮久不愈,疮毒内陷,寒热无汗,头痛身肿泻利,治以疏风散寒,宣湿败毒,处方:麻黄六克苍术皮荆芥紫苏蝉衣防风白芷葛根陈皮淡豆豉各十克金银花十五克甘草十克葱白芫荽为引。

荨麻疹(风疹)方:气虚血热,风邪乘袭,治以滋阴益气祛风泻火法,处方:黄芪当归生地枳壳白癣皮地肤子防风连翘桑叶白芍牛蒡子玉竹荆芥,黄芪益气固表则邪不易入。

银屑病:多由风湿热毒,瘴戾恶气侵袭皮肤,日久化为燥火所致。前人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说。因为肺属金,主气外合皮毛,金受火刑,津液被灼化燥,皮肤失去滋润,所以粗厚枯涩作痒而起鳞屑。治以泻火败毒,益气滋阴,兼散风热。处方野菊花十克金银花地丁各三十克栀子黄柏丹皮木通当归各十克土茯苓一百二十克生地二十四克蝉衣荆芥各十克黄芪十五克。

痄腮: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金银花地丁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牛蒡子元参野菊花僵蚕赤芍薄荷蝉衣马勃。本病由外感风热时毒所致。外用青黛蜂蜜浓茶调外敷患处。

化脓性中耳炎:多由肝胆湿热内蕴所致,治以清热泻火,散

风去湿,托里排脓,内外合治。1外治法:鹿角霜十五克乌贼骨煅龙骨各十五克抱鸡蛋壳二十一克(炕枯)枯矾十五克冰片一点五克共研末,先用棉签将耳内脓液搽干净,后将药末撒布耳内,一日一次。2.内服方:香附黄芪柴胡黄芩生地龙胆草白芍甘草白芷地骨皮当归水煎服。

淋巴结发炎肿大(瘰歷,九子痒):此系肝郁化火,灼津为痰,凝滞不散,结聚成核,治以行气散结,化痰软坚,清热解毒。处方:橘子核天葵子各十克海藻昆布各十五克牡蛎三十克夏枯草六十克莪朮大贝母枳实各十克蒲公英三十克半

夏十克地丁三十克白花蛇舌草六十克,水煎连服两个月。

甲亢:由于肝胆火郁,津液被灼,痰气凝结,治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处方:生牡蛎二十四克夏枯草六十克蒲公英三十克黄药子橘子核大贝母各十克天葵子十五克银柴胡十克海

藻昆布各十五克地丁三十克野菊花十克甘草十克。评:似少养阴之品,可加元参麦冬。

乳痈:民间习俗以妊娠七八月,先有乳汁流出,后发乳房肿痛名为内吹乳痈,产后在月内发生乳房肿痛者为外吹乳痈。其病机为气滞血瘀,热毒内蕴。治法:先外治挤乳法,初起恶寒发热,乳房作痛,查觉有乳孔闭塞时即以温水浸洗乳头,

再用热敷,后则轻轻按揉,即用双手捏着乳房,将大指和食指同时用力挤压,必有细粉条状之物从乳孔中出,随机将乳汁尽量挤出,每日一次至症状全消为止。内治法:1初期,一二日轻度寒热,乳房内包块作痛,橘子核蒲公英金银花。

2.脓未成期,二三日,红肿热痛,柴胡青皮山甲王不留行蒲公英天葵子花粉地丁金银花橘子核。

3.脓成期,用仙方活命饮陈皮易青皮。

乳腺增生:多由肝气郁结,痰湿凝滞,聚积成形,治以舒肝行气化痰,涤饮,软坚散结,处方:旋覆花橘子核枳实天葵子夏枯草赤芍蒲公英半夏大贝母生牡蛎香附地丁青皮。

阴囊湿疹(绣球风)由于肝经湿热,外风侵袭。互相搏结,化成浊毒,流注阴囊所致。治以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处方:金银花连翘地肤子蒲公英地丁蝉衣野菊花黄柏荆芥升麻知

母白薇白癣皮。

张梦侬论治睾丸炎,治法:清热解毒利湿行气消肿,内外并治。处方:炒橘子核川楝子各十克荔枝核十五克乌药元胡海藻昆布吴茱萸桃仁炒枳壳木香升麻栀子各十克。外用生大黄大枣鲜生姜捣如泥,敷贴肾囊处,布包一天一次。

附睾结核,由于肝肾亏虚,痰凝气滞,结于附睾所致。治以

理气化痰,软坚散结。处方:荔枝核海藻昆布木香川楝子山楂橘子核吴茱萸枳实元胡地丁天葵子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臁疮,处方:黄柏苍术归尾赤芍红花桃仁蒲公英地丁防己独活白芷槟榔金银花忍冬藤。外用白芷六十克,飞净黄丹一百二十克,共研末,外用麻油调和涂患处,每天一次。

外伤止血方:寒水石飞黄丹各一点八克龙胆草煅龙骨各零点六克雄黄密陀僧各零点三克乳香没药各零点四五克,外敷伤口处,几天后愈合。

破伤风方:蝉衣荆芥鱼瓢珠僵蚕天麻防风天南星各十克蜈蚣二条。水煎服。

重症肾炎用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白术白芍陈皮木通熟附子各十克知母泽泻炒地肤子车前草红饭豆炒麦芽各十五克细辛三克桂枝十克生姜三片水煎服。

乳糜尿方:黄芪党参白术萆薢杜仲菟丝子各十五克干姜益智仁甘草贯仲升麻各十克白芷十二克茯苓二十五克,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下注,或者丝虫感染。

遗精丸药方:熟地黄芪山萸肉煅龙骨莲须韭菜子益智仁金樱子五味子黄柏炭各六十克五倍子半斤白茯苓山药各一百二十克砂仁三十克,惟蜜丸,一次二丸,一天三次。也可以加天冬人参甘草同服(有三才封髓丹之义)。漏经方:五倍子一斤煅牡蛎一百八十克茯苓萆薢各一百二十克莲须金樱子益智仁五味子煅龙骨各六十克为丸服用。

阳痿丸药方:制首乌山药各120克仙灵脾蛇床子煅阳起石各90克菟丝子远志补骨脂当归茯苓川断石莲子炒芡实金樱子红参韭菜子小茴香枸杞子各60克,为蜜丸,一次二丸,一天三次,也可以加入海狗肾。

前列腺炎方,此由肝肾阴虚,湿热之邪流于下焦,乘虚结聚于此,郁而化火,发生本病,蒲公英30克地丁仙鹤草栀子仙桃草(止血)茜草野菊花天葵子连翘各十五克生地三十克丹皮金银花甘草各十克。

噎膈:膈乃胃脘干枯之症,百无一生。指食道癌而言。但不少噎膈患者,之所以食难下咽,并不一定是肿瘤本身,而往往是受阻于肿瘤的大量分泌物,但消除这些分泌物改善症状是可能的。使食道暂时畅通。处方选介1威灵仙三十克水煎服2柿霜三十克月石九克研末每服三克3浓茶饮用4饮生鹅血。

程钟龄启膈散方: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杵头糠郁金砂仁荷叶蒂。张梦侬论治妇科病1月经先期,血热,生地三十克白芍黄芩栀子当归蒲黄炭各十克侧柏叶炭茅根各二十五克阿胶乌贼

骨茜草各十五克水煎服。2.月经后期,肝肾亏虚,当归熟地茜草炮姜补骨脂白芍艾叶炭炙甘草各十克桂圆三十克鹿角

阿胶各十五克桂枝六克。3.血崩,分血热和气血俱虚。(1)血热用方:生地黄连炭黄柏炭侧柏叶炭阿胶旱莲草茜草炭乌贼骨黄芩炭,善后方:首乌黄芩炭玉竹生熟地白芍甘草黄芪阿胶当归。(2)气血两虚,归脾汤加生熟地阿胶川芎白芍山萸肉龙骨牡蛎贯仲。4.闭经,(1)阴亏用生地卷柏归尾赤芍丹皮牛膝桃仁柏子仁川断泽兰茅根,与由柏子仁丸和泽兰汤增损而成,为丸(2)痰气阻滞,苍术香附半夏陈皮茯苓甘

草当归川芎枳壳泽兰茺蔚子,也可以做丸服用。5.白带多,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煅龙骨牡蛎当归白芍甘草川断白芷补骨

脂干姜贯仲炭桂枝,也可以做丸药服。本方由桂枝龙骨牡蛎汤合肾着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带下。6.经来不断,热伤冲任,黄芪生地阿胶侧柏叶当归白芍丹皮炒黄芩贯仲炭甘草川芎。7.不孕用温经汤原方,调经种子,此调经之祖方,统治带下三十六种疾病,经少能通,经多能止,子宫虚寒者能受孕。后世调经种子诸方,皆莫能脱此范围。子宫寒加艾叶小茴香;血虚重用阿胶白芍;气虚重用党参加黄芪;气滞

加柴胡香附乌药;血瘀白芍改为赤芍加失笑散千年健;肾虚加杜仲川断菟丝子;宫寒不孕加紫石英。也有兼服加减培坤丸者,沙参茯苓当归熟地酸枣仁山萸肉白术巴戟天甘草川芎白芍五味子黄芪陈皮核桃仁麦冬杜仲远志艾叶砂仁桂圆乳酥油蜂蜜研末蜂蜜为丸。8.漏胎,养血安胎法,黄芪炒黄芩川断当归白术白芍甘草桑寄生菟丝子阿胶玉竹杜仲川芎。此方系寿胎丸合安胎饮加减组成。9.习惯性流产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党参熟地菟丝子桑寄生杜仲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断川芎。10.保产无忧散:当归五克川芎五克白芍六克黄芪荆芥各三克菟丝子川贝各三克艾叶二克厚朴二克枳壳二克羌活甘草各一点五克生姜三片水煎服。11.产后腹痛用生化汤合失笑散,加山楂炭。12.产后恶露不净,气血俱虚,荆芥炭当归生地炭炒白芍艾叶炭黄芪各十克阿胶珠十五克甘草川芎各六克桂枝二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此系胶艾四物汤加味方。13.产后感冒:荆芥杏仁玉竹前胡紫苏陈皮当归甘草泽兰各十克桃仁六克川芎三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14.产后热入血室,寒热往来,口苦,少腹胀痛据按,柴胡黄芩半夏枳壳桃仁甘草当归焦山楂泽兰川芎生姜大枣,此系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

食道癌(噎膈)反胃:病机为中阳不运,痰饮中阻,津液衰竭所致。治以健运中阳,涤痰饮,补正气,增津液,降逆气,处方:党参北条参焦白术半夏陈皮半夏甘草各十五克砂仁木

香各六克麦冬茯苓各十五克水煎服。又单方:干柿饼,每次一枚,饭锅上蒸透,同干饭细嚼,慢慢吞咽,不可饮水。每日三次,如果每次能多食一至二枚柿饼则更好~此方专治反胃。又燕窝每次十克凉水浸透加冰糖与水炖食。

胃癌:疼痛严重肿块,代赭石粉海藻各十五克旋覆花三棱各十克昆布莪朮各十克夏枯草六十克赤芍十克制鳖甲十五克

茅根三十克白花蛇舌草各一百二十克水煎服。另用白鹅血乘热服,五至七天一次。白花蛇舌草通治一切癌症,蜂蜜引,此法可以试用。

肝癌一例:右胁下肿块坚硬如石,肝脏血瘀气滞,结聚成块。法当开郁行气,活血消瘀,软坚散结,佐以抗癌的中草药。处方:茵陈海藻槐角旋覆花昆布制鳖甲夏枯草地丁蒲公英莪朮三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蜂蜜适量,水煎服。此病人系青年正不虚,迳用攻法,坚持服用两个月。

龈瘤:金银花三十克三棱莪朮旋覆花各十克蒲公英夏枯草各三十克橘子核十克昆布十五克紫花地丁各三十克天葵子十

克茅根三十克白花蛇舌草六十克,又加土贝母赤芍各十克牡蛎粉三十克。丸药方:橘子核海藻昆布三棱莪朮炒枳实半夏牡蛎粉鹿角霜白芥子天葵子贝母香附郁金木香山慈菇蚤休

各六十克夏枯草半斤白花蛇舌草斤半为蜜丸。

垂体肿瘤:症状是头痛,烘热感,脉弦滑而数,苔白厚腻,质嫩色红,此肝阳挟痰饮上犯。故无论何种脑瘤,法当滋阴潜阳,柔肝息风,涤饮化痰,消肿散结,处方:龟版石斛首乌白芍女贞子黑豆皮~滋阴;白吉利磁石龙骨牡蛎珍珠母菊花青葙子~潜阳息风;泽泻化痰饮;昆布海藻软坚散结;蒲公英地丁天葵子解毒。又丸药方:制首乌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夏枯草煅龙骨牡蛎龟版女贞子海藻昆布天葵子菊花三棱莪

朮白芍沙菀子白花蛇舌草仙鹤草为蜜丸。白花蛇舌草仙鹤草为抗癌主药。

直肠癌:大肠不畅,舌苔白厚,形体消瘦,程呈重病容,大便坠胀难通。此肿块阻塞,湿热之邪与燥气相搏,郁遏于大肠。暂时以苦辛甘温立法,拟润燥通肠,败毒消肿散结之方。处方:金银花三十克蒲公英三十克地丁茅根各三十克天葵子十五克野菊花十克(此为五味消毒饮全方)生地榆天花粉各三十克紫菀白花蛇舌草各六十克桃仁炒枳壳各十克海藻昆

布各十五克。

二诊方:金银花紫菀茅根夏枯草蒲公英地丁海藻昆布天葵子旋覆花桃仁枳实野菊花赤芍白花蛇舌草。后以补法丸药:黄

芪当归麦冬白芍天葵子三棱桃仁枳壳煅荔枝核地榆五加皮

紫菀郁李仁天花粉生地玉竹天冬沙参。本例肿块堵塞肠道,主以白花蛇舌草和佐以茅根夏枯草石见穿为治癌主药,三棱莪朮枳实旋覆花元明粉荔枝核海藻昆布等以化痰涤饮,软坚散结。散瘀消肿坠胀由于气滞,故加薤白桔梗枳壳乌药青皮等以开郁散结,行气导滞。便结液干,无水不能行舟,故加花粉元参麦冬杏仁桃仁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并重用紫菀以增液;气血两虚,输送无力,故加黄芪当归玉竹沙参甘草首乌蜂蜜五加皮等以滋补气血,益阴和阳;便血加生地白芍地榆槐角等以止血。癌属肿毒,故加金银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天葵子以消肿毒。为解除便难用人参丸:糖人参大黄木香羌活川芎槟榔当归青皮枳实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牛蒡子

大贝母白芍桔梗为蜜丸服用。

纵膈肿瘤:低热不退,形体消瘦,咳嗽,干呛无痰,脉浮弱,两寸俱芤。此气血两虚,热久伤阴。前人以癥瘕坚结之病,多由燥金之气组成。治法:宗《内经》“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意。处方:旋覆花(布包)海藻各十五克蒲公英三十克三棱莪朮赤芍川贝各十克昆布十五克炒橘子核生牡

蛎各二十四克地丁夏枯草各三十克白花蛇舌九十克蜜调服。善后方:太子参沙参山药玉竹各十五克麦冬天冬茯苓甘草各十克白花蛇舌草茅根各六十克。

喉部肿块(恶性癌)(喉脂肪瘤样型脂肪肉瘤)案:面呈褐色重病容,形体干瘦,精神疲乏,气短者低,纳呆吞咽困难。脉弦细数,舌苔薄白,舌质鲜红。暂时予以消肿败毒,软坚散结,处方:橘子核三棱莪朮天葵子海藻昆布黄药子枳壳大贝母各十五克蒲公英地丁各三十克茅根六十克白花蛇舌草

夏枯草生首乌各一百二十克野菊花十五克蜂蜜九十克,另用生首乌半斤生蚤休六十克研末外敷。又丸药方:天葵子蚤休土贝母三棱莪朮黄药子白药子橘子核山楂蒲公英海藻昆布

紫花地丁各一百二十克三七青黛鸡内金各六十克。

舌体结块腐烂,考虑为恶性新生物:此属肝胆气郁,火郁勃发,法宜泻火败毒,消肿抗癌。处方:金银花忍冬藤蒲公英地丁天葵子舌草连翘茅根生地海藻昆布元参细辛土牛膝,蜂蜜调服。其余野菊花生首乌石见穿也可以加入。

腹部肿块(脐腹左侧)案:系气滞血瘀与痰饮结聚而成块,从扪按摸索推测,其肿块内不在脏腑,外不在肌肉,似乎在腹膜或者肠系膜之间,暂时拟行气活血,涤饮化痰,软坚散结,消积化瘀法。处方:柴胡当归旋覆花瓜楼子浙贝母半夏枳壳三棱莪朮各十克海藻昆布各十五克茅根三十克白花蛇

舌草一百二十克蜜调服。

子宫术后毒内肿块:治以破结软坚,消肿散结,行气活血,润燥通络之法为剂。五味消毒饮加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海藻昆

布三棱莪朮茅根。处方:白花蛇舌草六十克金银花六十克茅根夏枯草蒲公英三棱莪朮地丁各三十克海澡昆布天葵子各

十五克水煎服,蜂蜜调服。赤芍活血藤也可以加入。包块消完后善后方:生首乌夏枯草茅根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地丁各三十克白芍海藻昆布女贞子草决明煅龙骨牡蛎各十五克菊花

黑豆皮各十克。本例以消肿毒败,行气活血,散结软坚立法,药力甚猛,用量亦大,故取效甚速。

乳房肿块:甲状腺瘤癌切除术后乳房肿块,坚硬作痛,大小约5*6cm,此气郁痰凝,脉络瘀阻。处方:旋覆花赤芍三棱莪朮各十克海藻昆布橘子核各十五克地丁蒲公英茅根各

三十克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六十克蜂蜜调服。生牡蛎可以加入。又可配服醒消丸。此方也可用于乳癖。或者加香附贝母柴胡更好。舒肝法。瓜楼蒲公英亦可以用。该病人服用上方两年而痊愈。

睾丸肿大:坚硬如石,原发病结肠癌术后,怀疑癌症转移,不愿手术切除。睾丸为外肾,为肝肾两经所系,今坚硬如铁石,不知痛痒,即前人所称“木肾”“溃疝”之病,为寒凝气滞络阻,血瘀所致。治法:法当舒肝通经活络,行气,消瘀,软坚散结。处方:橘子核三棱莪朮桃仁川楝子赤芍吴茱萸元胡乌药枳实各十克海藻昆布各十五克地丁蒲公英各三十克白

花蛇舌草一百二十克蜂蜜六十克。二诊:加荔枝核柴胡木香以行气散结。

膀胱癌术后转移:治以散结软坚,消肿抗癌法。处方:川楝子橘子核赤芍天葵子枳实三棱莪朮各十克海藻昆布各六十克蜂蜜适量。二诊:加金银花白茅根各三十克。善后方以补虚扶正兼抗癌。太子参沙参橘子核川楝子三棱莪朮白芍天葵子元胡各六十克地丁蒲公英海藻昆布夏枯草各一百二十克白花蛇舌草一斤为丸服用。

子宫颈瘤癌:漏下脓血,小腹胀坠。治以败毒去腐,托里排脓,养阴滋阴抗癌。处方:黄芪丹参茜草各十五克乌贼骨沙参地丁蒲公英褚实子龟版阿胶各三十克甘草白薇乳香没药皂刺各十克白花蛇舌草六十克,以三十付(一天一付药)为一疗程。二诊:去白薇皂刺乳香没药龟版加金银花生熟地白芍,连服五十付。本例子宫颈癌分泌臭秽之脓样物是内有腐烂可知,故用治疗癌症之白花蛇舌草,佐以消肿败毒之蒲公英地丁;消肿破坚之皂刺,补虚软坚之褚实子,治疗血枯血瘀痈去瘀生新之乌贼骨茜草丹参消肿散结。用定痛生肌之乳香没药白敛;托里排脓之黄芪沙参甘草,滋阴血消癥瘕之阿胶汇报为剂。攻补兼行,坚持服用三个月而愈。

白清佐白清佐"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d64460277.html,/s/blog_61b024da0102w1so.h tml" target=_blank>临床用药经验白清佐

临床经验

一、重视脾湿肾寒

白老临床诊病,于五脏中非常重视脾肾,于六淫中特别注重寒湿,故尝倡导脾湿肾寒之说。认为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降,乃一身之轮轴,升降之枢纽。脾自左升,肝肾随之,清阳得升,故肝肾不郁;胃从右降,心肺随之,浊阴得降,故金火不炎,肾气不寒,五脏六腑皆受其荫,十二经之气,始能通行上下左右,上清下温,阴平阳秘,是谓平人。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盖即指此而言。反之,若脾湿肾寒,则轮滞轴停,脾不升胃不降,阴阳乖戾,五谷之精气不能运达全身,五脏六腑亦受其殃,大病将至矣。

然脾胃之左旋右转,升降上下,又必须借重于肾气,犹如机器轮轴转动,必赖锅炉之火气推动,火气微,则轮缓;火气灭,则轴停。《难经》曰:“肾间动气者,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即是此意。

又尝引黄元御之言云:“足太阴脾以湿土主气,足阳明胃

医案六则投影(学生)

醫案六则 [题解与说明] 现存最早的医案专集→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著名医案介绍:医案古称“诊籍”。 1、以病为纲合编 江瓘·《名医类案》,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以明代以后医案为主,本书温病医案较多。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收集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六十余家,1600多案。 民国·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书中医案为作者登报征集,经作者精选,按病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内容顺序排列。 2、以人为纲合印 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含尤怡《静香楼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张仲华《爱庐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 民国·徐衡之《宋元明清名医类案》 3、个人医案 清·喻昌《寓意草》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门人华岫云整理而成。徐按很精采。 清·徐灵胎《洄溪医案》 清·吴瑭《吴鞠通医案》 清·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清·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一) 本医案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本案记述仓公诊断齐王侍医遂“病中热”的情景,劝告不可服用五石,并阐明其危害性。 练:通“炼”。动/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名/白色的熟丝→形/熟练。 不溲sǒu:小便短少。 臃:非“癰”的异体。

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介词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以阴石治阴病,以阳石治阳病。 陰陽水火之齊:药石有寒性柔剂,有热性刚剂。 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阴虚内热就用寒性矿物药组成的柔剂治疗它。 远:背离→错误。 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 语译:确立诊治疾病的标准(树立治疗法度,建立治疗规矩,确立治疗准则),结合病人色脉等外部症状、病位在表在里、病性是实是虚、病势是顺是逆,并参考病人脉搏动静与脉息相应情况。才可以据这些讨论疾病。 陽疾處内、陰形應外:真热假寒证。 辟:“襞”bì的古字。闭阻 宛气:指郁结之热气。宛:通“郁”,郁结。 二陰應外、一陽接内:与“陽疾處内、陰形應外”意同。 俞:“腧”的古字。 经纪:纲纪。 习:熟习。 (二) 本文是南宋医学家许叔微治伤寒病案。强调治疗伤寒病须“循次第”,顾及病证的表里虚实。 烦:《说文》“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引伸为烦躁、烦闷。 麻黄证:即麻黄汤证。《伤寒论》第35条是有关麻黄汤证的主要表现和治疗条文。 尺迟弱:指寸口尺部脉跳一息不足四至。此指迟而无力,表明营血不足,虽有表证,禁用汗法。《伤寒论》第50条。 建中汤:即小建中汤,有建中补脾,调和气血之功。 调荣:调和荣血。荣—营 尺部方应:寸口脉中尺部脉才应手→气血已旺,荣血调和。

老中医医案记录整理

老中医医案记录整理 医案记录 姓名:胡某性别:女年龄:79岁 民族: - 文化程度: - 籍贯: - 职业: - 婚姻状况:已婚 初诊时间:2015.4.5 主诉: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再发半月余。 现病史:每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通等无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半月前因受凉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输青霉素、清开灵注射液等无效。现症:恶寒,低热,夜间汗出,乏力。舌边尖红,舌苔厚腻微黄,脉弦紧。 既往史(药敏史):40年前曾患疟疾 辅助检查:体温37.5℃。血常规:WBC 5.2×109/L,N0.65,L0.35。辨证分析:风寒袭表证 中医诊断:感冒(太阳少阳合病) 西医诊断:病毒性感冒 治法:和解少阳,解表温里。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15g,黄芩12g,桂枝10g,白芍15g,干姜10g,煅牡蛎30g,花粉15g,常山15g,茵陈20g,金银花20g,连翘20g,甘草10g。3剂,水煎服。

复诊:目前精神尚可,服药平和,畏寒减轻,汗出减少,仍感乏力。舌尖红,苔厚 腻微黄,脉弦细。以上方加黄芪30g,白术10g。3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脾肺气虚,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低热,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伴乏力明显。既往治疗大多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品,致使太阳之邪内陷,少阳枢机不利,又有内陷太阴之势。《伤寒论》原文提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历代医家均认为该方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伤寒论》中认为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 签名: 年月日 指导老师点评: 签名: 年月日 医案记录 姓名:郭某性别:女年龄:51岁 民族: - 文化程度: - 籍贯: - 职业: - 婚姻状况:已婚 初诊时间:2015.5.15 主诉:咳嗽10余年,伴大便稀。

名中医医案-陆宏

杨巍名中医医案 记录:陆宏 一般情况:姓名:陈某性别:男年龄:31岁职业:公司职员 初诊日期:2018年3月2日 主诉:肛旁肿痛伴发热10日。 现病史:患者平素大便泄泻,自述近期因公司业务繁忙,应酬偏多,10日前突觉肛旁肿痛难忍,肛门有烧灼痛,持续加剧,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感。遂至外院就诊,予抗生素及退烧药对症治疗后疼痛略有缓解,遂至我院就诊。 刻诊:患者现肛旁肿涨疼痛,伴有发热38度低热,大便稀薄晦臭,伴有脓液便,小便赤,纳佳,夜寐欠安,舌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专科检查:截石位7至4点肛缘后侧皮肤红肿,肿块微微高出皮肤表面,色红暗,皮温高,触诊指下有波动感,压痛(+),肛门指诊可及饱满感,范围大,直肠腔内饱满感无上限,压痛(+),指套无染血有脓液。 辅助检查:暂无。 诊断:中医诊断:肛痈病湿热蕴结 西医诊断:肛周脓肿 治则:清热化湿,透脓散结 必要时切开引流 方药:肛痈方加实证肠炎方加减。 紫苏梗15克藿香梗15克马齿苋30克茯苓12克 山药30克黄连3克白芍30克白术炭9 苍术12克黄芩9克黄柏9克扁豆衣10克 豆蔻6后下陈皮6克皂角刺9克穿山甲粉3克冲 黄芪30克 ×14贴 医嘱: 1.煎药方法: 中药倒入药罐,头煎加温水500ml,浸泡2小时后大火煮沸,小火煎煮20分钟左右,取汁;第二汁也煎三十至四十分钟,然后去渣,将两煎相混,小火浓缩至

400ml,分早晚两次顿服,日一剂,药粉吞服。 2. 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 3. 禁忌食物: 生冷油腻,海鲜发物。 二诊:2018年3月16日 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现一般情况可,无发热,但大便次数仍多,质稀。小便可,纳寐安。专科检查:视诊截石位7至4点肿块范围较前次缩小,无波动感,压痛 (-),指套无染血无脓液。 上方加芡实9克诃子9克防风炭9克葛根15克。预约磁共振检查。 ×14贴 【辨治分析】: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大便稀薄是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肛周脓肿的及时和恰当的处理,有可能会降低肛瘘的发生,降低肛瘘发生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治疗率和生活质量。患者肛旁肿痛,此系患者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辛辣、醇酒之品,致脾胃受损,失于健运,火毒蕴结,导致脏腑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血肉腐败,酝酿液化而成脓,临床表现为肛旁肿痛不适。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数,亦为火热之象。脉滑和舌边齿印为水停之象,四诊合参,故证湿热蕴结。 此方清热化湿,透脓散结,本方以黄芪为君,黄芪还具有托脓之功,乃“疮痛圣药”。臣以皂角刺和穿山甲,透脓散结;又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共奏清热之效。脓为气血所化生,必耗气伤血。结合患者平素肠炎泄泻表现,以马齿苋、豆蔻、苍白术、山药、陈皮、扁豆衣等诸药合用,健脾化湿,并用紫苏藿香梗行气化湿,全方补泻兼施、攻防兼备,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散结之效。二诊脓出症情好转,泄泻无好转,邪气衰而正气亦虚,故投以芡实、诃子、防风炭收敛止泻,佐以葛根清透湿热之邪外出。 指导老师:杨巍

黄煌医生经典医案

导读西方医学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知需要治疗的不仅是疾病,还有渴望关怀的人心,在真正走向医院时,我们便真的能体会,黄煌老师笔下的“两套理论”为何缺一不可了,名中医的“口是心非”,亦是“苦口婆心”。 大凡名中医,常常“口是心非”,表里不能如一。这倒不是说他们有道德问题,而是要做好中医,通常需要两套理论。 一套用来安慰病人 这一套是用于说的,用来向病人解释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用来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来评价疗效和解释遣方用药的思路,用来安慰患者,或者有意无意地用来营造医学神秘不可测的气氛。过去的医生写脉案,现在的大医院的中医病房写大病历,大多用这种理论的一部分。 这套理论,并不是无用的空谈,恰恰相反,非常的实用,但对象必须是中国人,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 其中,有帮助医生发散性思维的,也有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找到理由的;有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以养生保健的,也有的是用来疏导患者心理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 面对这套理论,中国的病人在其中可以找到生命的答案,可以看到求生愈疾的希望。 这套理论用好了,其功效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醍醐灌顶,或如当头棒喝。这套理论是什么?不是宗教,但又脱离不了宗教;不是民俗,又脱离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是政治说教,但也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思想丝丝相连。

说中医是文化,就是从这里来的。人,不仅是一个高级生物,更是有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的高级生物,对此,古代的中国人是深知其中三昧的。 一套用于制定康复方案,确保疗效 中医另一套理论是用来干的。用来指导自己识别方证,用来确定处方药物的大小,用来制定康复的方案,甚至用来预测病情浅深病人生死。 这是确保疗效的理论。这套理论比较简单,说出来,就那么一点。概况地说,就是有是证用是方。 换句话说,就是当病人出现某种情况的时候,必须使用某方某药,这就叫方证相应。 《伤寒论》就是用这套理论,简单直白,没有空泛的讨论,都是充满现场感的案例。这种理论,是经验的结晶;这种理论,已经浓缩成可以诵读默记的口诀。这是临床家用的理论。经方家,大多用这种理论。 前者,放在嘴皮上,说得越响亮越华丽越好,让人越难懂越有用;后者,是藏在心中的,一般不轻易示人,越明白越简单越好。 很多人不明白中医的这套内幕,往往将说的理论,当成用的理论,悬梁刺股,竭尽全力,仍然不得真谛,依然不会看病,无不悻悻然,无不黯然失色。 也有不少优秀的临床医生,他们很能看病,有自己的看病思路和经验,但苦于前者的造诣过低,在病人面前不会解释,也会让病人怀疑不安或失望,或被同行视为“野郎中”,甚至被逐出医门。当年张子和的境遇就是这样。

退热的古今名医经典案例

退热的古今名医经典案例 *导读: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方一剂能退热?退热仅有发汗一法?本文列举古今中外名医经方验案,向读者揭示经方一剂退热的神奇。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内经》首创了六经分证体系,提出了表里传变、经脉传变和直中脏腑的热病传变理论,以及以针刺为主的汗、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热病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尤其在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其实西医也不了解中医在治疗此病上的特色,而大多数中医也退居慢性病的调理

之中,不敢接诊急危重症。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许叔微医案 身疼痛发热体重 宋代医家许叔微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对后世藏象学说发展也颇有影响。 毗陵一时官得病,身疼痛发热体重,其脉虚弱。人多作风湿,或作热病,则又疑其脉虚弱,不敢汗也。已数日矣。予诊视之曰,中暍证也。仲景云:太阳中暍者,身热体疼,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予以瓜蒂散治之,一呷而愈。 (《伤寒九十论》) 万密斋医案 小儿惊风后热不退 万密斋又名万全,明代著名医家,在诊治妇儿科疾病方面享有盛誉。 一儿惊风后热不退,群医有议用小柴胡者,有欲用竹叶汤者,有欲用凉惊丸者。余曰:大惊之后,脾胃已虚,宜温补之。三药寒凉,不可服也。乃作理中汤用炒干姜,一剂热除。 (《幼科发挥》卷二) 范文甫医案 伤寒发热身痛作喘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 1《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蒲辅周医案》4《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6《岳美中医案集》;7《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钱伯煊妇科医案》;9《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赵锡武医疗经验》;12《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中医入门》秦伯未著。15《章太炎医论》16《冉雪峰医案》17《菊人医话》1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刘奉五妇科经验》20《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21《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22《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23《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24《金寿山医论选集》25《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26《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27《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28《内经类证》秦伯未著。29《金子久专辑》30《陈良夫专辑》。31《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32《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33《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35《赵绍琴临证400法》36《潘澄濂医论集》37《叶熙春专辑》38《范文甫专辑》39《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41《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42《临证会要》张梦侬著。43《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44《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45《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46《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47《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 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 第五集本(共19本) 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 第六集(共11本) 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 第七集(共15本缺2本) 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

八大医案让你初通中医免费

八大医案让你初通中医 学医难,学中医尤难!因此,元代名医王好古写的中医书名叫《此事难知》!而一旦通晓医理,就能以一当十,一通百通,就像清代名医陈修 园写的书《医学实在易》!学习中医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实(寒热燥湿风)、虚(阴阳气血津)"这两大系统(共10项要素),再辅之于脏腑 (心肝脾肾胃)系统,基本上构成了中医的全部基础。由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可以推导、叠加出中医所有的内容。 事实上,要掌握中医复杂的基础理论,只需通读如下八个名医治病的真实故事,就能够轻松熟知中医经典的"八纲辨证、五邪六淫、治病八法、 中药方剂"等基本内容。 中医故事之一:死则甘愿偿命!(清代名医徐大椿) 清朝名医徐大椿碰到一位这样的病人:酷暑之天气,病人"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而且"脉微肢冷,面赤气短"。众多医生按照"热症"来治,给 病人开出"寒凉之药"。 徐大椿的诊断却完全相反,认为这是"寒症",必须服用"温热之药"。结果病人的家人面有难色,不知道该听哪位医生的话。毕竟,夏天酷暑, 病人大汗,似乎按照"热症"来治更加稳妥一些。而徐大椿则开出完全相反的药物,万一有误,岂不是火上浇油?! 徐大椿斩钉截铁地说:"哪里有不自信而仅作尝试的道理,如果病人出现问题,我愿意以死来偿命!" 结果病人勉强喝下徐大椿开的"大热之药",结果一剂药汗就止住了;冷凉的身体变得温暖,也能够很好地睡觉了。随后,调节药方,不到十天 就病愈了。 徐大椿之所以敢用大热之药,是因为:这个病人虽然有"大汗、面赤"等热症,但也有"肢冷"等寒症,这是寒热并杂、真寒假热的病症,需要用 "参附汤"这样的热性药物进行救治。这是从"祛实"的角度来说的。 从"补虚"的角度来说,病人因热而大汗不止而产生"亡阳"这种阳虚病症,需要用"参附汤"这样的补虚药物进行救治。 徐大椿也很慎重地总结,如果病人不是有"肢冷"等寒症症状,则仍是热症,误用热性药物即死! 关键词:祛寒(补阳)参附汤[温法(补法)] [医案原文] 毛履和之子介堂,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脉微肢冷,面赤气短,医者仍作热证治。余曰:"此即刻亡阳矣,急进参附以回其阳。"其祖有难色。 余曰:"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亦岂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死则愿甘偿命。"方勉饮之。一剂而汗止,身温得寐,更易以方,不十日而起。同 时,东已许心一之孙伦五,病形无异,余亦以参附进,举室皆疑骇,其外舅席际飞笃信余,力主用之,亦一剂而复。但此证乃热病所变,因热 甚汗出而阳亡,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则仍是热证,误用即死。(《洄溪医案》) 中医故事之二:夫有是病,则有是药!(清代名医王孟英) 有位姓石的病人在夏天患病,广泛寻找名医,结果病势每日都在恶化,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这时才请王孟英诊治。王孟英根据各种复杂的病 症诊断后,说道:“这是暑热致病,服用寒凉的…白虎汤?就能马上治愈,怎么拖延了这么久呀?”

肾病名医医案

肾病名医医案 肾病名医医案发表者:赵东奇 2987人已访问1.何炎燊医案——阴虚湿热郁结吴××,男,12岁。 1989年初患肾炎,家人十分焦急,日日中西医药并进,西医用强的松,以致面目浮肿,中医见其肿,说是寒湿,用胃苓汤及防风羌活等药,又惑于肾病宜补之说,常用鲍鱼、鱼漂胶炖猪腰子等强之食,病遂缠绵不愈。 1989年乃专程来东莞就医。2月15日初诊,病孩面目浮肿而红,神气疲乏,自述时有头晕眼花,肌肉酸楚,烦躁咽干,口秽喷人,不思饮食,溺黄短味辣,大便两日一行,溏滞肛热,诊其脉弦滑细数,舌红苔黄腻浊,血压18.9/11.7KPa, 化验检查(摘要): BUN 7.8 mmol/L,Cr 140umol/L,尿蛋白3+,红细胞3+,白细胞+,现每日服驱风燥湿中药及强的松30mg。 【辨证】肾阴不足,湿热郁结。 【治法】清化湿热,兼顾肾阴。 【方药】生大黄20g,山药20g,茯苓30g(皮、肉各半),牡丹皮15g,泽泻15g,白花蛇舌草30g,崩大碗30g,黄

芩12g,滑石20g,冬瓜皮20g,白茅根30g,山楂20g,麦芽25g。每日1剂,连服7天。 并嘱从即日起激素减半,每日绝一切补品,饮食清淡。 再诊:家人因故未能及时来莞,见服药有效,已连服12剂,病孩面肿消退一半,夜睡颇安,大便成形,每日一行,小便量多,色黄稍淡,舌苔退薄,而口干、头晕、目花依然。此时湿热已去七八,转方以清养肾阴为主,驱湿清热为铺。未作化验检查。 生大黄25g,山茱萸15g,山药20g,茯苓20g,泽泻20g,泽泻15g,牡丹皮15g,龟甲25g,知母12g,天门冬12g,白茅根30g,白果肉15枚,川荜茇20g,冬瓜皮20g。连服15剂激素再减至每日7.5mg。 三诊:浮肿消退七八,面赤转黄,眠食好转,精神稍振,舌苔退薄大半,脉弦细略数,小便不黄量多。化验检查:BUN 6.2mmol/L, Cr 128 umol/L, 尿蛋白+,红细胞3~4,白细胞-,血压16/9.3KPa, 此时邪已去,正虚稍复, 转方以补肾阴为主(激素每两日5mg,1周后停用):生、熟地黄各12g,山茱萸15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15g,龟甲2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历代医案著作均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内容贯穿其中,后世医家又将理论上的新发明、诊疗技术上的新方法,新体验,方药运用上的新见解,融入医案之中。随着医案记录及医案著作的不断涌现,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而且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二、中医医案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每则规范完整的医案,在其分析病机、辨别证候、诊断疾病、选择处方、加减用药的过程中,均包含了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方剂、中药等全方位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是中医的整体观特色的最好体现。 三、中医医案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医案如实记录着各个学术流派独到的诊疗思想和临床技能,是流派传承人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濒临断代或已经失传的学术流派,后世医家仍可以依据医案类文献继续学习并发展流派精粹。 四、中医医案是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体现。名医书写医案,风格各有千秋。行文之法有正叙、倒叙、插叙、夹叙之别;分析病机有的删繁存精,有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有的猎险而惊人,有的则实录误案引以为戒,可谓风采各异,琳琅满目。与西医医案著作相比,中医医案著作更能展示医家的文化底蕴,是最好看的医学文献。 总之,历代中医名家丰富的临诊经验多以医案这一重要载体来传承和发扬,后世医家也多从中汲取精华,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可以说,医案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医案作为中医诊疗资料的一种特殊载体,不仅是单纯医疗记录,更是医家诊病技艺、辨证思路、诊疗经验的体现。通过对古今医案,尤其是名医医案的整理研究,继承名医技医家流派独到的学术思想,是探寻临床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清代医案概说] 时至清代,医案之作已至鼎盛。其标志有四: 一、个案专篇以非常普遍。现存清代医案有近300多种; 二、专门搜集整理的医案类书已不拘于以证类案一格,出现了多种编研 方式; 三、继续从理论上深入研究; 四、高度重视医案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的医案著作如春花怒放,而且医案的质量亦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个案专辑的概况,由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而论,当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仍以私淑易水、专主温补的医案为主流。如以赵献可门人高鼓峰的《四明医案》及吕留良的《东庄医案》,其治法皆宗献可大倡的八味、六味;李中梓的弟子马元以的《印机草》及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则喜用中梓的脾肾双补法。《张氏医通》之案及郑重光的《素圃医案》又皆以景岳温补为特色。温补而外,亦有各具特色的佳作,如王三尊《医权初编》之案,多得攻下而愈,沈鲁珍的《沈氏医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方药】吴茱萸三两(9克) 当归二两(6克) 芎劳二两 <6克) 芍药二两(6克) 人参二两(6克) 桂枝二两(6克) 阿胶二两(6克)生姜二两(6克) 牡丹皮(去心)二两(6克) 甘草二两(6克)半夏半升(9克)麦门冬一升(去心)(18克)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日: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九) 【解说】本方主治冲任虚寒兼有瘀血之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冲任虚寒,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留,胞宫失养,于是崩漏下血,少腹冷痛,月经闭阻,久不受胎诸证作矣。其病机关键是冲任虚寒加瘀血内留,故治疗当主要用温经之法,《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此外,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津液失润,亦当佐以润养之法。温经汤集

温、润药物于一炉,阴阳兼顾,既能温经散寒,又能滋养阴血,务使寒者温而燥者润,瘀者行而下者断。本方用于妇女冲任虚损,月经不调,崩中下血,痛经,闭经,以及半产漏下,瘀血内留,少腹急痛,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久不受孕等证,都有较好疗效。 【运用】 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岳美中医案:周某某,女,51岁,河北省滦县人,1960年5月7日初诊。患者已停经三年,于半年前偶见漏下,未予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加重,经水淋漓不断,经色浅,夹有血块,时见少腹疼痛。经唐山市某某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注射止血针,服用止血药,虽止血数日,但少腹胀满时痛,且停药后复漏下不止。又服中药数十剂,亦罔效,身体日渐消瘦,遂来京诊治。诊见面色咣白,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大便秘结。七年前曾小产一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损,瘀血内停。治以温补冲任,养血祛瘀,投以温经汤:吴茱萸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党参9克,桂枝6克,阿胶9 克(烊化),丹皮6克,半夏6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麦冬9克。 服药7剂,漏下及午后潮热减轻,继服上方,随证稍有加减。服药2 0.剂后,漏下忽见加重,挟有黑紫血块,

名方一贯煎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名方一贯煎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南湖东园张莹【摘要】目的:观察一贯煎在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有许多治疗方法,其中,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异病同治就是不同的病名,只要病证病机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只要符合一贯煎的病证、病机就可以用此方冶疗。结果:尽管病名不同,只要符合一贯煎的病机、适应范围采用此方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虽然病机的名称不同,部位不同,但临床的病证、病机相同就可以采用相同的冶疗效果。此方法可以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关键词】一贯煎;临床应用 1 考源:“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王莠的《柳洲医话》,是临床上滋阴疏肝的首选方剂。本方重用生地为君药,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药,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保肝;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辅佐,以达到滋阴柔肝的作用。其中,川楝子味苦、性寒,虽有“苦燥伤阴”之说,但若配在滋阴养血为主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这是本方有别于其他理气疏肝诸方之处。 2 功效:滋阴舒肝。养肝血,滋肝阴,泄肝气,滋阴充液,疏肝调气。主治肝肾阴虚气郁所致胸胁上腹胀痛,吐酸作呕,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肝肾阴虚而腿膝酸疼,足软无力,或股部外侧、足跟疼痛者。 该方精髓之处是由大量滋阴养血药和少量疏肝理气药相伍,与麦门冬汤异曲同功之妙,该方补疏兼施,寓疏于补,滋阴柔肝,条达肝气,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之阴.疏肝理气之效,在临床应用中,通过随证加减,该方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极高医学价值. 3 临床应用:在临床门诊中把一贯煎的运用上 3.1 一般资料,以下病源选择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间,门诊患者。 3.2 在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运用 吴某,男,36岁,2004年身体疲惫,伴白睛黄染,恶心、厌油,去医院化验诊断为乙型肝炎,2010年来我社区医疗求医,经询问, 六年来患者肝区疼痛,疲乏无力,在医院多次检查转氨酶均在500单位以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证见肝区疼痛,口干目涩,大便偏干,脉弦细滑数,舌质红苔薄黄干等,属于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者。用一贯煎加活血化瘀药化裁.生地24克、北沙参12克、当归12克、枸杞子12克、麦冬12克、川楝子5克、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 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彭建中,教授,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拜师于着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张仲景国医大学客座教授、《国医论坛》杂志编委。 历来学习中医,一般都从学习经典着作如《内经》、《伤寒论》、《金匮》等开始,其次是学习本草、方剂,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目前从中医院校的正规中医教育,到各种自学辅导,无不采取这种程序。毋须赘言,重视经典着作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医案学习,多未予以重视,亦未列入院校的教学大纲,而笔者确实从学习医案中获益匪浅,深感学习医案实为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医之有医案,可谓源远而流长。西汉初期的名医淳于意,凡所诊者,咨有“诊籍”,诊籍即医案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诊籍,这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医案。隋唐方书如《千全方》、《外台秘要》皆载有医案。宋代出现了第一部医案专着《伤寒九十论》。金元时期,诸大家多有医案收入其医着之中。明清之季,撰辑医案之风最盛,不但医案专着大量刊行,而且

出现了类编众家医案和辑评之着,仅明江灌《明医类案》和清·魏之绣《续名医类案》二书所集,即达八千五百余案,可见中医医案数量之巨。 民国时期中医医案着述竟多于综合性医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医案更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医医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盖中医医案多系理法方药俱备,每一案例直可视为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范例,故学习中医医案就是学习前人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 孟子有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中医之基础理论犹规矩也,临床应用之园机活法犹巧也。多读医案,可以扩展见闻,启迪思路,大有助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应用。现时初学中医的人中,大部分是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立志毕生从事中医工作,并渴望作出自己的贯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医既不了解也无兴趣,只是在现实还不能完全凭自己的志趣选择朱来职业的条件下,通过高考而步入了学习中医的行列,各中医院校的新生中,属这种情况者为数不少。如何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对中医的兴趣,是一个尚未妥善解决的难题。笔者最近收到某中医学院中医系八三级一位同学的来信,诉说他在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通过高考进入中

名医经典医案导读

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名医经典医案导读 原价:32.80元 作者:张栋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9123560 字数: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名老中医学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中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之成就,医案最著。”医案作为名医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在历代中医学术传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内容提要 《名医经典医案导读》精选了近现代名老中医的经典医案,这些医案,或是有名医对处方用药的独到发挥,或是体现了名医辨证论治造诣水平,或是对中医治法的活学活用。医案作为名医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在

历代中医学术传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医案,都能给读者以启发,可以说是拓展临证诊治思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外感时病医案外感(刘惠民医案)感冒(章次公医案)风寒外束(章次公医案)挟湿感冒(黄少华医案)风温(赵绍琴医案)春温(赵绍琴医案)春温夹郁(张鹳一医案)凉遏(胃肠型感冒)(赵绍琴医案)寒凝(胃肠型感冒)(赵绍琴医案)冰伏(重感冒)(赵绍琴医案)伤寒表实证(刘渡舟医案)湿温(赵炯恒医案)夏季湿热(范仲明医案)暑温(李莲清医案)阳明温病(姚贞白医案)上呼吸道感染(胡建华医案)病毒性咽炎(胡建华医案)第2章内科医案咳嗽1(张之文医案)咳嗽2(黎炳南医案)咳嗽3(朱荩臣医案)咳嗽4(张之文医案)夜咳5(胡翘武医案)躁咳(潘龙田医案)久嗽(王祖贤医案)咳喘1(刘渡舟医案)咳喘2(龚士澄医案)咳喘3(李翰卿医案)咳喘4(王少华医案)咳喘5(刘渡舟医案)咳喘6(赵锡武医案)哮喘7(周仲瑛医案)哮喘8(董漱六医案)哮喘9(周仲瑛医案)哮喘10(胡建华医案)哮喘11(苏世屏医案)哮喘12(王焕禄医案)过敏性哮喘(周耀庭医案)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邵长荣医案)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胡建华医案)悬饮1(焦树德医案)悬饮2(池如勋医案)悬饮腑实(管光炜医案)胸憋咳逆(胡翘武医案)心悸1(连建伟医案)心悸2(伍炳彩医案)心悸(贫血待查)(赵绍琴医案)心动过缓(彭静山医案)心下满痛(张志豪医案)胸痛1(胡翘武医案)胸痛2(余发梓医案)胸痹1(万友生医案)胸痹2(陈瑞春医案)真心痛(高辉远医案)冠心病1(刘渡舟医案)冠心病2(张珍玉医案)高血压病(盛国荣医案)高血压病(朱良春医案)头痛1(陈苏生医案)头痛2(刘献琳医案)头痛3(钟耀奎医案)头痛4(陈苏生医案)头痛5(王祖贤医案)头痛6(周耀庭医案)头痛7(池如勋医案)头痛8(万有生医案)头痛9(三叉神经痛)(赵绍琴医案)头痛10(神经性头痛)(赵绍琴医案)风阳头痛(范文虎医案)头痛痰喘(秦伯未医案)风邪头痛(江克明医案)血管性头痛(胡建华医案)面神经麻痹(胡建华医案)眩晕1(乔保钧医案)眩晕2(胡建华医案)眩晕3(余发梓医案)中风1(裴一民医案)中风2(刘渡舟医案)中风3(颜乾麟医案)出血性卒中(邓铁涛医案)蛛网

中医治愈柏金森氏病医案一则

柏金森氏病医案一则 2005年2月24日病人来访, 是白人中年男子, 由其妹陪同一起来诊, 病人全身抖动, 听力丧失, 记忆丧失, 短气, 便秘严重, 小便困难, 双眼无神, 头发脱落, 没有胃口, 四肢冰冷, 一直想去自杀, 其妹边哭边叙述发病过程, 据其所言, 其兄因为数月前妻子离世往生, 人就变得很沮丧忧郁, 于是去看西医, 西医就开了下面处方: Depokote 500mg 一天三片 , Lexapro 10mg 一天一片 , Zxprexa 10mg 一天一片, 病人服后就出现全身发抖, 小便不出, 等如以上症状 , 再回到西医那做检查 , 被宣告得到柏金森氏症。 其妹问西医是否因为西药副作用造成的, 结果西医连查都不查一下病人, 就大发脾气说这是病人自己搞出来的, 干他何事 , 此际病人处于危急时刻 , 却不见西医伸出援手, 只想摆脱罪名 , 把病人赶出医院 , 病人的妹妹气到不行, 造成她完全对西医失去信心 , 再也不想看医师了 , 只好将其兄接回家去照顾, 由于她跟我是同一会计师, 当我的会计师知道这事后, 立刻向她拍胸部保证我是唯一可以救回她哥哥命的医师, 因为他太太的肾脏癌就是我治好的, 也由于我这位会计师信誉良好, 所以她就立刻带她哥哥来找我。 她紧紧握着我的手说, 我哥哥绝对很难过于他妻子过世 , 但是绝对不会想去自杀的, 因为他仍然有一个十四岁的儿子要照顾 , 是吃了西药以后才会想去自杀的, 务必请我将他救回来 , 否则他儿子已经失去母亲了, 现在又会再失去父亲, 等于是在数个月中失去同时失去双亲了, 她眼泪不断流下, 非常伤心又担心她会失去她心爱

刘渡舟医案经典

刘渡舟医案经典 刘渡舟医案经典五苓散是《伤寒论》的一张名方,其主要功能为健脾通阳,化气利水。《医方集解》谓“五苓散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等。现代临床医生运用五苓散治疗范围更广,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心脏病浮肿等,但较少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郁证)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熊某某,男,35岁,工人,缘于1995年7月酷暑之日,于大汗之后淋冷水浴,随即又在空调房中酣睡。当时甚觉凉快,醒后即感周身不适,说不出的难受,烦躁,口渴,心悸,自汗,且伴少腹拘急,小便涩滞灼热、淋沥不畅,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工作需要,症状无明显缓解即出院。后又回当地经用中、西药反复治疗,心悸、自汗症状时有缓解,然其心烦、尿频、小便灼热、少腹隐痛诸症不减,并在饮酒及劳累后加剧,且口干口苦,喜饮热饮,纳可,大便干结,睡眠尚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滑,1997年5月29日住省中医院,即辨证为膀胱湿热兼心气不足,治予清热利湿剂,拟八正散加减:生地20g,木通10g,

淡竹叶10g,生甘草10g,丹皮10g,生栀子10g,柴胡10g,枳实15g,白芍10g,乌药10g,川楝子15g,生山楂20g。&nbsp; &nbsp; 服上药5剂后,患者少腹胀痛依旧,尿频灼热,小便涩滞感反而加剧,大便通畅,但肛门出现灼热感,且心烦,渴喜热饮,舌暗红、苔薄稍黄,脉沉缓。考虑药不对症,当属辨证不确切。故又细究病因:病人缘于酷暑大汗之际淋冷水浴,睡空调房而致病,病因当为寒湿郁闭皮毛,风寒外束,内射于肺,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气机郁阻故致郁证,改用五苓散,取其通阳化气利水之功。处方:桂枝6g,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20g,生甘草6g,玉米须30g,白茅根15g,郁金10g,远志6g,石菖蒲6g。服上药3剂,患者两便灼热感明显减轻,稍觉少腹隐痛。药已见效,守上7剂后痊愈出院此症历时2年,服用过许多中西药物,竟然以五苓散加味而收效。究其原因,乃五苓散通阳化气,健脾利水作用。病者缘于寒湿郁闭,肺失宣肃,津液失布,水道不调。虽有心烦、大汗出而口渴,不为下焦湿热,乃津液不布。张隐庵云:“大汗出而口渴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用五苓散主之以助脾。”(《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患者口渴而喜热饮即可证明。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腠理毫毛与三焦膀胱显然有着表里对应关系,在病理状态下,是会互相影响。如膀胱气化正常,则将水精之清中之清者,经肺气与上焦的宣

伤寒大家刘渡舟 妙方治肝病

伤寒大家刘渡舟妙方治肝病! 2015-11-20 13:02 来源:悦读中医 评论 在中医里,肝的作用甚广,是最坚强的,但也是脾气最大的。肝为将军之官,能够顶很大的压力;肝在志为怒,却有着火暴脾气。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鸭梨山大,肝病的发生率也是逐渐增加。对于肝病的治疗,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颇有良方妙法,下面不妨一道来看看吧。 中医学中有关肝的论述,内容甚为丰富,其生理病理极其复杂,头绪纷繁,病证广泛,变化多端。所以古人有“肝为百病之贼”和“肝病如龙”等说法。在临证所见杂病中,与肝有关之病,常在半数以上,因此,历代医家对肝病论治极为重视。刘老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总结前贤魏玉横、王旭高等医家对肝病的诊治经验,提出许多精辟见解,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临证诊治肝病,每多得心应手,疗效显著。 刘老认为,肝病表现复杂,变化多端,然从其发病来看,多从肝气郁结开始,进而可以及血、化火、伤阴、阳亢,甚至动风。现根据刘老的临证治验,遵循肝病的变化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肝病的论治。 一、肝气郁结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喜条达舒畅,畏抑郁和怫逆,因郁则气结而不疏,怫逆则气屈而不顺,因而影响肝的疏泄和生、升的功能,发为肝气郁结。刘老强调指出,七情致病,多有气郁,气郁则肝病,并认为肝气、肝火、肝风三者同出一源,气机不利而抑郁则为肝气,郁久而发则为肝火,肝火盛而生风或血虚生燥生风,则为肝风。 “郁不离肝”。肝气郁结,开始病在本经,继而可侵犯他脏,如上犯肺、心,中逆胃、脾等,多为临床所习见。 1肝气郁结

症状:胸胁发闷,甚则胀痛,不欲饮食,善太息,嗳气则气闷得舒,面色发青而神情抑郁,女子乳房胀痛,脉弦,舌苔白。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处方: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郁金)。 2肝气冲心 肝气冲心,能使心之血脉涩滞不利。 症状:除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外,出现心胸疼痛,甚则痛闷欲绝。脉沉弦迟涩,舌边尖青暗。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 处方:失笑散与金铃子散合方(川楝、延胡、蒲黄、五灵脂)。 此方亦治冠心病患者因气恼而出现心胸痛闷不堪或掣及肩背等症状,应在失笑散与金铃子散的基础上,加柴胡、香附、枳壳、橘叶、郁金等。 3肝气犯肺 肝气横逆太甚,可上犯于肺,迫使肺气不得下降而为病。 症状:除肝气郁结的症状外,可见突然胸痛,暴发气喘,胸中憋闷,呼吸不利。脉弦直,舌苔白。 治法:疏肝利肺理气。 处方:三皮汤(桑皮、瓜蒌皮、陈皮、杏仁、香附、郁金、苏梗)(刘老自拟方)。 4肝气犯胃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影响胃的功能,使胃失和降,亦称“肝胃不和”(木乘土)。 症状:脘腹胀痛,呕吐酸水,嘈杂不适,嗳气呃逆,烦躁易怒。脉弦滑,舌边尖红,苔白腻。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茱连二陈汤(黄连、吴茱萸、川楝、陈皮、半夏、茯苓、生姜、焦栀子)(刘老自拟方)。 5肝气乘脾 肝气乘脾,先因脾气之虚,然后肝气方得乘之,致脾不健运。 症状:胁腹皆胀,四肢无力,饮食不振,食后胀满。脉弦,舌淡苔白。 治法:疏肝健脾。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半夏、生姜、陈皮、木香、砂仁)。 二、气病及血 肝气不舒,日久不愈,可使肝的血脉瘀滞,发生气滞血瘀的症状。 1肝着 症状:胸胁痛如锥刺,日轻夜重,得热则减。脉弦,舌边紫暗。 治法:疏肝活络。 处方:旋覆花汤加减(旋覆花、红花、茜草、当归须、青葱管、紫降香)。 若服上药效果不明显,为病重药轻,可酌加炒山甲、虫等破瘀之药。血脉瘀滞之冠心病,用之亦效。 2肝脾肿大 症状:胁下痞硬,疼痛不舒,面色黧黑,脘腹胀满,天气改变则肝区隐隐作痛。脉弦而涩,舌边有瘀血斑。 治法:疏肝活络,软坚消痞。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黄芩、党参、炙甘草、半夏、生姜、红花、茜草、赤芍、桂枝、生牡蛎、鳖甲)。 此方以小柴胡汤疏肝利气,健脾和胃;桂枝汤调和气血营卫;加红花、茜草活络;生牡蛎、鳖甲软坚消痞。此方须久服才能收效,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 刘老指出,肝旺太过,势必伤阴,治疗大法当重视养阴。若其人肝脾肿大,而又有阴虚之症状,如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低烧不退,舌光红无苔,脉来弦细或数,应治以滋阴柔肝,活络消痞。 处方:柴胡鳖甲汤(柴胡、鳖甲、生牡蛎、丹皮、白芍、红花、茜草、苏木、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刘老自拟方)。

黄煌医生经典医案

黄煌:所谓名中医,往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附黄煌26条经典语录) 导读西方医学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知需要治疗的不仅是疾病,还有渴望关怀的人心,在真正走向医院时,我们便真的能体会,黄煌老师笔下的“两套理论”为何缺一不可了,名中医的“口是心非”,亦是“苦口婆心”。 大凡名中医,常常“口是心非”,表里不能如一。这倒不是说他们有道德问题,而是要做好中医,通常需要两套理论。 一套用来安慰病人 这一套是用于说的,用来向病人解释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用来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来评价疗效和解释遣方用药的思路,用来安慰患者,或者有意无意地用来营造医学神秘不可测的气氛。过去的医生写脉案,现在的大医院的中医病房写大病历,大多用这种理论的一部分。 这套理论,并不是无用的空谈,恰恰相反,非常的实用,但对象必须是中国人,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 其中,有帮助医生发散性思维的,也有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找到理由的;有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以养生保健的,也有的是用来疏导患者心理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 面对这套理论,中国的病人在其中可以找到生命的答案,可以看到求生愈疾的希望。 这套理论用好了,其功效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醍醐灌顶,或如当头棒喝。这套理论是什么?不是宗教,但又脱离不了宗教;不是民俗,又脱离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是政治说教,但也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思想丝丝相连。

说中医是文化,就是从这里来的。人,不仅是一个高级生物,更是有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的高级生物,对此,古代的中国人是深知其中三昧的。 一套用于制定康复方案,确保疗效 中医另一套理论是用来干的。用来指导自己识别方证,用来确定处方药物的大小,用来制定康复的方案,甚至用来预测病情浅深病人生死。 这是确保疗效的理论。这套理论比较简单,说出来,就那么一点。概况地说,就是有是证用是方。 换句话说,就是当病人出现某种情况的时候,必须使用某方某药,这就叫方证相应。 《伤寒论》就是用这套理论,简单直白,没有空泛的讨论,都是充满现场感的案例。这种理论,是经验的结晶;这种理论,已经浓缩成可以诵读默记的口诀。这是临床家用的理论。经方家,大多用这种理论。 前者,放在嘴皮上,说得越响亮越华丽越好,让人越难懂越有用;后者,是藏在心中的,一般不轻易示人,越明白越简单越好。 很多人不明白中医的这套内幕,往往将说的理论,当成用的理论,悬梁刺股,竭尽全力,仍然不得真谛,依然不会看病,无不悻悻然,无不黯然失色。 也有不少优秀的临床医生,他们很能看病,有自己的看病思路和经验,但苦于前者的造诣过低,在病人面前不会解释,也会让病人怀疑不安或失望,或被同行视为“野郎中”,甚至被逐出医门。当年张子和的境遇就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