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总22卷 第1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2No.1

2001年1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01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余仕麟

(西南民族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成都610041)

收稿日期:2000-11-23

作者简介:余仕麟,男,西南民族学院社会科学部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摘要:春秋战国以后,儒家的/仁爱0思想占据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在沿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后相继演变出了汉代的/三纲五常0伦理学说,以及/存天理,灭人欲0为根本目标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成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开始走向没落。自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新旧道德思想激烈交锋,封建道德及其教育思想开始走向崩溃。中国封建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尽管有消极、落后的一面,但是也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道德;历史;思想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1)01)0187)08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正是在中华民族博大根深的文化土壤上,孕育了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道德风范。/礼义之邦0的美誉,应当说是世人对我国古代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最高褒奖。/道德仁义,非礼不成。0(5礼记#曲礼上6)/国之命在礼0,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0(5荀子6)说明道德于人于国于社会之重要。从先秦至明末清初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道德教育思想最为丰厚,对后来道德教育影响最大的时期。其中既孕育了中国积极的道德教育传统,当然也淤积了某些落后的、保守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

1、从夏朝到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早期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思想与当时较为分散的国家形式相一致,丰富多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以儒家的/仁爱0道德教育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的平民生产劳动行为准则教育和原始的家业世传的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和道德教育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但是作为对这些现象进行思考的道德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

想却出现较晚。传说中的舜让契作司徒,/敬敷五教0,用/八元0、/八恺0,流四/凶族0。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经开始注意自觉地利用道德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生活了。但这也只能算是道德思想及道德教育思想的萌芽。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道德思想,在夏、商、西周三代的一千多年里伴随着奴隶制的盛衰。整个夏朝,传承了原始人对大自然的恐惧而迷信天命鬼神的思想,道德观念比起原始社会末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虽然仍迷信自然,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盘庚自己/亦不敢动用非德0,他告诫奴隶主贵族们,不要贪恋货贿,而是要/式敷民德0,就是要向老百姓传播和施行道德。但是到了末期,商的统治者还是忘了/行德0,结果灭亡于周。所以周公在总结夏、商灭亡的教训时,就认为商迷信天命,忽视道德。

周公不但强调德,而且还亲自制礼作乐,这些制度典礼,实际上就是道德规范。同时,周朝还把/先王0当成具有支配作用的天神,作为臣民效法的道德榜样,/王配于京,世德作求。0(5诗#大雅6)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明人伦0,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春秋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古代社会生产大发展,阶级关系大变动的时期,更是道德思想大进步的时期。这个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强调否定天命,重视道德的作用。春秋时期一些贵族认识到/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0 (5左传#僖公24年6)/无德而禄,殃也。0(5左传#闵公2年6)子产说:/德,国家之基也。0对道德的重视,体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视。当时对民众的道德教育更多地是寓于政治措施之中进行的,注重用具体事实去证明一些道理,而不是用道德的价值取向去教育人,因此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但是在贵族内部,道德教育早就开始了。当时的礼、乐、诗、书就是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开创者,也是这个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代表。孔子继承周公的思想,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尤其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在/天下无道0/礼崩乐坏0的情况下,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教育比惩罚更为有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0 (5论语#为政6)因此,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0(5论语#学而6)即必须让学生先具备孝弟(悌)仁爱等基本的道德品质,才教以文化。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0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所谓/仁0就是/爱人0、/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0(5论语#雍也6),也就是爱君,爱亲,惠人的统称。/仁0不只是道德行为,而且也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道德感情。孔子认为,义、忠、信、恕、孝、悌、恭、宽、敏、惠诸德,都从属于/仁0这个最高原则的道德规范。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灌输/仁0的观念。/爱人0、/立人0、/达人0就要承认别人也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这是孔子/仁0论的核心所在。当然,在名义上,孔子讲/爱人0是爱一切人,但他同时又鼓吹区分贵贱等级,表现了其明显的阶级性。

除了/仁0这个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外,孔子认为,/义、忠、信、悌0等也是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讲/义0,就是培养人们向善,即走正道,不走邪恶的路。讲/忠0,就上培养人们对国对君对人忠诚、忠厚的精神,即所谓/德之正也0,/民之望也0,这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讲/信0,就是培养人们信守诺言,诚实可靠,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的意识。/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0 (5左传#僖公25年6)讲/悌0即讲/孝悌0,就是培养人们具有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长辈以及兄长的品质,以维护血缘关系和封建的宗法制度。

关于道德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奴隶主贵族内部,而应当/有教无类0。(5卫灵公6)他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就是贫苦人家的子弟。

孔子有一系列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他主张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0(5为政6)认为道德教育要培养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0的精神。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启发式教育的方法,/举一隅而以三隅反0。孔子认为,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统治者本身的榜样作用。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0/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0(5子路6)

但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有较明显的重视道德教育而轻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类改造自然经验的传授的倾向,这对我国后来各朝代的教育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从秦汉到唐前期,这是全面推行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时期,也是封建地主阶级伦理道德思想的确立和发展时期。为适应新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在沿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这个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三纲五常0伦理学说,并形成了与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紧密相关的道德教育思想。由此,封建主义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条绳索开始绞在一起,不仅窒息了人民的精神,更窒息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

鉴于秦二世灭亡的严酷事实,汉初一些思想家如陆贾、贾谊等人开始认真思考巩固封建统治的方略。他们认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之一,就是蔑视先秦儒家的传统思想,轻视了道德的教化作用。因此,他们以各种形式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谏戒和忠告,希望统治者在对人民进行统治的时候,务必要重视道德教育,而不能单靠严刑峻法。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主要是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和汉初思想家注重德治的思想,适应汉武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不仅向统治者提出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统治理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董仲舒的学说主要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0说。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他说:/天不变,道亦不变0,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他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0,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此,再次确立了儒家学说在社会思想领域中

188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

的主导地位,这也为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同时,还提出了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以/三纲五常0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所谓/三纲0,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0,所谓/五常0,即是/仁、义、礼、智、信0。/三纲0要求在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中,君、父、夫居于主导的地位,臣、子、妻应服从君、父、夫的领导与指挥。可以说/三纲0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总纲,是维系封建制度的三条绳索,/五常0则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行为准则。同时,他还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性是/圣人之性0,这一类是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中品之性是/中民之性0,这一类虽有情欲,但可以教而为善,也可能为恶的;下品之性则是/斗筲之性0,这一类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的。在他看来,具有/圣人之性0的统治者,才能充当/治人者0和教化的立法者。/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者以善之,此天意也。0(5深察名号6)

董仲舒十分赞同汉初思想家提出的/任德教而不任刑0的主张,他认为/天0是/任德不任刑0的,作为君主是依天意行事的,当然应该/任德教而不任刑0。/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0(5精华6)/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0(5保位权6)如果搞好了道德教育,也就国泰民安了,就达到了三皇五帝治理天下时的那种理想王国了:/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不夺民时,使民不过岁三日。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忿之患,强弱之难,无谗贼妒嫉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发衔哺而游。不慕富贵,耻恶不犯。0 (5王道6)当然,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违法犯罪的只会增多,国家民众将不会有安宁之日。所以他强调要治国安民,必须重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尤其要抓好对/中民0的道德教育。

在汉代,最高学府太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很高,所收学生必须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0教授的内容也多为修礼明伦之类,以培养学生克己修身,合于三纲五常之道。选官取士,亦要求/贤良方正0/孝廉秀才0这样的德才兼备者。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政权落在门阀士族手中。这一时期,作为儒、道调和的魏晋玄学和从印度、西域传来的佛学先后发展起来。儒学在与玄学和佛学经过一番较量之后,以/三纲五常0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经受住了考验,巩固了统治地位。同时,它也吸取了玄学和佛学的某些内容,在丰富和补充了自己之后,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成为了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条,给以家族本位、伦理政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3、从唐中叶到明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繁荣和鼎盛时期,以/存天理,灭人欲0为根本目标的宋明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成熟。但是,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出现,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和道德教育思想的没落

这个时期,虽然封建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形势也非常严峻,尤其是权臣篡位、军阀割据的教训使统治者记忆犹新。因此,统治者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思想意识领域普遍重视道德教育。这一时期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宋明理学的出现和发展。理学对封建道德作了比较严密的论证,使之具有精致的思辩结构和理论色彩。

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氏兄弟(程颐、程颢)。这些思想家们,不仅继承了孔子和孟子关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思想,而且对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本质等问题,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伦理思想上,还进一步维护了/三纲五常0等封建道德,使封建伦理纲常取得了绝对统治地位。

南宋时期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著书等学术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他在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知行合一。他认为,知先于行,行重于知,二者虽有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义理不明,如何践履0(5语类6卷九),/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0(5黄勉斋状行语6)穷理是为了指导践履,使行为合乎封建道德规范,才能保证封建社会的有序运转。从终极目标来看,行还是重于知的。

朱熹指出,要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思想,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他在自己开办的白鹿洞书院中就把明/五伦0作为教育条目明确规定下来。所谓/五伦0就是他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0(5孟子集注6卷五)后来,明/五伦0又作为湖南岳簏书院的5书院教条6,加以进一步肯定。当时的书院是一种独立于官办学校之外的私人讲学性质的高等学校,它是在批评官学育人未真正教以/德行道艺之实0,而科举制度徒教人/钓声名,取利禄0的过程中兴盛起来的,因此,书院尤其重视道德教育。朱熹认为,/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之人为忠为孝也。0(5朱子语类6卷109卷)朱熹主张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他

189

第1期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把人分为圣人、贤人、全人、中人、富人、懒人等几种类型,认为除了圣人之外,其他各种人都要受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化,少数人可以成为圣贤,许多人可以成为善人,作恶的人也可能不干坏事。比如,通过教育,处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中人若去掉了物欲之蔽,纠正了气质之偏,就会成为善人。又如富人骄淫,如不教育,/则近于禽兽0;只有/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0(5论语集注6卷七),才能变为善人。同时,他还按照人的年龄的不同,心理与理解能力的不同,把道德教育分为八岁前的学龄前阶段、八岁后至十五岁上小学阶段和大学教育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以使道德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收到实效,培养出德行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道德教育甚至可以在母腹中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0(5小学集注6)所以道德教育从小就要抓起。他认为,/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0 (5小学集注6)就是说,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浅显些,大学的道德教育应该深广得多;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从躬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0入手,让学生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亲有之道0,而大学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放在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方面,/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0(5文集6卷十五),让学生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

与程氏兄弟一样,在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而把/存天理,灭人欲0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存天理,就是要人们遵守封建道德纲常,灭人欲,就是要人们控制、遏制以至去除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这种观点,几百年来毒害了人民的思想,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都起了消极作用。

此时的宋朝廷对道德教育应当说也是很重视的,除武、律、兵、书、画、医等专门学校之外,普通学校主要以五经为基本教材,太学的博士或地方学校的教授有责任以德行、道艺训导学生,其他专门学校也要选学一两种经典,如书学要求学生兼通5论语6、5孟子6,武学更注重选取前代忠臣义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

到了明朝,统治者也极为重视道德教化,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四书五经之类,在永乐年间颁布的5四书五经大全6是钦定教本,连书中的注疏都以宋儒二程及朱熹所注为标准。当时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异乱思想而危及朝廷,朱元璋曾专门制定八条禁例颁布全国执行: /(1)府、州、县生员,有大事干己者,许父母兄弟陈诉,非大事毋亲至公门,,(3)一切军民利病,工农商贾皆可言之,惟生员不可建言,,(5)生员听师讲说,毋恃己长,妄行辨难,或置之不问。0(5续文献通考#学校考6)

4、自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与此相适应,新旧道德思想激烈交锋,道德教育思想也较为混乱。社会期待着新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思想的出现

这一时期,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社会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再也拿不出像样的道德教育思想来了,相反,一批反对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想家成长起来。如明末的何心隐、李贽,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唐甄、戴震等,他们的基本思想是:肯定天理与人欲有关系,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0的禁欲主义,揭露其/以理杀人0的实质;提倡功利主义。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朴素的平等观念,主张个性独立,言论自由,倡导以身任天下的人生观。他们的这些道德思想已经有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萌芽,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启蒙作用。这些思想对近代的进步思想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教育方面,顾炎武认为,要解决国家兴衰,社会治乱的问题,必须要从道德教育入手。他说:/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0(5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6)这里的/教化纪纲0,就是他的/以名为治0的道德教育的主张。他认为,人们谨守礼义廉耻这些道德规范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人们都注重名声,自觉按照礼义廉耻这些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人向善,则人心正,风俗淳,天下也就太平了。

当时的另一位重要思想家颜元则强调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应当着眼于/实学0、/习行0,/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0(5存学编6卷二)所以必须/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懈。0(5存学编6卷一)他认为,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和鼓励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要人们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人们能够按照这些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如/性情气量0一样成为自己的基本品质。习行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它具有除恶向善的道德价值。

颜元反对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同社会实际脱

190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

离开来。他认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的实事实物。他的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先秦以来儒家的/道德决定论0的倾向,对造成/虚浮之局0的宋明理学更是有力的批判。

清王朝作为异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自然更加重视对人们的思想箝制,加强了对人们进行统治阶级的道德思想的灌输。顺治九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0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0/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0/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握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0到了康熙时期,更有十六条/圣谕0颁行全国,作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0;/笃家族以昭雍睦0;/和乡党以息争讼0;/尚书俭以惜财用0;/黜异端以崇正学0;/明礼上以厚风俗0等等。雍正时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称为/圣谕广训0,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无以复加。

中国的封建社会行至此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封建道德亦将走到它的终点。随着后来阶级斗争的日趋激烈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封建社会剧烈动荡。人民焦急地期盼着新的变革,期盼着新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思想的出现。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无论怎样演变,都是为了维持一种不朽的、永存的、固定不变的封建社会秩序,在于培养具有耐心服从和驯良意识的国民。这就是说,在中国的道德教育框架中,对个人来说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理性审视的权利。显然,这种封建道德教育思想和观念,从总体上看是落后的、消极的。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

1、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本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历代统治者特别重视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建设和强化,而伦理道德也在论证和巩固这种政治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中国古代,从统治阶级到庶民百姓都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孔子早就主张/为政以德0,/道之以德,齐之以礼0。孟子也提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0的主张,5学记6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0,以/化民成俗0,即通过道德教育化民成俗,是建国君民最根本的方法。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0,鼓吹必须通过教育使其/化民成性0。宋代朱熹更是明确地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在修养问题上,中国不少思想家都十分强调/修身0、/澡身0、/洁身0、/省身0、/正身0、/诚身0,强调/养心0、/养性0、/良知0、/良能0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只要去其邪念,发扬善性,就能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在古代的思想家中,他们不仅重视道德教育的/言传0,也重视/身教0,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0就是说,榜样在道德教育中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中也不乏丰富的内容。孔子最早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5论语#颜渊6记载,有四人问仁,孔子因人而答,以长其善或救其失。在道德教育中坚持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0所谓/愤0是/心求通而未得0,所谓/悱0是/口欲言而未达0。就是说,在学生没有愤的表情时,应先诱导他们思维,使他们愤,当他们已经有悱的表情时,才给予启发,使之通其意,达其词,这样的启发才有效果。孟子也特别注意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真正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孔子也提出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方法,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0。诱是引导,循循善诱,即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提高学习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按道德规范办事的自觉性。这些道德教育方法为后世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后世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在道德教育方法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基本上还是推崇和承继了孔子的教育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2、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道德教育的首位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作为塑造最高人格的前提来重视。孔子认为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必然是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且矢志不渝奋斗不息的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0。这里的/志于学0,就是确立追求真理的志向和目标;/立0、/不惑0,是对道德信念的确信与坚守;/知天命0、/耳顺0、/从心所欲,不逾距0,则是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达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也就成大业了。

孔子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有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应弃小利,寡物欲,安贫乐道。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0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仁者不忧0之说,他

191

第1期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俱。0(5论语#究问6)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0(5论语#述而6)乐而忘忧,这说明孔子已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解释不忧的原因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0(5论语#颜渊6)孔子赞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0(5论语#雍也6)这说明颜回也能做到/乐以忘忧0。乐以忘忧是实行道德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虽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而精神生活则比较充实,自有一种高尚的乐趣,其主要根据在于/内省不疚0。当然,/乐以忘忧0,也不是完全无忧,而是不忧个人的利害得失。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0(5论语#卫灵公6)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0(5论语#述而6)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还是应忧的。宋代范仲淹强调了/先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0的名言,表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怀抱。不忧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忧天下的利害得失;忧天下之忧,不忧个人之忧,这应当说是每一个仁人志士的态度。

孟子则倡导一种立大志、吃大苦、成大业的/大丈夫0精神。他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0(5滕文公下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0这里的/大丈夫0,实在是崇高伟大的人格,应即所谓/大人0,是坚持原则刚强不屈,不随环境的变化而转移的。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言论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这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的。

3、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0与/家0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0因为/国0是大/家0。由此从/男女有别0,产生出/夫妇有义0;/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0。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0,就是由父慈子孝推衍出国家的政治原则。这样,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如与家庭的关系一样,形成了无法摆脱的政治道德关系。儒家把忠于君主,忠于国家,视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升华为/仁0。提出了一整套以/仁0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仁0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0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要/爱人0,首先就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故提出/孝0,进而移孝行忠,又提出了/忠0。于是忠孝之道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维护宗法制统治的最核心的内容。我国古代的儒家之所以推崇5孝经6,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孝0是百行之本,道德之源,万善之先,立教之根。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0/孝0又是立国、治民、施教之本。以孝教民、治政,则能使人民亲爱和睦,家庭和顺,国家太平。故说:/人之行,莫大于孝0,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0为显彰孝道,继明代的5三十六孝6之后,清代张之洞等人编辑了5百孝图说6,以教后人仿效。其中虽有不少封建糟粕,但张扬对老人对父母的孝道,却是有积极意义的。

4、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

自夏之后,/夏传子,家天下0。历代王朝都把自己家族统治的国家,视为自己家族的/天下0,皇帝成了/天子0。从那时开始,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就融为了一体,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没有国家社会,也就没有家庭和个人。因此,个人家庭的利益与国社会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从先秦时期的孔孟到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历代仁人志士,莫不把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等爱国主义/大节0视作道德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儒家强调/尚志0,孔子肯定人各有志。但是志士仁人的/志0是把抵御外侮、改造社会、建设国家作为核心内容的。具体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0。儒家把忠于君主,忠于国家,视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并升华为/仁0。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0(5论语#于罕6)这种精神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孟子进一步提出:/天下有道,以身殉道;天下无道,以道殉身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0正是在这种道德思想的教育下,也就有了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0,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0,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0,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0,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0,秋谨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0等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5、突出了义利观的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一直被认为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形成这种观念,应当说是数千年重视义利观教育的结果。

192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0(5论语#阳货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0(5论语#里仁6)这里的/义0,指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利0,指个人的私利。孔子虽然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但并不完全排斥利,他也提出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0的政治主张,(5论语#尧曰6)可见,他强调的是/见得思义0(5论语#季氏6),所反对的是见利忘义。/民之所利0是应该重视的;在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之时就应该服从道德原则。

孟子对/义0有较多的阐释,他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0(5孟子#尽心上6)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0(5孟子#尽心上6)在义利问题上,他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更强调义与利的对立。孟子回答梁惠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0的问题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0(5孟子#梁惠王上6)他认为,从利来讲,国君之利与大夫之利、士庶人之利,是彼此相互矛盾的。上下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发生篡弑,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首先应当强调义。甚至在面对国家/大节0会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更应当/舍生取义0。当然孟子也不是绝对地反对私利的存在,相反,他认为还应当对私利予以尊重。/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0,就含有尊重他人的社会地位、尊重他人的所有权,即尊重社会的一定秩序的意义。/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0,则是说各人图谋私利必然要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义利的关系。在出现利益问题的时候,自当以义为重。这种思想直到今天都还产生着相当的影响。

与孔子和孟子相反,墨子则认为义与利不是对立的,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他说:/义,利也。0(5墨经上6)/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利之,不必用。0(5经说上6)义即是利。所谓/利0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0。在墨子看来利就是公共利益,不是个人私利。在墨子的思想中,是不考虑个人私利的,他反对/子亏父而自利0,/臣亏君而自利0,/父亏子而自利0,/君亏臣以自利0(5墨子#兼爱上6),他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0。(5墨子#兼爱中6)把道德原则与天下之利统一起来。所以,在墨子看来,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公利,这与儒家认为道德原则不仅是公利,而且还是高于公利的观点有区别。尽管儒、墨两家释义利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重视义而反对私利。

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提出了义利问题。他说:/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0(5春秋繁露6)他说的/利0,是指私利而言的。董仲舒区分了公利与私利,他赞扬/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0(5春秋繁露#考功名6),这是公利,他所反对的是个人的私利。所谓公利,就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无疑,封建统治阶级经常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冒充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就对这一传统思想作过非常深刻的揭露,他说:专制君主打着公利的牌子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0(5明夷待访录#原君6)。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即使在阶级社会,除了各个阶级的利益之外,也还存在着不同阶级的人们共同依存和共同享有的社会公共利益,比如开发自然资源,抵抗外来侵略等等。儒家所重视的就是这类的社会整体利益,这正是儒家的义利观能对后世的思想家和一般民众产生极大影响的原因所在。

历代爱国志士在国难当头之际,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为了民族大义,不惜自我牺牲。他们所追求的既不是自己或家庭的私利,也不是为了当权的统治者的利益,而是国家的大利,社会公利。即或在和平时期,那些致力于发展学术文化,或不畏权势而坚持不懈地与不良势力进行斗争的人,也都体现了谋求社会整体利益的精神。

但是由于在中国古代过分强调/重义轻利0,甚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0,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们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消极作用。

6、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道德之所以为道德,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思想范畴,更在于它是行为的规范。所以,道德决不能徒托空言,而必须是见之于实际的行动。不仅要知,而且要行。培养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就不仅要教育他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而且要教育他怎样按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行0,/行0比/知0显得更为重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个共识: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要有益于人民,就必须体现在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甚至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为人民谋利益,敢于牺牲自己,就是/行0。如果没有这样的/行0,怎么能够体现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事实上,每一种道德规范,本身就是对人类主观行为的某种约束,人们必须依照道德规范去行为或者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让步,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存在有人

193

第1期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知而不行、言行不一。所以,我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们强调道德教育的知行结合也就不难理解了。

5中庸6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0就明确地提出了知行问题。孔子坚持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0,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0,甚至要求/讷于言而敏于行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0。所以孔子对自己学生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听其言而观其行0。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0(5荀子#儒效6)可见他也很看重知与行,而且尤为看重行,他认为行贵于知。在宋、元、明、清的思想家中,也都非常看重知与行,只不过在知行的先后排序上,各有不同的看法。程朱学派认为知先于行,有/知0而后能/行0。王守仁则宣扬/知行合一0,认为/知0/行0不分先后。王夫之却提出行先于知的观点,对于传统的知行问题作了一次正确的总结。尽管三种看法相距甚远,但是都不仅肯定了知,更肯定了/行0的重要。

7、重视和鼓励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有着深信人性中已具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的信念,认为只要反躬内求,便可以完成道德,/为仁由己0。由此形成以向内探求,修身律己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达到道德完美的境界。自孔子、老子以来的中国古代思想家,都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修0指修身,/养0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品德。在中国思想史上,不同学派所讲的道德修养方法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即认为要提高思想觉悟、达到人格完善,必须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历来有性善论及性恶论之争。/性善论0者认为人们善性是先天具有的,虽然如此,这些善性也必须加以发展、扩充。/性恶论0者则认为人们的恶性是先天的,但是又认为人有总结经验的智力,正是这种智力的存在,为人们改造自身的恶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了可能。因此,性善论者和性恶论者都主张和强调人的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保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0、体现人的价值的自觉活动。

孔子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的思想家之一。修养即为修身、养心(性)。5论语6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0(5论语#宪问6)孔子说的修己就是经常检查和纠正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这样就可以/安人0了。孔子提出君子的标准就是/修己以安人0,这其实也是一般人从事道德修养可能达到的境界。而/修己以安百姓0则是/尧舜其犹病诸0的/圣0的境界。孔子也提出自讼,/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0(5论语6)。内自讼即自己对自己进行批评。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0(5论语#学而6)都要求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认为这是修身的基本方法之一。

老于虽然鼓吹无为,但也将/德0与/修0联系起来,他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0(5老子6五十四章)

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修养学说,提出/养性0、/修身0,他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候之,所以立命也。0(5孟子#尽心上6)/养心莫善于寡欲。0(5孟子#尽心下6) 5大学6、5中庸6也提出了系统的修养学说。5大学6讲/齐家、治国、平天下0,而以为/齐家、治国0的根本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0而修身之道在于/正心0、/诚意0,/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0。所谓正心即调节感情、端正思虑。所谓诚意即贯彻善良意志,使自己的意志纯善无恶,好善而恶不善,即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坚持贯彻自己的善良意志。/诚意0、/正心0都是内心修养的方法。这其中也包含了慎独的告诫。所谓慎独,就是自己独处之时也要严于律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0。/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0 (5中庸6)这些修养方法虽然有其时代的内容和阶级的局限,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以说,修身、养性思想是历代儒家共同具有的基本思想,在宋、元、明、清时代,这种修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后世将其演化为/修养0,但基本上还是孟子/修身0、/养性0学说的发展。

(责任编辑吴定勇)

194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