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属于肯定型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将项目分解成为多个独立的活动并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然后用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将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计算项目的工期、各个活动时间特点(最早最晚时间、时差)等。在关键路径法的活动上加载资源后,还能够对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分配进行分析。关键路径法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CPM)最早出现于1956年,当时杜邦当时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拥有一台UNIVAC 1 计算机,他们使用这台计算机进行他们公司几乎所有的数据处理工作,但是仍然还有大量的剩余时间,杜邦(Du Pont)公司的管理层开始研究计算机在其它方面使用的可能性,因为当时电脑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他们考虑工程计划可能是应用电脑的一个方向。

他们联系了雷明顿兰德(Remington Rand)公司的Macuchy 博士,帮他们解决计算机使用的问题,后者派出了年轻的数学家James E. Kelly去协助杜邦(Du Pont)公司解决问题,杜邦公司方面的负责人是Morgan Walker。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工程项目中工期和费用之间的关系,他们研究的是如何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在减少工期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少的增加费用。1957年5月7日,在特拉华州内瓦克召开的一个会议正式确定开始新计划技术的开发。Kelly借用了线性规划的概念来解决项目计划自动计算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确定了每个活动的工期和活动间的逻辑关系,输入电脑后就能自动计算项目的工期,为了电脑的计算,Kelly 在活动间使用了i,j这样的节点来表示活动间的前后逻辑关系。

当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杜邦公司的管理层并不理解Kelly所使用的方法,为了让其他人能够理解所使用方法的原理,Kelly就绘制了图形来解释电脑所作的工作,图形以箭线表示活动,以节点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最早的箭线图(ADM)。

前面提到过,Kelly和Walker最初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项目中工期和费用之间关系的问题,所以在Kelly和Walker最初提出的方法中,也包括费用的计划方法,其做法是,在每个活动上加载其相应的费用,从而得到整个项目的费用,就能分析与进度相关的费用问题,这种做法与现在所用的方法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目收集费用并分解到各个活动上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在之后的很长时期内,关键路径法主要还是用于进度的计划和控制方面。Kelly和Walker还提出了资源加载和分配的方法,当然也存在和费用分析一样的问题。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在1957年7月24日,他们已经做了一个简化的例子,称为”George Fischer Works”,这个计划包括了61条活动,其中有8个时间限制和16条虚工作。在刚开发出这种方法时,他们将这种方法称为Kelly-Walker法,而计划中的关键线路,他们称之为主链路(Main chain)。

根据Kelly和Walker的论文和其它相关书籍的记载,当时他们一共进行了三个试验对Kelly-Walker 法进行检验。第一个试验是在1957年12月份,杜邦公司成立了一个测试小组对这种新的计划方法测试,有一个传统的计划组与他们同时独立对一个价值1000万美元的化学设备项目进行计划。这个测试小组的成员没有参与Kelly-Walker法的开发,但是在开始测试之前,他们接受40个小时的培训。此项目的计划从初步设计的完成开始,在编制计划时,他们首先将整个项目分解成一些较小的工作包,然后再将这些工作包最终分解成为活

动,项目共有800条活动,其中包括400条施工活动,150条采购和设计活动。根据记载,在此项目中显示出的Kelly-Walker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此项目在实施中出现了较大的变更,相对于传统计划方法,使用Kelly-Walker法更容易更新计划,其工作量仅有最初建立计划的10%,另外,在设计信息只有30%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劳动力,还有就是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关键的采购工作。

1958年,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此试验所针对的是一个价值2000万美元的化学设备项目,根据Kelly 和Walker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此次试验显示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容易的包含设计部分的计划。

不过现在人们最常提及的一个试验是他们随后进行的维护设备的试验,在此项目中,他们使用Kelly-Walker法进行分析和计划,使得设备维护时间减少了25%。

1959年,Kelly和Walker共同发表了”Critical Path Planning and Scheduling”论文,在这篇长达25页的论文中,Kelly和Walker不仅阐述了关键路径法的基本原理,还提出了资源分配与平衡,费用计划的方法。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方法的原理,与Kelly和Walker在论文中提出的方法,并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不过随后关键路径法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杜邦公司开发此项技术的领导层更换之后,不再使用这项技术,而雷明顿兰德公司也认为这项技术没有太大前途。

对于关键路径法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Mauchly博士和Kelly随后成立的Mauchly合伙公司。在60年代初期,在Kelly的带领下,此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关键路径法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对关键路径法(CPM)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美国海军北极星计划开发的计划评审技术(PERT)。在1955年11月17日,美国海军北极星计划成立了一个特别项目管理办公室(SPO),管理其Fleet Ballistic Missile计划,负责人是Admiral Raborn。在1956年和1957年期间,他们研究了各种已经存在的项目管理技术,在大约1957年秋季的时候,他们接触到了杜邦公司开发的计划管理技术,这对他们开发PERT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8年1月份,SPO研究了在计算机上实现计划和控制的可行性,1958年1月27日,SPO正式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发PERT技术,在大约一年以后,PERT技术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技术,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关键路径法(CPM)基本上一样,唯一的区别是计划评审技术的每个活动的工期不是确定的,而是包括了悲观值,乐观值和最有可能值三个值。比较有趣的是,1959年,北极星计划的这个特别项目管理办公室(SPO)开了一个招待会,介绍他们的这种新技术,并希望参会者能给出更多的意见,Kelly和Walker在被邀请之列,在会上,他们发现SPO开发的PERT和他们的Kelly-Walker法原理上完全一样,而SPO所说的关键线路(Critical Path),就是他们的Kelly-Walker法中的主链路(Main Chain)。回去之后,他们决定将它们的方法的名称改为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在60年代初期,PERT的发展比较迅速,据统计,到1964年,关于PERT的参考书目和论文达到了1000多种。到1961年,各种基于PERT的类似的方法出现,如PERT/Cost, PERT-RAMPS(Resource Allocation & Multi-Project Schedule),MAPS,SCANS,TOPS,PEP,TRACE,LESS和PAR等。其中PEP法是将甘特图的活动赋以逻辑关系,这是现在的计划软件一般采用的一种图形输出方法。在1962年的时候,时任美国国防部长MacNamara在起草一项法令时,指出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径法同时并存的局面容易引起混淆,以后国防部的所有部门一律使用计划评审法(PERT),这在当时对于关键路径法的提倡者是一个重大打击,不过在随后的发展中,关键路径法(CPM)逐渐占了优势,现在真正使用计划评审法的其实已经很少。而且即使是在当时,很多所谓的计划评审法(PERT),其实质其实是关键路径法(CPM)。如美国航空局(NASA)当时使用的NASA-PERT,实际就是关键路径法(CPM)。

无论是关键路径法(CPM)还是计划评审法(PERT),最初使用的表示方法都是箭线法(ADM),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箭线法(ADM)都是人们主要使用的方法,直到70年代以后,前导图(PDM)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但是箭线法(ADM)仍然使用极为广泛。在90年代以后,美国Primavera公司开发出其Windows版本的计划管理软件时,只采用前导图(PDM)作为其计算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从此以后,前导图(PDM)成了人们主要使用的方法,而箭线图(ADM)则很少使用。

在早期对于前导图(PDM)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hn W. Fondahl,他是60年代初期的非计算机关键路径法的权威,1961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A Non-computer Approach to Critical Path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在这篇论文中,他阐述了前导图系统,并把它作为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手工绘制关键路径法的方法,因为当时使用计算机运行CPM是非常昂贵的。Fondahl从1958年开始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成员,受美国海军委托为其研究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成果就是这份论文,这份论文当时一共出售了20000份。

在这份论文中,根据习惯使用的流程图方法,Fondahl提出了以节点表示活动以连接线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论文论述了流程图的简易性和使用手算在较少的人力投入下采用关键路径法的可能性,同时论文也论述了费用工期互为反比的问题。斯坦福大学之后继续研究了前导图(PDM)的手工进度更新的问题,并在1964年发表了相关的技术报告。

虽然Fondahl博士极力强调他提出的方法是为了手工计算关键路径法,但是H.B Zachry公司在1962年开始研究将前导图法用于计算机上,1963年3月他们与IBM公司联合进行该项研究,之后形成了IBM的计划软件,名为”Project Control System(PCS)”。该系统还是第一个在计划中引入时间间隔(LAG)的软件。虽然前导图法最初被应用于大型机,但是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机和个人电脑上的软件,这一趋势使得前导图(PDM)逐渐成为主要使用的方法,到现在,在国外前导图(PDM)基本已经成为唯一在使用的方法,而箭线图(ADM)只有在教学和培训中还有时用到。而发展势头曾一度压过关键路径法(CPM)的计划评审技术(PERT),现在使用的已经很少了。

在美国发展出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同时,其它一些国家如欧洲和英国等,也曾经开发出一些类似的项目管理技术,但是现在关于这些技术的记载已经很少。

关键路径法(CPM)最初被开发是用于项目管理,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在工程项目的合同索赔和纠纷解决上起到重要作用。最早在诉讼中涉及到要求使用关键路径法(CPM)是1972(Appeal of Minmar Builders, Inc, GSBCA No. 3430, 72-2 BOA)年,在此案例中,法庭由于承包商没有使用关键路径法(CPM)而拒绝了承包商的索赔,因为其使用的横道图不能显示具体的活动是否在关键线路上,从而无法判断活动耽误对于整体的影响。之后,关键路径法(CPM)逐渐成为工期延误索赔中必须的做法,并逐渐形成了很多专门的分析方法,现在甚至有很多人专业从事工期延误分析的工作。

关键路径[自己整理,理解简单易掌握]

关键路径法 CPM(CriticalPathMethod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上连着WBS(工作分解结构),下连着执行进度控制与监督。关键路径是项目计划中最长的路线。它决定了项目的总实耗时间。项目经理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优先等级最高的任务,确保它们准时完成,关键路径上的任何活动的推迟将使整个项目推迟。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所以在进行项目操作的时候确定关键路径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定义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称关键线路法。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CPM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起源 关键路径法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 原理与网络图设定步骤 关键路径法关键路径法(CPM)是一种网络分析技术,是确定网络图当中每一条路线从起始到结束,找出工期最长的线路,也就是说整个项目工期的决定是由最长的线路来决定的。 关键路径法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1、E 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 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 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 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 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 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 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 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总时差TF=t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 (开始-开始)总时差TF=<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 (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 f 一节点)-EF (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 B,若: M < A, M < 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M > A, M > B,则对总工期推后M-A天,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M-B 天。

关键路径法--计算方法

关键路径法--计算方法 关键路径法定义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属于肯定型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将项目分解成为多个独立的活动并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然后用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将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计算项目的工期、各个活动时间特点(最早最晚时间、时差)等。在关键路径法的活动上加载资源后,还能够对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分配进行分析。关键路径法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根据绘制方法的不同,关键路径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箭线图(ADM)和前导图(PDM)。 箭线图(ADM)法又称为双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横线表示活动而以带编号的节点连接活动,活动间可以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型逻辑关系。 在箭线图中,有一些实际的逻辑关系无法表示,所以在箭线图中需要引入虚工作的概念。 绘制箭线图时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则: 1、在箭线图(ADM)中不能出现回路。如上文所述,回路是逻辑上的错误,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且会导致计算的死循环,所以这条规则是必须的要求。 2、箭线图(ADM)一般要求从左向右绘制。这虽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3、每一个节点都要编号,号码不一定要连续,但是不能重复,且按照前后顺序不断增大。这条规则有多方面的考虑,在手工绘图时,它能够增加图形的可读性和清晰性,另外,在使用计算机运行箭线图(ADM)这一条就非常重要,因为在计算机中一般通过计算节点的时间来确定各个活动的时间,所以节点编号不重复是必须的。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1、E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总时差TF=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开始) 总时差TF=最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后一节点)-EF(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计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注意: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B,若: M≤A,M≤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M>A,M>B,则对总工期推后M-A天,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M-B天。 【关键工作】

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3T16:19:24.9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龙球刘慧[导读] 摘要:文章以某核电工程为例,分析研究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100840) 摘要:文章以某核电工程为例,分析研究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包括:一是核岛土建,二是核岛安装,三是单系统调试,四是联合调试。其中,核岛土建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是:一是厂房主体施工,二是预应力张拉,三是重点区域的移交,四是关键接口的移交。核岛安装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为:一是冷态调试,二是单系统调试,三是联合调试。 关键词: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不同的核电工程特点不同,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建设核电工程时可以合理的借鉴和参考其他核电工程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提高核电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核电工程建设成本。 1核电工程核岛土建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 1.1核电工程土建主体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土建工程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是:一是厂房主体建设,二是预应力拉张工程。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建工程安装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一是房间的移交,二是土建接口的移交。对此,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对厂房主体进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接口的移交进行控制,特别是在土建工程安装初期,移交工作量非常大。厂房主体是土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厂房主体的施工阶段有:一是负挖,二是地质检查,三是防水层施工,四是筏基施工,五是贯穿件安装,六是底板安装,七是混凝土施工,八是内部结构施工,九是环吊安装,十一是穹顶预制,十二是穹顶吊装,十三是预应力张拉工程。 其中,环吊支架安装已经成为环吊轨道安装的基础,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安装。预应力工程建设对于贯穿件的安装进度影响较大,也属于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 1.2土建房间移交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土建房间移交建设已经成为土建接口安装的关键体现,以文章某市核电工程为例,该核电工程有土建房间1700个,在土建房间移交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核岛安装的顺利开展,这也是核电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定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计划,加大土建房间移交建设力度。 1.3土建安装接口的移交 土建安装接口对于整个核电工程建设都有着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核清洁也是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之一。核清洁在调试后,关键集中在土建厂房,在核清洁过程中,同时可以展开以下工作:一是核岛安装前的检查工作,二是核岛保温安装,三是阻尼器的安装,四是安全壳打压试验。核清洁需要大概60天的时间,时间相对较短,但是现场协调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安装人员谨慎对待,保证整个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核清洁是开展安全壳打压试验的前提和基础。 2核电工程核岛安装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2.1核岛安装工程量的分析 文章某核电工程内部设置有12个机电安装包,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借鉴了法国机电安装包的安装模式,主要以“点”为安装计算单位,每个点值都代表了工人一小时的安装量。核岛安装包括:一是辅助管道安装,二是电气设备安装。其中,辅助管道安装量占核岛安装工程量的45%,电气设备安装量占核岛安装工程量的35%。对此,辅助管道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都是核电安装中需要谨慎对待的。在辅助管道安装完成之前还需要设置633个回路检查和实验工作,这也是辅助管道安装的关键内容。无论是辅助管道安装还是电气设备安装对于安装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建设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安装技术,并保证安装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2.2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分析 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核岛安装工程量,二是土建房间移交特性,三是联合调试系统实际需求,四是土建房间系统的分布情况。核岛安装进度控制关键路径包括:一是回路蒸汽系统,二是轨道安装,三是环吊安装试验,四是主回路设置,五是水管线安装,六是区管道安装,七是常规岛安装,八是发生器安装,九是试验。核岛安装过程中需要涉及以下几个系统:一是反应堆厂房吊装系统,二是冷却剂系统,三是核回路冲洗系统,四是余热排除系统。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和土建工程进度控制路径紧密相联,其中,环吊移交是进度控制关键路径中最为关键的,环吊安装又是穹顶安装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核电安装的另一个进度控制路径为:一是设备冷却系统的安装,二是泵房安装,三是混凝土管道安装,四是设备管道安装。这一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所涉及到的系统有:一是消防水生产系统,二是水泵房通风系统,三是机电房通风系统,四是设备冷却水系统,五是盐水分配系统,六是通风系统,七是注射系统。 核岛调试也是进度控制关键路径,核岛调试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系统调试,二是系统联调。调试人员要先调试单系统,然后再进行系统联调,顺序不能改变。不同的系统功能和特性不同,对调试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结语: 不同的核电工程特点不同,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不仅要对厂房主体进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接口的移交进行控制。环吊支架安装已经成为环吊轨道安装的基础,预应力工程建设对于贯穿件的安装进度影响较大,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安装。在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定土建房间移交进度控制计划,土建安装接口对于整个核电工程建设都有着较大影响。核清洁也是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之一,核清洁需要大概60天的时间,时间相对较短。辅助管道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都是核电安装中需要谨慎对待的,无论是辅助管道安装还是电气设备安装对于安装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建设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安装技术。核电安装进度控制路径和土建工程进度控制路径紧密相联,环吊安装又是穹顶安装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难度相对较大。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鑫. 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充电站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陈山根. 华能石岛湾高温堆示范电站进度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CPM:关键路径法

CPM:关键路径法 CPM即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又称关键线路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CPM:关键路径法 概述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称关键线路法。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CPM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设定方法、步骤 简单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CPM)是一种网络分析技术,是确定网络图当中每一条路线从起始到结束,找出工期最长的线路,也就是说整个项目工期的决定是由最长的线路来决定的。 关键路径法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必须的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 时间压缩是指针对关键路径进行优化,结合成本因素、资源因素、工作时间因素、活动的可行进度因素对整个计划进行调整,直到关键路径所用的时间不能再压缩为止,得到最佳时间进度计划。 (1)画出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有一

6.5.2.2 关键路径法的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关键路径法CPM? 关键路径法用于在进度模型中估算项目最短工期,确定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这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在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沿进度网络路径使用顺推与逆推法,计算出所有活动的最早开始ES、最早结束EF、最晚开始LS和最晚完成LF日期。 由此得到的最早和最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并不一定就是项目进度计划,而只是把既定的参数(活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提前量、滞后量和其他已知的制约因素)输入进度模型后所得到的一种结果,表明活动可以在该时段内实施。 二、什么是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 计算关键路径的长度时,需要将路径上的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提前量(负的)和滞后量(正的)加总在一起。 最长路径的总浮动时间最少,通常为零;进度网络图可能有多条关键路径。 长度仅次于关键路径的路径称为次关键路径,次关键路径也可能有多条。 借助进度计划软件来规划时,为了达成相关方的限制要求,可以自行定义用于确定关键路径的参数。 三、关键路径法的作用 关键路径法用来计算进度模型中的关键路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或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 四、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 1. 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时间 E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只决定于项目计划,只要计划的条件满足了就可以开始的时间。

E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其中EF = ES+DU, DU为活动持续时间,顺推法先知道开始时间。 2. 最晚结束、最迟开始时间 L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往往决定于相关方(客户或管理层)的限制。 L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其中LS = LF -DU,DU为持续时间,逆推法先知道结束时间。 3. 图形表示 按照《PMBOK指南(第6版)》的推荐,采用图6-24的方式来标注活动的 ES、EF、DU、LF、LS以及活动名称(ID) 图6-24 @提示:在考试中未必需要把图6-24的格子画出来,只需要按照图中的方位进行标注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时在计算TF和FF时不容易出错。TF和FF的计算方法参见本节后续内容。

网络图_关键路径法

网络图(Network planning)是一种图解模型,形状如同网络,故称为网络图。网络图是由作业(箭线)、事件(又称节点)和路线三个因素组成的。 根据网络图中有关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作业划分为:紧前作业、紧后作业和交叉作业。 1、紧前作业,是指紧接在该作业之前的作业。紧前作业不结束,则该作业不能开始。 2、紧后作业,是指紧接在该作业之后的作业。该作业不结束,紧后作业不能开始。 3、平等作业,是指能与该作业同时开始的作业。 4、交叉作业,是指能与该作业相互交替进行的作业。 下图1反映了网络图中各作业之间的关系。假定C作业为该作业。 图示 其中,A作业为C作业的紧前作业。B、C、D三作业同时开始,B、D作业为C作业的平行作业。 E作业在C作业完成之后才能开始,E作业为C作业的紧后作业。 F、G作业为C作业的交叉作业,G交叉作业必须在紧后作业E与交叉作业F完成后才能开始。 网络图中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指定了某一确定作业,考察它的与之有关各项作业的逻辑联系,才是有意义的。 作业 作业,是指一项工作或一道工序,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具体 网络图 活动过程。在网络图中作业用箭线表示,箭尾i表示作业开始,箭头j表示作业结束。作业的名称标注在箭线的上面,该作业的持续时间(或工时)Tij标注在箭线的下面。有些作业或工序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称为虚作业,用虚箭线()表示。在网络图中设立虚作业主要是表明一项事件与另一项事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属于逻辑性的联系。 事件 事件,是指某项作业的开始或结束,它不消耗任何资源和时间,在网络图中用“○”表示,“○”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结点,又称为结点。网络图中第一个事件(即○)称网络的起始事件,表示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开始;网络图中最后一个事件称网络的终点事件,表示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完成;介于始点与终点之间的事件叫做中间事件,它既表示前一项作业的完成,又表示后一项作业的开始。为了便于识别、检查和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关键路径法简洁的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ES: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开始的最早时间。 2、EF: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 EF=ES+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晚时间。正向推出取最大值。 3、LF:最迟结束时间(latest finish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完成的最迟时间。 4、LS: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是指为了使项目在要求完工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LS=LF-工期估计 规则:某项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该活动直接指向的所有活动(紧后活动)最迟开始时间的最早(小)时间。(LS和LF通过反向推出取最小值) 3、TF: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也等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 -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当前节点,本工作) 总时差TF=最迟开始时间LS-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开始) 总时差TF=最迟完成时间LF-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完成)

延误小于总时差不会影响工期 TF=LS-ES=LF-EF 4、FF: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研究本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关系。 自由时差FF=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FF=ES(后一节点)-EF(当前工作) 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自由时差FF=计划工期-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延期超过自由时差,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注意: 最早,从前向后,先算出最早开始时间ES,加上持续时间,就是最早完成时间EF。 最迟,从后向前,先算出最迟完成时间LF,减去持续时间,就是最迟开始时间LS。 某项工作有多项紧后工作,那么其自由时间为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进度检查】 如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延后M天,若该工作的总时差为A,自由时差为B,若: M≤A,M≤B,则对总工期及紧后工作无影响

关键路径理解及计算

关键路径是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的一个术语。 在项目的网络图中,从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有许多条路径可以走,就像从798艺术区到北京大学一样。如果20个人同时从798艺术区出发,每个人走不同的路(乘坐地铁、公交车或是自驾),但只有20个人全部到达北京大学,才能完成聚会。这最后一个到达的人就是走最长路径(花费时间最多)的人。相似的,只有最长(花费时间最多)的路径完成之后,项目才算结束。这条在整个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 我们来总结一下关键路径法的4个关键点: (1)关键路径是项目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他决定了项目的总耗时时间; (2)项目经理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优先等级较高的任务,确保他们准时完成,关键路径上任何活动的推迟都将导致整个项目推迟; (3)项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 (4)调整进度,平衡资源

例如,某项目的网络图如图3-22所示。如果该项目的规定完工时间为42天,试用两种方法确定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A.运用“时差最小值”来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项目活动情况如表3-12所示 计算过程详解: 一、先在表中的“活动”和“活动工期”栏目中根据

节点图中填入有关数据相应的数值,即:A、B、C、D、E、F、G、H,以及3、10、8、15、7、20、12、6。 二、由A开始逐步推算出各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基本原理(规则): I、对于一开始就进行的活动,其最早开始时间为0。某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必须等于或晚于直接指向这项活动的所有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中的最晚时间。 II、计算每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时,应以项目预计开始时间为参照点进行正向推算。对于中间的活动,其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就是其前置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中的最晚时间。 III、根据项目的最早开始时间来确定项目的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可在这项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基础上加上这项活动的期望活动工期(Duration,DU)进行计算,即EF=ES+DU。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百科名片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是网络图计划方法的一种,属于肯定型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法将项目分解成为多个独立的活动并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然后用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将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计算项目的工期、各个活动时间特点(最早最晚时间、时差)等。在关键路径法的活动上加载资源后,还能够对项目的资源需求和分配进行分析。关键路径法是现代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 目录[隐藏]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箭线图 前导图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一些主要时间参数 关键路径法的时间计算 公式计算 WBS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箭线图 前导图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的一些主要时间参数 关键路径法的时间计算 公式计算 WBS [编辑本段] 关键路径法的分类 根据绘制方法的不同,关键路径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箭线图(ADM)和前导图(P DM)。 箭线图(ADM)法又称为双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横线表示活动而以带编号的节点连接活动,活动间可以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型逻辑关系。 在箭线图中,有一些实际的逻辑关系无法表示,所以在箭线图中需要引入虚工作的概念。

[编辑本段] 箭线图 箭线图(ADM)要表示的是一个项目的计划,所以其清晰的逻辑关系和良好的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箭线图(ADM)本身具有正确的逻辑性,良好的绘图习惯也是必要的。因此在绘图时遵守上面的这些规则就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绘图时,一般尽量使用直线和折线,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斜线,但是要注意逻辑方向的清晰性。 绘制箭线图时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则: 1.在箭线图(ADM)中不能出现回路。如上文所述,回路是逻辑上的错误,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且会导致计算的死循环,所以这条规则是必须的要求。 2.箭线图(ADM)一般要求从左向右绘制。这虽然不是必须的要求,但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3.每一个节点都要编号,号码不一定要连续,但是不能重复,且按照前后顺序不断增大。这条规则有多方面的考虑,在手工绘图时,它能够增加图形的可读性和清晰性,另外,在使用计算机运行箭线图(ADM)这一条就非常重要,因为在计算机中一般通过计算节点的时间来确定各个活动的时间,所以节点编号不重复是必须的。 4.一般编号不能连续,并且要预留一定的间隔。主要是为了在完成的箭线图(A DM)中可能需要增加活动,如果编号连续,新增加活动就不能满足编号由小到大的要求。 5.表示活动的线条不一定要带箭头,但是为了表示的方便,一般推荐使用箭头。这一条主要是绘制箭线图(ADM)时可以增加箭线图(ADM)的可读性。 6.一般要求双代号网络图要开始于一个节点,并且结束于一个节点。此要求可以在手工绘图增加可读性,而在计算机计算时,可以增加效率和结果的清晰性。 7.在绘制网络图时,一般要求连线不能相交,在相交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者指向法等方法避免混淆。此要求主要是为了增加图形的可读性。 [编辑本段] 前导图 前导图(PDM)法又称为单代号网络图法,它是以节点表示活动而以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活动间可以有四种逻辑关系,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开始和开始-结束。 [编辑本段]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 关键路径法(CPM)最早出现于1956年,当时杜邦当时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拥有一台UNIVAC 1 计算机,他们使用这台计算机进行他们公司几乎所有的数

三点估算(PERT)、关键路径(CPM)、蒙特卡洛(软考计算题)

PERT网络分析法 PERT网络分析法(计划评估和审查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什么是PERT网络分析? 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即计划评审技术,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在计划和控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时发展起来的。PERT技术使原先估计的、研制北极星潜艇的时间缩短了两年。 简单地说,PERT是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它能协调整个计划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时间、资金,加速计划的完成。在现代计划的编制和分析手段上,PERT被广泛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PERT网络是一种类似流程图的箭线图。它描绘出项目包含的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标明每项活动的时间或相关的成本。对于PERT网络,项目管理者必须考虑要做哪些工作,确定时间之间的依赖关系,辨认出潜在的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借助PERT还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行动方案在进度和成本方面的效果。 构造PERT图,需要明确三个概念:事件、活动和关键路线。 1、事件(Events)表示主要活动结束的那一点; 2、活动(Activities)表示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个事件之间的过程; 3、关键路线(Critical Path)是PERT网络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事件和活动的序列。PERT的基本要求[1] 1.完成既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任务必须全部以足够清楚的形式表现在由事件与活动构成的网络中。事件代表特定计划在特定时刻完成的进度。活动表示从一个事件进展到下一个事件所必需的时间和资源。应当注意的是,事件和活动的规定必须足够精确,以免在监视计划实施进度时发生困难。 2.事件和活动在网络中须必按照一组逻辑法则排序,以便把重要的关键路线确定出来。这些法则包括后面的事件在其前面的事件全部完成之前不能认为已经完成不允许出现“循环”,就是说,后继事件不可有导回前一事件的活动联系。 3.网络中每项活动可以有三个估计时间。就是说,由最熟悉有关活动的人员估算出完成每项任务所需要的最乐观的、最可能的和最悲观的三个时间。用这三个时间估算值来反映活动的“不确定性”,在研制计划中和非重复性的计划中引用三个时间估算是鉴于许多任务所具有的随机性

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结构方程模型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该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熟,可惜国内了解的人并不多。"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模型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 三种分析方法对比 线性相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指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统计联系。两个变量地位平等,没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分。因此相关系数不能反映单指标与总体之间的因果关系。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是比线性相关更复杂的方法,它在模型中定义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但它只能提供变量间的直接效应而不能显示可能存在的间接效应。而且会因为共线性的原因,导致出现单项指标与总体出现负相关等无法解释的数据分析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简单而言,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与传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因子结构,并检验它是否吻合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EQS,Mplus.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条件合理的样本量(James Stevens的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一书中说平均一个自变量大约需要15个case;Bentler and Chou(1987)说平均一个估计参数需要5个case就差不多了,但前提是数据质量非常好;这两种说法基本上是等价的;而Loehlin(1992)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

关键路径分析法

关键路径分析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关键路径法是用寻找关键路径及其时间长度来确定项目的完成日期与总工期的方法。通俗地来讲,项目活动很多,工期各异,先后顺序不同,需要一定的方法找出关键路径和关键路径上的关键活动和总工期等。步骤 1. 2. 的EF的最大值,即前置所有相关活动完成后才能开始当前单元活动。如下图 3.从最后一个单元开始逆推计算LS,LF,最后一个单元的LS=ES,LF=EF,当前单元的LF是后置活动的LS的最小值,即要保证后置所有相关活动能及时开始不耽搁总工期,当前单元活动的LF不能超过后置所有相关活动的LS。 4.找出所有LS=ES,LF=EF的单元,即关键路径上的关键活动,这些活动的总工期就是整个项目的总工期,每个活动都不可获取,其它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就允许一定范围内稍微提前或推迟完工都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Case: Psi engineering desires to open a new facility. The timings for the project are shown in the table. Illustrate the following a) activity network b) start times & finish times c) critical activities d) Psi engineering can pay extra so that activities F, G, H and I can each be finished two weeks quicker than the times shown in the table. Is it worth paying for any of these activities to be speeded up? Give your reasoning.

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 概念 一种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多层因果关系及其相关强度的方法。由美国遗传学家S.赖特于1921年首创,后被引入社会学的研究中,并发展成为社会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目的 路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一个假想的因果模型的准确和可靠程度,测量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强弱,回答下述问题:①模型中两变量xj与xi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②若存在相关关系,则进一步研究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③若xj影响xi,那么xj是直接影响xi,还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或两种情况都有;④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者大小如何。 步骤 路径分析的主要步骤是:①选择变量和建立因果关系模型。这是路径分析的前提。研究人员多用路径图形象地将变量的层次,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路径、类型、结构等,表述为所建立的因果模型。下图是5个变量因果关系的路径。 路径分析 图中带箭头的直线“→”连接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箭头的方向与因果的方向相同;当两变量只有相关关系而无因果关系时,用弧线双向箭头表示。图中变量分为:a.外生变量。因果模型中只扮演因,从不扮演果的变量,是不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独立变量,如x1与x2。b.内生变量。模型中既可为因又可为果的变量,其变化受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如x3、x4与x5。c.残差变量。来自因果模型之外的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的总称,如e3、e4、e5。若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可加的,则图中的因果模型可用3个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方程 pij称为由xj到xi的路径系数,它表示xj与xi间因果关系的强弱,即当其他变量均保持不变时,变量xj对变量xi的直接作用力的大小称为残差路径系数,它表示所有自变量所不能解释的因变量的变异部分,其大小对于因果模型的确定有重要作用。②检验假设。路径

CPM——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关键路径法起源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利用关键路线法的步骤 1)画出网络图,以节点标明事件,由箭头代表作业。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概观。习惯上项目开始于左方终止于右方。 2)在箭头上标出每项作业的持续时间(T) 3)从左面开始,计算每项作业的最早结束时间(EF)。该时间等于最早可能的开始时间(ES)加上该作业的持续时间。 4)当所有的计算都完成时,最后算出的时间就是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5)从右边开始,根据整个项目的持续时间决定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LF)。 6)最迟结束时间减去作业的持续时间得到最迟开始时间(LS)。 7)每项作业的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或者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额就是该作业的时差。 8)如果某作业的时差为零,那么该作业就在关键路线上。 9)项目的关联路线就是所有作业的时差为零的路线。 CPM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其通常做法是:

1)将项目中的各项活动视为有一个时间属性的结点,从项目起点到终点进行排列; 2)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 3)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时差; 4)找出所有时差为零或者为负数的活动所组成的路线,即为关键路径; 5)识别出准关键路径,为网络优化提供约束条件;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3)关键路径上的耗时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时间量,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反之,则会延长整个项目的总工期。但是如果缩短非关键路径上的各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至于影响工程的完工时间。 4)关键路径上活动是总时差最小的活动,改变其中某个活动的耗时,可能使关键路径发生变化。 5)可以存在多条关键路径,它们各自的时间总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总工期。 关键路径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在采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关键路径有可能变为非关键路径,而非关键路径也有可能变为关键路径。 优化方案策略的制定步骤 在项目管理中,编制网络计划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一个庞大的网络图中找出关键路径,并对各关键活动,优先安排资源,挖掘潜力,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压缩需要的时间。而对非关键路径的各个活动,只要在不影响工程完工时间的条件下,抽出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用在关键路径上,以达到缩短工程工期,合理利用资源等目的。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可以明确工作重点,对各个关键活动加以有效控制和调度。

PMP 关键路径计算题

1.三点估算(时间管理) 公式:期望值(Mean) = (P+4M+O)/6 标准差(σ) = (P-O)/6 内容:P(Pessimistic最悲观时间);O(Optimistic最乐观时间);M(Most Likely 最有可能时间) 从而计算出期望值和标准差,按照正态分布概率曲线,得出某个时间段完成活动(事件)的时间概率。 正态分布概率固定值:±σ的概率 =68.26% ±2σ=95.46% ±3σ=99.73% 2.关键路径法(时间管理) 公式:Total Float = LS-ES = LF-EF Free Float = 后续活动ES - 紧前活动EF 内容: Free Float 自由浮动时间(在不推迟后续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向后推迟的时间长度) Total Float 总浮动时间(在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的前提下,活动从其最早开始时间可以向后最迟的时间) LS 活动最晚开始; ES 最早开始 ; LF 活动最晚完成 ; EF 最早完成. 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网络图中总工期最长的路径,至少一条,可以用前导图(PDM)、箭线法(ADM)、条件绘图法等。通常用于计算工期及表示活动顺序。 顺推:紧后ES = 紧前EF 活动LF=EF+持续时间 逆推:紧后LF = 紧前 LS 活动 LS=LF-持续时间 总浮动时间:下减上 自由浮动时间:上紧后ES –紧前EF FTS3 即前面活动结束后允后面活动延后3天才开始!8+3=11 ;11-3=8 ; 11-3-8=0

STS4 即前面活动开始后允许后面活动延后4天才开始!7+4=11 ;15-4=11; 11+4=15;11-4-7=0 3.资产折旧(成本管理) 公式: 直线折旧法:(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双倍余额递减法:(原值-累计折旧)*(2/预计累计折旧) 年数总和法:(原值-残值)*(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 内容:直线折旧(Straight line)按每年平均算,享受税收优惠少;双倍余额递减(Double declining balance),享受税收优惠多,需要税务局批准。 4.投资及项目选择(成本管理) 公式及内容:净现值NPV = 收入现值- 支出现值 投资回报率ROI = 年均利润/项目投资额 收益成本比率 BCR = 预期收益/预期成本 5. 挣值管理EVM(Earned Value Management)(成本管理) 公式:成本偏差 CV = EV-AC ; 成本绩效指数 CPI = EV/AC ; 成本偏差指数 PCV = CV/EV 进度偏差 SV = EV-PV ; 进度绩效指数 SPI = EV/PV ; 进度偏差指数 PSV = SV/EV 完工总预算 BAC = Σ PV ; 完工尚需估算典型的:ETC =(BAC-EV)/CPI 非典型的:ETC = BAC-EV 受进度和成本同时影响:ETC = (BAC-EV)/(CPI*SPC) 重新估算完工成本 EAC = AC+ETC = AC+(BAC-EV)/CP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