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讲义

微生物学讲义
微生物学讲义

微生物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喝的酸奶、酒等发酵饮料,吃的面包、馒头甚至呼吸的新鲜空气都是微生物带来的恩惠;而我们所遭受的感冒和其它传染病等病魔的折磨,则是有害微生物侵蚀了身体所致,但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后恢复健康,又要感谢微生物,因为这类药物是微生物的“奉献”。

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如:许多微生物产品疫苗、维生素、酶制剂、酒和抗生素等重要产品,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组成成员以及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又“残忍”地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如:1347年的瘟疫(鼠疫耶森氏菌)几乎毁灭整个欧洲,今天的艾滋病(AIDS)、癌症、SARS 以及已被人类征服了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疟疾、霍乱等)也有“卷土重来”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新疾病(如军团病、埃博拉病毒病、疯牛病和SARS 等)又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因此,你-未来的微生物学家或其他科学家任重而道远。正确地利用微生物的两面性来造福人类是我们学习和应用微生物学的目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1、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所看不到的或者看不清楚的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形体微小μm -mm 光镜下可见、大的肉眼可见(细胞型)

nm 电镜下可见(细胞器和非细胞型病毒)

单细胞

构造简单简单多细胞

非细胞型(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蓝细菌等进化地位低等真核类: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科学

1、研究对象及分类地位

研究对象: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古生菌和真细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xun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分类地位:由于微生物的极其多样性以及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盛、繁殖快,种类多、分布广,易变异、适应性强。),使其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1969年魏塔克Whittaker提出的五界系统,还是1977年卡尔·伍斯Karl Woese(2003年格拉夫生物科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三域系统,微生物都占据很大比例(3/5和2/3)。

2、研究内容及分科

研究内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和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分科: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两大学科,又可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并还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学科和研究领域。见p3图1-1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

(一)史前期(1676年以前)

人们在显微镜出现以前并不知道微生物,只是无形中利用了微生物,也不知道这些过程中有微生物存在。如我国的制曲酿酒工业——先用霉菌制曲,再用酵母菌发酵;农业上的轮作制、积肥沤粪等;医学上人痘(鼻苗法种痘)预防天花、用麦曲治疗腹泻等。

(二)初创期(1676-1861)微生物的发现和形态学研究

列文虎克Leeuwenhoek 于1676年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第一次发现并描述了微生物,随后人们主要热衷于寻找和描述微生物的形态及分门别类,而没有研究其生理活动及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

(三)奠基期(1861-1897)微生物的生理活动研究

以法国的巴斯德Pasteur和德国的柯赫Koch为代表的科学家将微生物的研究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

1、巴斯德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

①提出了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的胚种学说,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用著名的曲颈瓶试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②奠定了免疫学的基础。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职称狂犬病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巴斯德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此外,他还发现了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由不同的细菌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奠定了基础。

④其他方面:至今仍在沿用的巴斯德消毒法(60-65℃加热处理30ˊ,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对蚕软化病提出隔离病原体防治传染、检查淘汰病蛾,逐渐消灭病害的理论。

2、柯赫主要贡献有两方面

⑴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包括①发明了明胶、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分离培养技术,一直沿用至今;②创立了悬滴培养法、显微摄影技术以及许多染色方法;③配置培养基。

⑵在病原菌研究方面①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于1911年获诺贝尔奖);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病原菌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生物)中存在,而不存在于健康个体中;这一微生物可以离开动物体,并被培养为纯种培养物;这种纯种培养物接种到敏感的健康动物体后,应出现该微生物所引起的特有病症;该微生物可以从患病的试验动物中重新分离出来,并可在实验室中再次培养,且它仍应与原始病原微生物相同。

3、其他李斯特-消毒外科术,埃尔里赫、梅契尼科夫-免疫学,贝哲林克、维诺格拉德斯基-土壤微生物学,伊万诺夫斯基-病毒学,埃尔里赫-化疗法。

(四)20世纪的微生物学

1941年以前微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感染疾病因子、免疫、寻找新的化学治疗剂以及微生物代谢等。直到40年代,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德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才使得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很快结合起来,成为整个生命科学发展德前沿。

1、多学科交叉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全面发展

1941年的突变实验比德尔和塔特姆用粗糙脉胞菌分离出一系列生化突变株,将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理学,而且也推

动了分子遗传学的形成;与此同时,微生物的其它分支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还有60年代发展起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50年代微生物学全面进入分子研究水平,与发展起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其他学科汇合,使其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前沿科学。

2、促进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

1941年的突变实验,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1943年鲁里亚、德尔波留克的涂布试验证明了突变的性质和来源(自发性);长期争论而未能解决的“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以微生物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获得的结果证实: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基因的概念,基因组的测序,操从子学说,“中心法则”等理论的提出都与微生物学的研究息息相关。另外,源于微生物转化的理论和技术的转基因动植物的转化技术、DNA重组技术、遗传工程,使人类定向改变生物、根治疾病、美化环境的梦想成为现实。

总之,20世纪的微生物学一方面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相互促进中获得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

我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国,是认识和利用微生物最早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制酒、酱油和醋等微生物产品以及种痘等方面。但是微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却比较落后。从本世纪初由一批从西方留学的科学家开始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主要有伍连德-对鼠疫和霍乱病原等进行研究,并建立卫生防疫机构;汤飞凡及其助手张晓楼-医学细菌学、病毒学和免疫学,尤其是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和确证了沙眼病原体;谢少文则第一次分离出立克次氏体;戴芳澜和俞大绂是我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陈华癸和张宪武开创了我国的农业微生物学;高尚荫创建了我国的病毒学和第一个微生物学专业。

五、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1、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功能分析和比较分析,从本质上认识微生物自身以及利用和改造微生物,并带动分子微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学科的发展。

2、以了解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进步,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3、与其他学科将更加广泛的交叉,相互促进发展。微生物基因组学是数、理、化、信息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结果;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和需求,将进一步向地质、海洋、大气和太空渗透,是更多的边缘学科得到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也将会在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向自动化、定向化和定量化发展。在21世纪微生物产业除了更广泛地利用和挖掘不同生境(尤其是极端环境)的自然资源微生物外,基因工程菌将形成一批强大的工业生产菌,生产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特别是药物的生产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人类将完全征服癌症、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考题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位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有哪些?

3.病原菌学说的提出和证实都有哪些人?

4.微生物有那些特点?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原核微生物是指细胞核无核膜包围,只有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微生物,包括古生菌和真细菌两大类群。

真细菌的细胞膜含由酯键连接的脂类,细胞壁中含特有的肽聚糖,DNA中一般没有内含子(近年来也有例外的发现)。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

一、真细菌细胞的构造

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就是在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结构。只有明显核区(拟核),外面无核膜包围。与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细胞相比,其它结构成分也有差异,如原核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一类含有氨基酸的多糖,称为肽聚糖,而真核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或甲壳质组成。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一般细菌共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拟核、细胞质。1、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的结构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用一种称为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 +菌)和革兰氏阴性菌(G-菌)两大类。

真细菌的细胞膜含由酯键连接的脂类,细胞壁中含有特有的肽聚糖,DNA中一般没有内含子(近年也有例外发现);古生菌的细胞壁无肽聚糖,由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构成,且多含有酸或酸性氨基酸、多糖细胞壁。

证明细胞壁存在的方法:质壁分离技术(蔗糖溶液),姬姆萨染色(壁绿色,质红色),制成原生质体,电子显微镜观察。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化学组分简单,只由90%的肽聚糖和10%磷壁酸

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肽有四肽尾(按L型和D型交替连接而成)和肽桥,聚糖则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酸(NAM)相互间隔通过β-1、4-糖苷键(溶菌酶水解)连接而成,呈长链骨架结构。

磷壁酸:主要为甘油磷壁酸或核糖醇磷壁酸。分为壁磷酸和膜磷酸。

壁磷酸与肽聚糖上的NAG共价连接,可用稀酸或稀碱提取;膜磷酸是甘油磷酸与膜上的磷脂共价结合,用45%的热酚或热水提取。

主要生理功能:由于含有较多的负电荷而吸收Mg2+,而提高一些合成酶的活性;储藏磷元素;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体的作用;赋予G+菌以特异表面抗原;可为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

肽聚糖:1-2层为薄层,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为内消旋的二氨基庚二酸(m-DAP),无肽桥,单体之间仅通过肽尾直接相连,故松散、机械强度较差。

外膜:位于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组成。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 -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其中类脂A是G-菌的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O-特异侧链种类极多,决定其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

外膜蛋白:是镶嵌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有两种孔蛋白,限制或控制某些物质进入细胞,一种脂蛋白将外膜与肽聚糖内壁层上的蛋白牢固连接。

缺壁细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发生细胞壁缺陷的细菌或者在实验室用人为的方法获得的缺壁细菌。

缺壁突变-L型细菌

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基本去尽-原生质体(G +)

缺壁细菌人工去壁

部分去掉-球状体(G-)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细胞膜中含有甾醇)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革兰氏发明,萨顿提出,彼弗里奇证明。结晶紫和碘在细胞膜内形

成水不溶的复合物,G+菌的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紧密,故乙醇脱色时,因失水反而网孔缩小,因此该复合物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褐色;反之G-菌则正相反,且由于其外膜的类脂迅速溶解,使薄而松散的肽聚糖层网孔变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而无色,故被染成复染的颜色红色。

2、细胞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且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是重要的代谢活动中心,对于细菌的呼吸、能量的产生、运动、生物合成、内外物质的交换运送等均有重要的作用。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3、拟核:位于细胞质内,是一种没有核膜、没有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也较简单的原始形态的核,其实质是一个大型环状的双链DNA分子,是负载细菌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4、细胞质:是由细胞质膜包围着的,除拟核以外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等多种功能,分散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内含物主要有PHB聚β-羟丁酸、磁小体和羧化酶。PHB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用尼罗兰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渗透压的作用。由于其具有无毒、可塑和易降解的特性,故被认为是生产医用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的良好原料。

磁小体:趋磁细菌中含有的大小均匀、数目不等的磁小体,其成分为Fe3O4,外有一层膜包裹,是单磁畴晶体,无毒、大小均匀。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该菌最有利的环境处生活。目前认为该菌有实用前景,可生产磁性定向药物或抗体,以及制造生物传感器等。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荚膜、芽孢等,是某些细菌在某生长阶段具有的结构。

1、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一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

功能。鞭毛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种而异。

2、菌毛(又名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250~300根)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

3、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它犹如穿在菌体表面的一件外套,用显微镜观察,中心部位是细菌菌体,在暗色背景下荚膜呈透明状环绕菌体,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

4、芽孢:是某些细菌于生长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厚壁、含水量极低和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的休眠体,,称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堪称生命世界之最,所以有些细菌在环境条件不利于生长繁殖时便会形成芽孢。能产生芽孢的多为杆菌,产芽孢母细胞的外壳称芽孢囊。芽孢在菌体内的位置、形状、大小因种而异,有中央位、端位、近端位等。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为芽孢杆菌,为好氧细菌;在另一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大于菌体直径,使整个菌体呈梭形或鼓塑形,这些细菌称为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在球菌和螺菌中,只有少数种类有芽孢。

芽孢形成和结构

芽孢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变化。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芽孢的形成在结构上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核物质融合成轴丝状(杆状)。②在细胞中央或一端,细胞膜内陷形成隔膜包围核物质,产生一个小细胞。③小细胞被原来的细胞膜包围,生成前孢子。前孢子实质上是一个被两层同心膜包围着的原生质体,抗辐射。④前孢子再向外分泌芽孢肽聚糖、DPA(吡啶二羧酸),积累钙离子,再经脱水,形成皮层、芽孢衣等多层膜,最后成为成熟的芽孢,由于细胞壁的溃溶而释放出来。

芽泡形成过程中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发生很大变化。生芽孢的细胞大量吸收钙离子并大量合成营养细胞中没有的吡啶二羧酸。在成熟的芽孢中,芽孢原生质体含有极高的吡啶二羧酸钙DPA-Ca,在新合成的、具有特殊化学构造的外层(皮层和孢子衣,有时还有芽孢外壁)中也

有这种物质。芽孢的壁含有一种特殊的肽聚糖-芽孢肽聚糖。同时,芽孢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

芽孢的萌发:刚形成的芽孢总是处于休眠状态。热处理(如65℃放置几十分钟)可以使芽孢加速活化。芽孢萌发时首先发生吸胀作用,随之折光性和抗性丧失,继而呼吸作用开始,显出代谢活性,芽孢物质(干重)的30%变为可溶物释出,营养细胞壁迅速合成,最后,新形成的营养细胞从孢子衣里萌发出来。萌发通常有三种方式:赤道脱出,末端脱出,斜出。

芽孢耐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由于含有大量交联度低、负电荷强的芽孢肽聚糖,其与低价的阳离子一起使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份,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有生命的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对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蛋白质晶体的毒性是有高度专性的,对其他动物与植物完全没有毒性,故是一种理想的有利于环保的生物农药。

研究芽孢的意义:1.分类鉴定不同细菌的芽孢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直到与菌体的关系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或参考。2.科研材料由于芽孢独特的产生方式,成为研究形态发生和遗传控制的好材料。3.保存菌种芽孢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保持生命力达数十年之久,在自然界使细菌度过恶劣的环境,在实验室是保存菌种的好材料。4.分离菌种芽孢的耐热性有助于芽孢细菌的分离。将含菌悬浮液进行热处理,杀死所有营养细胞,可以筛选出形成芽孢的细菌种类。5.生物杀虫。这种杀虫剂的生产,并不需将蛋白质分离出来,只需培养大量细菌,在其形成芽孢并产生晶体时收获、干燥,做成粉剂即可

第二节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生物。

真核微生物包括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地衣等。

一、细胞壁(真菌和藻类):主要成分是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纤维素、几丁质等),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1、酵母菌的细胞壁:甘露聚糖、蛋白质、葡聚糖、几丁质和少量的脂质。葡聚糖有两类β-1、3和β-1、6葡聚糖,位于细胞壁内层,起维持酵母细胞的机械强度作用。

2、丝状真菌的细胞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葡聚糖、糖蛋白、纤维素和几丁质。

3、藻类的细胞壁:纤维素、杂多糖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除壁的方式为蜗牛酶水解或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等混合酶水解。

二、鞭毛和纤毛

与原核微生物鞭毛的区别主要是鞭杆为:“9+2”结构,基体为“9+0”结构。运动方式为弯曲运动。

三、细胞器

1、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成分由表到内是蛋白质(40%)和RNA(60%),共价结合形成。真核生物内质网和细胞基质中的核糖体为80S,其它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的为70S。

2、线粒体:是一种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的重要细胞器,其功能是把蕴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通用能源ATP,故为真核生物的“动力车间”。由双层膜包裹而成,内膜上有嵴、基粒和四种脂蛋白复合体,嵴增大进行化学反应的面积;基粒或F1颗粒为ATP 合成酶复合体,四种脂蛋白是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组成部分。

3、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合成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

放出O2的绿色颗粒状细胞器。

课后思考题

1.那些特征可用于区别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

2.什么是缺壁细菌?试述其各自的特点和意义。

3.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的耐热机制。

4.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主要特征及功能。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营养主要是研究和阐明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以及微生物细胞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营养物质和营养: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化学元素:C、H、O、N、P、S、K、Mg、Ca、Fe等为主要元素

Zn、Mn、Na、Cl、Mo、Se、Co、Cu、W、Ni、B等为微量元素。

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各类化学元素的比例因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异;也随菌龄及营养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化学成分及其分析

对细胞有机物成分的分析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用化学方法直接抽提细胞内的各种有机物成分,再加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另一种是先将细胞破碎,获得不同的亚显微结构,再分析这些结构的化学成分。

对细胞无机物成分的分析则将干细胞在高温炉(如马沸炉)中焚烧成灰,再采用无机化学常规分析法可定性定量分析出灰分中的各种无机元素含量。

灰分:干细胞于高温炉(550℃)中焚烧后而剩下的各种无机元素的氧化物的总称(混合物)。

水:是一切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般占细胞重量的70%-90%。(湿重-干重)/湿重×100%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根据营养物质在有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五大类。

1.碳源: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在细胞中经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后变为微生物自身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其中化能异养菌还能产生生物能。

微生物利用碳源物质具有选择性,其顺序依次为:糖类[单糖(己糖﹥戊糖)﹥双糖﹥淀

粉﹥纤维素、纯多糖﹥杂多糖] ﹥有机酸﹥醇﹥脂﹥烃﹥HCO

3-、CO

2

(自养菌) ﹥蛋白质、核

酸等。

2.氮源: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一般不作为能源,只有消化细菌和少数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氨基酸作为营养物质。

常用的蛋白质类:蛋白胨、鱼粉、蚕蛹粉、黄豆饼粉、花生饼粉、玉米浆、牛肉膏、酵母膏等。

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也具有选择性,对主要以氨基酸和肽等较易吸收的蛋白质降解产物和NH3+、NO3-形式存在的氮源的利用速度快,称为速效氮源;对主要以大分子蛋白质形式存在,需进一步降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和肽后才能利用吸收的氮源称为迟缓氮源。即速效氮源有利于菌体生长,后者有利于代谢产物的形成。在发酵生产中常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将两者

按一定比例制成混合氮源,以控制菌体生长时期与代谢产物形成时期的协调,达到提高产量降

低成本的目的。

酶的活性中心组成部分

3.无机盐: 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

在机体的生理功能 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氧化还原电位

作为某些化能自养菌生长的能源物质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生长是必需的,若缺乏则会导致细胞生理活性降低甚至停止生长;若

过量则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单独一种过量毒害更大,因此配制培养基时要控制其在正常

的范围内,并注意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通常情况下没有必要向培养基中添加微量元

素。

4.生长因子: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

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生长因子的化学结构和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不同,将其分为维生素、氨基酸与

碱基(嘌呤和嘧啶)三大类。

5.水:生理功能主要有:①起到溶剂与运输介质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

分泌必须以水为介质才能完成;②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③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④因为水的比热高,是热的良导体,能有效地吸收代谢反应产生的能量

并及时散发出体外,从而有效控制细胞温度;⑤通过水合作用和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

结构,如酶、鞭毛等。

水活度: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汽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的纯水蒸气压力

之比,即a w =P W /P W 0。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营养类型比较复杂,依据不同,划分结果亦不同。

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将绝大多数微生物分为:

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有的类型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如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

同化CO2,表现为自养型,反之则为异养型;在有光照和厌氧条件下表现为光能营养型,无

光和好氧条件下,又为化能营养型。

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生长比不可少的物

质(通常是生长因子)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

为营养缺陷型。

第二节 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选择适宜的营养基质:首先要依据微生物的营养要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由于微

生物营养类型复杂,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一样,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营养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如:①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不需要有机物;②培养光能微生物则还需要光照提供能源;③培养化能自养型的微生物,培养基中还要添加该菌所需的提供能源的无机化合物;④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培养菌种的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就有很大差异。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合适时微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营养物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需求,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尤其是C/N)也能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例如:①谷氨酸发酵过程中 C/N为1/4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为1/3时,菌体繁殖受抑制,谷氨酸产量大量增加。

②抗生素发酵生产过程中,则通过控制速效氮(或碳)源与迟效效氮(或碳)源之间的比例来控制菌体生长与抗生素的合成协调。

3.控制pH条件:培养基的pH值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最适pH条件各不同:一般来说,真细菌生长的pH在7.0~7.5,真菌生长在4.5~6.0或者是自然pH。在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被分解利用和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积累,会导致培养基pH发生变化,所以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缓冲剂组成的缓冲系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起调节作用,

故对产酸量很大的菌,其培养基中则需要加CaCO

等来调节。

3

4.控制氧化还原电位(Ф):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对Ф的要求不一样,一般好氧菌的Ф在+0.1以上,通常在+0.3~+0.4V为宜;厌氧菌只能在Ф低于+0.1V的条件下生长;兼性微生物一般在Ф为+0.1以上时为好氧,以下时发酵。由于Ф值与pH有关,所以也受代谢产物的影响。

5.原料来源的选择:应尽量利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的成分,以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灭菌处理:要获得纯培养,就必须避免杂菌污染,对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以彻底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一般用 1.05kg/cm2(121.3℃)持续灭20min或者0.56kg/cm2(112.6℃)下维持30min。某些含有特殊成分如血清等则需过滤除菌或间歇灭菌,有些由于一起灭菌会产生沉淀或分解,则需分别灭菌后在混合或者加鳌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培养基之类繁多,根据其成分、物理状态和用途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1.按成分不同划分

(1)天然培养基:含有的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成本较低,亦称为非化学限定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B培养基、豆芽汁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等。

(2)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成本较高,重复性好,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如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查氏合成培养基

(3)半合成培养基。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依据凝固剂的有无和含量多少。

(1)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通过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加培养基的通气量,同时使营养物质分布均匀,故常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以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琼脂、明胶或硅胶),使其成为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分类鉴定、活菌计数以及菌种保藏等。

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的条件:①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②在所培养的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即凝固剂的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和量不能太少;③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④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⑤透明度好,粘着力强;⑥配制方便且价格便宜。

天然固体培养基-天然固体基质制成的培养基。如酒曲、棉子壳培养基等。

(3)半固体培养基:其凝固剂的含量比较少,一般琼脂含量为0.2~0.7%。主要用作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分类鉴定及效价测定等。

3.按用途划分

(1)基础培养基:含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基质。如LB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2)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如:血清、血液、动物组织液、牛奶等,为半合成培养基。主要用来对营养要求苛刻的异养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

(3)选择培养基: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即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达到分离所需微生物的目的。

(4)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能与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产生的某种代

谢产物发生明显特征反应的特殊化学物质,达到分离鉴别和筛选该种微生物目的的培养基。

(5)其他培养基:分析培养基、还原性培养基、组织培养物培养基等。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运输方式)

营养物质能否被微生物利用的关键是这些营养物质能否进入微生物细胞。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即相对分子量的大小、溶解性、电负性和极性等。

二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诱导物质、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等。温度通过影响营养物质的溶解度、细胞膜的流动性及运输系统的活性来影响微生物的吸收能力;pH 和离子强度通过影响营养物质的电离程度来影响其进入细胞的能力;诱导物质通过诱导运输系统形成而有利于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等通过与原生质膜上的物质发生作用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

三是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主要由原生质膜、细胞壁、荚膜及粘液层等组成的结构。尤其是原生质膜对跨膜运输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这是本节的重点,根据运输物质的特点,将运输方式分为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膜泡运输。

一、扩散

营养物质通过原生质膜上的含水小孔,由胞内外高浓度的环境向低浓度的环境进行非特异性的扩散。孔的大小和形状对扩散的营养物质有选择性。物质在扩散过程中,既不与膜上的各类分子发生反应,自身分子结构也不发生变化,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学过程,不消耗能量,动力来自物质在膜内外的浓度差,直到达到动态平衡。运输的物质主要是水和相对分子量小、脂溶性和极性小的物质(如脂肪酸、乙醇、甘油和某些氨基酸等)。

二、促进扩散

与扩散的区别是:被运输的物质需要借助载体的作用(胞内外的亲和力不同)才能进入细胞,具有较高的专一性。不消耗能量,载体与被运输物质在这个过程中都不发生化学变化,载体蛋白为透过酶,大多是诱导酶。运输的物质主要有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

三、主动运输

是微生物的主要运输方式,与前两者相比,其重要特点是在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且可以进行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具体的方式有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基团移位、Na+、K+—ATP酶系统及ATP偶联主动运输等。

1.初级主动运输:由电子传递系统、ATP酶或细菌嗜紫红质引起的质子运输方式。主要由于原核微生物是在细胞膜上产能,从而在膜内外形成质子浓度差,使膜处于冲能状态即形成能化膜。

2.次级主动运输:通过初级主动运输建立的能化膜在质子浓度差消失的过程中,往往偶联其它物质的运输。

3.基团移位:经过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和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即被运输的物质在进入细胞内的过程中被磷酸化。

4.Na+、K+—ATP酶系统:亦称Na+,K+泵系统。该酶利用ATP的能量将Na+由细胞内泵到胞外,并将K+泵如胞内,从而使胞内的Na+浓度低,K+浓度高,而且不受环境中Na+、K+浓度高低的影响。

5.膜泡运输:主要存在于原生动物尤其是变形虫中的一种运输方式。分为胞饮和胞吞作用两种。

练习题

1.培养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等名词解释。

2.课后P95的1、3、4题。

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代谢概论

代谢:指发生在有机体中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是一切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主要由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同化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组成。

1.分解代谢:指细胞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酶系的催化,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并释放能量ATP和还原力[H]的生化反应。

2.合成代谢:指活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并同时消耗能量和还原力的生化反应。

3.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关系:复杂大分子?简单小分子+ATP+[H]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为其提供酶等,后者又为前者提供原料、能量及还原力,两者相互偶联,共同决定着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4.根据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生命中的作用不同,代谢又被分成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两种类型。

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质转变为有机体的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物质,或为机体生长提供能量的一类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并在他们一定生长时期内出现的一类代谢类型。次级代谢产物有抗生素、生长刺激素、生物碱、色素等。

第二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能量代谢:生物体把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的过程。

日光光能营养菌

最初能源有机物化能异养菌ATP

一、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又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底物脱氢的四条主要途径

以单糖作为典型的生物氧化底物,可通过EMP、HMP、ED和磷酸解酮酶途径(PK和HK 途径)四条途径将单糖降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其它小分子中间代谢物、能量和还原力,该过程称为糖酵解。

(1)EMP途径(2)HMP途径(生化已讲过不在阐述)该处需掌握各途径的关键酶(特征性酶)、生理学意义及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定义。

(3)ED途径:是细菌特有的,可单独存在的从葡萄糖氧化产生丙酮酸的另一条途径。

ATP ADP NADP+NADPH

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

2-酮-3脱氧-葡萄糖酸-6-磷酸(KDPG EMP

3-磷酸

关键酶为KDPG醛缩酶,1分子的葡萄糖经ED途径最后产生1分子ATP,1分子NADPH 和1分子NADH,2分子的丙酮酸。

(4)磷酸解酮酶途径:是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过程中分解己糖和戊糖的途径。关键酶是磷酸解酮酶,有根据解酮酶(或底物)的不同,分为PK(磷酸戊糖解酮酶的)和HK (磷酸己糖解酮酶的)途径。

乙酰磷酸乙酸

PK途径:戊糖木酮糖-5

丙酮酸乳酸

HK6-p

2葡萄糖3-p p-

-p

7-p-景天庚酮糖

5-p-核糖5-核酮糖52乙酰磷酸乙酸

5-p3-p 2乳酸

2.发酵:狭义指微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底物脱氢)所产生的还原力[H]或电子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物,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的低效产能过程。广义指任何大规模生产微生物产品的过程。

(1)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不同微生物可进行多种发酵,且同一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又可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红色化合物

(酸性)

丙酮丁醇发酵:是迄今为止由严格厌氧菌所进行的唯一能大规模生产的发酵产品。丙酮:丁醇:乙醇=3:6:1(重量比)

Ⅱ型甘油发酵:乙醛在有HSO3-的条件下产生乙醛?HSO3,不能做受体,从而磷酸二羟丙酮被还原成甘油。

Ⅲ型甘油发酵:碱性条件下,乙醛发生歧化反应产生乙醇和乙酸,使磷酸二羟丙酮积累而被还原成甘油。

(2)由PK(HMP)途径进行的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3)通过ED途径进行的发酵:细菌的酒精发酵产生的乙醇为C2C5、C5C6。

(4)利用氨基酸的发酵-Stickland反应:少数厌氧梭菌利用氨基酸做碳氮源和能源,以一种氨基酸做氢的供体,以另一种氨基酸做氢的受体而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以丙酮酸和甘氨

酸间的发酵为例说明其生化机制。

CoASH CO 2 P CoASH ADP+Pi ATP

乙酰

+2 +

2乙酸 甘氨酸

3 33.呼吸作用: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或H )交给NAD (P )+、

FAD 或FMN 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产水或其他还原型产

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其中以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有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

终电子受体的称为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糖经酵解成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进入TCA 循环(三羧酸循环),

被彻底氧化生产CO 2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呼吸链:是位于原核微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微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电势不

同的氢传递体(或电子传递体)组成的一组链状传递顺序,能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

合物处传递给高氧化还原势化合物或分子氧,同时释放大量能量ATP 。

NADH 脱氢酶、黄素蛋白、铁硫蛋白、细胞色素、醌及其化合物。

2.无氧呼吸:某些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根据最终电子受

体不同又分为无机盐呼吸(如硝酸盐、硫酸盐、硫和碳酸盐呼吸等)和延胡索酸呼吸。

分解性代谢产物及其检查方法

通过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借以区别和鉴定细菌

的种类。与此有关的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1)糖发酵试验

(2)吲哚试验(indole test ):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用(对二甲基氨基苯

甲醛)加入细菌蛋白胨水培养液中,吲哚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呈红色反应,

丙酮酸

NAD + CoASH

NAD ++H + NADH +H +CO 2

NAD + 草酰乙酸

苹果酸 柠檬酸

H 2O

异柠檬酸

FADH 2 NAD (P

草酰琥珀酸

NADH ++ CO 2

-酮戊二酸

2 三羧酸循环

形成玫瑰吲哚,为吲哚试验阳性。不出现红色,为阴性。

(3)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pH偏酸,当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测定pH时,培养液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呈桔黄色,为阴性。

(4)V-P试验(V oges-Proskauer test):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二分子丙酮酸缩合成乙酰甲基甲醇。若在培养液中加入氢氧化钾,生成红色化合物,称为V-P阳性。反之则为V-P阴性。

(5)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itrate utilization test)

(6)硫化氢试验

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可缩写为IMViC试验。大肠杆菌的IMViC结果为++--;产气杆菌为--++。

二、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包括消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和氢细菌等。

1.氨的氧化:消化细菌氧化NH3和NO2-无机氮化合物产生能量来同化CO2。

消化细菌分为亚消化细菌和消化细菌两类,前者将NH3氧化成亚硝酸,后者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都是专性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生长缓慢。这两类细菌往往是伴生在一起,在它们共同作用下将铵盐氧化成硝酸盐,避免亚硝酸积累所产生的毒害作用。这类细菌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NO2-的氧化还原电势高,故H+和e只能从细胞色素a1部位进入呼吸链,若顺着呼吸链传递至O2,一次仅产1分子的ATP;而逆着呼吸链传递,一次则需要消耗大量的ATP后才能产生1分子的[H],同化过程更需要大量的能量ATP和还原力[H],所以消化细菌虽然生长缓慢,且土壤中即使有很少的消化细菌菌体,而消化作用却很旺盛。

2.硫的氧化:硫杆菌能氧化一种或多种还原态或部分还原态的硫化物(包括硫元素、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多硫酸盐和亚硫酸盐)获得能量。由于硫细菌能将硫化物或元素硫氧化成硫酸,因而硫细菌生长的结果将导致环境pH值的明显下降,有的可下降到2以下。因此,这在细菌是极为耐酸的机体。它们中有的可以在pH值为1~2的环境中生长。

3.铁的氧化: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亚铁氧化成高铁获得能量,由于当培养基的pH偏高时,亚铁氧化成高铁所释放的能量不能偶联ATP合成;只有当培养基的pH低时,亚铁氧化成高铁所释放的能量才能偶联ATP合成,因此这类细菌只有在pH4以下的环境中生长。已被用作细菌冶金(沥滤),利用该菌将FeSO4氧化成Fe2(SO4)3,后者为浸矿剂,能将铜等有色金属不断地从低品位的矿石中溶解出来,成为硫酸铜等盐类的溶液,再用废铁粉等金属置换或用离子交换等方法来获取其中的铜等有色金属或其它稀有金属。

溶矿-黄铜矿:CuFeS2+2Fe2(SO4)3+2H2O+3O2→CuSO4+5FeSO4+2H2SO4

赤铜矿:Cu2O+ Fe2(SO4)3+ H2SO4→CuSO4+2FeSO4+ H2O

辉铜矿:Cu2S+2Fe2(SO4)3→2CuSO4+4FeSO4+S

4.氢的氧化:氢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的兼性化能自养菌,能利用分子氢氧化产生的能量同化CO2,也能利用其他有机物生长。电子直接从氢传递给电子传递系统,经呼吸链传递产生能量ATP。

三、能量转换

在产能代谢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等高能分子中,光能微生物则通过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于ATP 中。

1.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含高能键的化合物直接偶联ATP或GTP 的合成的产能方式。

2.氧化磷酸化:物质在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AD(P)H和FADH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膜和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同时产生ATP的过程。

ATP合成的机制:①英国学者米切尔1961年提出的化学渗透偶联假说,其中心思想是电

子传递过程中导致膜内外出现质子浓度差,从而将能量蕴藏在质子势中,质子势推动质子由膜

外进入细胞内,在此过程中通过存在膜上的F

1-F

ATP酶偶联ATP的形成;②美国科学家博耶提

出构象变化偶联假说,其中心思想是质子势推动的质子跨膜运输启动并驱使F

1-F

ATP酶构象发

生变化,导致该酶的催化部位对ADP和Pi的亲和力发生改变,并促进ATP的产生和释放。

3.光合磷酸化:当一个叶绿素(或菌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变为激活态,导致其释放一个电子而处于氧化状态,释放出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同时形成ATP。这种由光能引起叶绿素分子逐出电子,并通过电子付递来产生ATP的方式称为光合磷酸化。分为环式光合磷酸化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两种。

①环式光合磷酸化:在光合细菌中,菌绿素(P870)吸收光量子被激活,释放出高能电子变为氧化态,释放出的高能电子依次通过铁氧还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b和c的传递并将能量转换成ATP,电子再返回菌绿素本身,从而使菌绿素分子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由于在这种光合磷酸化里,电子是从叶绿素分子逐出,通过由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环形途径又回到叶绿素分子本身,因而又称为环式光合磷酸化。其表示式为:NADP+nPi→nATP ②非环式光合磷酸化:还有一种类型是光合系统Ⅰ的叶绿素分子P700吸收光量子逐出高能电子以后,高能电子通过电子载体铁氧还蛋白还原NADP,使之生成NADPH

2

;在光合系统Ⅱ的叶绿素分子P680吸收光量子逐出高能电子,该电子通过电子传递后传给光合系统Ⅰ的叶绿素分子,使P700还原,同时产生ATP。失去电子的P680,由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还原,因而这种产生ATP的方式称为非环式

光合磷酸化, 反应式为:2NADP++2ADP+2Pi+2H

2O→2NADPH+2H++2ATP+O

2

。有的光合细菌虽然只

有一个光合系统,但是由于从光反应中心释放出的高能电子用于还原NAD+生产NADH。菌绿素

的还原依靠外源电子供体如S

20

3

2-、H

2

S等,并同时偶联ATP的生成。由于该电子传递途径也没

有形成环式回路,故也称为非环式光合磷酸化。反应式为:NAD++ H

2

S+ADP+Pi→NADPH+H++ATP+S。

第三节耗能代谢(合成代谢)

本节主要自学,只简述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

一、生物固氮:

为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第二大生物化学反应,是分子N2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生化过程。

1.固氮的生化机制:固氮反应的必要条件-ATP、[H];固氮酶和严格的无氧微环境;还原底物N2;镁离子。

固氮酶-含有两种成分铁蛋白和钼铁蛋白。前者与ATP结合并使之水解放能,用来活化电子,为电子活性中心;钼铁蛋白为N的络合中心。这两种成分对氧均敏感,遇氧宜失活。

固氮的生化途径:H H2

NAD(P)H FD(铁氧还蛋白)铁蛋白

Fld(黄素氧还蛋白)Mg2+6H++2NH3

形成的氨可与酮酸结合形成各种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有关化合物。固氮酶还可催化乙炔形成乙烯的反应,而乙烯、乙炔极易精确测定,故乙炔还原法常被用来测定固氮酶的活性。

2.好氧性固氮菌固氮酶的抗氧机制:固氮酶对氧极其敏感,且一旦遇氧就会很快导致不可逆失活,而大多数固氮酶为好氧菌,要利用氧来呼吸和产能,故其发展出多种抗氧机制来解决其既需氧又需防止氧对固氮酶损伤的矛盾。主要有:呼吸保护、构象保护、异形胞保护和根瘤菌的由豆血红蛋白专门运输氧。

二、肽聚糖的合成

(1)首先在细胞质内合成UDP-N-乙酰葡萄糖胺和UDP-N-乙酰胞壁酸肽;(2)合成肽聚糖亚单位-二糖肽;(3)肽聚糖亚单位转接到细胞壁上的生长点上;(4)通过转肽反应形

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

6-P-G→6-P-果糖→ 6-P-葡萄糖胺→1-P1磷酸

Gln Glu 乙酰

-N-UDP-N-乙酰胞壁酸→→→→→UTP PPi

Pi

UDP-N-乙酰胞壁酸肽

UDP-N-乙酰胞壁酸肽由细胞质转到膜上的载体磷脂酸上,放出UMP。然后UDP-N-乙酰葡萄糖胺转到胞壁酸上,生成双糖肽脂焦磷酸,再由膜内表面转移到膜外表面,连接到细胞壁的生长点上,放出载体脂焦磷酸。脂焦磷酸再脱去一个磷酸(杆菌肽抑制)成为有生物活性的载体脂磷酸进行下一步反应。多个肽聚糖单位连接到细胞壁上之后,通过转肽反应(青霉素抑制),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并放出一个D-Ala。

第四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微生物的体积极小,而所处的环境条件却十分多变,每个细胞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就必须具备一整套发达的代谢调节系统。微生物可以在三个水平上对其代谢进行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合成的调节和细胞内区域化调节。

一、酶活性的调节指一定数量的酶,通过其分子构象或分子结构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反应的速率,包括酶共价修饰和变构调节两种方式。

1.变构调节:某一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使其与该途径的第一个酶或是最关键反应的酶结合抑制了底物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从而调节反应速度,以避免末端产物过量积累的现象。

2.共价修饰调节:共价调节酶通过修饰酶催化其多肽链上某些基团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使之处于活性和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导致调节酶的活化或抑制,以控制代谢的速度和方向。

二、分支合成途径调节调节方式比较复杂,每一个分支途径的末端产物控制分支点后的第一个酶,同时又对整个途径的第一个酶有部分的抑制作用,分支代谢的反馈调节方式有多种。

1.同工酶调节:催化同一生化反应而分子结构有差异的一组酶,分别受不同末端产物的反馈调节,且只有几种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完全抑制反应的进行。

2.协同反馈抑制: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种末端产物同时都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单种过量不起作用的反馈调节。

3.累积反馈抑制:每一分支途径的末端产物按一定百分比单独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且互不干扰,当各种末端产物共同存在时,它们的抑制是累积的。

4.顺序反馈抑制:分支途径中的各种末端产物不能直接抑制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而是分别抑制分支点后的反应步骤,造成分支点上的中间产物积累,从而又反馈抑制第一个酶的活性,这种有顺序性的反馈抑制方式称为顺序反馈抑制。

二、酶合成调节在遗传水平上调节酶的合成量,包括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

1.酶合成的诱导机制

1961年法国人雅各布和莫诺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认为E.coli的乳糖操纵子由调节基因、控制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

调节基因:是编码产生阻遏蛋白的基因,当培养基中其它的可利用糖存在即无乳糖或同时有葡萄糖等易利用糖存在时,该基因便转录、翻译出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特异结合,而使之失活,并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从而抑制诱导酶——β-半乳糖苷酶的合成。

控制基因:位于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间的一段碱基顺序,能与阻遏物结合,以次来决定结构基因的转录能否进行。当培养基中只有乳糖时,乳糖分子便与阻遏蛋白结合,使控制基因被释放,RNA聚合酶便催化结构基因进行转录、翻译合成β-半乳糖苷酶等与乳糖有关的酶。

2.酶合成的阻遏包括降解物阻遏和末端产物阻遏

(1)降解物阻遏:在一种培养基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底物时,其中一种底物被优先利用,而催化其他底物被利用的酶的合成被某些中间代谢物或末端产物的过量积累所阻遏的现象。

二次生长现象:在含有两种底物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时,由于该菌首先利用易利用的底物,而催化另一底物的酶被抑制,在前一底物完全耗尽后,才开始利用后一底物,从而产生了在两个对数期间隔一个生长延滞期的“二次生长现象”。

(2)末端产物阻遏: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的过量积累而引起的有关酶的合成阻遏。

三、细胞区域化调节利用细胞中的区域化作用对不同的代谢进行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和不同的酶类在细胞中各自的空间分布,有利于代谢途径顺利进行,互不干扰,且各代谢途径之间还可以相互协调和制约。

第五节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一、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次级代谢是一类存在于某些生物(如植物和微生物)当中的特殊代谢类型。指这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中的某种中间代谢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而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以有利于生存代谢类型。这一过程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根据其作用可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发展。初级代谢的关键性中间产物往往是次级代谢的前体;次级代谢一般在菌体对数生长后期或稳定期间进行,但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催化次级代谢的酶的专一性不高;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因菌株不同而异,甚至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异,故与分类地位无关;质粒与次级代谢的关系密切,控制着多种抗生素的合成。

二、次级代谢的调节

1.初级代谢产物的调节由于次级代谢一般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因此必然会受到初级代谢产物的调节。如青霉素的合成会受到赖氨酸的强烈抑制,因为α-氨基己二酸是合成赖氨酸和青霉素的共同前体,赖氨酸过量会抑制该反应的第一个酶,从而也抑制了青霉素的合成,因此生产用的高产菌株中乙酰乳酸合成酶对赖氨酸的反馈抑制更不敏感,且该酶的含量比低产菌株的高两倍以上;再如甲硫氨酸对头孢霉素C合成有促进作用,因为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和头孢霉素C合成途径中的共同前体物,当前者累积时反馈抑制了半胱氨酸的分解和阻止了由半胱氨酸继续合成甲硫氨酸,导致半胱氨酸进入头孢霉素C的合成。

2.分解代谢物的调节(碳、氮代谢物的调节)一般能被微生物快速利用的碳源和氮源的分解产物能明显阻遏次级代谢酶系的合成,因此,只有在对数后期或稳定期,这类底物被完全耗尽后,才能解除阻遏作用,使次级代谢产物得以合成。

3.诱导作用及产物的反馈抑制末端产物即抗生素的过量积累也与初级代谢一样能反馈抑制其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青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嘌呤霉素、霉酚酸和杀真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因此,要提高抗生素发酵单位就需不断地用遗传学方法筛选出抗末端产物抑制的高产菌株。

此外,培养基中的磷酸盐、溶解氧、金属离子及细胞膜透性对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后思考题

1.课本P127。

2.名次解释:代谢、呼吸(有氧、无氧)、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光合磷酸化(环式、非环式)、发酵、生物固氮、乙醛酸循环、卡尔文循环、酶活性调节、诱导酶、二次生长现象等。3.是非题:

①用KOH把CO2去掉,会使好氧的化能异氧菌生长的更好。()

②微生物的生物氧化有发酵和呼吸,二者的不同在于电子的传递方式,即是否通过呼吸链。()

③所有异养型微生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同化CO2

()

④酵母菌的甘油发酵是由酵解途径产生的,故该发酵过程不需要通氧。()⑤兼性厌氧的酵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其生长的环境有O2,便不会产生乙醇。()

⑥鉴定大肠杆菌时,IMVIC试验结果为- -++。()

4.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2)酵母菌进行甘油发酵的产物是()

A、乙醇+CO2

B、甘油+乙醇+乙酸+ CO2

C、甘油+乙醇+ CO2

D、甘油+乙醛—HSO3+ CO2 (3)IMViC是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四项生化指标,两菌的实验结果是()

A、+ + - -和- - + +

B、- - + +和+ + - -

C、+ - - +和- + + -

D、- + + -和+ - - +

(4)乳酸杆菌等细菌由()途径进行同型乳酸发酵,其产物是()。

A、EMP

B、HMP

C、ED

D、乳酸

E、乳酸、CO2、酒精

(5)化能自养菌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界中CO2供应不足

B、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的抑制作用

C、生长所需的能量不足

D、合成作用所需还原剂的获得要消耗大量ATP

(6)乳酸链球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发酵成为()。

A、乳酸

B、乳酸+乙酸

C、乙醇+CO2

D、乳酸+乙醇

(7)绿色细菌和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相同,其差别在于供氢体。前者是(),后者是()。

A、S

2O2-

3

B、SO2-

4

C、延胡索酸

D、H

2

O

(8)由EMP途径进行的发酵有()。

A、异型乳酸发酵

B、同型乳酸发酵

C、细菌酒精发酵

D、酵母酒精发酵(9)化学渗透假说解释()。

A、氨基酸转变为糖类分子

B、糖酵解过程淀粉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

C、捕获的能量在ATP分子中

D、用光作为能源合成葡萄糖分子

(10)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

B、无ATP时

C、无氧时

D、有细胞色素时

5、填空体

(1)某些细菌能固定CO

2,他们通过▁▁▁▁使CO

2

还原成▁▁▁▁,CO

2

的受体是▁▁▁▁▁。

(2)肽聚糖的基本重复单位由▁▁▁▁、▁▁▁▁和▁▁▁▁组成。

(3)微生物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有▁▁▁▁▁▁▁▁、▁▁▁▁▁▁▁▁、▁▁▁▁▁▁▁▁。

(4)糖解途径的关键酶和代表性微生物为EMP▁▁▁▁▁▁、HMP▁▁▁▁▁▁、ED▁▁▁▁▁。

(5)生物固氮所具备的条件是▁▁▁、▁▁▁▁、▁▁▁▁、▁▁▁▁。

(6)要富集脱硫弧菌,培养基必须含有供氢体▁▁▁,受氢体是▁▁▁及▁▁▁的环境条件。(7)蓝细菌可以固氮和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是因为固氮在▁▁▁▁里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在▁▁▁▁里进行。

(8)底物分子丢失电子并从中获得能量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

6、填表格

(1)在图中用虚线画出糖的消耗曲线。

(2)为什么细菌会出现这样的生长曲线?称为什么效应?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生长: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地从外界吸取养料,通过代谢作用,合成自身结构物质成分,使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体积增大的生物学过程。

繁殖:单细胞微生物由于细胞分裂而引起的个体数目增加或所有微生物通过有性或无性孢子而是个体数目增加的过程。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

第一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是指其群体的生长,即整个群体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生物量的增加。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单细胞微生物数目的测定

浙江农林大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 各举例说明之。 答: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中遇到的障碍以及被克服的相关例子如下: (1)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 (3)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4)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2.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答:(1)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如下:①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年)——朦胧阶段 a.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 b.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②初创期(1676~1861年)——形态描述阶段 a.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b.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③奠基期(1861~1897年)——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b.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④发展期(1897~1953年)——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E.Büchner。 b.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⑤成熟期(1953年~至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 b.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与反思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大小的测定和计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的标本装片,学会绘制生物图 3、掌握使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4、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掌握使用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 2、微生物标本装片 3、目、物镜测微尺 4、血球计数板 5、酵母菌液或霉菌孢子液 6、载波片、盖波片、烧杯、滴管、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1、构造 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故又常被称为复式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装置包括镜筒、转换器、载物台、镜臂、镜座、调节器;光学系统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电光源。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操作 在目镜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及放大率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初学者,进行显微观察时应遵循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观察程序,因为低倍数物镜视野相对大,易发现目标及确定检查的位置。 四、微生物大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图1-1)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 --

-- 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物镜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物镜测微尺(图1-2)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 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μm (即0.0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时,将物镜测微尺放在载 物台上,由于物镜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 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物镜测微尺随着显 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物镜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物镜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3、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把目镜的上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图1-3),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因为物镜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l0μ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例如目镜测微尺5小格正好与物镜测微尺5小格重叠,已知物镜测微尺每小格为l0μm ,则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长度为=5×10μm/5=10μm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由于不同显微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不同,因此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物镜、目镜、镜筒长度)进行,而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当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重新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4、细胞大小的测定 移去物镜测微尺,换上待测菌体的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测量菌体的长,宽各占几格(不足一格的部分估计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测出的格数乘上目镜测微尺每格的校正值,即等于该菌的长和宽。 结果计算: 长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宽μm=平均格数×校正值 大小表示: 宽μm ×长μm 五、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1-4),计数区 图1-1 目镜测微尺 图1-2 物镜测微尺 图1-3 目、物镜测微尺的校正 图1-4 血球计数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 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 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 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 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 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 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 二、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整理汇总

一、解释下列名词 1.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边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胞晶体(59) 2.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成为菌落。 3.选择培养基:用来将某种或某种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一直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91) 4.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氏染色法里,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厚度大和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酸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吧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4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从而与层次多、厚度地、成分复杂的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有明显的差别。革兰氏阴性菌因含有LPS外膜,故比革兰氏阳性菌更能抵抗毒物和抗生素对其毒害。(40) 5.LPS:脂多糖,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可信多糖和O-特异侧脸三部分组成。(43) 6.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成为营养缺陷性(85)(218) 7.氨基酸异养型生物:不能合成某些必须的氨基酸,必须从外源提供这些氨基酸才能成长,动物和部分异养微生物为氨基酸异养型生物。如乳酸细菌需要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等外源氨基酸才能生长。(baidu) (氨基酸自养型:能以无机氮为唯一氮源,合成氨基酸,进而转化为蛋白质及其他含氮有机物。 8.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团圆性、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55) 9.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带些产物,而这种带些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讲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91) 10.PHB:聚-B-羟丁酸,直径为0.2~0.7um的小颗粒,是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兴致的碳源类贮藏无。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的作用。(53) 11.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60)

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二实验器具的灭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初步掌握和各种实验器具的包扎及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 2.了解其他灭菌方法。 二、基本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灭菌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三、器材 1、高压蒸汽灭菌锅 2、牛皮纸 3、棉绳 4、仪器和其他用具 四、操作步骤 1、包扎 将各种实验器具进行合理规范包扎后,要用牛皮纸覆盖,最后用棉绳系紧。 2、加热烧开 待高压锅内的水烧开,将包扎好的器具放入锅内的桶内,最后放入高压锅。 3、升压 完全排除锅内空气后,关闭放弃阀,待压力上升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 20分钟。 4、减压,取出器具 到达保压时间后,即可切断电源,压力降到0.5MPa时,可缓慢放出蒸汽,注意不要使压力降低太快,以致引起激烈的减压沸腾,使容器中的液体四溢。当压力降到零后,才能开盖。 五、思考题 (1)、你认为那些环节会影响高压灭菌的效果?如果影响,请简述其中最关节的环节是什麽?

实验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目的要求 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2、通过对基础培养基的配制,掌握培植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牛肉膏 3.0g 蛋白胨10.0g NaCI 5.0g 水1000mI pH 7.4~7.6 三、器材 1、溶液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I,琼脂,1 moI/L NaOH, 1 moI/L HCI。 2、仪器和其他用品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破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I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破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融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质很易吸湿,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或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溶解。将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分。在制备用三角瓶盛固体培养基时,一般也可先将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然后按1.5%~2.0%的量将琼脂直接分别加入各三角瓶中,不必加热溶化,而是灭菌和加热溶化同步进行,节省时间。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达7.6。反之,用1mol/LHCl进行调节。 4、分装 按照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瓶内。 5、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6、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史前期(约8000 年前一1676 ) ,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 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在17世纪下半叶,荷兰学者吕文虎克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亲眼观察到细菌个体之前,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尚没形成。这个时期称为微生物学史前时期。在这个时期,实际上人们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关于微生物作用的经验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创造财富,减少和消灭病害。民间早已广泛应用的酿酒、制醋、发面、腌制酸菜泡菜、盐渍、蜜饯等等。古埃及人也早已掌握制作面包和配制果酒技术。 这些都是人类在食品工艺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活动规律的典型例子。积肥、沤粪、翻土压青、豆类作物与其它作物的间作轮作,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生产技术。种痘预防天花是人类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的宝贵实践。尽管这些还没有上升为微生物学理论,但都是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实践活动。 2、初创期(1676 一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 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ck 1632-1732)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它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是最精巧、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还把观察结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并配有准确的插图。1695年,安东·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在《安东·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一书里。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首次对微生物形态和个体的观察和记载。随后,其他研究者凭借显微镜对于其它微生物类群进行的观察和记载,充实和扩大了人类对微生物类群形态的视野。但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微生物作用的规律仍一无所知。这个时期也称为微生物学的创始时期。 3、奠基期(1861 一1897 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巴斯德 巴斯德原是化学家,曾在化学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自生说”是一个古老学说,认为一切生物是自然发生的。到了17世纪,虽然由于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循环,是“自生说”逐渐消弱,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如何证实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仍是一个难题,这不仅是“自生说”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中的一些问题 第2章纯培养 1.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液氮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T )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对氨基苯乙酸/以2,4-D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从对氨基苯乙酸/2,4-D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 配制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 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板;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型微生物) ; 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对氨基苯乙酸/2,4-D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第3章结构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单体由(1)双糖单位(2)四肽尾(3)肽间桥三部分组成。 2.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别. 组成上的差别: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含量低;无磷壁酸;类脂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很高;磷壁酸含量很高;无

类脂质;无蛋白质。 结构差别:大肠杆菌:肽聚糖: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甘氨酸五肽桥;厚度大;交联度大。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肽尾是“L丙氨酸—D谷氨酸—mDPA—D丙氨酸”;无特殊肽桥;厚度小;交联度小。 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_A_结构的多样性上。 A肽桥B粘肽C双糖单位D四肽尾 4. 革兰氏染色法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基本操作步骤,哪一步是关键步骤;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革兰氏染色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结晶紫初染;第二步:碘液媒染;第三步:酒精脱色;第四步:沙黄复染。其中关键步骤:酒精脱色。 5.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作用的异同: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水解肽聚糖双糖单位中的β-1,4-糖苷键,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散架”而死亡。青霉素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起效迅速。作用于肽聚糖肽桥的联结,即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故仅对生长着的菌有效,主要是G+菌。 6.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则仅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T ) 7.缺壁细菌主要有:L型细菌、支原体、原生质体、球状体。 8.芽孢:某些微生物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于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抗逆性极

动物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 微生物:指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分类:三菌四体一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主要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 发展史:1法国巴斯德,弯颈瓶实验,研究发酵过程证实是微生物的作用结果并发明了加热消毒法命名“巴氏消毒法”2德国科赫发明固体培养基及细菌染色法 第一章 一,细菌的形态:1.细菌的大小:细菌个体微小,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测量细菌的大小通常以微米为单位。多数球菌直径在——2微米;杆菌一般长1——5微米,宽——1微米;螺旋菌一般长2——20微米、宽——2微米。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温度和培养基的壮领培养物为标准衡量的。2基本形态和排列:根据细菌的外形可将细菌分为3类;球状,杆状和螺旋 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连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杆菌: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球杆菌,分支杆菌,棒状杆菌。 螺形菌:弧菌,螺菌。 二、(1)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核体、核糖体和内涵物等。 L型细菌:某些细菌在遇到黏肽溶解酶或抑制黏肽合成的物质,大多数就会失去其细胞壁而死亡,也有一部分不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仍保持一定的生命力。 质粒:质粒是核体意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在胞浆中自我复制,可维持许多代,细菌分裂时质粒可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2)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三、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概念:病毒是目前所知体积最微小、结构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它是在活细胞内增值、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特点:(1)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他微生物则同时具有两种核酸。(2)病毒依靠核酸复制,而其他微生物则是核酸和其他成分一起参与繁殖过程,并以横二分裂方式增殖。(3)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物质代谢,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寄居于一定种类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4)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5)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6)个体微小,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包涵体:一般认为包涵体是病毒与细胞作用后的斑块,其中有病毒粒子。 结构:包括核心、衣壳、囊膜、刺突。 四、其他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生物学实验Ⅰ——微生物》 (2008级基地班) 任课教师:熊芳 教学时数: 15学时 实验周数: 4周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微生物实验目录(15学时) 微生物实验基础知识介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4学时) 实验二:土壤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5学时) 实验三:显微镜的使用和简单染色(3学时) 实验四:革兰氏染色和荚膜染色(3学时) 第一次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守则,正确应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事故; 2.认识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有关试剂的基本知识; 3.掌握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室规则; 2.实验室安全守则; 3.实验室中意外事故处理; 4.常用器皿及用具; 5.显微镜及有关知识;

6.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配置培养基的基本流程如下: 原料称量→溶解→调节pH值→过滤澄清→分装→塞硅胶塞和包扎→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一、营养成分 1.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或应该)由简单的无机物质组成。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需要含有一种有机物质。 碳源物质的功能:构成细胞物质;为机体提供整个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异养微生物)。 氮源(nitrogen source) 凡是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的氮元素的营养源,称为氮源。氮源物质的主要作用是合成细胞物质中含氮物质,少数自养细菌能利用铵盐、硝酸盐作为机体生长的氮源与能源,某些厌氧细菌在厌氧与糖类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可以利用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 能源指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2. 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与配比 营养物的浓度:在一般情况下,浓度合适的营养物质才对微生物表现出良好作用,浓度大时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浓度小时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比: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比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尤其是碳氮比(C/N)(碳氮比一般指培养基中元素碳与元素氮的比值,有时也指培养基中还原糖与粗蛋白两种成分含量之比)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控制培养基的PH值 各类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各不相同,细菌与放线菌生长的pH在之间,酵母菌与霉菌生长的pH值在4-5之间。 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常会改变培养基的pH值,为了维持培养基pH值的相对恒定,通常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内源调节:在培养基里加一些缓冲剂或不溶性的碳酸盐;调节培养基的碳氮比。 外源调节:按实际需要流加酸或碱液 三、渗透压

最新微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 1.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微生物的人是(列文·虎克)。发明了外科消毒手术的人是(约瑟夫·李斯特)。 2.微生物学奠基人是(巴斯德、柯赫), 3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 (1)彻底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2)提出了“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巴斯德,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创立了巴斯的消毒法; (4)发明了狂犬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学说”;○ 4柯赫的主要贡献是P3 (1)证明了炭疽病和结核病的病原体,并因在结核病病原体方面的工作获得1905年诺贝尔奖; (2)建立“柯赫定律”: (3)在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4)建立了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技术,发明了培养基特别是固体培养基制备方法。 5微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有什么关系? (1)临床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药物及其开发 (2)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3)药物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的微生物控制 (5)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微生物学检查 6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哪些?(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根据其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可分为哪六种类型?(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旋菌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哪几种?(弧菌、螺菌、螺旋体) 2.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 核等;特殊结构:鞭毛、性菌毛、糖被、芽孢等;)特殊结构各有什么生理功能?(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的有效方式;菌毛具有使菌体粘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功能是供体菌向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糖被功能有保护作用、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堆积代谢废物、储存碳源和糖源;芽孢具有抗热、抗干燥、抗化学药物、抗酸碱、抗辐射和抗静水压等生理功能) 3.细菌和病毒大小的量度单位各是什么?(细菌:微米;病毒:纳米;) 4.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物理过程。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上染上了结晶紫和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且基本上不含类脂,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不能透过网孔而留在细胞壁内,故显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疏松,类脂含量高,乙醇洗脱时,类脂溶解,细胞壁上出现较大空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溶出细胞壁,因此,乙醇洗脱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 5.缺壁细菌有哪几种类型?(原生质体、球状体或原生质球、L型细菌)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 球状体或原生质球:用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6.细菌细胞质内有哪些内含物?(储藏物、磁小体、羧酶体、气泡)它们的成分各是 什么?(储藏物:聚-β-羟基丁酸、多糖类储藏物、聚磷酸颗粒、藻青素;磁小体:四氧化 三铁,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蛋白膜包裹;羧酶体: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气泡是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各有什么功能?(储藏物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磁小体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活;羧酶体是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气泡是调节细胞密度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养物质。) 7.放线菌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放线菌菌体由丝状菌丝构成,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等部分组成。)是怎样进行繁殖的?(放线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资料

第一模块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水中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菌落总数的测定 1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目的要求】 1.了解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2.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及其常规配制程序 3.学习和掌握细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基本原理】 培养基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将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各种营养物质混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保藏等方面。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类型多样,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种类很多。不同培养基一般都应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营养成分。此外,为了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要求,还必须控制培养基的pH值。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属于半合成培养基。 【材料与用品】 1.材料与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l、NaOH溶液(1mol/L)、pH试纸。 一、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0. 3g 蛋白胨1g NaCl 0.5g 琼脂 1.5g 水100mL pH 7.2~7.4 2.配制方法 (1)称量及溶化:分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的所需量,置于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的2/3左右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挑取牛肉膏置于另一小烧杯中,进行称量。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于小烧杯中,加热融化,倒入上述烧杯中。 (2)定容:将溶液倒入量筒中,补充水量至所需体积。 (3)加琼脂:将所需量的琼脂先放到三角瓶中,再将定容后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 (4)调pH:待溶液冷至室温时,用1mol/L NaOH溶液调pH至7.2~7.4。 (5)分装、加塞、包扎。 (6)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待培养基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等到培养基完全凝固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思考题】 1.制作平板培养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马上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如不能及时灭菌时,应将培养基暂时放置何处? 3.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无菌? 2 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稀释分离技术。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微生物学笔记学习资料

微生物学笔记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第一节细菌 定义:细菌是一类细胞极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以二分列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一形态和染色 1形状:球状,杆状,螺旋状,形态和染色 1)球状:单球,双球,四联,八叠链状葡萄状球菌 2)螺菌:弧菌 螺菌 螺旋体:环六个以上 3)杆菌:短杆,棒状,梭状,分枝,螺杆状,竹节状,弯月 4)不规则形态菌 2细菌染色:单染色:美蓝,复红,孔雀绿 复染色:革兰氏染色蓝紫色阳性 粉红色阴性 二构造 (一)细胞壁:细胞最外层厚实,坚韧的外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 2 保护细胞不受外力损伤 3细胞的生长,分裂,鞭毛运动所必需。 4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G+细胞壁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 肽聚糖真细菌细胞壁所特有,肽聚糖分子由双糖单位(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相联)、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D型交替连接肽桥组成由五肽组成变化最多 磷壁酸:G+细胞壁上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甘油磷酸和核糖磷酸 可分为两类: 1.与肽聚糖结合的壁磷壁酸 2.跨越肽聚糖层并与膜相连的膜磷壁酸 生理功能: 1. 吸附钙镁离子影响酶活性 2 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粘连,避免被白细胞所吞噬,抗补体. 3 G+菌的表面抗原 4 嗜菌体的特异性受体 5条街细胞内姿容苏的活力,防止细胞自溶死亡;可以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若用抗生素处理(如青霉素)可以使其失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球质体或单质球 自然突变中产生的无细胞壁的一类细菌,对渗透压极敏感 2)G-菌以E .Coli为代表 肽聚糖深埋在外膜脂多糖LPS之内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

微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以染色玻片为例,熟练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显微镜油镜使用的原理 (1)光学部分 : 接目镜、接物镜、照明装置 ( 聚光镜、虹彩光圈、反光镜等 ) 。它使检视物放大 , 造成物象。( 2)机械部分 : 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载物台转 移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件。它起着支持、调节、固定等作用。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 率( 1)放大倍数 =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分辨率: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 式表示为: D=λ /2n ·sin(α/2 ) 式中 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λ:可见光的波长(平均0.55 μ m) n: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a:镜口角(即入射角)。 3 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三、实验材料1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镊子、酒 精灯、火柴、玻璃铅笔、蒸馏水等。 2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玻片染色标本。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前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 2)调节光亮度。 ( 3)低倍镜观察:先粗调再微调至物象清晰。 ( 4)转入中倍、高倍观察,每一不只需调微调旋纽即可看到清晰的物象。 (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旋转转换器,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 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 6)绘出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图像。 ( 7)、换片:另换新片观察,必须从(3)步开始操作。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Microbial Ecology 绪论 1、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就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就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 学 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生物+非生物 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 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 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与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基本生态位就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与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与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 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 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⑤保护人类健康与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 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 5、什么就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就是什么? 就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与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 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与联 系。主要有三层含义: 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 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格局与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 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 加与空缺的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