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资料 完整版

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资料 完整版
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资料 完整版

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的规定和对策原则。

2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即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的文化事物中所具有的人为精神属性的表现

5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文化思潮。6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所反映了商人凡事必卜的习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和陕西周原。

7仰韶文化:指公元前5000-前3000年,因最早的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8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9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出现时,其中就会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10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为文化观念。

11文化政策: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的对策原则。

12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独立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且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的文化。

13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4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6“天下”观念: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天下统一。

17地缘: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它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

18九州:在《尚书.禹贡》篇中,以北山川为标志,将中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合成九州。

19三皇五帝:中国的传说古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顓顼、高辛、尧、舜。

20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候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21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学术派别很多。它们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游说争辩。这种局面对应当时思想学术、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史家把这种学派林立、互相争辩的局面称作百家争鸣。

22西域:汉朝时,把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和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叫西域。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23丝绸之路:汉同西域沟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绸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运到定息,再从定息到西亚的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路就是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

24察举制:汉代时朝野结合、考试与选举

结合的选拔官员方式。先由乡里荐举,再

由郡县送上朝廷,之后再由朝廷统一才考

试,合格者直接进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为现任官。

25永嘉之乱:晋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

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的最大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

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26十六国: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

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

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

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27玄学:玄学始于三国曹魏正始年间,它

是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思想界,运用辨

析、论难、评判的方法,以老、庄思想解

释《周易》,沟通儒道二家,建构“以无为

本”哲学体系的思潮。魏晋时期盛行。

28般若学和涅槃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

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段以般

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般若学也

就不佛家“空宗”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

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

成佛的理据及佛的阶段等。

29《神灭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

和无神论哲学家范缜的哲学著作,它主张

形尽神灭的无神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是:确立了唯物主义形神一元论,摧毁了

神学存在的基础。

30三省六部制:唐代综合魏晋隋时的官制

创立的政治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

兵部、刑部、工部。

31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版”是汉族

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

“出入相补原理”

32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

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3古文运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骈

文,这种文体比较注重形式,内容多空洞

无物。后来有人主张改变这种文风和文体,

恢复周秦两汉通行的散文。发展到了唐朝,

形成了一个复兴“古文”的运动。韩愈和柳

宗元是这个运动的倡导者。

34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

时事的乐府诗。在唐,经白居易,元稹的

大力倡导,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

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种规模不小的诗

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民

生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

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35理学:自宋代始,产生了以儒学为核心,

又吸收了佛教和道德思想因素的一种新儒

学,成为封建社会崇奉的官方哲学,同时

成为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这种新儒学称

为理学。

36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时,王安石两次出

任宰相,推行新法。变法的方针是富国,

强兵,扭转贫、弱的局面。新法的主要内

容有“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等。这次推行新法的运动,

历史上称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被列宁称

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37色目人和南人: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

为四等并分别对待,一等人是蒙古人,二

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

南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

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地位仅次于

蒙古人。南人指南方最后被告征服的汉族

的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级的一等。

38回回:古回教诸国之称,在今中亚土耳

其期坦一带,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回回的

天文历算、天象仪器及医药著作,曾大量

传入中国。

39儒户: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的

名目,这是根据宗教派划分出的户籍,与

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

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立为儒户可以像佛

教、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40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学术文化背景

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41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

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

方块。

42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

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

改革。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

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

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43摊丁入亩: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

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

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入地亩中

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53王阳明: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

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

人物。他继承发展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和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感

知和认识,一切均在心内,提出了:“心即

理”,对朱熹“性即理”说进行了改造,形成

了理学新潮。人们把阳明学派称为“心学

派”或“姚江学派”。

44文字狱:清王朝对文化实行高压政策,

从人物所写的书籍、诗文、试卷等文字中,

挑出一些词句断章取义,加以曲解,构成

罪名,然后判刑治罪。

45乾嘉学派:清朝的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

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勤,辩伪,和

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

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

以称乾嘉学派。

46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

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

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

文明

47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

存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创照精神文化和

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群体消

费活动。它是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

生活方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

文化传承活动

48农政思想: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

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

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一套农

业思想,农政思想在核心是“政绩”观和:

勤农“观…

49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

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

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50勤农观: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农为本的

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是

中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51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

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

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

“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

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

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52行会组织:又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

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的自发组织。

54民居: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

庭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民居,民居为发展

一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55服饰: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有创

造和技巧,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功能

56饮食: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

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

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

57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

关系的社会集团,

58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

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

59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

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它大致包括谱序,

像赞,祖训,世表等。

60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

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

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

同层次

61血缘关系: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

系,里面包括血缘

62姻缘关系:由婚姻形成的横向亲属纽带,

也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的血缘关系的结

63宗法制:中国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

后期的父权制。

64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础,向上推

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

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65君主专制制度: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

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66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皇帝随即就

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

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政务。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

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

太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

事务。

67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

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中书

省、门下小、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

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

传统的丞相权务至此一分为三。六部(吏

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

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

68郡县制: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

国的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朝涉取西周分

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

取代分封制,在地方上建立起郡,县。两

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

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

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69什伍里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时期控

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在

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

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门

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

期成为国家基础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

70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

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71察举:汉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

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

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士的职责。

这种由地主官撩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

方式,称为:“察举”。

72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

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中

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

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

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

73明经科: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

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

74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

进士科,进士试主要试诗文,是一种文学

考试,这种通过诗赋考试取士的形试,称

诗赋取士。

75行卷:唐代的科兴考试,考前的举荐相

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賞

識與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

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

称为“行卷”。

76策论:宋代科举考试由重诗赋转向重经

义、策、论,科举主持者适应科举变革的

需要,提倡复兴古文,以古体散文写成的

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决定成绩。

77法律制度: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

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

性的制度规范。中国古代早就确立了集权

国家的政治体制,古代法律作为维护王朝

政治的制度规范,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突

出表现。

78引经法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

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

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

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法律注释的依据。汉

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法律过程也就

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79《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

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里对诸国

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80《唐律疏议》:唐贞观中,房玄龄奉诏对隋开皇年间所制定的新律进行删订,编为《唐律》。高宗命长孙无忌又对《唐律》进行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唐律疏议》是汉代来对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范本。

81春秋决狱:西漢中期以后,無論立法與司法都要求“應經合義”。儒家經義既是立法、司法的指導,又是審判的準绳。从董仲舒开始,就不断有人以“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于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82五礼: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五礼”。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其后历代王无不依照五礼体系制订国家重大仪式。

83诞生礼:人生第一礼。婴儿呱呱坠地时,他仅仅是一个生物意义的存在,只有通过了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之后,才标志着他开始了自己走向成人的历程。诞生礼还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与以后的养育仪式。

84冠礼:古代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加冠取字,为“成人之始”。加冠的年龄一般在十九岁或二十岁,冠礼前后要去宗庙祭告。

85婚礼:传统社会的人生大礼,只有结婚才能“上以事祖庙,下以继后世。”因此结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两姓之好”,以及繁衍后代的家族大事。因此婚礼成为传统社会关系的聚集点,人们通过繁复的礼仪行为来保障婚姻,使这一事关家族存续的重大礼仪隆重、热闹。

86五服:古代丧服亦分五等,“五服”,依亲属等级顺序分别称为斩縗、齐縗、大功、小功、缌麻等。服制等级不同,服丧时间的长短也就不同。

87人生礼俗: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括诞生、成人礼、婚礼和丧礼。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与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也属于人生仪礼的范围。

88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89整体思维: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90类比思维:指依靠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91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92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瀞,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他们注重顿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学说。

93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经略四方,把广阔的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94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意义,第一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二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它起于西周时代。

95中庸与中和:“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的

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的调整以渐趋于

和谐,由此引出“中和”这一概念。

96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为对象的实际

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

合实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

能够各尽其才。

97教学相长: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意

为: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了进步,教

师也得到了提高。

98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

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

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

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用思

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99文以载道:其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

敦颐提出来的。他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

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

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介文章好

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

仅仅是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

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100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

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

美帮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

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陂”;中

和之美则要求艺术所表达的内容要符合

“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

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

情,止乎礼仪”。

101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的一种

神秘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

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

拜。

10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忌讳,

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

出来,不能再口中直呼其音。

103河图洛书说: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

代表。这个传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

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给汉字的

起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们对汉

字产生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敬畏心理。

104“书同文”:语出《礼记》,《礼记》中记

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

同论。其中的:“书同文”指当时的语言文

字的统一。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

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就是把各

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105对偶: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

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

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106顶真: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

为后一语言的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

种修辞格。

107骈体文:汉以后产生一种特殊的文体,

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盛时

代在南北朝,骈体文在语句方面多用骈料

和“四六”,造成其形式整齐骈俪的特点。

108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

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

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

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要求打坐息

想,想坐束心,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主张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

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而传承

深广,成为禅宗正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

“心性生万物”说“佛胜”说、“自语”、说“顿

悟”、说“无念”、“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

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重

大影响。

109利玛窦:(1552~1610年):1582年来

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初在广东传教、

学汉语,1610年到北京传教、讲学,谙熟

儒家礼仪道德。居中国30年间,他大力介

绍西方天文、历算、地理、艺术等,除口

头讲授外,还翻译和编写了《几何原本》、

《天文实义》等十余种著作。

110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

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世派和早期改良派

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

成为被经世派、洋务派和维新派回应西方

文化挑战的经世谋略,以传统的“器变道不

变”为依据,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

“体”,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

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111全盘西化论:自由主义的思潮,其核心

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

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平不容;中国文

化的惟一出路就是全盘西化。

112古今中外法:毛泽东提出的如何研究

党史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完全适合一般文

化的研究。所谓“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

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

空间,把问题当做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

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

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已

方和彼方。所谓:古今中外法”,“也就是

历史主义的方法。”

113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

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

和科学技术之“新”

114《阿房宫赋》:作者杜牧,该作品描写

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

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

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

115仁爱孝悌:仁者,爱人也;悌者,顺

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

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大基本

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116祖先祭拜:祖先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

系的人,他被当做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

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

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而

受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

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7方志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

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

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因为明清

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

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

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难很有帮

助。

118荒政思想: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

思危的自觉意识,这一观点和现代社会强

调取与自然,还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平

衡的思想史一致的。

119修辞格:为了使说话增强效果而运用

的一些修饰描绘的特殊方法。

120文景之治:西汉王朝前期实行与民休

息的政策,轻摇薄赋。文帝多次下诏提倡

农耕,参加春耕典礼。在位期间,有十余

年的时间免除了农民的地租,是历史上小

农少有的太平日子,汉初许多政策都围着

重视农业而定。这一阶段,尤其是汉文帝,

汉景帝在位之际,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被史家称为“文景之治”

121家风: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世

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122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

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

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12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

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

造,拥有的文化

124草本之学: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

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

采集,加工和保存知识

125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

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既是统一的国家

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6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

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

孙龙,惠施。该学派的观点涉及的是事物

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

辨色彩

127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础,向上,

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也有的以父族四,

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广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1超自然神2天神地袛3祖先神4商朝力量愈大,祖先神灵祭祀愈占主要地位

简述中唐以后,南北朝以来的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致消失的原因。

1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别户的趋势。这可以从史书记载中得到印证。2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3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简述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1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主要是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它是罪魁祸首。其具体表现是国家的商税繁重。2政治腐败中最大的腐败是经济上的以权谋私。明清时期统治者的腐败和残酷压榨,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3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加之政府自身的腐败,使中国失去了一个与西方竞强的时机,这都是造成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简述儒家思想对国外的影响。

儒家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摆脱神学独断,律己修身,刚健有为,伦理有序,和谐人际关系,注重整体利益,以个人对国家与民族贡献为人生意义的价值观等思想和论述,对西方文化有较大影响。

何谓以文促商?

1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文化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2我国社会形成了市商贸易的传统,如市,墟集,会以及市商经营之道的形成等。市商贸易模式,经营方法及习俗把朝圣,游玩,娱乐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事象揉进贸易活动之中。3这种以文促商的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也是其发展和延续。

简述我国传统生产经济与文化的特征。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

1社区文化活动有的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世的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使之遗产化,而不进入商品系统。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

1将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2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通知方法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简述中国画的特点。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重要命题?1诗言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1传统语言文字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

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

的规律2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拨制

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育内容严重脱离

现实,造成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3传

统语言文字教育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

点,注意趣味性。

简述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

1作为各族人民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

言文字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2作为一种

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

的民俗事象,各个民族都会利用本身民族

语言文字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民俗事象。

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岸中小城市的兴

起。

1随着沟通南北东西大运河体系的开通,

沿河兴起了一系列大小城市,如开封,扬

州等2元朝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通州,河西

务,林清,济宁,淮安,高邮等均是以水

运之便而出现的较为繁荣的城市。

简述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1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

有直接关系。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种形式:

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

构或木石结构式2居住建筑格局:多为前

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既方便生

活,也方便生产3居室的室外格局:院墙

院门庭院4居室的室内格局:睡处,神位,

照明,取暖和贮藏。在住宅格局中,正房

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5居住建筑仪式:

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

家具的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等。

简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1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认为一切众生

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

是菩萨之道2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蹄等

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

早期的汉子崇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为河图洛书说2

圣人造字说,其典型代表为仓颉造字3利

用刻有文字的甲骨进行占卜4中国民间敬

惜字纸的传统5把一些带有吉祥意义的文

字作为吉祥的象征

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儒家的特征。

1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管,在儒

家传统里又特重心性之学2以中国历史文

化为一精神实体,历史文化之流程即此精

神实体之展现3肯定道统,以道统为立国

之本,文化创造之源4强调对历史文化的

了解应有敬意和同情5富根源感,因此强

调中国文化的独创性或一本性6有很深的

文化危机意识,但认为危机的造成主要在

于国人丧失自信。7富宗教情绪,对复兴

中国文化有使命感

简述春秋战国事情的历史大势。

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其目的在于

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

的变法大思考,构成了百家争鸣的最重要

的部分。2民力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

有意刺激本国经济。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

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简述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观念。

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民本思想

的组成部分。足食即让国民吃饱,是传统

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节

约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3人格教

育。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

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

4食疗。把饮食与养生之道联系起来,强

调节制饮食,选择食物与食法

简述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

区别。

1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

段2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无落选的忧虑,

对策,射策等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

简述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

1民族性2民俗性3地域性

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

领。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1战争。黄帝与蚩尤曾经发生大战而黄帝

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高级宗教的确立。

此前宗教混乱,随后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

也起到了聚族作用。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

1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

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

中国独有其二,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

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2

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3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

的重要的手工业。

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仅包括农业经济也

包括手工业和商业成分。中国早期的家庭

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

势,其产品也与市场有一定联系。以工补

农,以商求富虽非主流,但仍有其文化价

值:1促成了城市的出现2发展了市民文

化3打破了小农经济视野,引进了城市信

息,并把地方或民族文化带向全国和世界。

简述中国古代的避讳及其主要方式。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

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

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通过文字进行

避讳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字形进行避

讳的有确笔,拆字,删字等。2通过字义

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词,近义词代替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

音字代替讳字。

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

方面所做的贡献。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

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

美术等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简述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

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1从逻辑上说,

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

实际上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

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

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

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

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的繁荣,并

反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

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重的灾难。我

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

在不小。

简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1传统礼俗具有等差性,严整的礼俗制度

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2传统礼俗

具有调和性,注意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3

传统礼俗具有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

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

利益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容结合实现的。

简述我国市商贸易的主要方式。

1农商兼营:这种贸易方式是把货物摆在

道路边,路口或集市的地面上,或者以拖

车,挑担等方式贩卖物品,其从业者被称

为摊贩。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

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3坐商经营:这

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

式。

简述辩证思维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规律。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

万物两两相互对立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

察与理解。

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

信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3特别重

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4一向

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

简述中国地形和地势特征。

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

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

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

阶梯:1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

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

发源地。2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

海拔都在1000至2000米之间,这里分布

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

盆地,汾河谷地等。3第三阶梯是北起大

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

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

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

米。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

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郡国豪富和二

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到长安附近的皇陵

地区2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3

“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

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1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

师。2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

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出

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

3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

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一面。

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1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替往往是

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秦始皇自命为

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

下攻击之”3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

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4中国封建帝制存

在于社会中达两千年之久,一部中国政治

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旺史。

简述汉语的特点。

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

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

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

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2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

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

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

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1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无疑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

天独厚是特定地域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因

素。3特殊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并于其他人群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导致地

域文化的形成。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

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简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

展。

1经略南方。两汉时期,中原同华南、东

南、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2对匈

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两汉时期,统治者

发动与匈奴贵族的长期战争,从而导致“丝

绸之路”的打通。3边地民族的内附。“四

海一家”及“大一统”的意识是西周以来

就已形成的国家观念。秦汉时期的开拓边

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

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简述自然范围的服饰文化标志。

1环境标志: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有

差异2性别标志: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

3体型标志:人体高矮胖瘦不同,对服饰

的样式,颜色等有所不同4年龄标志:不

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服饰的样式,颜色等

有所不同。

简述汉字汉语在境外的传播。

在公元前或公元一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

传播,北至朝鲜,南至越南,东至日本2

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

受到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

之称。

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2浓郁的民族性3实事求

是的科学性4吸纳百川的开放性5深广的

群众性6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虽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2林木资源的国度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简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自16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标瞄向了中国。在这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在海洋上向番邦们宣扬大明国威的同时,政府却不许百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则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当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的锁起来了。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是国家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这种政策遭到了丧权辱国的惩罚。

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着的利益,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2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消磨他们的反抗意识

简述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

1对联。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对联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汉语汉字在音,义,行方面的特点,因此为人们所喜闻乐见。2预言和字谜。人们有时会利用汉字可拆分的特点来委婉的表达某种预言或构成文字游戏。3姓氏文化。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这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两方面。

简述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

1交汇对象起了变化2交汇兴趣起了变化3交汇时间长4交汇反差大

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1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2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1中国人生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理想。2中国人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法则3先秦文化作用于后世文化4稳定的价值观念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

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1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2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

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从器物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精神层面的文化变革。

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想的特征。

1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简述汉字的特点。

1汉字有悠久的历史。2汉字属于表意文字3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4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简述禅宗的传播。

禅宗相传为南朝在河南少林寺创立的,后分为北南两宗。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城外。

选择题知识点。

文化的界定。文:①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③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④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化”的本义是改易。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文化的特点: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创造性、时代性。

教材将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具有稳定性、延续性、普遍性、可变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教材对文化分科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陕西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长期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汾河谷地,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众多。

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②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错期。③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④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期”。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

中华祖先在创造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动着欧洲文明的同步,中原文化,则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元明清时,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尚书》中的《禹贡》篇中,以山川

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九州。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

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

来汇集融合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骨干。

孟子提出了不违天时的观念。

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一是土

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

开凿。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

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

采。

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北宋的

运河以开封为中心,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

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

元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达杭

州,基本是南北方向。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

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

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

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三皇五帝”中,“三皇”人物极不确

定,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

舜。

《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派人到四方

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

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

民时”。

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

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

年,夏尚忠。

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

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商朝“事

鬼”,巫师在商朝政治中占有崇高地位。

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

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周公赋予农耕活

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

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

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农耕

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农

事活动关乎民人的和睦与道德的俭朴,这

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从两方面去

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

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另一方面是民

力的大发展。这是百家争鸣的背景。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

“仁”,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孔子也

很看重“礼”;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

的内容。《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从“修

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

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

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崇尚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道法自然”;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精神解放,这种宗

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

于世界之中。

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

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

起、商鞅等,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

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

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

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翟,思想核心是

“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

乐”等。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

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

龙、惠施。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

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

强烈的思辩色彩。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

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

斯坦一部分。

秦朝开始实施郡县制,经过汉武帝一

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

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

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最高权力者称皇帝,皇帝之下所谓“三

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之下

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

在汉代称“九卿”。

三老一职是从民间推举出来的,没有

行政职务,也没有俸禄,但位在啬夫之上,

而且可以直接上书皇帝。

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

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

选官科目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

科最显著。

后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

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公府的

征辟仕途通达,是士人主要的入仕途径。

重农主义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

商业视为“末”。

武帝整治商贾先是行“筭缗”法,强

迫他们自报家产,按财产的多少抽取金额,

继而实施“告缗”法,鼓励告发之风,中

等财产以上的富家几乎皆遭告发。

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

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达家之言,独

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

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乐府采诗

制度的实施,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表

现。

武帝的政治,他的曾孙宣帝说得好,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实际

是内法外儒,“王道”对付好人,“霸道”

对付坏人。

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是

士族阶层的养成。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

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两汉时期。

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

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

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

稳固。

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

即匈奴、鲜卑、羯、氐、羌。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一般

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玄学之风在

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玄

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是

士流交际中的风雅。

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于

中国。

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

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

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

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

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

成佛的阶段等。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

的,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成北朝

的“偏于(传)教”的倾向大相异趣。

佛教与中国固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

的矛盾与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

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

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

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

争等。神灭论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

最著名。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

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

称尚书。

中国佛教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

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最终形成

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

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

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

到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天下瓷都。

纸币“交子”在昆宋时期流通起来。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记录“说话”的文章

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让中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除造纸术

外,火药、指南针及活字印刷都是在唐宋

之际发明或广泛应用的。

晚唐文学家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述

了各种农具,“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

括的《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

出了“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

而失传,由他加以继承光大。

白居易代表的是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

归倾向,他所领导的以“但歌生民病”为

宗旨的“新乐府运动”,实际有意恢复着《诗

经》、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

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

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

为主。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

程颢、程颐,在南宋有朱熹、陆象山。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中庸》

和《大学》。

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一等

人是蒙古人,是主人,二等人是色目人,

三等人是汉人,四等人是南人。

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

诺到达泉州,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

人物。除了传教士,还有来自威尼斯的商

人,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被任命为扬州

官员,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

西方教士,明朝以利马窦,清朝以汤若望、

南怀仁最为著名。

明朝朱元璋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

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

等。

元朝杂剧剧本的创作以关汉卿、王实

甫、马致远等为代表。

王学由明代王阳明所开创。理学在南

宋明显分为朱熹和陆象山两派,前者重理,

后者重心。

明朝代表作有: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号霞客)《徐

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以及朱载

堉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

清朝三先生是指:王夫之、顾炎武、

黄宗羲。文字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

清朝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因在清

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

嘉学派。

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

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

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

长江两大流域。

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

个农业盛世。宋元两代,传统农具发展到

高峰期。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

济的萌芽。

我国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

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

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

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等。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

农”观。“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

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

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勤农”观指确

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

治国方略。

历代的农书有:汉崔实《四民月令》、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明徐光启《农政

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

《补农书》等。

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

生产知识有哪些?①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②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③“荒政”思想。

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有模式主要

有四种,即市、墟、集、会。

市商贸易的方式有三种:农商经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

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我国手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鲁班传说。

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饮食文化观念包括以下几点:民本思想、节约粮食、人格教育、食疗观。

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

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

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

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有: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交通行旅行业的的习俗传承有:行旅规矩、行业范围、信仰禁忌、行业技术。

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字辈谱、家谱、家风、人生礼仪。

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称家庭共同体,其文化功能有: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有: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其次是独特的筹算记数法,三是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中医“四诊”技术即望、闻、问、切。

医药学专著有: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皇甫谧的《针炙甲乙经》,是我国针炙学的第一部专著。隋唐时期孙思邈编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代表了当时方剂的盛况。在宋代成书的《洗冤录》则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

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了《本草》一词,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神农本草经》,以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伟大著作《本草纲目》。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在宗法制度之下,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

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君王就是这两大国家职能的体现者。

秦以前的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雏形,这就是宗法分封制。

宗法观念对王权政治的最大影响是它确立了绝对君权下的“家天下”政权模式,使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出现“家国同构”的格局。

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方向发展,人们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蓝本。

东汉以后持续地开展了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唐律疏议》是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公元654年唐高宗颁行的《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

本。

古代还根据家族内的身分等级尊卑上

下来定罪轻重。

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障宗法伦理关

系,因此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表现有:

传统礼俗的等差性、调和性、规范性。

礼仪原则是礼制的核心,它强调的是

特定的家族社会的伦理情感。五伦是社会

的基本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代国家五礼即:吉、凶、宾、军、

嘉;《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

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

人生礼仪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程序

规范与对个体社会属性进行确认的标志。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

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

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

独特的观点。其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

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

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代。明

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宋

代的张载。

“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

到和谐。

“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从孔子开始,

人们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

来说明。《尚书·说命上》提出了“知易行

难”;荀子有“知轻行重”说;宋代程颐提

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张;王阳明强调“知

行合一”;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了“行先

知后”说。

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

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通过

道德实践,使道德修养“达到博厚高明、

悠久无疆”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宗教有:上帝崇拜、鬼魂

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

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祖,

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道

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级经》为主

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

性葆真。

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著有《抱朴

子·仙药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

《神仙服食药方》,都是药物学的宝贵参考

资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

三大宗教。佛教由公王子悉达多·乔答摩

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四谛”

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

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

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成佛为最终目的。

从魏晋开始,佛教的主流是宣传以

“空”为中心的般若学。

禅宗以性净自悟为宗旨,自悟渊源于

道生的顿悟成佛说,此说是儒、佛两家学

说长处的综合。

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新

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

带有宗教色彩的儒学:先秦儒家的“天

命观”具有宗教色彩;董仲舒的阴阳五行

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学宗教化。

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表现在:把佛、

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

一定的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摄取的佛教思

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宋明理

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

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

孟子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

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妇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

仲舒在孟子的四母德的基础上增加了

“信”,形成了五母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孝悌、重

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

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却圣和贤。圣

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

目标;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

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

范人物众多。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

“君子”一词来表示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有:重

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

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

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三个

目标,《大学》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教学相长。

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现存305篇,共分风、雅、颂三

部分,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

一体的文化特征。《诗经》所创造的赋、比、

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

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

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

楚国地方文化色彩。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

诗。

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

文学样式;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

美的极致;词的前身是唐代民间配乐歌唱

的曲子词;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

戏曲的辉煌时期,代表作有关汉卿《窦娥

冤》、王实甫《西厢记》;明清两朝,中国

戏曲的发展高潮迭起,成果辉煌,代表作

有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

花扇》,戏曲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表演方式

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

角色的模式化。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

个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三国东吴的大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

享有“佛画之祖”的美誉。唐代中国画的

代表作有: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

《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

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王维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

术追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

画的代表作。

中国画的特点:①追求神似,注重意

境。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③与诗、

书、印密切配合。

建筑的特点:①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

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②左右对称是

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③另一个

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

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有:诗言志、

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有:中和之

美、尚意追求、尊崇自然。

我国的五大语系是:汉藏语系、阿尔

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

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

“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

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称为域外方

言。日本文字是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

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论第一次

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

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古人对汉字起源的神化传说有:文字

神赐说和圣人造字说。河图洛书说是文字

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仓颉造字说是圣

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

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

《史籀篇》。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

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

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

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

说。

清代康熙皇帝钦敕编纂《康熙字典》,

成为古代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

六书即:象形、会意、转注、处事、

假借、谐声。

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

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汉字的修辞格有:对偶、顶真、回文、

析字、复叠等。

汉字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和玺印艺

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形体艺术。

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

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

与融合。

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

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向中国

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以利马窦的工作最

有影响;二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陈独秀的“七期”之说,从器物(物

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

化变革,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精

神(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构成变迁的三大

阶段。

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

过地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指

南针)、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

的西传。

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对西方的

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

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

成。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儒

家思想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被誉为“欧

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等人;除了儒家思

想外,墨子的“非攻”、“兼爱”等思想,

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社会

哲学戏剧家莱布尼茨的特别关注。

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个人本

位、自我中心和外在征服型的主体性观念。

从世界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宏观视

角来看,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中贯穿的这种

超越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互主体性观念,

代表了一种迥然不同于西方近现代思想的

新型的主体性观念和价值观念。

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

的是这样三种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

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成为统一的、整体的文化?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直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国地理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广大地域形成“大一统”即“天下”的观念。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断冲突,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局面。

中国的地域辽阔,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

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第三方面因素是稳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是第方面因素。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作用?)

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经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分封制的实施有哪些特点和意义?

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间的文化大势有什么特点?

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共393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其文化大势约有如下数端:

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出现,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

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

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寺院、僧徒、出家,改变了中国当时固有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A.敦煌石窟、寺庙建筑中的雕塑等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B.佛教绘像影响了中国文人画。C.佛理影响诗歌的内容,促使新文学体裁产生。D.佛经的翻译促进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E.佛教节日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佛教哲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

佛教的传入,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简述“两税法”实施的意义?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主要特点:①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

为依据征收赋税。②对茶、酒、盐等商品

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

主的税收结构。③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

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意义:

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

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

无意间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赢利活动是

合法的,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

贫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驰多

了。

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

不同程度地松了绑,正因如此,唐宋之际

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我国农业生产经济与文化心态有哪些

特征?

天时、地利、和勤的重农经验。

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有哪些?

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

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

族的文化特质。

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

产。

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

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

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

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

惯力量。

科举制的特点有哪些?

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

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

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

令;

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

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有哪些表

现?

良好的影响有: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

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

的文化人才。

负面影响主要有: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

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

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有哪些表

现?

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

想。表现在:

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

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

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

的统治方法。

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

家经典法典化。

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从家法族规的内容看,其礼俗规范功

能的表现有:

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

部的伦理关系。

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

会的理想人格。

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

员行为,补充国法。

天人关系的观点有哪几种?

①“天人合一”。该思想起源于西周,

这一专有名称由宋代的张载提出。

②“天人交胜”。由唐代刘禹锡在他所

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即:在自然方

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

③“天人之分”。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在

他的《天论》篇中提出来的。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

发展的思维方式。

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

向。

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

推动人们在成已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

格、品德的完善。

汉语的特点有哪些?

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

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

词的一种手段。古代汉语有平、上、去、

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

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汉字有哪些特点?

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

意为手段。

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

意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

文字与表音文字。惟有汉字在数千年的历

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

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

的表意文字。

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

于音节——语素文字。

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

维平面上构形的。

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有哪些?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

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

教的耶稣会士的东来,也即明朝嘉靖、万

历年间。其特点有:

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落后

于中国的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

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交汇兴趣起了变化,对外来宗教本身

表示出冷淡,而对天文、数学、水利等科

学知识兴味十足。

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

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

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哪

些特点?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君主是全国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

有者,君主超越一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是名副其实的专制帝王。

秦汉以后不公在礼法上强化了君主的

威严,而且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实际地

控制着国家政权。

封建皇帝还以土地国有的形式与赋税

政策控制着国家的财政经济。

皇帝有任意制订与更改法律的威权。

皇帝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掌握着

天下兵权。

在君主专制的王权政治之下,封建帝

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

国家权力。

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皇帝总揽天下之权,但不可能事必躬

亲,他对国家社会的控制是通过一套庞大

的官僚办事机构实现的。

从中央政权机构看,自秦朝统一之后,

皇帝随即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

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

事务。

从地方机构看,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

制度,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之下,从中央

到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虽然其轻重有差,

职能有别,但无一例外,都是绝对服从以

皇帝为核心的中央王权。

严密的人身控制。

严格的户籍管理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

人身的最重要措施。

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

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试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五大(1997年)对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作了明确表述,

其主要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种

区别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文化。

其特征有:

有鲜明的时代性。

有浓郁的民族性。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有深广的群众性。

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

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

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

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

“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

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

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

“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

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

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

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

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

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

物质的创造。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

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

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

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

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

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

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

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

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

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

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

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

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

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

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

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

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

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

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

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

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

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

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

分是可以操作的。

(2)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

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

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

自身的传统。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人门课程。

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

(1)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

(2)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3)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4)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

(5)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6)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

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特别是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群的必争之地。

简述关中地区的地理条件。

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他的西北东三个方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备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联伊洛地区,有丰富的经济后方,又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都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有得天独后的地理条件。

为什么历史上山西居有“天下形势”之说?

山西高原的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既汾河谷地谷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难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发祥地、陕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连接,这个地区

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也可以直通华北

地区,所以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

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的四大时期。

1、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

年,属于温暖期。这个时期的时间下限正

好是商朝末年。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

象等亚热带动植物。

2、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

是寒暖交错期。这个时期是西洲到明朝的

初期。(1)其中西周前期为温暖期,之后

进入寒冷期。(2)春秋至西汉时期,又进

入第二个温暖时期。(3)东汉、三国至南

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时期。(4)从隋唐至

北宋时期,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北

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6)

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进入第四个温

暖期。

3、从公元前1400年到1900年为寒冷

时期。也称为“方志时期”(1)第一冷时

期为50年,从明成化六年(1470年)到

正德十五年(1520年)。(2)第二冷时期

从明秦昌元年(1620年)至清康熙五十九

年(1720年)长达100年之久。(3)第三

冷时期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到光绪

十六年(1890年),共50年。

4、第四个大的气候使其从1900年开

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时期”。

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

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

为冀、兖、青、蓄、扬、荆、豫、梁、雍

九州。

1、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

2、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

3、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

4、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

5、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

6、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

7、华山以南、怒江以东为汉中、四川

盆地为梁州;

8、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

9、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他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

们生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

识,并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

为哪四个地域文化?

1、“山西”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

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东方

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

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

很发达,又有巴蜀作为后方,所以关中人

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地不过当时天下的

三分之一,但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

2、山东地区。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

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

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4、江南地区。

简述孟子的以时观念?

1、在保护自然方面,孟子提出不违天

时观念。

2、《孟子。梁惠王》篇谈到如何实施

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

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食人山林木,林木可胜用也。

3、这些话谁染时强调如何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但还是包含着明显的自然保护意

识在内。

4、孟子所言的古代有相当的代表性,

例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都安排

在冬天进行,砍伐树木也一般在同样的时

候,都含有以时的观念在内。

历代各种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

(1)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这在一定

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2)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

囿,对保护西北环境有相当大的意义。

(3)历代的皇帝贵族的灵寝,都讲究

植树造林。

(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

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遮拦敌人

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

(5)在保护西北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

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

布。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设有规模

庞大的养马场,以支持国家的装武备;那

一地区,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

区。所以,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

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

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简述明初的植树活动:

(1)明洪武23年朱元璋为准备建找

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

万棵梧桐树合棕榈、漆树。

(2)第二年还下令移民到淮河一代的

居民,每家必须种植200棵桑树、200棵

枣树和200棵柿子树。

(3)明洪武年间的种树总量在10亿

颗左右。

简述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1、过分开垦土地。(1)过分开荒破坏

了植被生态,结果引起沙化。(2)开垦土

地破坏环境的事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

有。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土地围湖造

田,致使两湖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

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

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上游地区森林的

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不断的逐

年增加。

2、林木的滥砍滥伐。

(1)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

重,森林资源的损失,即意味着黄河流域

的水灾总体看上去呈逐渐增加加重的历史

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一

支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公元10世

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

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从10世纪到唐五代

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

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

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2)与黄河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

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消失。没有这些

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为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河入海,又造成

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

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

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

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

的灾害。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

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

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

事。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

中,中国独有其二,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

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

业。

2、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

水平的提高。磨制石器的发展与农业发生

同步。

3、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

要的手工业。制陶技术经历过贴塑、泥条

盘筑及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几个大的阶

段。快轮加工陶器在仰韶文化时就已经出

现,经过不断提高,到龙山时期已遍及黄

河及长江流域。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

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龙

山文化时代,除良渚文化外的所有文化遗

址,都曾发现过铜器,预示着一个新时代

的到来。

夏商文化特点?

夏的文化特点《礼记。表记》说:“夏

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遵

命”、“近人”而“远鬼神”,即所谓的“夏

上(尚)忠”。

(1)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略作

推测。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

尽职命,劳形天下,这就是忠。

(2)从夏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也可以得

到认识。《国语》说夏在虞舜时期专门负责

“单平水土”,孔子也从禹的“卑宫室而尽

力于沟洫”去赞美他。宋镇豪《夏商社会

生活史》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

据说是‘禹都阳城’所在。……或因‘洪

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城垣一度被……

大水冲毁,处于安全防卫原因,人们在紧

傍原城西部又再筑其城,后又遭山洪,北

垣外出现一条东西向大冲沟,城垣东北隅

被冲垮。面对洪水再三肆虐,人们仍‘尽

力沟洫’,没有轻弃故地,在治理自然环境

方面作出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

这绝不是禹或某个人的“尽力沟洫”,

而是一个人群脚踏大地,在大自然的风浪

中百折不挠精神的体现。

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

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气质。

分封制的历史作用(特点、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

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西周王

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

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

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

一基础。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

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朝

的分封,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土地、军队和

人民,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

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必须向它们让渡权力,

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

朝的利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

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区别。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

度。

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

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

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

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

文化。

简述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

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

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

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

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

“,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

(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

“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

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

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

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

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

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

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

向。

(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

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

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

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

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

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

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

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

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

想武器。

(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

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

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

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

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

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

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

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

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

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

(1)老子①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即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摆脱~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2)庄子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

简述法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法家法家在先秦明显分前后两期。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的交替有关。西周以来各国的老贵族被一批新贵取代,建立起新的政权,势必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所改制,法思想应运而生。

(1)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俚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秧等。他们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惯有所革除,目的在富国强兵。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但商秋变法只做到了“下约民”,坚持“上约君”,先使他自己遭受了车裂肢解之灾。富国强兵的理想在秦国是实现了,而早期法家的政治理想,却部分地破产了。这是法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枢纽,后期的法家越来越变为君主集权专制的阴谋术。

(2)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秧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墨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

1、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1)“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地互爱互利。这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的兼并战争,所以又与“非攻”的思想密切相关。

(2)“尚同”是强调治理天下要统一社会意志。

(3)“尚贤”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4)“节用”是节省财用,这也是针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提出来的。

(5)“非乐”是墨家反对敲剥民利的“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竺之声”。因为统治者一作乐,必然要厚敛百姓,号称是治天下,实际是乱天下。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

2、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是那个时代

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

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在当时没

用哪个学派能像墨子那样,完全以劳动者

的出身、站在私有劳动者的立场上,向上

层社会申明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财产。

诚然这个学派有它的局限,但那是他刚刚

兴起时的幼稚;尽管幼稚,也显示出它独

具的气魄。像“选贤”做“天子”的想法,

就不是其他学派敢提出来的。这个学派在

问世不久即找到毁灭,实在是中国文化的

一大损失。百家争鸣能有这样的思想流派

的出现正是其后代思想运动难以企及的地

方。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曾产生过广泛

的影响,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发明创

造。

简述阴阳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阴阳家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

表。

(1)《汉书*文艺志》说:“阴阳者流,

盖出于羲和之官,经顺昊天,历象日月星

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

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涉人事而设鬼神。

(2)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

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

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3)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

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4)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

化和底层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董仲舒有

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人感应”说,

而民间的各种禁忌迷信,也多为阴阳五行

思维方式下的产物。

简述名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名家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

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

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

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

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

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

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

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这一派

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随

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人们才重新认识

到它的价值。

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

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1、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

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

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

制。

2、汉高祖刘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

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非同姓不王”,

都是证明。

3、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

制相对稳定,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汉

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

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

时。

4、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

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

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

式形成。

佛教的传播特点:佛教的传播

(l)佛教产生于印度,约两汉之交传

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

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

土。较早时期,中国人把佛教作为一种可

以延年益寿的方术,与黄帝。老子及其他

本大神灵一起崇奉。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

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

为西域胡僧。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

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

(2)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

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汉

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

生不老宗教。

(3)魏晋之际,佛教在玄风大畅的背

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

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

南北佛教的不同:

南朝佛教与北朝佛教的特点

(1)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

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

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

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

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

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

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

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

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

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

(2)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

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

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南朝,虽然奉

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但在广泛的

民间,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

北朝则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

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

影响,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南朝信佛喜

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建寺

院是重视僧人,以便与之论理谈玄;造佛

像则重在礼佛敬神,或往生安乐之土,或

求当世福报等等。出家在生命的层次,可

以摆脱六道轮回;在现实层面,可以摆脱

沉重的租税赋役,所以北朝僧人特别多。

简述南方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

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

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

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

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溪、俚、僚等。蛮

分豫州蛮、荆州蛮和雍州蛮,分布范围大

体在今湖南、湖北境内和陕西、河南一带,

有的还进入当时北魏境内。这些民族其实

都是些山地居民,生活多以种植粮食为主。

南朝政府或用武力迫使他们成为国家纳粮

交税的编户齐民,或在这些民族聚集区内

设立左郡、左县直接统治。经过长期与汉

族的杂居,族群界限逐渐消失。

简述魏孝文帝的改革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内迁民族中,以

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

汉化最浅。逐渐拓跋氏开始抛弃自己的习

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均田

制,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

民的转化。孝文帝的改革,带有浓郁的“南

朝化”特征,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最带

模仿南朝痕迹的是定族姓,将鲜卑族贵族

人为地门阀化。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孝文帝的措施,

无疑是积极而开明的,但就当时的历史条

件看,孝文帝的措施多是不计后果的。迁

都洛阳,使北魏政权失去了稳固的部族基

础,定族姓也无形中把部族中的不平等表

面化、合法化。特别是迁都以后,南迁的

鲜卑贵族与留在北方的贵族之间也产生了

巨大的贫富差异。加之奉行排抑武人的做

法,最终导致了部族内部的分化,以致六

镇武人的起兵。汉化的趋势~时间出现逆

转。

南方经济的高涨:

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中唐以后

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

促进了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扩展;曲辕

犁也被广泛使用于水田了;插秧技术得到

推广,早熟的品种被引到那里:这一切促

使着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南方的稻米对

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唐

宋时期国脉所系。粮食产量提高了,丘陵

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

种植经济作物。

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

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在全国贩运茶叶

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茶树、桑树、漆树、

竹子广泛栽植。经济作物的发展即手工业

在南方有长足的发展。陶瓷制造业唐代前

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

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

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此外

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

市井文化的兴起:

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

兴起了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市井文

化。

1、话本: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

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

在南、未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

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2、宋杂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且

已商业化。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

南北相应。此外还有滑稽戏、傀儡戏、影

戏等等,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

新党旧党的分歧:

道统在宋代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万世开太平”的

精神气概;心性内容则由深感唐末五代“无

廉耻”的士人发展为理学、道学。北宋实

行的文官政治,士大夫集政治家、诗文家、

学问家于一身,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

现实问题不同的理解为政,宋代士大夫出

现类似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北宋有

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

首的“旧党”。

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

“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

“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

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

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

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

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

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

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

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同时旧党许多人

更敏锐地注意了“吏治”问题,即王朝各

级行政官僚、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

舞弊的问题。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但有

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再好的办法也得

变质。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

问题,王安石所设计的方案,如果真正被

实行,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然

而问题是他先就遇到了旧党的阻力,此外

也正如旧党所说,官僚胥吏们在执行新法

时的上下其手产生的副作用极大。众多的

官员不同意他的变法,王安石就用迎合他

的人,变法中营私舞弊现象越发严重。王

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

还被证明行之有效,然而总的说来却是失

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

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在元朝,辽、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

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

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

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

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

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

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

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

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

民族即回族。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

以往的特色。

元朝政治在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广开牧场,实施屯田,搜刮民财:蒙

古人是在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

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发展势头。

这仍与蒙古贵族政治观念简单粗陋有关,

被征服的土地既然是战利品,掠夺财富就

是应该的了。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

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

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

农奴制。

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

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

地位最低的南人地区赋税征收十分沉重,

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浙。特别

是忽必烈后期用色目人阿合马执政,对江

南的搜刮十倍于当初。

元朝兵权掌握在蒙古贵族手里,财权

则操持在色目人手里。阿合马执政期间,

任用色目商人实施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定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问,剥夺民众达到敲骨吸髓的地步。

阿合马还实行以清理官司钱财欺隐拖欠为名目的所谓“拘刷”、“打勘”法,郑所南《心史》揭露“打勘”法为“骗财之术”,百姓受害,连执行的州县官吏也叫苦。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

此外,滥发纸币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蒙古人对匠人十分尊崇,但这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福气,蒙古兵马所到,重要的行动是搜罗匠人,把他们集中到官府的作坊里去。而元朝时期,被称作“驱口”的战俘奴隶特别多,贩卖人口的现象相当突出。

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

在政治上失去前途,逼使着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获得成功。他们加入了在过去无论如何也看不起的艺人的行列,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下子推向一个高峰。

这就是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为代表的杂剧剧本的创作。中国的戏剧发祥于市井社会,但若没有元代读书人的介入,它就不会发展那么快,文学水准那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社会处境,避免了一种惯例的重现,即文人把一种艺术过分雅化,弄得一般百姓欣赏不了。

元杂剧的剧本即使在今天读起来,也可以看出它是把文人才气、高雅与内容上的贴近民众生活,完美地结合在戏剧特有的艺术方式中了。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沤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地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他们还发展出一种新颖的异乎传统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清代学风变化的原因:

1、文字狱是使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

2、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

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正、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00321)中国文化概论小抄讲课教案

绪论 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二: 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专指精神产品 四: 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五: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六: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性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七: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八: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九: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十: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十一: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山西“天下形势”: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太行山脉中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是内迁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 二: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不失大陆的整体性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练习在一起2.地理通道 三: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化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四: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司马迁天下划分四区1.山西2.山东3.龙门---碣石4.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六: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七: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用1.不违天时的观念2.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八: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 九: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2.林木的滥砍滥伐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打制石器的使用 二新石器时代的特征1: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 三五帝:皇帝、颛顼、高辛、尧、舜 四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五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2.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 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的出现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一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二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 三我国民族商业有两个文化特点:1.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2.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四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出入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A.查 B.验 C.测 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l2世纪 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 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 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 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 A.张道陵 B.张角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1、试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 与融合。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识与华夏气相对世界文化也产生过 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欧洲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 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 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老庄“柔弱 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戏剧家莱布尼茨的关注。 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的引进中国文化。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尊崇自然”,并结合具体的文学形式展开 其分析。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 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 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 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 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题 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应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 致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的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 情。 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对此宗白华 在《美学散步》中有过一段描述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超然玄远的意境。 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 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 则,要求诗歌要充满清新流畅的自然气息。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 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3、试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名词解释 简答小抄

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经营的关系 简述实现节约型房地产开发的途径 简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环境分析方法中的SWOT分析法的分析思路 土地使用权行政划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简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作用 房地产经营的基本环节指的是什么?每个环节包括经营内容有哪些? 简述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简述土地征用的基本程序 简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关于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形式的规定 简述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程序 简述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简述与房地产开发经营外部环境相关的风险 简述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审批权限规定 简述工程施工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组织竟标团队的工作主要内容 认真研究公告信息和相关文件,讨论本开发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条件以及是否有开发能力;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块具体位置,地块开发程度,地块周边情况,地块片区市场情况等内容;研究地块拟开发物业形态,政策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预测楼盘的销售或经营情况,以对地块价格进行准确测算;测算地块价格,便于编制标书或参加拍卖叫价;预测竟标风险,主要包括保证金风险,攀比风险,寻租损失风险等,并且提出可行措施方案.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环境的特点有哪些 关联性,可变性,相对性,层次性 通货膨胀对房地产业及市场产生的双面影响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造成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减少,因为通货膨胀会严重影响开发成本,增大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使市场需求扩大;因为具有保值效益的房地产产品,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会刺激以保值为目的的投资的增加,从而会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供求关系调整的缓慢性: 从供应角度看,房地产经营供应弹性小;地产市场由政府垄断,市场规律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大大降低;土地的获得和招投标手续繁杂,牵涉部门多,房地产经营者短时间内很难增大市场供应量;无论市场上对某种房地产商品需求量有多大,价格有多高,房地产商都很难在较短时间或特定空间范围内大量生产! 从需求角度看,房地产经营弹性小,尽管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但其需求弹性较小,房地产作为基本物质条件,使用期限超过任何耐用消费品,房地产需求增长十分缓慢,只有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需求量才会增加 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的拆迁补偿规定 临时建筑必须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拆除,因此,拆除已经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给予补偿.对于尚没有超过批准使用年限的临时建筑,可考虑临时建筑在使用期限内的残值和剩余合法使用期限的长短,给予适当补偿.违章建筑是不合法的,拆除违章建筑坚决不给予补偿. 房地产价格制定的程序 确定定价目标2)测算开发经营成本3)估测目标市场需求4)分析竞争对手5)选择定价方法并进行测算6)确定销售价格 房地产开发商的安全任务 向承包商提供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的所需费用,及时将安全施工措施和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不得任意压缩施工工期,明示或者暗示承包人采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标准 风险性决策的基本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下直接有的或计算出来的状态收益值或损失值及概率,计算出状态期望值,然后累计状态期望值得到方案期望值,即可能出现的所有自然状态出现的方案的期望值.最后根据方案期望值的大小来决定取舍.风险型决策判断的准则采用期望法,净现值期望法和最大可能法.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中国文化概论(定稿)期末复习资料

一、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及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二、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另一方面又造成法律意识淡薄。 三、“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四、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重要奠基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同时杂

最新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_试题及答案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A) A.文化内涵 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 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D) 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3.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D) A.秦末 B.两汉C.唐末D.明初 4.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5.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6.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D) A.农业 B.牧业C.手工业D.商业 7.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 A.夏代 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8.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 A.黄帝 B.伏羲C.后稷D.鲁班 9.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 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 10.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 A.伦理政治 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 11.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 A.前期的禅让制 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12.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 A.口试 B.策问C.笔试D.殿试 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 ) 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 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 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 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A) 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16.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主张“行先知后”说的思想家是(B) A.荀子 B.王夫之C.程颐D.王阳明

本21中国文化概论200801~201210名词简答论述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中国传统文化 32.阴阳家 33.重农主义 34.庙会 35.鬼魂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 32.儒家 33.中和之美 34.谚文 35.“返本开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 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3)严密的人身控制 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 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 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 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观念 32.玄学 33.本草之学 34.五礼制度 35.儒学文化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 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 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 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 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 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 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 现,其中就含有规律 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 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 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 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 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 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 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 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 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 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 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 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 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 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 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 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 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 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 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 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 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 立诸侯国家,史称封 建,所形成的社会制 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 (311年),匈奴贵族刘 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 虏晋朝皇帝,西晋灭 亡,史称“永嘉之乱”。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 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 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 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 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 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 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 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 佛教、道教、穆斯林、 景教、阴阳先生、萨满 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 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 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 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 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 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 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 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 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 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 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 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 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 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 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 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 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 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 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 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 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 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 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 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 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 产活动。 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 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 律,《春秋》经义不但成 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 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 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 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 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 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 门。 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 地、人、社会看做密切 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 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 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 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存的联系。 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 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 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 维方式。 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 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 象及其变化。 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 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 最高的德。 二.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文:① 本义是“错画”,也 就是花纹。②引申为 后天形成的品德、修 养。③在政治领域 里,引申为“文治教 化”。④天文指的是 自然现象和规律,人 文指的是社会现象 和规律。“化”的本 义是改易。 2.广义的“文化”定义 是以人类与非人类 的分野作为立论的 依据。狭义的文化又 称人文文化。 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 文化、华夏文化、炎 黄文化,它属于国别 文化。 4.文化的特点:民族 性、区域性、历史性、 创造性、时代性。 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 两个层次:上层文化 和底层文化。 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 层文化是以文字典 籍为媒体的,而底层 文化主要靠口头传 承。 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 念。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 是以中华文化为源 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长期历 史发展所积淀的文 化。 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 性、延续性、普遍性、 可变性。 10.《中国文化概论》是 一门兼顾历史的关 于中国国别文化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课程,是中国传统 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 用四分法:生产生活 文化、制度文化、思 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 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分布。地势最高的是 青藏高原,号称“世 界屋脊”。 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 塞之地,黄河在它的 西、北、东三面环绕, 南面是秦岭山脉,西 北有六盘山、贺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