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00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00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绪论

第一节语言概说

一、语言的内涵

1.语言的自然属性

符号(符号是事物的标记)系统。符号=能指+所指。

2.语言的社会属性

思维(认知)工具、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内涵:萨丕尔:“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的方法。”(《语言论》P7)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P475)

3.语言工具的优点

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细性。

4.语言的全民性

使用语言是一种基本人权

二、语言的特点

1.人类语言的四个特点

①分离性;②组织性;③理智性(制约与开放);④传授性。

2.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三、语言的构成要素

1.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义:语言的信息内容

3.语法:语言的组织规律

四、语言和言语

言语就是说话和所说的话,是语言运用的产物。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第二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汉语的归属

1.谱系归属:世界上目前共有5620余种语言(仅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800多种),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为亲属语言。

2.类型归属:分析性语言

二、汉语的历史分期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三、现代汉语的内涵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母语,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四、现代汉语的表现形式

口语、书面语和文学语言

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

1.民族共同语: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不限于一种,如加拿大、瑞士)。

2.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

3.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一般方言能否成为基础方言取决于该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

英语的基础方言——伦敦方言(政治与经济因素)

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多斯岗方言(文化因素)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发展进程:雅言(先秦)——通语(凡语)(两汉到宋元)——官话(明清)——国语(民国)——普通话(新中国)

基础方言:北方方言

影响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四分之三)、政治因素、文学因素

内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确定)

现行《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北方方言:人口占73%,以北京话为代表,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

吴方言:人口占7%,分布于江南的江、浙、沪一带,以苏州话为代表。

湘方言:人口占3%,以长沙话为代表,有新湘语和老湘语之别。

赣方言:人口占3%,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人口占4%,以梅州话为代表,主要分布于中南和华南地区。

闽方言:人口占6%,主要分布福建、海南、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有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

粤方言:人口占4%,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称“白话”。

晋方言(至今未获公认)

方言之间的差异:语音(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距:闽、粤方言(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最小)

方言是历史的产物,具有语言化石的价值,它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在社会统一、交通发达、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的今天,方言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并迅速向普通话靠拢。必须明确: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

A.同印欧语相比显示的特点

语音方面:有声调、无重音与次重音、、元音占优势、无复辅音

词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语法方面:缺乏形态变化、词类与句子成分不简单对应、各级语言组织的语法构造大致雷同、有丰富的量词与语气词、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的语法手段

B.同古代汉语比较显示的特点

语音方面:无成套的全浊声母、入声消失、[m]尾韵消失

词汇方面:以双音节词为主、出现大量的新词新语、有较多的外来词和字母词

语法方面:词缀增加、词类活用减少、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消失、欧化句式进入7.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

国内地位:使用人口占全国的97%

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族、壮族、回族也都以汉语为第一语言

民族交际语,属于真正的“国语”。

国际地位: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1973年12月8日联大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但使用量不到1%)

使用人口最多(约20亿)

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有六十多个国家在学校中开设中文课

每年两度的汉语水平考试(“汉托”)不断升温

第三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与政策

国家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曾多次修订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标准。2000年10月31日九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已于2001年1月1日生效实施。

一、工作方针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当前及今后的任务

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中心任务: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国家现已出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

第四节本课的性质、作用、内容和任务

一、性质

工具课、基础课

二、作用

1.更好地掌握母语,保持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统一,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2.更好地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3.更好地维护汉语规范化,促进汉语的健康发展。

三、内容

第一学期:绪论、语音、文字、词汇

第二学期:语法、修辞

四、任务

精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物体(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发音体振动空气或其他媒介形成音波,音波作用于人耳,刺激听觉神经,使人感受到声音。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别。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发音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有关。大、粗、长、松者音低,反之则高。男女的声带之别即在于此,这是造成语音高低的原因。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则声音强,反之则弱。语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气流的强弱。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音质:又叫“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取决于音波的波纹(波形)。造成音色差别的因素有三: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在语言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不等同。音色为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其作用亦不一般。

2.语音的生理属性

肺和气管——动力器官

喉头和声带——振动器官

口腔和鼻腔——共鸣器官

3.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与语义(意义)之间的社会契约性、语音的系统性

二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角度划分出。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成阻与否、气流强弱与否、声带振动与否。

2.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3.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音节开头的辅音。无辅音的称为零声母。注意:声母≠辅音。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注意:韵母≠元音

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4.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即所谓的音类。一个语言中可以发出的音很多,但并非所有的都能区别意义。音位〈音素。

三记音符号

1.汉字注音法的进化

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拼音字母

2.汉语拼音方案

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作用: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

3.国际音标(发音训练)

第二节声母

一声母(21,不含零声母)的发音

1.声母的发音部位(气流的受阻部位)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根音:g k h

2.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按成阻和除阻方式分

塞音:b p d t g k

擦音:f h x sh r s

塞擦音:j q zh ch z c

鼻音:m n

边音:l

2)按声带是否振动分

清辅音:除m n l r外的所有辅音

浊辅音:m n l r

3)按气流强弱分(限于塞音与塞擦音)

送气音:p t k q ch c

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3.声母的逐个描写(略)

二声母辩正

1.分辨n和l

2.分辨zh ch sh和z c s

3.分辨f和h

4.把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 c s g k h改成j q x

5.把浊音改为清音

6.读准零声母的字

第三节韵母

一韵母(39个)的分类

1.按结构:单元音韵母10、复元音韵母13、鼻音韵母16

2.按开头元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3.按韵尾: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辅音韵尾韵母

二韵母的发音

1.单元音韵母

1)舌面元音单韵母:αo e êi u ü

舌面元音的描写角度: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

2)舌尖元音单韵母:- i (前) - i (后)

注意与舌面元音i的区别

3)卷舌元音:er(“r”是卷舌的标记,不代表独立的音素)

2.复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韵母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复元音的发音过程是一个自然滑动的过程,中间无停顿。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元音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有的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头又称介音,只有i、u、ü三个,韵尾只有iu,韵头和韵尾分别代表复韵母的起点和终点,发音短促而含混;韵腹由主元音充当,发音洪亮,是韵母的主干,如a、o、e等。在韵头、韵腹和韵尾三者中,韵腹和韵尾最为重要,是押韵的所在。

按主元音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可分为前响、中响和后响三类。

3.鼻音韵母

普通话共有鼻音韵母an、ian、uan、u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等十六个,前鼻音韵和后鼻音韵各占八个。发音时,元音与鼻辅音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押韵和韵辙

押韵是指韵文中某些句子的特定部位(一般是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在戏曲界被称为合辙。同韵指的是韵腹和韵尾相同,介音不计在内。

先秦韵文一般按三十个韵部押韵,隋唐主要按《广韵》中的206韵押韵,宋代归并为106韵(称为平水韵,一度成为诗词押韵的依据)。明清以来,人们又进一步归为“十三辙”。现代人们押韵则根据黎锦熙先生等编的《中华新韵》中的十八韵。就总体而言,分韵呈由细而粗的趋势,这既是实际语音的反映,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文学创作。

四韵母辨正

总的要求:联系各自方音,进行针对性的辨正。以下是带共性的方面:

1.分辨前后鼻音

2.分辨i和ü

3.分辨o和e

4.避免韵头i和u的丢失

第四节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声调是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人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声调:

1.调值: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即声调的实际读法。

音高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之分,声调注重的是相对音高。测定相对音高方法是五度标记法,由赵元任先生首创。

2.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注意:特定调类与特定调值之间的对应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调类同并不意味着调值同,调值同也不意味着调类同。

二普通话的声调(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1.阴平55

2.阳平35

3.上声214

4.去声51

三古今调类对比

古四声:平、上、去、入

四声调辨正

第五节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一个音节至多有四个音素。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韵腹是音节中的主元音。

3.音节不必有辅音。

4.音节必须有声调,轻声是声调的弱化形式。

二拼音

1.应注意的问题:声母用本音、声韵之间不能有停顿、读准韵头

2.拼音的方法: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合拼法

3.普通话声韵主要拼合规律

1)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t不跟撮口呼韵母拼合,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2)唇齿音、舌根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不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3)舌面音不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

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

5)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三音节的拼合规则

1.Y、W的使用:i行韵母、u行韵母、ü行韵母

注意:Y、W不是声母,在音节中仅起隔音作用。

2.隔音符号的用法

3.省写:iou\uei\uen的省写、ü上两点的省写

4.标调法:一般标于主元音上、轻声不标

5.音节连写:以词为单元

第六节音变

一变调

在语流中,音节的声调有时会发生一点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变调,又称连读变调。变调有的出于同化,有的出于异化。普通话常见的变调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上声的变调

1)两个上声相连,前者变阳平35:美好、领导、水果。

2)在非上声字前,调值由214变21:首都、语言、强大、尾巴。

2.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者一般变53:去向、大肆、痛快。

3.“一、不”的变调

1)去声前一律变35:一定、一套、不去、不做。

2)非去声前“一”变51(一般、一两),“不”仍读去声(不管、不说)。

3)“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时一律读轻声:喝一喝、走不走。

4.“七、八”的变调: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不变;其他场合不变

5.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

1)单音形容词重叠并儿化时,后一音节一律读55调。比较:好好的——好好先生

2)单音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一律读55调:黑漆漆、白茫茫、绿油油。

3)双音形容词重叠后,第二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音节一律为55调:仔仔细细、高高兴兴、大大方方。

二轻声

1.何谓轻声

轻声不是第五种声调,而是一种声调的弱化形式。轻声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只出现于语言组合之中(如词、短语等)。轻声字在词语中读得既短又轻,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就音高而言,轻声无统一而固定的音高。一般情形是:上声字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较高(4)、阴平和阳平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偏低(2和3)、去声字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最低(1)。

轻声有时还引起音色的变化,如“爸爸”的后一个“爸”、“哥哥”的后一个“哥”的声母都有浊化倾向。轻声字的韵母含混,甚至还会脱落。

2.轻声词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式后头的字:娃娃、弟弟、看看、玩玩。

3)词的后缀“子、头”和表复数的“们”。区别:桌子—石子鸡子(鸡)—鸡子(鸡蛋)

4)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来”等。

5)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语素和词。

6)量词“个”。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事情、消息、西瓜、力量、吩咐、关系。

3.轻声的作用

区别意义:孙子兵法与宝贝孙子、脑袋瓜子和炒瓜子。

区别词性:大意失荆州与段落大意、十分利害与利害冲突。

三儿化

1.何谓儿化

儿化是指词的后缀“儿”与其前音节的韵母结合为一体,并使该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音变现象。在书面语中,这种“儿”通常被省略。

2.儿化韵的发音

1)无韵尾或有u尾+卷舌动作:车儿、包儿

2)有-i、-n韵尾的+韵尾丢失或添加韵腹:块儿、人儿

3)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央元音:喜儿、鱼儿

4)有舌尖元音[?]、[τ]的变为:树枝儿、瓜子儿

5)有-ng尾的+韵尾丢失且元音鼻化:瓶儿、芒儿

2.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义:头——头儿眼——眼儿

区别词性:忙——忙儿偷——偷儿

带有感情色彩:猫儿老头儿小淘气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音位

一音位概说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按照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在一种语音里,音素往往要远远地多于音位。例如,在普通话里,音位/a/代表着四个不同的音素[a]、[ε]、[α]、[A]。音位是在实际语境中通过对比和替换而归纳出来的。

音位的分类: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和调位。其中调位为非音质音位。

二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即称为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是从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因而音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例如,普通话的/ a /音位在语境中表现为以下形式[ a ](安、爱)、[ε](严、远)、[ A ](啊、牙)和[α](昂、王)。

音位变体可分成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变体即为条件变体,如前面/ /的各种变体即是。没有条件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则为自由变体,如南京话中的[ n ]和[ l ]。归纳音位应在同一语音系统中进行。归纳音位的标准主要是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在一个语音系统中,如果某种语音差异能够导致意义的不同,那么这种差异就是根本性的,并最终成为不同音位之间的界限。构成上述差异的语音特征被称作“区别性特征”,如送气与不送气、四声即是。对音位的条件变体而言,不同的变体各有特定的分布位置,这种状况就是所谓的“互补分布”。处于互补状态的语音差异一般不造成音位的对立。因此,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种重要标准。但必须注意,当处于互补位置的几个音在音感上差别过大时,则不宜归纳为一个同一音位,如[ m ]、[ η]即是。所以,音感是划分音位的一个参照标准。

三普通话音位

元音音位10个:/ a /、/ o /、/ /、/ e /、/ i /、/ u /、/ y /、/ ? /、/ τ/、/ /。变体情况从略。

辅音音位22个:21个声母+/η/。变体情况从略。

声调音位4个: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轻声可视为原调位的变体。

文字

第一节汉字概说

一.文字常识

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

语言成熟的产物。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人类的文明始得以延续和传播。因此,文字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拥有各自的语言(有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消失),但并非每种语言都有相应的文字。现今不少的部族(如非洲和大洋州的一些部落)仍停留在口耳相传的交际阶段,没有民族文字。

2.文字的产生历程

文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文字问世之前,先民们主要利用实物手段来帮助记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际需要。这些实物手段包括结绳、结珠、刻契、讯木等。

关于结绳,《周易正义》引了《虞郑九家义》中如下的一段话:“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近世台湾的高山族、云南的哈尼族、傈僳族都曾如此。

刻契即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锯齿,用来记数。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大多采用过此法。海南的黎族、云南的佤族和哈尼族在上个世纪中期仍然保留这种习俗。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据周有光《语文闲谈》中称,云南景颇族的载瓦人曾出现过实物情书、战书和和约。情书:用红、白、黑三色线缠一个芭蕉叶包,内有树根,表示想念;石灰,表示希望会见;草烟叶,请对方吸后增加爱情。战书:三色线的芭蕉叶包,内有土块,表示争夺土地;子弹,表示宣战。和约:竹筒一节,两端各刻一个缺口,代表议和双方;中间刻一个缺口,代表中人;把竹筒一劈两半,各方保存一半。

继实物之后,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便进入了另一高级阶段——文字画阶段。文字画属于前文字阶段。文字画不注重绘画艺术性,只浑沌地记录语言的大意,内容缺乏具体与准确,因而不能算作文字,只能视为文字的滥觞。世界各地保存的原始壁画大都具有此类性质。著名的奥布基娃情书即为如此。奥布基娃情书如下图所示(采用手绘):

说明:左上的“熊”是女子(奥布基娃)所在部落的图腾;右下的“泥鳅”是男子所在部落的图腾;“曲线”代表道路;“帐篷”表示约会地点,里面有人等着;“+++”代表天主教徒的居住地。

文字画后,真正的文字就逐渐产生了。因此说,文字最大可能是起源于图画。文字的创造发明者无疑是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关于文字的缔造者,各国都有一些相关的神化传说。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是知识之神托特所造,古巴比伦的丁头字(楔形文字)是命运之神那勃所造,希伯莱文是摩西所造,希腊文是荷墨斯所造,婆罗米文是梵摩天帝所造,汉字是仓颉所造。

二.汉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1.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代流传的“仓颉造字”之说显然是一种神化的产物。仓颉有可能是黄帝时的史官,但已被历史放大以致失真,所谓“仓颉四目,生而知书”即是。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膨胀的过程。其产生与发展的情形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可见,如果仓颉确有其人,至多是做了一些文字的搜集、整理和推广工作。

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甲骨文无论在形体上还是构造上都堪称成熟的文字。可以推断,汉字的诞生时间要远早于殷商。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一些彩陶距今有五、六千年,其上的一些刻划符号如“⊥、┿、╳、↑”等,极可能是汉字的前身或雏形。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汉字源自图画,是原始图画日益简化的结果。早期汉字中的大量象形字即是一个明证。由文字画到文字不仅过程漫长,之间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图画只表示一个模糊、浑沌的概念,随意性较大,并且不跟语言中的音节相对应;文字除了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意义外,还具有一个特定的语音形式。结构的繁简与是否方便实用也是二者的一些重要差别。

2.汉字的性质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如拉丁文、斯拉夫文和日文等;一类是表意文字,如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丁头字以及汉字。表音文字是用几十个符号(字母)来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一般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语言中所有词语都有这几十个符号拼合而成。人们只要掌握了字母的读音及拼写规则,即可读出词语的实际音来。表意文字则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这些符号本身不能显示词语的读音信息。

汉字能表意而不能表音,音有限而意无穷。汉字的表意性质直接铸就了汉字形体繁杂、数量惊人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汉字难认、难读、难写的现状。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完善自身,其由象形、指事、会意向形声的进化,正是出于弥补自身不足的需要。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字,之所以如此,形声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3.汉字的作用

主要见于三点:①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③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悠久,曾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王为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时任国子监祭酒。

甲骨文的别称有殷墟文字、卜辞、契文、殷契等。甲骨共发掘出十万片,全部单字为4500个左右,已经释读出的约1000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和族名等。

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显然属于早期的汉字。但从拥有一定数量的形声字(20%)这点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如(手写):

由于制作困难并受甲骨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篇幅大多短小。从文例看,一篇完整的甲骨文大致由前辞、贞(问)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甲骨文是政府的公文,甲骨文的语体是一种公文语体。简约性和程式化是甲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因此,绝不能将甲骨文的语言看成是殷商语言的全部。

2.金文

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为铜铅合金,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冶炼铸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属于帝王、贵族之家的奢侈物品。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

金文用模范铸就,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

从内容看,金文多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为歌功颂德、自我炫耀之作。金文的篇幅明显加大,不乏长篇巨制(多者字数可达500),如著名的盂鼎、毛公鼎。

3.篆书

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如玺印文字、帛书、瓦当文、货币文);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大篆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主。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已失传)而得名。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

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书同文”的产物而采用的全国标准字体。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推行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使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庄大道。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据一席之地。

4.隶书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此处的“隶”不是指一般所谓的奴隶或徒隶,而是指政府中的下级吏员。秦隶

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的正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秦隶因源自小篆,故保留了较多的篆书特征。与前代文字相比,秦隶在形体上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即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的意味,可谓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的大部分时期。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

秦隶笔画敛束,无飞扬之势;汉隶字体扁平,笔画有波势。

5.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势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6.草书和行书

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来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

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始于楷书之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现行汉字的常规形体是楷书和行书,非常规形体则包括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主要见于印章、对联、匾额及书法作品中。从形成手段看,现行汉字则有印刷体和手写体。

1.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据主流,行书则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

2.印刷体和手写体

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只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2)仿宋体(真宋体)3)楷体(大宋体)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到七号。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第三节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件。

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历史上被称为“永”字八法,现代则定为五种(横、竖、撇、点、折)。汉字的笔画多(平均10。75画),计算笔画向来是一大难题。笔画组合的三种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2.偏旁与部首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用部首给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氏首创540部,明代梅应祚的《字汇》归并为214部,后来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均加以沿用。《新华字典》调整为189部,新《辞海》则为250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为200部。

二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原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注意一些特殊字的笔顺。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对汉字的构造方式,传统上有“六书”之说。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在此着重介绍造字法。

1.象形(独体)

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

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

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

2.指事(独体)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

单纯指事字:上、下、八、丩。

由象形字加提示性符号而成的指事字:亦、本、末、刃、甘。

由象形字变换形体的方向或位置而成:交、尸、县(悬)。

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

现代指事字:卡、乒、乓。

3.会意(合体)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会意就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会意建立在人们的联想和推理的基础上。

《鸡肋编》卷上:“广南俚俗多撰字画,以父子为恩,大坐为稳,不長为矮,如此甚众。”

异文会意:析、采、休、伐、杲、杳、寒、暴。

同文会意:艸、芔、茻;炎、焱;从、众;犇;淼。

对文会意:北、非。

4.形声(合体)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字义类属的形旁(义符)和表读音的声旁组成新字的方法即为形声。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

省形字:亭、考、屦、屐。

省声字:炊(吹)、窦(渎)、船(铅)、疫(役)、绳(蝇)。

亦声字:功、娶、驷、裏。

右文说:胯、挎、跨、刳、垮、袴;苞、胞、饱、雹、龅、泡、疱。

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

特殊位置的形声字:疆、旗、荆、颖、修。

声旁的作用(显示字音的信息)和局限性(25%的成功率)。

形旁的作用(语言化石)和局限性(落伍于时代)。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字是指部首相同、字义相同、字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字,如“老”与“考”、“空”与“窍”、“顶”与“颠”、“逆”与“迎”等。

6.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的基础是音同,借者与被借者在意义上无丝毫的;联系。如“其”、“莫”、“然”、“然”、“我”、“汝”、“来”等。

六书对汉字教学大有裨益,因为掌握了汉字构造,就可以避免写错字(如“寇”与“冠”),帮助理解词义(如“爨”)。联系字形往往是寻求本义的最佳途径。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汉字改革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化字,二是拼音化。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如何简化值得深思。汉字简化举足轻重,事关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简化汉字绝不意味着笔画、字数越少越好。建国以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确定简化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少。大陆汉字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地区通行的汉字事实上已成为两个系统。出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现在大陆是繁简混用。汉语的拼音化始于清末的切音字运动,卢戆章、王照、劳乃宣等纷纷提出了数十种切音方案,但基本无果而终。在1918-1958年期间,“注音字母”(由许寿棠、周树人等制订)取得了法定地位,大行其道。这是第一套由国家正式公布并且在中小学普遍推行的拼音字母,但有不少缺点(未采用拉丁字母)。在此期间,钱玄同、赵元任、黎锦熙推出了“国语罗马字”,瞿秋白、吴玉章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在此基础上,国家于1958年正式制定并颁行了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的拼音化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目前实际处于搁置状态。

二汉字的整理

1.简化笔画:公布并推行《简化字总表》(含2235个简化字)。简化方法有:简化偏旁(苹、灯)、同音替代(后、谷)、草书揩化(长、书)、换用简单符号(汉、鸡)、保留特征或轮廓(声、齿)、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惊、笔)。

2.精简字数:清除异体字。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三汉字的标准化

1.定量:《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发布了3500个常用字。

2.定形:《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3.定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2)

4.定序:义序法(一般不用)、音序法和形序法(笔画法和部首法)。

第五节正确使用汉字

随心所欲使用汉字的危害:破坏汉字正常的交际职能;造成社会混乱;给具体工作带来损害。

例子:蒋、冯、阎中原大战,冯、阎联军原计划在河南泌阳合击蒋军,但冯军参谋在通知阎军计划时将“泌阳”误作“沁阳”,导致会师不成,造成全局性的失败。

一.掌握规范字

1.掌握简化字

注意类推简化的范围:一表350个字不可作偏旁类推,如灯---燈、敌—敵、阶——階;二表132个字都可作偏旁类推,如发---發、贝——貝、会——會,第三表1753个字即由二表类推而来。

注意简化字的细微差别:冻(凍)——练(練)厌(厭)——压(壓)。

注意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的笔顺:长、马、鸟。

注意简化字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瞭、乾。

杜绝使用社会上的不规范简化字。

2.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

整理异体字的三个原则:从俗(哲——喆)、从简(栖——棲)、书写方便(群——羣)。

3.区别新旧字形

新字形的几个特点:笔画省简、笔画连接、笔画延伸、调整部位、其他。

二.纠正错别字

基本原则:主观重视,以人为师,以字典为师。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周邦彦以太学生身份向宋神宗献了一篇《汴都赋》,神宗大加赞赏,当场命尚书右丞李清臣朗诵,李朗诵起来十分流畅动听,令在场的文人学士大为惊讶。因为赋里面往往有不少怪僻字。人们事后才知:李对不识的字一律按半边读。(李为欧阳修的弟子,欧夸他的学问与苏轼不相上下。)

1.避免写错别字

注意字形:汆(cuan)——氽(tun) 孤——狐——弧肓——盲忌承

戊——戍——戎——戌——戉

注意字音:联系声旁

注意字义:再接再厉(励)滥竽(烂芋)充数如火如荼(茶)世外桃源(桃园)

防止同化:跋涉枢纽编辑清晰

2.避免读错字

注意形声字的声旁,不被声旁左右:联袂针砭皈依发酵忏悔讹诈

注意多音多义字: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注意一些字的特殊读法:秘鲁海参崴否极泰来

注意多音同义字:薄——单薄削——剥削吓——恐吓巷——巷道

词汇

第一节词汇和词汇单位

一.词汇的内涵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有的语句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词经过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而成的。

词汇是语言中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要素,既代表了语言的发展状况,又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词汇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个人的词汇量则往往取决于他的学识、阅历。词汇量等于信息量。深入生活、关注社会、阅读书籍、利用媒体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二.词汇单位

1.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按音节,语素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玻璃、忐忑)和多音节语素(奥林匹克、布尔乔亚)。按意义,语素可分为实语素与虚语素。

按构词能力,语素可分成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又能同其他组合成词的为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位置灵活)的为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能同其他语素组合但位置固定的为不自由语素。

确定语素的方法是替代法,即用已知语素替代未知成分。替代时注意两点:一是环境要维持不变,尤其是未替换的成分的意义要基本一致(沙发——理发);二是要逐一替换。

2.词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由语素构成,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自由语素本身是词,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都不能独立成词。

3.短语

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短语能够独立运用但不是最小。识别词与短语的方法是扩展法,但此法不适用于某些动宾式的合成词。

固定短语是短语中的特殊类型,自身具有极强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增减、更换。固定短语可分为专称与熟语两类。专称包括组织名、活动名、书刊名、影视名等;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三.词的构成

1.构成要素

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2.词的构成类型:单纯词和合成词

A.单纯词

1)联绵词:参差仿佛伶俐崎岖尴尬蜘蛛踌躇(双声)

窈窕望洋犹豫烂漫翩跹哆嗦逍遥(叠韵)

狼狈狼藉芙蓉鸳鸯蛤蚧(其他)

2)叠音词:猩猩潺潺哗哗依依霏霏狒狒

3)音译词:可乐保龄迷你咖啡盘尼西林伊妹儿

4)象声词:叮当哗啦扑通滴答喀嚓轰隆

B.合成词

a.复合式

1)联合型:道路领导喜悦变换气味聚集

骨肉领袖矛盾反正横竖利害

国家质量窗户动静缓急好歹

2)偏正型:电视小说厨房教室工人

联想腾飞热销精选合击

瓦解狐疑雪白笔直蜡黄

3)补充型:提高改正延长推广扩大

马匹纸张枪支船只房间

4)动宾型:司令管家投资达标追风美容

理发站岗避讳挂钩起草吃醋

5)主谓型:地震胆寒心虚海啸气喘体验

霜降自动月亮肉麻眼花性急

b.重叠式:哥哥姐姐姨姨婶婶仅仅偏偏恰恰

c.附加式

1)词缀+词根:老虎老鹰老外老鼠老乡;

阿姨阿三阿毛

第一第三第五

小张小李小陈

2)词根+词缀:桌子胖子磙子碾子黑子

吃头看头苦头来头奔头

瓶儿尖儿盖儿亮儿偷儿

党性弹性硬性柔性原则性

绿化软化美化丑化大众化

在于勇于敢于善于便于

绿油油干巴巴湿乎乎潮滋滋

注意对同一语素的词根和词缀用法的鉴别;注意词缀附加的感情色彩;

注意多语素合成词的内部层次:碰碰车、咸鸭蛋、猫头鹰、无产阶级性。

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词的形式即词音(听觉形象);词的内容即词义,词义即词所负载的信息。词义与词音的结合是一种约定俗成,但有个别例外(如“蟋蟀”、“知了”、“咩”等)。词音与词义相辅相成,正如一页纸的两面,无法割裂。

词义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在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作了观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之后,人们形成了某种概念,然后再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加以固定,于是乎变为词义。

1.概括性

词义摈弃了对象的个体特征,着意突出其共同而本质的特征。如“人”的词义就舍弃了人在年龄、相貌、性别和种族诸多方面的特征,集中概括了人的社会性。即使专有名词也有概括性。

2.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主要指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上午、中午、下午”即是。有时即使是明确内涵的事物,在实际应用中仍不免模糊。例如:

大雨:24小时内雨量大25-50毫米的雨。

中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25毫米。

小雨:24小时内雨量在10毫米以下。

词义的模糊性源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们思维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均是由此而来。模糊与精确相对而言,互为前提。

3.社会性

词义不是由个人规定,而是社会的共同约定。个人无法更改词义,“指鹿为马”注定行不通。

4.词义的民族性

词义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紧密相关。如“太阳光(白光)”,汉族认为是七种色彩,而俄罗斯则认为有五色。又如,在亲属关系的称谓方面,汉语的血缘观念、性别意识、长幼序次似乎更为明显。词义的附加色彩同样显示出民族性的一面,如“红”、“猫”与“鼠”、“龟”等。

5.词义的历史性

词义是个历史范畴,受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内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词义要发生若干的变化。具体如下:

1)词义的深化:词义适应的对象不变,但对其特点的认识有所深化。如人、牛、云等。

2)词义的扩大:如脸、腿、妇人、缺、河等。

3)词义的缩小:如脚、禽、宫、学者等。

4)词义的转移:如主人公、发行、环境、逃(桃)之夭夭、差强人意、灯火阑珊等。

5)色彩的变化:如爪牙、勾当、复辟、鼓吹等。

二.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一种多元构成。虚词以表语法意义和附加的意义为主。实词的意义大致如下:

1.理性义:以概念为主体。如: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间谍:被敌方收买、派遣,从事刺探情报、窃密或颠覆活动的特务分子。

2.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源自现实的人的情感。所有的词据此可分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常见的带感情色彩的词有:表示人的性格品质的词(诚实—虚伪、忠诚-奸诈);表示称谓的词(老大爷——老头儿、老婆婆——老婆子);表示现象(如业绩、勾当)、行为(勾结、贪污)、性质状态(简洁和冗长)和计量单位(这位、这号)的词。

随着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变迁,词的感情色彩时常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泼辣”、“老实”等。3.语体色彩

口语词:脑袋瓜子身子骨揍哆嗦乐

书面语:头颅身躯殴打颤抖欢笑

语体色彩也是相对而言。例如:牢房——监狱——囹圄;客栈——旅馆——馆驿

4.形象色彩

词义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这就是词的形象色彩。

视觉形象:丹顶鹤金钱豹狮头鹅鸭嘴兽奶头山鸡冠花卷心菜

听觉形象:笑哈哈哗啦啦啧啧

嗅觉形象:香喷喷臭烘烘辣丝丝舔滋滋淡乎乎

动感形象:晃荡摇曳抽噎哆嗦

形象色彩的功用:使对象具体明了。比较:大红、深红、浅红——桃红、玫瑰红、石榴红

使语句表达形象真切

使语句富于变化。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词义是一个系统,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词义,就必须对之进行分解。

一.义项

A.什么是义项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般而言,词的一个理性意义即为一个义项。除了单义词外,语言中的其他词都是多义词,都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义项。词的义项来自实际的语境,词在语境中表现出多少种意义即意味着它有多少个义项。词在语境中表现出的是显性意义,在词典中表现出的则为隐性意义,二者不完全等同。

词的义项并非固定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语言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或增或减。就一个词而言,词的各义项是彼此相关的互补关系。在特定的语境里,词的若干个义项只能有一个显性化。否则,就可能导致歧义(出于修辞目的的则为“双关”)。如:

1.水流到了地下。

2.他教国语。

3.将!秘书长!从全局来看,你输了,你完了,你交枪吧。(《八一风暴》)

4.这是我的先生。

B.义项的分类

按照词的义项在共时和历时词义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义项可分为以下三类:

1.本义:词的原始意义,一般只指最早的文献意义。

2.基本义:最常用、最核心的义项。

注意:本义与基本义的关系:有时可以等同(如“圆”、“亮”、“苦”等),有时则不一致(如“兵”、“汤”等)

3。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词的转义主要由引申和比喻两种途径产生。

引申义:即在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推演发展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强调的是相关性。例如:

口:户口——人口(口粮)——一口(一口)

笔杆子:笔的手抓部分——笔——能写文章的人

引申义有近引申义和远引申义之分。例如:

兵——兵器——战士——军队(例: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比喻义:即借用词的一个义项来喻指与之无关的事物。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它源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例如:

“口”的比喻义有:1)关隘:西口、腊子口;2)容器与外界的相通之处:瓶口;3)出入通行的地方:路口。

其他例如“皮毛”、“浪潮”、“下海”等。

注意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格的区别:前者是词义固有的部分;后者是临时的打比方,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景。

C.多义词和同音词

1.多义词

多义词是相对于单义词而言的。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如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和常见事物的名称等。同时存在几个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就是多义词。如:

闹:喧哗(闹哄哄)、扰乱(大闹天宫)、发泄(闹情绪)、发生灾祸(闹病)、从事(闹革命)。

多义词的产生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思想认识的精密化有关。多义词的产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丰富了词的内涵,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

从词义的运用情况看,多义词的意义又可分为常用义和非常用义两种情形。如“包袱”:1)包衣服等东西所用的布;2)包裹;3)精神负担;4)曲艺界所谓的笑料。其中2)为常用义,其余则为非常用义。有时,多义词的几个意义都是常用义,难分主次。如:1)通过;2)过程。

如前所述,在具体的语境中,多义词一般表现为单一意义。

2.同音词

两个以上声、韵、调都相同的词是同音词。像“夫人”与“妇人”、“资产”与“自产”都应排除在外。同音词约占汉语词汇总量的10%,其最大的特点是语音相同而语义无关。

同音词的类别:

同音同形:黑人:黑色人种生气:不愉快

黑人:没有户口的人生气:生命力、活力

仪表:人的外表

仪表:测定温度、气压或电量等的仪器。

同音异形:占有——战友著名——注明蜜蜂——密封(全异)

会议——会意战士——战事加法——家法(半异)

同音词的积极作用——构成“谐音双关”。如:

高山唱歌远闻声,三姐唱歌久闻名。

二十七钱摆三注,九文九文又九文。(电影《刘三姐》)

暖瓶挂在飞机上——高水瓶(水平)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谐音双关既能“意在言外”,又能“含而不露”,有风趣幽默之效,所以相声、快书、小品等曲艺作品中多所使用。

同音词的消极作用:

1)混淆视听,妨碍理解。例如:她喜欢听越(粤)剧;期中(终)考试开始了;这个人有点娇(骄)气。

2)易导致错别字。例如:在——再、长——常、励——厉、戴——带、做——作

二.义素和义素分析法

1.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词义的构成要素。义素又称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义素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一组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分别称为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例如:

鞋:+物品+穿在脚上--有筒+着地

靴子:+物品+穿在脚上-+有筒+着地

袜子:+物品+穿在脚上-+有筒--着地

试分析:公羊母羊羊羔;母亲妻子

2.义素分析法

1)确定对象:分析的对象必须相关、接近,必须处于一个共同的语义场。

2)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

3)显示结果:义素用[ ]标记,以“+”、“—”来表示对立的义素。

3.义素分析的运用

1)辨析同义词

2)揭示词语搭配的内部关系:喝茶——喝饭、喝茶——吸茶

3)显示事物之间的区别

第四节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

1.语义场的内涵: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2.语义场的层次:上位词、下位词

3.语义场的种类: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

类属义场例:家具(洁具——炊具——坐具——卧具)

顺序义场例:股长——科长——处长——厅长——部长

关系义场例:军官——士兵;师傅——徒弟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1.同义义场

2.同义词的差别

1)理性意义的差别:意义的轻重(轻视——蔑视)、范围的大小(边境——边疆)、个体与集体的不同

(书——书籍)、搭配对象的不同(发挥——发扬)

2)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的不同(老头儿——老头子)、语体色彩的不同(脑袋——头部)、词性色彩的不同(突然——忽然)

3.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搜集用例2)归纳用法3)互相替换4)详加比较5)指明差异

4.同义词的作用(略)

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1.反义义场

2.反义义场的类型:互补义场、极性义场

3.反义词的不平衡性:一对多的情形、语用上的倾偏

4.反义词的作用(略)

第五节语境和语义

一.语境的内涵和类型

1.内涵:语言环境

2.类型: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

二.语境对语义的制约作用

1.语境使语义显性化

2.语境使语义单一化

3.语境使语义具体化

4.语境使语义富余化

5.语境使语义定向化

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

1.基本词汇的覆盖面:自然事物类、生产生活类、动物肢体类、亲属称呼类、人物行为类、人物性状类、基本数量类等

2.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常用性

二.一般词汇

1.古语词:文言词、历史词

2.方言词

3.外来词:音译外来词、音意兼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字母外来词

4.行业语和隐语

三.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语法

一、语法

按一般理解,语法是词、词组、句子,甚至句组的组织规则、结构规则。以句子而论:

我把他请来了。

小老虎把大驴子吃掉了。

梁生宝把稻种买来了。

……

NP1+把+NP2+VP

这是一种习惯。对一般人来说是习焉不察的,是大家都遵守的。当然,这是简单叙述,进一步考察,还有很多内容。

语法的两重含义:规则、学说。规则是一套,学说可以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语料选择不同等等,导致不同的看法)。但检验的最终依据是事实。

有人把“语法”理解得很宽。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关于语法是这样说的:

“某些当代的语言学家把语法看作包容一切的语言分析理论,如转换生成语法、系统语法、法位学、层次语法就是这样。”(汉译本第149页)

语法有共时语法、历时语法之分。共时语法是指一个时期断代的规则。历时语法是语法要素的历史发展。语法有学校语法和专家语法之分。学校语法又称教学语法(专为教学目的而制定的语法常常叫作学校语法)。专家语法又称科学语法(研究一般语言或特定语言的语法叫科学语法)。

语法有规范语法和描写语法之分。“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试图提供普遍有效的规则,表明某种语言必须这样说,这样写”。“今天大多数语言学家赞成语法应该是描写性的,即语法应该把实际的惯用法记录下来,系统地阐述生成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规则,这样,语法就成为能使学习者无论对本族语还是对外语的运用臻于完善的有价值的工具。”(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

语法又分词法、句法两部分。词法研究词的构造和分类(外语里加上“形态”)。句法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则,包括词组结构规则,句子构造规则。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或称概括性)

语法规则是从无数词、句子里概括出来的。学习语法也要有抽象能力。比如:

教科书、练习本:词性相同

想问题、来客人:词组结构相同

这种书不看、不看这种书:词组结构不同

2.稳固性

语法规则也在缓慢变化。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法变化最慢。

例如:

王正尸方。(甲骨文,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

贞:今日壬申其雨?之日允雨。(又)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大郎,你却吃得酒下!有场天来大喜事投奔你,铲地坐得牢里!(《古今小说》)

解释。

3.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这特点体现了语法的民族性。比如:共性:名词、动词的划分。单句、复句。

特性:比较而言。同英语比较,汉语没有形态(带“子”的并非都是名词,带“了”等不都是动词)。

4.系统性

《现代汉语词典》:“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系统是指不同的语法现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分别处于不同层面,构成一个整体,一个网络,任何一个语法成分、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是这个系统、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都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语法研究的是关系。

5.生成性

语法规则可以使人造成无数新的句子。

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传统的说法: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这是现代汉语的两

个手段。有人讲这就是特点。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以法语为例:

根据[法]G.Mauger《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

un manteau cher 昂贵的大衣

mon cher ami 我亲爱的朋友

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

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

我们提两点: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2.舌尖后清擦音是sh。 3.舌尖中浊边音是?。 4.舌尖后浊擦音是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j。

黄廖版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 第八节语气和口气 1.什么是语气和口气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语气只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口气是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如肯定、否定、严厉、委婉、强调、迟疑、蛮横、活泼、泼辣等。在正规用语中不要把“语气”和“口气”这两个术语用混了。 2.语气的表达手段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语调,在书面语中用句末点号表示。其次是语气词,此外是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倒装常用来表示感叹语气,述语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连用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用语气词表示语气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一个语气词往往可以用于不同的句类,如“啊”可以用于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 第二,语气词往往有多种写法,应该以习惯上固定下来的写法为准。如“啊”写成“呵、阿”,“呢”写成“呐”,“吧”写成“罢”,这些写法不宜推广。 第三,语气词可以叠用,如“行了啊!”“真的啊?” 3.疑问句的种类与各自的特点 疑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大类。“无疑而问”只有“反问”;“有疑而问”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三种。下面具体谈谈各自的特点: 是非问的结构与陈述句相同。一个陈述句改用疑问句的语调,就变成了是非问。语气词可以用“吗”,不能用“呢”。句中可以用“的确”、“真的”等副词,不能用“到底”、“究竟”之类。例如,“你好吗?”“你喜欢看电影?” 特指问有疑问代词指明疑问点,疑问点可以不止一个,语气词一般用“呢”,不用“吗”。例如,“你给谁买的?”“他明天什么时候坐哪趟车去北京?” 选择问是句中几个并列项目,或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对方选定一种来回答。如果用语气词,用“呢”不用“吗”。例如,“这件事让我去办行不行?” 以上三种问句都是要求对方回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陈述句的内容,因此不要求回答。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七(语气和口气)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 lán :共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h , l, a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历年考题: 96年:加点字注音:漂.浮piāo 漂.洗piǎo 和.平hé附和.hè 98年:专有名词开头大写,99页 99年:<4分)西安xī’ān回流 huí liú 因为yīn wéi篝火 gōu huǒ

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甚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及其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辅元音的主要区别: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会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最主要的区别)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一个音节。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第二节声母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方式上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送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

语素纷飞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新语中,有相当多是由语素扩展出来的,这些新语素的构词能力极强,时时爆发着扩展出一批又一批的新词语。如: 吧:酒吧、水吧、氧吧、陶吧、石吧、布吧、网吧、迪吧、街吧、路吧、餐吧、球吧 网:网虫、网民、网友、网事、网址、网站、网迷、网龄、网邮、网费、网吧、网谈 股:股资、股权、股民、股盲、股评、股友、股价、股票、老股、新股、旺股、险股、 A股、B股、国企股、热门股、蓝筹股、 成长股、强势股、指标股、高价股、次新 股、潜力股、龙头股、绩优股、亏损股、 垃圾股 感:美感、口感、质感、同感、手感、责任感、主体感、时代感、紧迫感、超脱感、失落 感、使命感、神秘感、忧患感、空间感、 层次感、悲剧感 坛:文坛、艺坛、曲坛、科坛、体坛、乐坛、影坛、画坛、棋坛、排坛、羽坛、剑坛、 箭坛 热:足球热、出国热、留学热、书法热、下海

热、养花热、托福热、休闲热、文凭热、 收藏热、川菜热 户:万元户、专业户、钉子户、个体户、关系户、特困户、拆迁户、一孩户、无孩户型:运动型、特大型、开拓型、保守型、生产型、经营型、外向型、出口型、营养型、 头脑型、智力型 角:英语角、法律角、恋爱角、家电角、餐饮角、戏曲角、轮椅角 的:面的、摩的、马的、残的、飞的、驴的族:追星族、上班族、下岗族、打工族、外来族、工薪族、手机族、有房族、休闲族、 素食族 霸:电霸、面霸、路霸、水霸、车霸、渔霸、制:股份制、合同制、聘任制、首选制、双轨制、任期制、AA制、复合制、分餐制风:家风、官风、考风、教风、学风、说情风、送礼风、摊派风 零:零起点、零缺陷、零首付、零增长、零投诉、零辐射、零利润、零故障、零库存、 零风险、零压力 软:软包装、软饮料、软任务、软着陆、软科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北京爱考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de9659355.html,北语最权威的专业课辅导机构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黄廖本 4章语法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就语法单位而言,()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下限;而()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上限。 2、根据形位的活动情况可以将形位分为()和();根据组成形位的音位是否连在一起,可以把形位分为()和()。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位组合而成的词叫(),根据构词特点,它又可分为()和()两类。 4、附加形位根据它们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又可分为()()()和()。 5、一个词位除去只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形位即(),剩下的部分是词干。如英语discoverers一词的词干是(),其中,词干部分包含词根(),前缀(),后缀()。 6、根据词组的整体功能和成分功能之间的关系,可将词组分为()、()两种。 7、通过改变词的重音位置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的方法叫(),这种语法手段属于()。 8、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9、人称是()的语法范畴,它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10、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单位是()。 二、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 She gives me some pictures。 2、分析下列词位的构造。 三、名词解释 1、语法 2、词法 3、句法

4、形位 5、形位变体 6、自由形位 7、粘着形位 8、词位 9、构形法 10、构词法 11、词组 12、句子 13、词根形位 14、附加形位 15、后缀 16、中缀 17、词尾 18、词干 19、语法意义 20、语法形式 21、语法手段 22、综合性手段 23、分析性手段 24、形态 25、内部屈折、 26、异根法 27、附加法 28、零形态 29、语法范畴 30、句法关系 31、句法结构 32、句型 四、思考题 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 2、词法和句法有何联系与区别? 3、形位与词位有何区别? 4、词位和词组的区别是什么? 5、词组和句子有哪些差别? 6、什么是词根形位?什么是附加形位?后缀与词尾有什么区别? 7、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区别? 8、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些?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 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㈠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有时也作定语。 人:鲁迅、儿童、雷锋、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书本、桌子、车辆、纸张、 抽象事物:道德、法律、思维、政治文化 时间: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处所: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方位: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 ㈡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 表动作行为:劝阻、保卫、学习、研究、打击、表扬、进行、开始、发展、禁止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消失、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掠过、 表心理活动:想念、打算、喜欢、渴望、向往、担心、厌恶、期待、憎恨 表判断:是 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会、能够、可以、愿意、需要、应该、必须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动词的语法特点】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说说谈谈看看想想试试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 【几个容易判断错误的动词】 1.动词“是”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有语病的句子正确的句子 老师有布置作业吗?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你有去超市吗?你去过超市吗? 昨天有下雨吗?昨天下雨了没有? 3.助动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现代汉语第六版黄伯荣

现代汉语(第六版黄伯荣)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1)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作用是:构成声调,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现代汉语(上)试题 黄廖版

现代汉语(上)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 1.音素2.词根3.复句4.对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吴方言以话为代表;重庆话和昆明话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海南省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方言属于方言。 2. “p、t、k”都是送气、、音声母,其中舌根音是。 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叫。 5. 一般认为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 6. 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二是。 7.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词形变化。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和类型。 8. 从修辞的角度说,表示的意义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的一些句式,称作同义句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关于现代汉语,表述正确的是()。 A.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 B.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 C.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是因为北方话好懂 D.当前最重要的语言文字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实现汉字拼音化 1. 现代汉语具有的语音特点是()。 A.有声调,音乐性较强B.有声调也有复辅音 C.有复元音和复辅音D.只有辅音韵尾 2. 下列各字全不是零声母字的一组是()。 A.熬、咬、疑B.硬、容、雨 C.融、来、伸D.安、暖、晕 3. 古四声与普通话声调的演变关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平声依声母的清浊演变为阴平和阳平 B.古浊声母上声字与古去声演变为今去声 C.入声消失,古浊声母入声字今分别读为阳平和去声 D.古清声母入声字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 有下划线的音节都不读轻声的一组是()。 A.盘子、劲头儿B.箱子、奶奶 C.刚刚、莲子D.太阳、首都 5. 下列声母中,都能和四呼相拼的一组是()。 A.g k h B.n l C.b p m f D.zh ch sh 6. 下面对“四定”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 B.定形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统一字形 C.定音就是规定每个汉字的规范化读音 D.定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笔画顺序 7. “自”的造字方法是()。

现代汉语教案

第五章语法 教学目的 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学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安排 34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有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 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稳固性。语法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语音、语义、词汇来说是最为缓慢的, 但不否认语法规则具有时代性。 3.民族性。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 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1.语法单位 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的语气类型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叫句型,分单句和复句两类。 2.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汉语的一般句法成分有5对10个,具有同现性。 主语和谓语: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二年级下册现代汉语汉字教案整理.doc

二年级下册现代汉语汉字教案 撰写教案往往备课的普遍的方式。所以,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现代汉语汉字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现代汉语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通过读课文,使学生大体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好汉字的情感。 教学建议: 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某个生字适合什么方法学习?可以节省哪个步骤?在哪一步应该加强……需要长时期练习,不能企望一蹴而就。 “马”字的演变,一年级上册已经展示给学生了。对照图逐段阅读,学生能够大体了解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甲骨文—小篆—隶

书—楷体—简化字。行书、草书是书法的字体,教材里没有展示。简化字也可以写成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汉字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并行。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有四千年、五千年、六千年之争,教材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笼统地提“四五千年前”。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这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学生应该了解这个新知识。简化字是新中国推行的所以台湾等地基本没有用简化字,学生也应知道。 从集中识字的角度看,这篇课文是用来练习画生字的。从入学开始,学生就练习画生字了。但是,随意性很强,不准确,丢三落四。认字越来越多,回生字也产生并增多了。因此有必要特别练习如何画生字。 所谓“生字”,是指自己不认识的字,包括已经学过又忘记的回生字,教科书上统计的生字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怎么才能把自己不会的字都挑出来呢?一个办法是自己读,但默读不行,默读时许多生字就滑过去了。另一个办法是请听自己读,别人帮助自己挑,可以把那些自己以为认识、实际并不认识的生字挑出来。听别人读最容易遗漏。所以,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画。老师不要急着范读。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考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对外族人原有“南蛮、北狄、西羌、东夷”之称,后统称北方、西方之少数民族为“胡”人。公元304年,汉胡民族开始大融合,胡人说汉语不太标准,于是有“胡言汉(乱)语”的说法,后又派生出许多词语:胡闹、胡扯、胡说、胡缠、胡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又有了胡椒、胡杨、胡琴、胡萝卜等词语。 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符合人们使用汉语的客观情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共同语都需要有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作为标准音,而不能把不同地方的语音拼凑成一种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也是这样。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辽、金、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大多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五四”运动以后的“国语”、“国音”也都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大势所趋。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并不包括北京人口语中的土音以及过多的轻声、儿化现象等。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北方话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宋代话本、元朝的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都用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话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五四”以后众多的白话作品也多由北方话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北方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历史的必然。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同时也意味着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普通话词汇来源于北方话,但并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那些不具普遍意义、地方性很强的土俗的词语就不宜吸收到普通话中。另一方面,为了使用的需要,普通话也可适当吸收非基础方言中的有用成分,如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来丰富普通话词汇。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于经过作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作品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用例等均要排除在外。因而这一条理解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更为准确。 三、现代汉语方言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

现代汉语黄廖本_常考点整理部分

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其他所有的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A、没有复辅音B、元音占优势C、有声调 2、词汇方面:A、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B、双音节词占优势。 C、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语法方面:A、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 形态。 B、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C、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D、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3、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话为代表,占汉民族总人口的73%。 有四个次方言区:a.华北、东北方言b.西北方言c.西南方言d.江淮方言 2、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话为代表,占7.2% 3、湘方言,以话为代表,占3.2% 4、赣方言,以话为代表,占3.3% 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占3.6% 6、闽方言,以话为代表,占5.7% 有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区。 7、粤方言,以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占4% 4、语音 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一)、物理属性 音高:声音高低,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 音强:声音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长:声音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特色,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二)、生理属性 肺和气管:源动力:气流 喉头和声带:发声 口腔,鼻腔,咽腔:共鸣。 (三)、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在一种语音或方言中,什么意义用什么声音表达是约定俗成的,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其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不同语音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2、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有三个要素:声母,韵母,声调。 3、声母、韵母、声调 4、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

现代汉语第六版本黄伯荣.docx

现代汉语 ( 第六版黄伯荣 )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著作为规范 的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 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 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 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 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 才是语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1)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作用是:构 成声调,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 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 于声波振动的形式。作用是:区别意义。 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式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2)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1、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 并无必然的联系,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现代汉语》上册黄廖版

(一)、现代汉语 一、什么是语言(熟记) 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 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 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 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没有阶级 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 狭义:仅指普通话。 ※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是经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三、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判断) 雅言(先秦)——通语(汉代起)——官话(明代)——国语(辛亥后) 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方言的关系(简答) 1.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又叫地域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4.七大方言区:(熟记)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熟记) (一)语音方面的特点 1.没有复辅音 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study”、“act”中,“st”、“ct”都是复辅音。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像“zhuáng”这类音节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汉语中,元音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可以多到连续3个(iào ),至少也必须有一个。而辅音却可以没有。元音多,意味着乐音多。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使汉语具有音乐的美质。 3.有声调 声调一是用来区别意义(“依依”、“疑义”、“奕奕”等) 二是其抑扬起伏尤如五线谱上的乐音,使汉语在表达不同意义的同时,呈现出乐音的旋律。(2)、词汇方面的特点(熟记) 1.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2.双音节词占优势 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现代汉语黄廖本3章习题

1 / 21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 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

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2 / 21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二、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⑤舌面前xx元音; 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⑦双唇不送气清xx; ⑧舌尖中浊鼻音; ⑨舌根清擦音; ⑩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