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论文

军人心理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论文
军人心理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论文

2014年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评阅编号:

评阅记录:

军人心理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

摘要

本文在SCL-90测试基础上做出模型改进,利用综合评分反映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10个因子得分将战士分别聚类,找出心理不健康者。在此之上分析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疏导策略,通过实地走访,案例收集等形式确定疏导效果模型,以此对样本数据的疏导效果做出定量预测分析。在问卷调查后对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做出评判。

对于问题1,将样本数据与军人常模做出比较,整体一致度较高,但在指标细节上需要调整;根据样本分析得到SCL-90中10个因子相关程度较高,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加权求和得出军人心理健康综合得分;依据SCL-90的10个因子聚类分析得出各类心理不健康者。

对于问题2,将战士自身情况与综合评分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比较回归系数,得出年龄对战士心理影响最大,其次是类别、上级态度等,而家庭教养方式、军营环境、部队管理模式与军人心理健康关联程度较小。

对于问题3,在某军区心理疾控中心听取专家给出的疏导策略,并在中心获取各类心理不健康者在疏导前后的SCL-90因子分。用疏导前各项分与疏导后因子分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测试。以此模型表示疏导效果函数,定量预测样本中各类心理不健康者的疏导效果。

对于问题4,在某军区发放60份《“SCL-90”心理卫生健康状况测试量表》和《班级成员心理健康自评互评表》,利用模型对前者进行分析,与后者得出的样本真实心理健康水平对比。通过误差分析得出模型适用性和有效性高。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综合评价 SCL-90 BP神经网络

一、问题重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在实际中,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一般利用“SCL-90测试量表”(见附件1)对被测试者进行测试和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般是通过采集正常人的相应数据,建立所谓的“常模”,依此来评价被测试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在有研究认为,仅仅通过将各因素的平均分与常模作比较的评价方法,在实际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要对评价方法做一步的分析研究。

请你们建模研究下列问题:

(1)试建立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模型,并根据附件2中的样本数据找出各类心理不健康者。

(2)进一步分析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军营环境、部队管理模式、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联程度。

(3)根据各类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具体的疏导策略,并对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定量预测分析。

(4)利用附件1的测试量表在你们单位进行测试,或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用来检验你们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问题的分析

2.1.SCL-90量表改进方向

经过文献查询和样本分析发现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79~0.92,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59~0.83,说明SCL-90量表内容和结构效应较好,SCL-90在正常人群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附件2的样本统计发现与军人常模基本一致。因此不宜对SCL-90各因子重新归类和层次分析。为了更全面评价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样本运用主成份分析模型计算出各因子所占比重,通过加权求和得到心理健康总分。

2.2.影响军人心理健康主要原因的选取

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各方面相关,有认知水平、成长经历,所处环境等。因此我们对军人性别、年龄、是否是独生子女、类别、学历层次、家庭教养方式、对军营环境适应程度、部队管理、上级态度、人际交往和健康自评综合考量。对上述原因和军人心理健康总分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到主要原因。

2.3.有效性的定量预测

通过已有数据对样本疏导后的心理健康总分做出预测,通过比较疏导前后的总分值衡量策略的有效程度。而人工神经网络是对真实神经元网络的粗略模拟,具有容错性、抗干扰性、高效性等特征,具有学习、记忆等强大的认知功能,因此适宜于心理学许多领域的研究。并且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一般优于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因此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疏导效果,并用NeuroSolutions程序仿真。通过训练和测试后,用模型预测样本疏导后的因子分数,与疏导前的因子分比较以进行定量预测。

2.4.对各类心理不健康者具体情况的分析

将各类心理不健康者在答此类问题时的每题得分做出分析,在分析时我们发现,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恐怖和其他这4方面的心理不健康者人数大于等于20人,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找到主要问题;而抑郁、敌对、偏执3个方面人数在5和15之间,通过比较各题样本平均得分找到主要问题;而强迫、焦虑、精神病性这3个方面在5人以下,使用个案分析。

2.5.疏导前后样本选取

我们在心理疾控中心找到各类心理不健康者在疏导前后的样本表,为了保证神经网络训练的精确性,我们每类筛选了10到20份样本。并且样本采用的疏导策略与所研究的策略基本一致。

2.6.测试样本的可靠性

2.6.1.战士真实心理健康水平的反映

通过将战士班内心理健康自评互评分数取平均值表示战士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班内人员与战士自身对战士的内在外在表现综合评分能够客观说明战士的心理健康程度。

2.6.2.样卷的发放

为了提高战士答卷的真实、客观水平,采取不记名问卷。将问卷分成3份发放到3个不同连队,而每个连队选取2到3个班级。

三.问题假设

1. 每名参与测试人员均独立自主参加测试,测试时无外界因素干扰并且测试人员情绪正常,测试人员均如实反映自身情况;

2. 疏导前后样本都是真实样本,并且经过相似的疏导过程。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5.1.建立评价模型 5.1.1.评价方法选择

SCL-90一般将测试问题分为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出病人的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因子分按照公式:

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因此,可以得到每一个受测战士的每一个因子分数。

考虑到一共有1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对战士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简化对战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同时为了便于考察每个战士整体心理状况,采用主成份分析。 5.1.2.方法描述

主成份分析能将高维空间的问题转化到低维空间去处理,而且,伴随主成份分析的过程,将会自动生成各主成份的权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

因此以主成份为基础的综合评价理论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实地反映实际问题。主成份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方法,完善了综合评价理论体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 在实际应用中,主成份分析的具体步骤可以归纳为: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阵;

3.求R 的特征根为**10p λλ≥≥≥,相应的特征向量为***12,,,p T T T ;

4.由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份的个数(m ),并写出主成份为

*()i i Y T '=X , 1,2,,i m = 5.1.3.确定评分模型

下面是利用spss 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得到的结果: (1)KMO 和Bartlett 检验:

由表可知KMO 值为0.974,非常接近1;Bartlett 球形检验的2χ值为18006,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可以认为这10个因子非常适合进行主成份分析。

图1 总体碎石图

通过碎石图我们很容易看出特征值 >1的只有一个成分,因此,分析得到的主成份只有一个。

(3)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2中可以看到提取的各个主成份方差和累计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成分1方差值

(4)成分矩阵:

表3 成份矩阵

由此,得到主成份表达式:

12345678910

0.9540.9530.9410.930.9220.920.9080.9030.8950.921Y X X X X X X X X X X =+++++++

++

其中1X 为抑郁因子,2X 为焦虑因子,3X 精神病性因子,4X 其他因子,5X 偏执因子,6X 为恐怖因子,7X 躯体化因子,8X

强迫症因子,9X 为敌对因子,10X 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因此,每一名受测军人的心理问题得分y i 便可求出。Y 的值越大说明该军人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5.2.找出各类不健康者 5.2.1.用常模进行总体分析

由 3.2已经得到每一名军人十项指标的分数,通过求平均分,算出所有受测军人SCL-90的平均分,并与军人常模做对比,得到表4。 常模,说明该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恐怖因子上。 下面采用聚类分析来找出心理上存在较严重问题的人。 5.2.2.进行Q 型聚类分析

对所有1214名官兵进行Q 型聚类分析,利用SPSS 分别从10个因子将1214名官兵分为3类。再按照公式

每一类的因子分均值=组成该类的所有项目总分/组成该类的项目数

良好;

第2类除躯体化和恐怖外其他各因子分均值在3左右,表明该类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第3类除躯体化和恐怖外,其他各因子分均值均大于3.7,表明该类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从各因子各类人数分布还可以看出,在恐怖因子上,该部队官兵心理不健康人数最多,躯体化因子次之。这也正好和在该部队与军人常模各因子分对比上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相照应。 5.3.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一步建立了军人心理健康的评价模型,同时也通过这个模型分析出了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军人。下面进一步分析影响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军营环境、部队管理模式、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联程度。 5.3.1.方法选择

从性别、年龄、军龄、是否独生子女、类别、学历层次、家庭结构、家庭教养、对军营环境适应程度、部队管理、上级态度、人际交往一共12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涉及到多元因子作用,所以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通过偏回归系数确定因子影响度。 5.3.2.模型描述

研究一个或多个随机变量12,,

,i Y Y Y 与另一些变量12,,,k X X X 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方法,又称多元回归分析。通常称12,,,i Y Y Y 为因变量,12,,

,k X X X 为自变量。

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特殊的线性模型。其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函数:

01122m m Y X X X ββββε=+++

++

其中:Y 为因变量的实际观测值

ε为m个自变量

β为常数项

j

β为总体偏回归系数

Y

为残差,Y

的变化中不能用现有自变量解释的部分

对于这个问题,采用逐步分析法进行求解,其步骤可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图2 多重线性回归流程图

5.3.3.根据样本数据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前操作已经得到受测的每名军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0个方面的分数。由于数据量过大,在此不再赘述。下面是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

(1)模型汇总:

从表6中可以看出下图中的四个参数,分别是负相关系数、决定系数、校正决定系数、随机误差的估计值,这些值(除了随机误差的估计值)都是越大表明模型的效果越好,根据比较,第五个模型应该是最好的。

(2)系数矩阵:

表7是对参数的检验,这个表格给出了对偏回归系数和标准偏回归系数的检验,偏回归系数用于不同模型的比较,标准偏回归系数用于同一个模型的不同系数的检验,其值越大表明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

当选择第5个模型时,可以看到军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类别、上级态度、人际

因此,可以得出在该模型中家庭教养方式、军营环境、部队管理模式、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与军人心理健康的关联程度。

依次为: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家庭教养方式>部队管理模式>军营环境.

5.4.分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和对策并预测疏导效果

5.4.1.分析心理不健康者具体情况并给出疏导策略

根据各类心理不健康者人数的不同,将用三种方式找到各类心理不健康者的主要问题: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恐怖和其他这4方面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找到主要问题;而抑郁、敌对、偏执3个方面通过比较各题样本平均得分找到主要问题;而强迫、焦虑、精神病性这3个方面使用个案分析。

5.4.1.1.主成份分析找出问题

从中可以看分析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中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友好、对别人神经过敏、责备求全方面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经常组织谈心活动以及丰富战士的业余文化生活的疏导策略。

(2)对人躯体化因子心理不健康者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得到成分矩阵。

表10:躯体化因子成份矩阵a

从中可以看分析出躯体化因子中头晕或昏倒、腰痛、身体发麻或刺痛以及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完善战士生活待遇保障机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训练后放松运动充分的疏导策略。

(3)对人恐怖因子心理不健康者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得到成分矩阵。

a

从中可以看出恐怖因子中怕单独出门、在商场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以及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经常组织心理行为训练、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辅导的疏导策略。

(4)对人其他因子心理不健康者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成分矩阵。

表12 其他因子成份矩阵a

从中可以看出其他因子中睡得不稳不深、睡得太早、吃得太多以及胃口不好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一日生活制度,按时熄灯,提高伙食的疏导策略。

5.4.1.2.平均值比较分析

分别对抑郁、敌对、偏执三个因子中不健康者求其各个问题的均分,在抑郁因子中,某部军人在担忧、苦闷、孤独以及不自信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

在敌对因子中,烦扰激动、摔东西、大发脾气和打人、伤害人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在偏执因子中,不相信别人、有别人没有的想法、认为有人在监视自己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提出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制作专门的心理健康宣传橱窗等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的疏导策略;针对烦扰激动、摔东西、大发脾气和打人、伤害人方面的问题,提出培训辅导员, 开展心理咨询,完善心理保健三级网络的疏导策略;针对不相信别人、有别人没有的想法、认为有人在监视自己方面的问题,提出营造压力小、效率高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战士的实际问题,缓解战士的心理压力。具体见表13、表14、表15。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

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用心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包括新兵入营后的心理适应、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适应、日常行为习惯的心理适应、任务转化中的心理适应、军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退役时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现得最为集中和明显。 (二)自我意识问题 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同时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如何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将是青年军人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青年军人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相互矛盾的倾向;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分的逆反心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军人自卑主要表现在; (1)消极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明显不如他人。(2)泛化,有的人由于身体引起的自卑,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及社会交往能力均不如别人。(3)敏感性和掩饰性,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由于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因而常加以掩饰或否认,或回避与别人交往,或有时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类的适应,首先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也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军人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社交恐惧,不想交往等。其中孤独心理和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都不可交。猜疑心理是军人交往中的一种消极心理,如有的军人在发展进步遇到挫折,愿望不能实现时,便疑心谁跟自己过不去。当受到领导批评时,总是疑心谁向领导打了小报告,疑心与自己竞争的入使绊子,疑心与自己有过结的人伺机报复等。甚至有人对自己稍微表现出一丝异常,就怀疑是对自已有成见。个人一旦掉进无端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战友失去信任,对自己心生疑窦,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心理是因缺乏与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心理上的孤独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表面接触,但缺乏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增强自信心 一、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指自我评价偏低。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上个学期,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心理问题与根源: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力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2、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小力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大运学校胡志琴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杰杰,男孩,小学二年级(4)班学生,在班上成绩较差。杰杰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加上作业上很懒惰,本来速度也慢,导致作业经常拖拉。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死命抱住其他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又挥拳欺负女同学,课间操经常与同学打闹,甚至趁同学不在偷拿同学的东西,有时还跑到其他班级去拿东西,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 杰杰的父母离异,现在是由小姨照顾。与其小姨交谈,小姨也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在家也是怎么说,怎么逼都不写作业,一定要亲自守在旁边用手指一个,写一个,何况我也要上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呀!”以上所述原因导致伟伟的成绩很不理想。 二、个案分析 根据杰杰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不良;缺乏自信;缺少关爱。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无视课堂纪律、随意讲话、自由散漫等行为,杰杰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潇洒”,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怀,且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些情况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因此他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而造成的。这也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伟伟同学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与同学爱打爱闹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辅导策略和效果: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引人注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情感饥渴”,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所以,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随时关注他的行为表现。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他对学习成绩其实挺在意,有一次听写了20个词,他对了十六个,他一整天都格外兴奋,可是他很厌恶做作业。特别是作业较多时就非常的不愿意做,我将他独自留下,一个一个指导他拼音的写法,当他写对了的时候及时肯定鼓励,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速度也快了许多。并在班里对同学们肯定伟伟的表现。同时每天的课堂作业及时的辅导他完成,他做的全对时给他打上A+加五角星,争取慢慢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他的自信心。 (2)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杰杰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伟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如我在看到伟伟专心读书时,会情不自禁地鼓励说:…呦,孩子,你读书真专心!以这样的方式读书学习,自己的知识怎能不越来越丰富??;看到杰杰晨朗读不开口时,我会鼓励他说:“教室里最动听的声音就是琅琅的读书声,赶快开口读书吧,外面的人听到,也会被你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而驻足观望!?;平时看到他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 (3)与家长沟通。与此同时,我多次与他的小姨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我劝导希望杰的妈妈能多和儿子电话沟通,对他的学习多关心,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2篇 篇一 一.案例介绍 邓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

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培训资料

学习资料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当前新形势下,紧张的部队生活,繁重的工作任务,对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考验,基层所队官兵心理长期得不到休整减压,官兵中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思想问题明显增多。因此,加强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要加强基层官兵心理教育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体系,强化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机构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以及骨干的配备、培训和管理等方面,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官兵的认识统一起来,创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条件。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动力源,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保障制度是搞好基层官兵心理教育的可靠保证。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心理教育工作应从部队实际出发,建立由支队级党委机关统一领导的,政工干部和卫生干部为骨干的、政治工作系统与医疗卫生系统相结合的心理教育体系和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机制。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专职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为心理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心理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就是要构成心理教育的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等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的一系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测试、咨询、训练、疏导、反馈”五位一体的联动、互动机制,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制定心理测试机制。每年或每半年,对官兵适时进行心理测验,测试结果一方面可以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掌握官兵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人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另外,心理测验应由专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别是要做好测试结果的保密工作,防止个人隐私泄露和扩散,给基层官兵带来不良心理影响。 (二)建立健全官兵心理档案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就是把官兵日常心理变化情况、官兵的思想情况、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医生的建议与忠告记录入档,为准确把握官兵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一是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从入伍开始,就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将心理状况和个性特点、能力特征分别记录建档,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还应登记家族病史和本人过去精神健康状况,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负责管理。二是档案资料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及时更新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复杂环境下的官兵心理变化及时记录在案。 或每年度、季度定时对基层官兵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其心理存在哪些变化,并将结果及时录入档案。这样一来,就可以掌握官兵心理变化规律,完善和更新心理教育内容、方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199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表 常增林,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这个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在学校很少和别人交往,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并且在看到别人时有回避别人的行为。案例分析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厌恶人际交往。此外,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和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的影响,很少和人交流,这给现在和人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咨询方法 1。老师们主动接近他,与他交谈,试图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交流想法,以便双方达成共识,了解沟通障碍的严重后果,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牟鹏观看与同龄人相处的现实。例如,一起看学生的课外游戏,一起看学生放学后的活动,一起看学生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学生参加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起初,老师邀请他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试图让他感受到交流的快乐。然后逐步引导其与人进行独立交流 张梦圆盘,女,12岁,61级学校的成绩一般。我更喜欢语文,喜欢不同的思维方式。张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他在和别人

打交道时任性、霸道、愤怒。他经常讽刺他的同学,甚至开始殴打和他开玩笑的男同学。老师问了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还经常和同学吵架,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讨厌他们!”因此,他们是孤独的,不想参加集体活动。经常自言自语,或者和植物说话,一边抚摸一边喃喃自语案例分析 是独生子。她年轻时,受到母亲和长辈的喜爱。加上她先天性的斜视,她母亲因为内疚而给了她巨大的爱。只要芮需要,她会无条件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促进了她任性、不守规矩、专横和自私性格的形成,使她在与人打交道时斤斤计较,不吃亏。否则,她会发脾气。因此,她很难和别人相处。 爱美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女孩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芮已经逐渐感觉到自己外表的缺陷。与同龄人相比,他感到惭愧。这样,他就长期滋生自卑感,自卑,不主动邀请别人玩。总是独自坐着或看着某个陷入沉思的地方,同时,心理也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总是怀疑学生看不起自己,私下谈论自己的长相。因此,他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当他们觉得别人的言行是有意伤害自己时,他们会立即以攻击为防御,互相讽刺,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咨询方法 1。加强个别谈话:教师经常与芮见面,不分时间地点,及时全面地了解她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同时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和学生通过日记作文进行情感交流:抓住日记作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给予夸张的书面肯定和鼓励,如“看!你是一个多么可爱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王晓琳人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就我工作中发生的一典型案例,怎样做的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分析: 2015年10月中旬,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班一名女同学。这名女同学平时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我交流,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看能否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高一年级机械班的同学,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运动场上潇洒的赛跑。上课时脑海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身影,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老师,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洪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会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属正常现象。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认为自己是早恋了。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克制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以致产生负疚感。青少年期,异性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切记:“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泛交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集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研究背景 (一)学生基本情况 徐鹏,男,坨里中学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考试成绩在班上总在最后几名里徘徊。上课爱不发言,而且总是在回避和老师的接触的机会,平时话不多,自卑、不擅长体育、不擅言谈。在学习上一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二)家庭生活背景 徐鹏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甚至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其唯一的教育方法就是粗暴的打骂,尤其是在学习的问题上。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个案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一年来的观察与了解,发现他与人交往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严重自卑心理、孤独焦虑心理、胆小压抑心理。形成该心理的原因有: (一)父母对学习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通过家访和与家长的谈心,了解到徐鹏的父母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生活比较艰苦,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出人头地。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徐鹏的成绩让他们在村里、邻居、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为此,家长也十分着急。孩子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是性格形成和社会交往方式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非常渴望父母的关心、呵护和指导。此时徐鹏正为自己的学习苦恼。父母的打骂使他形成了严重的胆小、焦虑心理特征,造成了如今自卑、孤独的社会交往现状。 (二)同学的排斥 因为他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非常差,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的错题订正,考试经常

不及格。每次考试,只要老师说有一个人不及格,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肯定是他。在班级里面他感到非常的不光彩,更加使他不敢和同学平等交往,受到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形成了自卑胆小的社会交往心理现状。由于长期不被群体接纳,徐鹏在班级里一直就像一个陌生人,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孤独、焦虑和无助让他多么痛苦了。 三、疏导帮助矫正措施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一)个人疏导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相信,个体内心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心理的成长,只有发挥他个体的自我力量,他才能真正走出孤单、走出胆怯,树立健康的社会交往心理。 1、发现优点,树立自信心。 人不能主动交往,主要原因是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所以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应当不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并且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几次的与他谈心中,我逐渐体会到他那颗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他完全默认了所有人对他的指责,承认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 我就告诉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只不过自卑感强的人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优点,夸大自身的弱点,对自己否定过多,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引导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自暴自弃,意志消沉,自我否定,而要冷静下来,辨证地看待自己,接纳自我。引导他有回忆从小到大的的人生经历,把每一次获得赞扬的内容、过程、和感受记录下

消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 xx中队 副指导员 xxx 授课目的: 通过学习,使官兵拥有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军人圆满、出色、高效绩地完成学习、训练和战斗任务。 授课要点: 第一章、军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 第二章、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 第三章、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不良意志品质及其克服。 第五章、新兵入伍的心理适应. 教育方法:集中授课,提问答疑 内容: 第一章、军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危难险重的任务和紧张艰苦的生活,常会引发军人的不良情绪。 一、军人平时常见的不良情绪 (一)抑郁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抑郁可以属于正常情绪范围,在引起忧伤或悲痛的情境事件中,我们大都有过抑郁的情绪

体验。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对各种事情缺乏兴趣、回避与他人交往。但在抑郁严重发展的情况下,它又能转化为病态情绪,使人饱受困扰。 抑郁情绪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是难以截然划分的。一般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对其所遭遇的现实和自身的处境作出恰当的分析,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足够的自信与自尊,虽然体验到抑郁,但无行为异常,即属于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抑郁状态导致对情境不能作出如实的判断,并产生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或行为适应不良。例如,由于过度的压力感而情绪低落与绝望,失去兴趣,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属于异常的范畴了。 当心情低落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且持续一定时间(至少两周以上),可作为一种病态情绪对待,应考虑向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求助。 病态抑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表现: 第一,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往常感兴趣的事也会表现出厌烦、冷淡、无动于衷。 第二,对前途悲观。似乎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严重者可感到绝望。 第三,无助感。感到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别人对自己也爱莫能助。 第四,精神疲惫。似乎精力已经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这些因素给孩子带来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对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使学生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掌握积极学习、创新、交往、自理活动的观念和方法,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教育方法和步骤 1、调查分析。 我对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作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发现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 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冲动,其次为学习问题,另外还有人际关系等问题。我们班的学生荣誉感强,平时各项评比经常满分。但有许多学生对别人的才能有不服心理,互爱互助不够。也有个别调皮学生自制力差,破坏纪律。班内有些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更有一些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批评、失败。有些甚至自认为一无是处,以至心理闭锁。 2、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我。抱有自信,乐观向上。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够与他人交往,人际关系和睦。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几个主要特征,符合这些特征是

教育者所期望的。 二、教育措施 在这一学年里,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我先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2、优化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我们班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可以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集体建设中采取民主管理的形式,在班内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小班长”活动,使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当干部的体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3、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之一。 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1)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图文稿

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学生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 一、问题表现: 我班小雅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学习成绩一般,做事情比较拖拉,常常完不成计划,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也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对所有的事缺乏自信,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别人的看法很敏感。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影响:小雅的父母对她比较挑剔,总说她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喜欢拿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她比较;家务不让她做,怕影响她学习;哪儿也不让她去,说外面太危险。久而久之,小雅不喜欢与人交往,学校被动拖拉,自卑感明显。自卑感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挑剔、否定和过多保护,对孩子没有客观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孩子对自己评价就会有偏差。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孩子会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越少,自卑感就越强。有的家长会反驳:我们是在爱她呀!这就是大多数家长心中存在的误区。这种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会给孩子身上捆绑多少绳索啊!这样的孩子怎会健康快乐呢? 2.学校影响:她上课不认真,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对他很头疼,

批评时有些粗暴缺少耐心地与她沟通。她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方式方法不合适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造成她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老师对她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著名的“罗森塔效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教师所忽视的那些孩子往往惧怕老师或消极失望,从而造成交往困难,缺乏自信。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注意力就像阳光。注意力所及之处,就成长;忽略就枯萎。 三、矫治对策: 1、.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雅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1)开好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小雅这一阶段的表现,学习上、行为上及要求改进的意见,做到把家长请进来。 (2)定期作好家访工作。多到家庭中了解小雅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个性特点,听一听家长的心声,融洽老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 (3)用好网络。网上有好多文章、经验值得家长去学习,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多推荐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家长指导。另外,短信联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为了去除小雅的自卑心理,我在课余经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变被动为主动 摘要: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往往容易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者和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往往就使得问题堆积,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出现不良事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家庭环境教学质量爱心引导家长配合适时表扬耐心说服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就必须育人。而“教书育人”,是要将育人的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一、基本情况 魏XX,女,10岁,小学三年级,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1、家庭方面:该生家庭条件差,父亲在工地上干活,由于意外导致一条腿残疾,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只有三年级文凭的母亲身上,母亲每月靠给饭店洗盘子的六百元维持生计,而家中还有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奶奶,家庭的窘迫及母亲的忙碌根本无暇顾及魏XX。家长的不闻不问使得只有十岁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使得孩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老师信奉的是高标准,对于本来基础就差的她来说,很容易让她产生厌学情绪,每次她的成绩都不理想,久而久之她对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 三、实施措施 1、因为她特殊的家庭环境,她有一种自卑感,于是我先找她谈心,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微笑着一直肯定她的优点,(她打扫卫生积极,爱帮助班里来的较迟的同学打扫卫生)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她在作文当中描写事例清楚)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对于她所犯的错误,我摸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心服口服,乐于改正。如果对她要求过高,严而无格,严而无度,不仅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而且也不利于她的身心发展。弄不好,还会使学生的逆反心理膨胀,师生间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效果恰得其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