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一、单元导读

本单元是以人物品质为主题,四篇文章因果关系明显,事情过程表述清楚。但每篇文章的表达特点、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又有明显的不同。前三篇课文《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逻辑清晰,作者紧紧围绕事情发展的经过突出人物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品质,在表达特色上作者都反复推敲语言,用词精当巧妙,做到有序表达、详略得当。《天火之谜》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把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过程写详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史学家谈迁撰写巨著《国榷》的过程从不同角度、维度来写,第一次略写,第二次详写,《诺贝尔》一文中,诺贝尔发明炸药一生当中典型三项贡献,第四自然段写发明炸药的动力、原因,接着写发明更安全炸药的原因,最后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一环扣一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滴水穿石》是对前三篇文章的概括,先写结果,再写原因,最后写给我们的启示。教学这四篇课文时,让学生在体会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并把学到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与合作学习,学会本单元30个一类字和16个二类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让学生体会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复述《天火之谜》一课。

3.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有序表达,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并把学到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在搜集课文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能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体会课文不同的情感,养成摘抄、积累语言的习惯。基于本单元课例的特点,如何把一件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进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

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努力体现“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自主预习课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学习,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的30个生字,正确熟练地认读16个二类字,尤其掌握多音字“给”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关注生字“劈”“颠”“诞”“锤”“械”的写法;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继续学习和逐步养成使用“”“”“?”等符号做记号的方法读书。用摘抄本记下新鲜的词语和感受较深的语句。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的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的30个生字,正确熟练地认读16个二类字,尤其掌握多音字“给”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关注生字“颠”“诞”“锤”“械”的写法。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继续学习和逐步养成使用“”“”“?”等符号做记号的方法读书。

三、前置学习活动

1.提前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把你认为最难写和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出探究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摘抄重点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对第六单元的课文进行了预习,想信大家在预习中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过两关,一是词语关,而是课文关。

相机板书:词语关

课文关

过渡:现在我们一块来交流一下。老师把本单元最难读,挑战性最强的词语带来了,你能读好吗?

(二)检查词语

1.出示第一组词语:

认识这些词语吗?相机板书:认识

(1)我会读。

雷暴爆炸毙伤揭开钥匙颠簸浙江谈迁挣脱诞生撰写逸闻崎岖坎坷逝世机械铁锤装置瑞典颁奖隧道小贩迷恋专利权自勉安徽给予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撰、械、遂”的读音。并强调多音字“给”的读音(jǐ),引导学生组词。

(3)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4)你认为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小组赛读。

2.出示第二组成语:

(1)我来读成语。

不足为奇欣喜若狂冷嘲热讽夜难安寝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滴水穿石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炉火纯青安然无恙(2)我来说意思。

相机板书:理解

①查字典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

②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欣喜若狂”,读了“欣喜若狂”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场面?“不足为奇”,你会用不足为奇说一句话吗?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滴水穿石”。

3.我能写美观

相机板书:美写

(1)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劈、颠、博、械、诞”的写法。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评出组内和班级里的书写之星。(三)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初读课文,解决阅读障碍

⑴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第19课,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指生说。

⑵预设:

①可以问同学----向周围的同学请教本身就是一种合作。

②可以查字典----能够借助字典自己解决,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就体现出来了。

③可以查看课后的生字表----很会学习,关注到了课后的生字表,这一课要求会读的、会写的生字就出现在生字表里。

⑶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并运用查课后生字表、查字典或同学请教的方法解决读书障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相机板书:正确流利

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⑷对自己的朗读评价,你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吗?自我评价。

①“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这个长句子难读,我在读课文时反复读了几遍,就读的熟练了。

②“无稽之谈”,这个词的读音,刚开始不会读,请教了同位就会读了

2.同样的方法学习第20、21、22课。

要求:读正确,流利,不添字,不漏字,声音响亮。

(1)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师生评价

3. 小组内四位同学轮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困难。我们将采用比赛的形式赛一赛每个小组的读书情况,评选出“读书优胜小组”。比赛规则如下:

能够读正确,得到一颗星

能够读流利,再得一颗星

能够响亮地读,还可以得一颗星

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努力,且读得正确、流利,还可以再得一颗星

最后得星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胜小组”。轮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利用竞赛的方式检查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针对情况评选出“读书优胜小组”。(四)质疑问难,互相解惑

1.会读书的人,不但能把课文读熟练,还能读懂课文内容。你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使用“”“”“?”等符号做记号。试着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互相解惑,把别人好的想法记下来充实自己。教师巡回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小组长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全班交流:你们组内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研究。(出示课件)

(1) 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进行说话练习。

(2)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语句就有助于我们读懂整篇课文的内容。(五)课内总结

你认为哪些句子感受深刻?把你感受较深的语句摘抄到写字本上,看谁背得最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词语关:认识理解美写

自主预习

课文关:正确流利

(薛城区临山小学郑文静)

预习过关课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整体感知《天火之谜》,并运用到《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2.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事情发生的一般联系,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选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整体感知《天火之谜》,并运用到《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事情发生的一般联系,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前置学习活动

继续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记下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的生字、词语和课文都读的特别棒,这节课要加大难度喽!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19课《天火之谜》的课后第四题。

(二)学习《天火之谜》

1.语句概括段意法,学习《天火之谜》

(1)出示: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2)请大家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

(3)小组交流找到的句子。

第一段(第1自然段)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或

“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看看现在根据我们概况的段意能不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课文首先讲了,接着写富兰克林通过“”终于揭开了“”,最后写富兰克林根据“”发明了“”。(5)小组内练习概况,全班交流。

(6)小结: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关键的语句就有助于我们读懂整篇课文的内容。在学习这单元其他课文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2.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天火之谜》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相关问题的段落。

(1)富兰克林为什么做实验?(起因)

(2)他是怎么做实验的?(经过)

(3)他的实验成功了吗?(结果)

(4)读了这篇课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富兰克林?

3.小结: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弄明白富兰克林做实验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读课文过程中,也能多问几个“问什么”,这能很好的帮助你去了解文章的结构,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语句概括段落法,小组合作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过渡: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出示课件)学生默读课文,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了 _______,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了 ___________,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了 ___。

(2)学生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选用关键词语,概括段意。

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时,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4)根据段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文章结构

3.课件出示:请大家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你标画出的语句。

(1)谈迁为什么写《国榷》?他写了几次《国榷》?

(2)他为了写《国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3)他最后写成《国榷》了吗?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理清谈迁两次写《国榷》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四)学习《诺贝尔》

1. 语句概括段落法,自学《诺贝尔》

出示自学要求:(1)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第3---9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10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段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3)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诺贝尔》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用“_____”画出来。

(1)为什么会有诺贝尔奖?诺贝尔奖颁奖时间为什么定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

(2)他最突出的发明是什么?(炸药)

(3)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他发明了几种炸药?

(4)为了发明炸药,他做出了哪些牺牲?

(5)诺贝尔终于发明了安全且威力大的炸药,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理清诺贝尔三次研究炸药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五)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

过渡:《滴水穿石的启示》其实是对前面三篇文章主旨的概括,所以我们能继续用前面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语句概括段落法,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

出示自学要求:(1)按照划分好的段落,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了 ______,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写了 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了 ____。

(2)用圈画出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段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完整、通顺。)

(3)根据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者告诉我们滴水穿石的启示,首先用的现象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和等中外名人的事例证明,最后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可以引用文中语言)

2. 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滴水穿石》的文章结构

课件出示:生默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文中主要写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又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例子?(2)他们三人的成就分别是什么?用“____”画出来。

(3)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4)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全班交流,理清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拥有各自伟大成就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明白本课的文章结构。

(六)课内总结

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懂了四篇课文,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明白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又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呢?下节课我们将仔细推敲,细细品悟。

六、板书设计

语 19.《天火之谜》富兰克林避雷针

句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国榷》起因

概 21.《诺贝尔》诺贝尔炸药经过

括李时珍《本草纲目》结果

段 22.《滴水穿石的启示》爱迪生伟大的发明家

落齐白石伟大的画家

(薛城区临山小学张甜)

方法指导课《19天火之谜》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品质。

2. 学习课文按事情的发展来叙述的顺序,能按照实验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复述课文。

3.通过对比朗读学习对比烘托的方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按事情的发展来叙述的顺序,能按照实验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复述课文。

难点: 学习对比烘托的方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富兰克林,了解雷暴现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结合课后第4题各段的段意去概括。

2.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质疑问难,明确任务

1.同学们,学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1)学生提问,教师预设: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做风筝实验呢?风筝实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

(2)教师小结:把同学们的问题概括一下,就是风筝实验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

(相机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2.这节课继续走进19课,边读书边思考,进一步了解风筝实验,进一步认识富兰克林。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推测天火的形成,明确实验原因

1.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原因,标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由此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3.自由读句子,想想实验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4.交流汇报,教师重点指导:从“观察”“推测”这两个词语感受到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这也是他做实验的原因。

(相机板书:观察推测放电)

5.富兰克林的这一推测在当时又引起了什么反响了?读第3段剩下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1)指名说,引导人们能会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

(2)教师提供资料:富兰克林把自己的想法写成论文,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的却是一阵嘲笑。有的说:“他竟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真是痴人说梦。”还有的说:“美洲的土包子也想研究科学,可笑。”这就是冷嘲热讽。

(3)听了这些话,你可能会怎么想?在这样的冷嘲热讽中进行实验,万一失败了,又会怎么样?

(4)但富兰克林不计较,不理会,还是决心通过实验去揭开雷暴之谜。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敢于尝试、执着的去追求也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

4.理解烘托手法的运用

(1)课文重点写富兰克林及其实验,为什么还要花笔墨描写别人的反应呢?

(2)学生说,教师指导:这种写法叫做烘托,意在用别人的嘲笑烘托富兰克林的坚持和执着,从侧面来凸显人物形象。

(3)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想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理解内容并感受其作用。

(4)教师点拨:在我们的写作中若合理的运用这种方法,也会为我们的课文增色不少。

5.结合板书试着复述第2段。(自己先试着复述后教师指名复述。)

(四)进行风筝实验,共历实验过程

过渡:终于到了实验的这一步了,让我们一起跟随富兰克林走进震惊中外的风筝实验。

1.实验准备

(1)默读第3段,思考实验前富兰克林都做了哪些准备?标画除有关句子。(板书:实验准备)

(2)指名回答,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

(3)先自己说一说他做的准备,然后试着用简笔画画一画

(4)指学生上黑板画并结合课文进行讲解。(师点评并结合课件相机板书:天气细铁丝铜钥匙)

(5)思考: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 从“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可以感受到天气十分恶劣,但这也是做风筝实验所必不可少的,只有在雷电交加的时候才能做这个实验。

预设2 细铁丝、铜钥匙是吸收天电、验证天电的,都有其自己的作用,所以富兰克林要放这两样东西。

预设3 富兰克林在实验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考虑得十分周密。他的成功与这也是密不可分的。

(6)指导朗读:读出天气的恶劣

2实验现象

(1)继续默读第4自然段,看富兰克林看到了什么现象?标画出有关句子。

(2)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的竖了起来。……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3)说说他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

预设1“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的竖了起来”,因为麻绳带电了,说明天电中有电。

预设2 “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

手臂一阵发麻。”麻绳在淋湿的情况下已成为导体,把天电连到了富兰克林身上,所以才会有蓝色的火花,会手臂发麻,说明天电有电。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纤维竖起“啪”的一声蓝色火花一阵发麻)

(4)同位之间试着说说这一实验现象。

(5)指名复述。

3.实验结论

(1)富兰克林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出示句子: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2)指名读句子(板书:震惊世界放电现象)

(3)试想一下哪些曾经嘲笑过富兰克林的人在知道上帝的怒火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时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复述实验经过。

结合板书,按照实验准备、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这一线索复述4、5自然段。

(五)发明避雷针,共享实验结果

1.出示最后一段,以读代讲。(板书:避雷针安然无恙)

2.出示避雷针,学生根据资料简介避雷针知识,教师补充。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总结回顾,拓展提高

1.回顾全文,想一想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成功?

引导学生思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富兰克林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

2.教师总结:正因为它善于观察才有了他对天火现象的推测与思考,正因为他的推测思考才有了风筝实验,揭开了天火之谜,看来事情在发展中都有着他的因果关系(板书:因果关系),作者按照这一关系事情有序的表达出来(板书:有序表达),清楚条理,同学们以后也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作业:继续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原因观察推测普通放电

实验准备:天气细铁丝铜钥匙

19 天火之谜经过实验现象:纤维竖起“啪”的一声因果联系

蓝色火花一阵发麻有序表达

实验结论:震惊世界雷暴即放电现象

结果发明避雷针安然无恙

(薛城区临山小学邓文娟)

方法指导课《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谈迁两次写国榷的原因、经过、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表达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3.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谈迁两次写国榷的原因、经过、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表达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2.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三、前置学习活动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继续熟读课文,查字典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2.收集有关谈迁及《国榷》的资料和励志人物故事。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明确任务,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按照谈迁两次写国榷的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谈迁,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学习他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谈迁第一次写书《国榷》

1.请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谈迁第一次写《国榷》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交流:

(1)课件出示:原因——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经过——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结果——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你从一个个数据中读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数据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关注数字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再次朗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3.反复诵读,感悟“厄运”

过渡:一部本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在它即将付印之时却意外遭盗,下落不明,此时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书稿吗?偷走的是----(艰辛的劳动、20多年的心血、青春岁月……)20多年,为了编写《国榷》,他四处奔走,到处抄写,此时却下落不明,这让谈迁---- 生:接读“茶饭不思,也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流淌。”

20多年的心血,他白天四处访谈,夜晚挑灯撰写,此时却化为乌有,这致命的打击,让谈迁----生:接读“茶饭不思,也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流淌。”

20多年啊!多么宝贵的青春岁月,当完成《国榷》时,他已是垂垂老人,体弱多病,难怪此时的谈迁----生:接读“茶饭不思,也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流淌。”

(三)第二次写《国榷》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1.小组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谈迁第二次怎么写《国榷》的?在感动深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和第一次写的《国榷》有何不同?在小组内品读交流。

2.教师引导交流:

(1)抓住“四处寻访、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奋笔疾书”等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谈迁为再次撰写《国榷》付出的艰辛。

(2)补充资料:北上的日子,谈迁往返千里,风餐露宿。他两次在运河穿行,共200多天,或听或看,每都细心地访问船夫;一堵断墙,一块残悲,他都认真考究,记录了有关

京杭运河的众多资料,他撰写的《北游录》一书,是研究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国榷》500万字,104卷,记载了从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史学家认为这是现存第一部最完整的编年体明史,史料价值很高,是一部“可以信今而传后”的著作。

3.有感情的朗读第3段。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1.同学们,面对厄运,信念在,希望在!作者在文章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人像谈迁一样,面对厄运,不低头,不气馁,依靠顽强的毅力,努力拼搏直到成功,让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教诲。(播放课件:司马光、贝多芬、曹雪芹等的事迹及名言的图片,师读介绍的句子,生读这些人面对厄运的语言。)(2)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句活。

2.总结文章的表达方式

同学们,请看板书第一列,你发现了什么?是呀,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才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再看板书第二列,按照因果关系把一件事说清楚明白,还要做到有详有略,例如谈迁写国榷时第二次比一次时写得具体。

六、板书设计

立志→写明史

20多年奋斗

原因一写国榷→ 6次修改略写

400多万字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结果(二写国榷的原因)被偷

四处寻访地方多

经过二写国榷终日奔波时间长详写

奋笔疾书时间紧张

结果翔实精彩

(薛城区临山小学宋继芳)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爱上看书,让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读书、快乐成长,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结合本班实际及本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高欣赏的水平。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与经典为伍,与大师对话,体验读书的快乐,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 二、读书口号: 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三、准备工作: 1.开学初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继续建立班级图书角,并给班级图书分类,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进行书香班级的布置,营造浓郁的书香班级氛围。 四、活动措施: 1.浓郁班级书香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在每个学生捐书的基础上,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并分类放,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请图书管理员作好每天借书的记录工作。教育学生在家里要设立自己的小书库。在此基础上,同学与同学之间,还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让班级充满读书氛围。 (2)完善班级主题墙报“共享书香乐”,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书香味。 2.请每位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活动课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3.充分利用好阅读课,做好导读工作,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读书方法。本学期共读两本书,必读四本书以上,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摘录在读书笔记中,并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 4.继续开展家庭读书乐活动。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或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议一本书,共写读书随笔。 5.定期进行诵读达标活动,评选“小小文学家”,考核学生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 五、推荐阅读: 共读书目:《绿山墙的安妮》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选读书目:《海底两万里》 《故乡》 《根鸟》 《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荒野的呼唤》、 《海狼》、《孤岛野犬》、《赤鸟》 愿学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愿书伴着每一位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计划 1、加强阅读教学,重视方法的指导。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教研组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明确一个目标: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课外阅读 1、规范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2、加强课改学习,提高教研实效。 3、扎实教育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4、规范和加强教学常规工作。(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 三、具体措施: (一)完善五认真,规范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1、形成集体备课常规 提前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时间、内容,使每人对每次的集体备课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集体备课前每位组员都必须潜心钻研教材,按照要

求准备发言材料,集体备课时能针对所备内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记录者记录下修改意见,结合大家的观点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共案,并及时将原稿及修改案存档,并争取由一名组员以研讨后的教案进行公开教学,然后进行二次研讨。使集体备课的效能发挥更充分。 2、加强课堂常规 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特别要重视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加强课改学习,质量监控。规范备课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1、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交流。 (1 )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课改理论文章,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对于感触特别深的文章可复印人手一份,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集中交流、学习。 ( 2 )结合教学实践,交流取得的点滴经验或者是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商讨解决办法,以便更好的以理论指导实践、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新语文主题五单元备课教案

555乌苏市第五小学主题阅读五单元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一、简介教材内容:围绕单元主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本单元教材选编了四篇课文,分别是13、 《只有一个地球》、14《鹿和狼的故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青 山不老》 .其中14、16是略读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 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2、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 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的读书方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关于环保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

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教材

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 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复习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2、学生:(1)每位同学总结自己阅读一段文字的方法。 (2)练习一个阅读片段,总结出自己做阅读题的步骤。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创设浓浓的读书味和愉悦轻松的氛围) (师绘声绘色地说: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是谁呢?腾云驾雾伸张正义,火眼金睛又是谁?这几个简单的词,我们读到了两个不一样的人物,谁来说说你读书时读到了什么?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1、“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所以大家都爱读书,每天都在读,课内的、课外的。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经过分析,这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得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总结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步骤,使我们不再是爱读书却又怕读书。(板书课题:阅读归类复习) 二、梳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先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进行归纳,提炼,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2、生交流步骤。(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孩子们的答案) 3、(课件出示)师总结的阅读步骤,生读一读。 阅读的步骤: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找准句段细细揣摩紧扣中心提炼观点 4、说说学一篇课文要学到什么?又用到什么方法呢? 5、生积极交流。 6、师出示总结的阅读方法再读一读。 阅读的方法 理解字词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2、联系生活实际。。。。。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 1、找中心句 2、从课题想 3、合并法 4、提炼四要素。。。。体会情感的方法: 1、读文字,想画面 2、关注标点符号 3、抓住重点句 4、联系生活实际。。。。。。 领会写作手法的方法: 1、积累摘抄 2、仿写。。。。。。 三、课内阅读练习,学会应用,培养能力。(此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课内阅读练习,快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 1、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用提炼出的阅读步骤,完成练习。 附阅读材料一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达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遍。 (1)、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概括方法。 (2)、填空: 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开采隧道的方法不一样,这两种方法是根据的不同而设计的;它们的好处是。 (3)、画出上述两种方法的示意图。(温馨提示)填完题目后,想想你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题目的,再说说做题的步骤。 2、生交流,师给予合适的评价。 四、课外阅读练习,学用迁移,提高能力。(此目的通过课外阅读的练习,熟练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 1、在课内阅读中我们已经会运用,我们再完成课外阅读,提高运用能力。 附阅读材料二 挑战能力;看谁最会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计划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计划 www.5y kj.co m 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册总体目标】 、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1、走近冰心作品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

小纪镇宗村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月22日周次第三周备课地点备课室 主备人汤在华辅备人王德华记录人王德华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5 卢沟桥烽火 6 半截蜡烛 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习作2 练习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

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1.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诵读与欣赏:了解《夏日绝句》大意,感受诗人的满腔激愤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3.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5.学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1、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设计理念 自主合作课堂教模式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都要充分发挥。其中教师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则学生主体地位必然凸现出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好,主体地位就得不到充分地体现,。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忽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是取消教师责任。当然在教学过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主题,包含《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爸爸的计划》《小站》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一个习作训练。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本单元所选的两篇课文,作者都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且体现得特别明显。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而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大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交流平台”教学要关注课文,让学生理解如何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写,并掌握把重点事例写具体的方法,理解其意义。“初试身手”教学,通过两道思考题,让学生从易到难,学习围绕具体的题目进行选材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围绕题目选取恰当的事例或合适的写作角度。“习作例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突出自 主学习,使其进一步领悟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本单元的习作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汉字的情感。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夏天里的成长2 写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 节,表达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1.会写22个生字,会写24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梳理行文 思路。 3.学习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珍惜时间、及时发奋学习的 情感。 5.体会生动、具体的心理描写。 6.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盼 2 写了想要穿上新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期盼,表达了“我”穿着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赞美了童心的纯真与美好。 交流平 台·初试身手1 1.围绕中心意思表达。 2.围绕题目选材。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出围 绕中心意思写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2.尝试围绕中心意思(或题目)选材。 习作例文1 《爸爸的计划》 《小站》 1.自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体会作者是怎 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1、择优读书法 2、欣赏与借鉴 3、感想型笔记 4、五步阅读法 5、批注笔记 6、抓事件读写人 7、领悟表达 8、快速阅读 9、阅读外国作品 课题1、择优读书法课型指导训练课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择优选读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在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总结选择书籍的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尝试激趣 导入训练 1.教师摆出一大堆图书,并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选择自己所要图书。 2.组织学生交流在择书过程中的方法 3.提出课题:试问今天才这么些书,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么多书,你读得完吗,那就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书来读。板书课题。 1.学生选书,想想自己选书的方法 2.全班交流择书的方法。 指导方法 尝试练习 1.指导择优读书的方法: 优的标准:①内容好,使人积极向上。②语言优美。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方法:一是先看首尾,摸清来势。二是倒读。三是不读读不懂的书,四是长篇小说跳过去继续读。 2.进行尝试练习,进入图书馆进行择优选书。 3.组织交流。 4.小结方法和心得。方法: 1.学生学习择优读书方法。 1、去图书馆选书 3、小组交流选书方法,进行全班交流: ①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或根据老师和家长推荐进行选择。②按类找书。 ③运用方法进行浏览,确定优劣。 ④注意爱护书籍。 设问延伸 巩固方法1、设问;你以前上怎样择优读书的?以后该怎样择优读书? 2、组织交流。 3、小结;书籍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我们学会了择优读书,就能在知识海洋中撷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好书,掌握好人类进步的阶梯,取得更大的进步。1、学生讨论 2、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巩固方法回家把自己选到的好书阅读,记下你阅读好书的体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

六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六年级语文全册备课 张延春 一、本册教材与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个年级、八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 1、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采用的是单元组合的编写体例,但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具综合性。 1、整本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块。第一是“写在前面”。优秀的编者的话语可以使知识具有召唤力,与学生产生亲和力。这本教材的“写在前面”采用书信的格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主题。第二是教材的主体:五个单元的范文系统,每一单元主题鲜明,分别是“人生”、“家庭、亲情、友情”、“自然、多采四季”、“科学探索”、“奇思妙想”。单元主题主要体现在选文上,如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依次是《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天》,皆展示了四季景色的美丽画卷。选文难度适中,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本教材的三十篇选文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科学作品占16%,(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另一块是三份附录:课外古诗词背诵、名家书法赏析及语法知识表。将课标提出的和一些重要的古诗词提供给学生背诵,而不提理解、不要求讲析,既加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又不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名家书法赏析体现了编者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注重,也提示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语法知识只是提供给学生随便读读,不做知识上的要求。 2、“名著导读”的意义在于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样式,还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扩大了学习资源,丰富了语文积累,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_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

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 记不要求书写二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四需注意的问题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减弱上语文课课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2教师的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生的上述情况哪些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选编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读,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读通顺课文。 2.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初步感知课文情感。 4.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5.能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部分问题。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17 少年闰土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

(完整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1、在雪中,在雾中 立冬以后下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换来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还没有停,又飘来了一团团浓雾,白色的万物被细细的棉纱遮掩着,灰蒙蒙,影绰绰,如入仙境一般。 我站在窗前凝视良久,突然楼前的小空场上,跳进了两个“小红点儿”。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对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在雪中(xì shuǎ)。她们是邻居家的一对“双胞胎”,身上穿着同样的大红色羽绒服,头上戴着同样的米黄色毛线帽,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铁簸箕,奋 力地把地上的雪堆拢在一起。大约经过了一二十分钟的努力,一个有头有身、初具规模的雪人终于诞生了。 我本来准备走开了,现在却非要等个“水落石出”不可。 雪花,不断地飘落着。浓雾,缠绕着不肯离去。已经回升的气温又降到了零度以下。 孩子们的额头上冒着热气,仿佛已经出了汗。然而,她们一刻不停地加固着雪人,蹲在地上,用两双戴着墨绿色手套的手,从头顶拍到身子,又从身子拍到头顶,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回忆起儿时堆雪人的经验, 我深知这一道工序是非常艰苦,也是非常重要的。 又过了一二十分钟,雪人才完全显露出来,圆圆的脸上有眉毛,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头 上也戴着黄色的帽子,身上也穿着红色的衣裳,很明显,孩子们是在精心地塑造着自己。 她们围绕着雪人又蹦又跳,又喊又唱,兴奋极了,开心极了。 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她们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手里拎着 一根做过墩布把的木棍,竟然嬉皮笑脸地把雪人彻底捣毁了。女孩们说也说不住,拦也拦不住。男孩捣毁雪人以后, 像一个得胜的“将军”扬长而去。女孩们呆呆地站在那里,含着热泪看着眼前的一片(láng jí)。 我深深地同情着女孩们,甚至打算下楼去劝她们赶快回家。然而,万万也没有料到,在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2011-11-09 12:51:26) 转载▼ 标签: 分类: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语文 集体备课 杂谈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

(生自由勾画、练读后)你勾的是哪些句子来,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评:“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听你这么一读,桑娜一家实在太穷了!”)当有人读到下面这段时(课件:“桑娜沉思……菜只有鱼。”另加可控制的凄婉音乐。)问:“这一段的确很感人,催人泪下!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这样吧,想读的都站起来,咱们一起读一读。”(配乐。) 二、体悟“穷人”的美好心灵 ○“桑娜”—— 1、孩子们,就是如此穷困的“桑娜”一家,他们还有一个更加不幸的邻居“西蒙”——在重病中又没有一个人照顾的寡妇!“桑娜”在丈夫冒着危险出海打鱼,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却还是推开了邻居“西蒙”的门。孩子们,拿起书来,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让我们与“桑娜”一起去看看可怜的“西蒙“吧! 2、(课件:“西蒙”惨死图。)师旁白:面对“西蒙”的凄惨死去,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孤儿,亲爱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桑娜”,你会怎样做(来,和善良的孩子握握手。) 同学们,那“桑娜”又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8、9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反复地体会体会,然后把你的体会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当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就是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 3、生准备、交流。 4、汇报并采取多种形式感情朗读。 (课件:“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非这样做不可。……桑娜脸色苍白……揍我一顿也好!”)刚才我看同学们勾的都是这些句子,那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谈谈你的理解。 “他的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师串评:是的,面对“西蒙”的悲惨病死,面对邻居留下的孤苦零丁的婴儿,“桑娜”——如此善良的渔民,怎能不这样做呢!她本能地决定:非这样做不可!(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她忐忑不安地想。” 你知道什么叫“忐忑不安”吗(形容心神不定。)谢谢你告诉大家“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啊,“桑娜”抱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生答后师串:是啊,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丈夫会同意吗自己的生活已经贫困到了极点,再加两个孩子,养得活吗但是不抱养两个孩子,他们也活不成啦!想到这些,桑娜矛盾极了,怎么安得下心来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说自己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 师串评:不错,作为“桑娜”和“渔夫”——生活极度贫苦的劳动人民,置身于沙皇的黑暗统治,还想有好日子过吗(你体会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来,读一读。)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要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授课提要课时 1 北京的春节 文中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字里行 间透露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 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 2 腊八粥 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 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 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 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2 3 古诗三首 《寒食》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 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 有特权。 《迢迢牵牛星》一诗描述了织女无心织布,整 天泪如雨下,思念牛郎的画面。 《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七言绝 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寄情,由望月升华到思 人怀远。 3 4*藏戏 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 式,感受到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随心所 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1 习作:家乡的风俗 要求把节日的活动过程写完整,有详有略,使 习俗具有节日的气息。 2 语文园地 阅读文章能分清主次;了解我国习俗的寓意; 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的表达方法。 1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关于“民风民俗”的。这一单元的训练点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细写主要部分的。根据这一训练点,让学生深入学习抓住课文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抓住古诗中的字词,体会作者的感情。 授课方法探究 1 北京的春节 1.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2.抓住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2 腊八粥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在等粥、喝粥时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亲情。 3 古诗三首自学古诗,理解古诗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4*藏戏 根据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要求,采用分小组学习,集体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恰当指导。 第二单元 授课提要课时

(完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

(一)镜头下逃命的藏羚羊 出格尔木不到一小时,就到昆仑山口了。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镌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昆仑山口。 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势不够丰厚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草原的清纯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与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悯。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的确是抓取到了一个悲天悯人的镜头。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糅的杂色,还有它那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被震动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飘泻出一串惊恐的光斑,带动着全身微微颤栗?还未等我读懂它的惊惧来自何处,这只令人垂怜的小生灵竟然掉头狂奔。 我茫然无措地搜寻着来自它周围的威胁物。显然,我没有找到,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正是在这种恍惚中,我下意识地瞅瞅我那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长镜头像枪口一样,正瞄准了这只无辜的小生灵。顿时,我明白了我的错误。它是担心,我按住快门的手会在瞬间发射出夺命的子弹。 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我缓缓收起照相器材,一片惆怅中,我想起了这样的文字:“夜幕降临了,汽车前灯亮了,成百上千头藏羚羊向危险地带狂奔而去。枪声四起,藏羚羊嘶鸣不止。飞扬的尘土染成了粉红色。偷猎者驱车而去。……一头藏羚羊已经被剥去了皮,它不住地淌血。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边,吮吸着它冰冷的乳头……” 这段报载的文字已经拓印到我的心上了,并且不断地折磨着我:从我镜头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会不会就是那吮吸过冰冷乳头的孤儿呢? 1.第3自然段中的“悲天悯人的镜头”具体指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2.第5自然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错误”。根据文意,解释这“错误”的具体含义。(4分) 3.第6自然段引述了报载的猎杀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4分) 4、“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5、“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组工 作计划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六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工作思路: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重点,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备课组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阵地,努力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提高备课组老师的教学能力,以便进一步提高年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努力目标: 1、通过备课组各项活动的开展,落实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各项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备课组内每位教师的共同进步。 2、通过备课组内研讨活动的开展与在实践活动中的落实,推动年段语文老师教学理论与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3、配合教研组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组织富有年段特色的语文学习活动,展开有趣的语文竞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备课组教学常规工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组内教师要认真学习年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在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拟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到目的要求明确,进度适宜,措施得体。 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优补差及质量测试等工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1)重视备课,相互切磋。 制定备课组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各项工作和具体的负责人,对备课组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工作分工附后)。确保在每两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主题明确,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做到“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全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迅速捕捉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以便高速、快捷、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掌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鲜明、有力等特点。 3、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1、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了解常用的议论文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用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课时;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对“美丽”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 散文

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一.散文部分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里。 (2)“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外还有()画。 (3)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第2、3、4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总分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4)文中的过渡句是,它所起的作用是 5、“”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比作。 山野早春

是暖流又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颗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来到。春天,山野的春天。最先是朝阳的山坡处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茬(chá);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过来,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茬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在同时,往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孳(zī)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山的背阴处虽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渐渐衰竭。朝阳处的温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融化了硬硬的雪层,冲开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河里,那河里的冰层就喀嚓喀嚓碎裂成块,拥挤着向下流淌去。 赶那燕子出现在摇曳着的青树枝上时,到处已是满目春光了。 1. 从文中找出词语填空。 ()的水珠()的瀑布 ()地露出()地生长 滋润()冲开() 2. 给词语中带线的字选择字义,在括号里面“√”。 青树枝 ①绿色()②蓝色() ③黑色()④绿色的东西() 3.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满目春光:。 4. 仔细读短文,填空。 ①作者是从和两个地点描述山野春天景色的。 ②短文中描写山野早春的景物有。(至少选4个) 5. 默写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①。 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