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中国史学的童年

远古的传说: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为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治水和耕嫁的故事是这一类中最重要的内容。治水传说广泛分布:传统文献中上古洪水的地域分布以及考古遗迹反映的古代洪水地域分布,传说中最杰出的治水英雄是夏后氏的禹,耕嫁的英雄人物也在不同氏族中出现过;在传说中还有后羿射九日的传说。另一类为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夏后氏传说:鲧腹生禹;商:简狄-玄鸟生商;黄帝-蚩尤之战是最为著名的。

思考问题:

a英雄的产生:

在现代社会:人成为人而在文明之前主要凸显的是个人的力量,文明之后凸显的是部落。英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从认识根源看,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从社会历史根源看,其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B.神圣传说的地域与区域:大禹治水传说所发生的地域应该在豫西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颍、汝河流域。帝尧传说集中的山西南部区域

远古传说的史料价值:

①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

②在人们创造出文字以后,这些远古的传说经过后人的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史学家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

③远古的传说反映出来氏族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始意识,曾在相当长的年代里影响着文明时期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的面貌。

从从卜辞到国史:

1.卜辞和金文的记载,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表述形式上,表现出历史记载萌芽状态,卜辞有形式上的简单记事。

①殷周时期的甲骨卜辞为现存最早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主要形式有:叙辞(前)、命辞(贞问)、占辞、验辞。卜辞是殷周奴隶主贞卜的记录,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称为甲骨文。

②金文是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固有铭文和钟铭文之称:钟鼎,彝器的极盛推动了金文的发展问题:甲骨卜辞与金文的文献性质

①卜辞是殷周奴隶主贞卜的记录,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称为甲骨文。金文记载当时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要内容。

②卜辞和金文的记载,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表述形式上,表现出历史记载萌芽状态,卜辞有形式上的简单记事。

《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诂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是官方修订的文献。现存“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古文尚书25篇,后人依托所作,但不完全为捏造,今文尚书28篇,可以

确认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尚书》所记都是殷周的大事,不似卜辞、金文般的片段和细碎,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明显的自觉意识。尚书中多处提到“册”“典”。尚书是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他发展了金文记载中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诗经》:是宗周到春秋时期诗歌的总集,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国风》按照诸侯编次,抒情为主,基本上是东迁以后王朝和列国的作品,多数为民谣加工而成也有贵族作品,《雅》和《颂》中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诗篇,是文学作品但又体现历史,是殷周时期的历史记载,比起卜辞金文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明显的自觉意识。

诰:尚书中的周初八诰记载了关于周之东征、营建洛邑、封树侯国等重要步骤,反映了宗周征服东土,加强对殷民控制的历史过程。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

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①总结一些重大政治事务,在发布诰文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②就前朝一些具体的历史发布了诰文。

③周公成为典范;历史借鉴思想——史学观念与政治观念,西周政治学家深刻的历史意识,即对史学与社会关系与现实未来关系的政治敏感与卓越见解。

宗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国史:

书写载体的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矛盾加深,国史出现,内容主要是对贵族活动的记载,在书写工具上主要是“书之布帛”,而不是“镂之金石”历史记载有人物的连续性,是国史的一大特点,更具有史书的性质。资料来源除本国外还来自他国。

春秋时期国史的表述方式:①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②写出史事的过程③记言

中国史学书破土而出的标志:①书写内容:君举必书的记事原则②按时间发展顺序纪事的形式③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鉴戒作用进而认识到国史的社会作用④记载内容从神-人,史官所记尽管不超出贵族范围,但册祝一类的神职削弱,历史记载着重于世俗的社会内容了。

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①历史记载活动的下移,王室到公室,公室到私家,史官的下移:王官-天子——诸侯、世卿②内容的多样化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贵族家庭,好学,文化底蕴深厚,周游列国,阐述自身政治主张而不得用,丰富了当时社会了解,鲁哀公十三年回到鲁国,十五年,卒。对历史由浓厚的兴趣,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依据鲁国为记事中心并参考列国国史修订《春秋》,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德。

《春秋》:孔子依据鲁国为记事中心并参考列国国史修订的,资料来源以鲁国史为主,但不限于鲁国史的范围,以鲁国的纪年记载了周王朝和列国在这个时期的大事。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242年的史事。在表述历史的方法上严格按照“年、月、日”的顺序逐条记载史事,每年中春夏秋冬四时的表述。

在史学发展上,只是按照一定体例,依照旧史改写的事目,但改写的过程,包括了丰富的创造。

春秋的比事:①编次史事的国属关系,对史事和空间关系的处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②对诸多大小轻重的选择,以便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状况

属辞:①有一定体例上的要求,褒贬与价值批判②重视文采和言辞,史学的文学修辞

孔子修《春秋》重视辞令的记载,大国间的交往,辞令和重要,在和诸戎和诸夏的交往中,辞令也显现出特殊的分量。

《春秋》尊王道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以国家活动为中心,这是是它在历史思想上的进步,也是他在史学发展上的重大贡献,表示社会现象,但又将无法解释之事表述为神秘之事。《春秋》将礼作为社会秩序的准则。

属辞比事

①一种历史编纂方法,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②《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指遣词造句,缀辑文辞。比事,指排比史事。其中,比事还有一层含义,是对诸多史事比其大小、轻重而有所取舍、详略,以便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情况和论断。

《左传》:编年体史书,是战国早期私人撰述,相传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所著,也有人说是孔子的门生子夏所著,也有人说是战国中期吴起所著,均无充分证据。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下限下延十三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史事。《左传》在编纂方法上拓展了编年记载,使用追叙原委的方式;写故事与辞令出色,写辞令方面,在列国的交往中写出他的重要性;内容上的鲜明特点是,详细写出了春秋时期民族交往活跃和民族组合的过程。

《春秋》同《左传》同《国语》的比对:

①《左传》纪事比《春秋》详细,比《国语》连贯。写出了这个时期王朝衰危,诸侯争霸的历史趋势。

②《春秋》简略,犹如事如编年;《左传》丰腴,所记有血有肉,历史思想丰富。

③国语和左传在历史思想上都反映战国早期的历史特点。

④左传与国语都写了大量历史进程中的人,写了他们的活动,议论,风貌。

《国语》:是战国早期私人撰述,汇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所录之语编纂起来的,司马迁所说的为左丘明所撰并不可信。在体裁上是分国记事,保存至今的共21卷,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言论文献汇辑的国别史杂记。记述列国政治言论,晋国最多;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表述方式上,善于陈述历史形势和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总结。

马王堆《春秋事语》帛书残卷:所记皆春秋时事,评论多于纪事,史事同《左传》《春秋》《国语》略同,评论则多于诸书所无。也许是战国中后期的作品,而传抄于秦末汉初,对了解先秦的历史观点,有一定的帮助。

《竹书记年》:战国后期魏国人所写的一本编年史,现今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作品,西晋初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残简数十车,是为《竹书记年》,也称《汲冢纪年》。可能是魏国史官的私人撰述,在一定意义上开编年记事的先河。《竹书纪年》王国维辑校本为比较优秀的辑本。

《世本》:是一部早已亡佚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撰述,作者在《汉书·艺文志》中被统称为“古史官”很有可能处于赵国史官之手,可能是赵国史官的私人撰述。同时其中写道《世本》15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汉书·艺文志》从今存的佚文来看,写到战国末的秦王政,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茆泮林辑本为比较优秀的辑本。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与他们的谋策权变,也记载了一些军国大事和社会情况。是战国时人的作品,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大约在战国末衰辑成编,后来由西汉的刘向整理、编次,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以记言为主,所写辞令,善于铺陈形势,阐述利害,意在打动和说服对方;还善于描写人物。

战国策、国语及左传比对:

①同国语相比,各具特色的笔触渲染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气息。

②战国策同左传所写辞令不同,由于写作时代和辞令本身的差异,战国策写出了左传国语少有的气势。

辩士辞令汇编(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等: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姆发现的写战国时期辩士言论的帛书。共27章。11000多字,记载公元前345年到秦王政22年的历史。此书编辑可能在秦统一之后,作者可能为秦的零陵守信。他的内容可能不及《战国策》丰富,所涉及仅为战国后期。

小结:先秦时期的历史观念:

总的趋势:天人分离,以人事为核心。

①复古史观-老子(——崇古)

②循环史观—五德终始(吕氏春秋—王朝更替),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更替。

③变易与朴素进化观念:历史分期演进

④圣王史观:英雄的圣贤化,周公形象的树立

⑤民本史观:政治观念上出现民贵思想

第二章两汉时期:史学的古典时代

一:秦及其时代

史学的显著特点是史学与政治的密且联系。

秦始皇实现大一统之后,车同轨和书同文的大一统追求

1设立博士官,以严酷手段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以吏为师

2方士——求仙背后的政治意图

3秦始皇害怕诸子学说记述“非今”,他需要的是“颂今”,多次巡游全国,到达一处名山便要刻石颂德。

4征战,以及企图凭借严刑峻法和思想专制实现万世不变的统治,却加速了灭亡,二世而亡。

5 是古非今原则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

二:汉代的思想与学术

1秦亡经验的总结

①高祖时期陆贾《新语》:是汉初君臣重视总结历代衰亡而在史论上取得的成果。共十二篇,总结秦朝包拯同志导致灭亡的必然性,指出汉初立国要总结教训,宽厚政治与民生息。汉初王充对之做出高度评价。

②文帝时期的贾谊三篇过秦论分析秦国由崛起到统一六国到灭亡的历史,从而解剖兴亡之理,指出秦国灭亡是暴政的结果。突出了戒武的用意,提出治安策。司马迁记述秦汉史事受到贾谊的影响。同期还有贾山《至言》揭露秦朝暴政。

文景时期的晁错,举贤良对策及守过劝农书。

国家的重建,七十年的修养声息,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学术的重构:今文、古文)

尊儒和阴阳五行说谶(chen)纬学的流行

①汉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思想,儒学势力逐渐增强,文景帝之时便有设董仲舒等人为《春秋》《诗》《礼》博士。

②武帝时期的尊儒已有十分深刻的背景,汉武帝尊儒,同时摆出重视学术文化的姿态。董仲舒发挥了春秋公羊大一统的观点为汉王朝的统一事业服务,宣扬了三纲五常的论点为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服务,宣扬“天人感应。”

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把不符合统治者需要的各家学说都作为罢黜压制的对象。、

④汉宣帝时期甘露三年的石渠阁会议,主要讨论《公羊》和《榖(gu)梁》经义异同同优劣,宣帝当场裁断,榖梁一派获胜。

⑤公元79年,白虎观会议,章帝以皇帝、宗主和教主的身份出席,宣扬他们所同意的教义,标志封建主义对思想统治到了强化的阶段,儒学国教化,同时也是儒学的神化与思想的僵化。

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使儒学和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将《春秋》所记的天异灾相加以穿凿附会,说成天有意志的惩罚。

⑦谶纬学:两汉之际还有谶纬学说的大肆泛滥,是一种神秘性预言,起源甚早,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不了解国家兴亡、自然变化的原因,而归结于神秘因素所支配,两汉时期,阶级矛盾加剧,政治性谶言出现,顶峰是建武三十二年。西汉后期和两汉之际阴阳灾异说和谶纬学的盛行,造成了史学思想史上的低潮时代。

★王充:字仲任,东汉史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为《论衡》,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建立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神灭无鬼,他反对图谶,指出谶言都是杜撰出来的诡谲怪诞之说,但《论衡》中又有多处表示相信天命,表明王充也深受灾祥迷信思想的影响,并不能超越时代。

《淮南子》(书上没有):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春秋繁露》(书上没有):是由汉代哲学家董仲舒作的政治哲学著作。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司马迁:《史记》作者,龙门下阳人,出生于伟大的学术世家,家族为时代相传的史学家,天文学家。十岁通古文,少年时同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同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20岁开始远行,在李陵事件中因为其辩解而造罹祸,后任中书令,太史令,并开始编纂《史记》。

“成一家之言”:重视从总结客观历史进程和研究社会现实情况出发,在政治上则表现为他不去着意的宣扬封建主义;文化上,兼容百家。

“通古今之变”:①根据历史变化提出阶段性看法,略古详今。②重视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革③提出历史变化的又以法则:见盛观衰。

“究天人之际”则是探究天与人间治乱兴衰的关系,认为“天人感应”确实存在,但又对天异祥灾产生怀疑,强调人事的根本性作用。

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著,记载了由轩辕帝到西汉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材料主要来自于司马谈积累,参考古书,亲身采访和西汉宫廷材料。创造了五种配合恰当的编纂形式,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再加上太史公曰,形式仿自左传”君子曰”(首次将其发展为系统史学理论内容广博,议论宏阔影响后世。)司马迁死后,他的外孙杨恽(yun)对《史记》有传布之功。

体例及史料价值:创立纪传体;1)撰述通史,博闻强识,保存史料.商帝系世表,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查终,见盛观衰.”3)科学性,人民性.班固,汉明帝评价。

三家注文:《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进行注解、《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对史记中出现的山川地理进行注解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将之缩写概括。

(地位:)1.中国史学之父2.纪传体成为正史,史学独立,脱离经学。3.在史学文学上的高度成就,为后代史学家开创了很好的范例

常见版本:1最早刻有三家注的是南宋黄善夫刻本,百纳本即影印此本。2四部备要(以清殿本排印)3张文虎、唐仁寿的金陵书局本(以汲古阁十七史本为底本)4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5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

★刘向,刘歆父子的史学成就:

①刘向前后校书前后20年,他撰写的叙录又别集成书,称《别录》,刘歆继续完成父业,他将父亲的叙录按照书籍分类,另加辑略,成为《七略》一书。

②开创了大规模校订文字、整理典籍的内容、编目顺序,最后写成定本的范例。整理著录13000多卷。

③创造了整理文献的优良方法,一为广集众本,二为保存异说,三为开创了写叙录的范例。

④发展了学术分类的概念

⑤从学术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考镜学术源流,摆脱了神学观点的支配。

汉书:纪传体史书,作者班固,其妹班昭及待诏马续受诏续完八表和《天文志》。《汉书》共100篇,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九十传,记载了自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整个西汉230年的历史。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影响深远。

(编纂过程:)1.取材史记2.班彪《史记后传》65篇3.收集的西汉史料4. 班昭及待诏马续受诏续完八表和《天文志》。

(体例及篇目:)继承并发展了史记体例,将书全部改为志。体例创新:食货志、艺文志、地理志、五行志、刑法志,表:公卿百官表、古今人物表,列传:宗室列传、皇后列传、外戚列传。

汉书的博洽:汉书在史学史上重大影响之一,最能体现汉书博洽的是他的十志,还能体现的两个方面为:①《汉书》多古字古意,东汉末年的所谓《汉书》之学,差不多可以说是《汉书》的训诂之学。②《汉书》收载文章诗赋,具备多种文体。

《汉书》的特点:

①以西汉为限,突出皇朝史的地位。

②重点以武帝太初以后史事为对象。

③内容恢弘,结构严谨

汉书的纪传志表的安排与贯通的史识:

①以列传之外戚传、元后传、王莽传排列为例,

②新创内容为:百官公卿表(职官年表与官职的合一)古今人表、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史识:1.敢于秉笔直书,揭露汉代封建统治的阴暗面。2.能深入的考察历史进程,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唯物主义因素的见解。3.汉书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做注与传世本:

唐人颜师古注,近代王先谦补注;杨树达《汉书管窥》、陈直《汉书新证》等

1北宋景祐本现成最早而完整,四部丛刊的百衲本、四部备要本、开明本都以此为底本

2武英殿本

3毛晋汲古阁本(以明本为基础),金陵书局本、王先谦补注以此为底本

4中华书局点校本,以王先谦补注本为底本

《汉记》:继《汉书》120年之后,苟悦改编的《汉记》出世。荀悦(148-209),东汉末年颍川颍阴人,198年受命,按照编年体改编汉书,200年成《汉记》30卷。是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辞约事详,论辩多美。

在天人感应的问题上,苟悦肯定具体人事否定卜筮,他的天人三势将天命仍然看做天意。在技术上,以《汉书》的记为纲,大量吸收传的材料和一些表志的记载。《汉记》发展了《春秋记》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具有断代规模的编年体。对于无年月可考的史事,作为补充纪事,用连类列举的方法做了一些安排。

《汉记》的出现扩大了《汉书》的影响,而《汉书》在撰成之后也确实发展成专门之学。《汉记》常见的有四部丛刊本(影印明代嘉靖27年黄姬水本)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其家族班家为著名的外戚,他9岁展现出卓越才能,23岁父丧在家,开始整理其父班彪所作《太史公记后传》,立志续就其业。被告发“私修国史”入狱,后汉明帝见其奇书,命他撰述史书。元年(58年)开始写作《汉书》,后任兰台令史、秘书郎等职,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其大半。班固敢于秉笔直书,揭露汉代封建统治的阴暗面,四年因窦宪案牵连而死。曾参与编纂《东观汉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及其时代

一、政治格局的多元对峙与王朝的家族更迭

①政局上多元对峙,出现了或几个封建皇朝并存或南北皇朝对峙的局面。南北之间的大王朝对峙以及北方各政权的王国对峙。

②民族间的长期斗争,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推动了各民族政权对国史的撰述,大批人口的南迁使得长江以南社会经济及文化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历史著述提供了新的内容。

③王朝的家族更迭,南朝表现为庶族与贵族的家族更迭,北朝表现为胡族的华化与华族的胡化。

④思想领域的“天下大同”“天下一家”观念的形成。

⑤桃花源的幻想与现实:“南朝化”

魏晋风度,礼教与文化的激荡

1礼的困境为遵礼与违制,激进与保守的冲突

2思想激荡下的文化大发展

玄谈:佛之入道、入儒的前台化表现,外来文化传入的影响

语言之变:音韵、词汇,中古音及上古音的变化发展

药石:哲思与审美的时空超越

3经济与技术的文化驱动

二、史书数量的剧增与种类的丰富

史书品种类别的增加:

①南朝梁武帝时阮孝绪撰《七录》分“众史”为12类,二级类目的出现,史书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别而且必须按照他所记的内容仔细分类。

②《隋书·经籍传》史部分史书为13类

③刘知几将正史意外的“史式流派”概括为10类。

史书数量的增加与种类上的发展,跟史学家人才辈出、私人撰史蔚然成风有直接关系。

民族史与地方史以及境外情况的记述:

★《华阳国志》: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共十二卷,记录了古代巴蜀地区的地理变迁和三国至两晋统一巴蜀的历史,兼记巴蜀人物,融历史、地理、人文为一炉,为隋唐时期全国性区域志的编修奠定了基础。在编撰上有自有体系的格局,把三洲地区的历史面貌、政治变迁、不同时期的人物传记由远及近、由广而微的编纂成一本书。三个主要资料来源:一为皇朝史,二为地方史志,三为作者本人考察搜集的资料。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刘琳等人的点校本

《蛮书》:唐懿宗时安南经略府从事樊绰撰。其中记载最系统的为唐代云南地区南诏等少数民族部分,包括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云南城镇,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等内容。

★《法显传(佛国记)》:东晋僧人法显撰,记载了399-413年法显从长安到印度、尼泊尔等地求佛法时在途中的所见所闻。是我国对外海陆交通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而法显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大唐西域记》:由唐代高僧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执笔所写成。共十二卷,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的游历见闻录。玄奘私行访求佛法,西至高昌,得到高昌王的资助,由攀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天竺,与高僧辩求佛法,后原路返回。

四、家传、谱牒与别传

家传、谱牒与别传的大量涌现是门阀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

《隋书·经籍志》

颜之推《颜氏家训》

谱牒撰述导致了谱学的产生与发展,东晋谱学的两大支脉,一为贾氏谱学,奠基人是贾弼之,一为王氏谱学,后者源于前者。

兴起的深刻社会原因:

①划分士庶,都以谱牒为据

②门阀之间的联姻互相查看谱牒

③谱牒需要考察真伪,固有谱学之兴

五、通史撰述和历史笔记

通史撰述自《史记》后百年甚为寥落,后有虞世南撰《帝王略伦》是一本历史通论,李延寿《南史》《北史》

中晚唐时期,通史撰述的三个特点:一为体裁多样,二为出现了有影响性著作,三为开拓了历史撰述的新领域。

笔记体,唐代的琐碎笔记,现存的有刘肃《大唐新语》13卷等,具有为正史拾遗补缺的意识,增强了纪事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皇朝史的兴盛:

辑佚:原本已散失的书,将其它书中引用该书的条目摘出,按这本书的特点体例去恢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皇朝史相关联的是起居注的撰写,后“实录”为盛,起居注的作用降低。

★魏晋南北朝皇朝史的高潮表明:

①史学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作用加强

②史学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使在纷争割据的时代,仍是链接人民思想的纽带。

★三国志:晋陈寿撰。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280),全书由《魏书》、《蜀书》、《吴书》组成。《魏书》有纪、传,蜀、吴二书只有列传。没有表、志。陈寿在参考前人史书的基础上,参订异同,考核史实,对三国历史进行全局考虑与编撰上的恰当处置,写成一部线索清楚,简要而系统的史着。主要注疏有裴松之注文。

①依据材料:1 三国史官记录2 当代学者撰述

价值:1魏志详细,以魏为正统<(1)后汉典籍(2)夏侯湛,张华评价高>2蜀志简明,准确,严谨,保存重要史料

②缺点:1.无表志,未记载相关典章2.史料删削过多3.未撰记取得自然成就者4.未记述周边鲜卑、匈奴等周边少数民族5.后人非议陈焘记书报复,公然索贿。

③编纂体例:以魏主为帝记,总览三国全局史事;以蜀、吴二主史事传名而纪实,既与全书协调又突出三局鼎立的格局。

④裴松之注文:1补阙、备异、惩妄、论辩.3 创立以补阙,存异为主要目标的史注体4 保存大量有用史料,不致散佚无闻5博采群书、补阙备异,因三国志存在作为比较,凸显其价值。是史学考证之先;史学评议之端

陈寿:字承祚,蜀汉巴西安汉人。少年时师事学者谯周。前半生仕蜀,后半生仕晋。太康元年(280年)开始撰《三国志》。陈寿的史才表现为他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达方式贯彻史

家的实录精神以及叙事简洁,世称良史。史观上带有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推崇清流。

裴松之: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刘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写作目的是补阙、备异、惩妄、论辩。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对经解的突破,东汉末年应邵的汉书集解、西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裴骃《史记集解》、刘彤注干宝《晋纪》、刘昭注《后汉书》

《三国志》之版本:

敦煌写卷:魏志臧洪传,吴志吴主传、虞翻陆绩张温传、步骘传

宋绍兴、绍熙刻本,元大德间池州路学本、明陈仁锡评点本、明南监冯梦桢本、明北监敖文桢本、毛晋汲古阁本、明吴琯西爽堂本,殿本、金陵活字本、江南书局本、百纳本等,卢弼集解本

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高门大族子弟,父范宁曾注解《谷梁传》。曾任尚书吏部郎,参与国家机要。后因参与密谋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而被牵连入狱处死。范晔删削众家后汉史而著《后汉书》,材料整理上博采诸家。长于历史评论,为全书的精华所在,对东汉时期的治乱、人才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所著书只完成纪、传部分,志未成,南朝梁人刘昭为其作注,移司马彪《续汉书》志“注以补之”,至宋真宗乾兴元年,范书、马志合刻行世,流传至今。

后汉书:作者范晔,记东汉一朝195年史事,有帝纪9卷,后纪1卷,列传80卷。今书中之志30卷是梁刘昭作注时,取司马彪《续汉书》之志而合入者刘,仿裴松之注《三国志》注重记载史料典章制度。清末王先谦作《后汉书集解》,所收资料,最为详备。李贤注注重训诂,对史料典章制度比较少。《后汉书》材料主要来源于十八家后汉书:长编,纪传,编年,实录,载记,杂记。内容主要是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将各家材料补充写成。(优点:)一是叙述人物多以类相从,不以年代先后为序。二是叙事中抑势利,薄公卿,褒党人,尊独行,有进步意义。三是能据实书事,叙事多简明周全。

(特点:)1创立6种列传.2保存时代史料,东汉一朝史料基本取自《后汉书》3吸取班马之长,补救其不足.。清人评价他崇尚品德。

(缺点:)1.重门第氏族,重政治轻经济、重文采而轻史实2.无食货志

司马彪:西晋历史学家,字绍统,晋武帝秦始年间任秘书郎,后转秘书丞,期间综合诸家,撰成《续汉书》80篇,为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其中八志突出表现了其史学思想的核心“教世”,被誉为“王教之要,国典之源”。到南朝梁刘昭为范晔注《后汉书》时,将其志并入之后,纪、传部分逐渐散失。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唐人李贤等人注本。司马彪还著有《九州春秋》10卷。

《续汉书》: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撰,共80篇,为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后纪、传散忘,仅存八志,包括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志共三十篇,内容上看,百官、舆服二志为《史》、《汉》所无,舆服志的撰写,东汉末年已有创议,百官取资于皇家“故簿”,尽管如此,《续汉书》八志还是被誉为“王教之要,国典之源”。

思想撰述特点:八志集中表现了司马彪的史学思想核心“教世”

①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注意读史的现实需要

②强调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

③推崇“务从节约”的政治作风

袁宏:东晋历史学家、文学家,字彦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世家大族,最初做谢安的参军,后来担任了大司马桓温的记室,并出任东阳太守。因为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荀悦编著《汉纪》后,历时八年,他编著了《后汉纪》,全书共30卷,为编年体东汉史,记事溯自新莽元凤四年(17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写出了东汉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编撰特点上,以编年纪事为主要编撰方法,并吸收传记体记人的优点发展之,突出以“君臣、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名教思想,

沈约:字休文,南朝人,生于世家大族,少孤。历仕宋齐梁三朝,博学多识,善于诗赋,善于创作五言诗,与梁武帝关系良好。沈约一生,于晋、宋、齐、梁四朝史均有撰述,但所存者仅有《宋书》,据后人推测,从《宋书》志避梁武帝及其父名讳来看,可能成于梁武帝时期。沈约对声律化做出了贡献,以感怀贤士的赋而闻名,注重声律。文学创作主要主张三易。《宋书》:作者沈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一百卷。齐永明五年(487)春天到次年二月奏进纪、传70卷,所记叙起于东晋安帝义熙之初,终于宋顺帝升明三年,包括东晋末年及刘宋一代的史事,为沈约著书的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编辑整理前人的撰述结果(宋文帝时的科学家何承天任著作郎撰写国史,山谦之、苏宝生相继撰述。宋孝武帝时徐爰续作宋史);八志三十卷的撰写,很可能已经到了梁武帝(502-549)时期。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史料来源主要为官修史书,私修史书;它重视典章制度的流变,八志上起三国;使用带叙法.史料丰富,诏表书疏论,外国和少数民族传记的重视;采用家传,佳传的编写方式。

写作特点:

①突出反映了时代特点:在列传中创立了家传的形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居于统治地位,社会风气崇尚家族史和谱系之学在历史编撰上的反映;类传中首创《孝义传》;创《索虏传》记载北魏及南北战争,反映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②志的篇幅约占全书一半,是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之后的重要著作,记曹魏以来变化。

③宣扬天命、佛教、预言、谶纬等神秘思想为历史观的突出特点。

(后人评价:)综观全面,追溯源流,洞察历史发展;科学注重语言本身特点,发展诗歌。

萧子显:(487-537)字景阳,南朝南兰陵人(今武进西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梁武帝的族叔。萧子显以个人才华受到梁武帝的礼遇与信任,官至吏部尚书,后出为吴兴太守,一生著有五部史书,除《齐书》外都亡轶,重视东汉以来的历史。天监年间得到梁武帝同意开始撰写《齐书》,后人为区别其与唐初李百药的《齐书》,称前者为《南齐书》,后者为《北齐书》。萧子显博采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熊襄《齐纪》)、吴均《齐春秋》、江淹《齐史》的十志等)写成《南齐书》60卷。

《南齐书》:梁武帝时期历史学家萧子显所著,共60卷,序录1卷佚,现存59卷,包括志8篇11卷,列传40卷。除了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载了萧齐皇朝23年间的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萧子显在博采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宋明帝时,檀超与江淹制定齐书的体例;熊襄《齐纪》)、吴均《齐春秋》、江淹《齐史》的十志等)。其中八志撰写包含了江淹首创体例之功。

写法:

①齐、梁间史事的回护与掩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史学上的局限性。

②天命神异色彩的浓厚

③重记事而少议论

魏收:(505-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人(今河北晋州西),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魏末年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被委以修国史,东魏时始终兼任史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正式受命撰述魏史。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主要有:邓渊《代记》十余卷、崔浩编年体《国书》、李彪的综合体国史、谱牒、家传等。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等博总斟酌,历时三余年,撰成《魏书》131卷,今仅存130卷,例目1卷已佚:帝纪14卷,列传96卷,十志20卷。

《魏书》:北齐魏收主持撰成的纪传体史书,131卷,今仅存130卷,例目1卷已佚:帝纪14卷,列传96卷,十志20卷。记述了中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时期的历史,包括其发展兴盛、统一北方、走向封建华与门阀化的过程。

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正式受命撰述魏史。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主要有:邓渊《代记》十余卷、崔浩编年体《国书》、李彪的综合体国史、谱牒、家传等。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等博总斟酌,历时三余年撰成。

写法:

①《魏书》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其是第一部少数民族朝代史

②政治、文化方面的叙述提供了北魏历史正统性的争夺的依据。

③进一步突出了列传的家传色彩。

④新增《官氏志》《释老志》,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叙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与道教的发展。

历史观:书中利用神话传说编织“天命”理论、描述了宗教预言,有一定消极因素。

★思考:宋书、齐书、魏书撰写的一些共同特点

①都为官修史书,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

②史料来源充沛,对史料进行了考订与编排,博采了诸家成果,并有一定的独创性发展;例如:《宋书》八志中,《天文》、《律历》、《五行》、《州郡》是在前人旧稿基础上写成的,《礼》、《乐》、《符瑞》、《百官》出自沈约新撰

《齐书》改文苑为《文学传》、隐逸为《高逸传》等

《魏书》新增《官氏志》、《释老志》

③历史观上都具有天命神意色彩,为维护上层统治编织理论;

④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风尚与时代特点。

魏晋南北朝史学形式发展的多元化

一、地域史

★《华阳国志》:魏晋南北朝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史著述,作者常璩,字道将,生卒年不详。因所记为《禹贡》九州之一梁州地区的历史,故采古义而名之。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永和十年(354)之间成书,全书12卷,卷1-4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记梁、益、宁三州的历史概况、行政沿革、自然、人文、物产、民俗、文化、地区与秦汉、三国、两晋历代王朝的关系)。每卷之下都有“总叙”,然后分叙各郡;卷5-9分别为:《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卷10-11,先贤士女后贤等任务志;卷12为《序志并士女目录》。《华阳国志》编撰体例上自成体系,

将三州的历史面貌、政治变迁、不同时期的人物传记由远及近、由广而微地编纂成一书;其在《序志》中提出撰写的旨趣,该书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史学上的考虑。

史料来源:①皇朝史,如《汉书》、《东观汉记》、《汉纪》、《三国志》

②巴、蜀、南中的地方史志,如:樵周《三巴记》、陈寿《益部耆旧传》等

③作者本人考察搜集的资料,《汉之书》(蜀李书)等资料

二地方(区域)地理书(PPT上随便提了下)

1古地理(地名):《春秋土地名》(京相璠)

2名山游记:《游名山志》(谢灵运)

3都城地理:《黄图》、《洛阳宫殿簿》

4区域地理:《荆南地志》

三、家谱与谱牒:门阀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表现形式

?家传与家训:

《隋书·经籍志》:著录家传29种,重在讲家族历史;而家训重在讲家门风教,《隋志》在家传中还录入了明芨的《明氏家训》,说明家传与家训有内在联系。

《颜氏家训》:北齐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所著,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开后世家训之先河。

?谱牒:

《隋书·经籍志》著录41种,家谱是家史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谱牒的基本构成因素。但谱牒不限于一门一姓,有一方之谱、也有全国性和一个王朝统治范围内的总谱;且家谱多为私修、有影响的地方性、全国性谱牒多为官修,上述为其与家谱的区别。

东晋南朝谱学两大支脉:一为贾氏谱学,奠基者贾弼之《姓系簿状》、一为王氏谱学,奠基者王俭《百家谱》,后者源于前者,兴于梁武帝时期。

第四章:隋唐——大一统时代的史学

第一节:官修史学的制度化:中央集权的重建和强化在修史方面最直接的反映

①史馆:贞观三年,唐太宗正式设立修史机构——史馆,监修国史成为定制

②史馆的职能:修撰前朝史、本朝史(前朝史:皇帝敕命、宰相领修制度;本朝史:起居注、国史)

唐代官修诸史:(下述纯属百度)

《梁书》56卷,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陈书》36卷,唐朝人姚思廉所著,为纪传体史书,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等历史材料。

《齐书》(《北齐书》)50卷: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所著,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周书:纪传体史书,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该书是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纪传体史书。

《隋书》:纪传体史书,共五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由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编撰,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历史。史论皆为魏征所著,还写了梁、陈、齐三史帝纪总论。

评述:

五代史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姚、李都有家传传承,《周书》、《隋书》具有明显的官史性质;

编次上讲究以类相从,因各年代短促,年代与“类会”之间关系便于安排,但表述上却出现明显的程序化趋向;

五代史的思想反映在史论之中,尤其以《隋书》的史论价值最高,《周书》、《梁书》次之;记述了梁、陈相继,齐、周并立,以及隋朝统一南北、由兴而亡的历史,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上述诸书,有纪传而无志,包括《隋书》,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褚遂良监修《五代史志》(隋书十志),永徽元年(650)高宗复命令狐德棻监修,至于显庆元年(656)成书,长孙无忌奏进。

《五代史志》:综叙梁、陈、齐、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与“五代史”纪、传相配合,当时亦称为《隋志》,故叙述隋朝典章制度不独称朝代名,而详记其年号。是自《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囊括了除前史符瑞志以外的全部内容,是正史书志撰述以来的总结性成果;其次,反映出了撰述者对于天道、人事在认识上的逻辑发展;按经史子集分类,奠定了古代文献分类的基础。

《晋书》:纪传体史书,唐房玄龄等人合著,记载上起泰始元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的历史,含西晋4帝、东晋11帝共156年的史事,并追叙晋氏先人司马懿、司马师等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包含: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史料主要来自于十八家旧晋书,主要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撰写的《晋书》为蓝本。因唐太宗为宣、武二帝纪及陆机、王羲之二传写了后论,故全书曾总题为“御撰”。

优点:

写出了两晋的历史全貌,弥补了以往诸家晋史的缺憾;

继承了《东观汉纪》的“载体”体例,用来在撰述上的处理民族关系史,具有据事直书的优点描述国事兴废,不再渲染华夷;

与“五代史”处理南北关系上是一致的,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家天下的思想;

写出了两晋典章制度的发展远流,天文、律历充实有序,是《五代史志》中天文、律历的姊妹篇,地理志的历史价值也受到后世的肯定。

缺点:

记述荒诞,继承了前代晋史撰述的特点,撰述了许多“诡异碎事”,用以“广异闻”;

材料取舍不够严谨,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兼采笔记小说的记载,稍加增饰;

追求文辞华丽,缺乏史料辨别考证,评论不够笃实,钱大盺批评《晋书》“涉笔便误”

李延寿:字遐龄,出自陇西李氏,世居相州。其父李大师,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在唐初为撰述做了一定的准备,李延寿继承父业,利用史馆提供的条件,经多年准备,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为依据,参考杂史1000余卷,耗时16年撰成南、北史,经令狐德棻校订后上奏高宗。

《南史》:唐高宗时期写成的纪传体史书,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代170年史事,唐朝李延寿撰,根据《北齐书》《陈书》等,在其父的基础上写成。

《北史》:唐高宗时期写成的纪传体史书,,含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唐朝李延寿撰,根据《北齐书》《陈书》等,在其父的基础上写成。

撰述思想上,李延寿继承其父的主旨,并未采取“编年以备南北史”的形式而有所变通:“抄录”与“连缀”旧史,除其冗长,取其精华;

采正史所没有的资料充实旧史;

“编次别代,共为秩部”,即以宋齐梁陈四代之史为《南史》,魏齐周隋四代之史为《北史》,以南北对峙代替以往史书中的华夷对立,

纠正八书中的不少曲笔,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历史真相;

篇幅紧凑,文字简约,广为流传;

不足之处在于,具有门阀氏族的烙印,列传中反映出“家传”的特点。

第二节:其他类型的史书

中外交通史:区域志和列国史色彩

唐初:史学家不仅承认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为“正史”的内容,而且撰述这样的“正史”;杜佑《通典.边防典》16卷,可看做当时一部翔实的民族史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晚唐:民族史撰述有所增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为中原与“四夷”的关系史:李德裕的《异域归忠传》、高少逸的《四夷朝贡录》

二是关于少数民数地区的社会历史,以云南地区的为突出:韦齐休《云南行记》、樊绰《蛮书》(又称《云南志》)等

★《蛮书》:唐懿宗时安南经略府从事樊绰撰。其中记载最系统的为唐代云南地区南诏等少数民族部分,包括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云南城镇,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等内容,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史著作,多为后人所引据。

隋唐时期,

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以贾耽《皇华四达记》、杜环的《经行记》为重要成果;佛教高僧传记发展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的《海内寄归传》等;

第三节:历史笔记类撰述的兴起

有学者研究认为,唐代是历史笔记的成熟时期,一方面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增加了文学成分,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增加了事实成分,另一方面又使考据辩证类的笔记走上了独立的发展路径,该三种笔记的类型,从此固定下来。,但对于具体作品,仍需具体分析,晚唐笔记的勃兴,对于五代及两宋以后的笔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代表:刘肃《大唐新语》(亦《大唐世说新语》)、李肇的《国史补》(亦《唐国史补》)等。

评述:

大多为唐人记事,比较真切,有为正史拾遗补缺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记事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所记虽不及正史系统全面,但在揭示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方面有言简意赅的价值;

客观上不是在为唐皇朝唱赞歌,而是为其腐败、衰落唱挽歌;

唐代历史笔记的价值在司马光撰述《资治通鉴》时被广泛采用而得到相当地发展;

第四节:姓氏谱牒类的进一步发展与衰老

唐代跟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时代特点为:门阀地主占统治地位,重视谱牒和礼书;

唐代谱牒之学承魏晋南北朝之余续,曾盛行一时,盛唐时三部全国总谱:唐太宗时高士廉、岑文本等撰《氏族志》、唐高宗时孔志约、杨仁卿等撰《姓氏录》、唐玄宗时柳冲、刘知己等撰《姓氏族录》

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考试制度的兴起,谱牒之学逐渐衰弱。

《元和姓篡》:唐先宗时期林宝撰,林宝为济南人,官居朝议郎、太常博士,因成书于元和七年,故名《元和姓寡》。内容:先列皇族李氏,余者依唐韵二十六部,分别排列,每韵之内以大姓为首,记载姓氏来历及各家谱系,对唐人姓氏尤为详尽,对后世姓氏学研究影响甚大,其考辩、援引中有一定的谬误和漏缺。

第五节:史学理论的自觉与发展

★刘知己(661-721):字子玄,徐州彭城人。杰出的史学评论家,高宗永隆元年(680)举进士入仕,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任史官,撰写起居注,历任著作朗等职,并监修国史。曾参与撰写《唐书》、《武后实录》、《姓族系录》等著作,因不满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史官修史的紊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曾辞官退而私撰。私人撰述有:《刘氏谱考》3卷、《刘氏家史》15卷和一些诗文。代表作为《史通》,传本以清人浦起龙《史通通释》最广,今人赵吕甫《史通新校注》反映了《史通》研究的最新成果。

《史通》: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刘知己所著,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合52篇,内篇《体统》、《纰缪》、《驰张》北宋以前已亡,今存49篇。内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表述、撰史原则,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评论史家著史得失,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史通》的目的是总结历史撰述中的得失利弊,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分析,提高史家的认识,拖动历史学的发展,自认为史通全书的精髓在于史学批评。

《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

逻辑体系:体裁、体例、编撰方法、表述要求、撰述原则、史书内容、史学功用几个方面史书内容:史家对客观历史的概括和总结,提出“记言之所网罗,书事之所总括”;

撰述方法:强调史家应谨慎地审查和采辑文献;

体裁体例:《史通》因善言史书体例而备受推崇,其将体例作为史学批评的一个重大问题看待,其所论的编年和纪传的“长”、“短”得失在中国史学上有长久的影响。

文字表述:主张文省事丰、从实而书、同时重视文采。

撰述原则:其史学评论在这方面有鲜明的特色,提出“直书”、“曲笔”两个范畴,以区分史家撰述心态、品格和社会效果的迥异。

史学功能:集中体现在《辨职》、《直书》等篇中,认为史学具有教育、启示等社会功用,并给出了“史之为务”的评价标准(史家及其所尽职责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作用的评价标准)

局限性:

具有时代局限性:表现在他极力提倡直书精神和他始终维护名教观念的矛盾冲突(隋唐时期,门阀观念仍重)

★史才三长/史家三长:(潘称之“史学三长”)

《旧唐书》本传,记载了他提出的史家三长:才、学、识,具备者方可成为“史才”,这是他史家素养论的核心。才,指掌握文献、运用体裁和体例、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学,指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史书的编撰方法和内容与之有关;识,指史家的器局和胆识,撰述原则和史学功用都能反映出来,刘知己对史家的胆识格外强调。

第六节:中唐时期典章制度通史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弱冠门荫入仕,历任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晚年担任宰相一职,78岁致仕。杜佑博览古今典籍及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耗时三十六年,于贞元十七年(801)撰成《通典》二百卷,并以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示劝诫。

★《通典》: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共二百卷,是我国的三通之一。它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得失兴革及与此有关的言论,记事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注重经济,记载了兵、礼、五行内容:记载了边防的情况,包括倭、新罗、高句丽、突厥、契丹、吐蕃等国家。资料来源主要是:唐以来官方正史中的记载,并且以《政典》为基础,广泛收集官府中的典藏文献。实际上是纪传体书志部分的扩大和贯通,创造了综合性的典制体通史形式,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主要特点是:

以制度分门立目,以类相从、叙其始终

(现代知识以知识相异区分,排他性较强;传统知识以知识相同来分类,排他性较弱)

讲求会通,重视议论,以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示劝诫。

杜佑的思想成果:

在政治思想领域对国家职能的新认识,认为重视“教化”可达到“致治”的目的,以“食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选举制度、职官制度、礼乐制度、兵刑措施。

经邦、致用是杜佑思想的核心,批判经典,重视社会现实矛盾之解决

历史观的核心是朴素的历史进化论的思想,反对“非今是古”,主张“变通”

与“适时”

但其历史进化的思想却同他的传统门阀观念发生了冲突,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礼是门阀的重

要象征,杜佑将礼乐作为教化的主要内容正是这种象征的集中表现)

第七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思想领域的成就

(历史思想:对历史的看法;史学思想:从事史学研究、编纂的人的认识)

南朝梁人刘勰所撰《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讨论史学问题较早的专文,唐朝时该种专文逐渐兴起

盛唐刘知己《史通》是讨论史学问题最早的系统著作

一、神灭论与兴亡论的丰富

(人在面对不可预测的事物时,一般都会借助不可知的外力)

神灭论:部分原因在于佛教盛行和有神论思想的泛滥。

南朝齐梁之际,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的《神灭论》;沈约的《神不灭论》、《难范缜<神灭论>》等文;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天说》,批评“天可赏罚”的观点。

兴亡论:朝代兴亡为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一方面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朝更迭频繁,另一方面,隋王朝的骤兴骤亡使得这个问题的讨论始终具有突出意义。

唐代的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论兴亡,一般专讲人事,不再空谈天命,对于现实和前途显示出充分的自信,很少追寻三代、两汉。

关于王朝兴亡的讨论,核心焦点之一是封建与郡县的认识;之二是政治之清明

西晋陆机的《辨亡论》两篇、东晋干宝《晋记.总论》、隋卢思道的《北齐兴亡论》和《后周兴亡论》、卢照邻的《三国论》等

二、封建论与民族论:发展了朴素的历史进化思想

封建论:由当时的政治所引发,核心问题是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涉及对历史的认识,秦汉以后,怎样看待“封建”,即分封制,始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

班固撰述西汉分封的历史,但并未作出明确的评论;

曹囧、陆机虽各有见解,但都主张分封制,陆机撰《五等论》

唐太宗时,令群臣议封建,大致有三种意见:赞成、反对、主张“分王诸子,勿令过大”。中唐后,藩镇割据,柳宗元撰《封建论》,深化了对分封制的认识

民族论:该时期极重大的现实问题和历史理论问题

西晋江统《徙戎论》、《晋书.载记》、《隋书.经籍志》、《通典.边防》

三、《人物志》与帝王论

人物志:品评人物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的重要特点之一,一方面是“名节”、“家风”的提倡,另一方面是选官任史的要求

代表:三国魏人刘邵《人物志》、范晔《后汉书》的人物评论

帝王论:君主之人格、才德,施政之得失是历代史学家重视的问题

初唐著名史学家虞世南的《帝王略伦》,为一部记载帝王之事略,论帝王之贤愚的著作,提出关于“人君之量”的道德标准,评论人君之才、之德;肯定了一些君主的历史作用;着意于历史政治统治失败得失的总结;重人事而斥天命,局限在于,并没有彻底否定天命,相信“冥数”的存在。

第五章:五代辽宋夏金元

《旧唐书》:纪传体史书,现存最早一部系统记载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为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后晋刘昫等撰,编撰时间:后晋天福六年(941)—开运二年(945),保留了《新唐书》删减的内容,《四库全书》将新旧五代史都收入,在永乐大典中也有收入。成书的基础(1)唐朝史官积累的《国史》、唐武宗以前实录(2)私家撰述(3)后梁、后唐、后晋重视唐史。该书重人事,提出对唐代兴亡之认识,民族关系之认识。

《旧五代史》:记载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一百五十卷。书中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960)共五十四年的历史,北宋宰相薛居正奉召监修,修纂时间为开宝六年(973)—开宝七年闰十月,内容详备,五代相次,无类传名目,人物各归本朝,不再分类,描述了周围少数民族的政权发展。缺点是,成书太快,来不及对史料进行更加慎重的鉴别,但五代时期实录与其他一手资料散佚,该书的史料价值因之提高。

2.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74卷,开始编修时间当在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之前,完稿大约在嘉佑五年(1060年)。《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私人修的一部正史,尹洙对这部书的编修也有贡献。该书文笔凝练,删削旧书的浮词和不实材料,但这方面的成绩不能夸大,有些地方文意不明,史事经过叙述不详,在史实上也有不少错误。立《十国世家年谱》在史书编纂上恢复表谱的传统。《司天考》、《职方考》不拘成例。该书合五代十国为一书,实为通史性质之著作。《四夷附录》则反映出他重视民族史的记载和民族思想上的偏见。所用春秋笔法:褒贬、礼仪与道学。社会人士之深入:为国者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

欧阳修私修五代史之原因: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历时一年半成书,凡一百五十卷。依据五代各朝实录删削而成,大量保存了五代实录的原始记录,但因成书仓促,失于本纪太繁,列传仅次履历,拙于叙事,史笔无法,美恶失实,颇为后人诟病。宋王朝完成国家统一后,实力增强,更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士人的道德敦尚,因此时人不满于薛撰《五代史》,多有重修之议。欧阳修在京期间,初拟修《十国志》,因贬官中辍,计划也有所改变,即从叙述十国历史的《十国志》,改作通述五代的正史。欧阳修改变了《旧五代史》五代各朝分别成编的体例,打破朝代界限,将各朝本纪、列传总合在一起,以此体现其大一统的史观。

重修唐书与私修五代史之比较:庆历五年,仁宗诏修《唐书》,王尧臣、张方平、宋祁为同刊修官,至和元年(1054年)欧阳修任刊修官。嘉佑五年《新唐书》225卷修成,列传150卷是宋祁所写,本纪和志、表的序文出自欧阳修。而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历时多年私人修撰。

三、元修辽、金、宋三朝史

1.三朝史之难产与最后之速成

元世祖即位之初已有修辽、金史之修撰,元朝修史由于对正统的看法有分歧,修史工作受到影响,迟迟不能展开。有人认为宋是正统,应立帝纪,辽、金则入载记,有人主张辽金为北史,宋朝从受周禅到靖康二年为宋史,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至正三年(1343)脱脱等人再次奏请修撰,决定宋、辽、金“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至正四年三月《辽史》修成,十一月《金史》继成。次年十月,《宋史》成书,由继任右丞相阿鲁图进上。三史修成是民族

史撰述上的一件大事。

宋史: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记载了北宋建隆元年到南宋祥兴四年。以宋实录为基础修订。

辽史: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元修《辽史》共116卷,此外还有《国语解》一卷。其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以辽实录为基础,未修订完成元灭亡。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以元好问收集的史料为基础修成。

★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1.司马光主修《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人。生于宗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时年68岁。一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20

岁以前为读书求学时期,20-45岁为第二个时期,入仕途,开始修史活动,45-49岁为第三个时期,为修《资治通鉴》的准备期,作《历年图》5卷和《通志》8卷,此时《资治通鉴》的轮廓规模及指导思想已经确立。50-67为第四个时期,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期间元丰七年《资治通鉴》完稿。第五个时期是他最后八个月任宰相时期。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是编年体通史巨制。它记述从三家分晋(前403)——周世宗显德六年(959)。由司马光编修,主要助手有刘恕、范祖禹、刘攽(三人生平参见教材P215)。从英宗治平三年(1066)开始,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通鉴》编撰的指导思想是“资治”二字,就是说希望人主从历史的往事中,看到历史治乱盛衰的道理,以为借鉴,治理国家。其思想要求:第一,总结历史的盛衰,第二,是人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治理社会达到古代盛世的境界,第三,是人主的自身要求和治理的手段。司马光认为名分等级礼制的维持,是封建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的关键,《资治通鉴》的基本观点是君尊臣卑,君君臣臣一整套等级的制度维持是上下相保国家治安的关键。

2.《资治通鉴》的表达艺术与思想价值和史学价值

《资治通鉴》有高度的文学成就,一是写战争、写人物、写场面都相当成功,二是评论历史折中至当,思绪明晰,三是史材剪接,浑然一体。在表达方面,写赤壁之战用六分之五文字写战争决策。前面进行深入的军事、政治条件分析,跟后面紧张生动的战争画面相配合构成了完整精彩的篇章。且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在叙事中加入点睛之笔的议论,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资治通鉴》体现着司马光的史学思想。首先是历史盛衰有赖于名分等级礼制的维持,以及人君的修养、素质、才干。具体化即为“王之八柄”和“用人”的官人、信赏、必罚。司马光没有否定天意,但天命史观淡薄,着重从人事的作用上谈历史盛衰,明确反对谶纬说和迷信思想。

《资治通鉴》问世后,对于史书的编撰工作起了推动作用:一、续、补《通鉴》;二、用新的体裁改编《资治通鉴》。其考订、注释工作也有较大进展。

总之,《资治通鉴》的编修是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发展,在《通鉴》的影响下,本末体史书、纲目体史书都出现了。注释《通鉴》工作使文献注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分析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 1)诗文:宋濂刘基, 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 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 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 说有明显不同。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 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 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南柯记) 杂记:徐渭《四声猿》 4)散曲和民歌 散曲略第⑦讲 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 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3.章回体小说: 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分章叙事,标明回目 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 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 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 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但个别人物夸过其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语言浅近,雅俗共赏。 影响:桃园三结义:结义的传统 开创了讲史小说的先河:其后有大量演义体小说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任课教师: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姓名: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3.史德 二、简答题:16%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8分)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8分) 三、史料分析:27% 1.试就下列史料分析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7分)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 2.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7分)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

代之斖斖()。”(《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3.试就下列史料分析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6分)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文献通考·总序》) 4.下面一段史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7分)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贼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四、论述题(1、2题必做;3、4题选做一题):45%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15分) 2.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15分) 3.《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15分) 4.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15分)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

《中国史学史》期末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 世纪20 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 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 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 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 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 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 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 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 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 年—306 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 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 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 “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 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中国史学史考试内容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第二节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和产生的时代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 A、结绳记事法; B、刀刻记事法; C、图画表示法。 (2)历法的产生 历法大体可分为三类:阴历、阳历、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叫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的变化制定的。月亮又叫太阴。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3059日,近似于29.5天,为计算方便,把大月、小月交替为30天和29天。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叫阳历,也称太阳历。即把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一年365.24220天,平年365年,闰年366天,一年十二月,每月的日数为31天、30天、29天、28天不等。 阴阳合历:俗称“阴历”、“农历”“夏历”。历法年平均长度为365天,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年、节气是阳历成份。一个朔望月为29.5天,符合阴历的月的天数。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分为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全年共354天。 ﹙3﹚史学意识的产生 二、史学产生的年代 中国史学产生于奴隶社会。内在的因素: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需要史学为它的统治服务。第三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 传说中黄帝时有史官仓颉、沮诵,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始于商朝的先公示壬、示癸的时期,距今约3700多年。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 第四节孔子以前的史学和孔子修《春秋》 一、孔子以前的史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 《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是根据鲁国史官所撰《鲁春秋》编纂而成。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比如召陵之盟、城濮之战等。记事的原则是“据鲁”、“亲周”,即以记鲁国历史的内容来体现尊奉和维护周王室统治的精神。 三、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了私人著述的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辞,原指遣词造句,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第五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战国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记事的范围亦不只局限于政治、军事、外交的活动,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善于描写战争《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左传》可贵的“民本”思想。 《左传》的局限性: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清代中期诗: 一、创作概况: 1、理论探索不断,若干流派形成,进入多元发展得局面。 2、具体: (1)宗唐派:沈德潜——格调说 (2)宗宋派:厉鹗——浙派得盟主;翁方纲——肌理说 (3)袁枚——性灵说 “乾隆三大家”得赵翼、蒋士铨——持论与袁氏相近,但创作风格却各自成家 (4)自成一格得郑燮、黄景仁 二、中期宗唐诗人:沈德潜与格调说 1、沈德潜——继王士禛之后主盟诗坛得大家 2、“格调”说: (1)主张恢复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平与”得诗教传统,用唐诗得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与伦理思想。 (2)本于明代七子,推崇前后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推崇汉魏、盛唐而排斥宋调。 3、创作: (1)早年——反映民生疾苦得好诗,但大量得诗作则就是平庸无奇 (2)做官后——歌功颂德,艺术不脱模拟,典型得台阁体。著有《沈归愚集》 《春草》: 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就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春草》: 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就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三、中期宗宋诗人: 1、厉鹗:(1692-1752) (1)等查慎行以后倡导宋诗得大家,也就是“浙派”诗中坚。 (2)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诗歌大多自然优美。 2、翁方纲:(1733-1818) (1)人物: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四库全书》纂修官,编修。 (2)肌理说:清代中叶宗法宋诗得诗歌流派,创始者翁方纲。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得“义理”与结构辞章方面得“文理”。 肌理说实际上就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与文理统一。 就是一种以学术代替文学得诗歌歧路,它引导诗人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反映了乾嘉考据之学对文学创作得影响。 四、袁枚与性灵说 (一)生平:(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 (二) “性灵”说: 1、内容: (1)诗歌要表现诗人得真性情——诗由情生,性情就是诗歌得本源与灵魂。 (2)诗歌要表现诗人得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必须袒露自己得本来面目。 (3)诗人得真性情还要以高度得诗才表现出来,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 2、评价:继承与发展了明代公安派得文学主张,反映了艺术得创新要求与思想上追求自由得反封建倾向,对于解放受神韵、格调、肌理诸家诗说束缚得清诗,促进其发展,起了积极得作用;但一味强调性灵而不强调产生与决定性灵得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得片面性。 3、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得创新,并且显示出向近代文学演进得历史征兆 (1)内容特征:题材相当广泛,举凡咏物怀古、反映现实、描绘山川自然与表现个人志趣,皆能直抒性情,富有新得气息。 (2)艺术特征:大都任性而发,浑成灵动,流转自如,清新隽永。但有时写诗不假思索,在空灵新巧中有点浅薄甚至浮滑 写景诗——能表现出诗人刹那间得感受,笔调轻快,意境明晰,颇有飘逸玲珑之妙 咏史诗——能在旧题中翻出新意,设想别致,识见不凡,做到了浅近与精警得与谐统一。 (3)代表作品 有《马嵬》、《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湖上杂诗》等。 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等。 《马嵬》之一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史学史》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 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6、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第1、2、3册) 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8、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0、曹家齐《顿挫中的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苑出版社2000年。 1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2、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专著: 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岳麓书社,2003年。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张剑平,学苑出版社,2003年。 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王学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王学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巴勒克拉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后现代与历史学,王晴佳、古伟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罗志田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史学史考试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主讲老师陈记然 姚磊 题型:填空、名词、材料分析、简答、论述; 陈老师语录 (1)《战国纵横家书》促进了史书的极大发展,为什么是发展呢?因为写得好!为什么写的好呢?你读读就知道啦! (2)在中国古代啊,普通人和熊啊,是互相转变的!(口误,把英雄说成了熊。) (3)千万不要非礼! (4)千万不要抄,那样不雅! 印象:此师甚幽默。 一填空(10ⅹ1) 1甲骨文:是指殷商晚期、西周前期,王室贵族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记事、卜辞文字。 2金文:主要是指商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钟鼎文(吉金文)现在已经发现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有四、五千以上,青铜器铭文比甲骨文在单件器物上篇幅更长,一般是100字上下,或者是300字左右。 3《世本》:是战国时期的一本史书,记事从黄帝开始下到春秋,是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史书,《世本》初步建立了纪传体的规模。 4《竹书纪年》:是目前中国所知的最古老的编年体通史,称为《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晋太康二年(281)﹐一说咸宁五年(279)或太康元年﹐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人不准(“不准”是人名)盗掘当地古墓﹐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竹书纪年》是其中较完整的一种。《竹书纪年》按照编年体形式,记叙了夏商周三朝的历史,周幽王以后记载晋国的历史,《竹书纪年》对后世影响深远。 5《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战国史学的代表,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解释《春秋》的史事,被称为春秋内传,与《公羊传》、《谷(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6《汉书》:变《史记》通史为断代史,取消了世家,把“书”改名为“志”,开创了纪传体断代体,整齐了纪传体的体例,成为后世正史的模式。 7“四史”通常是指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陈寿著的《三国志》,也叫“前四史”。 8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是我国最早的最完整的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的《史通》,深受《史传篇》的影响。 9元朝修史工作之所以长期滞后是因为受三史义例之争的缘故。 1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有着“弇州之宜史否”的争论。 11顾炎武《音学五书》是一部开创性的声韵学专著。他的代表作还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强调经世致用。 12黄宗羲《明儒学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专著,开创了学案体。 13史学一词最早见于后赵石勒时期。 14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 二名词(5ⅹ3) 1《世本》

清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解释及简答? 1、“南施北宋” 指清代年辈较晚的入仕诗人施闰章和宋琬,施为南方人,宋为北方人,故称“南施北宋”。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在诗歌上主张以温柔敦厚的诗风来为“清明广大”的盛世服务。 2、“神韵说” 王士禛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 遣娱乐功能。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 3、“格调说” 沈德潜有感于王士禛“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把握上的虚无缥缈,提出诗歌中的“格调说”加以匡正。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即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以上意图落到实处。将封建诗教与唐诗的艺术格调捏合在一起,实际上割裂了唐诗的艺术表现与诗人内在情感之间的联系。 4、性灵诗派 清代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派,主张和风格相似的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文学史观上主张文学进化。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5、浙西词派 清代以朱彝尊为代表的词学流派。朱彝尊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等六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推举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并以张炎“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6、常州词派 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针对浙派末流,振起词格,形成在清中后期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代表人物为张氏兄弟、董士锡、周济等。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并讲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常派的“比兴”主要指的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诗骚传统有别。所以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但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风行。 7、桐城派 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8、才子佳人小说 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但又有特殊的狭义所指。情节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创作倾向上主张存情去欲。代表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9、才学小说 清代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的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作者往往不把思想意图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内容上没有相对统一的倾向。有的追奇猎异,却能够反映和揭露一定的现实问题,如《镜花缘》,有的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功名利禄和因果报应,如《野叟曝言》。 10、“聊斋”系列 《聊斋志异》问世以后,模仿者蜂拥而起,形成了一个以《聊斋》的题材笔法为楷模的小说系列。影响较大的有沈起凤《谐铎》,浩歌子《萤窗异草》和宣鼎《夜雨秋灯录》这类小说的成批涌现代表了文言小说的主导潮流和正确方向。 11、“阅微系列” 《聊斋志异》问世后,以纪昀为代表的正统文人从传统小说观念出发,认为《聊斋》那种使用传奇小说虚构的手法来描写志怪题材违反生活真实。他写了《阅微草堂笔记》,以六朝志怪小说的质朴简淡的文笔与《聊斋志异》抗衡。引起社会上许多人的模仿。其他作品主要有梁恭臣《池上草堂笔记》等,也有些作品兼擅《聊斋》、《阅微》二体。 12、“世说”系列 以《世说新语》为模仿对象,采摭文人逸事,按内容分类的世说体志人小说。有的采摭旧事,编纂成书;有的记载近人及当朝遗事。与白话小说和中兴的传奇体小说相比,此类小说未免相形见绌,但《世说新语》的古老样式,借此得以延续。 13、“虞初系列” 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着录《虞初周说》开始,“虞初”成为古代“小说”的代名词。明代吴仲虚将唐代以后优秀传奇小说辑为《虞初志》,入清后,张潮将当时着名文人的传记散文和传奇小说辑成《虞初新志》,嗣后有许多人追随。将传记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是清代求实文学观念的反映,却造成小说文学界限的模糊,是小说观念倒退的表现。 14、鼓词 鼓词是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乐器伴奏;另一种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形式上散韵相间,唱词多为十言,亦有七言者,较弹词句式更为灵活。主要作品有《大唐秦王词话》、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等。 15、弹词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有三言衬字。作品多为长篇,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也很浅近。开说前往往插上一段开篇,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演唱形式。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前者重要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后者有《义妖传》、《三笑姻缘》等。 16、子弟书 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演唱时以八角鼓击节。以北京东、西两城地域为界,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两种。前者代表为罗松窗,主要作品有《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等;后者代表为韩小窗,主要作品《长坂坡》、《托孤》、《宝玉问病》、《黛玉悲秋》等。 17、苏州派 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代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18、“南洪北孔” 指清代着名戏剧家洪昇与孔尚任,洪昇创作的《长生殿》与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齐名,洪是钱塘人,孔是曲阜人,故号称“南洪北孔”。 思考及论述题 1、简述清初的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的特点。 (1)??依据清初诗人对清政权的不同态度,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 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其诗歌也形成不同风格。 (2)??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 (3)??入仕诗人更多游移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因而在诗中较多地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2、简析清遗民诗人作品的共同特点。

中国史学史考试资料(1)

中国史学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又称太史公,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司马光并称“世界两司马”。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主要记诸侯之事,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壁”之一,前“四史”之首。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史学史复习题

二、名词解释 1属辞比事 属辞比事,是孔子作《春秋》时创立的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指孔子修《春秋》时,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2.《东观汉记》 东汉官方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史。明帝时诏令班固,刘珍等相继撰写。到献帝时修成。历时160余年。纪、表、志、传俱全,还创造了“载记”这一新体例。晋朝将之与《史记》、《汉书》、《东观汉纪》作为东汉王朝的当朝国史,合称“三史”。书中天人感应正统观念非常浓厚,维护美化统治者,间有失实之处 3.范晔 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河南淅川人),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35岁时不得志,“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著成《后汉书》。后因刘义康谋反受牵连处死,年仅48岁。今本《后汉书》是二人所写,纪、传是范晔著,志是西晋司马彪的著作。范晔把“忠义”作为衡量历史人物的重要条件;反对佛教、图谶和阴阳禁忌 4.裴松之 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5.国史之狱 国史之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 6.监修总裁。 修史的主管官,在清代史馆中,监修总裁一职并非所有史馆都有,只在实录馆、《明史》馆等重要史馆中设立。实录馆设立监修总裁,始于康熙六年。监修总裁负责史馆的全面管理工作,向史馆传达皇帝的谕旨,向皇帝汇报史馆的工作情况,提出与修史有关的建议,审定史馆各项规章制度、写作计划以及史书稿本、定本等。监修总裁例由内阁大学士监充。因为监修系朝廷重臣,外间事务繁多,有时兼领多个史馆,故而对史馆的管理不可能非常细致,其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官修史书在政治问题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上与统治者的思想保持一致,协调史馆与各衙署之间的关系。监修总裁擢官他任或免职致仕,其职由后继者补任。 7.《史通》 中国古代史学上一部划时代史学批评著作 20卷52篇10卷39篇10卷13篇49篇。全书以内篇为主

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

元代文学 1、元曲包括散曲和剧曲。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3、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浦 4、元代两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5、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6、元代四大爱情戏:郑光祖的《倩女幽魂》、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浦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7、曲状元: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 8、神仙道话剧:《黄粱梦》、《岳阳楼》、《陈专高卧》 9、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即早期南戏) 10、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大令。小令又称叶儿,是基本单位。 11、水浒戏作家:高文秀、张时起、李好古、顾仲清、张寿卿 12、水浒双壁:康进之《李逵负荆》、高文秀《双献功》 13、戏曲理论著作: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钟嗣成《录鬼簿》,明朱权《太和正音簿》,贾仲明《凌波仙》吊词 14、元前期散曲作家:关汉卿《不伏老》、白朴《渔夫》、王和卿《咏大蝴蝶》、马致远《秋思》(曲 状元、秋思之祖)、卢挚、姚燧 15、元后期散曲作家:张可久(《苏堤渔唱》、《小山乐府》)、乔吉(称为:“曲中李杜”《两丗姻缘》,《渔夫词》) 还有张养浩、唯景臣和刘时中 16、高明的《琵琶记》:词曲之祖,元代剧坛之奠基,明代戏曲之先声。 17、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悙、揭傒斯 18、元诗后期作家:前:方回、戴表元、耶律楚材、刘因(理学家) 后:杨维桢“铁崖体”、王冕、萨都剌(回族) 名词解释: 1、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的一种戏曲形式,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 的戏剧形式。体制上一般由四折组成。演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类。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在全剧只能由正末或者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代表是元杂剧四大家。 2、南戏:是流行于东南沿海的一种戏剧形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定。曲词宫调也没有 规定。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类,均可歌唱,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例如:高明《琵琶记》 3、《窦娥冤》矛盾冲突:张驴儿父子和窦娥婆媳的冲突; 窦娥和婆婆的冲突; 窦娥和太守桃杇的冲突。 4、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5、窦娥的形象性格: (1)窦娥性格是一种动态性结构,具有动态感。窦娥的性格是通过她的“苦“和”冤“反映出来。‘苦’体现了她温柔驯良,逆来顺受,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性格,她深受封建伦理道德,三从四德的熏陶和束缚,还把这种束缚当成是一种享受。‘冤’则是促成她反抗性格,二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她镇定、坚决、绝不示弱,以蔑视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体现她嫉恶如仇的性格,临死前的三桩誓愿是她对社会的反抗的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中国史学史

史学史绪言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的研究对象,而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其中的某一个段落、某一个专题,甚至是某一个史家、某一部史书的研究,也可视为中国史学史研究。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围: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趋势。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较具体的表述: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 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各种有代表性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的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历史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日 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 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辩难促进着史学的进步, 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史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 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目的:史学本是历史的重要产物之一,因为它反应并记录着人类创造文明的足迹和业绩,而世世代代的人们又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的伟大创造,从而得以接受历史的种种赐予:知识,经验,智慧和精神。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和史学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受到这种种赐予的熏陶和启示。 这一基本目的表现在: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连续性和丰富性) 认识史学同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我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从价值观上把史学置于科学和社会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认识求真与致用是史学之学术品格的两个方面,他们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既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认识史学遗产的现代价值,以其优秀成果为养料,滋补当今史学 的发展; 认识并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其成为历史学界学风 建设的助力之一; 认识史学发展的规律,使史学史的研究成为自觉的创造性的学术 活动; 认识中国史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等民族特色,使其 进一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方法:首先,要以中国通史的知识为基础。 其次,要有辩证的思想和方法。 再次,要适当接触一些史学史上的名篇、名著,以加深对它们的认 识和理解,并举一反三。 最后,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尤其是古今优秀历史学家对史学的 神圣使命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以及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 求,都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