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预防肺结核》教案

11.《预防肺结核》教案
11.《预防肺结核》教案

《预防肺结核》教案

刘家河中心小学

李雪娇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

2.知道肺结核病的危害

3.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

2.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来关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时刻在告诫着我们肺结核像一只魔爪不断地夺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想要远离肺结核这个病魔,就必须先充分地了解它,才能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从而与永远将它隔离。

活动1:我是小小医生

(每位学生都是小医生,搜集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分组进行展示。)二、常识普及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医生分别负责介绍肺结核病的病理、症状和传播方式。

三、案例分析

认真阅读《案例写真》思考:

a.小王为什么会患上肺结核?

b.小王的病情为什么会加重?

c.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补充:

(1)网吧、酒吧、棋牌室等密闭的空间场所,是肺结核病菌最佳的生存空间,是结核病菌传播的高危场所。

(2)发现有结核病症状的要及时就医。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2: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展示咳嗽、打喷嚏、吐痰等日常行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分组讨论:除了以上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预防最关键

(一)教师总结补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视情况戴口罩。尽量不去探访结核

病人。

4.要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早诊断、隔离、治疗。(二)平安歌谣牢记心中

五、你我共参与

知识拓展: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14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

看来,防控结核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份手抄报,旨在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五分钟后进行展示,选出优秀作品。

六、作业

1.回家后在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有关肺结核病的其他知识。

2.利用周末,组成宣传小组在所在的社区进行宣传,为防控结核病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知识链接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嗜学(shì) 砚冰(yàn) 弗(fú) 怠(dài)

大班健康活动《预防肺结核》教案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大班健康活动《预防肺结核》 活动目标: 1?了解结核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害。 2. 结合图片和讨论,知道有些病菌会通过空气传播疾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 害。 3. 逐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了解随地吐痰不仅会污染生活环境,而且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图片(小朋友随地吐痰)2 .请小朋友回家向爸爸、妈妈咨询有关痰和病菌传播的危害。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使幼儿明白: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2.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在我们的痰里面,有什么? ▲你知道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样传播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谈谈痰传播疾病的途径。 了解病菌传播的多种途径。 ▲你知道哪些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呢?(感冒、肺结核等)▲你还知道哪些疾病,它 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3?教师小结:生病的病人身体内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许多的病菌,这些 闼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细菌带到了各个地方;这些痰被太阳晒干了,痰里的病菌会跑道空气中,就会被吸入我们的身体内,传播各种病菌,危害人体的健康。 4?组织幼儿讨论: ▲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时候,如何保护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使幼儿明确卫生要求: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时不要正对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如果你有痰呀,怎么办呢? 幼儿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吐在垃圾箱中。 ②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可以把痰吐在纸头上,等有了垃圾箱再扔进去。 ③可以把吐在厕所里,用水冲掉。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主要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学习的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作者现身说法,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古代论学励志散文的名篇佳作。 文章以叙事起笔,讲述作者自己“嗜学”的故事。文章分两个层次叙述“嗜学”的情形:幼时读书之难和成年后求教之难。在写求学之难时,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吃粗糙食物,穿破烂衣服,写出了求学的“勤且艰”。内心的充实、意志的坚强,让作者忘记了生活的艰苦,让他专注于学习,终于有所成就。接着,作者从回忆转到现实,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生活衣食无忧,书籍应有尽有,老师近在左右,比起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苦来,不可同日而语。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如果还是“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如果不是天资太差,那多半是学习不够刻苦专心了。行文至此,终于托出了“劝学”的主旨。 全文叙事雍容,议论闲雅,多用对比手法说明道理,语言质朴,词气畅和,值得中学生阅读鉴赏。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所有课文均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求学的经历,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话题。作者在艰难的学习条件下,却沉浸于学习之乐中,他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一定

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业精于勤,学成于专,要想学有所成,需吃苦耐劳、专心致志的道理,无形中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有认识,有反思。本文的语言质朴,词气畅和,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言基础,在教学中,反复诵读,自然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对于“劝学”的主旨,业精于勤,学成于专,这样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借助课下注释、文言文工具书及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二)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结构层次,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 (三)通过文中宋濂、马生、诸生的人物对比,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中宋濂、马生、诸生的人物对比,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运用。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文言文作业本上四行对译(抄写一行原文,空三行,结合课下注释,完成重点词语的解释对应标注,课上再行补充其它字词解释及相关译文),完成本课的预习作业。

肺结核教案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 三年级三班张婷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肺结核是由于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2、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病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活动过程: 一、班会开始 今天,我们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怎样预防肺结核。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作者自5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二:肺结核有那些症状?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三、怀疑自己有了肺结核怎么办? 当你明白了结核病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了肺结核都有些什么症状,那么如果你具有前述症状而怀疑自己患肺结核时,特别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已经超过两周以上,你就应立即去你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及早诊断,规则治疗,早日痊愈。另外,排菌肺结核的亲属〈密切接触者〉,也应该及时进行健康查体。四、怎样向医生叙述病史? 在结核科门诊就医时,向医生叙述病史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怀疑有肺结核时:〈1〉发病时间、症状及病情的演变经过。(2)本次就诊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3〉是否合并其它疾病,特别是风湿病和糖尿病。(4)有无与排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其它情况,如职业、劳动条件及生活状况等。 2.已知肺结核患者:(1)主动向医生叙述患病经过。〈2〉作过何种检查特别是胸部X线检查和痰菌检查情况。〈3〉详述治疗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效及副作用等。因为这样可帮助医生了解既往病情,估计疗效和预后,选择合理药物并制定有效化疗方案。 五: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实际是一种减毒的活结核杆菌,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

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获奖公开课教案)

11送东阳马生序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3.小组内同学合作,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1)家贫,少年得书之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年从师叩问的艰难:趋百里外,从师叩问。(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6预防肺结核92415

预防肺结核教案 2014年3月 一、活动目的 由于天气多变,人的身体抵抗力减弱,为保证学生身体健康,预防肺结核举办本次班会课。 二、活动流程 1.宣讲班会目的 2.简述肺结核疾病特点 3.详细说明如何预防 三、活动内容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传染病,传染程度决定于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菌的数量、病人咳嗽症状的严重度和接触的密切程度等。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有: 及早发现和治愈传染源 1名传染源平均可传染15名健康人,传染主要发生在未被发现的治疗之前,因为传染源在未发现前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接触密切,接触者容易被结核菌感染。因此首先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才能缩短传染源的传染期。早发现才能做到早治疗,且可选择的药物多,治疗费用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大,病人容易耐受,治疗可顺利进行,治愈的可能性大,从而减少治疗的失败率和结核菌在社会中

的传播。肺结核病人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咯血症状,有的病人尚有发热、胸痛、盗汗、乏力等症状,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3周或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检查。如确诊为肺结核要正规治疗,完成规定疗程。 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病人在公共场所应带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不要面对他人大声说话。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在通风不良、较密闭的环境,如冬季家庭内、集体生活居住拥挤的群体内,结核菌容易传播,需要定时开窗通风,日光照射也很重要。 (3)减少接触传染源:排菌肺结核病人应避免到人群拥挤、人群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发现肺结核,除积极治疗、通风换气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患者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则分床睡。 减少结核菌感染者的发病 感染结核菌后,约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加以议论和间以形象描写的方法。 3.学习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4.理解作者现身说法的用意——勉励学生刻苦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倒装句和省略句。 2.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3.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美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板书课题) 二、组织学生活动 1.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与停顿。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3.举行朗读比赛、学生评价、师评价。(学生同桌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再让多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4.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字音 罔(wǎng) 贻(yí) 有奇(yòu jī)黍(shǔ) 轩敞(xuānchǎng) 箬蓬(ruò péng) 糁(sǎn) 髯(rán) 褶(zhě) 髻(jì) 篆(zhuàn) 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写作背景。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洪武十年(1377)辞官。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一带)人。明朝文学家,幼年酷爱学习,家贫无书,常问藏书家借抄,天寒手僵,仍坚持不懈,由此得遍观群书,学识渊博。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不受。后与刘基等同受

最新版《预防肺结核》教案

《预防肺结核》教案 刘家河中心小学 李雪娇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 2.知道肺结核病的危害 3.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 2.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来关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时刻在告诫着我们肺结核像一只魔爪不断地夺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想要远离肺结核这个病魔,就必须先充分地了解它,才能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从而与永远将它隔离。 活动1:我是小小医生

(每位学生都是小医生,搜集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分组进行展示。)二、常识普及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医生分别负责介绍肺结核病的病理、症状和传播方式。 三、案例分析 认真阅读《案例写真》思考: a.小王为什么会患上肺结核? b.小王的病情为什么会加重? c.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补充: (1)网吧、酒吧、棋牌室等密闭的空间场所,是肺结核病菌最佳的生存空间,是结核病菌传播的高危场所。 (2)发现有结核病症状的要及时就医。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2: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展示咳嗽、打喷嚏、吐痰等日常行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分组讨论:除了以上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预防最关键 (一)教师总结补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视情况戴口罩。尽量不去探访结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嗜.学(_____)(2)逾.约(_____)(3)俟.(_____)(4)叱咄 ..(_____)(5)皲.裂(_____)(6)媵.人(_____)(7)箧.(_____)(8)缊.袍(_____) 二、语言表达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_____) (2)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_____)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_)(____)(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4.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或.遇其叱咄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稍.出近之 C.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至.则无可用 6.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

最新结核病教案

结核病 第一课时 课题:结核病对在校学生的危害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学们了解结核病对青少年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预 防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工具:根据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事例。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肺部的结核病占了绝大多数,肺部外的结核病变根据感染时的年龄不同而发病情况大不相同,儿童少年期感染者肺部外结核发病比例高,13岁以下感染者肺外结核发病比例可达5%~10%,13-20岁感染者肺外结核的发病比例仅为2%。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一旦感染了结核菌,并不是马上就出现生病的症状,有可能在2个月后发病。首次感染往往是在儿童、青年时期,约90%以上的感染者不经治疗就自然好了,只有约5%~10%的感染者可能发展为结核病。是否发病、什么时候发病通常与所感染的结核菌数量、毒力、次数以及飞沫微滴的大小和被感染者的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肺结核的主要表现是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等。约60%的儿童出现发热,出现盗汗的比例为40%。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治疗,往往使在肺部的结核菌经

血扩散到全肺或身体的其他器官,最为严重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在儿童中多见,平均每4-5个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中,就有一个病人会死亡。此外,如果结核菌在肺部出现空洞,就可能会形成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如果结核菌到了身体的其他脏器,可引起相应的结核病变,如皮肤、骨、肠、心包、生殖系统等,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过去死亡人数很多的结核病不再是那么的可怕,但是如不及时发现、不及时治疗,对身体还是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中小学生这一阶段,又是结核病的易感群体,在家庭、学校、社会往往会接触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痰结核菌阳性的病人,即所谓开放性结核病人,更要注意预防。所以,如有上述症状,感到不适的时候,请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述了结核病的特点、症状。传染途径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性,同时告诫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早发现、早治疗,以防传染病的传播。

送东阳马生序 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古代劝学名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适当补充。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内乡县马山二中杨志稳 “三维”目标 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学情预测 1、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序”“致”“质”等与虚词“以”“诸”等。②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赠序,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查释、翻译、理解,互助学习,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模式“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初读——译读——导读——练读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题解——初读——译读课文一、二段 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读准文中字词,了解大意。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其实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相关故事 (王羲之刻苦勤奋的故事;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古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教师适当补充: 1、介绍作者:(投影出示)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结核病知识预防教案(学校用.9.1)word版本

“结核病防治”健康教案 2015.09.01 教学目标: 1.了解结核病的危害。 2.了解什么是结核病。 3.了解结核病是如何个人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4.了解结核病的症状。 5.了解国家主要免费政策。 6.知道如何防治结核病。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的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二.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学习、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

能会传染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三.结核病是如何个人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四.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 2.咯血及血痰:从痰中带血到每次很多不一,血色鲜红带泡。 3.胸闷,胸痛: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有胸闷。 4.气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11.《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梳理 一.翻译。 第一段: 余幼时即嗜学。(即:就。嗜:爱好,喜欢。)我年幼时就喜欢学习。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无从:没办法。致:得到。以:介词,来。每:常。假:借。于:介词,向、从。之:结构助词,的。笔:用笔。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买)书来看,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求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约定的)日期归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大:很,非常。坚:坚硬。弗之怠:“弗怠之”,之:代指抄书这件事。)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弯)屈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毕:完。走:跑。之:他,指藏书人。逾:超过。)抄写完后,跑着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以是:因此。以,因。是,此,这。以:把。因:于是。得:能够。) 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博览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既:表示已经。加冠:指成年。益:更加。慕:仰慕。之:的。道:学说。患:担心。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有名望的人。游:交往,结交。)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同(我)交往。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曾经。趋:快步走。从:向。乡:同乡。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执:拿,捧。叩:询问,请教。)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即德高望众。填:挤满。未尝:不曾。稍降辞色:把言辞、脸色略变得温和些。) 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和表情略变得温和些。 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侍:陪侍。左右:身边。援:引,提出。质:询问。以:介词,来,一说,相当于“而”) 我站着陪侍在他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色:表情、神态。至:周到。出:说出。以:连词,相当于“而”修饰,不译。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俟:等待。则:就。焉:兼词,“于之”,向他。故:所以。卒:终于。)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在……时候。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从:跟随,跟从。负箧(qiè)曳屣(yè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曳:拖。箧:书箱。屣:鞋。)当我(外出)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一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同学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翻译并背诵全文。 ( 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前准备】 1、扫除字词障碍。 2、熟读课文。 【课时布置】 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翻译课文,朗读并背诵课文。 〖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高人一等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前功尽弃,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板书课题) ! 二、正音正字 叩(kòu)问叱(chì)咄(duō)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皆被(pī)绮绣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 强调同学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 三、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四、解词析句 教师指导同学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

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手自笔录……弗之怠……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再食,鲜肥滋味之享。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 无从致书以观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走送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门人弟子填其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 五、翻译课文 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六、朗读背诵 要求同学大声地诵读,切实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 七、作业 $ 1、背诵课文。 2、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公开课教案〗 》 一、检查作业 视同学不同情况,做针对性检查。 二、整体感知 让同学对照读课文,考虑下列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全文;2.了解文学常识,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的手法; 3 .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未有寸功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文题背景 (一)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初文学 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着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着有《宋学士文集》。 (一)关于“序”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1.易错字 嗜(sh 1)学砚(y d n)逾(y U)约叱(ch i)咄(du o) 负箧(qi仑)曳(y P)屣(i)皲(j m)裂媵(y i ng)人烨(y e )然持汤沃 (w b)灌以衾(q in)拥覆绮(q 7)绣俟(s i )缊(y U n)袍敝衣 2?多音字 容臭(xi u)既加冠(gu m)僵劲(j i ng) 3?通假字 四支僵劲支---肢“肢体”皆被绮绣 被---披“穿” (一)学生自读,梳理文意 1 ?重点字词 致:得到。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乙类传染病的一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1 【班会背景】 桃江县第四中学结核病疫情通报 今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止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省、市、县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处置疫情,救治患病学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班会目的】 1、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的症状既危害。 2、使学生形成对传染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了解对待已发生传染病的正确处理措施。 3、培养责任心,健康观,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班会准备】资料查找,课件制作【班会过程】

一、导入 今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止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省、市、县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处置疫情,救治患病学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虽然我们距离桃江县较远,但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对待传染病,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今天我们开一堂“珍爱生命,远离传染病”的班会。 二、主题一: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主持人:班长——谢嘉祎 形式:找不同小组的同学结合PPT分别讲解: 一、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乙类传染病的一种。 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一)肺结核病的传染源 1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 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所以,早期发现病人,控制传染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论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论文)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 (1369) 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全家流放茂州惟庸党案,, (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师古”,刘基赞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郁离子》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

喻》等。 注释 1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2先达:有名望的前辈。 3辞色:言辞和脸色。 4援疑:提出疑难问题。质理:质询道理。 :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5负箧(qiè)曳屣(xǐ) 6皲(jūn)裂:皮肤受冻开裂。 7媵(yìng)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8逆旅:客舍。 9容臭:指香囊。 10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11缊(yùn)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12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13耄(mào)老:指年老,古人谓七十曰耄,或谓八十、九十曰耄,时宋濂六十九岁。 14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15缀:连缀。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6太学: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明代称国子监。这里沿用旧称。 17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全文; 2.了解文学常识,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的手法; 3.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和学习古人刻苦求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未有寸功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文题背景 (一)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初文学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着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着有《宋学士文集》。 (一)关于“序”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1.易错字 ō)duì)咄(ch叱(ú)约y逾()này砚(ì)学sh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