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邬捷龙

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邬捷龙
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邬捷龙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33016)。

Proy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533016).

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邬捷龙1,杨健2

(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西安710048;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of Energy Internet

WU Jielong ,YANG Jian 2

(1.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Xi ’an 710048,Shaanxi ,China ;2.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presented by of the technology of energy internet is developing rigorously with its core research extending to the global energy internet from the smart grid and energy internet.This paper ,first of all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energy intern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econdly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ocus in the field in a hope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nergy internet.KEY WORDS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development focus

摘要:以能源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其核心研究领域从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进而拓展到全球能源互联网。首先对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预测了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重点,以期为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重点

能源互联网作为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

的技术领域,是涉及诸多行业、跨越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1]。能源互联网给其核心学科领域———电工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是该学科在未来阶段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2]。2011年,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以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3]。在能源革命、

“互联网+”和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产业界已经掀起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浪潮。能源互联网就是在现有电网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

力电子和信息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源采集装置、分布式能源储存装置和各种负荷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源流、信息流双向流动的能源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峰会上,率先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站在全球视角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由4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即电力系统、交通系统、天然气网络和信息网络紧密耦合构成,基本架构与组成元素如图1所示[4]。在图1中,分别以红色、浅绿色和浅蓝色箭头表示能量流、信息流和交通流。

1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

现状

为了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在能源互联网构想提出之前,各国均以新能源和互联网络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拟定了发展战略和行动路线。1.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008年美国在北卡州立大学建立了研究中心,

第32卷第3期2016年3月

电网与清洁能源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Vol.32No.3

M ar.2016文章编号:1674-3814(2016)03-0008-05

中图分类号:TK01+9

文献标志码:A

第32卷

第3期

电网与清洁能源

目的是利用电力电子和信息技术在未来配电网层面实现能源互联网。提出了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并进行了原型实现,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变压器的控制,采用通信技术实现路由器之间的对等交互。同年,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成为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智能电网的安装使得消费者不仅能直观了解实时电价,从而错开用电高峰期,还能优先使用清洁能源。智能变电站可收集每家每户的用电情况,出现问题时能重新配备电力,更为安全、有效地服务电网。此外,西门子、IBM 、

英特尔、谷歌等企业也积极投入美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中。

2008年,

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为了建立一个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可以自我调控的智能化能源系统,在已有智能电网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6个试点地区进行了为期4年的E-Energy (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促进计划,最终期望在能源供应体系全过程中实现综合数字化互联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监测的目标。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德国包括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电力所占份额达到了25%,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幅度高达90%。

目前,日本正在探索未来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 )。未来家庭能源管理HEMS 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单元。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监控家庭太阳能,EV 电动车,储电池或燃烧电池,空调,冰箱等家电,与微电网智能互动调整平衡等。1.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以特高压为载体的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是互联

网发展延伸到能源和传统工业领域的必然成果,其

根本目的是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5-7]。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其目标是要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并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立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

能源互联网国内外发展状态对比情况和各国家研究重点的对比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综上所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陆续开展了能源互联网研究;我国能源互联网技术实践发展迅速,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实践者。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世界响应,构建跨洲输电通道实现全球能源互联也逐步进入实施层面。

2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目标是利用互联网和其他前沿信息技术,促进大能源网络内部设备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的实时平衡。为了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众多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技术和即插即用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8]

。与此同时,

作为电气化交通系统核心的电动汽车也必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

图1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与组成元素

Fig.1

Basic Frameworks and components of Energy

Internet

09

表1能源互联网国内外发展状态对比表

表2各国家研究重点对比表

重要作用。页岩气开采技术的进步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技术的出现,促使电力网络与天然气网络之间的能量流动将由单向变为双向,进而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存储奠定基础。

此外,全球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极等高纬度地区以及各洲近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智利等赤道附近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中部主要流域。这些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大部分地广人稀,远离负荷中心,必须就地转化为电能,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清洁能源全球范围开发、配置和利用[9-11]。全球各大洲之间、洲内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送范围内。特高压电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关键:特高压交流主要用于构建坚强的国家、洲、洲际同步电网,以及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特高压直流主要用于大型能源基地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电力外送和跨国、跨洲骨干通道建设。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大技术突破。主要包括清洁发电和用电技术:大容量和高参数风机、高效率光能转换、大规模海洋能发电、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及联合调控、高效电能替代等;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特高压交直流及海底电缆、大容量柔性交直流输电、高压直流断路器、气体/固体绝缘管道输电、高温超导输电、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等;先进储能技术:大规模储能电池制造和大容量成组、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电网控制技术:特大型交直流电网运行控制、大系统仿真计算、分布式发电协调控制、微电网集群控制、电力信息海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因此,在未来研究学者应结合国际与我国国情,加大力度深入发展能源互联网,同时应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能源互联网与交通系统、燃气系统等领域的结合。建立不同领域信息进行融合时的统一模型,并保证信息结合时的高安全性[12-15]。

邬捷龙,等: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Vol.32No.3 10

第32卷第3期电网与清洁能源

3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重点

全球能源互联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光伏产业、风能制造产业、生物质能产业皆已崭露头角,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因此,可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增加示范城市,开展民用风电和光伏计划,加快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改变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状况。

2)交通行业是化石能源消耗的大户。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及其成本的降低,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代表的电气化交通正在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力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程度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增强。电气化交通系统尤其是电动汽车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电动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与应用,推进机电能源技术协同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3)在能源互联网时代,随着分布式能源生产企业数量的迅速增长及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千上万个分布式能源生产与储能企业接入主干电网,从而完成从传统的单项电能供应商向电能双向供应商的转型。

4)特高压实践的成功是能源互联网提出的基础[14-15]。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因此,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5)相比于其他的一次能源,天然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且联合循环燃气机组在效率、反应速度和建设周期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随着页岩气应用不断加强,天然气的成本呈下降趋势,燃气机组在发电侧的比例因此有望提高;另一方面,利用最近出现的“电转气”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机组的多余出力转化为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再注入天然气网络中运输和利用。因此,未来的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网络之间的能量流动可由单向变为双向。

4结语

在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而确定了未来该技术领域在可再生能源、电气化交通系统、电网管理运营服务、天然气、特高压电网这5个方面的发展重点,以期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世明,栾文鹏,张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

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4):3482-3494.

TIAN Shiming,LUAN Wenpeng,ZHANG Nengyuan.

Technical forms and key technologies on energy internet[J].

Proceedings of CSEE,2015,35(14):3482-3494(in Chinese).

[2]查亚兵,张涛,黄卓,等.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6):702-713.

ZHA Yabing,ZHANG Tao,HUANG Zhuo,et al.Analysis of energy key technologies[J].Science China Press:Infor-mation Science,2014,44(6):702-713(in Chinese). [3]RUFJUB Jeremy.第三次工业革命[M].张体伟,译.北

京:中信出版社,2012.

[4]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栓,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

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15):1-11.

DONG Zhaoyang,ZHAO Junhua,WEN Fushuan,et al.

From smart grid to energy internet:basic concept and research framework[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2014,38(15):1-11(in Chinese).

[5]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5.

[6]周孝信.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设想[J].陕西电力,

2015,43(9):1-4.

ZHOU Xiaoxin.A tentative idea of building new genera-tion of energy system[J].Shaanxi Electric Power,2015,43(9):1-4(in Chinese).

[7]姜江枫,丁涛,寇宇,等.基于多范式建模的能源互联

网可靠性评估[J].陕西电力,2015,43(12):6-9.

JIANG Jiangfeng,DING Tao,KOU Yu,et al.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energy internet based multi-paradigm modeling[J].Shaanxi Electric Power,2015,43(12):6-9(in Chinese).

[8]孙川永,魏磊,贾宏刚,等.新能源开发中风电、光伏

理论装机比例的探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6): 24-27.

SUN Chuanyong,WEI Lei,JIA Honggang,et al.Discus-sions on the theoretical installed proportion of wind power and photovoltaic power in new energy development[J].

11

(上接第7页)

ZHAO Biao ,YU Qingguang ,WANG Liwen ,et al .Parallel grid -connected system of non -master -slave and current sharing battery energy storage[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2,36(21):108-113(in Chinese ).[19]PRIETO-ARAUJO E ,BIANCHI F D ,JUNYENT-FERRE

A ,et al .Methodology for droop control 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 VSC -HVDC grids for offshore wind farm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11,26(4):2476-2485.

[20]HAILESELASSIE T M ,UHLEN K .Impact of DC line

voltage drops on power flow of MTDC using droop control[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2,27(3):1441-1449.

[21]孙宏斌,张伯明,相年德.配电潮流前推回推法的收敛

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19(7):26-29.SUN Hongbin ,ZHANG Boming ,XIANG Niande .Study on convergence of back/forward sweep distribution power

flow[J].Proceedings of the CSEE ,1999,19(7):26-29(in Chinese ).

[22]ELSAIAH S ,BENIDRIS M ,MITRA J.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rough feeder reconfiguration[C]//Proc PMAPS ,2014:1-6.

——————————————————

—收稿日期:2015-11-26。作者简介:

蒋智化(1976—),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与分析;

刘连光(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电网安全运行与灾变控制、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自发(197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与分析;

葛小宁(1983—),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电网安全运行与灾变控制;

彭国政(198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研究。

(编辑冯露)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2014,30(6):24-27(in Chinese ).[9]

慈松,李宏佳,陈鑫,等.能源互联网重要基础支撑:分布式储能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44(6):762-773.

CI Song ,LI Hongjia ,CHEN Xin ,et al.The cornerstone of energy internet: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J].Science China Press:Infor -mation Science ,2014,44(6):762-773(in Chinese ).[10]孙秋野,王冰玉,黄博南,等.狭义能源互联网优化控

制框架及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8):4571-4580.

SUN Qiuye ,WANG Bingyu ,HUANG Bonan ,et al.The optimization control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e special energy internet[J].Proceedings of CSEE ,2015,35(18):4571-4580(in Chinese ).

[11]周海明,刘广一,刘超群.能源互联网技术框架研究[J].

中国电力,2014,47(11):140-144.

ZHOU Haiming ,LIU Guangyi ,LIU Chaoqun.Study on the energy internet technology framework[J].Electric Power ,2014,47(11):140-144(in Chinese ).

[12]查亚兵,张涛,谭树人,等.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

思考[J].国防科技,2012,33(5):1-6.

ZHA Yabing ,ZHANG Tao ,TAN Shuren ,et al.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f the energy internet[J].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33(5):1-6(in Chinese ).

[13]谢高岗,张玉军,李振宇,等.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

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2,35(6):1109-1119.XIE Gaogang ,ZHANG Yujun ,LI Zhenyu ,et al.A survey on 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2012,35(6):1109-1119(in Chinese ).[14]殷树刚,苗培青,拜克明,等.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提

高全球能源使用效率[J].中国电力,2010,43(2):1-5.YIN Shugang ,MIAO Peiqing ,BAI Keming ,et al.To impro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lobal energy resources through UHV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lectric Power ,2010,43(2):1-5(in Chinese ).

[15]Litan R E ,Rivlin A M .互联网革命[M].聂庆,周传刚,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收稿日期:2016-02-12。作者简介:

邬捷龙(1962—),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运维检修、调度运行等方面的研究及管理工作。

(编辑申光艳)

!!!!!!!!!!!!!!!!!!!!!!!!!!!!!!!!!!!!!!!!!!!!!

邬捷龙,等: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Vol.32No.3

12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展望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导论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在能源互联网提出来前,智能电网概念已经得到业内认可,智能电网的理论都已经非常成熟,从手段、理念到目标都非常清晰。正因如此,去年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出台了智能电网的有关指导性文件。 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让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深度融合,才会走向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不能简单认为是能源修饰互联网。如果简单从字面理解,能源互联网更多指向二次能源甚至新能源的互联网,这不全面。能源互联网应该是让包括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在内的更多的创新性能源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时代,整合得更坚实有力。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但其并非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的“广域网”,它以现有的大电网作为“主干网”,并以微网和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构建开放、互联、对等和分享的信息与能源一体化架构,以真正实现能量的按需分配与动态平衡使用,最大限度地灵活接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力系统自身的问题,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等等,而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出发点则是要解决未来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用户之间的开放互联问题,互联式的电网是最可行的方式。因此,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能量的交换,信息通信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支撑,信息物理融合在能源互联网中也非常重要。 形象地说,其实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场景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源的极端动态(如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达到50%以上)、负载动态加上个性化需求(如电能质量等),那么应如何构建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能量的交换。事实上,互联网从一开始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需求——信息随时要求开放的接入(“源”是动态且开放的)、用户要求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用”是动态且内容不断变化的),而且互联网需求的增长也非常迅速,应该说互联网架构演进到今天,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基本上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二、用户端 能源互联网,首先用户端就要联上网。“智能电表”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电表是什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和数据入口,为了适应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实时控制、多种数据传输模式、智能交互等多种应用功能。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数据资源整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重点部署,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位居首位。2015年8月,发改委7个物联网立项中首个验收工程“国家智能电网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成功。之后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推进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2020年,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90%”以及“以智能电表为载体,建设智能

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处于初级阶段,是个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各领域针对“互联网+”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 互联网+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做互联网化的尝试。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经营的服装及零食等商家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电商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当前“全民创业”时代的常态下,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的常态是千万企业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后面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常态,做一个“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希望对正在关注“互联网+”的朋友有所启发。 趋势一:政府推动“互联网+”落实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的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能源互联网是什么?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对其进行阐述,电网将变成分布式和可分享,电网会变成像互联网一样。这里所说的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隐喻,其实际意义是指“从分布集中的传统化石燃料以及铀能源向分散式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转移”。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描述的局限性: 1.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主要是对用户层的能源共享的愿景。而对能源系统缺乏总体的把握,对能源系统的层次结构也没有清楚的描述。 2. 杰里米·里夫金对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的命名不够全面。要准确描述能量这个与时间有关的物理量,应由功率(POWER)和能量(ENERGY)来共同表述。前者更关注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后者表示给定时间段的能量消耗或生产。 3.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未阐述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一、美国——FREEDOM系统,提升能源效率 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FREEDOM系统的理念是在电力电子、高速数字通信和分布控制技术的支撑下,建立具有智慧功能的革命性电网构架吸纳大量分布式能源,通过综合控制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各环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兼容。

由于需要更加稳定、高效、安全的电网,以及实现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电网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智能化和分散化。而这一趋势,正在从隐喻意义上的“互联网式的电网”,转向真正的能源互联网,即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来管理现代文明中最基础的产品——电力。如果说电力是现代产业和消费的中枢神经,那么互联网技术将是电网的中枢神经。 从当年IBM最早提供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到目前趋势是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在引领能源互联网的风潮。其创新领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向:提升能源效率:美国的能源互联网公司——奥能公司OPower (下称奥能),于2014年4月在纽交所上市。奥能目前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 奥能创建于2007年,准确的说它是一家软件公司,借助先进的数字化通讯手段,与客户建立联络平台,通过分析公用事业公司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而为用户提供节能方案。2015年4月14日,奥能跟随美国“智能城市—智慧增长”总统商业发展代表团访问中国。 用户通过奥能提供的平台,可以清楚知道这个冰箱、电视、热水器、手机等在这个月的用电量,甚至可以到自己邻居的能源使用情况,从而进行对比,合理规划能源使用情况。奥能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电力公司降低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量,不仅为用户,也为电力公司节省了能源。 目前,奥能在全球已与100家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服务协议,为超过6000万户的家庭提供能效管理。根据奥能董事长拉斯基的测算,截至目前,奥能帮助用户节省了约60亿千瓦时的电力,2014年,其帮助节省电力约27亿千瓦时。其表示,美国最大水力发电站之一的胡佛水电站,平均每年的发电量为39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奥能帮助用户节省的电量将超过胡佛水电站的发电量。 奥能85%的利润额都来自美国,但其业务已经扩展到日本、新西兰、英国、法国等诸多国家。目前,奥能只在香港开展了一个项目,已经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力公司建立了商业联系。 大数据+服务:甲骨文创始人之一Thomas M. Siebel创办的C3 Energy,通过集成大数据形成分析引擎,提供电网实时监测和即时数据分析,同时也能对终端用户进行需求响应管理。另外,拥有大数据可以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如用于节

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与战略走向

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与战 略走向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所长专栏 着眼于市场化、民营化 当前世界能源已经进入了石油天然气时代,但石油供应紧张和化石能源的污染使得世界能源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能源时代演进。天然气时代正在来临,多种新的能源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能源还处于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燃煤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制造”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对中国能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模式的中国能源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位能源需求。中国能源产业正在加快步伐,进入一个全新的能源时代。 在此背景下,围绕以煤气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活动,能源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各种企业之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都在展开多方位的竞争与合作。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能源渠道趋于多样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日渐规范。在变革面前,能源企业的领导者、政府的能源决策者,都需具备洞察先机的战略远见。 当前能源产业的某些领域之中,还实行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落后机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石化、电力等行业还存在寡头垄断现象,市场化竞争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油价定价机制的不合理,电力建设规划的不合理等,导致中国经济为此支付了大量额外的成本。走向市场化、民营化,将是能源产业重要的解决之道。 王德禄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1.能源利用走向多元化 经过几千年的文明进步,人类用能已经进入化石能源时代。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普遍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中国则以煤为主。但石油危机和化石能源造成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其他能源迅速发展,新能源正在兴起,能源多元化的时代正在来临。能源的石油天然气时代 人类社会的用能方式始于机械动力时代。早期人类主要靠利用自然能和人畜力来获取所需的热、光和动力。机械动力主要来自于畜力、风能和水能,唯一的能源转换形式是将薪柴、秸秆等物体燃烧转换为热能和光能,供炊事、取暖和照明。在这一时期,人类的人均年能源消费量不超过油当量。 煤炭的发现利用和工业革命带来煤炭时代。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出现,使矿物能源开始转变为动力。煤炭最早被利用是在公元前5世纪,但大规模利用是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从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经过150~160年,到1920年煤炭占世界商品能源的87%,基本替代了非矿物质能源,造就了“蒸汽时代”。这一时期,人均年能源消费量达到20t油当量。 电能、内燃机的出现和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利用带来石油天然气时代。一是随着电能的出现,各种能源可方便地转换成电,而电又可方便地转变为光、热和动力;二是内燃机出现带动汽车和飞机的诞生。

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能源产业研究报告》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得资源者得天下。在全世界矿产品巨大的需求量面前,哪家企业第一手掌握资源,哪家企业就迅速发展。而新能源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类的绿色未来。在能源领域如何选择机会进入,为中南控股持续稳定发展作好铺垫,这将是本报告揭示的核心命题!

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六月

摘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产业价值: 在宏观环境和投资大力拉动下,中国能源产业超常规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很大产业价值! 产业增长动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政策法规支持、技术突破所带来生产成本下降以及常规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高企、中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因素。 产业机会: 太阳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太阳能住宅开发领域;其二、太阳能应用领域;风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是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风电场的承包领域。生物质能领域目前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领域比较成熟。矿产投资可以考虑在西部矿产资源丰富集中的地区参股已生产的矿业企业,或者投资勘探部门直接获取矿业权,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分散风险。 中南进入能源产业的策略建议: (1)风能产业投资机会: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风电场工程承包领域,带动风机设备制造业务,在制造领域应以风机零部件为切入点,尤其是电机和叶片;可以考虑通过收购兼并成熟企业进入风电产业,风投风电核心零部件技术,介入风电大型设备的技术开发,与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研发进行对接。 (2)太阳能产业投资机会: 在制造领域应以太阳能应用为切入点,包括太阳能电源、太阳能充电器等;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应以为企业或地区建设小型太阳能电站为切入点。 (3)生物质能产业投资机会: 建议采用关注的态度,选择产业变化带来的契机,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从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两个领域切入。 (4)矿产领域投资机会: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

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智慧能源系统发展历程及未来前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耗 持续增长,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都在丌断增加,这也直接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成本,同时在电力使用中也存在着丌必要癿浪费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逐渐兴起了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一般借劣能源互联网,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 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劢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 而智慧能源系统在电力节能上尤为突出,近几年已经得到广泛癿应用。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限电和节能成为首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癿快速增长,国民用电需求也持续走高,2019 年,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 6 万亿千瓦时大关,达到 6.307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电力消费达到 3 万亿以上,这也创造了新高。 表 1 2010-2019 年全国用电量及增速(单位亿瓦时/%)(资料来源: 中国电力年度发展报告)然而在电力大规模应用之后也相应癿面临着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消耗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我国工业生产中癿耗电占到了相当大癿一部分。 在用电高峰电力短缺癿环境下,对高耗能产业癿影响整体上是负 面癿,而且部分缺电严重癿省市高耗电企业可能面临拉闸限电癿风.

险。 根据国家能源局对投入产出癿多个行业电力消耗情冴迚行测算,结果显示除电力行业自身外,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等亓大行业是中国耗电最高癿亓个行业,这些行业面对电荒将首当其冲,成为拉闸限电癿重点对象,一旦对企业限电,将会极大地打乱企业癿生产规划,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癿经济损失。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癿用电成本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癿负担,而电力成本丌仅表现为直接消耗癿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癿价格传导对行业成本产生影响。 如化工行业对电力癿完全消耗,丌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癿电力,还涉及到产业链上游电力消耗包括: 基础化学、石油、燃料、电力、采矿业,这些电力成本都会间接承压到生产企业。 长此以来,解决电力限制,降低用电成本也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癿难题。 除了工业用电外商用和民用电力也面临着一些困扰,目前一些园区、校园、医院、机场、居民住宅区等大型公共区域也急需解决电力消耗过大、用电成本较高癿难题。 目前我国电力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峰时和谷时价格相差较大,以江苏省为例,峰时电价 1.0697 元/度,平价 0.6418元/度,谷时电价 0.3139 元/度,峰谷电价相差 3 倍多,而这些大型公共区域用电高峰也主要集中在峰时,这也带来一笔额外癿开支。

未来十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分析P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 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 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2016.8

目录 一、引言 (1)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1) 2.1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 (2) 2.2 国内互联的阶段划分 (3) 2.3 能源互联网架构划分 (4) 三、能源互联网阶段技术分析 (5) 3.1 能源本身的互联阶段 (6) 3.2 信息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相互促进 (10) 3.3 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 (11) 四、结论 (12)

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分析 一、引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使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大大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和利用、内燃机等机械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这一百多年的文明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急速消耗,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 “第三次工业革命”:融合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构建新型能源供需架构的思路,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获得广泛关注。之所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注以引号,是因为随着美国未来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所写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提及并着重描绘的能源互联网蓝图引起广泛关注和憧憬。从而逐渐兴起一股能源互联网的讨论热,并且逐步升温成一种预见性的“革命”。即便称之为“革命”,也只是概念性的,因为并不是后世总结。或许,今时今日的我们便是“革命者”,开创一个新革命。 能源互联网,现在被各界誉为能源发展趋势,具有指向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给以不同发展阶段定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多数专家、学者的学说,简单谈一下能源互联网的阶段划分,以及现阶段技术发展状况。 二、能源互联网阶段划分 能源互联网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是正在构建蓝图,逐步定义调整的阶段。现阶段能源互联网主要定义为,互联网技术、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状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即借助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各类集中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用电单元的能源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在允许新能源接入的同时,合理分配能源资源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包含了目前开展的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研究,能源互联网在概念、技术、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独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2917160.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当前,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电力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使得电 力系统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电力行业的能源损耗量巨大,且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致使传统的电力系统不再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基于此,就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在能源开发的同时,对其进行自动化管理,并 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着眼于未来,推动电力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趋 1.前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下,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得以完善。其中,电力 系统就是城市基础设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其 技术更新速度更是不断提高,并开始向着能源互联网方向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主要对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 状况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在当前激烈的能源冲突下,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让电力行业得到更加持续而稳定 的发展。 2.能源互联网特征分析 能源互联网当中存在的能源,一般为可再生资源,通过对水能、太阳能、风 能发电站进行信息技术集中管控,以便更好的解决发电量不足等问题,使电力调 度更加的灵活,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能源互联网特征看,主要包括以 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能源的可再生性。其二是能源的分布式。基于对风能、 太阳能分散性的考虑,来对能源的存储、采集、利用等采取就近性原则,构建小 型发电站,以便实现能源的高效调度[1]。其三是能源的互联性,由于可再生能源 在发电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因此其间歇性与波动性特征明显,需要 将各类小型发电站接入到能源网络中,以便更加合理的调配电力资源。其四是能 源互联网的开放性。由于分布式管理的便捷性与灵活性较强,通过接入发电装置、负载装置、储能装置等,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性。其五是能源互联网的智能 化特征。依靠计算机,来对相关数据进行自主分析,并对电能进行合理调配,从 而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供配电更加的智能化、科学化。 3.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分析 (1)构建分布式发电站。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3.8万亿kW,而从2014 年全国用电量看就已经达到了5.5万亿kW,也就是说,即便将我国水能全部利用与开发,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加之,在风能开发上,其地理局限性较为明显,因此太阳能将有可能成为能源互联网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太阳能电 池板的输出形式为直流电,因此,其逆变过程通常存在一定能量的损耗。但生活 中的部分电器可以接入直流电,所以,可以适当建立交流电网络以及直流电网络,来对两者进行灵活调度。 (2)电能的智能调度。分布式电站可以让电能的调度更加灵活,通过科学调度来大大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优点之一。因此,这就要求 计算机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及数据采集能力,以分布式的发电站作为基础 为单位,对居民的用电信息加以监控,结合其用电需求信息,来对数据进行实时 管理,以便更加合理的分配电力资源。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厂、企业等用电 量相对稳定,不能频繁的进行电能调度,所以要与居民的生活用电网络进行分离。通过用电时差、区域差异,来将分布式发电站划分成不同的小模块,再对各个小

2019年全球能源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全球能源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摘 要:一本文从能源消费变革二生产方式变革二技术创新二供给格局二商业模式二结构调整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的战 略意义三从清洁能源利用二发展组织成立二虚拟电厂建设等 方面,总结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三最后,从技术创 新二标准制定二体系架构二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全 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对策建议三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行业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利用互联网将能源的生产二传输二存储二消费等环节智能互联,从而实现能源传输二能源配置二能源交易二信息挖掘二智能服务等不同于传统能源网络的功能,进而改变传统能源利用模式三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领域的变革,能源互联网被认为是可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三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中国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所提出的 中国方案 ,是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6日,在 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的,旨在以 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的形式,推动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发二配

送与使用,从而提高世界清洁能源消费市场份额,促进世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三 一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战略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促进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的提升,降低全球变暖速度;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方式变革,优化资源需求配置;三是促进能源技术创新,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四是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推动能源行业转型三 (一)促进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的提升,降低全球变暖速度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致力于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增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同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即1 5摄氏度以内,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根据IEA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13年下降以来,2017年首次出现了1 6%的上涨,2018年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可见‘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三清洁能源的使用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虽然全球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地区较为不均衡,资源富集地区大都远离能源消费中心三其中,水能最丰富的地区为亚洲,约占世界的46%,最丰富的国家为中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为非洲,约占世界的32%,最丰富的国家为俄罗斯;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为非洲,约占世界的 40%,最丰富的国家为中国(见表1)三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开启全球能源配置新格局,实现全球清洁能源的共享,降低能源供给地与能源需求地分离程度不断加深的问题三另外,减少清洁能源供给国家的资源浪费,增加化石能源消费大国的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从而提高全球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三综上所述,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优化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 究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国家能源局字体:[][][] [] []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 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给出政策建议。 一、风电发展趋势 (一)国家鼓励政策将长期存在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机制(CDM)项目迅速开发,目前获得CDM的项目将多获得政策补助5-8分/千瓦时,这有效地提高了风电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和积极性,到2012年,如果CDM机制仍能延续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我国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将对风电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方向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亿千瓦,并初步规划了在甘肃、新疆、蒙东、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苏沿海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案》,甘肃风电、新疆风电除了在西北主网内消纳外,还需要与火电“打捆”后送到“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内蒙古风电除了在当地消纳一部分外,还须送到东北电网和“三华”电网消纳;吉林风电主要在东北电网消纳;河北电网主要在华北电网消纳;江苏沿海风电主要在华东电网内消纳。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条件下,七大基地可具备总装机容量亿千瓦的潜力。由上可见,开发大

新能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虞华(1963—),男,江苏盐城人,高级统计师,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副局长,从事统计调查与价格理论研究。 E -mail:yccddyh@https://www.360docs.net/doc/d312917160.html, 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为主,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其中,风电装备和光伏设备制造业具有先发优势。 1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盐城市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和生物 质能,还有盐城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全市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共有企业13家,项目20个[3]。 1.1风电装备情况

作为江苏沿海大市的盐城自然把风电开发和风 电装备制造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2007年 6月28日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现在,全市风电 装机容量已达45万kW 。从2008年协鑫风电装备第 1片风力机叶片下线到2009年,全市风电装备制造 已实现产值30亿元。现有企业3家,其中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企电站,发展风光互补发电产业。盐城是光伏地面并网电站的重要布点区域,预计可争取100MW 以上的容量,占全省的1/4。目前盐城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现有企业3家,分别落户于亭湖区、盐都区和阜宁县。其中位于阜宁的江苏特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 2008年11月建成投产,为全国第8家投产的多晶 硅生产企业,一期工程设计年产能为500t 。2009年 1-6月生产多晶硅250t ,实现开票销售1.2亿元,利 税1200万元。 1.3生物质发电产业 盐城是农业大市,年产生秸秆800万t 左右,可 建多个生物质发电厂,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可观。盐城市目前拥有生物质发电企业2家,其中国能生物发电射阳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投产,总投资2.58亿元,2008年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800万元;江苏国信盐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预计项目总投资为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10 来源:国家能源局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国电能源研究院) 本报告重点针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和清洁煤发电等领域,从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给出政策建议。 一、风电发展趋势 (一)国家鼓励政策将长期存在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以及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只有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才能实现该目标,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可能还会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随着风电并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的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清洁能源机制(CDM)项目迅速开发,目前获得CDM的项目将多获得政策补助5-8分/千瓦时,这有效地提高了风电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和积极性,到2012年,如果CDM机制仍能延续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我国风电投资的经济性,将对风电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风电规模化发展成为方向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草案)》,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5亿千瓦,并初步规划了在甘肃、新疆、蒙东、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苏沿海建设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根据国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方案》,甘肃风电、新疆风电除了在西北主网内消纳外,还需要与火电“打捆”后送到“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内蒙古风电除了在当地消纳一部分外,还须送到东北电网和“三华”电网消纳;吉林风电主要在东北电网消纳;河北电网主要在华北电网消纳;江苏沿海风电主要在华东电网内消纳。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条件下,七大基地可具备总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