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36)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A卷)

校外学习中心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学号201712021710013姓名赖永香成绩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人经过多年流血牺牲、历尽千难万险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与道路理论的形成有着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其中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型。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背景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动,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发展,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始人民革命,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急需一个统一而符合实际的理论来引领中国革命。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使得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理论的产生具有了鲜明的特性。是否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这是革命和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迷雾和传统影响的束缚,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并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成功开创

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及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应该向何处去,革命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首先,毛泽东从实践上最早把工作的重点自觉地转向了农村。1927年10月,他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起点,是走上新的革命道路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其次,毛泽东不仅为各地武装起义和根据地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了比较成功的经验,而且在实际上开创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再

次,毛泽东及时地总结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最早、最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包含着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斗争的形式是武装斗争;二是斗争的重点是先取乡村后取城市。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他就明确回答了有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实际上提出要把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后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他进一步分析中国的国情,从理论上对这条革命道路作了全面系统的概括,阐明了走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灵活地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领导建立了一块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全面总结了适合中国情况的人民革命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指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虽然主要是说的武装斗争的道路问题,实质上是整个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就没有毛泽东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理论。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正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突出、最重要的贡献。

三、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建设,同样也要根据中国的情况解决它的道路问题。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一)提出以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根据这一思想,毛泽东领导全党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把我国尽快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他同意党的八大关于主要矛盾已经变化,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见。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

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三)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我国还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要用50年到100年左右的时间,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并倡导改革,从而为以后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