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110

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罗塘中心小学袁淑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前些时候,有幸聆听了万安县河西片四个乡镇四年级语文阅读课文合作教学课比赛,一睹了这些年青教师的课堂风采。令人欣慰的是有几位初上讲台的年青教师的教学潜意识地有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课堂效果明显。这些课突出了阅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会学为主旨,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智力的发展,导启结合,扶放得当。既引导学生学习到了课文的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课文可持续的学习方法。真是一堂课的学习,长久性受益。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有些课却始终走不出一种误区,那就是所谓的精彩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阅读课文成了讲读课文,“模”之“讲”式。从开始上课到教学结束,教师滔滔不绝,从音字词到句段篇面面俱到,教师展示的口功,学生训练的是耳功。亦让听课人为之一惊,阅读课文怎成了讲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阅读与讲读课文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几年下来就知道都是学法一样的课文,只不过是阅读课文的文题上带个“*”罢了。更为悲哀的是阅读课文成了讲读课文,有学校的领导还不遗余力地称之为“模”课,着实让老师们摸不着头脑、哭笑不得。

其次是授之以“鱼”不是“渔”,“模”之“灌”式。本来阅读课文是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进而达到独立阅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的目的。可是授课教师却没有这一隐含理念和训练学生这一学习方法。如有的课文可直接从文题的题眼入手阅读,有的课文可抓住关键词入手阅读,有的课文可紧扣中心句(或过渡句)

入手阅读……千篇一律的精讲,学生学得多茫然!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仍不能主动自学,没有学习的持续性。

再就是讲台成了舞台,“模”之“戏”式。有些课不是从夯实教法上予以引导、启迪,而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精彩。为此,一堂公开教学课便成了一堂作秀课。写教案费时几天,几经易案,几度试教。课堂上问呀、答呀、看呀、听呀、唱呀、跳呀、表呀、演呀,看上去这堂课热热闹闹,配合默契,一帆风顺,但效果如何呢?如课前换个教学班,或课前抽定教学内容又将如何,还会那么一帆风顺吗?授课教师固然是心知肚明,而旁观的同行们更是一清二楚。事实上,一节课哪有那么多天的时间来写教案,哪有那么多的同事来参与研讨,哪有那么多的课时来进行试教……离开赛场,又是庐山真面目。另外,课堂教学比赛或检查教师教学功底,这样准备下的检测能是真实水平吗?有意义吗?何不来点真格?

因“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我们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去精心设置教学过程和依据课中生成去摸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不是眼过云烟,而是一种持续性、终生性的学习。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摘自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14日)虽然课堂教学有别于经济建设,但科学发展观无不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因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只有统筹兼顾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吃透了教材要求,把握了课堂重心,凸现了个性特长,形成了教学风格,课堂教学亦精彩中真实,真实中精彩。否则,不真实的精彩是持续不了的,也是走不远的。何况,不真实的东西也不为真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