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与荒唐的金圆券币制改革

王云五与荒唐的金圆券币制改革
王云五与荒唐的金圆券币制改革

王云五与荒唐的金圆券币制改革

众所周知,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于1948年8月在全国实行币制改革,强行收缴金银外币,发行新货币金圆券。这场史无前例以搜刮民脂民膏为宗旨的币制改革短短10个月便彻底失败。它不仅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最后也加速了国民党经济的崩溃和在大陆政权的覆灭。这场荒唐短命的币制改革与当时的财政部长、一个名叫王云五的社会名流紧密相关,它的出笼前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受命于“危难”之时,欲替“党国补天”

王云五是今天大多数人都非常陌生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却是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社会贤达,也是金圆券币制改革策划和推行的始作俑者。

王云五,原名之瑞,后改字云五,号岫卢,1888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自幼家境贫寒,11岁才进学校读书,14岁在五金店当学徒。后刻苦自学入上海“同文馆”学习英文,19岁在上海中国新公学任英文教员,胡适、杨杏佛等人皆是其学生。1912年在孙中山总统府做秘书,不久受蔡元培所聘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秘书长、教育厅长等职,并在北京创办《民主报》。1921年经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1930年出任总经理,其间编译出版多部大辞典,并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成为当时出版界的社会知名人士。

抗日战争时期,王云五在政坛上日趋活跃。1938年,他以社会贤达和文化界代表进入政界,担任国大代表和国民政府参议员等职。抗战胜利后先后任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一跃成为国民党政府大员,完成了他由学徒到政客的人生转变。王云五虽于早年加入国民党,但因在1927年党员登记时未办手续,此时成了一名无党派的“社会贤达”,但其言行“比国民党还国民党”。他在参政会上曾多次极力支持蒋介石的各项反共政策,被称为“国民党之前哨”。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参政员拒绝出席参政会议,王云五便跳出来无端指责中共开了“恶例”,因而受到蒋介石的特别器重。鲁迅先生生前曾评价此公:“工于心计”,“城府很深”。

抗战结束不久,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休养生息的民意,很快就穷兵黩武发动了对中共解放区的全面内战。然而这场不义之战仅开战头两年就损兵折将达264万人,占全年总开支75%的战争支出,消耗了大量的金钱与物资,致使生产萎缩,物资匮乏,整个财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民党政府1935年第一次币制改革所发行的法币,到1948年初的发行额已高达战前的47万倍,而物价却比战前上涨了3492万倍。内战要继续打下去,没有金钱支撑万万不行,美援虽好,可山姆大叔也不愿赔本把金钱扔进蒋介石毫无成果的无底洞。无奈之下,国民党政府只得自己想办法“挖潜”补洞。

为挽救日益恶化的财政经济危机,强力搜刮民脂民膏用于“戡乱战争”,国民党政府相

继采取抛售黄金回笼法币和管制外汇等措施,力图挽救经济颓势,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行政院宋子文、张群内阁相继被迫下台,由学者从政的翁文灏继任行政院长。1948年5月,经翁文灏等人推荐和蒋介石首肯,王云五以“社会贤达”身份出任国民党政府实行“宪政”后的第一届行政院财政部长。

王云五上任伊始,面对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的经济形势,决心抱着“替党国补天”的思想,在全国进行新的币制改革,取消流通已久的法币,改为发行新货币――金圆券,幻想能像抗战前1935年币制改革那样较为成功地整顿经济。经过精心准备,他亲自秘密起草了一份《改革币制平抑物价平衡国内及国际收支的联合方案》,交与行政院长翁文灏。翁对于财政金融并无专业知识,只得病急乱投医地采纳了王云五的建议,两人一同于7月7日面呈蒋介石定夺。

王云五的“补天”发明使早已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喜出望外,他在审核报告后认为:“王云五所拟金圆券方案,设法挽救财政,收集金银、外币,管制物价,都是必要的措施。”在对王的改革方案大加赞赏的同时,蒋介石还亲自打电话指定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等人协助对方案认真加以研究,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8月19日,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专题研究币制改革相关问题,并破例邀请不是国民党员的王云五到会作币改方案的说明。当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明令在全国取消法币实行金圆券币制,限期兑换人民所有之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

对于王云五炮制的所谓币制改革,国民党内外许多明智人士均持反对意见。上海市长吴国桢在得知金圆券方案后,就公开大骂王云五是乌龟王八蛋。就连蒋介石十分信任的著名银行家张公权也数次面谏蒋介石指出:发行新币,必须有充分现金或外汇准备,如不减少预算支出,新币必然贬值;恐不出三四个月即将冲破20亿限关;人民若对新币不信任,势必弃纸币而藏货品,后果将不堪设想。但走火入魔的蒋介石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这位国民党政府实行“宪政”后的首届总统已把实行金圆券币制改革看作是当时挽救危机的唯一出路,他甚至发表讲话声称:“共产党最怕两件事,一个是世界大战,而明年大战就可爆发;再一个是改革币制,稳定经济。”

强制推行币改,上海“闹剧”四起

8月20日,王云五以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身份在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外界公布实行金圆券币制改革。当天,金圆券发行准备监理会宣告成立,负责监督检查金圆券的准备和发行。为使金圆券顺利登台,蒋介石与王云五还在莫干山主持召开了由国统区财政和工商界、金融巨头参加的特别会议,蒋介石亲自发表讲话,希望经济巨头们鼎力支持币改法案。然而与会者心知肚明,金圆券虽规定有含金量,但既不能兑现,又是在国库空虚、无任何硬通货垫底和实物担保情况下匆忙发行的,而且发行额也无限制,其后果可想而知,用金圆券挽救危机不过是国民党政府的一相情愿而已。

金圆券发行之初,普通老百姓在“违者没收”或被投入监牢的高压下,只好将所存金银

外币向银行兑换金圆券,而深知国民党政府经济危机底细的工商、金融大资本家就没那么乖顺了,谁也不会把自己的财富白白送进国民党政府的狮子口里,便想方设法保住手中的金银外汇不愿兑换。这使得王云五大为头疼,他建议蒋介石劝说不灵就采取强制手段。于是,蒋介石在9月6日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纪念周上大骂资本家们“自私自利”,“直接破坏政府戡乱救国的国策”,威逼他们必须马上改变观望态度,否则“政府不得不采取进一步措施予以严厉制裁”。老蒋这回是说到做到。会议一结束,他马上委派长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特派员亲临督阵,以铁的手腕确保币改顺利进行。

蒋经国为打好上海币制改革这一仗,一上任就召见上海经济界的李馥荪、周化民、钱新之、戴铭礼等头面人物,胁迫其申报金银外币的存量,限时送交中央银行。周化民和戴铭礼硬抗软磨,蒋公子勃然大怒,抓起电话就要警察局来人将周戴二人拘押,其他人顿时吓得面色如土。事后,周化民很久不敢居住在家,每天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上海煤炭火柴大王刘鸿生对亲信说:“蒋太子满脸杀气,他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不敷衍不行啊!”被迫交出美钞230万元、黄金8000两、银元数千枚。就连曾为蒋介石赴美奔波借款颇受赏识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此时也不得不交出外汇114万美元。为杀鸡吓猴,蒋经国还把有孙科做后台进行金融投机的上海林王公司经理王春哲以“囤积居奇”的罪名枪毙,并将申新纺织总经理荣鸿元、美丰证券总经理韦伯祥、中国水泥公司常务董事胡国梁等人以私逃外汇窝藏黄金罪名逮捕入狱。消息传开,整个上海经济界大为震动,不得不按蒋经国的要求就范。

就在金圆券刚刚强制推行之时,王云五的财政部却突然爆出了币改泄密丑闻,顿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币改方案的出笼是在极度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前后参与方案讨论的只有极少数几个核心人物,所有文件的起草和誊写都是王云五本人亲手办理,就连财政部次长徐柏园都是直到币改前夕才知道顶头上司亲拟的秘密方案。如此严密防范仍被泄露出去了。就在王云五举行币改记者招待会的同一天,上海《大公报》发表了一篇“币制改革的事前迹象”文章,揭露有人早已获取国家币改核心机密。此文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王云五首先成为人们评论的焦点,国民党政府许多人怀疑是王指使好友潘序伦等人所为,这使得陷入尴尬境地的王云五有口难辩,便急忙恳求老蒋为其洗刷清白。

币改泄密一案也使蒋介石大为恼火,他深恐此案会使金圆券信誉扫地,便急令国民党监察院火速派员去上海协助蒋经国查明真相,限七天破案以正视听。在老蒋的催逼下,蒋经国组织专案组很快就查出了此案系蒋介石的旧友、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公子杜维屏的鸿兴证券所为。9月2日,上海警备司令部正式逮捕了杜维屏以及巨额股票抛售套汇人李国兰、杨淑瑶,他们交代是受李国兰的丈夫财政部秘书陶启明等人指使干的。陶启明很快被逮捕归案,经过56个小时凌厉的审讯攻势,陶启明终于供出是顶头上司财政部主任秘书徐百济从财政部内部公文中得知新的币制改革即将开始,将此消息透露给陶启明等人,陶妻李国兰和其他知情人便连夜赶赴上海大肆抛股套汇。9月15日,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公审此案,因恐涉及内幕太多,仅对徐百济、陶启明各判7年,对李国兰、杜维屏、杨淑瑶分别判刑7至10个月。为平息舆论,蒋介石随后也将难逃干系的王云五明令予以了处分,使这位“币改功臣”出师未捷马先失蹄,此时只好自认“倒霉”了。

为确保金圆券发行后的流通信誉,蒋经国在上海还专门成立了2万余人的“打虎队”,先后查封拘押了一大批从事走私、套取官价外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违法经营公司和大小老虎,就连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也被关进了大牢。蒋经国的“打虎”行动对经济界冲击很

大,但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开的扬子公司却利用特权照样我行我素从事违法经营。社会舆论大哗:大老虎不打,则“小老虎死得太冤枉”,“中老虎牢中要叫屈”。杜月笙更是公开揭露扬子公司的违法活动,要求小蒋“一视同仁给予查处”。

面对社会压力,蒋经国只好下令查封扬子公司。孔令侃见势不妙急忙向姨妈宋美龄求救。宋美龄便立即要求小蒋手下留情取消对扬子公司的查处,结果双方互不让步,不欢而散。宋美龄一气之下将一封措词严厉的电报十万火急地打给了正在收拾辽沈战役残局的蒋介石,接到宋美龄电报后,蒋介石只得扔下指挥棒赶赴上海,一见面就训斥蒋经国“干事太露!过火”,勒令立即停办扬子公司一案,将孔令侃放出息事宁人。此事很快在社会各界造成恶劣影响,使金圆券出笼不久就信誉扫地。皇亲国戚逃离法网,被誉为“打虎英雄”的蒋经国也一夜间背上了“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的代名词,被迫辞职离沪。

币改彻底失败,王云五转眼成“党国罪人”

币改法案公布后,根据王云五的建议,蒋介石于21日发布命令,向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北全国各大区分别派出政府大员进行督导,通过铁腕高压手段,迫使国统区人民将自己所有的金银外币送交国民党中央银行兑换成金圆券。到9月底,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各地收兑金银外币即达1.6亿美元。为此,蒋介石特让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打电话向王云五表示祝贺。为加大收兑力度,9月30日,国民党政府又决定将全国黄金美钞的兑换期限再延长一个月,银元兑换期限延长两个月。一位外国评论员说,国民党“政府一只手拿出一片纸,另一只手好象变戏法一样把人民的财富搜刮一空”。

币制改革如狂飙一样肆虐整个国统区。金圆券发行仅15天,汉口、重庆和广州的物价就分别上涨了21%、40%和83%。而认定币制改革必将成功的王云五于9月20日赶赴美国出席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在会上大吹其币制改革,以图借此机会谋求美国贷款支持。没想到20天后他回国时,金圆券出现的危机已非人力所能挽救。整个国统区出现的存款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导致当时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从早到晚人群鹤立,各米店面铺十店九空,许多地方不得不靠军警维持市面。11月10日,南京爆发大规模抢米风潮,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首都戒严令”。为挽救危机,国民党政府急忙于11月11日颁布《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修正人民所存金银、外币处理办法》,但对缓和局势无济于事,反而在全国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此时的王云五已是欲罢不行欲哭无泪了。

随后全国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到1949年4月,上海地区竟上涨了6.3万倍。抗战前1937年4月能买3733石米的钱到此时只能买一粒米。许多老人回忆说,那时上午算好可买5斗米的钱,下午只能买2斗米,第二天就只能买半斗米,到后来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就连买手纸也要提上一面袋金圆券;广东一家造纸厂一次竟买进800箱票面100―2000元大面值钞票充当造纸原料。金圆券发行10个月的暴跌速度已远远超过法币发行14年的贬值速度。这一荒唐的币制改革,成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黑暗时期,它导致无数老百姓拿着一堆的废纸等死。老百姓痛骂国民党是地地道道的“刮民党”,蒋介石是“蒋该死”。这是王云五在

币制改革初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此时已被迫下野的蒋介石为抵制代总统李宗仁,早已把大量黄金美钞运往台湾,李宗仁只得靠不停地印制金圆券挣扎维持,以致有人说当时国统区百业凋零,唯印钞业“欣欣向荣,一枝独秀”。上海解放时,整个上海城区到处是一堆堆无人要的金圆券。南京、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5日正式下令禁止金圆券流通。而逃到广州的国民党政府虽然仍继续发行金圆券,但“多数地方已不通用或完全拒用”。其立法院全体要员甚至联署提议向孔、宋两大家借款10亿美元以求共度难关,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王云五的金圆券币制改革出台仅仅10个月就宣告彻底失败。它非但没有挽救蒋介石失败的命运,反而加速了国民党经济的全面崩溃和在大陆政权的垮台。王云五也转眼间变成了“党国罪人”,成为遭各方弹劾的众矢之的和中共公布的战争罪犯之一,被迫于11月16日引咎辞职。但蒋介石却利用币制改革闹剧搜刮了2亿美元的金银外汇,仅在上海一地,就搜刮了黄金110多万两、美钞3400多万元及大量的白银、港币和银元。这为台湾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否则,蒋氏父子在台湾恐怕只能啃地瓜干吃香蕉皮了!就此而言,王云五可谓“功不可没”。

1949年,王云五逃往台湾,不久又重操旧业创办了国华出版社。蒋介石也没有忘记这位功臣,于1951年将失意跑到香港的王云五请回台湾,让其先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其间曾出席联合国第十二届大会。1964年,王云五退出政坛,出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著有《谈往事》、《王云五新辞典》、《蛐庐八十自述》、《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等书。1979年8月在台北病逝,终年93岁。

随机信号分析习题

随机信号分析习题一 1. 设函数???≤>-=-0 , 0 ,1)(x x e x F x ,试证明)(x F 是某个随机变量ξ的分布函数。并求下列 概率:)1(<ξP ,)21(≤≤ξP 。 2. 设),(Y X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 0, 0 (,)0 , other x y XY e x y f x y -+?≥≥=? ?, 求{}10,10<<<

8. 两个随机变量1X ,2X ,已知其联合概率密度为12(,)f x x ,求12X X +的概率密度? 9. 设X 是零均值,单位方差的高斯随机变量,()y g x =如图,求()y g x =的概率密度 ()Y f y \ 10. 设随机变量W 和Z 是另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的函数 22 2 W X Y Z X ?=+?=? 设X ,Y 是相互独立的高斯变量。求随机变量W 和Z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11. 设随机变量W 和Z 是另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的函数 2() W X Y Z X Y =+?? =+? 已知(,)XY f x y ,求联合概率密度函数(,)WZ f z ω。 12. 设随机变量X 为均匀分布,其概率密度1 ,()0X a x b f x b a ?≤≤? =-???, 其它 (1)求X 的特征函数,()X ?ω。 (2)由()X ?ω,求[]E X 。 13. 用特征函数方法求两个数学期望为0,方差为1,互相独立的高斯随机变量1X 和2X 之和的概率密度。 14. 证明若n X 依均方收敛,即 l.i.m n n X X →∞ =,则n X 必依概率收敛于X 。 15. 设{}n X 和{}n Y (1,2,)n = 为两个二阶矩实随机变量序列,X 和Y 为两个二阶矩实随机变量。若l.i.m n n X X →∞ =,l.i.m n n Y Y →∞ =,求证lim {}{}m n m n E X X E XY →∞→∞ =。

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

金圆券——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货币 ——1948年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 正在热映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描写了国共之间在经济战线的斗争,电视剧的描写较过去更为深刻而细腻,从而对国民党政权统治在大陆的崩溃,给出了合理而逻辑的解读。电视剧中以较多篇幅写到了19 48年的金圆券改革及其前因后果,那么,金圆券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币制改革的酝酿过程“十分保密” 自抗战中后期开始,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合法货币——法币的价值即日渐下跌,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民党当局不能不关注的严重问题。 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再起,军费开支剧增,法币的过量发行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经济风潮的不断爆发。蒋介石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并未反思这是打内战的必然结果,却寄希望于通过币制改革解决问题。 进入1948年,国民党军事不断失利,控制地域在缩小,物资产出在减少,而货币发行还在大量增加,政府开支几乎全靠印钞票,法币面值最高已达500万元,发行最多时达到了每天10万亿元这样令人目眩的数字。如此过量的发行,自然刺激物价持续走高,每

天甚至每小时都在变化。法币与美元兑换价超过1000万比1,法币几乎失去支付功能,濒临崩溃的边缘。 对于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蒋介石极为忧虑,认为“经济险恶,物价飞涨,以通货膨胀不能压阻为最可虑”;“应速谋彻底改革之道,方能挽救此危局”。 1948年5月,国民党政府改组,地质学家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出版家王云五出任财政部长。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当家人,王云五虽然对于经济经管不能说是完全外行,但他既非财政金融专家,也与财政金融界本无多少瓜葛。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表现自己干实事的形象,王云五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奉蒋的旨意,推动进行酝酿已久而迟疑不决的币制改革。 金圆券币制改革的酝酿过程“十分保密,除了极少数人接触并审议过此议案外,外界并没有研讨过”。但即便如此,在事先知晓的国民党高官中仍不乏反对派。上海市长吴国桢认为,“只在城市控制价格,注定要失败。”行政院长翁文灏也心存犹豫。只是当时的经济形势已到了不改则难以为继的地步。 7月底,蒋介石在避暑胜地——浙江莫干山审议币改方案,在蒋介石询问前央行总裁、著名金融家张嘉璈的意见时,张告诫蒋,“根本问题在财政赤字太巨。发行新币,若非预算支出减少,发行额降低,则新币

2011—2016全国卷改革真题汇编.

全真训练(一)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全真训练(二) 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 2.(2007,广东)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 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3.(2000,北京春季)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4.(2005,天津)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5.(2007,上海)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6.(2003,全国)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7.(2005,上海)北周鲜卑大臣豆卢?拮栽钙?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8.(2006,上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9.(2004,上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随机信号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1 第一次作业:练习一之1、2、3题 1.1 离散随机变量X 由0,1,2,3四个样本组成,相当于四元通信中的四个电平,四个样本的取值概率顺序为1/2,1/4,1/8,和1/8。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875.087 813812411210)(][4 1 ==?+?+?+?===∑=i i i x X P x X E 81 )873(81)872(41)871(21)870(])[(][2224 1 22?-+?-+?-+?-=-=∑=i i i P X E x X D 109.164 71 == 1.2 设连续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 ????≥<≤-+<=21 201)](2π Αsin[0.500 )(x x x x x F 求(1)系数A ;(2)X 取值在(0.5,1)内的概率)15.0(<--= a a x u x u a x x F (4)0)()()(>--- =a a x u a x a x u a x x F

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

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 文汇报李婷2015-01-24 08:49 [摘要]当时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宣布实施金圆券方案,为的是取代业已破产的法币。1948年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 前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以1948年的币制改革为背景,艺术地呈现了国民党金融体系是如何崩溃的,剧中,代号“建丰同志”的蒋经国很是神秘,虽未正面出现过,却不时亮一嗓宁波普通话,仿佛在各方势力的较量中他说话最管用。 日前,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做客上海市档案馆,以“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从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说起”为题举办讲座。在吴景平看来,作为艺术创作,《北平无战事》在剧本、人物塑造等方面可圈可点,但不能将剧中的内容和历史对号入座。事实上,1948年主导币制改革的不是蒋经国,那时的他还远没有掌控全局的能量;被人津津乐道的“上海打虎行动”的失败,和国民党金融大崩溃也没有太大关联。 法币破产,金圆券仓促出笼 吴景平说,当时的币制改革跟蒋经国没有太大关系,他做的事情仅仅是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真正的主导者是蒋介石。当时国民党推行币制改革,宣布实施金圆券方案,为的是取代业已破产的法币。法币是从1935年开始发行的,在8年抗战中,发行数额增加了390多倍,1937年的发行总数是14亿,到1945年已达5500多亿,而物价上涨比例更高,如重庆物价上涨达1795倍,上海86000多倍。因此,1945年抗战结束后,意识到法币不行了的蒋介石便要求当时的行政院、财政部、中央银行拿出币制改革的方案来。但当时主掌行政院的宋子文及财政部长俞鸿钧认为,币制改革须有基本前提,即社会和平、经济稳定、国际贸易收支平衡、有金银外汇作为准备金等等,而彼时战争刚结束,国民经济还很困难,没有这个底子来承担变革。 蒋介石没有因行政部门的审慎立场而停止推行币制改革的准备。1948年5月“行宪”之后,蒋介石任命翁文灏为行政院长,找来王云五担任财政部长。当年8月19日,在他主持下,通过了改革币制与管制经济各项文件。在当天的日记中,蒋介石这样写道:“此为3年来一贯之政策与唯一之主张,因(宋)子文、(张)岳军、(张)公权、(俞)鸿钧等皆畏缩不决,未敢执行,而今日以事急势迫,不得不有此一举。然(翁)咏霓与(王)云五能毅然实施,亦可谓奋勇难得矣。” 据宝岛台湾的公开档案记载,此次币制改革根本没来得及详细讨论,当天的会议总共就两三个小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与会人员便匆匆举手通过了。 经济崩溃,一石大米要4亿多元 对于金圆券政策的风险,蒋介石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局面,试图通过完全的高压统治来和市场较量。但现实的情况是完全失控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有不少影视作品将原因归结于“上海打虎行动”的失败: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准备查封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时,由于各方势力的干预,行动受到挫败。

信号分析与处理习题

2.1 有一个理想采样系统,其采样角频率Ωs =6π,采样后经理想低通滤波器H a (j Ω)还原,其中 ?? ???≥Ω<Ω=Ωππ 3032 1 )(,,j H a 现有两个输入,x 1(t )=cos2πt ,x 2(t )=cos5πt 。试问输出信号y 1(t ),y 2(t )有无失真?为什么? 分析:要想时域采样后能不失真地还原出原信号,则采样角频率Ωs 必须大于等于信号谱最高角频率Ωh 的2倍,即满足Ωs ≥2Ωh 。 解:已知采样角频率Ωs =6π,则由香农采样定理,可得 因为x 1(t )=cos2π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ππ π32621=< =Ωh ,所以y 1(t )无失真; 因为x 2(t )=cos5π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ππ π32 652=>=Ωh ,所以y 2(t )失真。 3.2 设x (n )的傅里叶变换为X (e j ω),试利用X (e j ω )表示下列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1) )1()1()(1n x n x n x --+-= (2) )]()([2 1 )(2n x n x n x -+= * 分析:利用序列翻褶后的时移性质和线性性质来求解,即 )()(ωj e X n x ?,)()(ωj e X n x -?- )()(ωωj m j e X e n m x --?- 解:(1)由于)()]([ω j e X n x DTFT =,)()]([ωj e X n x DTFT -=-,则 )()]1([ωωj j e X e n x DTFT --=- )()]1([ωωj j e X e n x DTFT -=-- 故ωωωωω cos )(2])[()]([1j j j j e X e e e X n x DTFT ---=+= (2)由于)()]([ω j e X n x DTFT * * =- 故)](Re[2 ) ()()]([2ωωωj j j e X e X e X n x DTFT =+= * 3.7 试求下列有限长序列的N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闭合形式表达式):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专项训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专项训练 改革史这一块的知识是一块在高考中比较容易考核到的内容,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专项训练,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重大改革:王莽改革 1.(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依据材“社会矛盾加剧”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题,从材料中的“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等分析改革的弊端说明原因。 【答案】(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历史重大改革:秦朝、汉朝、唐朝的币制改革 1.2015年全国卷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交汇点一: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和重大改革 教学目标: 1.认识古代政权的兴衰演变; 2.了解古代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表现及概况; 3.了解古代乱世的形成原因、表现及结果; 4.系统归纳古代重要的改革,归纳和比较这些改革的背景、内容、成败原因,学会对改革的本质目的与实际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学法指导: 正确分析历史人物与古代治乱兴衰的内在联系;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古代治乱兴衰的原因。知识整合: 一、治乱兴衰(封建盛世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1、盛世局面 (1)历史沿革 西汉:“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很注意吸取秦之教训,再加上汉初社会经济贫困等因素,使汉初文帝、景帝时能够以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实现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东汉: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惩治贪官酷吏,提倡节约,(约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使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全的局面,使一度衰落的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故称“光武中兴”。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之教训,正确认识君臣关系,善于招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以俭;政治上,采用隋唐三省六部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文化教育上推行隋科举制,以儒为师,大兴学校;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外关系上,实行较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从而使其在位时社会稳定,政治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武周之治。 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得力于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推进,到玄宗开元年间,政治安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朱元璋:洪武之治。明初,由于经过长期战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为安定社会和增加收入,明太祖采取了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休养生息政策,使明初出现“洪武之治”的局面。 清朝:康乾盛世。清朝前期,中国封建制度虽已走向衰落,但在康熙、乾隆帝统治时期,也采取过一些恢复经济,缓和矛盾的政策。同时,在反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少数民族叛乱的斗争基础上,加强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一度形成“康乾盛世”的局面。 (2)分类 A、在长期战乱或分裂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为顺应这一形势,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洪武中兴。 B、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等出现的所谓“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的“中兴”也只能是暂时的。 (3) 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中国古代自耕农A.男耕女织经营方式B.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C.生产生活富足稳定D.具有自给自足特点 2. 中国古代留下了很多“治水”的神话传说和文献,这主要是因为治水 A.与传统农业密切相关B.体现对“龙”的崇拜 C.可以显示“王”的作用D.给文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3.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B.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4.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对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政府推行重南轻北的农业政策B.南方政治清明促进经济发展 C.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地区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冶铁技术的进步 C.农业耕作的需求D.井田制走向崩溃 6.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 休养生息政策 B. 禁止经商政策 C. 抑制商人政策 D. 盐铁官营政策 7.清朝乾隆年间《吴江县志》记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这说明当地 A.出现大量从事织绸的农户B.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C.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D.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8.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画押、图 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交易凭证。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A.纸币方便了商品交换 B.官商勾结牟取暴利 C.流通支付手段发展D.货币形式的多样化 9.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2)

目录 1.1秦朝的货币 ......................................... 1.2西汉的货币 ......................................... 1.3王莽时期的货币 ..................................... 1.4东汉魏晋的钱币 ..................................... 1.5南北朝的货币 ....................................... 1.6隋朝的货币 ......................................... 2、货币演变的规律.......................................... 2.1钱币形制基本不变 ................................... 2.2货币重量稳定不变 ................................... 2.3畸形的铜本位 ....................................... 2.3.1什么是畸形铜本位 ................................. 2.3.2造成“畸形的铜本位制”的原因..................... 3、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秦到隋的币制研究 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 1.1秦朝的货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学综合历年真题(回忆版)

2013考研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综合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河西四郡,交子,三法司,校邠庐抗议,中日台事专条,博古,制宪国大(70分) 二:材料分析题 第一个问台阁和计吏的意思,以及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二个是劝学篇里的一段,分析作者的思想以及进行评述。(60分) 三:论述题四选三, 1、府兵制在北魏隋唐的情况。 2、清末立宪派。 3、明建立后的中央统治体制的变化。 4、评价正面战场敌后战场(120分) 2014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综合(633)考研真题(完整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安西四镇、《史通》、庆历新政、琦善、丁戊奇荒、《新潮》、四平战役【70分】 (二)材料题 第一道材料题是三个材料: 1.《左传》: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2.《汉书·食货志》: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于是上贪民怨,灾害

生而祸乱作。 3.《国语·齐语》: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犠牲不略,则牛羊遂。 问:1.解释“初税亩”“公田”和“相地而衰征”;2.谈谈你对这三个材料的认识。【分别15分,整道题30分】 第二道材料先断句,只用逗号,三个问题:1.本段文字出自文章的题目、作者是谁;2.解释这段文字;3.谈谈你的看法。【整道题30分】 材料是严复的《论世变之亟》: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若斯之伦,举有与中国之理相抗,以并存于

随机信号分析题目及答案

1. (10分)随机变量12,X X 彼此独立,且特征函数分别为12(),()v v φφ,求下列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1) 122X X X =+ (2)12536X X X =++ 解:(1) ()121222()jv X X jvX jv X jvX X v E e E e E e e φ+??????===??????? (2) ()1212536536()jv X X jv X jv X jv X v E e E e e e φ++????==?????? 2. (10分)取值()1,1-+,概率[0.4,0.6]的独立()半随机二进制传输信号()X t ,时隙长度为T ,问: (1) 信号的均值函数()E X t ????; (2) 信号的自相关函数(),X R t t τ+; (3) 信号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X f x t 。 解:(1)()10.410.60.2E X t =-?+?=???? (2) 当,t t τ+在同一个时隙时: 当,t t τ+不在同一个时隙时:

(3)()()();0.610.41X f x t x x δδ=-++ 3. (10分)随机信号0()sin()X t t ω=+Θ,()()0cos Y t t ω=+Θ,其中0 ω为常数,Θ为在[]-,π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1) 试判断()X t 和()Y t 在同一时刻和不同时刻的独立性、相关性及正交性; (2) 试判断()X t 和()Y t 是否联合广义平稳。 解: (1) 由于X (t )和Y(t )包含同一随机变量θ, 因此非独立。 根据题意有12f ()θπ=。 []001sin()02E[X(t )]E t sin(w t )d π πωθθπ -=+Θ= +=?, 由于0XY XY R (t,t )C (t,t )==,X (t )和Y(t )在同一时刻正交、线性无关。 除()012w t t k π-=±外的其他不同时刻12120XY XY R (t ,t )C (t ,t )=≠,所以1X (t )和2Y(t )非正交且线性相关。

1948年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

1948年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

金圆券——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货币 ——1948年币制改革的前因后果 正在热映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描写了国共之间在经济战线的斗争,电视剧的描写较过去更为深刻而细腻,从而对国民党政权统治在大陆的崩溃,给出了合理而逻辑的解读。电视剧中以较多篇幅写到了1948年的金圆券改革及其前因后果,那么,金圆券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币制改革的酝酿过程“十分保密” 自抗战中后期开始,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合法货币——法币的价值即日渐下跌,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民党当局不能不关注的严重问题。 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再起,军费开支剧增,法币的过量发行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经济风潮的不断爆发。蒋介石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并未反思这是打内战的必然结果,却寄希望于通过币制改革解决问题。 进入1948年,国民党军事不断失利,控制地域在缩小,物资产出在减少,而货币发行还在大量增加,政府开支几乎全靠印钞票,法币面值最高已达500万元,发行最多时达到了每天10万亿元这样令人目眩的

数字。如此过量的发行,自然刺激物价持续走高,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变化。法币与美元兑换价超过1000万比1,法币几乎失去支付功能,濒临崩溃的边缘。 对于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蒋介石极为忧虑,认为“经济险恶,物价飞涨,以通货膨胀不能压阻为最可虑”;“应速谋彻底改革之道,方能挽救此危局”。 1948年5月,国民党政府改组,地质学家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出版家王云五出任财政部长。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当家人,王云五虽然对于经济管理不能说是完全外行,但他既非财政金融专家,也与财政金融界本无多少瓜葛。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表现自己干实事的形象,王云五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奉蒋的旨意,推动进行酝酿已久而迟疑不决的币制改革。 金圆券币制改革的酝酿过程“十分保密,除了极少数人接触并审议过此议案外,外界并没有研讨过”。但即便如此,在事先知晓的国民党高官中仍不乏反对派。上海市长吴国桢认为,“只在城市控制价格,注定要失败。”行政院长翁文灏也心存犹豫。只是当时的经济形势已到了不改则难以为继的地步。 7月底,蒋介石在避暑胜地——浙江莫干山审议币改方案,在蒋介石询问前央行总裁、著名金融家张嘉璈的意见时,张告诫蒋,“根本问题在财政赤字太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快速傅里叶变换 1.如果一台通用计算机的速度为平均每次复乘需要50us ,每次复加需要10us ,用来就散N=1024点的DFT ,问: (1)直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用FFT 计算呢? (2)照这样计算,用FFT 计算快速卷积对信号进行处理是,估计可实现实时处理的信号最高频率? 解: 分析:直接利用DFT 计算:复乘次数为N 2,复加次数为N(N-1); 利用FFT 计算:复乘次数为20.5log N N ,复加次数为2log N N ; (1) 直接DFT 计算: 复乘所需时间2215010245052.4288T N us us s =?=?= 复加所需时间2(1)101024(10241)1010.47552T N N us us s =-?=-?= 所以总时间1262.90432DFT T T T s =+= FFT 计算: 复乘所需时间3220.5log 500.51024log 1024500.256T N N us us s =?=???= 复加所需时间422log 101024log 1024100.1024T N N us us s =?=??= 所以总时间为340.3584FFT T T T s =+= (2) 假设计算两个N 长序列1()x n 和2()x n 的卷积 计算过程为如下: 第一步:求1()X k ,2()X k ;所需时间为2FFT T ? 第二步:计算12()()()X k X k X k =?,共需要N 次复乘运算 所需时间为501024500.0512To N us us s =?=?= 第三步:计算(())IFFT X k ,所需时间为FFT T 所以总时间为230.35840.0512 1.1264FFT T T To s s s =?+=?+= 容许计算信号频率为N/T=911.3Hz 2.设x(n)是长度为2N 的有限长实序列,()X k 为x(n)的2N 点得DFT 。

王莽改制

1、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改制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政策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 另外,王莽还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本文为台湾辅仁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原题为《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中国古都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的都城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 历史上的都城,都是其当世相应的王朝或政权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也是其时的文化中心。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先后迭出,极为繁多,莫不皆有其都城。或绍继前代,或自创新局,皆能使之成为一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使之成为一时的文化中心。能够成为文化中心,自是由于各方文化的荟萃。都城既荟萃各方的文化,又复以之向外传播,影响各方,相互融通,推陈出新,有所发展。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初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瑰丽奇特,是自有来由的。 不佞前撰《中国古都和文化》已就古都尚为都城时的文化略事论述。今当再就其与当代文化的融通,加以董理,以见其间演变的过程与痕迹,并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论据,俾其能显示出具有历史渊源的独特风格,卓立于当代,而且愈益发展,使其宏伟雄姿,垂之久远。虽说是探索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然为了明了其间的来龙去脉,有时候还免不了要追述既往,以便作相应的梳理。 一、由都城到古都的变迁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相当繁多,因而改朝换代之事,不断发生。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对于前代都城的处理曾经有过不同的方式。大致说来,可有四种类型:一是王朝被灭,都城被毁成为废墟。商代的殷虚、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晋的洛阳、北齐的邺、陈的建康皆难免这样的浩劫。周人灭殷之后,以其地封殷后武庚。武庚以作乱为周所诛,又以其地分为邺、鄘、卫三国。

旧中国通货膨胀的恶例——金圆券发行内幕初探

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继法币之后发行的一种纸币,始于1948年8 月20日,停于1949年7月3日,历时仅十月余,是中国历史上贬值速度空前的货币。迄今,身历其事者仍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对于此段恶性通货膨胀史,应细密梳理,深刻总结,警惕世人。有关经济史教材、著作对此虽有所论及,然多语焉不详,缺乏具体研究。究竟金圆券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行的?币改方案是如何出台的?金圆券发行之初的效果如何?其最终崩溃的过程又如何?给人们什么启示?都需要做系统的探讨和回答。以下分而述之,不妥之处,敬请匡正。 一、遏制法币极度膨胀的失败--金圆券的发行背景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取消法币,改发金圆券,是因为法币的极度膨胀给其财政经济、政治军事带来了致命威胁,迫使其不得不改弦更张,以解燃眉之急。法币在发行之初(1935年11月至1937年7月),流量不大,较为稳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抗战期间,因财政支出增加,法币发行量急剧上涨,发行总额达到5569亿元,比抗战前夕增长了约396倍。然这一膨胀速度,与日本投降后相比,不啻霄壤之别。国民党自恃实力强大,重燃战火,企图迅即消灭中共,以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赤字剧增,法币发行垂直上升。到1948年8月金圆券发行以前,法币发行额增至604万亿元,比日本投降时增加了1085倍,比抗战前夕增加了30余万倍。法币膨胀连带物价飞涨,物价狂涨反过来又加速了法币的流通速度和贬值速度,乃至印刷的钞票还末出厂,已不及自身纸张和印刷成本的价格了。广东一家造纸厂,竟买进800箱票面100-2000元的钞票,当作造纸原料。(注:杰克·贝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505页。)法币完全丧失了价值符号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法币的极度膨胀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极大恐慌。行政院宋子文内阁、张群内阁相继采取措施,企图刹住法币膨胀狂势,无奈皆以失败而告终,币制改革遂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宋子文的杀手锏是抛售黄金。在日本投降前夕的一次国民参政会上,他就狂言:"我们的政策,不一定将所有的黄金都脱售,但是无论如何,政府有力量在手,就是黄金一项,也就可以控制金融。 "(注: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6页。)1946年3月8日,宋令中央银行将库存黄金按市价在上海市场大量配售。至1947年2月,共抛售黄金353万两,占库存黄金的60%,回笼法币9989亿元。(注:《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第156页。)但在同一时间,法币增发了32483亿元,(注:吴岗:《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96页。)黄金抛售所回笼的法币仅占其中的1/3。可见,黄金抛售未达到控制法币膨胀的预期目的。"黄金风潮案"的爆发,更宣告了这一措施的彻底破产。握有大量游资的达官贵人看到购买黄金比囤积货物更有利可图,于是大做黄金投机生意,黄金抢购浪潮日甚一日。中央银行黄金储备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宋子文被迫下令停止出售。就在黄金停售的前几天,一些投机商意识到中央银行存金已尽,更加紧抢购,以致黄金价格暴涨,商品市场大乱,此即闻名上海的"黄金风潮案"。宋子文承认"政策运用"不当,辞去行政院长之职,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则被撤掉职务。[!--empirenews.page--] 宋内阁倒台后,由政学系头目张群继任行政院长,王云五为副院长,俞鸿钧仍任财政部长,张嘉@①为中央银行总裁。蒋介石想走马换将,压住黄金风潮和通货膨胀。张内阁立即以严禁抛售黄金、取缔黄金投机和管制外汇等办法,取代宋子文的黄金自由抛售政策。同时,加强敌伪物资抛售,发行了4亿美元的短期公债和库券,以图回笼法币。但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徒劳的,通货膨胀速度继续加快,物价涨潮接踵而来,张群内阁也被迫下台。其间,张群曾提议由王云五特别研究财政,王认为:"只有改革币制,才能挽救财政经济日趋恶化的局势。"(注:王寿南:《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第2册,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48年1-7月),台北国史馆1995年,第206页。)张内阁也曾拟制币改方案,并要求得到美国资助,但随着张群的倒台,终成泡影。1948年5月,国民政府"行宪国大"后,蒋介石就职总统,改任翁文灏为行政院长。翁任命王云五为财政部长,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蒋介石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并将此赌注压到翁文灏内阁头上。自此,金圆券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