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慎用抗生素

儿童慎用抗生素
儿童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俗称消炎药,在我国,国人“滥用”抗生素已成为近几年药物严重威胁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的“重灾区”,不管需用不需用,患者到医院看病时点名让医生给开消炎药;医生也“青睐”抗生素对疾病的作用;一般家庭小药箱都要存储一些消炎药已备不时之需……。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是不需服用抗生素的,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病毒性感冒就不需服用抗生素;又比如流行性腮腺炎属于非感染性炎症,也是不需服用抗生素的……,不需服用抗生素的疾病,用了不但没有治疗作用,而且增加了家庭支出、浪费了药品资源,更主要的是还会给服药者机体带

来毒副作用或造成损害,因为一般抗生素都有肝肾损害的副作用,部分抗生素有过敏反应,轻者起斑疹,重者休克;个别抗生素还会损伤造血系统或脏器……。

近年来,儿童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为严重,据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我国2004—2009年近5年来儿童抗生素的平均使用率达到84.5%,明显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

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各脏器的机能还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极差,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大,受抗生素滥用危害较成人尤甚。因此能否合理使用抗生素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未来。

抗生素滥用容易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耐药性、损害脏器、耳聋,而这三种副作用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权威专家指出:儿童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用药时更易产生不良反应。儿童肝肾功能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弱,肾脏的排泄功能也较差,在药物的使用上,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比成人更敏感。儿童用药最应慎重使用的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梅素等的不良反应表现在对听神经的损害,严重时可造成终身耳聋。

另外专家认为,药品不等于其他商品,不能以价格高低来认定药品疗效的

高低,。有些患儿的家长认为抗生素换代产品级别越高的、价格越贵的疗效越好,因此希望医生给使用自认为级高价贵的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从专业角度讲,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各异。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疗效,对治疗不起作用,重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更何况,目前儿童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单一,大多数使用的是成人药品的缩小量。这样,儿童的生理特点无法考虑,就很难避免儿童产生药品的不良反应。

鉴于抗生素对儿童可能带来的危害,业内专家曾多次呼吁:应充分注意抗生素滥用问题,尤其是儿童更应慎重

使用抗生素。而儿童家长也应提高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也不要“指挥”医生使用抗生素。

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为减少或避免滥用抗生素而共同努力。

保健室

2011年3月

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一定要看啊!

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一定要看啊!转发(节选) 这篇帖子可以说是《小儿咳嗽中外求医录》的下篇,记录了我这半年多来调养两个抗生素小儿的一点心得。师傅一直反对我再上网发贴了,但我以为大人生病,或由于心性,或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不重养生,每个人自己或多或少都有责任,而孩子则完全无辜,或先天不足,或大人调养不善,或被庸医误治(这些我的孩子都经历过),尤其是最后一点,在生活中和网上看到很多例子,令人痛心。因此决定把自己一点很浅薄的实践所得写出来,供各位父母参考。 回想起来,两个孩子在长期用抗生素后,出现了以下症状: 抵抗力下降,不断地感冒 一个孩子不停地挤鼻子歪嘴眨眼睛,胆小怕黑怕独处。 脾气变差了,有一个很容易发怒。 在用了名老庸医开的药以后,两个孩子都瘦了很多, 一个孩子总是鼻塞, 一个孩子出现了小便频数及漏尿的现象,也变得爱哭。 写《求医录》时自己对很多东西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看书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但在网上看过很多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后,就慢慢试着用中医理论分析为什么长期用抗生素或苦寒药治普通的感冒咳嗽会造成这些后果。 长期用抗生素的后果在上篇帖子里提过了,一是肺里会长真菌,接着让中国的无良西医治下去就会变成什么哮喘,白血病,或者是什么病毒性心肌炎等等。二大家都知道抗生素伤肝肾,从五行来说心为火,肺为金,肾为水,脾为土,肝为木。肝在五志应怒,肝气实则怒,长期用抗生素会使孩子脾气暴躁。另肾在五志应恐,肾气虚而引起的恐惧就是我孩子的那种症状。肝伤了以后首先就会侵及到胃,然后到脾,就是木克土,所以长期用抗生素的孩子到最后都会脾虚。而在中医里中气与脾土的关系非常紧密,脾虚则会引起中气虚,就是西医说的免疫力下降。 抗生素与中药的寒凉药一样,会造成中土虚寒。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伤了以后就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土不能生金,致金又不能克木。肝木主疏泄,金气不及则疏泄太过,现小便频数及漏尿。肝应木,木生风。木性本升发,木郁则成风。不停地挤鼻子歪嘴眨眼睛在中医上属于风病,就是以动为特征的症候。 写到这里顺便摘一断倪海厦的话:“感冒要吃中药,绝对不可以吃抗生素,抗生

八种炎症切忌使用抗生素

八种炎症谨慎使用抗生素 王廷治胥燕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 在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人类的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人的平均寿命也从十九世纪的五十岁提高到现在的六、七十岁,抗生素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也正因为如此,抗生素的不恰当应用,滥用比比皆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只要身体患病了则是发炎的象征,就要用抗生素。其实,有的疾病虽称“XX炎症”,但其致病因素却是多种多样,不宜一概而论而使用抗生素,用之不当反而适得其反,出现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以下八类炎症就须严禁使用或慎用抗生素:病毒性肝炎:肝炎是由病毒所致,临床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部分病人可有发热,黄疸等。甲肝戊肝由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是由血液传播。其治疗均应以抗病毒,保肝治疗为主,辅以其它综合治疗及饮食调节。 接触性皮炎:包括化妆品皮炎,染发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胃肠道荨麻疹等,都有接触“过敏源”病史。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及结痂。过敏源有对苯二胺,金属镍,橡胶制品,香料,汞剂等。其治疗以除去过敏源,局部冷湿敷,外涂糊剂或激素霜剂,全身可用抗组胺药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可分有菌性前列腺炎和无菌性前列腺炎,无菌性前列腺炎却占慢性前列腺炎的80-90%,其它10-20%有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包括原虫,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等,这提示说明其抗生素不是最佳选择。使用抗生素要有针对性且不宜长期应用。 多发性神经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全身多数周围神经的对称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呈手套样,袜子样分布的感觉障碍,下动运元瘫痪和营养障碍。治疗首先是病因治疗,结合新针治疗,湿热敷,被动运动,推拿,体育疗法或理疗等。 胃炎: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性病变,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分为急、慢性胃炎,治疗时应停用一切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或饮食。使用抗生素要有针对性,且抗生素有许多毒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的刺激和毒副作用,千万不要滥服抗生素。 腱鞘炎:多由于长期、反复、持续力量稍大的生理性压迫、摩擦、姿态不正等造成的组织肥大和增生,累积迁延而成慢性损伤,多与职业有关。治疗原则为限制致伤的动作,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等,类似的疾病有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

抗生素使用规范

抗生素使用规范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在严格的科学依据下,应用适宜的药物,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控制感染或疾病的目的。使用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各种副作用的发生。 为有效地控制感染而不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防止毒副作用发生和耐药的出现,特制定本管理规范,以加强抗生素之合理使用。 一、单纯病毒感染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二、对发热患者应尽可能确诊后根据病情或细菌学方面的监测结果选用抗生素。长期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可任意使用抗生素。 三、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因局部使用较多发生过敏及导致耐药菌株的早发,特别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甙类等。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必须有严格、明确的依据,应能达到协同的治疗效果,或以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为目的。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或诊断明了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脑),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等。除特殊需要外,应以二联为宜。不得堆积用药。 五、对一般感染,在抗生素使用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 72-96小时,应考虑停药,特殊病种在明确诊断下可适当延长。 六、抗生素的使用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七、抗生素的使用应同药敏试验密切配合,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使抗生素准确有效地发挥疗效。 八、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保险性”预防用药。 九、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青霉素类、头孢类应严格按药品规定要求做皮内过敏试验。

十、对老年人、孕妇、新生儿及肝肾疾患者有其它特殊病种者应特别注意到其生理、病理特性及个体差异,准确选药,适当调整剂量。 十一、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应有专人进行疗效、数量及副作用、耐药性的统计,用以指导和制定合理应用的有关规定。对初诊者需认真询问过敏史,对过敏阳性者,病历须作醒目记载。 武汉太康医院

抗生素滥用现象

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药菌在我国一现身,就即刻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NDM-1的复制能力很强,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在现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超级细菌。“超级细菌”震惊全球,催生这种“超级细菌”的根源在于人们滥用抗生素…【详细】【网友评论】 抗生素:超级细菌的温床 超级细菌NDM-1现身中国,产生根源是滥用抗生素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药菌在我国一现身,就即刻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NDM-1的复制能力很强,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在现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超级细菌。“超级细菌”震惊全球,催生这种“超级细菌”的根源在于人们滥用抗生素。【详细】 中国病人使用抗生素: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人们习惯称它为“消炎药”,有了头疼脑热,很多人习惯吃上几片。据人民网日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抗生素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国。在我国所有药品的消费前十位中,抗生素几乎占去半壁江山。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院内使用率为30%。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倍,全球第一。据调查,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30万耳聋的儿童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是药三分毒,如果再滥用呢? 抗生素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从历史上说,抗生素显著降低了人口特别是儿童的死亡率,提高了平均期望寿命,对人类健康影响之巨,是任何其他类药物所无法比拟的。但药物都是双刃剑,抗生素毫不例外。由于抗生素有效,毒性相对较低,治疗的又是一大类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因此也带来了普遍而且越来越严重的滥用,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最大。 耐药细 菌生生不息,危害人类健康抗生素滥用带来的首先是耐药细菌的滋生。耐药性是某个菌种作为一个整体对某些抗生素不再敏感,抗生素对它们不再起作用。细菌耐药一旦形成,无论是谁感染上,抗生素都无法再杀灭或抑制它们。所以,耐药细菌的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顾名思义,抗菌素是对抗细菌的药物,其作用是将细菌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因此,它只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抗菌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在使用抗菌素方面,目前有一种倾向值得提出纠正,即:一有发烧或一见白细胞增加,就用抗菌素.因为引起发烧的原因,并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即使是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造成,绝不仅仅是细菌.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也是这样.另外,不是任何一种抗菌素对什么细胞都能起作用,而是有针对性的.不能认为只要用了搞菌素,就可以放心了.还有的家长认为即使是病毒感染,用了抗菌素也可能预防细菌感染.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实际上并不能起作这种作用。 滥用抗菌素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有许多坏处.抗菌素都有毒性反应,能对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等造成轻重不等的损伤.不正确应用抗菌素,可使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以后需要用时就不起作用了.还有一种不良后果是产生"二重感染".所谓"二重感染",就是在应用抗菌素时由于针对性不强,把一些本来对身体无害的细菌杀死了,而对一些致病性强细菌却不起作用,反而保留下来.因为原来与其对抗的一些细菌被杀死了,所以它更得以滋长.这就给身体造成了新的威胁,甚至因此受感染而得病。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河北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

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

抗生素滥用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

抗生素滥用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如今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养殖业也同样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统计,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使用抗生素方面一半是用于人类医学临床,一半则用于畜牧养殖业。 让人担忧的是,如果在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给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带来潜在隐患,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动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兽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和动物饲养方面应用广泛、不可或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盲目随意用药、长期过量使用等情况在少数地区比较突出,使用禁用抗菌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保障我们食用的禽蛋奶肉等食品的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 总体来说会有四重危害。 第一,畜禽养殖滥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未按照兽医指导用量用药,药量加大,会损伤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特别是肝脏和肾脏,严重时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和肾衰竭。 第二,畜禽养殖滥用抗生素的过敏反应,某些抗生素可引起过敏,如青霉素、链霉素,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致命。 第三,畜禽养殖滥用抗生素的二重感染,当持续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敏感菌被杀死,但是不敏感细菌和霉菌持续生长繁殖引起新的感染,或者条件致病菌和有益菌改变致病性引发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第四,畜禽养殖滥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普通无耐药性的细菌被杀死,而有耐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还可能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一部分变异菌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使整个菌群成为耐药菌,对应的抗生素就再无效果。 使用舜和生物研究中心研制的第五代产酶产酸益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极大避免了这四重危害。同时在畜禽养殖中要正确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只在感染性疾病中使用抗生素 只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菌感染中使用抗生素,其他非感染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畜禽养殖疾病应预防为主,提高畜禽的生活环境质量,比如采用舜和生物环境消毒剂益净宝,能有效解除畜禽粪尿的氨气含量,喷洒一小时后氨气含量能降低至8ppm,保持圈舍的干净卫生,从而提高畜禽自身的免疫力,自然就少生病、少用药。 第二,尽早确定感染的病原菌 通过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并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抗生素,进行目标治疗。 第三,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为了选择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作用强的抗生素,其中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如病理、生理、病情严重情况、免疫情况、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药效学特点、不良反应、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综合以上因素统筹分析选择出最适用抗生素。 第四,有合理的治疗终点或疗程畜禽感出现疾病时在一般感染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者恢复正常后再使用2-3天即可停止感染治疗。切忌提前或者延后停药,会引起耐药性和二重感染。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实际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这一国际水平,而在英美发达国家的使用率仅为22%-25%。另计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而且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远高于国外的水品(15%-30%)。 我院10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中使用抗菌药物87例,使用率87%,其中一联用药25.28%,二联用药54.04%,三联用药20.68% 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了所有中西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的近50%,其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排在各类药品之首。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过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近年来,频见报道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生素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而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抗生素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 症等无效,因此,抗生素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 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90%为病毒所致,而在我院治疗该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率几乎高达 95%以上。另外,抗生素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 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 而有针对性地用药。见 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医师对抗生素的 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广谱的抗生素越好,甚至认为哪种抗生素药物是 新药、价格高的就是疗效好的药,而没有意识到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 据病情轻重、抗菌谱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抗生素。主要表现为用药起点高,未能按照抗生素分线管理来使用药物,有时轻、中度感染就直接使用二、三线药物。如门诊经常有病人因饮食卫生而致腹泻、伴有腹痛,无其他 症状,医师在喹喏酮药物的选择上,经常选择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注射 液静滴,其实可首选价格相对低廉的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注射液。轻易使 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很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落,导致二重感染及其 他不良反应,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3、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时进行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医生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常常采取多种抗生 素联合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在病历中经常可见到克林霉

滥用抗生素之祸

滥用抗生素之祸 抗生素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医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曾经给全世界患者带来福音,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长。但是,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将是21世纪人类面 临的一大危机。 一、触目惊心的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而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法国每年大约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的人在患病期间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只有约22.2%的咽炎属于细菌感染,其他均为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医生也常对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病毒感染的疾病错用抗生素 治疗。 中国也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药源性致死”,其中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死亡占到40%。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WHO在国际范围内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目前我国销售量、使用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 以福建省为例:福州一名李姓患者因急性阑尾炎住入该省某三甲医院,采用保守疗法,住院19天共花费医疗费用1.3万元,其中抗生素费用就达8344元,占总医疗费用63%。省医保中心在抽查该患者病例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在血常规正常、体温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的情况下,被连续使用抗生素药“舒普深”达9天之久。又如福建省公安厅的林姓患者,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脸部挫伤,被福州某医院收住治疗,6天共用5种抗生素药,医疗费用3160元。患者吕某某,因跟腱断裂以及糖尿病入院,住院17天,先后使用庆大霉素、依替米星、头孢克洛、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唑肟钠等6种抗菌素,共花费10628元,占 总医疗费用的60%。 德国微生物学界专家警告说:“大约一半抗生素处方是不必要的,滥用抗生素造成病原体的耐药性问 题会越来越严重”。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滥用抗生素带来许多问题和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 1、助长细菌的耐药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那时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美国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造成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泄、麻疹、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几乎是 100%。 20世纪二十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而到了九十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如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无效。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严格禁止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 3.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一般不用抗生素。 4.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使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但要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5. 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6. 明确诊断的急性感染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不得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更不得使用新品种或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72小时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该转上级医院治疗。 7.严密观察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8.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外用抗菌药物尽量不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慎重使用氨基甙类抗菌药物,对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使用的外用抗菌药物种类应严格管理,避免滥用。 二、抗菌药物的管理 1.未取得注册乡村医生证书人员,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2.将农村常用抗菌药物划分成一、二线,乡村医生处方权限仅为一线药物。对少数确有水平的乡村医生,必经乡镇卫生院批准使用权限后,可方可使用二线抗菌药物。 3、村级卫生组织不得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 4、抗生素作为处方用药不得零售,必须处方用药。 5、抗菌药物使用率村卫生所不得超过60%,联合用药2种(含2种)以上抗菌药物不得超过30%。 6、乡村医生必须接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的培训。并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考核。 村卫生室

医院抗生素管理办法

卫生部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 ■三级医院采购品种不超过50种■住院和门诊患者使用率不超过60%和20%。 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将开展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在日前下发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实施方案中,卫生部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将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还将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要进行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30%。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要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三级医院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原则上不超过35种。因临床需要确需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卫生部提出,医疗机构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和20%。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医疗机构每月组织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要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卫生部要求各地建立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其第一责任人要接受诫勉谈话。 根据方案安排,医疗机构应根据以上要求进行自查自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本辖区的专项检查。卫生部将进行全国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 史上更严厉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出台 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卫医政疗便函(2011)75号,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应用不得超过35种,三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据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0.9%。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 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道行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有200多种抗生素,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而耳朵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最为敏感,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最易影响耳朵毛细胞,而使听力下降。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研究中心的赵守琴教授解释说,有毒性的抗生素直接作用于人耳耳蜗的毛细胞或是前庭的毛细胞,破坏了这两类毛细胞,从而阻断了听觉神经功能,表现的症状就是耳聋和眩晕。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和老人比年轻体壮的人更容易产生药物性耳聋,因为他们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弱。 尤其是特别小的小孩子,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类药,小孩子又不会表达,慢慢出现耳聋症状时就为时已晚了。另外,像有些对抗生素特别敏感的家族也要非常小心,如果家族中有耳聋的病人,或是已经发现有使用抗生素后听力下降的,他的亲戚和后代都应该禁用。

危害二: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 抗生素用得太多,也会让杀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的这种耐药性也是可以相互传播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菌、人体正常菌群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赵彩芸告诉记者,抗生素发展越来越高级,但是细菌也在发生变化。细菌逐渐产生耐药基因,比如产生一种抑制抗生素的灭活霉,反作用杀死了抗生素。所以为了抑制耐药菌的出现,保证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人们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和对症下药。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贵教授指出,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的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赵彩芸也认为,人体内的细菌主要存在肠道里。有的细菌是帮助消化的,有的则是寄生菌,它们存在于皮肤里、口咽部里、耳朵眼,这些与外界通着的地方,它们不是致病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寄生菌会变为致病菌。当体内菌群失调,一旦有身体某部位感染,就

为什么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副作用有哪些? -------------------------------------------------------------------------------- 核心提示: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如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耐药率明显上升。还有些细菌变得几乎“刀枪不入”,有些情况下几乎无药可治…… ●什么是抗生素?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因此称为抗生素更合适。实际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抗生素一般还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抗菌素。 抗生素有不同的种类,如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类等都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群、细菌等,应适当选用。 ●抗生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因为缺乏广泛有效的宣传,大多数人只知道抗生素能消炎,却不了解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但也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损害,肾损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还会导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神经系统损害。 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如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耐药率明显上升。还有些细菌变得几乎“刀枪不入”,如绿脓杆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些情况下几乎无药可治。 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滥用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菌群,导致其他有害菌的繁殖,形成“二次感染”。 ●抗生素使用中的几大误区 抗生素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耐药菌株已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以下是常见的抗生素使用误区。 误区一: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 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因此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表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现象,根据《指导原则》将抗生素分三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处方医师开具。 2、限制使用——主治以上医师开具 3、特殊使用——主任医师开具 二、分级管理办法 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氯霉素、先锋5号等; 2、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抗菌药物来说的。在疗效、安全、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类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如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 3、特殊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药品。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以下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 (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 (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 (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 (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三、分级管理临床应用 临床上轻度或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或己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或特殊抗菌药品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或特殊的抗菌药物。 患者若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需要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科室上述级别的医师不在,则需要科主任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品,但仅限于1天的用量,要做好相关的病历记录。 门诊患者若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药物。若病情需要使用限制性、特殊抗菌药物,分别需具有中级、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名。另外,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5天,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表 分类 一级抗菌药物

儿童抗生素的使用

给所有为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长提个醒: 使用抗生素需谨慎,孩子的健康不是小事 作者:育学园 01 抗生素是什么? 简单来说,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等,不同类型的抗生素针对的病菌种类不同,具体吃哪种听医生的就好。 作为迄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抗生素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致死率,把抗生素称为“救命药”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有效不代表可以滥用。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真不是说着玩的,对此一定要重视起来。 02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导致抗生素失去治疗作用。 使体内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 人体肠道的菌群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失衡、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功能,降低人体抵抗力,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人体。

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有较大副作用 儿童各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滥用抗生素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器官。 由于许多抗生素是通过肝脏来代谢的,长期服用很可能会造成儿童肝脏功能受损。 抗生素是很有效,但要适量、正确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很多家长一感冒就给孩子吃抗生素,一拉肚子也给孩子吃抗生素…… 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做法。 03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误区1:感冒了吃点抗生素消消炎 孩子一感冒——快吃点感冒药,再吃点头孢,不消炎怎么能好起来呢?! 这……误会大了。 事实上: 抗生素≠消炎药。 炎症不是某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具有的共同表现。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等都可能引发红、肿、痒等症状,并不是所有炎症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对抗细菌引发的炎症。 也就是说,如果这炎症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吃抗生素不仅缓解不了病情,还会提升细菌的耐药性。 无论孩子是感冒还是发烧,首先要搞清楚病因,再对症下药。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也很普遍,当下新发现的“超级细菌”即是人们滥用抗生素的恶果,这种细菌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现在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必须谨慎使用。 1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1.1患者对抗生素的片面了解 每种抗生素都有抗菌谱,并不是对所有的细菌都有作用。患者由于医药知识匮乏而盲目的听从别人或媒体的宣传去药店选择不适合自己病情的抗生素,并且一头痛发热或咽喉肿痛就使用抗生素。更有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并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 1.2部分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存在的误区 临床上应该有明确证据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而且能使用窄谱抗生素就不能随意使用广谱的抗生素。临床上应用抗生素还是以经验或习惯为主,缺乏针对性,部分医生认为联用抗生素能更快、更好的治疗疾病,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出现了不当的抗生素联用情况,这样既造成患者的耐药,又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1.3社会缺乏正确有效的宣传 抗生素不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有些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大众媒体宣传一些新的、贵的抗生素,以致将患者引入认识的误区。例如红霉索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这些细菌感染就不如红霉素。另外抗生素只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有用,对病毒引起的感冒则抗生素基本无效。许多人去药店不管是不是细菌引起的感冒都会使用一些抗生素,这不仅没必要而且造成耐药性。 2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2.1细菌的耐药性 微生物并不是人类的敌人,他们和人类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内的微生物系统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有的时候,某些微生物之所以让人生病,是因为人类破坏了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的平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人体菌群失调。滥用抗生素不仅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 2.2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例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均可能引起耳蜗或前庭损害或二者兼而有之;环丙沙星注射液可造成皮肤损害,神经、精神异常等,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等)应避免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也可能发生皮肤损害、消化系统症状及偶发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2.3资源的浪费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河北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 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 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 )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 )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 小时(重症感染 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 ~ 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九、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十、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滥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就是对儿童听力。 抗生素得毒副反应最严重得就是过敏反应。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得伤害。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等。而耳朵对抗生素得副作用最为敏感,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最易影响耳朵毛细胞,而使听力下降。 危害二: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 抗生素用得太多,也会让杀灭得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得这种耐药性也就是可以相互传播得,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耐药,同时亦可对其她抗生素耐药,而且耐药性还可以在不同得细菌、人体正常菌群得细菌与致病菌之间,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得死亡。比如说人体肠道细菌,按一定得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与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得细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可以引起一些维生素得缺乏,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人体内得细菌主要存在肠道里。有得细菌就是帮助消化得,有得则就是寄生菌,它们存在于皮肤里、口

咽部里、耳朵眼,这些与外界通着得地方,它们不就是致病菌,但在一定得条件下,这些寄生菌会变为致病菌。当体内菌群失调,一旦有身体某部位感染,就极易恶化,甚至就是可以死人得。?滥用抗生素得危害 1、抗生素滥用在儿童最直接得影响就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得细菌耐药性增强,时间一长,同类得抗生素便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只能应用高级别得药物,这样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2、由于儿童本身各器官发育不全,抗生素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残害儿童得身体器官,如许多抗生素就是通过肝脏来代谢得,滥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脏功能受损、 3。儿童滥用抗生素最恶劣得影响就是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得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抗生素得使用误区?误区1:感冒离不开抗生素 “哎呀,宝宝好像感冒了,快拿点消炎药来。”这样得场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陌生。很多家长,当孩子稍有点流清鼻涕、咳嗽症状时,就凭经验赶紧给孩子服药,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一种药服用了2天不见效马上给孩子换另一种药。抗生素好像已经成了家庭得万金油。有些父母就诊时也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其实这样做就是不对得,人体内得细菌就是普遍存在得,而有些细菌就是不致病得、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护得时候,体内得细菌才会失衡,外界细菌也更容易侵入,这个时候才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