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一.营养来源部分

(一)营养物质

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有机物和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三种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它们分解时能提供能量,所以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维生素、水、无机盐虽不能产生热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样重要,它们不需要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在长身体,所以应多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等;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如为了及时补充能量,应吃糖类物质;脂肪(油、肥肉即属于脂肪)一般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3.水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在细胞中含量最大(但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物应填写蛋白质)。在无机盐中,钙和磷是构成骨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少年时缺乏会引起佝偻病;而铁是红细胞上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导致贫血。

4.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动物肝脏、玉米和胡萝卜中含量较多;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脚气病,动物肾脏、谷物种皮中含量较多;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新鲜蔬菜和桔子等水果中含量较多;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动物肝脏、蛋黄和鱼肝油中含量较多。

5.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与它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检测淀粉的方法是滴加碘液变蓝色;检测维生素C的方法是使吲哚酚试剂呈褪色反应;物质燃烧后剩下灰,证明含有无机物,而燃烧掉的是有机物。

(二)食物的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是指那些能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有的长在消化管内,如胃腺和肠腺;有的不直接长在消化管内,而是通过导管与消化管相通,如唾液腺、肝脏和胰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帮助脂肪的消化。

2.营养物质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必须进行消化才会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就开始的,它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分解成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最终在小肠内分解成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才开始的,它先在胆汁的作用下形成微小颗粒,最终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从中可见,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由消化腺分泌的多种消化液,这是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好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不需要消化的水、维生素、无机盐从消化管黏膜进入循环系统(血液)的过程就叫做吸收。

2.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及微绒毛、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都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注意与适合消化的特点区别)。

3.胃只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它的营养物质均由小肠吸收。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在饮食和营养结构上必须做到合理膳食。

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部分

(一)血液

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浆的成分主

要是水、无机盐、葡萄糖等,但不包含任何一种血细胞。

2. 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的数量最少,个体最大,且只有白细胞才有细胞核。

3.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4. 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贫血者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的含量增多,说明身体的某个位置出现炎症。

5. 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在血量的10%之内,经过调整可得到恢复,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的5%,所以不会影响健康;若一次失血超过30%,就要及时输血,人类最基本的血型为ABO血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会凝聚成团,阻碍循环。

6.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

(二)血管

1.血管有三种类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所以它内部的血流方向是离开心脏(即:离心)的,因此动脉受伤止血时应在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一侧)包扎。动脉的管壁最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最快。

3.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输送回到心脏内的血管,所以它内部的血流方向是流向心脏(即:回心)的,因此静脉受伤止血时应在伤口远心端(远离心脏一侧)包扎。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最大,血流速度慢。

4.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所以它内部的血流方向是从动脉流向静脉;它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的管腔最小、只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三)心脏

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形状似桃子,大小如本人拳头。

2.人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的左右两边是完全分隔的,左心房、左心室中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中是静脉血,分隔开来也就避免了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混合;心脏左右两边上面的心房各自和下面的心室相通,左心房通左心室,右心房通右心室。(要对照第二册教材第38页的图识记)

1.心室是与动脉血管相连接: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心房是与静脉相连通: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要对照第二册教材第38页的图识记)2.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又比右心室壁厚,这与它们输送血液距离的远近有关:心室收缩是将血通过动脉送出心脏到全身各处,输送血的距离远,而心房收缩时只是将血液送到下方的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近,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又由于左心室收缩时是将血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输送血的距离远,而右心室收缩时是将血通过肺动脉输送到肺部,输送血的距离近,所以左心室壁又比右心室壁厚。

3.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交界处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交界处有动脉瓣,在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这些瓣膜的存在,保证了血液只能单方向流动: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进行循环流动。

(四)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后是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后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体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与全身除了肺之外的其它器官之间的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就是指越分越细的所有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全身各级静脉→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为细胞输送来了养料和氧气,并能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就是体循环的意义。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1.肺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这是肺循环的意义。

2.体循环与肺循环在心脏处交汇联系在一起:体循环结束送到右心房的静脉血流向右心室后,即开始了肺循环;肺循环结束送到左心房的动脉血流向左心室,就开始了体循环。(五)心率与血压

1.心率即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它与脉搏相等。

1.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造成的侧压力。血压有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分,正常的血压值是12~18.7/8~12(KP),前面为收缩压,后为舒张压。若收缩压高于18.7KP(或舒张压高于12KP)称为高血压;若收缩压低于12KP(或舒张压低于8KP)称为低血压。例如:王大爷与孙大娘的血压分别为:21/13.6KP和11/6.9KP,那前者是高血压,后者是低血压。

三.人体的能量供应部分

(一)呼吸作用

1.人体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和植物一样,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注意:吸气和呼气是呼吸运动,不是呼吸作用。

2.和植物一样,人体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人体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是来自于外界环境。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是由肺泡组成,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目很多、总面积大,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二)人体细胞从外界获得氧气的过程

1.人体细胞从外界获得氧气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即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即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等四个过程。

2.肺的通气是由呼吸运动(即吸气和呼气)来实现的,呼吸运动由肋间外肌和膈肌等呼吸肌来完成: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胸廓内气压下降导致肺的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了吸气动作;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胸廓内气压上升导致肺的回缩,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完成了呼气动作。我们呼出的气体较吸入的气体含有的氧气少掉了,这是因为吸入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会交换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中;而我们呼出的气体较吸入的气体所含的二氧化碳更多了,这些二氧化碳来自体内细胞呼吸作用时产生的。2.肺的换气是由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往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实现的。由于吸入肺泡中的气体的含氧量比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的含氧量高,所以氧气就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中(由于吸入肺泡中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的含量低,所以二氧化碳是从血液扩散到肺泡中),因此,经过了肺部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3.在肺部,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后,动脉血中的氧气就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这就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动脉血中的氧气是被结合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上而进行运输的(上面讲过,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当动脉血运输到组织细胞时,就开始进行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即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这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组织细胞处的氧气少,而动脉血中的含氧量

高,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了细胞处,供细胞用于呼吸作用;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血液,所以二氧化碳就从细胞处扩散到了血液中。经过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

四.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部分

(一)排泄及排泄的途径

1.排泄排出的是人体内物质分解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所以粪便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的排出都不属于排泄。

2.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汗液从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在呼气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这三条途径中,以尿液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主要途径。

(二)肾脏的结构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所以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是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的。

2.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所以肾单位又可以说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3.肾小球可以说是一个血管球,进出肾小球的都是小动脉,即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4.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它的一层壁紧贴着肾小球,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作原尿。

5.肾小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注意:肾单位的结构一定要结合第二册第62页的图示来认识)

(三)尿的形成

1.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蛋白质,血浆中的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形成原尿;肾小囊中的液体就是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蛋白质。若检验尿液,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是肾小球部位有病变。

1.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会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因为在肾小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剩余的液体加上肾小管壁细胞分泌的氨等物质就是尿液。所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形成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若出现糖尿,且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则应人工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与血液相比,尿液中不含有血细胞、蛋白质和葡萄糖。(要根据这些,读懂尿液化验单,会分析各项指标正常与否及原因)

2.尿液由集合管收集,流向肾盂,再通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临时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五.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物质叫激素)调节生命活动,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即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即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脑神经是指从脑发出的神经,脊神经是指从脊髓发出的神经。

3.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所以,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2.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又称为简单反射)和条件反射(又称为复杂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吃东西流口水、膝跳反射、受热受刺时的缩手反射、见强光时的眨眼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脊髓)参与就可以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听到、看到、谈到、学到什么东西而作出的相应反应的反射活动都属于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司机看到红灯停车、动物表演节目等都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一定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对语言和文字建立起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注意:举例让你判断是何种反射类型是考试的一个重点,请一定对上述的例子理解清楚。

3.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请一定结合教材第二册第72页反射弧的模式图进行记忆,反射弧是考试热点之一,注意神经传导的方向和考试时具体要求的填写顺序,不要写反了。另外,试题中所画的反射弧图示一般情况都没有大脑皮层出现,所以完成的反射类型是非条件反射。4.请结合教材第二册第82-83页图文识别眼球的结构,结合《指南》第30页明确视觉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来适应明暗不同的环境,当我们从暗处走到明处时,瞳孔随之变小。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引起的,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5.请结合教材第二册第84页图示和《指南》第32页来认识耳的结构和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不要用锐器掏耳以免戳伤鼓膜;由于咽鼓管使中耳与咽部相通,所以遇到巨响时张口可使鼓膜两边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免受震破,但咽部发炎时细菌也可能通过咽鼓管入侵中耳,故应及时治疗,以免诱发中耳炎。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是指没有导管的腺体(而我们前面学过的唾液腺、肝脏等消化腺和汗腺均有导管,这类有导管的腺体称之为外分泌腺),内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叫做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所以激素调节是要依赖血液循环进行的。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等。注意:胰腺既有外分泌部(胰腺上产生胰液的部分),又有内分泌部(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上的胰岛)。

3.垂体分泌的激素叫生长激素,它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侏儒症就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3.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叫做甲状腺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缺乏,就会患呆小症(与侏儒症的区别:呆小症智力低下,而侏儒症智力正常;呆小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而侏儒症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长期食物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食盐加碘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大脖子病的发生,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食用有益。成年人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4.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作用是能调节糖的代谢,分泌不足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在尿液中检出含葡萄糖)。发现糖尿后,若病因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引起的,则应人工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强调:本知识点常与尿的形成一起考,给你尿的成分化验单让你判断,一定要学会看,如《指南》P40-41非选择题第1题即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