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教育在高中德育建设中的应用

良知教育在高中德育建设中的应用
良知教育在高中德育建设中的应用

良知教育在高中德育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高中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尤为必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充满了道德的光彩。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结合当代教育的现实需求,努力用优质教学手段对进行培养。良知教育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在高中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手段。

关键词:良知教学、高中德育、传统文化、明明德、知行合一、致良知

良知教育是一种重在调动被教育者自身道德能力的教育模式,教育者主要的任务是引导良知和纠正偏差。孟子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良能;积极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行为品格,发挥其良知。使其道德品质,在其内心强大的良知作用下不断发展进步。良知教育具体分三阶段进行:1、明明德;2、知行合一;3、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在开展教育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基础阶段——明明德

良知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于“明明德”,《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谓“明明德”,重在明确、发扬本身本身优良、光明的品德。将“明明德”运用到良知教学中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学生积极进取促进教师,“明明德”需要以“诚意”为前提,诚意的重点在于为人处世的公正。

在“明明德”的具体途径上,我校通过对学生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重点培养,促使其道德精神的形成。所谓“仁”,要求学生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注重他人的感受,学会施惠于他人,淡化自己的得失,通过爱来处理人际关系。所谓“义”,是让学生注重班集体的共同利益、团结同学,在出现义利冲突的时候,做到:以义为重、以利为轻、不以利损义。所谓“礼”,是学生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有序、和谐,在社会交往中,要注意必要的礼仪、礼节、礼制,懂得待人接物处世之道。所谓“智”,是学习智慧和道德理性的综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达到有智慧、高效率的学习,在生活上能分辨善恶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所谓“信”,作为学生的立人之道,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树立学生的诚信精神。

二、学习、实践的运用阶段——知行合一

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理论学习、具体实践能力,将优良品德运用到生活中去是良知教育的重要阶段。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学习是具体实践的开始,具体实践是理论学习的达成。这一阶段教师应在“明明德”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运用,将所学的优秀品德积极的投入到个人生活、文化学习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体会到道德的

效用和价值,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对于其人生历程的重要作用。

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知”和“行”密切联系相互促进。以理论学习指导和约束具体时间,以具体实践完善和丰富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探索,用愈发精纯专一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实际经验,促进德育教学的进步。学生要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以丰富自己的道德内涵,勇于将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习惯,使自身德育更上一层楼。

三、巩固提高的推广阶段—致良知

“致良知”要是在“明明德”、“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良知推而广之,发挥到极致。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在学生的道德水准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加以巩固和提高,注意本末关系,使学生明白社会道德进步的根本是自身修养的提升。让学生拥有在事事物物上都以道德准则做出应对的道德精神,使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依据这种道德精神,对各种问题都能做出合情合理、恰到好处的解决。

《大学》所谓:“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是“致良知”的具体途径和最高要求。在此阶段的良知教育中,教师要在此前的教育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继续引导、帮助,促使学生推致自己的良知发挥自身良能,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以公正的道德要求作出判断,敢于纠正错误,善于弥补过失。将自己的良知时时刻刻发挥到极致,达到拥有真诚的道德情操。用这种道德情操始终将自己的心态摆正,投入到学习、生活、家庭乃至于社会中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追求、有涵养、有益于社会的人。

总之,在高中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点进行良知教育。展开良知教育,是及其富有建设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创举。我们应本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对学生展开立德立人之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坚定、正直、富有理想、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1] 王仕民. 德育文化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2] 钱宪民. 儒家与儒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3] 王守仁. 传习录[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2.

[4] 蒋伯潜. 四书读本[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