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_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_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_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中国生态环境史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

———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李根蟠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环境史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进行总体的动态的考察,自然环境被视为积极参与历史活剧演出的能动因素。这种思想对史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用环境史的视野(即现代生态理念)观察经济史,可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如自然对经济活动的“参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消费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等等———加深或刷新我们的认识,使之成为经济史学科新的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辩证的分析。环境史研究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也可以从环境史的学术实践中获得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环境史;经济史;现代生态理念;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6)02-0002-12

一、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进入历史———环境史兴起的意义

环境史的兴起是当前史学领域引人注目、意义深远的大事。近代以来,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在导致人类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实的威胁,环境保护运动因而风起云涌,环境史学科亦应运而生。至20世纪末,在西方,环境史已经颇成气候,成为继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之后西方历史编纂学的第四大类型;在中国,与环境有关的历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史的兴起,不但开辟了史学的新领域,而且给史学带来了新思维。我们知道,近代自培根以来,主客对立、征服自然的观念长期支配着西方的思想文化界,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人们在这种氛围中研究历史,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类社会从自然中抽离出来,不论政治史、经济史或社会史,都往往脱离自然的因素来讲述人事;也有论及自然环境的,一般只是把它作为历史发展的背景或外部条件来对待。环境史打破了这种传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环境史的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都认定环境史是研究人与自然间关系的,是研究人与自然间互动的。环境史以现代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现代生态学不但把自然界看成是生态系统,而且把世界看成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第一,环境史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进行总体的动态的考察。人和自然被汇入同一历史长河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历史研究中一度被人为地从自然中抽离出来的人类社会,被重新放回大自然当收稿日期:2005-10-10作者简介:李根蟠(1940—),男,广东新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中,放回它事实上不可须臾或离的地球生物圈当中。

第二,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受到空前的重视。在环境史那里,自然环境并非消极被动的因素,并非单纯的历史发展的背景、舞台或者道具,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因素,是参与历史活剧演出的演员。

以上两点,不妨用“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进入历史”去概括它。笔者认为这是环境史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其意义已经超越了环境史自身。在这样一个高度明确地从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统一和互动去考察历史,在人类认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对纠正某些长期流行观点的偏颇,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用这种理念研究历史,会产生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和结论。

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以研究人与自然互动的环境史不能不借鉴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成果,实行跨学科的研究。以前,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基本上是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范围内进行,它的口号是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现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成为基本的治史方法,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总之,环境史为我们展示了新问题、新领域、新思维、新方法,使史学的发展获得新的契机、新的生长点。

人和自然的互动,首先和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环境史学者十分重视经济生活层面的研究。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认为环境史要着重研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包括工具、生产、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权力的配置和布局等)和生态意识这三个层面;又指出环境史研究的第二个层面———以生产技术为中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亟待加强。这一观点在环境史学界获得普遍的认同。

那么,用环境史的视野观察经济史,可以获得什么启发,从而刷新或深化哪些认识呢?用环境史视野考察经济史,主要是指用现代生态理念①考察经济史。环境史本身就是现代生态理念运用于史学研究的产物。而现代生态理念则是现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催生的生态觉醒和生态革命的产物。所以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史学科如何应对这一伟大的生态觉醒和生态革命,如何站在时代认识的制高点来推动学科的发展。

二、自然对经济活动的“参与”———一个能动的有机的自然

经济的中心环节是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生产或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

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

pp .201~202)。生产力要素包括人(劳动者)和物两个方面。物的要素,不论是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条件),或是劳动对象,都是天然的或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质。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

一源泉”[2](

p .298),“劳动的第一个客观条件”[3](p .487)。从这个角度看,自然环境并非外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而是作为基本的实质性的物质要素包括在生产力和劳动过程之中,从而直接参与人类的经济活动②。

对于这个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考察。按照现代的生态理念,人类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成员,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生物圈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的,人类的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因此,自然不光是以其某些部分作为物质要素参与经济·3·2006年第2期①

②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宁可史学论集》)指出:“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和自然界之间的物

质变换,或者说,通过对自然物质的调整、控制和改造,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地理环境不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沉默背景和消极的旁观者,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是这种活动的对象和材料。”环境史是以现代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或称生态史。笔者这里所说的“现代生态理念”,是指从现代生态学中提炼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活动,而是整体地与人类协同完成其经济活动。这种情况在农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是在大自然当中按照大自然

的节律生长和繁衍的。马克思说:农业“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4](p .399)也就

是说,农业生产是自然的活动和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共同完成的过程。对此,中国古代人民也有深刻的认识。如《吕氏春秋》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5](《士容论·审时》)这是作为中国传统农学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的经典表述。在这里,“天”主要指气候,“地”指土壤、地形等,“天”和“地”共同构成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人”是农业主体,“稼”是作为农业对象的生物体。这就是把农业视为由相互依存的天、地、人、稼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农业生产建立在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之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天”和“地”,尤其要与气候季节变化节律保持一致。中国传统农业强调“不违农时”、“以时禁发”、“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等等,其意义正是保证农业生物自然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对于农业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人们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把它引导到满足人类需要的方

向来,即所谓“顺时宣气,蕃阜庶物”[6](

卷九一《货殖传》)。可见,农业生产是在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上由“天、地、人”协同完成的,即所谓“天人相参”。

农业生产以外的经济活动,如工业生产,离自然似乎比较远。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传统农业中,人的劳动只不过是自然过程的助手,而机器大工业则使自然力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但工业等经济活动是以提供食物的农业为基础的,工业的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工业生产过程也不能脱离自然再生产。马克思说:“对于计算资本周转来说,这样的自然尺度是年,因为年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和农产品,即整个生产的物质基础的自然再生产时间,至少

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祖国是如此。”[7](p .79)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把自

然再生产看作整个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自然再生产不能仅仅理解为农业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生产过程本身也会使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时间发生中断,在这个间歇期间,劳动对象听任物理过程对它发生作用,而没有人类劳动参加进去。在这种场合,虽然劳动过程从而生产资料作为劳动资料的职能中断了,但生产过程从而生产资料的职能却继续下去。例如,播在地里的谷种,藏在窖中发酵的葡萄酒,许多制造厂(例如制革厂)中听任化学过程发生作用的劳动材料,就是这样。”

[4](p .139)就是说,在包括工业在内的生产活动中,劳动过程可以中断,自然再生产过程则不会中断。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气候、土壤等环境要素也处于不断变化和不断更新之中———整个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变动不居和生生不息的。因此,不妨把自然再生产的概念扩大为环境再生产的概念。不但人类每一项具体生产活动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自然再生产,而且整个人类经济活动都建立在环境再生产基础之上,是在自然和人类的协同作用下进行的。

这里牵涉到对自然的认识问题———自然究竟是能动的有机体,还是被动的机械体?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古代中国,“有机统一的自然观”(李约瑟语)发展得相当成熟,其典型表现就是“三才”理论。在“三才”理论中,气候的季节推移和异常变化是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的(“天时”论),土壤则被看成是有血脉的、与气候的季节变化相呼应的活的机体(“土脉”论)。天上、地下、人间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呼应的不断变化着的整体。在古代西方,也有将自然尤其是地球视作养育众生的母亲的有机自然论。但在基督教教义中已包含了“征服自然”的思想,16、17世纪以后,“有机论”自然观又被“机械论”自然观所取代。这种机械论自然观“把自然看做死的,把质料看做被动的,所以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微妙地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操纵”[8](p .114)。近代西方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机械自然观也传到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对现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发生了影响的还有斯大林的理论。斯大林正确地批评了·

4·2006年第2期

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批评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机械论。因为他说的地理环境基本上是外在于人类社会的,忽视了自然因素内在地参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事实;同时又强调地理环境相对于人类社会“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①,从而大大低估了自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②。

自然环境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一类变动是自然界自身运动所发生的,其中有“常变”,有“异变”(如异常气候),有渐变,有突变(如地震、火山爆发);无论哪种变化,都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社会。人类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相当程度上是适应自然界的常变和渐变形成的。这种秩序又往往被自然界的异变和突变打乱,使人类社会遭受或大或小的损害,即所谓自然灾害。严重的自然灾害虽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方向,但可以导致一个地区经济的衰落和一种文明的毁灭;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尤其如此。自然环境除了自身的变化以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它的变化;后者的强度和速度,在某些方面甚至大大超过前者。在这里,自然环境似乎是被动的,事实上它却不声不响地以一只无形的手———自然规律———牵制着人类:当人类的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是温顺的,善解人意的;而当人类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就会变得暴烈,无情地给人类以惩罚。

总之,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并非外在的和被动的,它作为内在的能动的因素经常作用于人类历史,参与人类历史尤其是经济历史的创造和演出。我们应该告别形形色色的机械论自然观,用现代生态的理念指导经济活动和经济史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回复到中国古代“天人相参”的理念上来。因为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以技术体系的形成为例

所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的统一。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呢?

自近代工业化以来,人们片面强调对自然的改造、支配和征服,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似乎是一路凯歌前进的。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得肆无忌惮,超越了自然的承载能力,不断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人类在生存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对这种“反自然”的倾向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容易使人走向另一片面,有些人转而强调人类只能适应自然,认为不应再提“改造自然”了。在有些学者中甚至出现一种“反文明”的倾向,认为自然界自有高超的力量实现永久的美妙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只是由于人类的干扰所致,因而人类应该放弃干扰,放弃科技,放弃发展,回到因任自然、无所作为的状态。

其实,人类对于自然,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改造的一面。因为人具有两重性,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因而不能不受到自然的制约,不能不适应自然的韵律。作为社会的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的改造又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自然界取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其中介就是劳动。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借助劳动资料把劳动施加于劳动对象,形成产品。在这过程中,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条件)绝大多数都经过了劳动的“过滤”,使之得心应手,符合生产的要求;劳动对象也凝结进人类的劳动,按照人类预期的目标改变了原来的形态。这就是改造自然的过程,这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基础。地球的一切生物都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唯有人类能够能动地改·5·2006年第2期①②对斯大林地理环境理论的批评,可参阅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文。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说:“地理环境的稍微重大一些的变化都需要几百万年,而人们的社会制度的

变化,甚至是极其重大的变化,只需要几百年或一两千年也就够了。”“由此应该得出结论: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在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造自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自然,已经是深深打上人类劳动印记的、与洪荒时代大异其趣的“人化自然”了。这首先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否定了这一点,就是否定了历史,否定了全部人类文明。

人类何以能够改造自然,其根据是什么?从主观方面看,一是人类有思想,能制造工具,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二是人类能合群,组织为社会。从客观方面看,自然界是能动的,因而也是可以变化的,而不是僵死的,这就给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不能随心所欲,它一方面受制于自然界所给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受制于与这些基本条件相联系的自然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剧不能超越这个舞台,自觉也罢,被迫也罢,人类总得服从这些条件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造”也包含了“适应”。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片面强调“适应”和片面强调“改造”都是不妥当的。人既改造自然,又适应自然,这种改造与适应的统一,可以用“应对”一词来概括。“改造”与“适应”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坏,亦即“应对”的好坏,可以作为衡量人类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①。所谓自然界的“人道主义”,也就是自然界的“人化”,指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于人。所谓人的“自然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的“自然化”,指人类对自然的适应,通过改造自然达到与自然的协调。

以劳动为中介的经济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包括人的有目的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而技术则是其结晶。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可视为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核心。而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技术体系,正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对自然环境的产物。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一种意见强调人多地少促使人们通过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另一种意见则强调封建地主制下人身相对自由而经济规模狭小的小农不能不走上多劳集约的道路。这两种意见都有其道理,但都不能解释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形成的初始原因。因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经济是在战国以后才逐步形成,黄河流域局部地区人多地少的格局,也顶多追溯到战国时代,而精耕细作技术不晚于春秋时代已见萌芽。日本学者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以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休闲农业”,实行中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标志之一。而中耕农业的产生显然与上古时代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来由浅海淤积而成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平原上古时代存在着众多的薮泽沮洳,当农业由山前高地向平原低地发展时,首先要解决耕地的内涝返碱问题。我国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办法是:在耕地里挖掘排水沟,挖出来的土堆成长条的高垄,形成“畎亩”农田;庄稼种在垄上垄作是条播的基础,条播又为中耕创造了条件。垄作、条播、中耕三位一体,成为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最初的表现形式。这在西周春秋的文献中已有反映,而在《吕氏春秋·任地》等篇中获得系统的总结。《任地》开篇以“后稷”名义提出:“子能以为突乎……”—

——您能把低洼地改造成高出的耕地吗?接着全篇围绕如何改造低洼盐碱地这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了畎亩技术的各个方面。作为改造低洼盐碱地实践结晶的畎亩技术的创造,不能脱离当时基本的环境条件进行,同时又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造求得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这就是我们说的“应对”。我国精耕细作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范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但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应对,是发扬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克服其不利条件而创造的一种精巧的农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不同制约方式。在人类以外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中,凡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否则就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物的适应是被动的,自然界的制约是决定性的。人类则不然,由于人类有自觉的能动性,可以自觉适应·6·2006年第2期①马克思的原话是:“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9](p .122)

和能动改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虽然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也规定或影响其发展的大致方向,但这种制约已经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可选择的。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可以产生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技术体系(例如,同是山地的开发利用,可以种林果,可以种庄稼;可以建造梯田,也可以采取田的方式),就是这种可选择性的表现。不同开发方式和技术体系有精粗优劣之分,这既取决于人们经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在经济实践中人们智慧和创造力发挥的程度,也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其他条件。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人们可以在既定的自然环境下选择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技术体系,而这些不同的技术体系也要经受自然环境用特殊方式进行的选择:凡是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技术体系,能够保持比较长久的生命力,凡是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技术体系,会被淘汰,即使人为地延续下来,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而难以为继。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否都会导致自然的破坏?这个问题需要分析。诚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然会引起自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有良性的,也有非良性的,它所造成的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江南地区在《禹贡》时代呈现“厥土惟涂泥,厥田为下中”[10](卷一)的景观,由于地势卑

下,遍地榛莽,气候湿热,瘴疫流行,“丈夫早夭”[11](

卷一二九《货殖列传》),长期以来被中原人视为畏途。经过长期农业开发实践,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浦圩田系统,形成和发展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一地区逐步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成为适合人类生息的人文荟萃之区。这一开发改造的过程,从其主流看,无疑是生态环境优化的过程。因此,不能认为凡是经济开发都会破坏环境;只有不合理的、过度的开发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当然,所谓环境的优化或恶化,是看它是否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舍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别的衡量标准呢!

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在取得许多重大的辉煌的成果的同时,也做过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蠢事和错事,这也是毋庸讳言的。我国历史上局部的生态破坏很早就有发生,而南北各地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趋势,则从明清时期开始的。从世界范围看,近代以来环境破坏尤甚。主客对立的自然观固然是导致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但即使有了正确的自然观,也未必能保证环境不受破坏。因为自然太神奇、太复杂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的过程,改造自然的远期结果往往是人们始料不及的,这就难免造成破坏和挫折。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更有社会的、制度的原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人与人关系的问题。由于这种种原因,不但在中外历史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仍然会有环境破坏相伴随。这是人类发展还不够成熟的表现。但即使这样,仍然不应把环境问题的产生归咎于人对自然的改造本身。应该看到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有过优化环境的成功实践,同时不能认为历史上和现实中环境的破坏是完全不可避免和不能解决的;否则提出环境保护的任务就毫无意义了。人类发展图景不是单色的,而是多种色素构成的,有建设、有破坏,有前进、有后退,进步中也往往包含了退步;但总的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不能认为一代不如一代。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还有一个孰主孰客的问题。既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无可置疑的事实,那么,不言而喻,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自然界则相对地处于客体地位。马克思明确指出:

“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3](p .22)承认和坚持人的主体性,是一条重要准则。我们思考和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时,必须也只能从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否则,没了是非标准,只能乱套。承认人的主体性并不等于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随意支配自然;但人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控自然秩序、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这还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同时,承认人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人永远处于主动地位,作为客体的自然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在人类能动上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主动,自然被动,没有问题。但在自然界以自身的变动作用于人类社会·7·2006年第2期

时,自然就是能动的,人就是受动的①。如处于北半球的黄河流域,春暖、夏炎、秋凉、冬寒这种自然界气候的季节变化是作为能动的一方作用于人类社会的,而人类社会则作为受动的一方相应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秩序。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能动的自然作用于受动的人类社会,更是显而易见了。但这种情况并非固定不变的。当自然灾害或不利的自然条件给人类社会造成困难时,会激起人们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实践;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又会导致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在这两种场合下,都发生原来能动方和受动方的易位。历史就是在人和自然这样的“互动”中向前发展的。

总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反自然”的倾向,又要防止“反文明”的倾向。前者是当前主要危险,但对后者也不能掉以轻心。

四、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考察经济史

———以消费需求无限性和资源供给有限性的矛盾为中心

按照现代生态理念,必须把经济体系放到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系统中考察。这不但是处理现实经济问题的原则,也是研究经济史的门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内涵、趋势及其深层和长远的意义,从而对历史上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估量和评价。

过去经济史在研究生产力时一般局限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状况的分析,现在,从“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考察,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它不但包括社会生产力,而且应该包括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或环境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统一。这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例如,如何界定自然力和自然生产力?是否可以说,只有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力,才称为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是什么样的关系?自然力和自然生产力诚然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这是两者统一的一面;但是难以控驭的自然力会破坏生产,而不合理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破坏自然力和自然生产力,这又是两者矛盾的一面。又如,自然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起何作用,它的变化规律与社会生产力有何不同?土壤肥力、尤其是新垦地肥力的变化、水利灌溉工程效益的变化,相当程度反映了自然生产力的变化。这里有不少尚待经济史开拓的空间。

在很长时期内人们衡量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只是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减,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人们又注意和强调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升降。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已经远远不够。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统一、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去考察,除了注意经济总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外,还应该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关系;除了注意资源利用的广度、深度以外,还应该分析资源损耗情况和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后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前二者更为深远。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的认识才会更接近历史的实际。这就向我们提出了重建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的任务②。

对于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的研究,人们一度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后,它受到空前的重视,但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似乎历史上商品经济的作用都是正面的。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统一、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去考察,情况并非完全是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经济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商品经济无序的发展又往往引起社会的分化、资源的耗损和环境的破坏,这样的例子无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屡见不鲜的。市场是以消费需求为基础·8·2006年第2期①

②在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讨论中,衡量历史上经济发展与否的标准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资源配置优劣?还是资源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曾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从环境史的视野看,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了。讨论的具体情况可参见:叶茂《记中国经济史论坛关于“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讨论》,李根蟠《“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和我的思考》两文。现在有一种提法———自然是参与人类历史的主动因素。这容易引起自然参与历史是有意识的行动的误解。我觉得以采用“能动”一词为好,而以“受动”与之相对应。

的,古今莫不如此。发展市场经济总要不断刺激和创造出新的需求。但是,如果需求从人类的实际需要中“异化”出来,与人类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以至成为一种身份的符号、一种炫耀的排场,那么,虽然它也能造就一时的经济繁荣,但却要付出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而损害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对历史上商品货币经济的考察,需要超越“资源配置”的视野。

英国环境史学家克莱夫·庞廷批评为西方广为接受的古典经济学及由此而来的现代体系“把物品的生产放在了经济的中心”,“忽略了资源损耗的问题,而仅仅是在处理不同的竞争方之间的资源分配这个第二位的问题。它们至关重要的缺陷在于把地球上的资源视为像资金一样———是可以转变为利润来源的资产配置……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地球上的资源不仅仅是稀

少的,而且也是有限的”[12](

pp .174~175)。庞廷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我们过去对经济发展的评价,确实没有把资源损耗考虑进去。

人们忽视资源的有限性有其历史背景。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控制自然的力量大为加强,物质财富正像喷泉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人们浸沉在乐观的氛围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经济的发展。但是,近代工业社会经济是建立在石化能源基础之上的。石化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使用这种能源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也空前增长。而刺激高消费,不断制造新的市场需求,保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谋取越来越多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生命线。人类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已经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能力,地球有限的资源已不能支撑人类无限膨胀的消费需求。危机越来越逼近,但被表面的欢乐掩盖着。直到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那个惊世骇俗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才把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尖锐矛盾一下子端到世人面前。

在当前的世界性生态危机中,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以今鉴古,不难发现,资源供给有限性和消费需求无限性的矛盾自始就存在,尽管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在古代它一般只发生在一定时期和局部地区。中国古代有些思想家对此已经有所认识。例如,唐朝陆贽说: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13](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明朝韩文也说:“天之生财

有限,而人之用物无穷。”他们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节用”的主张。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消费需求的无限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之一。经济史上不少问题可以从这一矛盾的发展变化中获得解释。但无论“资源有限性”,还是“消费无限性”都是相对的,是历史地变化着的概念。消费需求的无限性,首先是由于在正常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同时也由于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消费需求和欲望的攀升,因此,人类的消费需求有一种不断膨胀的趋势。消费需求依靠发展生产来满足,而发展生产要有自然资源做物质基础,而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所谓“有限”并非绝对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资源本是自然物质,只有当它对人类有用并为人类所用的时候才成为“资源”,因而,它与人类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关,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化。资源的供给能力既取决于该资源本身的存量,又与人类利用资源的状况紧密相连。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模式下,人们利用不同种类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当时当地可供利用的资源的限度也因而各不相同。当消费需求及其导致的资源利用强度逼近或超过一定条件下资源供给能力的限度时,资源的有限性就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①。这种状态,既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造成生态的破坏,也可能激发人们突破“瓶颈”的意愿和实践,从而把人类经济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例如,采猎经济时代人们直接利用野生动植物,完全仰赖于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而不能控制·9·2006年第2期①消费需求无限性和资源供应有限性的矛盾,经常被归结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资源供应的紧张状态是相对于消费需求而来的,而消费需求不但与人口的数量有关,而且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关,与人与人的关系有关。

它,人称“攫取经济”。在人口稀少、资源宽裕的条件下,原始人有时也可能获得充裕的食品,但维持生存的人均最低资源(供采猎的土地)占有份额远远高于后来的“生产经济”,人口与资源的平衡是“一头沉”的结构。假如,某一群体人口和它所拥有的资源处于均衡状态,在拥有资源数量大致恒定的情况下,人口那怕是微小的增长,都会打破这一平衡,以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原始人类往往用抑制自身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群体内人口的增加———的办法,来保持它与自然界所形成的脆弱的平衡。但由于自然的过程,人口毕竟是要增长的。正是人口增长及其导致的消费需求增长打破旧的人口与资源的平衡,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食物生产方式(也就是新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导致农业的发生①。

农业时代经济建立在土地及相关的动植物资源基础上,农业生物的再生产主要依靠太阳的光能、热能和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基本上没有其他外源能的投入,基本上不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消费需求和资源供给的矛盾主要是人口增长引起的。中国传统农业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利用率较高,而且讲究用地和养地的结合,不少土地越种越肥,可以用较少的耕地生产较多的粮食,但亦由此给人口的较快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养活一个人需要的耕地有一个最低限量。一个地区如果人口的增长所需最低限量耕地超过该地区所能提供的耕地数量时,某种紧张状态或危机就出现了。我国战国时代三晋地区即已号称“土狭而民众”、“人不称土”[15](卷四《徕民》十五)。类似现象历代都有出现,清代则形成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②。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这种紧张状态,迫使人们或从内部想办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如多熟种植、循环利用等,或从外部想办法,如向外移民,开辟新耕地,引入新资源,通过地区分工和交换实现地区之间的资源互补,等等。经济由此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在这过程中,往往出现无序的盲目的开发,而导致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在明清时代,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严重。

中国封建社会存在表现为王朝兴衰循环的周期性危机,过去一般用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来解释:在农民起义后建立的新的封建王朝实行缓和阶级矛盾、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繁荣,承平日久,土地兼并、统治阶级奢侈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化,导致农民起义和封建王朝的更替。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够全面。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去考察,除了注意社会阶级矛盾以外,还要注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矛盾、消费需求增长与资源供给紧缺的矛盾。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走出王朝初期的低谷步入王朝中后期的高峰,统治阶级的消费也从王朝初期的注意俭约到王朝中后期的肆意挥霍,人口与资源、消费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因此产生尖锐的矛盾。资源占有和分配的不均使得这种关系更为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又反过来加剧社会阶级的矛盾。如果这时发生自然灾害,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催化剂。王朝后期社会危机的总爆发,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总之,消费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基本矛盾之一,但在传统社会和近现代社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生产和消费的规模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资源接近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矛盾空前尖锐。而且矛盾是整体性的、全球性的,不可能像过去·10·2006年第2期①②所谓“人多地少”“土狭民众”是相对的,它不但只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而且包含部分的“假象”,因为在土地私有制和条件下,许多人缺乏耕地是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

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有些学者由于对前途感到迷惘而“向后看”。他们看到某些原始狩猎部落的人每周仅用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即可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因而把原始采猎社会描绘成人类的“黄金时代”。其实,在人类依赖于自然再生产而生存的条件下,为了保持生态资源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均衡,人口增长率必须保持在几乎近于零的状态。保罗·马丁曾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加拿大埃德蒙德一个拥有100人的印弟安人族群的狩猎经济,如果以其生殖能力的限度来假定该族群以每代(2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人口,那么这一氏族将以0.37人/平方英里的密度组成一条纵深59英里的狩猎战线,这条战线以每年20英里以内的速度推进,在293年以内该战线将推至墨西哥湾,使加拿大至墨西哥湾沿岸的全部巨兽绝迹[14](pp .19~20)。在采猎经济中,人类往往采取抑制自身发展的办法维持人口与资源的脆弱平衡。这显然不是人类的黄金时代。

那样依靠向别的地区扩张来缓解矛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太阳能以外,也不存在从别的星球获取大量资源以满足地球人类需要的可能性。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观念如果没有一个大的变革,难以渡过这一危机。尽管这样,也不能认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是绝对的,是人类不可逾越的“瓶颈”,不能认为人类经济的发展将就此封顶。人类的探索和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终将突破这一“瓶颈”而继续向前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史研究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环境史兴起于20世纪晚期的欧美诸国,当前中国学者研究环境史在相当程度上是受西方学者影响的。应该积极介绍和引入西方环境史的理论方法,同时努力发掘生态环境史的本土学术资源。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人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作过探讨,应该予以总结,作为中国环境史这棵新苗的培养基。

在环境史学科建设中,我们还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做出精辟的分析。一方面指出“人

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6](

p .36),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生活”[9](

p .95),受自然界制约。另一方面又指出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具有自觉能动性,它集中表现为劳动、实践,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支配自然力,使之为自己的目的

服务,并在这基础上达成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17](

p .304)。基于这样的分析,马恩批评了看不见人对自然反作用的自然主义历史观,同时又与把人与自然对立出来,认为人可以脱离自然为所欲为的观点划清了界限①。

马恩的自然观与现代生态理念是吻合的。例如,在马恩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

则是“人的无机的身体”[9](

p .95),自然再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这和把人类视作生物圈生态系统中一员、把生态系统视作经济体系的基础的观点一致。马恩关于自然史与人类史“密切相

联”“相互制约”的论述[18](

p .20),也完全符合环境史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作动态考察的主张。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置于基础、中心的地位,马克思把劳动界定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物质变换”是双向的,一方面,人类把劳动施加并使之凝结于劳动对象,从而取得自己所需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又把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返回自然界。马克思对此虽然没有正面的阐述,但他在批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p .552)可见马克思把人类生产放在生态系统的网络中去考察,他所说的以劳动为中介的“物质变换”,包含了在“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物质形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思想。

现在一般认为1962年出版的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实际上这个警钟马恩在一百多年前就敲响了。除上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人与土地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的批评以外,1845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对当时工人住宅、工作场地的恶劣环境和河流、·11·2006年第2期①有些西方学者指责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劳动,强调人对自然的支配,忽视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导致现代环境破

坏的思想根源之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人类停止劳动,恐怕一天也维持不下去。不错,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说过对自然的“支配”,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所谓“支配”并非统治和奴役的关系,而是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人类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基础之上对自然力的控制和利用。他们明确反对“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发展的”,“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17](p .305)。怎么能把马恩的这种思想和视人类为自然界的主宰,视自然界为人类征服、统治、索取对象的二元对立的自然观混为一谈?

大气的污染情况作了尖锐的揭露。恩格斯还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对自然界的胜利,要当心自然界的“报复”[17](p .305)。环境史的兴起是当代环保运动的产物,它是从研究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环保史开始的,而这,实际上就是马恩早就指出的自然界“报复”问题。关于环境和公害问题发生的原因,马恩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破坏性两个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马恩把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联系起来,认为应当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置于“合理

地调节”、“共同控制”的基础上[19](

p .927)①,提出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两大变革”的历史任务[20](p .603),从而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环境问题尚未凸显,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他们提出的上述思想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现在,人类在经历了无数的生态灾难后翻然醒悟,形成了现代生态理念,这种理念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基本思路上竟是如此的一致,令人不能不惊叹马克思恩格斯目光的锐利和思想的超前!当然,由于时代及相应社会实践的局限,马恩还不可能形成完整系统的生态学理论,对某些问题的论述尚有欠缺②,这并不奇怪,但环境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大方向已经给我们指出来了。环境史研究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理论的支持和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史的学术实践获得丰富发展。

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并非单指马恩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论述,更加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目前在环境学和环境史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潮和观点,其中有些是偏离科学偏离真理的。例如,上文提到的“反文明”倾向;脱离人与人关系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倾向。又如,生态学一度强调平衡、和谐、有序,被某些环境史家作为自己学说的基点,现在有些生态学理论转而强调浑沌、错综、无序,人们因此感到困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矛盾无处不在,平衡是相对的,要通过斗争来实现和保持。对于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最锐利的分析武器。为了保证我国环境史学科健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不可或缺的。梅雪芹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以形成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派。”[21]我赞成这个提法。

人类历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人和自然的尖锐矛盾处于临界状态,人类从观念到生产生活方式必须也必然有一个大的变革。环境问题虽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无论在世界或是在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仍然呈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环境问题仍然是新世纪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环境史研究通过系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解决环境问题能够做出其特殊贡献。可以预期,它将在新世纪史学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环境史研究方兴未艾,但只是刚刚起步。环境史比起其他史学分支学科,是最需要多学科整合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环境史的专门研究机构,没有专业学会和专业刊物。这和社会的需要是不相称的。在·12·2006年第2期①②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提出各式各样的诘难,多数是站不住脚的,但也有些批评包含某些合理成分。如上文引述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的批评对象就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内。他的批评包含了误解和偏见,但也有可取之处。庞廷指责马克思只讲劳动的价值,不讲资源的价值,是一种误解。但他批评人们(包括马、恩)评价经济时不考虑资源损耗,则有道理。马克思强调的是劳动生产率,这比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经济总量的增减,是一个进步,但确实没有反映资源损耗情况。马克思指出,劳动只有与自然物结合,才能创造物质财富。他认为生产力包括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包括社会生产率和自然生产率。但他把自然生产率也归结为劳动的节省,没有单独评价自然生产力和自然生产率的指标体系。如前所述,马恩都注意到环境问题,但在他们的经济评价体系中没有环境变迁和资源损耗的指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马克思说:人们应当“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

这样的情况下,环境史亟待加强,也一定能获得加强。目前环境史处于“发酵”的阶段,醉人的美酒在后头。它对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逐步显示出来,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和充分的估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吕不韦.吕氏春秋[M ].上海:上海书店,1986.

[6]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 ].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周秉钧.尚书易解[M ].长沙:岳麓书社,1984.

[11]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3]陆贽.陆宣公翰苑集[M ].四部备要本.

[14](美)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5]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1]梅雪芹.马克思主义环境史学论纲[J ].史学月刊,2004,(3).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nomic History Studies

———A Contemplation arou nd Agricultural History

Li Genp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China )

A bstract :Environmental History provides a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to man and nature as a whole ,in which na -ture is to be seen an organic part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Such a view could be revolutionar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 .e .,to study economic hist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 mental history ,it is possible to deepen or upgrade our knowledge upon mag -nificent issues s uch as nature 's “participation ”to economic activity ,man 's “measure ”to hi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lem -ma bet ween limited resources and limitless demands .With the guidance of Marx and Engles 'penetrating dialectic analysi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nviron mental history studies may secure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which in turn will enrich the develop ment of M arxist historiography .

Key Wo rds :Environ mental History ;Economic History ;Modern Ecological idea ;Marxist Historiography ·13·2006年第2期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清算制度的建立 3、股票市场的形成 4、南海泡沫事件 金融:资金融通 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 发展原因: 1、金银复本位制 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 东方贸易逆差 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 4、货币短缺 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 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 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 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 “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 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密西西比泡沫 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 二、竞争有序化 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 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经济史专题三 主要的经济运行模式

经济史专题三主要的经济运行模式 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 1、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 2、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二战后)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 1、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 1.历史背景 (1)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2)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3)1933年罗斯福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主要内容: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救济是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使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1)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 (2)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6.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7.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2)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论来源和目的: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目的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2.发展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参考答案:AD 3:[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融合 C:冲撞 D:排斥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美洲 B:西亚 C: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参考答案:BCD 6:[单选题] A:乡镇 B:部落 C:农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锄头的发明 B:犁的发明 C:镰刀的发明 D:水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参考答案:错误

200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

有几条主线可以自己整理整理。 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 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世界经济史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普遍奴隶制: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2、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3、庄园制: 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是整个中世纪西欧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它是在封建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封建庄园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自成体系的独立社会组织。这种经济社会组织大致同当时西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到12、13 世纪,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封建庄园制度逐渐瓦解衰落。 4、南海泡沫事件: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股票投机现象严重,最终股市泡沫破裂,巴黎、伦敦股票市场崩溃,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英法两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危机,清算南海公司债务,恢复政府信用和公司信用。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5、日本模工厂: 为提高官营工厂和矿山的示性,日本政府在国开办“劝业博览会”,设立“工业试验所”,期望官营工厂能起到“模”作用,故将这个时期大批的官营工厂成为“模工厂”。由于其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民间纷纷效仿其,一度出现官营民助的好景象。但只注重引进外国投资技术和设备的工业化战略很快破产,低效率使得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明治十四年,金银价格暴涨,纸币暴跌,官营模工厂失败。 6、亚细亚生产方式: 是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前的中国等。 7、欧洲拓殖运动: 是英国中世纪的一种恢复动乱发展经济的手段工程.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并对封建化的土地形成沉重的压力.消费与贸易的需要,使一切希望保持自己收益的封建主阶级和希望通过劳动去改善自己命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世界经济史问答题

1、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 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他们不是奴隶,但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奴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 2、城邦奴隶制:指的是在奴隶制形成阶段,城市中的居民和城外的居民是有贵贱之别的, 以后这种区别逐渐消失,成为一个统一体,即城邦。城邦是奴隶制占有国家,它的中心是一个全面设防的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公社,形成国家。 3、封建地主制经济: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主要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并由个体 农民分散经营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土地租给农民,实行小农经营,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地主,供其享用。地主对农民保持有宗法性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强制力量。农民户籍被固定,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负有徭役、丁赋等义务。 4、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 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5、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我国历朝历代 的抑商政策包含四个方面:官工业制度,土贡制度,禁榷制度,规制交易。 1、简述中国领主制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形成与发展: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的分封制,土地上的人民成为附庸,农奴对领主形成依附关系,这就是农奴制。 受封的诸侯在领地上建立采邑,形成所谓的井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 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 (2)农奴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3)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4)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 (5)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衰落:相对于奴隶制经济来说,领主制经济有其优越性,因为农奴经济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调动了农奴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农奴的劳动生产率极低,使公田经营日益困难。 第二,由于农业生产国提高和人口日益增加,领主制遭到破坏。 第三,领主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和不断的争夺土地的战争,开支巨大,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扩大,而为了维持这种巨大的开支,就必须对现有的土地剥削制度进行改革。到了春秋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瓦解,封建领主制经济开始衰落,并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考研历史-经济史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 2、均田制: 【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3、更名田: 【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重点提示】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等)、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东汉时的豪强地主的田庄、各封建王朝时的田庄和土地兼并,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集中体现。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 土地兼并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如:西汉末年、唐朝中后期、北宋中期、明朝中后期时,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

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表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东南沿海,取代了中国的土纱土布,,使得耕织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得丝、茶商品化。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瓦解,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2.洋务运动 背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容:①“自强”,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求富”,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重要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海防方面:从70年代开始,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代表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 诞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了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成果: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2.短暂春天——空前迅速发展,但是时间短暂 时间:1912——1919年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

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 2.通货紧缩 3.欧洲联盟 4.布雷顿森林体系 5.外贸依存度 6.圈地运动 7.OPEC 8.综合商社 9.尼克松“新经济政策” 10.《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 二、简述下列各题(任选4题,每题15分,计60分) 1.世界经济中心的历史演变。 2.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其特征。 3.产业革命的意义。 4.明治维新的意义。 5.当代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20分,计20分) 1.评东亚模式。 2.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2000年世界经济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滞”指经济停滞,失业增加;“胀”指通货膨胀严重。滞胀指的是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交织并存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会并存的,存在通货膨胀就意味着实现了充分就业,存在失业就意味着不会有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修改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可以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滞胀的出现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沉重打击,也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重大修正。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面临着严峻挑战,打破了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垄断地位,先后出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劳工市场的结构特性来解释滞胀,并提出以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供给管理政策来对付滞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把滞胀归罪于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对国民经济的国家干预。他们认为是国家干预导致了虚假繁荣,是国家干预破坏了有效的市场机制,因此他们建议减少对经济的国家干预,主张让市场自行调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无管多少流派的经济学,还没有哪一派能深刻认识滞胀,也没有哪一种政策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通货紧缩:指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通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为了充分发挥地力,并规定了定期“换土易居”的分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根据剥削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1]的时候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

经济史专题八: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建立、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崩溃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组成: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货币体系 1、背景 ⑴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变: ①西欧普遍衰落,特别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 ②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⑵美英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①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 ②美国企图建立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2、建立过程: 1)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⑴时间、地点、参加国: 1944年7月美国布雷顿森林 44国 ⑵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 ①《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IMF) 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华盛顿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任务: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促进货币国际合作,给困难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世界银行 WB) 成立:时间:1945年总行:华盛顿 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 后期: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两个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4)体系建立(世界货币)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 北京条约及内内容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和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公使驻京 2.开放新口岸 3.内江通商 4.内地传教 5.控制海关 6.掠卖华工合法化 7.鸦片贸易合法化 买办的产生与作用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买办从产生之初就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的 作用:买办不仅是起着媒介和经纪人的作用,而且一步步地发展为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买办按照洋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完成购销任务。而买办为了洋行和自身的利益,则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 通商口岸城市集中体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1.这些口岸城市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据点 2.其次西方列强在这些口岸城市设立租界,取得治外法权,成为国中之国 3.再次,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城市投资设厂,兴办各种实业,直接渗入到中国的经济生活之中,并逐步取得垄断和独占地位 4.最后,殖民地经济生活方式的盛行,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方面,他极为赞赏的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据以设计理想社会的生产形式 3.洪秀全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主张妇女享有平等,独产的地位 4.在对外关系方面,洪秀全反对闭自守局限性:洪秀全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还有小生产者的封建落后性,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军事化的社会生活是注定行不通的。这都反映出他经济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扩张,改变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刺激并推动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 2.适应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及少数华侨的货币财富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货币财富 4.在十分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清政府在创办近代工业,进行资本积累中曾经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的封建性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是为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出发的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操在少数洋务派官僚买办之手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政权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 1.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贸易,金融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部门 2.外国在华工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的长远的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西方列强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3.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利润丰厚的经济部门,如银行,航运等行业 4.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通商口岸,而投资在内地则极为罕见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如此巨大的战争赔偿几乎成了套在中国政府头上的沉重枷锁,从此之后这个政府只有对外国俯首贴耳,再也不能在外国列强面前"胡作非为" 2.其次,条约规实,允许外国在中国驻扎军队,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空前危害 3.再次,外国侵华势力压迫清政府对统治集团进行清洗,所有反对与外国建立各种政府经济关系,支持义和团的人都遭到清洗 善后大借款 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实际到手760W,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息竟达6789.36 W.合同规定,以中国盐务收入的全数,关税中除应付款项外的余款,再加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所指定的中央税款,充当此次借款的担保。合同还规定,中国必须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 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落到外国人手里 国民北京政府为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措施 1.中央政府设工商部,下设矿务,工务,商务三司 2.颁布一些保护工矿业发展的法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