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最小和最大的时间、数量及长度单位

宇宙之最小和最大的时间、数量及长度单位
宇宙之最小和最大的时间、数量及长度单位

在公元190年前后(约东汉时期)在一本名为《数术记遗》的典籍当中,便相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这些数词计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杼、穰、沟、涧、正、载。而中国数词表示法当中最大的“极”,在这本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却常用在表示无限大的概念。

随后则因佛教的传入,与天竺的交流兴盛,所以便又加入了自印度的几个数词:恒河沙、阿僧袛、那由它、不可思议和无量,再次地扩增了中国的数词单位。这几个从印度传过来的数词,我们现在可以在佛教的经典上面看到,例如在《无量寿经》中,它们是用在度量时间的长度。

在进入了唐朝时期,因为与日本交流频繁,透过日本的遣唐使,这些数词也就传到了日本。这些数词到了日本之后,又添进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数。它原本是与小数相对应的,后来才被引申为一个新的数词。

在英文中,有一个词,叫googol,著名搜索网站google就是从这个变化而来。googol代表10的100次方。关于googol的来历,也才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当年美国数学家爱德华·卡斯纳想发明一个单词来表示“10的100次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于是就征询9岁的小侄子米尔顿的意见。小米尔顿认真地思索了几分钟,脑子里冒出了一个词——googol,叔侄两人击节叫好。在爱德华的大力推动下,googol 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固定的数学词汇。中文为古歌。搜索网站google

的起名就是因为这个数量单位,当时他们声称在google里面的信息量会达到1个古歌。

从以上的简短沿革中我们发现,其实中文里表示数量的数词相当丰富。既然在中文里还有著这麽多个数词等著备用,那它们代表的实际数量到底是多少呢?下列就是它们代表的数量:

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袛: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古歌:10的100次方

古歌布莱克斯:10的一个古歌次方, [10^(10^100)]

小数单位:

分、厘、毛、糸、忽、微、纤、沙、尘、埃、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阿赖耶、阿摩罗、涅槃寂静

时间单位:

千年

世纪

一甲子

年代

季度

旬≈10日

星期

小时

刻=15分钟

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分

毫秒(ms)

微秒(μs)

纳秒(ns)

皮秒(ps)

飞秒(fs)

原子秒(atto second)

普朗克时间(10^?43秒)

普朗克时间是时间的自然单位:10^?43秒。得名自马克斯·普朗克,它被认为是最小的可能时间间隔。普朗克时间相当于一颗光子以光速行进过普朗克长度的距离所花的时间,因此被认为是“时间量子”。

1 原子秒(atto second):10^-18秒

–the time it takes for light to travel the length of three hydrogen atoms. 80原子秒–最快的激光脉冲

100 原子秒–目前可以测量的最短时间

飞秒(fs):10^-15秒

皮秒(ps):10^-12秒

纳秒(ns):10^-9秒

1纳秒-- 1 GHz的CPU的时钟周期,该周期的无线电波波长0.3米。3.3纳秒-- 光传播一米所使用的时间。

10纳秒-- 该周期的无线电波波长3米。(VHF、FM波段)

12纳秒-- K介子的半衰期。

100纳秒-- 短波周期。

微秒(μs):10^-6秒

1微秒-- 商业高速频闪观测器的闪动时间。

22.7微秒-- CD音乐的采样间隔(44.1KHz)

33微秒-- 人能够听到的最高频率的声音的周期(20KHz)。125微秒-- 电话声音的采样间隔。(8KHz)

毫秒(ms):10^-3秒

2.4毫秒-- Uub元素的半衰期。

3毫秒-- 家蝇拍一下翅膀的时间。

5毫秒-- 蜜蜂拍一下翅膀的时间。

10^13秒:相当于32万年

34万年- 元素锔-248的半衰期

约60万年- 人类语言发音成型

约70万年- 地球磁场对上一次顺逆转

100万年- 蓝超巨星的生命周期

150万年- 地球的第三纪终结,第四纪开始的纪元距今时间153万年- 元素锆-93的半衰期

260万年- 元素锝-97的半衰期

10^14秒:相当于320万年

374万年- 元素锰-53的半衰期

400万年- 物种的估计生命周期

400万年- 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开始的距今时间

420万年- 元素锝-98的半衰期

500万年- 中新世终结,上新世开始的纪元距今时间

650万年- 元素钯-107的半衰期

1560万年- 元素锔-247的半衰期

2000万年- 原始草在地球出现的距今时间

2342万年- 元素铀-236的半衰期

2400万年- 渐新世终结,中新世开始的纪元距今时间

10^15秒(Ps):相当于3200万年

3,470万年- 元素铌-92的半衰期

3,600万年- 始新世终结,渐新世开始的纪元距今时间

4,000万年- 预计在未来,大洋洲大陆撞及亚洲大陆的所需时间6,500万年- 地球对上一次出现生物大灭绝的距今时间

1.35亿年- 侏罗纪终结,白垩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1.95亿年- 三叠纪终结,侏罗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2.25亿年- 二叠纪终结,三叠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2.26亿年- 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所需时间

2.80亿年- 石炭纪终结,二叠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10^16秒:相当于3.2亿年

3.40亿年- 泥盆纪终结,石炭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4.00亿年- 志留纪终结,泥盆纪开始的距今时间4.20亿年- 首只动物呼吸空气的距今时间

4.35亿年- 奥陶纪终结,志留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5.00亿年- 寒武纪终结,奥陶纪开始的距今时间5.40亿年- 前寒武纪终结,寒武纪开始的距今时间

5.80亿年- 雪球地球冰河时代终结的距今时间

6.00亿年- 第一代多细胞生命出现的距今时间

7.038亿年- 元素铀-235的半衰期

7.50亿年- 雪球地球冰河时代开始的距今时间12.77亿年- 元素钾-40的半衰期

23.00亿年- 首个已知冰河时代的距今时间

10^17秒:相当于32亿年

35亿年- 原核生物出现的距今时间

37-39亿年- 月球表面雨海的年龄

44.68亿年- 元素铀-238的半衰期

45亿年- 地球的年龄

100亿年- 类似太阳主序星(G2型)的平均寿命

137±2亿年-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估计年龄

10^18秒(Es):相当于320亿年

1,000亿年- 宇宙的寿命(假设宇宙是封闭的)

10^19秒以上:相当于3,200亿年以上的时间

3.3兆年- 印度教的神,布拉马普得拉鸡的寿命

7700兆年- 元素镉-113的半衰期

14京年- 元素钒-50的半衰期

>18京年- 元素铬-50的半衰期

>60京年- 元素钙-48的半衰期

190 ±20京年- 元素铋发生阿尔法衰变的半衰期

佛教梵典《僧只律》这本书中记载着: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这段文字所推算出的具体时间:

一昼夜=30须臾=600罗预=12000弹指=240000瞬间=4800000刹那因为一昼夜=86400秒,因此把每个单位换算成秒数,可以得到:

一“须臾”=2880秒(48分钟)

一“罗预”=144秒(2.4分钟)

一“弹指”=7.2秒

一“瞬间”=0.36秒

一“刹那”=一“念”之间=0.018秒长度单位:

光年

光时

光秒

尧米、佑米(Ym)

泽米、皆米(Zm)

艾米(Em)

拍米(Pm)

垓米、太米、兆米(Tm)

京米、吉米(Gm)

兆米、百万米(Mm)

千米、公里(km)

百米、公引(hm)

十米、公丈(dam)

分米、公寸(dm)

厘米、釐米、公分(cm)

毫米、公釐、公厘(mm)

微米(μm)

纳米、奈米(nm)皮米、微微米(pm)飞米、费米(fm)

阿米(am)

仄米、介米(zm)幺米、攸米(ym)

二年级长度单位换算米和厘米

二年级长度单位换算米 和厘米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长度单位转换题(米与厘米) 一、填一填 1、直尺上6厘米到12厘米长厘米。 2、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和厘米。 3、直尺上2厘米到10厘米长厘米. 4、从刻度2到8是厘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6、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 7、计算跑道的长度通常用作单位。 8、从刻度0到7是厘米。 9、从刻度0到3是厘米。 10、直尺上4厘米到6厘米长厘米。 二、选择题 1、妈妈的鞋跟高3。 ①米②厘米 2、一把牙刷长13。 ①米②厘米 3、钢笔长15。 ①米②厘米 4、教室的长大约是10。 ①米②厘米 5、一棵大树高10。 ①米②厘米 6、升旗杆的高度约为18。 ①米②厘米

7、图钉大约长1。 ①米②厘米 8、数学书长21。 ①米②厘米 9、小花身高120。 ①米②厘米 10、长颈鹿高4。 ①米②厘米 三、比大小 1、29厘米30厘米 2、15米500厘米 3、120厘米2 米 4、2米3厘米230厘米 5、13米130厘米 6、1米50厘米150厘米 7、1米100厘米8、3米2米75厘米 9、3米3厘米10、40厘米30厘米 四、计算 1、14厘米-8厘米=厘米 2、1米-12厘米=厘米 3、37厘米-18厘米=厘米 4、30米+15米=米 5、40米+5米=米 6、25米-8米=米 7、12米-7米=米 8、60厘米-16厘米=厘米 9、40厘米+26厘米=厘米 10、37厘米+60厘米=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长,从2到3也是1cm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名师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比大小》 一、课前训练: (整数小数比大小) 师:整数能够比大小,小数能够比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大小吗?(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 二、复习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分数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分数的意义;看图表示分数。) 师: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的真不错。 三、新课: (一)分母相同: (1)3/4和1/4 师:懒羊羊和小灰灰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吗?(愿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课件演示)两块同样大的月饼,懒羊羊和小灰灰每人一块。 (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四份的过程,分别取其中的三份和一份) 师:懒羊羊吃了3/4,小灰灰吃了1/4。 师:你认为谁吃得多呢?(学生回答) 师:小灰灰不知道为什么,聪明的你能告诉它理由吗?(学生看图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小结:(边说边板书3/4和1/4)两块同样大的月饼,平均分的份数相同(4,4),一个取三份(3),一个取一份(1),三份大于一份,所以3/4大于1/4(>)。懒羊羊吃得多。 (2)八分之几 师:(拿出圆形纸片)老师也为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大小相同的月饼,并把它平均分成了八份。请大家拿出学具。 师:你想吃月饼的八分之几呢?写在旁边的括号里。(学生动笔)请你用打斜线的方式迅速表示出你写的分数。(学生涂色,师巡视) 师:请你和同桌比一比、说一说,你们谁吃得多?(同桌两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们比较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找两组同学分别汇报) 例如:你写的是什么分数?(生:7/8;3/8);(板书7/8和3/8) 你是怎么涂的?(生:这个圆平均分成8粉,我涂了7份;我涂了3份); 你们是怎样比较的?谁吃的多?(生:我看涂色部分我的比他大,所以7/8大,我吃得多; 7份大于3份,所以7/8大,我吃的多。) 师小结:(贴图)两块同样大的月饼,平均份得份数相同(手指8和8),一个取7份(手指7),一个取3份(手指3),7份大于3份,所以图形所表示的分数7/8应该(>)3/8。 (3)、师:我也来写一组分数(板书6/9和4/9),现在没有图形的帮忙了,你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引导学生说说怎么比的)

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 2、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量厘米); 3、认识线段并能测量它的长度。 重点: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并对线段有初步认识。 难点:利用长度单位解决相关的问题。 【知识点1】认识刻度尺-厘米(cm) 1、上图是一把直尺,从刻度“0”到刻度“1”是()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7”是()厘米。 【知识点2】测量物体的方法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经典例题剖析 知识重难点梳理 教学目标 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物体的右边对准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2、 这支铅笔长()厘米这个大头针()厘米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注】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的“0”刻度,而是对着其他刻度时,就用物体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减,也会得到物体的长度。 【知识点3】认识线段-直直的,两个端点的线 3、下面各图中是线段的在()里面画“√”,不是的画“×”。 ①②③④⑤ ()()()()() 4、数一数,下面各图中由几条线段组成。 ()()()() 【知识点4】画一段已知长度的线段。 5、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厘

米的地方。 6、按要求画线段。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知识点5】认识长度单位米(m) 上图是一把米尺,每1小格代表1厘米,总共有100个小格,也就是100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 我们在测量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厘米用来量较短的物体。米是量较长的物体。 常识: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7、测量书本的长用()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比大小教学设计

比大小 一、课前训练: (整数小数比大小) 师:整数能够比大小,小数能够比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大小吗?(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 二、复习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分数成为了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分数的意义;看图表示分数。) 师: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的真不错。 三、新课: (一)分母相同: (1)3/4和1/4 师:懒羊羊和小灰灰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吗?(愿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课件演示)两块同样大的月饼,懒羊羊和小灰灰每人一块。 (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四份的过程,分别取其中的三份和一份) 师:懒羊羊吃了3/4,小灰灰吃了1/4。 师:你认为谁吃得多呢?(学生回答) 师:小灰灰不知道为什么,聪明的你能告诉它理由吗?(学生看图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小结:(边说边板书3/4和1/4)两块同样大的月饼,平均分的份数相同(4,4),一个取三份(3),一个取一份(1),三份大于一份,所以3/4大于1/4(>)。懒羊羊吃得多。 (2)八分之几 师:(拿出圆形纸片)老师也为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大小相同的月饼,并把它平均分成了八份。请大家拿出学具。 师:你想吃月饼的八分之几呢?写在旁边的括号里。(学生动笔)请你用打斜线的方式迅速表示出你写的分数。(学生涂色,师巡视) 师:请你和同桌比一比、说一说,你们谁吃得多?(同桌两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们比较的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汇报:(找两组同学分别汇报) 例如:你写的是什么分数?(生:7/8;3/8);(板书7/8和3/8) 你是怎么涂的?(生:这个圆平均分成8粉,我涂了7份;我涂了3份); 你们是怎样比较的?谁吃的多?(生:我看涂色部分我的比他大,所以7/8大,我吃得多;7份大于3份,所以7/8大,我吃的多。) 师小结:(贴图)两块同样大的月饼,平均份得份数相同(手指8和8),一个取7份(手指7),一个取3份(手指3),7份大于3份,所以图形所表示的分数7/8应该(>)3/8。

《长度单位》知识点整理

km m dm cm mm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知识点整理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了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其余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 10cm 1cm=10mm 2、换算方法: 如:2米6厘米=(206)厘米 20米12厘米=(2012)厘米 345厘米=(3)米(45)厘米 1001厘米=(10)米(1)厘米 20分米=(2)米=(200)厘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般千米(又称公里)用在路程、行空行驶路程、铁路等等;而毫米一般用在测量比较微小的长度,如练习册的厚度等等;而米、分米、厘米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三个长度单位,不防用排除法来确定最后的答案。 如:课桌高7( ),填7米比人还高,排除;7厘米参考尺上的尺寸,太短,排除,那只有填7分米。 4、长度单位计算(要求先统一单位,再计算。例题见练习册P44-B 级) 5、长度单位比大小 (1)如果单位一样,就直接比较数字;如:13m (>)7m (2)如果数字一样,那就看单位比大小;如:510m (>)510cm (3)其余情况,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如:5cm (<)55mm ,因为5cm=50mm ,所以填小于号。 考前读一读 1、比较大小一定要化到知识点相同。 2、注意超载问题一定要比较大小。 3、解决问题认真审题,观察单位的变化。 一、长度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1000 ×10 ×10 ×10 ÷10 ÷10 ÷10

三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三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毫 米》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3,4课时 比大小 同步练习 C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4课时比大小同步练习 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第三课时比大小 (共5题;共19分) 1. (2分)一根绳子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这两段绳子相比,() A . 第一段长 B . 第二段长 C . 两段一样长 D . 无法比较 2. (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下面的3个正方形大小相等.每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面积最大? 4. (5分)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4÷7和3÷73÷8和5÷6

3÷4和5÷69÷4和11÷5 5. (5分)明明和亮亮各买了一张同样大的纸,明明用去一张的,亮亮用去一张的,谁剩下的纸多?为什么? 二、第4课时吃西瓜 (共11题;共50分) 6. (1分)小青倒了一满杯纯牛奶,喝了这杯纯牛奶的,她觉得有些凉,就加入热水兑满一杯,又喝了半杯,这时小青一共喝了________杯纯牛奶。 7. (5分)直接写出得数。 83-58= 380+470= 700×0= + = 487+222≈27+68= 4000-1600= 260×5= 1- = 395×4≈ 8. (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5― ― =________ 9. (10分)用“>”“<”或“=”填空。 × ________ × ________ ×1________6× ________6 9× ________9 × ________ × ________ 3× ________3 × ________ 5× ________5 10. (5分)欢欢、乐乐、贝贝三人做家庭作业。欢欢比乐乐多用小时,贝贝比乐乐少用小时。欢欢和贝贝相差多少小时?如果贝贝比乐乐多用小时,欢欢和贝贝相差多少小时?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古代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指生说,然后出示资料: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拃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教案 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量。指生说是多少? 生:5拃 生:3拃 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有大有小,测量的不准确) 教师说明:在测量课桌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同样单位拃,虽然得出了结果,但测量的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方便的工具? 生:......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实物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 (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 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 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

二年级长度单位比大小练习题

二年级长度单位比大小练习题 一 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再看物体右端右端对着几。、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刻度对准厘米00厘米=米 4分米=厘米 000毫米=分米 000毫米=米分米=毫米 18毫米 +4厘米=毫米3米+9分米=分米分米-7厘米=毫米800厘米+20分米 =米000毫米+400厘米 =米000毫米+300分米=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支粉笔长10教室长小军身高1 2小树高3000 文具盒长20 ))))))) 七、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00厘米4分米94毫米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000毫米 1米00分米 八、解决问题。 编一个中国结需要2分米长的红绳,现在有一根长150

厘米的绳子,问:可以编几个这样的中国结? 长度单位练习题 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填一填。 1、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 一端对着几。 3、1米=厘米 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厘米这支铅笔长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 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 ④课桌的高65 ⑤一条跳绳长⑥哥哥的身高128 6、30米+8米=米12厘米-7厘米=厘米 27厘米+6厘米=厘米54米-4米=米 二、选一选 1、下面三条线中,

比大小小学数学三年级

比大小小学数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dm2 小正方形,水彩笔 教师准备:涂好1/4、3/4颜色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吸铁石,苹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董老师知道我们三(2)班有48位学生,你们知道三(1)班有多少人吗?36人,48和36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 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还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是5.73元,谁能说出一个比5.73要大的小数?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师: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贴课题) 那你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二、探讨 (一)、 1、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型 (1)、(板书“3/4 1/4”)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 (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下,看这张正方形纸,我把它平均分成四分,把其中的一分涂上颜色,拿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分,把其中三份涂上颜色。通过涂色,(板贴图)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那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板书“>”)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摆苹果比大小 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接下来董老师要分苹果了,老师这有8个苹果,分给袁霜凌1/8,给商伟寅3/8个,请问我给谁的苹果多?为什么? 3、试一试,找规律 (1)、师:看来同学们都可以借助图形来比分数大小了,请同学们翻开书本58页,完成第1、2题,左边2题。 (2)、报答案(板书3/10 7/10) 观察三组分数,找找规律? 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二) 分母不相同的情况下呢? 1、猜一猜 1/2 1/4 1/8哪一个大? 2、展示比大小 3、完成试一试 4、观察找规律 板书: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对答案 3、数学故事 两个小熊分苹果,怎样分公平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你是怎么学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优点: 1、导入由整数比大小到小数比大小,自然引出分数比大小。并且联系了生活。 2、通过学生折、涂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分数比大小,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3、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好。 4、最后的小结,使整个课完整,并且学生回答的非常完整。 设计、方法缺点: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二.在○里填上>.<或=。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坐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好。学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鼓励、适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1/2,1/4,2/3,3/4,2/5,3/5,5/6,6/7,3/8。 (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分母相同的分数:1/4和3/4;2/5和3/5。 分子相同的分数:1/2和1/4;2/3和2/5;3/4,3/5和3/8。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5/6和6/7。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1/4和3/4;2/5和3/5。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如: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板书2和4,问:这两个数哪个比较大? 将2改成1/2,4改成1/4,问:这两个数呢?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入课题。 (二)探究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体会比较分数大小的必要性。 1、从生活经验出发,直观比较1/2 和1/4 的大小。 (1)折一折,涂一涂。 【我的思考】 有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没什么好研究的,分数的意义已经学过,比较的又是简单分数的大小,没什么难度,可以上成练习课。从目前看,学生暴露不出什么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我不只一次听到老师抱怨:为什么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比大小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时学生不怎么出错,偏偏分子相同时却出错不少呢?这些孩子真粗心!听这话时我只是一愣:真是因为粗心吗?可再联系我们的教学反思一下: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有盲点,我们的学生对意义的感悟是否深刻?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的促进者?我的设计力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谁先谁后?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思路是一致的,都是看哪个数包含的相同单位多,哪个就大。而分子是1的分数却是分母越大的分数反而越小。既然出错学生都是受整数大小比较负迁移的影响,那如何尽快地消除这种负迁移的影响呢?我想能不能先集中火力,让学生在黄金时间(前20分钟)先研究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呢? 翻阅了我能查到的所有分数比大小的教案,老师们都是先教学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比较,再教学分子相同分数的大小比较,理由是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比较相对简单,是基础,教学要由易到难。但我想,这里不存在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因为这本来就是不同的两条思路。我们的教材在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都是先认识几分之一(分数单位),紧跟着就比几分之一的大小,其实是具备实施的合理性的,这样,学生对分数单位的认识会更深刻。 2、是回避还是面对? 既然学生出错是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影响,那就不要回避,让学生直面可能出现的错误,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在现实背景中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站在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能见树木也能见森林。 3、是负担还是必需? “分一分(二)”研究的是多个物体组成整体的平均分的情况,很多教材在比较分数大小时没有涉及到。不少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与米及数线段 【学习要求】掌握长度单位,并会计算、会测量、 【学习内容】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就是正确得?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得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得纸条、塑料绳等,瞧一瞧,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得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得两臂伸平,瞧一瞧到什么地方就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得身高就是()米()厘米 1.把尺得“0”刻度线对准物体得左端。 2.把尺沿物体放平。 3、再瞧物体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得长度就就是几厘

(2)自己坐得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得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得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得画“√”,错得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得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得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与一条厘米长得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得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得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 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 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5米○5厘米 1米20厘米○100厘米 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 98厘米○1米 1米○1厘米 5米○50厘米 3米○13厘米 70厘米○1米 1米-30厘米○60厘米 4米+5米○10米 200厘米○2米+3米三、在()里填上合适得长度单位。 (1)一枝蜡笔长10()(2)姐姐身高就是1()46();(3)一条裤子长1()(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10)习字本长32() (11)河水深8()(12)学校操场长200() (13)一个茶杯高11() (14)电梯高18() (15)一根跳绳长2() (16) 课本得宽约1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比大小》教案

个西瓜是我发现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 瓜的1/8,悟空说好,给你1/10(师板书 1/10). 引出分数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折纸、涂色比较1/4和1/2的大小 (1)同桌一起完成,抽生展示(同桌折的图 形相同) (2)说一说:为什么1/2更大? 2.涂色比较 (1) (2) (3) 教师板书,找规律 3.折纸、涂色比较3/4和1/4的大小 (1)同桌一起完成,抽生展示(同桌折的图 形相同) (2)说一说:为什么3/4更大? 4.涂色比较 (1) (2) (3) 教师板书,找规律 三、分层练习 八戒,这个西瓜我们分开吃, 你吃西瓜的1/3 (师板书: 1/3)八戒听了满脸不高兴,这 个西瓜是我发现的,我要多 吃,我要吃西瓜的1/8,悟空说 好,给你1/10(师板书1/10). 观看动画 二、探究新知 1. 折纸、涂色比较1/4和1/2 小结:同样大小的纸分的越多,分 数反而越小。 2.涂色比较 (1) (2) (3) 小结:当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 数更大,分母大的分数更小。 3. 折纸、涂色比较3/4和2/4 小结:同样大小的纸分的份数相 同,份数多的份数就大。 4.涂色比较 (1) (2) (3) 小结: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 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三、分层练习

过关测验1.填分数比大小 过关测验2.填上适当的数 四、总结提高 生 1. 当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更 大,分母大的分数更小。 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 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生2. 涂色比较大小 过关测验1.填分数比大小 过关测验2.填上适当的数 四、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说明: 1、学生活动设计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安排设计预案;内容、方式、方法、活动、实验、效果、练习、作业等的预设。 2、教师活动设计内容包括:针对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方法、策略预案;演示、指导、小结、答案、板书等的预设;问题、导语、结语、评语、注意事项等的预设。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师:武全柱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上次阿福去裁缝店做了一件新上衣,结果满意吗?为什么?这次阿福又来做长袍了,请看.(出示阿福做长袍的情境图)师傅吸取了教训,买了一把尺子,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米。”如果你是阿福,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疑问? 生1:1米=1oo厘米吗? 生2:尺子没变,为什么师傅和徒弟说的不一样呢? 师:是啊,怎么说的不一样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米的认识。(板书课题: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一)认识1米的长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长?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师:那到底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师画线段)比划一下。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米究竟有多长?

生:想 师:想一想,用米尺来量1米的长度时,为了保证精确,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把米尺拉直,手要握住住两端,不能握住太多。 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1)每个小朋友手中有一个米尺,请你轻轻的拉齐米尺的两端,(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手臂不要动,手指轻轻一松,放掉米尺,看一看,你两臂伸开的距离就是米。 再试一试,同桌合作,一个比量,一个用尺子量。 (2)测量几步为1米。 (3)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 生:手臂,3步的长了来表示 (二)感知一米的高度。 师:看,象这样把米尺竖着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请大家估计一下,从老师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1米? 1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你觉得1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呢?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质疑:为什么都是1米的高度,都是从脚底量起,到老师的腰这里的高度是1米,而到这位同学下巴的高度是1米? 生: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 (三)联系生活。 师:我们认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米吗?(屏幕的宽,黑板的宽,门的宽,桌子的宽,课桌的宽等) 师:我们量一量自己估计得准不准。(请两名代表分别量一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本科时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兵兵吃了这块月饼的42;皮皮吃了这块月饼的41;他们谁吃的多?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分数大小比较:比大小】《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比较42和41 谁大 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兵兵吃了这块月饼的42;皮皮吃了这块月饼的41 ;他们谁吃的多? 《1】请同学们看情景图;进行比较;再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42 > 41 《2】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只要孩子们能说得有道理;都给予鼓励表扬。 2;比较 与 的大小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比较 与 的大小

找学生回答: >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让学生理解记忆;并能灵活运用。 3;比较21 与 1 3 的大小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比较21 与13 大小 找学生回答:21 > 13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4;练一练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通过涂色;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然后鼓励学生发现 这些数的共同点;说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只要学生说的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3】独立完成;并完成后面练习 (4) 填分数并比较大小 (5) 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比较大小

分数的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初步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分数的大 小。 2.掌握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的 道理。 3.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涂一涂,比一比: 1. 1/4()2/4 涂一涂,比一比。 师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为什么呀?因为2/4是2个1/4,涂色部分要比1/4多 2.练习:4/9()5/9 7/10()4/10 二、看图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4/4()1 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和1有什么关系? 涂一涂 比一比 得出: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就是1。 三、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 1.猪八戒吃西瓜。师傅说:4个人,每人吃1/4,猪八戒说:不够我要吃1/8。请你们想一想,是1/4大?还是1/8大? 出示教具:请你们动手涂一涂,比一比。 思考,想方法,动手涂一涂 2.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 四、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 2.判断大小。 1()4/7 4/9()5/9 8/8()1 1/2( )1/3 1/10( )1/8 3.你能考考你的同桌么? 五、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5> 3/5 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就是1。4/4=1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1/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