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与此同时,面对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情况,党和国家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认识不断深化。

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只有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我们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转变。

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行将“绿色GDP”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我们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一五”规划首次设立节能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写入“绿色发展”并独立成篇……

“十年树木,绿树成荫。”正是由于我们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10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果。

2011年,我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了12.9%。

根据2012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比2012年明显提高。

我国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16.55%,提高到2012年的20.36%……

中国正逐步走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名字。

从“诗骚”而下,美丽中国呈现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字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陶渊明描绘的田园之美;“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是李白挥洒的旅途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目睹的边塞之美……农业社会的自然和人文相交织,古典世界的风景和诗性相融洽,温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现代化课题。美丽中国于是有了两张面孔:一张因袭乡土中国的冲淡;一张洋溢工业社会的热烈。就像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诗句,既珍惜“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的山川自然之美,也礼赞“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建设之美。

历经60多年建设发展,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但毋庸讳言,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出现的问题也摆在了当代中国人的面前。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让人们意识到,不尊重自然、不顺应自然、不保护自然,必将伤及人民福祉、危及民族未来。

因此,“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应时而生,有着崭新的时代意义,蕴藏着丰富的时代内涵。

首先,“美丽中国”要有山川河海的自然之美。“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美丽风景不能只存在于历史想象和悦耳歌声中。要唱出“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底气,必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治理水平。

其次,“美丽中国”要有资源节约的朴素之美。看似寻常的土地、水、能源、矿藏,正变得日益稀缺。科学发展,并非追求浮华的表象,而是坚守朴素的本真。面对历史和未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其三,“美丽中国”要有人文风化的制度之美。哲人有云,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方是唯一的自由。同样,与制度结合的监管才是有效的监管。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摒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种种行为,归根到底要靠制度建设的力量。

最后,“美丽中国”要有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因此,中国未来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只有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才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

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当然,说美丽中国还得从美丽中国的内涵来体会到它的美丽实质。

富强中国。“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也是十八大描绘未来十年的中国富强的蓝图。从纵向比较看,这次提出了居民收入的翻番目标,寓富于民,让人民富强,中国则富强。从横向比较看,中国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有关专家指出,未来十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由此看出,富强中国不是梦,我们已经感受到富强中国的力量。

民主中国。党的十八大给一个正在深入改革开放独具生机勃勃中国从道路、理论、制度上赋予更加完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改革开放与民主法制的各项制度更加系统化、协调化、规范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式的民主政治优势越来越凸现。未来十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政治制度的协调和配套。特别是在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方面,提出“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体制改革,促成各方面制度的成熟与成型。”这就是开放中国的新形象。报告具体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到那时,我国将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民主中国。

文明中国。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我们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的内容和内涵。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要告诉世界,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丰富。

和谐中国。和谐中国表现在社会的步进上。十八大在政治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在社会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让我们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够的期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看得出,未来十年的中国,更加和谐,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

美丽中国。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未有。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天蓝、地绿、

水净”目标,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前以,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现在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未来十年的中国,环境更加美好,令中国人感觉更加幸福美满。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努力不懈、孜孜以求的,是一个现代中国,也是一个“美丽中国”。站在十八大这个新的起点上放眼望去,天高云淡,生机勃勃,中国正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色发展应该怎样发展?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十八大代表们纷纷提出建议。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十八大代表、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报告坚定了我们走绿水青山、民富市强道路的决心,我们要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努力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绿色发展范式。”

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森林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应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增加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城里人对农村景致和新鲜空气情有独钟,我准备办一家生态庄园。”余晓兰的愿望简单而真切,“我们正在发展生态养殖,还需要扩大规模,加工产销配套连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祝福中国,建设中国,热爱中国吧,我们生逢其时,为之骄傲自豪。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

汉语言文学一班 2012300290001

苏阳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