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概观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概观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概观

我国电大远程教育经过30年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特别是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经过近十年富有成效的探索,计算机网络在线教学正在加速发展。同时,远程教育学术理论研究也得到长足发展,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

一、对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的探索研究

理论是一组相关联的命题。一个领域的理论基础能够描述实践并指导实践,为指导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基本方法和途径。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理论研究对于一个实践领域的生命力和发展状态至关重要。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就是要把握远程教育的“特性”,认识和掌握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不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内部结构的研究,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支持,从多科学、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掌握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还要从包括教育技术学理论在内的多视角进行审视,才能把握其内外关系规律。张秀梅提炼概括出远程教育的四种基本理论,即教学工业化理论、远程教育际代理论、人本主义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和独立与交互学习理论。这些理论都符合莫里提出的一种完美的理论有四个特点的标准,即一种理论体系必须允许以经验检验的演绎推理;理论必须既与观察一致,又与前已生效的理论一致;理论必须用各种简单的术语来说明;科学的理论必须以各种经验的事实和关系为依据。

教学工业化理论是将远程教育与其他产业横向比较的成果。奥托·彼得斯采用类比推理来论证远程教育是一种工业化的教学形式,鲜明地指出了远程教育的特征,使人能够瞬间把握远程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远程教育际代理论是反观自身历史的纵向研究成果,体现了一种历史观。我国学者谢新观教授和张亚斌教授较早地对远程教育起源进行了研究,将远程教育起源追溯至人类社会形成之时和人类社会形成之初。远程教育际代理论是针对有组织、有系统的远程教育发展历史,以信息技术发展为轴对远程教育进行划代的理论,包括尼珀函授教学、广播电视多媒体、双向通信技术的三代远程教育理论,加里森广播电视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概观

艾修永

(淄博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淄博255033)

摘要:梳理现代远程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远程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研究、发展基础和哲学理论四方面做逻辑分析和系统阐述,十分必要。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40(2009)04—0004—04

收稿时间:2009-08-22

作者简介:艾修永,淄博广播电视大学高级讲师。

印刷、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三代远程教育理论,詹姆斯·泰勒的第一代函授模式、第二代多种媒体模式、第三代远程学习模式、第四代灵活学习模式和智能灵活学习模式、第五代智能的灵活学习模式的“五代法”。国外学者都把电子通信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列为第一代,这种分类并不适于我国国情,双向视讯会议系统在我国远程教育中并没有形成主流,进入90年代中期,网络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媒体并列成为我国远程教育的主流媒体技术,由此进入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目前计算机网络在线教学成为最重要的教育媒体技术。远程教育际代理论参考了技术发展史,理论的产生有明显的逻辑归纳性质。人本主义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应用在远程教育领域归纳产生的。在英国开放大学主管学习支持服务的戴维?西沃特提出持续关注理论。同在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指导中心任职的欧蒙德提炼出“咨询服务”范畴。独立与自主学习理论、双向通信和交互理论、等效性理论、虚拟交往与三种存在理论这四种理论是针对远程教育独特的教与学规律研究的成果,一并归入“双向通信和交互作用理论”。通过这些基本理论的概括,可以说已成为远程教育独具特色的理论。

二、远程教育学科研究发展概述

我国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是从1978年中央电大成立后开始的。关于远程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界定,首先是“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在师生分离情况下,有组织地使用技术和媒体来传递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持续的、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远程教育学”就是研究远程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问。张秀梅将远程教育学科研究取得的成果概括为八个方面。第一,“远程教育学科已经确立”,初步勾勒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国内以丁兴富教授为代表,一直是远程教育学科独立的倡导者,并于1997年提出“远程教育学科已经成熟”的论断。同时,丁兴富对远程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梳理也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其代表性专著是《远程教育学》和《远程教育研究》。第二,以丁新教授为代表,系统引进国外远程教育理论,培养专门人才,探索试点实践,主持翻译了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的两本著作:《远距离教育基础》和《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另外,丁新在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方面也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第三,以张伟远博士,陈丽博士为代表,对远程教育交互和成人学习心理研究,知识积累丰富,研究方法规范,促进了远程教育教与学规律研究的繁荣。第四,远程教育学术性课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37个重点课题中,远程教育3个。第五,电大系统对远程教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电大系统内建有远程教育研究所(室),专职研究人员200多人。这支队伍开创了问题指向的远程教育实践研究范式。第六,“教育技术学”期刊《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所发论文中,远程教育占7%—9%之间。第七,《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四刊,成为远程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阵地。第八,为突出远程教育学科特色做出了努力。也应看到,远程教育学科处于初创时期,学科体系有待完善。要得到教育科学研究专家的认同,尚须继续探索和努力。今后学科研究的重点,一是加强远程教育学科结构要素研究。二是加强各要素的研究内容,即子系统研究。三是强化远程教育学科的特色研究。四是加强远程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探讨。

三、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探析

王珠珠认为,国家坚定地推进全国城乡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先后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开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开始形成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认真研究国际动态,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实践远程教育的良好局面。从宏观因素看,我国已经走上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正在增长,这已经成为我国学习者开始终身学习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动因。我国地

域广阔,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存在着发展远程教育的客观需要和条件。从已有基础分析,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和质量,供学员学习使用的课件增长速度,反映了我国网上学习需求正在快速增长,网上学习平台建设支持推动了网上学习的实现。在远程教育实践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了我国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已成为推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远程教育法规建设,依靠制度保障,对远程教育办学进行规范。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数字化装备也迅速增加。综合对以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微观和中观因素分析,我国远程教育的现实基础是:数字化资源已经初步走出了“无车无货”的境地,教师队伍正在适应数字化学习的要求,人们已经体验到了网络学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优势。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仍存在着巨大潜力。要使现代远程教育真正成为我国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体系,应以改善远程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为重点,真正彰显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张少刚认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依托广播电视大众媒体创造了大规模补偿教育的历史。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从补偿学历教育上升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进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跨域式发展,主要指导思想集中于服务“三农”和教师教育,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现代远程教育的第三次跨越要有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这对于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学视角下对远程教育进行再认识。严冰认为,关于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开放、共享、多元、合作、竞争这样几大特征。总之,通过对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探索,初步梳理出发展的方向和脉络,对于指导远程教育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

四、对远程教育哲学理论的研究

远程教育哲学理论中心课题是论证远程教育形态的合理性。丁兴富教授较早地开展了远程教育哲学的研究。他指出,人际面接交流一直被公认为所有教育形态的必备要素和核心,在远程教育这种新教育形态中,依据工业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条件,使面对面交流的核心地位被非人际的电子通信手段代替了。远程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通过非连续通信克服时空间隔而重新构建或再度整合教学过程。这些理论奠定了远程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

陈卫东对泛在学习形式进行了哲学思考。泛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按需、即时、适量的学习形式。泛在学习是在泛在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学习,它充分体现了关注个体发展,学习的泛在性,技术的普及性、扁平性以及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自由的实现。泛在学习的特点包括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的场境性、适应性等。泛在学习的目的是借助泛在学习设备,如泛在通讯网络、泛在计算机构成的一个无缝空间等进行学习。泛在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技术将更加普及与扁平化,技术会以更智能化、简单化、人性化的方式“消失”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情境感知的移动设备,产生一个全新的、虚拟的与现实交织的学习空间,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和沉浸其中的感觉。透过无所不在的智能网络,泛在学习创造智能化的环境让学习者充分获取学习信息。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无论从人的学习、技术、环境、人的发展还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角度看,泛在学习本质是以人为本,旨在追求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也是学习理论、科学技术发展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必然结果。

李子运对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必要性进

Survey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AI Xiu-yong

(Zibo Radio &TV University,Zibo Shandong 255033)

Abstract:To comb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cadem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t th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it is essential to make the logic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elabora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elementary theory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the discipline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theory.

Key word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Distance education pedagogy;Research

行了探析,认为教育技术哲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教育技术哲学是对已有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反思。教育技术的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即主要关注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的本质、学科的演变和进步机制。同时也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重点不在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而是以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探索更一般的教育问题或技术学问题。当代哲学不再是“揭示”、“发现”什么永恒的、普遍的、支配一切的真理或本质,而是一种普遍的智力活动。现实问题先于哲学问题,哲学问题先于哲学思考。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寻根问底、不断反省的思维态度。网络远程教学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之一,主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操作方式,据此进行哲学抽象。另外,由于受“教育技术不需要哲学”等片面观点的影响,教育哲学特别是远程教育哲学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应当引起注意。

综上所述,通过对远程教育学术理论研究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远程教育理论是独具特色的理论,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严谨的、站得住脚的理论,并且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服务。同时,也应看到,这一理论还不尽完善,远远不能满足活跃的远程教育实践的需要。我们相信,随着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日益繁荣和不断完善,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中国远程教育研究工作者为之付出努力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泛在学习的哲学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2).

[2]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9).

[3]刘济良.哲学思考:教师的智慧品性[J ],教育研究,2008,(10).

[4]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J ],电化教育研究,2006,

(9).

[5]薛勇民.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J ],教育研究,2006,(6).

[6]吴筱萌.在线环境中的参与式教学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09,(5).

[7]张秀梅.我国远程教育学可研究发展概观[J ],中国电化教育,2005,(5).

[8]王珠珠.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J ],教育研究,2006,(3).

[9]张秀梅.远程教育学基本理论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6,(4).

[10]张少刚.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与思考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2005,(3).

[11]苏辛.学术影响[J ],中国远程教育,2009,(6).[12]严冰.若干启示--本刊主编小结发言[J ],中国远程教育,2009,(6).

[13]丁兴富.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J ],中国远程教育,2001,(4).

[14]韩瑛.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哲学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2008,(10).

[15]张瑞麟.试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J ],教育研究,20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