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选修应用地理(上)课本_第3章 资源(二):粮食[19页]

第3章資源(二):糧食

學習目標

□能列舉經常饑荒的國家與區域,討論糧食不足的原因

□能認識「環境負載力」的意涵

□能認識生態印跡的意涵

□能了解不同地理區如何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能了解國際組織解決饑荒問題的角色與作法

自1950 年起,全球的農業生產量大幅增加,但糧食短缺問題卻依然存在於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全球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仍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如何在有限的環境負載力下供應足夠的糧食,成為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所要面對的課題。若以地理學觀點來看,則可探討糧食及飢餓問題的分布及原因。

第一節世界糧食問題的形成

糧食作物以穀類作物為主,但也包括豆科作物和根莖作物,世界糧食問題與分配、貿易、畜牧業、生質能源生產及價格息息相關。

一、世界糧食問題

■糧食分配不均

就世界平均而言,現在全球的糧食總產量可以完全滿足人類的需求,但實際上在一些國家或區域間卻存有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在糧食的生產上,各大洲糧食總產量(圖3-1)及平均每人糧食產量(圖3-2)差異懸殊,如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的北美洲及大洋洲,平均每人糧食產量領先其他洲;另非洲因人口成長,使糧食生產和消費形勢顯著惡化。

▲圖3-1世界各大洲糧食總產量分布圖(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2013 年)

▲圖3-2世界各大洲人均糧食產量分布圖(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2013 年)

■不公平貿易

許多開發中國家在殖民時期,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然而在獨立後,依然從事出口導向的農業。但大型企業以龐大資金漸漸併購小農的土地,致使小農生存不易,嚴重者生活無以為繼,並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而減少了糧食作物的生產。例如:西非在被殖民時期,當地的良田被迫改種單一經濟作物出口,再從歐洲進口糧食;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當地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早已改變。貿易自由化的今日,農產出口大國補貼農民,導致國內生產過剩,將農產品傾銷至開發中國家,壓低的價錢令貧窮地區農民無法與之競爭。

■畜牧業及生質能源排擠糧食生產

現有穀物產量可供養100億素食人口,但是消費能力較高的已開發國家,其人口只占全球的1/5,卻消費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自然資源,從飲食結構可看出已開發國家的肉食比例較高(圖3-3)。地球能承載肉食人口數量遠低於素食,主要是畜牧業因飼料換肉率的關係,挪用了部分農作物作為牲畜的飼料,消耗大量糧食。近年中國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因經濟成長而提高對肉類食品的需求量,無形中排擠了糧食作物的生產。

名詞充電飼料換肉率(Feed Conversion Rate, FCR)

飼料換肉率是指每增重一個單位體重所需的飼料重量。

▲圖3-3●已開發國家飲食結構(以美國為例);●開發中國家飲食結構(以印度為例)(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2009年)

另外,為了因應石油價格上漲,美國、歐盟、巴西等產糧國家,將可食用的玉米等糧食轉成生質能源,而這些國家更以高關稅、補貼政策或限制進口來保護生質能源的發展。

名詞充電生質能源

生質能源是將特定農作物轉做生質燃料,便可生產出生質能源。

■糧食貿易價格大漲

當全球的糧食供應市場走勢操控在一些糧食生產大國時,會導致糧食價格上揚,便直接影響部分依賴糧食進口的貧窮國家,造成糧食供應問題。

雖然全球糧食供應充足,但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活動卻導致糧食作物價格大幅攀升(圖3-4),例如:FAO統計全球糧食價格漲價自2006年的12 %,2007年的24 %,一路攀升到2008 年8 月的50 %,造成北韓、阿富汗、海地(照片3-1)、辛巴威(照片3-2)等30 多個貧窮國家釀成糧食危機。即使糧食價格已從2011年下降,但相較2002~2004年

仍是相對較高。

註:以2002 ~2004 年糧食價格平均值為100。

▲圖3-41961 ~2017 年世界糧食價格指數的變動。圖中呈現2008 年中旬曾上升到最高點,當時發生了糧食危機。(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

▲照片3-1●海地在2008 年初時,糧價上漲約2 倍,使得多數貧窮的海地人買不起食物,只好以泥土、油、糖的泥餅(克雷餅)混合充飢;●同年4 月初,海地各地出現糧荒,引起嚴重的抗議行動。

▲照片3-2辛巴威面額5 億元的紙鈔。由於糧價飆高,辛巴威物價快速上漲,形成通貨膨脹情況,政府於2008 年 5 月發行全球面額最大的 5 億元紙鈔(約新臺幣60 元),但在當地只能買到 1 個麵包。

學生活動3-1糧食不安全報導分析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的報告指出,2013 年查德、馬利、茅利塔尼亞、尼日、塞內加爾的雨水延遲到來及提前結束的結果,導致作物及牧草的生長受到影響,當地的游牧活動因飼料嚴重短缺而提早移動,移動路線也因此改變,導致邊界地帶的緊張關係升高,此種情況可能進一步導致2013 ~2014 年的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足現象激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文中提及這些非洲國家的自然環境特徵為何?

2.上文中報導地區最可能位在圖3-5 甲~丁哪個區域?

▲圖3-5非洲各國分布圖

3.此區邊界地帶因游牧路線的更動而造成關係緊張狀態,始源於何種歷史因素?

4.表3-1 是FAO 對於糧食安全設定的向度及指標,包括:糧食可供應量、糧食獲取的物質和經濟手段、糧食的利用(反映食物攝取量不足和健康狀況不佳造成的結果)及糧食生產、供應一段時間的穩定性(脆弱性及各類衝擊)。請利用這些向度及指標解釋此篇報導非洲這些國家糧食不安全的原因。

▼表3-1FAO 對於糧食安全的向度及指標

向度糧食安全各項指標

糧食供應量1.飲食能量供應量平均充足度 2.糧食產量平均值

3.穀物及塊根類在飲食能量供應量中所占比例

4.蛋白質平均供應量

5.動物性蛋白質平均供應量

糧食獲取的物質和經濟手段獲取物質手段:1.鋪面道路在道路總量中所占比例

2.道路密集度

3.鐵路密集度

獲取經濟手段:國內糧食價格指數

糧食的利用 1.改良水源的獲取 2.改良衛生設施的獲取

糧食生產、供應一段時間的穩定性脆弱性:1.穀物進口依賴度的比率

2.帶有灌溉設施的耕地所占比例

3.糧食進口值與商品總出口值之間的比值各類衝擊:1.政局穩定、不存在暴力、恐怖主義

2.國內糧食價格波動性

3.人均糧食產量波動性

4.人均糧食供應量波動性

二、飢餓問題

■飢餓的分布區

營養不足所造成的飢餓現象,從2011 ~2013 年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公布的飢餓人口資訊可知,飢餓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1/8,其中,多數的飢餓人口集中於開發中國家。以國家來區分,印度的飢餓人口約有 2 億人,為人數最多國家,其他如孟加拉、中國大陸、剛果、衣索比亞、印尼及巴基斯坦等,總飢餓人口約有8 億人(圖3-6)。另外,由FAO 公布的飢餓地圖(hunger map)可了解,飢餓問題地區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圖3-7)。

名詞充電營養不足(Under nutrition)

根據FAO的定義,在長達數週甚至數月裡,每天攝取的熱量達不到一般人維持健康生活所需1,800大卡的建議熱量時,其體力活動及心智活動都會減慢,且精神不集中。

▲圖3-62014 ~2016 年間各區域飢餓人口數量圖(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

註:所有數據均已四捨五入。

▲圖3-72014 ~2016 年營養不足人口比例地圖(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

■飢餓的人口

以地區而言,約75 %的飢餓人口在農村地區,開發中國家的飢餓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農家。就性別結構而言,因傳統觀念和社會結構,導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飢餓和貧窮的威脅,女性占長期飢餓人口中的60 %以上。以年齡結構而言,約25 %的飢餓人口是兒童,多半是因為母親懷孕時沒攝取足夠營養所致,且若受制於貧窮問題和因長期營養不足,易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足等問題。

三、飢餓的原因

■自然災害

有些地區基礎設施薄弱,遭遇如洪水氾濫、風暴及乾旱等自然災害時,可能無法迅速恢復。如2008 年熱帶氣旋襲捲緬甸,導致農業的損失和禽畜死亡,而引發糧食短缺問題。

中國大陸於2009 年後遭受乾旱及雪災接連侵襲,糧食作物無法順利生長,產量更減少逾30 %(照片3-3);而菲律賓亦多次受到颱風侵襲釀成水患,使得這兩個原為糧食出口的國家轉變成糧食進口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國,占世界出口總量近一半,同時也是大豆和小麥等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國,但旱災威脅其農作物收成(照片3-4),造成國際糧價在2012 年5 ~8 月間持續飆升。

▲照片3-3乾旱導致糧食生產減少。2009 年中國大陸山西省運城市因乾旱,導致冬小麥的生長和春季播種工作受到嚴重影響,使產量減少。

▲照片3-4美國印第安那州奧克蘭的旱災情況。2011 ~2012 年美國受旱災影響,導致糧食減產。■戰亂頻仍

許多國家的人民長期生活在飢餓與貧窮中,政府卻仍在軍事武力上投注大量金錢,連年窮兵黷武,戰爭破壞農田和水利灌溉設施,降低環境負載力,致使糧食減產,舉國陷入饑荒,

如部分西亞地區的衝突戰爭,迫使為數眾多的難民離開家園,面臨飢餓的威脅(照片3-5)。

▲照片3-52016 年希臘與馬其頓邊界的難民。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難民被安置在希臘邊界村庄Idomeni 的一個小營地裡,每天都還是會有數百位難民來到這個小村莊。

■農業基礎設施不足

開發中國家無論平均每人糧食生產量、單位面積糧食生產量,均低於已開發國家(圖

3-8)。其中飢餓人口比例高的地區,農業系統中的人文投入不足,如缺乏道路、倉庫、灌溉設備等。以農地灌溉面積比例而言,非洲除了尼羅河以外,多數地區少有灌溉設施,單位面積產量無法提升。

▲圖3-8已開發國家(以美國為例)與開發中國家(以印度為例)平均每人糧食生產量、單位面積糧食生產量比較(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

■貧窮

全球化時代,窮國債務從1973 年時的1,300 億美元暴增到2006 年的 3 兆2,000億美元,世界經濟生產總值不斷成長,可是活在貧窮線下的人口卻也不斷增加(圖3-9)。這些貧窮人口多集中在開發中國家,貧窮使人無法購買或生產足夠的食物,而陷入飢餓與貧窮

的惡性循環,當地政府對農業灌溉及交通的支出不足,且人民缺乏資本改善農耕方式和孩子的教育,隨著經濟作物的市場價格大跌或糧食價格的高漲更讓情況惡化。因此,貧窮是飢餓的原因,也是結果。

▲圖3-92010 ~2013 年貧窮線以下人口比例(資料來源:聯合國)

註:貧窮線是指每人每日收入在1.25 美元以下。

第二節糧食問題的因應策略

不同地理環境所面臨的糧食問題會有所差異,透過全球、區域不同的尺度,了解糧食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助於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此為當前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所努力的方向。

一、提高環境負載力

二次大戰結束後,墨西哥、中國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因糧食生產速度逐漸追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形成糧食不足的窘境。1960 年代,聯合國專家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提高環境負載力,改良小麥和水稻的品種來增加產量,輔以灌溉、農藥、化肥和其他防治病蟲害方法,並採用現代化農機具。綠色革命雖然增加農產量,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卻也帶來如環境生態汙染及貧富差距等問題。

名詞充電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

環境負載力即是指一地的食物、水、居住空間等資源所可以支持的人口數量。

環境負載力的大小並非固定不變,會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就自然環境而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的自然環境有利於農業發展,因此可支持較多的人口;相對的,氣候寒冷乾燥或土壤貧瘠的地方比較難以支持大量人口生活。在人文因素方面,可以藉由發達科技或充裕資金的投入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從而提供農業生產數量,並提高當地的環境負載力。

一地的人口數量若超出該地環境負載力時,人口數量增加的能力就會遭到限制。然而,一旦人口數量下降,低於環境負載力極限時,糧食又有剩餘,於是人口又會增加。所以人口數量始終在環境負載力極限的上下呈波狀擺動,即為波狀調整(圖3-10)。

▲圖3-10環境負載力抑制人口

後來,因品種改良的極限性,用水和耕地無法增加,小麥和水稻產量成長率不及人口等比級數的攀升,使得糧食不足危機浮現。FAO 與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建議各國應改善現有農業灌溉設施,優先解決老舊的灌溉系統和已經出現滲漏、蒸發的問題,並提升農地種植效率,尋求更現代、更有效的水資源利用方式與管理土地的方法,如此才能減少對糧食進口的依賴,有效解決糧食問題。

1990 年代中期,農業改革轉向基因改造作物發展(表3-2),又稱為第二次綠色革命。其作法是根據作物改良目的將其他物種的基因嵌入植物,幾經研究並成功培育的基因改良作物可提升產量。

▼表3-22016 年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的國家與產量(種植超過10 萬公頃)

排名國家種植面積基因改造作

物品種

排名國家種植面積

基因改造作

物品種

1 美國7,290 萬公頃玉米、大豆、

棉花、油菜

籽、甜菜、苜

蓿、木瓜、南

瓜、土豆

10 烏拉圭130 萬公頃玉米、大豆

2 巴西4,910 萬公頃玉米、大豆、

棉花

11 玻利維亞120 萬公頃大豆

3 阿根廷2,380 萬公頃玉米、大豆、

棉花

12 澳洲90 萬公頃棉花、油菜

4 加拿大1,160 萬公頃油菜籽、玉

米、大豆、甜

13 菲律賓80 萬公頃玉米

5 印度1,080 萬公頃棉花14 緬甸30 萬公頃棉花

6 巴拉圭360 萬公頃玉米、大豆、15 西班牙10 萬公頃玉米

資料來源:國際農業生物科技利用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然而,基因改造作物在製作過程被質疑對人體有害,在進口管制較為嚴格的國家流通不易,如歐盟。目前,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為全球栽種面積較多的農作物。美國仍為目前種植基因改造作物面積最大,且農作物種類最多的國家。

▲照片3-6倡議糧食與環境正義的席娃博士認為,解決印度小農問題的唯一方式是進行能夠在生態上永續發展的有機耕作。

二、國際組織的角色

目前有許多國際性的官方及非政府組織專注於糧食問題的解決。FAO(圖3-11)積極的作為包括糧食資訊的流通、發布糧食危機問題、改善或提升糧食產量的技術指導、糧食危機時啟動相關救援事項等。WFP則是人道救援組織,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其目的在提供糧食給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

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照片3-7)及樂施會(Oxfam)等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經常在發生饑荒的地區從事糧食救援工作。世界展望會致力於對國內外饑荒、戰亂、疾病、天災中的苦難兒童及其家庭付出關懷,並進而改善環境,使其邁入自立之途。

▲圖3-11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的網站(2017 年11 月)。FAO的宗旨在致力於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糧食安全,並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水準,改善一切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效率,以及農村人口狀況,以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一直到期使人們能免於飢餓。

▲照片3-7世界展望會是一個國際性基督教救援機構。2004 年世界展望會在南亞海嘯災區──斯里蘭卡,提供乾淨的飲水給當地災民。

開發中國家的貧窮小農在自由貿易市場機制、市場訊息不流通情況下,無法獲得信貸,導致愈種愈窮,這些生產者大多來自亞洲、非洲、中南美洲國家社會經濟地位最弱勢的族群。為了解決貧農的問題,消費者可藉由購買經國際公平貿易認證商標的產品,協助這些生產者達到經濟自立的目標。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FLO)提出一套認證體系,符合條件的產品印上認證標籤,代表這些小農在貿易上得到較公平的待遇。公平貿易的認證不僅保障公平價格,同時也符合消費倫理,例如:嚴守國際勞工組織的規範、禁止僱用童工、保障工作場所的安全及組成工會的權利,以及嚴守聯合國人權憲章。而一個公平的價格也包含了生產及促進社會發展的成本,同時能保護環境。目前認證的農產品包括:咖啡、可可、棉花、糖及稻米等(照片3-8)。

名詞充電公平貿易(Fairtrade)

公平貿易是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提倡改革現行的貿易行為,如要求已開發國家廢除其對國內農業的補貼,以減少將農產品傾銷到開發中國家,從而打擊當地農業的情況,並鼓勵消費者向有關生產商施壓,抵制不公平的貿易。

▲照片3-8經公平貿易認證的產品

三、國家、個人的行動

若將人類的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與地球環境負載能力進行比較,利用生態印跡(生態足跡)計算,可算出承載這些活動和消耗掉這些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所需的土地面積,了解人類活動對環境衝擊。從1961 年以來,人類所需的生態生產土地面積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至2013 年接近2倍的面積(圖3-12)。若以各國、各洲生態印跡來看,北美地區的人均生態印跡是歐洲人的 2 倍,更是非洲人的7 倍多(圖3-15)。所得愈高的國家,其每人所需要的生態生產土地面積也愈大,富有國家比貧窮國家消費更多的生態印跡,反映出資源消費和使用快速擴張與分布不均的問題。若全球人口所需類似美國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每人超過6公頃,並透過貿易進口所需資源,以及過著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則需要 4.5 個地球;反之,若類似印度為每人不到1公頃,則只需要不到半個地球。

名詞充電生態印跡(ecological footprint)

衡量個人、都市、國家與全球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棄物,並把這些資料轉化成支援這些活動所必需的生態生產的面積,即為生態印跡(圖3-13)。若以各國總生態印跡與實際消費生態印跡做比較:日本、中國大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墨西哥、美國等國消費的生態印跡遠超過實際的生態印跡,形成總生態赤字,屬於生態債務國;相反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及澳洲、紐西蘭等國家消費的生態印跡遠低於實際的生態印跡,屬於生態債權國(圖3-14)。

▲圖3-13生態印跡6 項指標示意圖。任何財貨或服務的生產與利用都有賴於多樣性的生態生產力,這些生態生產力可被轉換成相同的土地面積,將所有消費分類與廢棄物處理所需的土地加總起來,稱為

生態生產土地。

▲圖3-142013 年生態債務國與債權國分布圖(資料來源:糧食暨農業組織)

▲圖3-12全球6 項生態生產土地的生態印跡成長圖。從1961 ~2013 年間,6 項生態生產土地成長中,其最多的是碳足跡,印證了近年化石燃料大量成長,增加了生態印跡。(資料來源: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圖3-152015 年全球人均生態印跡(資料來源:Global Footprint Network,2017 年)

調整國家的產業結構,減少高汙染、高耗能產業,抑或是降低個人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都有助於降低生態印跡。在糧食方面,適度調整個人的飲食習慣,從消費端改變生產,如少吃肉食、不浪費食物等,糧食的問題或許在生產端即可部分獲得解決。

延伸學習生態印跡與貿易自由化

一國或都市所消耗的資源未必都在當地生產,可透過貿易從其他地方輸入,也可能透過海外屯田,使用其他國家的土地資源,這些都是挪用其他國家的生態印跡。

富有或可耕地已趨近飽和的國家,為確保長期的糧食供給安全,正大舉租用甚至收購開發中國家的農地。以日本為例,因人口增加、飲食結構變化和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使糧食自給率從1960 年代的79 %降到2009 年39 %,意味著餐桌上有近60 %的食物是從國外進口,成為日本掀起海外屯田浪潮的主要原因。2006 ~2008 年間,日本在巴西、非洲和中亞等地租用和購買農田來種植有機作物,目前已擁有超過國內農田 3 倍的海外農田。

換個角度看臺灣糧食自給率的反思

臺灣每年生產120萬公噸的米,進口100萬公噸的小麥、240萬公噸的大豆,以及450~500萬公噸的玉米。以熱量計算,糧食綜合自給率僅有32.7 %左右。然而自從臺灣加入WTO後,現階段的休耕、廢耕政策與糧食綜合自給率形成強烈反差。農業政策可思索農業、農民與農村3者間的互生關係,也可再思索糧食供應安全的課題。

2008年發生全球性糧食危機,有18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13個國家則因缺糧而發生暴動與示威,數百人至數千人為此喪命。2011年看著泡麵比便當貴而嘆息的我們,是否可再思考提升糧食自給率的必要性。自給自足意味著最省能源的「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照片

3-9),不受國際石油價格波動或農糧價格的宰制,減少「食物哩程」,縮短食物從產地運輸到消費者的距離,也許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用行動減少碳足跡來保護環境,讓糧食安全更有

保障。

▲照片3-9臺中市大雅區部分種植小麥的農民與麵包廠合作,實施「生產履歷系統」,實現在地農糧、在地加工、在地消費。

章節回顧

當代糧食問題產生的過程、因應方式及成效

全球糧食供不應求,在1940 ~1980年代及1990年至今有著不同的發展過程,請在以下流程表中填入空格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