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30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30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30

课时作业(三十)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德州市模拟题)“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信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可知其是文艺复兴,故选B项。

2.(2014·新余中学模拟题)人,即“地上的神”,使本来混沌的大地具有了秩序和意义。这种观点产生的背景最可能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作用,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一致,故选A项。

3.(2014·余江中学模拟题)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两者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C.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D.都以“理性”为指导思想

答案 B

解析 ACD项都是启蒙运动思想家的特点,但丁是文艺复兴中的代表,其思想体现人文主义,但两者都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要求,故选B项。

4.(2014·赣州市模拟题)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手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艺术形式——歌剧,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下列与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适应了文艺复兴的时代潮流

B.其是古希腊戏剧艺术的翻版

C.其流行的原因在于它宣扬理性主义

D.其斗争矛头直指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1600年”可知,当时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歌剧只是更多采用了古希腊戏剧的形式而不是其翻版;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出现的,C 项错误;文艺复兴并没有把矛头直指封建专制,D项错误。

5.(2014·梅州市模拟题)有关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 D

解析依据他“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可知,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项正确。

6.(2014·大庆市模拟题)“一个人怎样才是义的,那就是唯独因信”。在该思想的影响下

()

A.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强化

B.《圣经》的作用开始弱化

C.繁琐的宗教仪式开始简化

D.西欧的世俗王权逐渐衰落

答案 C

解析材料的思想即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的权威,《圣经》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世俗王权进一步发展,ABD项错误;故选C项。

7.(2014·苏州市模拟题)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其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 B

解析材料体现了当时德意志地区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认识。这一思想显然与当时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直接相关。故选B项。另从时间判断,A项属于古希腊,排除;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C项;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排除D项。

8.(2014·扬州中学模拟题)“我对那位公义刑罚罪人的神,说不上爱。我对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为可怜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惨恐惧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毁坏,还要受福音折磨……”“做善功的结果,就是会堕入地狱”。材料中的“我”应该是

()

A.但丁

B.马丁·路德

C.莎士比亚

D.伏尔泰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对宗教神学猛烈抨击的是宗教改革运动,它主张人有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项。

9.(2014·肇庆市模拟题)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运用。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符合孟德斯鸠的观点,故选B项。

10.(2014·吉林市模拟题)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他阐述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三权分立说

C.君主立宪说

D.法律至上说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中“全体公民……规定……做的事”和“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可知政府的产生是全体公民与君主订立契约的产物,故选A项。

11.(2014·漳州市模拟题)“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下列促进西方“人心的改变”的重大

事件包括()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

③工业革命④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工业革命属于“器物和经济的改变”的范畴,故排除③,故选B项。

12.(2014·连云港市一中模拟题)康德认为,自由是一种天赋权利,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有自由也要自律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康德提到人的行为受客观因素的限制,但人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故选A 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4·三明一中模拟题)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轻,人性本善

材料二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成为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请回答: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及主要理由。(4分)(4)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1)对象:人本身。(1分)主张:天赋人权。(1分)

(2)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

(3)侧重点: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大一统思想。(2分)

理由: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要求实行开明君主政治(君主立宪制)。(2分)(4)认同。理由: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终因历次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农村中的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3分)

不认同。理由: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先进思想观念已经传播到农村并逐渐深入人心。(3分)

14.(2014·揭阳一中模拟题)(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11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9分)

(2)经济方面:生产力极大提高(2分,答工业革命1分);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答对1点2分,2点3分);文化方面: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答对1点2分,2点3分);社会方面: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答对1点2分);生态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分)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它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6分,观点1分,理由5分)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65届高三历史课程组 寄语:试题千万套,方法千万种,基础是根本,心理是关键,技巧是捷径,发挥是能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同学们2018年高考取得佳绩! (一)心理是关键,准备要充分 一、考试过程中心态的调整 ①树立自信心,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②克服临考前夕“这里还模糊、那里未掌握”的心理障碍,事实上临近高考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 ③要走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模拟考试受挫不等于高考失败! ④即使出现“知识空白”现象,保持镇静,善于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用好发卷后的5分钟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不允许答题,,而按要求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对全卷有整体把握,早定作战方案,对全卷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评估。所有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 三、答题顺序安排选择题按试题顺序做完。非选择题,可按试题顺序从易到难跳着做。 四、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时间,把握答题节奏,稳扎稳打。选择题,每题50秒钟,不超过1分钟,不会的选择题也要根据理解和第一感觉选择一个选项。非选择题,每题用15-20分钟,根据分值确定答案数量,一般每条要点2—3分。 (二)技巧是捷径,方法有多种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灵魂是审题 1.最佳选择题: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 2.因果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排序选择题:把历史事实或现象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时间先后等。 【解题方法】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

脱口秀数学回家作业 教师版

脱口秀数学回家作业(一) 1. 64-63+62+61-60+59+58-57+56+…+5+4-3+2+1 【解析】原式=(64-63+62)+(61-60+59)+(58-57+56)+…+(4-3+2)+1 = 63+60+57+…+3+1 =(3+63)×21÷2+1 = 693+1 =694 2. 2009+2005+2001+…+1-2007-2003-1999-…-3 【解析】原式=(2009-2007)+(2005-2003)+(2001-1999)+…+(5-3)+1 = 2+2+2+…+2+1 = 502×2+1 = 1005 3. 9999×7777+3333×6666 【解析】原式= 9999×7777+3333×3×2222 = 9999×7777+9999×2222 = 9999×9999 = 9999×10000-9999 = 99980001 4. 201×891÷111+201×73÷37 【解析】201×891÷111+201×73÷37 = 201×(891÷111+73÷37) = 201×(297÷37+73÷37) = 201×[(297+73)÷37] = 201×(370÷37) = 201×10 = 2010 5. 17×47+47×19+19×6+6×34 【解析】原式= 47×36+6×53 = 47×30+47×6+6×53 = 1410+600 = 2010

6. 389+387+383+385+384+386+388 【解析】原式= 380×7+9+7+3+5+4+6+8 = 2660+42 = 2702 7. 如果a△b表示(a-2)×b,例如:3△4=(3-2)×4=4。那么当(a△2)△3=18时,a等于()? 【解析】两重运算,逆推得括号的结果是8,再利用新运算得a=6。 8. (123456+234561+345612+456123+561234+612345)÷77 【解析】原式= 111111×(1+2+3+4+5+6)÷77 = 111111×21÷7÷11 = 333333÷11=30303 9. 1994×1994-1993×1995 【解析】两个部分的积中没有相同的因数,但我们可以把1995分拆成1994+1,这样就可以把1993×1995分成两部分的积相加,即1993×1994+1993×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就能使计算简便。 解:原式= 1994×1994-1993×(1994+1) =(1994-1993)×1994-1993 = 1994-1993 = 1 10. (1+10+25)×(10+25+50)-(1+10+25+50)×(10+25) 【解析】令a = 1+10+25,b = 10+25 则原式可转化为a×(b+50)-(a+50)×b = ab+50a-ab-50b =50(a-b)(a,b分别用原式代入) =50×[(1+10+25)-(10+25)] =50×1 = 50 11. 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解析】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84岁,12年后的年龄和是84+12×3=120(岁)那时父亲120÷2=60(岁),父亲现在60-12=48(岁) 12. 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教学论文:历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摘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但教学的时代性,决定了不能照搬古人,我们只能在继承和发展上下功夫。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更加注意启发与预习、提问与思考、讲授与巩固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启发预习思考巩固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新的时代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段。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下介绍: 一、启发与预习 启发即对新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去预习。所谓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于是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只好加班加点,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学生

的考试成绩上去了,但课余时间亦被各科瓜分殆尽,这与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针对这一现象,我想: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教室,还不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刻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他们对老师今天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本能的求知欲来到课堂。如在上《战国七雄》一课时,由于准备充分,一上课就有学生举手问道:“为什么上节课对春秋五霸介绍详尽,而这篇课文只重点介绍三次战争而不全面讲解其他六国呢?”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提出有如此深度的问题,说明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预习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布置课后预习时,要求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序号化,理清知识的条理性,而且,在预习后,要求学生将课后习题完成,我在教授新课中将书本上的习题完成,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提问与思考 授课中,我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作答,使他们时时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

文科生的高考复习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文科生的高考复习计划正 式版

文科生的高考复习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对于高考文科生而言,文综是占分比重最大,也是相对最容易得分的一科,但是文综学习起来也有一些难点很让人头痛,下面是一篇高考过来人所写的中学文综各科的复习方法,看似年代已经久远,但实际对现在的高考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对于历史来说,最难记的当属历史年代、年份之类数字性的东西,我在中学学历史时对这类东西也是头痛不已。当时我班一位同学就有个诀窍:她告诉我,对于重大事件的历史年份应按顺序记忆,也就

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枯燥的数字可以用“谐音法”编成形象的东西来记忆,然后再想办法把年代与事件联系起来。历史当中,世界历史要比中国历史记忆难度要大一些,不仅那些事件我们不熟悉,光那些又长又拗口的人名就够为难我们的,对于这类东西,也可以用谐音法编成适合自己的口诀。 在记忆法方面,自己创造的记忆方法要比从别人那里搬来的要好得多,同学们尽可能自己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我们所学的历史教材是比较枯燥的,有的同学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可以在业余时间读一些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类的课外读物,读过这些书后,再

2016届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三(一) 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理论指导 1.《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

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3.实物资料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 (2015·浙江高考)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理论指导 1.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历史上的部分文献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真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历史真实有所修饰。因此其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 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可能有利害关系等。 例3 (2015·海南高考)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在近年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高考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所以,高三历史备考中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为搞好高三一轮 复习,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历史《考纲》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 讨问题”等,历史备考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 线索化,使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并贯穿于历史复习的全 过程。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呢? 首先,要求学生读透教材。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对于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记死记准,不能似是而非,否则做选择题时就会无法准确 判断,做文字题时无法运用课本知识和历史语言来回答。 其次,要求学生重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视历史结论的掌握,并能够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历史事件,理清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从而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做好每节课一小测,每单元一测试,小测要以书面的形式,可以是选择,可以是填充,也可以是简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对于小测及单元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学 生要及时进行订正,老师除了讲解外,也要搜集错题率高的题重新 整理,过一段时间再检查,做好错题的反馈,让学生理解掌握,改 变一错再错的恶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基本 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 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要注意用概括、综合 的方法,使分散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 知识体系,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重视例题(材料题、问 答题)精选、整合、变式、编撰,改变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背书的不良 观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提高主 观题的应试水平。在上课的时候精讲题目,主要讲思路,课后让学 生进行规范作题。形成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情感教育 高三紧张的学习加上频繁的考试,往往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复习乏味,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燥和消极心理,所以上课要注重激趣、 创设合理的情境,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补练等的精细化。上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对于优秀 生要好上加好,让他们成绩稳定,并且成为一种优势学科。对于临 界学生要多加督促,让他们懂得学科的薄弱是由于学习上时间不够、方法不对。对于差点的学生,也要多给予关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 础上能有所提高。 四.加强备课组的团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认真做好共同备课,共同研究考纲、新课程理念。经常相互听课,互相借鉴课堂教学的好做法。分工明确,精心选择习题,对待每份 习题,无论是课堂小测题,还是阶段考试题,都要做到先做后选, 让自己钻进题海、让学生脱离题海。 总之,一轮历史复习的原则是求慢、求细、求实,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步,为二轮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2017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商朝历史之所以被称为信史,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B . C . D . 2. 试图以“恪守周礼”来解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于 A .公元前3世纪初期 B .公元前3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公元前2世纪末期 4. 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儒家价值观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一现象始于 A .西周 B.东周 C. 西汉 D.西晋 5. 汉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6. 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 A .汉武帝 B .孝文帝 C .松赞干布 D .皇太极 7.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 . B . C . D . 8. 16世纪中叶,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开始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下列作品属于这一异质文化的是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四库全书》 D.《古今图书集成》 五代 十国 隋 唐 辽 夏 金 北宋 南宋 北朝 南朝 春秋 战国

9. 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 A .《人权宣言》 B .《法国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论法的精神》 10.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呈现出“需求引起发明”模式的产业部门是 A .毛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矿冶业 D .交通运输业 11.“工业”、“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会集中出现在下列哪一个年代 A.革命的年代:1789~1848 B.资本的年代:1848~1875 C.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2. 与右图喻指的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15~16世纪 B.17~18世纪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以后 13. 有学者认为:有关德国方面的条约过于严厉,……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 门……。这个条约是指 A.《五国海军协定》 B. 《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凡尔赛和约》 14. “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的“他”是 A .华盛顿 B .林 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15. 中国近代公派留学教育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民国建立初期 16.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士人撰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清廷腐败无能。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 关于“冷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 马克·吐温:当罗德斯站在好望角半岛上时,他的影子落在赞比亚。

高考历史备考 名师经验谈——考前调整最佳状态,沉着应对人生第一次大考

考前调整最佳状态,沉着应对人生第一次大考 历史高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目前在学校任教研组长,在CSSCI发表论文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获省优质课一等奖,为多家教辅机构编写教辅资料。本科毕业二十余载,先后在吉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高中和大学都有丰富教学经历,对历史有独到认识。任教高中六年来,年年带毕业班,所指导的学生多人在山东省高考中名列前茅。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尽管每年高考的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但考前各位家长和考生出现各种"症状";考生和家长们又该怎么做才能以最佳状态冲刺高考呢?在备战高考的"战场"上,如果说考生是冲锋陷阵的"士兵",那么家长就是运筹帷幄的"参谋"。 一、考前四大"症状" 症状一:部分同学过于紧张焦虑,在谈到学习时,表情显得不是那么很自信。一位学生介绍,之前,平时觉得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现在有时候面对类似的题目居然不会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难度",心里会逐渐紧张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心里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就开始自责、心虚并产生生理反应,如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 每年高考前,学生普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把它太当回事情。学生对于以前做过的题目,当再次遇到时,或许会因为麻痹大意,或许是人的身心正处于极度疲劳时期而出现的短期空白,或许是身心过度紧张所致。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短时间的,有可能是几秒钟时间,人的意识会立即恢复过来,学生不要太过在意。如果真的出现空白期,要学会自我调整,冷静思考,相信并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暂时没想到罢了。逐步审题,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充分准备,坚定信心。 有些同学临考前精神紧张、记忆模糊、文字表达混乱,皆因缺乏自信所致。而信心十足的同学则神态自若、平心静气,能集中注意力,记忆清晰、反应敏捷、判断正确、再现和运用知识顺利。所以,树立信心显得非常重要。当然,自信心一方面是建立在平时扎实的基本功上,如考前系统的复习和训练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自信心的训练。 考试前要通过训练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首先,答题时先易后难、逐步适应;其次,碰到难题先暂放一下,选容易和会做的;再次,掌握快与准的关系。答题时首先要求准,在准的基础上再求快,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速度相对慢些,但因为减少复查过程,其实也不慢;在复查时如发现太多的错误,容易导致情绪紧张。 通过各种调整来克服焦虑情绪: (1)睡眠调整。据以往接触过的大量案例来分析,许多临考学生状态不佳是由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

回家作业1

“第一章 有理数”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说明:本测试卷需考查你的基本运算能力,不含复杂繁琐的运算,故不能使用计算器。若使用计算器者,从总分中扣除20分计算得分。 一、速算填空:(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分,但每错一题扣1 分,直到扣完为止。) (1)、___)9()6(=-++ , (2)、___ )9()6(=--+, (3)、___)9()6(=-?+, (4)、___ )14()56(=-÷-, (5)、___4716=-, (6)、___46=+-, (7)、____ )3(3=-, (8)、____)2(4=-, (9)、___24=-, (10)、____) 1(2008=-, (11)、____)2(3=--, (12)、___565=--, (13)、___2 131=-, (14)、___)103()65(=-?-, (15)、___8325.0=÷-, (16)、__5.04=, (17)、___55=+-, (18)、___1020=--, (19)、___)1.6()9.5(=---, (20)、__ )13(0)56()7(=-÷?-?-。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节约10吨水记作+10吨,那么浪费8吨水记作 。 2、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非负数是 。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 4、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5、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 。 6、比较大小:218- 7 3- 7、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km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8、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0060,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 9、若0)4(32 =-+-y x ,则___=-y x 。 10、绝对值小于2007的所有整数的和等于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一个数加上-12得-5,则这个数是( ) A 、17 B 、7 C 、-17 D 、-7 2、下列各对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与3-- B 、23-与2)3(- C 、100-与2)10(- D 、3)2(-与32- 3、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它们的商是( ) A 、0 B 、2 C 、1 D 、-1 4、数轴上的点A 、B 、C 、D 分别表示数a 、b 、c 、d ,已知A 在B 的右侧,C 在B 的左侧,D 在B 、C 之间,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这才是重点。可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进行基础复习;第二阶段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扩展;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缺补漏。 一、第一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 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 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 l )通过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 ( 2 )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复述知识要点的方法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再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复述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复述的依据,以此为提纲,逐条回忆和落实。尽量不去翻看教材,实在难以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再通过教材来解决问题。 ( 3 )其他几种方法。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志丹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根据我们学校高三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准确定位教学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借鉴以往的经验,我们对一轮复习进行的总结并制定二轮复习计划。 一、一轮复习总结: 主要优点 1.课堂教学路子总体上符合高三一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 (1)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目的明确,紧紧围绕着巩固落实基础知识这个重点进行。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落实基础,力图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提高基础落实的力度和层次。 (2)教师对讲评课的基本流程和要求理解的透,操作熟练。表现在:学情了解充分,讲评的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思维误区得到充分展示;注意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归类讲评;补偿练习选题典型、针对性强。 2.根据课时少、任务重的新情况,注意落实学生自主预习的前置,并有督促检查措施,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示点拨比较到位,并注意与现实生活沟通,力图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使知识得到活化。

4.教学观念明显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思考、总结、落实基础知识。 5.教师合作意识强,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搞好集体备课。教案和课堂教学明显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成果。 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基础知识复习中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处理不到位;简单记忆,基础落实的层次低等。学生方面:观察图、表的能力较差,不能够提取有效信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有效的把信息与知识建立联系;迁移和重组知识的能力较差,不能把材料、课本知识以及生活实践知识有效的整合为答案;答题时审题不清,答案不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三、目标 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 四、采取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Unit 3 英语回家作业

Unit 3 In My House Class: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 Part 1. Listen and choose ( )1. A. There is a bed. B. There are two sinks. ( )2. A. It’s in the living room. B. They are in the living room. ( )3. A. There are two chairs. B. They are in the kitchen. Part 2. Listen and write 1.There are two 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living room. 2.What is near the door? Oh, it’s a 3.____________________a toy is on the bed. 4.The ___________________ is near the sink. 5.There ________two____________ in the bedroom. Part 3. Read and write 1.There is a 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bedroom. 2.– Where ___________the sinks? –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kitchen. 3.Your _______________ (brother) homework is on the bed. 4.– Where is the DVD player? -__________________ on the table. 5.There are five ________________ in the dining room. Part 4. Read and order. 1.is, a, there, refrigerat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s, in, Emily’s, it,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re, keys, my, w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痪ωrdquo;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考试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是高考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认真备考,既要注意宏观知识框架的构建。下面是有高三历史考 试复习计划,欢迎参阅。 一、进行传统的三轮复习 1.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讲框架、讲难点、讲过程、将方法、讲概念 注重师生分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学生自学容易的知识;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学习,以发展能力。 关于知识要求应该明确;简化内容,尽量用词组或则短语突出重 点内容。 2.加强第一轮复习:按时序讲通史 低起点,小步走,进行全面复习。 3.第二轮复习:侧重纵向线索 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找出规律。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在四月底完成。 4.第三轮,一、二模之后(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查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弥补漏洞;对查出的问题强化训练;根据考试形式,适当押题,缩小复习范围。 二、适当关注学科热点问题 (1)全球史观 (2)文明史观

(3)现代化的观点 三、高考前回归课本,自由复习。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 习的侧重点。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 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 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 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 又适当关照非重点。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 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如根据现行高中历史 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 分为13个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 封建国家的发展;2、列强侵略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 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5、近代社会民主 与专制的斗争;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8、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9、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0、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11、中国思想发展史;12、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13、近代世界的思想文化。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发展的、联系的 观点和方法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上述的13个专题我们还 可以把它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各部分我们可 以将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结合在一起,注意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 互联系,突出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和认 知历史。 第三轮复习,即跨学科的“热点”专题复习,注意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角度归纳知识,分析“热点”。如20XX年文综第40题从 地理学科考察第二战场开辟的条件,从历史学科考察了第二战场开辟 的政治、军事条件条件。20XX年第41题从地理学科考察考察了美 国“西进运动”中人口迁移问题,从历史学科考察了“西进运动”对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评价,政治学科考察了如何看待美国的

高考历史考前指导精修订

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65届高三历史课程组 寄语:试题千万套,方法千万种,基础是根本,心理是关键,技巧是捷径,发挥是能力。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同学们2018年高考取得佳绩! (一)心理是关键,准备要充分 一、考试过程中心态的调整 ①树立自信心,给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 ②克服临考前夕“这里还模糊、那里未掌握”的心理障碍,事实上临近高考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 ③要走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模拟考试受挫不等于高考失败! ④即使出现“知识空白”现象,保持镇静,善于联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用好发卷后的5分钟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不允许答题,,而按要求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座位号,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对全卷有整体把握,早定作战方案,对全卷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大致评估。所有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 三、答题顺序安排选择题按试题顺序做完。非选择题,可按试题顺序从易到难跳着做。 四、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时间,把握答题节奏,稳扎稳打。选择题,每题50秒钟,不超过1分钟,不会的选择题也要根据理解和第一感觉选择一个选项。非选择题,每题用15-20分钟,根据分值确定答案数量,一般每条要点2—3分。 (二)技巧是捷径,方法有多种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灵魂是审题 1.最佳选择题: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 2.因果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排序选择题:把历史事实或现象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时间先后等。 【解题方法】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5.组合选择题

高中历史学习法 A 学法指导

亲爱同学们,你们想学好历史吗?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同学们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性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了好的习惯,取决于好的态度,成功于好的方法,这是一辈子受用不尽。 在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温故而知新”。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跟同学之间要互相交流、帮助、支持。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自己独特的贡献。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