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简易防治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简易防治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简易防治

预防和减轻温室蔬菜病害的技术措施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简易防治

发布时间: 2009-10-22 15:04:05 被阅览数: 242 次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呈现出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局面,特别是对鲜食蔬菜的需求日益提升,使我国蔬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一项阳光产业。但随着温室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温室蔬菜病害发生呈日益加重态势,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预防和减轻温室蔬菜病害的发生,提出以下10项技术措施,供菜农朋友在今后的蔬菜生产中参考。

1高温焖棚由于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长以及重茬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温室土壤状况严重恶化,许多毁灭性病害大量发生,如线虫、植株死棵等危害,给菜农造成极大损失。要根治土壤病,必须从本质入手,在土壤处理上下功夫。在夏季休闲季节进行高温焖棚,以有效缓解危害。

2合理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有利于夺取蔬菜高产、稳产。因地制宜地确定轮作、间作、套种等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破坏杂草与蔬菜的伴生关系,减少杂草的孳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多样性,有利于作物间的互补;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减少污染,处理好用地养地的关系,全面改善温室内土壤养分循环、优化耕层结构、减少和避免土地劣化进程、合理调节和保护温室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蔬菜作物持续增产。

3选用抗病优良品种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蔬菜种子,其抗病能力差别较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主要蔬菜病虫害的类型,选用蔬菜品种,最好选用高抗、多抗的优良品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4培育无病虫壮苗(1)搞好晒种和种子消毒。(2)采用嫁接育苗。嫁接育苗技术是目前防治温室蔬菜土传病害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以防治许多蔬菜病害。(3)异地客土育苗。在连续种植蔬菜多年的田块上进行蔬菜育苗容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在没有种过蔬菜的田块上进行异地客土育苗,可以有效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4)带药定植。幼苗定值前,一定要喷1次药,并淘汰病苗、弱苗,保证定值到温室内的幼苗都是无病壮苗。

5推广深沟高垄栽培深沟高垄栽培,一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灌水后田间积水,而且土壤表层容易干燥,冠层内相对湿度低,不易发生病害;二是可以加厚土层,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三是干旱时在沟内灌水,水沿毛细管上升,既能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保持土面比较干燥、疏松,可以创造适宜根系生长的环境,同时又能增强上部的通风透光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采用25cm以上高垄进行栽培,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室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

6优化蔬菜的群体结构

6.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能,通过调节蔬菜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防病的目的。

6.2支架或吊蔓支架或吊蔓栽培可以加强群体内的通风透光,降低群体内的空气湿度,使植株生长

健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明显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

6.3整枝打茬整枝打茬可改善和优化蔬菜群体结构,避免植株徒长,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抗病能力。7推行滴灌或膜下暗灌灌溉是蔬菜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而且灌溉与病虫害的发生也密切相关。推行滴灌或膜下暗灌,可保持土壤含水量适中,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地温,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8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大大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据专家试验,一般可使蔬菜增产20%以上。而且病虫害明显减轻,维生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在温室内埋设秸秆生物反应堆,既可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CO2气肥,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热容量。

9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重施有机肥料是蔬菜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为蔬菜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平衡施用化肥可以按照蔬菜生长规律对养分的需求进行均衡供应,减少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蔬菜生长健壮,抗病性和抗逆能力增强,有利于生产的蔬菜优质高产。

10科学防治虫害合理选用农药,适时适量地对为害温室蔬菜生长的根结线虫、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红蜘蛛等进行彻底防治,可有效避免蔬菜病害通过害虫和其为害造成的伤口蔓延传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方案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 . .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大棚蔬菜管理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管理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温室蔬菜,又称作大棚蔬菜,是指以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后,在棚内栽种的蔬菜。这种模式通过人为的方式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水分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从而能够调整蔬菜生产的季节,生产反季节蔬菜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达到为农户增收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管理此种模式下的蔬菜,对温室蔬菜的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温室蔬菜要从品种的选择、温度、湿度、光照、肥水等各方面勤于管理,以保证蔬菜尽量不得病或者少得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减少了经济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管理方法 1、选用适合本地区的抗病品种,采用嫁接技术。 2.、栽培上采用大垄双行高畦或者单垄高畦的栽培模式,配备膜下微滴灌技术。这样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性,提高低温,降低空气湿度。 3、温度管理。适用于瓜类、茄果类蔬菜。 4、湿度管理。蔬菜育苗前一次性浇透底水(浇透不浇涝),出苗后基本不旱不浇水。嫁接前营养钵浇透水,嫁接缓苗后尽量控制浇水,但是营养钵土壤较少,避免干旱造成小老苗。定植后缓苗水一定要浇透,一直到开花期基本不浇大水,避免秧苗徒长。采摘初期7天浇一水,随水带冲施肥,低温期10 15天浇一水,尽量用微滴灌或浇埯水。立春后气温回升,可以适当加大浇水量。 5、光照管理。每天上午清除棚膜上灰尘,最好用除尘布。根据温度情况,尽量早接晚盖保温覆盖物。连阴天可以用补光灯,每亩20盏,但不要夜间使用。后墙张贴反光幕,最好利用后墙中间一条,后墙上下部分白天吸收光照,晚上可以散热。连阴天突然晴天后,不要急于打开保温覆盖物,适当打开几片棉被或草帘,然后喷湿叶面肥或者清水后,再全部揭开覆盖物。 6、肥水管理。适用于瓜类、茄果类蔬菜。底肥最好用磷酸二铵每亩100斤,硫酸钾每亩80斤适当加些钙肥每亩80斤。如果苗期出现缺肥现象,可喷1 2次0.1%尿素和0.2% 0.4%磷酸二氢钾或海法魔力壮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定植后采摘前,尽量不用冲施肥,避免秧苗徒长。初采摘期,可以冲施高钾型(海法魔力丰、硝酸钾)肥料,每亩不超过20斤。盛果期可以冲施N、P、K平衡配方型肥料,每亩不超过30斤。低温期冲施氨基酸、腐殖酸等生根养秧的肥料。 7、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温室冬季放风量减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不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施用二氧化碳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特别是在1月下旬 2月末,室内基本属于封闭状态,这时补充二氧化碳对蔬菜增产极其有利。可以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也可以用简单的二氧化碳专用吊袋。 8、适时整枝。及时吊蔓、落秧、打老叶、掐卷须、清除无效内膛枝,并随时带出棚外。 二、病虫害物理防治 1、防虫网与黏色板的综合利用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在栽植之前,在温室通风口处用防虫网封闭,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蔬菜生产以选用14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d3127290.html,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 作者:毛蕊张锦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8期 摘要现如今,阻碍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目标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作物的病虫害,怎样才可以正确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防控制,是我国植保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将针对西安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作物;?预防控制;病虫害 我国当前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属于植保工作以及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工作,同时,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也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一项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西安市在最近的几年里,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采用科学的植保方法,并且积极开展各项病虫害的监测,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为全市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农作物预防控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1对预防控制过于重视,忽略了对病虫害的监测 由于对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属于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因此,如果不能及时出具准确的监测预报,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合理部署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各级的植保部门在近几年担任的都是行政职能,同时,专业的检测技术管理人员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资金投入不到位,所以一些区县就出现了“断层”的情况。不仅如此,一些地方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不强,对于病虫害的测报工作还不是很熟练,对于当地所发生的病虫害也不够了解,所以,这些技术人员所发布出来的监测预报有时候并不准确。此外,政府所投入到植保工作的资金,更多的被用到统防统治等项目当中,对于病虫害监测资金的投入并不及时,这也使得植保部门病虫害监测职能显得十分弱化。 1.2种植的模式、结构过于单一,病虫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西安市农作物的种植模式基本上都是“小麦—玉米”两茬轮作,这样的种植模式、结构显得过于单一,而且很容易出现病虫,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西安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一直重茬种植,导致一些传统的根结线虫和白粉病等病虫害也转变为主要的病虫害,并且出现范围加大、种类增加、程度加重以及周期延长等特点。不仅如此,由于受到了天气的变化、栽培技术的改进、品种间抗病虫性的差异等的影响,新型的病虫害正在不断的涌现,旧的病虫害也在不断加剧,这些都会使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难度增加。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

在这里。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

大全】大棚蔬菜常见病害诊断与防

【大全】大棚蔬菜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 2015-09-14 菜农之家联合社 我国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植物虽不会说话,但同样道理,为植物看病也要遵循四步走,即“望”、“看”、“问”、“断”。 一、望——就是从远处一眼望去,判定是成片发生还是点片发生。 (1)成片发 1.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2.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 3.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4.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5.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6.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7.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8.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出现明显症状,如枝叶生长不良,叶片变黄脱落;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1章农业害虫的识别 1. 农业害虫的概念: 农业害虫指害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产品和品质的一类昆虫。 2. 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 (2)对品质的影响 3. 农业害虫有哪些危害? (1)对植物根部的危害 (2)对植物茎部的危害 (3)对植物叶和花的危害 (4)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危害 4. 导致农业害虫发生的主要要素 (1)虫原因素 (2)气象因素 (3)土壤因素 (4)生物因素 (5)人为因素 5. 农业害虫的生活习性 (1)活动的昼夜节律 (2)取食行为 (3)趋性 (4)群集、扩散与迁飞 (5)自卫能力 6. 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 ﹙1﹚分类 按照农业害虫的为害对象 按照农业害虫的特点 按照农业害虫的生物特性 (3)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直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同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 膜翅目昆虫 第2章农作物病害的诊断 1、 植物病虫害的类型 1. 按照病原类型划分

2. 按照发病植物类别划分 3. 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4. 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2、 真菌 1. 植物病原真菌 (1) 鞭毛菌亚门 (2) 接合菌亚门 (3) 子囊菌亚门 (4) 担子菌亚门 (5) 半知菌亚门 2. 植物病原病毒 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4. 植物病原线虫 5. 寄生虫种子植物 3、 环境因素与植物病害 (1)温度 (2) 湿度 (3) 光照 (4) 土壤 四、病虫害的传播方式 1.气流传播 2.水流传播 3.人为传播 4.昆虫和其他介质传播 五、植物病虫害有哪些病状类型? 1.病状观察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 2.五大类 霉状物 粉状物 颗粒状物 伞状物 线状物 脓状物 六、植物病害表现在哪几方面/ 1.异病同症 2.同病异症 3.症状潜隐 七、病原物鉴定 1镜检病原 2.诱发培养 八、非浸染性病害 1.营养失调 2.水分失调 3.高温和低温

大棚芹菜病虫害的防治

大棚芹菜病虫害的防治 芹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叶柄肥大,质脆味甜,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县西部沙区大棚蔬菜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芹菜为主,但在生产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应加以预防。 一、常见病害: 1、芹菜斑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褐色,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套。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2、芹菜软腐病: 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产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缍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残留表皮。 3、芹菜菌核病: 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茎和叶柄。从茎或叶柄基部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病部生有棉絮状白色菌丝,病组织逐渐腐烂,无异味,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棚内低温、通风不良、湿度大、种植过密都易于发病。 5、芹菜心腐病(俗称烂心): 该病主要在保地发生。芹菜长至10片真叶以后,沿嫩叶叶缘出现缺绿斑,不久变褐、坏死,严重病株心叶变黄枯死。发病原因主要有二方面: (1)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高温、干旱、施肥不当或棚室温度过高,水分缺乏,阻碍根系对钙的吸收,发生烂心;或土壤中氮、钾、镁过多,由于拮抗作用而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

(2)缺硼烂心。土壤中有效硼含量偏低或由于拮抗作用而使植株不能正常吸收硼素。 二、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如“津南实芹1号”、“美国西芹”、“夏芹”等。 2、种子处理: 无病株采种,播种前用48℃温水浸种30分钟,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 浸种时不断搅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农业防治: 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度,尽量降低湿度;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追施或喷施磷钾肥、钙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对斑枯病用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对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30%DT胶悬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早疫病用77%可杀得500倍液,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对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1000倍液,或50%菌核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7~10天施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到3次。 三、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摘要】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生存本能。蔬菜是人类餐桌上最为常见的食物,尽管科学技术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蔬菜的产量,但其质量却有所下降,且又因病虫害一直处于繁衍不息的状态,尚未找到彻底防治的方法,使得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了令各大棚蔬菜种植户最为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前言 随着时代和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完全顺应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病虫害一直是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天敌,从古至今,因病虫害引发的饥荒不在少数。本文就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予以探究,并提出几点防治病虫害的拙见,仅供参考。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1.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 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1],蔬菜品种的选择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点。所以,当蔬菜种植户在实际引进各类菜苗时应格外注重菜苗的质量。为进一步确保菜苗质量的优质性,菜农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选用非转基因的菜苗;②选用根叶完好且自身生命力顽强及抗虫害能力顽强的菜苗;③所选用的菜苗必须未经过违禁药品处理;④应尽可能选用经相关专业机构认证过的菜种。 2.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 实际上,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在种植地选择这一点上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大鹏蔬菜种植地首先必须是一块相对较完整的土地(不能夹杂常规性土地);其次,种植户应在大棚蔬菜种植地设立明显性标志物,以便与普通种植基地进行区分。此外,大鹏有机蔬菜种植地亦能够夹杂部分可转化为有机地的土地,且其必须要在转化为有机土地后的一定年限内经相关检测工作人员认证后才可对其进行常规种植。 3.有效的蔬菜培植管理 大棚有机蔬菜种植管理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种植基地菜苗成活率的高低及最终收成的高低。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苗种的健康生长,以获得更好的收成,各种植户就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大棚有机蔬菜的培植管理技术。首先应建立健全系统性的蔬菜培植

2018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

2018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毁于一旦。目前由于气候给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繁育、生长的条件。根据预测预报和实地调查来看,发生的时间早、种类多、范围广。在苗床地常年没有出现的病虫今年也发生了,给农业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搞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镇上成立城北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职工为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对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测报调查、技术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确保本地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措施到位,责任明确。 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和防治预案,加强对村(居)及相关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和协调,对出现重大病虫害的地方,立即组织专业队指导,加强统一防治。镇农技站负责全镇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调查、防治技术指导,向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病虫害情况,印发技术资料。村

(居)负责本区域内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加强宣传,督促农民加强防范,及时报告病虫害发展情况;如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消灭病虫。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要切实做到每三天一查、一报。农技站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抓好田间调查,做好预测预报;镇上领导按平时工作分工驻片包村,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包社,使工作层层有人抓、一级对一级负责,推动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为确保我镇农作物无重大病虫害发生,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镇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查考核,督查分片领导是否到村,驻村干部、农技人员是否到户、田边地角开展工作;督查村干部开会、宣传开展工作。凡是因不在岗、由于工作不力出现了重大病虫害造成损失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年终工作考核确定不合格,取消评先进的资格;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爆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减轻小麦病虫和农区蝗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2020年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我市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突出小麦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移扩散重灾区小麦主产区,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项目区实行整片、整村推进,带动区域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补助政策 (一)补助范围 1、小麦病虫害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2万亩。 2、农区蝗虫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21万亩,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各县区参照市里的分配原则,落实到具体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小麦病虫害防治每亩补助10元,蝗虫防治每亩补助5元。补助资金主要对病虫害源头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

统治、应急防治的药剂和施药作业进行补助。 (三)补助对象。实施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和农民。统防统治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和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等。重点补助全国百强服务组织、省十佳服务组织和省市优秀服务组织。 (四)补助方式。2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治和21万亩蝗虫防治,可采取资金补助,也可采取物化补助,由县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采取资金补助的,要严格核实项目实施面积,并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及时发放补助资金。采取物化补助的,非应急状态时,农业、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统一招标采购工作,认真核实防治任务和相关服务协议,作业前及时将药剂分发到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或村组(农户)。病虫害突发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订购工作。 组织实施 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项目落实到位。 (一)合理确定补贴面积。小麦病虫害防治,市里依据近三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今年小麦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各县区承担面积。蝗虫防治分配根据有关县区常年地面防治面积确定。 (二)强化组织领导,细化相关措施。各县区在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农业部门要会同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病虫害防治的第一环节。在引种时,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和条例进行检疫,确保不带有蔬菜检疫对象。不从疫区引进蔬菜种苗,避免和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随蔬菜的种苗在菜田传播和蔓延。如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及美洲斑潜蝇等,都属于检疫对象。 二、建立无污染蔬菜生产基地 蔬菜基地应选择远离城市、工矿区及主干公路的地块,基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生产用水和土壤中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其次,要考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适宜蔬菜生长、利于天敌繁衍及便于销售等条件。 三、做好预测预报 各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殊的环境条件。如适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发生;环境干旱,则有利于蚜虫和红蜘蛛发生。要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结合田间定点调查和天气预报情况,科学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将病虫害控制在发生之前或初期阶段。 四、综合运用农业技术 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的优良蔬菜品种,改进蔬菜栽培方式,加强菜田管理,科学用水用肥等,少用农药和化肥,有效地防治病虫发生和危害。 1.农业防治 (1)选用优良蔬菜品种选用抗逆性强、抗(耐)病虫为害、高产优质的蔬菜

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为害,夺取蔬菜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不同蔬菜品种,其抗病虫能力不同。应针对种植蔬菜的主要病虫害,结合品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选种。通过杂交、嫁接等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如优良品种毛粉802番茄,因植株被生绒毛,不易受蚜虫为害,因而就可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佳粉10号番茄,较(耐)抗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津春4号黄瓜,较抗霜霉病,如果再采用与黑籽南瓜嫁接技术,还可预防黄瓜枯萎病;丰抗70大白菜,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2)培育无病虫壮苗,防止苗期病害时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人。育苗前苗床(或苗房)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用无病土,同时施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育苗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剔除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3)改进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方式科学采用蔬菜栽培新技术,不断改善菜田管理,注重生态调节,实现健身栽培,是蔬菜生产中防病抗病的重要手段,是减少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基本措施,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效途径。 (4)及时清理田园前茬作物的残枝落叶和田间杂草,往往是病虫害的载体或潜伏之处,是病虫害反复发生的来源之一。因此,蔬菜收获后和种植前都要及时清理田园,将田间遗留的植株残体、烂叶、杂草以及各种废弃物清理于净。在蔬菜生育期间,也要及时清理田间,将病株、病叶和病果及时清出田园,予以烧毁或深埋,可很好地减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5)实行轮作倒茬蔬菜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轮作倒茬可阻断病害流行,切断害虫的生活史。在生产中按不同的蔬菜种类、品种实行有计划轮作,是减少土壤病原积累、减轻病虫害发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夺取高产的主要途径。在倒茬轮作中,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生产不应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 Word 文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发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1)在宏观蔬菜生产安排上把蔬菜生产纳入当地大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统一安排农 田耕作、轮作计划。除城镇郊区常年菜地外,各地的季节菜地、反季节菜地都要因地制宜种 植蔬菜。一个地方种植蔬菜的种类、品种不要过多,一般按“一村品”或“一村两三品”的 精神安排生产。而且一村中的现代化三个种植的蔬菜品种,要分属不同科,这样可断许多病 虫的食物链,一些寡食性的害虫,就会因断粮饿死,猖獗不起来。 (2)在微观上,每一茬菜的栽培过程,要从选地、整畦、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子 消毒、播种育苗,至定植、田间管理,到产品采收及产品处理等等各个农事环节,都必须发 生。 2、病虫害防治的药剂选用原则 (1)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 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 (2)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杀虫脒、呋喃丹、氧化乐果、甲基1605、

1059、苏化203、3911、久效磷、磷胺、磷化锌、磷化铝、氯化物、氟乙铣胺、砒霜、溃疡 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丙烷、401、氯丹、毒杀酚和一切汞制剂农药以及其它高毒、高 残留等农药。 (3)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条原则。 首先,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Bt、8010、白僵菌、天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 其次,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太保、卡死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 等。 第三,选择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灵 等。 第四,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才选择药效为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 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3、农药安全使用的准则 (1)喷洒过农药的蔬菜,一定要过安全间隔才能上市。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同。 一般笼统地说,喷洒过化学农药的菜,夏天要过7天、冬天要过10天,才可以上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章农业害虫的识别 1.农业害虫的概念: 农业害虫指害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产品和品质的一类昆虫。 2.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 (2)对品质的影响 3.农业害虫有哪些危害? (1)对植物根部的危害 (2)对植物茎部的危害 (3)对植物叶和花的危害 (4)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危害 4.导致农业害虫发生的主要要素 (1)虫原因素 (2)气象因素 (3)土壤因素 (4)生物因素 (5)人为因素 5.农业害虫的生活习性 (1)活动的昼夜节律 (2)取食行为 (3)趋性 (4)群集、扩散与迁飞 (5)自卫能力 6.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 ﹙1﹚分类 按照农业害虫的为害对象 按照农业害虫的特点 按照农业害虫的生物特性 (3)农业害虫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直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同翅目昆虫半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 膜翅目昆虫 第二章农作物病害的诊断 一、植物病虫害的类型 1.按照病原类型划分 2.按照发病植物类别划分 3.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4.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二、真菌 1.植物病原真菌 (1)鞭毛菌亚门 (2)接合菌亚门

(3)子囊菌亚门 (4)担子菌亚门 (5)半知菌亚门 2.植物病原病毒 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4.植物病原线虫 5.寄生虫种子植物 三、环境因素与植物病害 (1)温度(2)湿度(3)光照(4)土壤 四、病虫害的传播方式 1.气流传播 2.水流传播 3.人为传播 4.昆虫和其他介质传播 五、植物病虫害有哪些病状类型? 1.病状观察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2.五大类 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伞状物线状物脓状物 六、植物病害表现在哪几方面/ 1.异病同症 2.同病异症 3.症状潜隐 七、病原物鉴定 1镜检病原 2.诱发培养 八、非浸染性病害 1.营养失调 2.水分失调 3.高温和低温 4.有害物质(1)土壤盐(2)碱害(3)药害(4)大气污染 九、浸染性病害 1.真菌类病害 (1)锈病(2)黑粉病(3)白粉病(4)菌核病(5)霜霉病(6)黑莓和灰霉病 (7)炭疽病(8)立枯病 2.细菌类病菌 (1)软腐病(2)斑点病(3)枯萎病 3.病霉类病害 (1)花叶病毒(2)矮化病毒(3)畸形 4.线虫类病害 (1)粒线虫属 (2) 茎线虫属(3)异皮线虫属(4)根结线虫属(5)滑刃属5.寄生虫植物 (1)菟丝子(2)列当(3)桑寄生属和槲生属

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做好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以降低各项污染,促使农业步入绿色环保路径,从而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绿色植保理念;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7- 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 陆显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贵城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贵港537100) 在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中,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其对各类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态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农业病虫害防治中都是应用化学防治措施,但是此类措施存在较多负面影响。因此,应深入践行绿色植保发展创新理念,合理选取生态控制、生物和物理防治等技术,为各类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绿色植保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在现代化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要降低各类化学农药的应用,对各类废弃物合理处理,避免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污染,降低病虫害对各类农作物的危害,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优化传统农业发展中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全面创新防治思路,合理应用新型绿色植保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全面发展。在绿色植保理念下要合理调控农药实际应用量,对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控制,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作物种植质量与产量有效提升,提高农产品种植质量,提升农作物市场竞争力[1]。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合理应用绿色植保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能提升农作物质量和产量,推进应现代化农业发展。1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类型 从目前多数农作物实际种植现状来看,在各类农作物种植中存在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此类病害基本表现就是在农作物叶片、苞叶等位置出现大斑等,各个小斑会逐步扩散成大斑。此类病害会导致农作物叶面逐渐枯萎,对农作物种植产量与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当作物生长到灌浆期后,容易诱发青枯病。基本表现就是农作物植株开始逐步干枯,叶片颜色开始发生改变,转为灰绿色。农作物青枯病主要是由于农作物植株感染腐霉菌等诸多细菌所导致,此类病症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在连片的农作物中也会出现,并且实际感染速度较快。青枯病将会导致农作物逐步枯萎,大量减产。其次,还有黑穗病,其发病后大多都表现为植株矮小、不吐花丝,究其原因是受到病菌感染所致,农作物发生黑穗病时都是大面积染病,且减产严重。2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2.1建立专业化、统一的病虫害防治环境 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家庭种植条件与种植规模等影响要素限制,导致绿色植保理念应用具有较大的限制性。当前我国相关部门能明确认识到绿色植保理念的重要作 用,开始引导各个地区当地农民建立合作社管理办法,此类方式能有效推动现代化农业全面发展,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对病虫害进行统一管理,对各个防治环节进行科学化配置。逐步建立统一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使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绿色植保理念作用得到有效发挥[2]。2.2提升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科学性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要经历相应的过程,及时发现病虫害能为防治操作奠定有效基础,因而在病虫害防治中要对农作物种植土壤进行管理。在各类农作物种植、幼苗期、作物成熟等环节都需要应用病虫害防治措施。幼苗期,要合理应用生物肥、绿肥等肥料,促使农作物快速成长,强化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发现大斑病、小斑病害时,可以应用克瘟散乳剂倍液对病株进行喷施,并结合实际患病情况选取相应倍液,能有效避免病斑扩散。在青枯病防治中,在农作物基本长势与颜色出现问题时,可以应用瑞毒霉粉剂与叶枯灵等调和成相应倍液,对农作物进行喷施,能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如果实际发病植株较少,可以应用多菌灵对农作物根部进行灌溉,可以避免大面积患病。针对黑穗病防治,可以应用粉锈宁、速保利等进行拌种,发现患病植株之后要及时拔除,然后集中烧毁,可以避免黑穗病大量扩散[3]。2.3科学规划农业基础设施 同种作物在相应的土壤中进行连续种植时,会导致各类作物发病几率增大。此类种植土壤发生病虫害后,单方面应用农药与化肥进行防治,并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因此,为快速杀灭各类病虫害,可以采用轮作方式。比如,可以在种植花生的土壤中种植玉米。同时,对种植土壤进行深翻,以减少病源;用休耕、水旱轮作、土地深耕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此外,应重视基础农业设施建设,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完善,促使病虫害防治中绿色植保理念能发挥应用价值[4]。 2.4强化宣传,提高认知 当前相关管理部门要全面整合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领导人员要积极组织人员部署相关工作,做好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还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宣传,整合成具体条文发放给相关部门,促使各层机关部门都能明确认识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作用。可以在多个农作物种植地区全面推广各类绿色防控产品,比如害虫性诱剂、诱捕器等,对防控蔬菜烟粉虱、梨小食心虫等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农作物种植中可以引入益虫,如赤眼蜂以及蝗虫防治的微孢子虫 作者简介陆显华(1974-),男,广西贵港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种植技 术推广、育种、植保等农业科技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9-01-07 20190107024 45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对农业的技术研究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品种也有了极大的丰富,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农作物产品。在科学技术催生下,实现了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农业生产也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在当前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新的生产模式正在建立,新的发展方向尚在探索,这种全新的模式代替了传统生产方式,已经取代了以往单纯以追求产量和效益为目标的生产模式,现代农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和效益,更注重农产品的质量食品安全。文章重点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与措施,以此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为同行提供思考与借鉴。 标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各行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改良,特别是高科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从根本上促进了农业经济成分的重要性,可以说,做为农业主产国的我国,农业的经济分量已经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挥。为了提高农作物总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就需要在各类农业生产中使用到新技术,而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更要进行推广与应用,使种植与养护形成有机整体,在防治方面目前依然存在问题,只有通过合理途径进行解决,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 1 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人们观念上的落后与认知上的偏差,在农、工、商的划分中,形成了落后的观念,这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了农学研究的先天不足,直接反映到现实中就是我国各类农业生产活动中专业人员的缺失,特别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更是少见并缺乏专业人才,出现作物病害,则不能有效采取措施,导致病害范围加大,给农业和农民带来损失,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防治病害的意识不强,有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现实生产不能有机连接,造成了技术服务体系创建难的困境。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待遇较低,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改行、出走,能够愿意生活在农村的,则大多为文化水平不高、年龄普遍较大的技术人员,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从本质上大大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效率,阻碍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1.2 管理体系机制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机制,而在我国却普遍存在推广手段落后、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在广大农村,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困扰着农业进步与发

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春季农业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时期,是关系到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事,是实现新农村建设顺利起步的迫切需要。要把握好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加强春季田间作物管理,特别要防旱、防涝、防治病虫害。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1 春季主要农作物为害症状以及发生趋势 1.1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症状 玉米虫害以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红蜘蛛等为主。玉米病害以大(小)斑病、褐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粗缩病等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虫为主。马铃薯病虫害以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等为主。向日葵主要以向日葵螟为主,主要为害向日葵的花盘和种子,将种仁局部或者全部吃掉,形成空壳或者深蛀花盅,把化盘咬成很多隧道。被害花盘遇雨后腐烂发霉,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病害则以大豆菌核病、大豆灰斑病为主。为害症状是蜘蛛的地上部,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 1.2 发生趋势 结合气候特点与各种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春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仍然比较严重,总体程度略微重于2009年。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严重发生态势,水稻螟虫、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螟等呈偏重发生态势,稻瘟病、稻曲病有严重流行的潜在威胁,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 2 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病虫害发生危害不断加重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因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的变化、品种抗病虫性差异、气候条件异常等综合因素影响,目前已进入新的高发周期,病虫发生总体趋势表现为病虫发生种类增多、频率加快、区域扩大、时间延长、程度趋重;同时新的病虫害不断侵入和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演变为主要病虫害,增加了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给防治带来了困难。 2.2 病虫综合防治意识不强 大多数农民仍然采用化学药剂,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知之甚少。从短期看,虽然抑制了虫害,但从长远看,病虫的抗药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增加了以后防治的难度。因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不应该过多的依赖化学手段,应该综合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的防治措施。 3 防治措施与可行性建议 农田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植物、害虫、天敌等构成了一个相对的食物链关系。为防止病虫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一般是在病虫大发生之前进行有效防治,这样对田间天敌不会构成什么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天敌的作用。而治病虫确是应急补救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抑制了病虫的数量。但同时也大量杀伤了田间的自然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长期一来,容易导致害虫的再度猖獗,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3.1提高重大病虫害的预先监测能力 提高病虫害的预先监测水平,要配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从而增强对主要病虫害的预警能力,确保预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病虫发生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病虫测报的覆盖面,以增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预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2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病虫综合防治的指导能力。提高农民对各种病虫害的认识与防治手段。以科技下乡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防治虫害,提高他们对病虫害防治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