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
孟子

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

摘要: 道德问题一直是历届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道德激励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孟子性善论作为儒学正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髓,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道德激励资源可供我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吸收和借鉴,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和价值,以发掘其中的可用资源为我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服务。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道德激励机制;启示;价值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he morality was always the concerned focus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lso was the key field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Moral incentive mechanism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oral construction was treasured by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The doctrine of good human nature of Mencius as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was the co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essence, which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resources about moral incentives that we could use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 moral incentive mechanism. Therefore, this paper was to the inspiration and value of doctrine of good human nature to contemporary China's moral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to serve for our country's moral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Key words:Doctrine of good human nature of Mencius; Moral incentive mechanism; Revelation; Value

第一章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分析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理论研究领域,道德激励研究的范围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在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上多种激励方式有效配合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问题总是与成就相伴而生,我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将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道德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1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激励资源,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把激励作为一种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在中国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1980年8月22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徐联仓的《工人思想动态的心理学研究》,这是国内学者最早发表的关于激励与人的关系的论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激励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激励理论在道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因此,尽管我国激励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把激励理论用于道德建设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我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开始的也较晚,但是,由于得到了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我国在道德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1.1创立了自己的激励理论

虽然西方激励理论创立的非常早,而且其中不乏合理的因素,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西方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并没有马上传入中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的实行,国内学者才开始接触西方的激励理论并通过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建立了自己的激励理论,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内学者在激励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为我国运用激励机制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1.1.2道德激励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不断忙大

虽然,我国关于道德激励的系统研究开始的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众多领域和学科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如,熊武川教授的全面激励理论就是针对学校管理领域提出的;冬青教授的C型激励理论是针对职工管理提出的,另外,道德激励的研究在公务员、人民警察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把道德激励机制建

设贯彻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理论准备上的不充分以及实践上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2.1 在道德激励机制的研究上重视道德工具性而忽视目的性

我国在对道德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把道德看成调动人们积极性以达到不同目的的工具,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发人们的道意识、道德情感,以达到提升人们的道德素养,促使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目的上来。虽然,道德一方面作为调整人与其它存在物之间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具有工具的性质,但同时,道德又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才是最终的目的,而且,道德调控人们行为作用的发挥必须是以人们本身已经具备道德品质为前提的只有对有道德品质的人使用道德激励时,道德才能起到调动人们积极性,以提高劳动效率甚至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在研究如何发挥道德工具性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多的以道德目的性为归宿,道德的“激励功能将鞭策人们用高层次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攀登道德高峰。”另外,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本身具有崇高性和超功利性,过多的把道德作为激发人工作积极性以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注重激发、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将会导致道德的庸俗化和过分功利化。

1.2.2在道德激励机制的研究上重西方,轻传统

我国的激励理论是在吸收西方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然,西方激励理论产生的时间早,其理论成果中蕴含着很多积极的成分,对其进行借鉴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之间在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是有差别的,而主张性善论的中国由于找到了人性善的内在根据,对“道德实践如何可能”的问题提出了普遍而必然的根源说明,因而,他更加注重对人内在善端的激发,使人主动自觉的“扩而充之”从而完成“四端”到“四德”的转化。另外,西方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更加强调的是个人、金钱和实用主义,而中国却有着非常浓厚的集体、国家和道义传统,在道德实践中,西方的价值理念可能会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发生冲突,因此,建立在西方激励理论基础上的道德激励机制并不完全适合我们中国,过分强调西方理论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势必对我国道德激励机制的研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道德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我们还应该把

立足点放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上,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德激励机制,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借智慧,脱离社会文化制定的方法必然导致人们的抵制,难以推行。

第二章孟子性善论对激发道德主体道德内驱力的启示与价值孟子性善论作为一门心性修养理论,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道德需要的激发、道意志的培养、道德信念的树立以及道德自觉性的养成等方面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剖析,吸收其中的有用资源对于激发主体的道德内驱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章将重点对孟子性善论中的这部分内容进行探讨。

2.1孟子性善论提出的特定背景和前提

孟子,名辄,战国中期部国人。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孟子就生活在“当是之时,秦用商戟,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①的历史环境下,按照常理来推断,孟子所见到的是人性的丑恶及道德的沦丧,他应该对人性失望甚至;绝望才对,然而,孟子却“道性善,言必称亮舜”

②这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和难以理解,然而这却恰恰是孟子的智慧之处.

关于性善的观点也不是泛泛而言的,他也有自己的特定立场,这就是:人的“类”本性和人类与他类的区别。就人的“类”本性而言,孟子是把人作为一类,他所说的性是人类的共同性,用张奇伟教授的话就是“孟子讨论性善是从类的意义上进行的。他所讲的人是作为类的人。他所讲的人性是整个人类的类属性,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就是类的共同性。他的人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即哲学上的人”孟子所谓的性善是从人类与他类,具体说来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而言的,可以说,孟子从人的类本性做出了人性善的事实判断,同时又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做出了人性优于兽性的价值判断。

2.2孟子性善论中关于激发主体道德内驱力的可用资源

孟子性善论作为一门劝人求善的学问,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德治模式得以推行的理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激励资源,其中“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及“人无有不善”等思想,在古代社会中曾经发挥了激励着人们不断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的巨大作用,今天,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

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2.2.1“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与激发主体的道德需要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揭示了道德需要源于人的自我生命塑造,这有利于激励主体对道德的追求。孟子认为道德需要是我固有之的,人之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就在于人有道德性,我讲仁义,我爱他人,我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是我的权利也是我对自我生命负有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所谓“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关于道德是人的自我生命塑造的观点,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利己性,保存住了激励主体不断追求道德的动力源泉,而且,孟子还认为道德不仅是人们对生命负有的一种义务,更是成就生命的一种权利,这对于激励主体不断的追求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启示我们在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在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宣传上不能片面的强调道德就是责任、奉献甚至牺牲,要让人们明白道德不仅利他更是利己,利他和利己是一致的。

2.2.2“人无有不善”与激发道德自觉

孟子关于“人无有不善”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人人都具有成善的潜能和愿望,在应然层面上人人都是善的;二、“人无有不善”只是一种应然状态,它并不否定不善之人在实然上的存在。“人无有不善”思想肯定了人类自觉追求道德的能力,为当代中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第二,“人无有不善”启示我们在激发主体道德自觉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路径的启示

3.1“一君正而天下定”与政府激励

孟子说过:“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对此,孟子还说过:“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拿到当代来说,就是政府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了,百姓也自然会受到激励和感染,从而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行动,正所谓“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民从之”。这些都说明了政府行为在激励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榜样激励作用,然而我国政府在遵循行政道德方面却做得并不尽如人意,贪污

腐败、权钱交易、“官员出数字,数字出官员”等行政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而这样的事件一旦被批露,将会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因为,政府的道德行为会对民众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同样,不良行为也会造成负激励的严重后果,“当社会暴露巨大的丑闻,一些伪善的把戏被戳穿,大家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这将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迅速降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身,未有身下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因此,要使政府榜样激励作用正常发挥以达到激励公众遵循道德规范的目标,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行政道德建设。

3.2“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与学校激励

在孟子看来,教育是唤醒道德良知,驱人向善的巨大激励力量,正所谓“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如果没有后天良好的教育,人们就会“有放心,而不知求”,从而丧失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内驱力,因此,孟子才会极力主张,一个贤明的君主在“制民之产”的同时,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只有通过教育让民众明白了人伦的道理,才能激发起民众遵循人伦规范的动力。学校是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场所,道德激励是促使人们追求道德的重要手段。

3.3 “亲亲仁也”与家庭激励

孟子认为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亲亲之情,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人类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原始基础,正所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不仅认为,这种亲亲之情是人类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而且还是人类德性不断扩充,由爱亲人进而爱众人、爱万物,最终实现爱的必要前提,孟子说过:“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人民,人民而爱物。君子正是从爱亲开始,进而把自己的仁德施与百姓,把爱惜之情扩展到万物的。可以看出,在孟子看来离开了这种血缘亲情,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不可能。要提升我国民众的道德水准,就必须从源头也就是从孩子抓起,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的家庭道德激励机制,改善家庭德育状况。

结语

道德激励机制建设作为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虽然,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我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以孟子性善论为视角对当代中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孟子性善论是儒家思想的正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的好多想对当代中国的道德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对其进行借鉴和吸收,如其中“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中包含的主体具有道德需要的思想、人无有不善”思想中所揭示的主体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的规律等都为当代中国的道德激励建设指明了方向。另外,孟子性善论还从政府、学校以及主体自身三个方面指出了加强道德修养的路径,为我国建立一个政府、学校以及自身相互配合的道德激励机制系统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戴兆国.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6.刘锦贤.修身:孟子的生命哲学[M].海南出版社,2008.

7.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孙伟平,李德顺.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9.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蒋一之.道德原型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1.陈德述.儒家管理思想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1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 289) ,离孔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住岸现钡裙适拢昧τ谀盖椎慕逃簧佟,荨读信泛驼葬睹献犹獯恰匪担献釉芙逃诳鬃拥乃镒幼铀肌,幽甏扑悖坪醪豢尚拧~妒芳敲献榆髑淞写匪邓笆芤底铀贾湃恕保獾故怯锌赡艿摹,蘼凼鞘芤涤谧铀家舶眨献拥难刀际艿搅俗铀嫉挠跋臁,裕髯影炎铀己兔献恿形慌桑饩褪呛笫浪迫寮抑械乃济涎伞?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两人的成就都非常高。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孟子并称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孟子两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极大,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与此同时,他们两人还都是极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两人都以仁为主张,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人。历史上对于孔子和孟子两人的评价都极高,也因此才会有圣人、亚圣这些称呼的存在。两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成就,为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推崇德治和礼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义高于利的利义观,以及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开办私学,广收学生,提倡学生没有等级之分,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张要根据事实来探究历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并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孔子还提倡积极乐观、为人向善的人生观。 孟子与孔子同出儒家学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标准,主张实行仁政,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孟子

的影响以及孟子对孔子的推崇;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点出了国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了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

我所了解得孔子与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2、时间安排:15天。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孟子《人和》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人和》教案 敦煌中学一部语文组吕文忠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讲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前导入: 1.学生听刘和刚演唱的《和为贵》引入。 2.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3.“和”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左边是指粮食,右边是一个口,意思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百姓和乐了,国家就和平、繁荣、富强了。 4.请同学给“和”字组词(出示幻灯片)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气生财(生意)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和睦相处,和气致祥(同学、朋友之间) 二、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出示幻灯片) ①天时、地利、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 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④“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⑤“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⑥“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寡”,少。至,极点。 ⑦“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⑧“道”指正义或仁政 活动设计二问题探究: 1.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孟子认为哪个最重要? 2.请同学们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3.孟子是孟子是如何阐述“人和”的重要性的?(出示幻灯片)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 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 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 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 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 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

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

孟子下原文翻译

孟子下 第二十一课 治天下以仁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一一《孟子?离娄上》 译解: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的自力,公输子那样精巧的手艺,不靠圆规和直尺,也不能够画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耳力,不靠六律的协调,也不能够校正 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够治理好天下。” 身正天下归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译解:关爱别人,另从却不来亲近,就要反思自己为仁的程度;治理人民,却达不到治理的效果,就要反思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就要反思自己恭敬的方式。行为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都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然会来归 附。 第二十二课 吾何为不豫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一一《孟子?公孙丑下》 译解:上天不想使天下太平罢了,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能够担当呢?我为什么不愉悦呢? 人各有所长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 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译解:有为官者的事务,有为民者的事务。况且一个人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有赖于百工 之制作,才能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亲自制作然后再使用,那是带领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从事脑力劳动,有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治理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人,治理人的人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第二十三课 仁德者无敌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一一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解:孟子说:“仗恃实力而后假借仁义之名号召征伐的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样做不必以强大国家为基础。商汤凭借纵横七十里的土地统一天下,周文王凭借纵横百里的土地统一天下。凭借武力使人服 从的,那些人并不是从心里服从你,只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足;凭借德行使人服从的,那些人是从心里归服你,就像七十多位弟子归服孔子一样。” 仁为君之本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一一《孟子?梁惠王上》 译解:大王您如果能对百姓实施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使百姓深耕细作,及时除掉田里的杂草;让年轻人在闲暇时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敬爱 兄长,在外面能做到尊长敬上,这样,即使让他们拿着棍棒也足以抵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孟子人和 优秀教案

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4.主要讲授第2、3则。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掌握文章大意。 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 一、课前导入: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 二、以复习形式学习第一则。 活动设计一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然后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内容,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

孟子三则原文与翻译修订稿

孟子三则原文与翻译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孟子》三则 春秋 孟子 (一)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得兼:同时获得。(2)苟得:苟且取得。(3)患:祸患,灾难。(4)辟:通“避”,躲避。(5)如使:假如,假使。(6)不为:不愿意这样做。(7)勿丧:不丢掉。(8)蹴:用脚踢。(9)何加:有什么益处。(10)奉:侍奉。(11)本心:天性,天良。 导读:作者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进而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

孔子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

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 案 导读: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

孟子吧。 (3)孔子、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孔子用他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告诉我们要仁爱,孟子用他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名言告诉我们:除了物质享受,人还应该有更高尚的更执著的追求,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对孔子、孟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他们的思想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立志要把孔孟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题意思接近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1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一则。 1、学生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解释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⑤“固.国”的“固”,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注音 难.(nàn )孝悌.(tì)惛.(hūn )横.逆(hèng ) 4写出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叛) 其横逆由.是也(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无)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舜,人也;我,亦人也。(判断句) 城非不高也。(判断句) 凶年免于死亡。( 状语后置句)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判断句) 二·合作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

《孟子离娄上》原文及翻译(1

《孟子·离娄上》原文及翻译(1 孟子 原文:离娄上·第一章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②,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④;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⑤,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⑥,率⑦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榘准绳⑧;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⑨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⑩,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云:『天之方蹶11,无然泄泄12。』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13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离娄上·第二章 孟子曰:「规榘,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①,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②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离娄上·第三章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①;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②。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③酒。」 离娄上·第四章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

孔子,孟子,列子

孔子、孟子、列子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 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 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 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 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 典的《论语》。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1],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教学特点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思想体系特点 ①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

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

孟子《人和》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

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一、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8分) 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不过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九年级某班正在展开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2分)走近千古圣贤,敬仰百世智慧学习儒家文化 (2)【充实内容】补充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2分) A.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 B. C.说说孔子孟子的名言、评评孔子孟子的故事、读读孔子孟子的思想 D.议议孔子孟子的魅力。 (3)【讲述故事】分别写出一个与孔子、孟子相关的故事。(2分)(2分) (3)(2分)孔子“周游列国”“杏坛讲学”“韦编三绝”等。孟子:“孟母三迁”“断织督学”等( (4)【品读名言】写出你对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的思考。要求注出人名。(2分) 如: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人要光明磊落;三人行,必有我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更不要强加于别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对书本知识辩证分析接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人要有忧患意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凡事要有规则约束。等等 二.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8分) 为了让我们走进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先哲,为了让他们的思想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老师组织我们上了一节“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课。 ①上课伊始,老师让我们展示交流各自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对联似的探究主题。 你拟写的探究主题是:走进孔子孟子,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儒家思想,缅怀孔孟先哲。 ②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向同学们实行“孔子孟子知多少”的调查。请你根据已有的信息,填写下面调查方案的空白部分。 A、A、确定调查对象,小组具体分工; B、实施调查了解,做好具体记载; C、归类调查结果,梳理主要信息; D、D、拟写作提纲,写调查报告。。 ③请简述你所了解的孔子或者孟子的相关知识。(生平、思想、事迹等,很多于三个内容)③(2分,填对三项内容给2分,填两项给1分,填一项0.5分)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被尊称为“圣人”和“亚圣”。他们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长远影响。孔子弟子三

《孟子》一书的全文

《孟子》一书的全文 孟子全文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 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 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 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 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乘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1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

老子孔子孟子

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dān),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 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的社会生活,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 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 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孙子孙氏,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 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同时代或略晚,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出自妫姓或姬姓,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哲学家,今在山东、江苏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亦称《十三篇》。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 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