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通史资料

中国现代史部分

【通史综述】

(1)过渡时期:

①时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②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搞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革”时期:

I.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时间:1956年9月--1966年9月。

②关键词: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③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既不同于前七年党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也不同于后十年是全局性的严重“左”倾错误。这十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指导上有过严重失误,但有错有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十年,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没有得到清理和纠正,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倾错误还有发展,但是这些错误还没有发展到支配全局的程度。这十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6年9月至1957年12月,中共贯彻执行和发展“八大”路线经济建设取得了好成绩。

第二阶段是1958年到1960年。通常称为“大跃进”的三年,党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第三阶段是1960年冬至1966年春,是调整国民经济的五年。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党的工作是向上发展的。

II.“文化大革命”时期

①时间:1966~1976年。

②关键词:十年文化大革命。

③阶段特征:“左”倾错误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经济领域遭受严重损失。两弹一星”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①时间:1978年至今。

②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③阶段特征:“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民主政治不断健全的时期;更是中国融入世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时期。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国庆阅兵时所说:“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专题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新中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1954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由于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破坏,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受重大冲击和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促使国家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现轨道。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对外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通史坐标】

第一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统一

基准考点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新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奠基:

七届二中全会:①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

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成立:

①1949年10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

领。

②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意义:①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注意: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三大改造结束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真正建立。

2

特点。2.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二字不可少。

4.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议政党,而不是反对党、在野党,与中共在政治目标、根本利益上有一致性。

5.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成立顺序:(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4)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5)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故五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顺序可以用字头记忆法简记为“内、新、广、宁、西”。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中共八大的探索

①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后,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一个全新课题。

②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③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①民主遭践踏: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c.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②法制遭践踏:

a.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1967年1月,一批“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注意:1.“文革”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

(2)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①内容:

a.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意义:

a.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c.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体现建设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82年宪法)

③加快步伐:

a.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b.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全会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形成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⑤加快发展:

a.十八大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新提法,意味着依法治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形式,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期。

b.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现代中国的政治

“四”指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三”指三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二”指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指一大特色: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2.“文革”的教训

(1)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要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国家领导体制;

(4)要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5)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坚决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

20世纪上半期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部法律文献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49~1954年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

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

(1)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2)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3)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6.

8.多视角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

共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9.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3)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基准考点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过程:

①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③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

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为实现主权完

整和统一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3)意义

a.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

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b.大贡献: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

c.大促进: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香港、澳门回归

(一)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2)过程:

①达成协议: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3)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澳门回归:

(1)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a.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两岸30多年来的真正停火。

b.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2)进展:

a.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b.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c.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d.2008年,两岸“通商、通航、通邮”的“三通”正式实现。

(3)展望:

a.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b.阻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c.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谈判与磋商。

注意:(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3)“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而首次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

(4)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

(5)解决台湾问题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在于岛内外的反华敌对势力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2.

3.“九二共识”: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4.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区别

(1)港澳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第二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基准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以及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背景: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激烈斗争。 (二)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 a.内涵: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b.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屋子再请客”

a.内涵: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b.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a.内涵: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

b.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地位。 2.外交成就

(1)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目的:阶级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过程:

(a.)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b.)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c.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意义: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注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

(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并取得重大成就。

注意: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a.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b.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c.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以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被中国拒绝。

(2)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

a.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美国方面: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主要威胁的共同利益,

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总之,改善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共同的要求。

(2)历程:

①1971年3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史称“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发表,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意义:

①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②带动了众多尤其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如中日邦交正常化),我国迎来新的建交高潮,为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缓和和变化

注意: 1 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2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

3 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不意味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与立场。

5.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舆论强烈要求

③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2)经过:①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中日联合声明》

②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

③1973年初,中日互派大使,签订协议。

(3)意义: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②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③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

注意: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外交政策的成就:

(1)活跃的多边外交:

①表现:200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首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活动。

②意义: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外交。

②表现:

a.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2014年,在北京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求同存异”方针

(1)“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而提出来的。

(2)“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3)“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2.“一边倒”与“求同存异”:

(1)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就是指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主要表现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非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2)1955年,万隆会议虽然没有西方大国参与,但参加会议的国家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很多同学误以为亚非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消除因制度“异”产生的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3.“一边倒”方针及其原因

(一)方针:“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指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原因:

(1)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

(2)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共与美国的敌对关系。

(3)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

(4)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进步性

(1)

(2)

①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全面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

(4)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本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7.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第一阶段(建国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1)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2)二战后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

(3)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1)从美国方面看: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②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④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2)从中国方面看: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③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

一、发展与遏制、西化与反西化、霸权与反霸权,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8.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和四次调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主线,是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四次:

(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贸组织、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

(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

9.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

10.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二、三、四” (1)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两大特点: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三大要点:

①方针、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主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③具体表现:实行不结盟政策。

(3)新中国对外关系60多年光辉历程的四大启示: ①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国际地位根本上取决于综合国力。

②从外交政策演变看:制定政策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从外交活动的实质看:外交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

④从外交活动的影响看:中国在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在增强。 11.中国的外交原则

(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首要目标——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2.近现代的中日关系:(一)演变

(1)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和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3)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

(二)影响因素:(1)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中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不道歉。如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淡化或删除涉及日本侵略历史的内容,右翼学者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战争的集会等。 (2)台湾问题:日本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势力。 (3)钓鱼岛问题:日本不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欲长期霸占,尤其2012年9月份以来日本政府斥资20.5亿日元购买钓鱼岛主权,中日外交关系陷入空前低谷。

(4)东海问题:中日之间在东海划界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因素为历史问题。2012年以来,美日韩三国在此海域多次进行联合军演,更加剧了紧张气氛。 13.

专题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基本历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1956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既有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第二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成功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一个新阶段 【通史坐标】

第一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基准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诸如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等正确的决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提出:1953年。

(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

(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2)内容:

a.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团化道路。

b.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了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意:(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建设起步阶段,被称为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

(2)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的工业化始于洋务运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5)“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不能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它只是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刚刚全面展开。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4)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共和国宪法。

2.“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

(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

(2)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和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迫切需要。

(3)当时中国工业化主要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3.“一五”计划的条件与特点

(一)条件

(1)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2)经济基础: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3)理论条件: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4)客观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二)特点

(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4)重点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5)渐进性和长期性。

(6)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4.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

5.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6.弄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几个关键点上的认识误区

(1)“一五”计划是以工业化为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完全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有机结合,是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由此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五”计划的完成也使国民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一五”计划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3)由于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彻底地纠正“左”倾错误和完全否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7.“赎买”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资本家分配利润的办法称为“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5%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8.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政治上: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经济上:我国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思想上: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

文化上: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9.“一五”计划的特点、成因

(1)两大特点:优先发展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四大成因: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0.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生产关系改造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准考点二:曲折发展的十年和“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一、曲折发展的十年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成功开端——中共八大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3.中期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

c.影响: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分高潮。

(2)“左”倾错误

a.表现:

(a.)“大跃进”:大办工业、农业,急于求

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

(b.)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

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b.原因:(a.)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危害: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严重经济苦难3.后期纠正失误——八字方针

(1)措施: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经济建设成就

(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十几个基础行业。

(2)处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修建了铁路,石油以及实现自给。

注意: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运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2.“大跃进”错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落后的国情。3.人民公社化错在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4.1956~1966年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是两头好,中间差;社会发展的曲折性主要围绕对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速度认识的不同而展开。5.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二、“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重大破坏:“文革”爆发及“全面夺权”的狂潮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2.出现起色:

(1)原因:

①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摧毁。

②毛泽东支持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措施:

①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

②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3.复苏发展

(1)原因: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力调整。4.“文革”的影响:

(1)“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文革”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的主要内容

(一)两个方面: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八大召开、1960年的“八字”方针;失误探索: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二)三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

制;集中发展重工业。

(三)三个错误: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革”的动乱使国民经济遭到劫难;党的

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

(四)五点经验:

(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

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

别国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

(1)开展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

(1)开展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发动原因:党内“左”倾错误蔓延。

(2)核心内容:“一大二公”。

(3)结果:超越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

(1)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一)失误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5)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

(6)要坚持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4.三面红旗: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指的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三面红旗”的出现,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单一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否定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加上苏联断绝经济援助、三年自然灾害,使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6.“大跃进”的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7.新中国历史上“左”倾失误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8.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

(1)政治上,人民新政权刚刚诞生,各种反动势力还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美帝国主义在国际上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

(2)经济上,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3)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诸地负隅顽抗。美帝国主义不仅在军事上企图包围中国,还在1950年夏天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

9.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一)过渡时期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1)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代理人官僚资本主义

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斗争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性质,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2)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任务是: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0.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

(1)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①建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②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外交奠定基础: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③重大外交活动: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

(3)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①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②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4)科技、教育与文化成就:

①科技方面:194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国务院编制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②教育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工农与工农子女的识字教育,1957年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文艺方面: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5)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1.

第二讲:伟大的历史转折和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基准考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肯定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

(1)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

)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

①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过程:a.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b.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同时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等农村基层政权

③意义: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

(1)原因: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2)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基本任务: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改革

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

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过程:

(1)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注意:1.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

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

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4)开发开放浦东:

①决策时间:1990年

②战略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特点: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

④意义: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5)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

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

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

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

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

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

(二)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意:对于“对外开放”,要注意抓住“渐进性”的特点,可按以下线索充分理解:“打开窗口” 建立经济特区 ―→“连点成线”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建立外向型开发区 ―→“全

面开放” 开放内地城市 ―→“融入世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度认识

(1)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只是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2)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图解经济体制改革

3.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

(1)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的

前提下,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2)它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采用

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的形式,

把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3)出现: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最初是群众自发的,并非政府倡导的,它是中国

农民的伟大创造。

(4)实质: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

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5)与土地改革的本质区别:土地改革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属于土地私有制,即由地主手中转移到农民手中,所有制性质未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给农民,农民承担一定的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民只有经营使用权,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

(6)突出优点: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5.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中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对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进行部分调整,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改革进入到体制实质变革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它既包含公有制性质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含非公有性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还包括兼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成分的混合经济。

7.对外开放:

(1)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2)多角度认识:①从历史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党中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形成的。

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③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对外开放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

8.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

(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

9.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

(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的地位等问题,冲破了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

10.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两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13.

基准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1.邓小平南方谈话

1)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

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关于发展的问题。

(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

(1)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①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

(1)内容: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买入新世纪。

注意:(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体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的特点,1978~1983年底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改革重心转入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

(2)我国的经济体制明显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变

化:1956~1978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78~

1992年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管理体制,

1992年以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中不等于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

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判断姓“资”

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

(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理论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制建立: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2.

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3.

4.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专题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概览】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救国、建国、强国之路问题而提出的,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通史坐标】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基准考点一:三民主义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汲取了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2)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高涨,

(3)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2.提出: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3.

内容:

4.评价:

(1)进步性:

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④指导辛亥革命,对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等起了巨大作用

(2)局限性: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彻底地土地革命纲领

③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内容:

4

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

1.“三旧”、“三新”、“三政策”记忆三民主义

(1)“三旧”即三民主义 (2)“三新”即新三民主义

(3)“三政策”即三大政策

(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2.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

(1)时代特征: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深化。

(2)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前,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3)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4)革命实践:孙中山放弃改良思想,走上革命道路,逐步提出三民主义的思想。 (5)欧美启示:欧美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走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道路的成功启示。3.三民主义的内涵与实践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4.三民主义思想的实质及相互关系

(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5.新三民主义“新”的含义及认识

(一)“新”的体现:

(1)内容新:民族主义新在反帝、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新在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新在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2)思想新:它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二)认识:(1)它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

(2)它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3)它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6.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3)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4)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7.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民主革命完成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纲领,而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纲领。

(3)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具有人民性和革命的彻底性,目标更为远大崇高,而新三民主义在理论和纲领上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8.影响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各种因素

(1)自身因素:①苦苦追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和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②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认识到广大群众的革命力量。

(2)历史因素:孙中山领导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探索,屡屡失败。历史需要新的救国纲领出现。

(3)外界因素: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

10.

11.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基准考点二:毛泽东思想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1.萌芽: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2.形成:井冈山时期,在总结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成熟

(1)标志:1945年4月,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

(2)著作和内容:通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阐明了以下

观点: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革命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性质:1919年五四运动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④革命动力: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一定时期还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部分大资产阶级。

⑤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4.新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课题。

(2)著作:通过《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3)内容:

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

③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5.评价: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错误

(1)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

(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毛泽东晚年错误是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因此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

2.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

(2)形成——井冈山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成熟——延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新发展——建国初——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理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其突出特点。

4.毛泽东思想体系构成

5.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特点:(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影响:(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基准考点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

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2)意义:

①着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②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背景:

①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

②基于对国内外形势、中共肩负的历史任务及其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2)基本内容:中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重要意义:

①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重大问题; ②同马毛邓理论是一脉相传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③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④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和中国人民继续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

【核心探究 主题升华】

1.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大理论旗帜

(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 2.

3.

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屡遭

挫折;(2)“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新中国成立后:(1)“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照搬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之外别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2)“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

(三)认识: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既要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所决定的。其次,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

(2)意义:

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②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专题概览】

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通史坐标】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基准考点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基础梳理知识整合】

1.背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

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

3.时间:1956年

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地位: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6.影响:导致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文艺作品涌现。

7.破坏:由批判《海瑞罢官》引发“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洗劫文物和文化典籍,文艺工作者被政治批判、迫害致死或劳动改造,许多文艺作品被封杀,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

8.恢复和新发展:

①背景: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开始复苏;

②标志: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措施:设立一批文艺奖项

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下,许多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文物被洗劫,文艺成就被抹杀,文艺人士遭批斗。出现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只有“样板戏”一枝独秀的状况。2.“双百”方针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核心探究主题升华】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的不同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内的体现,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双百”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提出的方针,是学术、文艺领域民主化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方针,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明显的区别。

2.

3.

“两种教育制度”是两类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不是性质不同的新旧教育制度。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教育制度,它们都是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而实行的,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

基准考点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